2012年人口红利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问题研究

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问题研究

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问题研究摘要:据统计,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经营净收入增长15.3%,转移性收入增长11.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9.7%,转移性收入增长21.9%。

可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城乡居民收入现状、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意义、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创业;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广大城乡居民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城乡居民收入现状近年来,在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下,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城乡收入不均衡、增长幅度不大等问题。

据统计,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91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为1)为3.1:1。

二、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广大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切实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充分就业,最终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面临的问题1.创业意识不强:城乡居民存在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率低的问题。

大多数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靠手艺吃饭,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很少产生创业的愿望。

2.创业能力不足:由于城乡居民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参加培训的意识也比较薄弱,进而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方面缺乏必要的技能。

2012省考热点:人口红利

2012省考热点:人口红利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高文书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人口将在2032年达到高峰,然后下降。

而中国劳动人口总量在2013~2015年间达到高峰。

这就意味着,对于经济增长,我国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认为,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例接近发达国家总体水平。

老龄人口多,低年龄组占总人口比重变少,一方面说明老龄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说明生育率下降很快。

少子化、老龄化并存的局面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公共资源的配置和现已配置的公共资源。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仅以教育资源配置为例分析:“20年前,北京有6000所学校,现在只剩3000所,平均每年关200所。

那些老师怎么分流、校舍怎么处理呢?过去的教育投资怎么调整呢?同样,医疗、养老资源的配置也将受人口结构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都阳表示,随着“少子化”进程的加速,以前教育资源数量扩张型态势应该及时转变为内涵深化型态势。

他说:“我们不一定缩小整个教育资源,现在来看,城市里面很多学校生源减少,但同时也要看到很多农民工的子弟没有学上,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

我们可以在总量资源瓶颈比以前缓解的情况下,强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化和投入。

”人口学规律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依次形成从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到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再到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

在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这一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的过渡时期通常被称为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

“当时来看,劳动力人口多是件好事,但是这部分劳动年龄人口很快就会老去。

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2001-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的分析,分别利用经济预测中的二次指数平滑法和二次移动平均法,对之后年份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预测,学习了解在预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情况,对不同的预测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找出符合实际的预测方法进行科学预测。

对于一个经济预测问题, 不同预测模型揭示的经济信息会有所不同,关键词:可支配收入二次指数平滑法二次移动平均法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

二、模型1、二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是对一次指数平滑值作再一次指数平滑的方法。

它不能单独地进行预测,必须与一次指数平滑法配合,建立预测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模型确定预测值。

一次移动平均法的两个限制因素在线性二次移动平均法中也才存在,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只利用三个数据和一个α值就可进行计算;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更喜欢用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作为预测方法。

二次指数平滑法特点:实质上是将历史数据进行加权平均作为未来时刻的预测结果。

它具有计算简单、样本要求量较少、适应性较强、结果较稳定等特点。

2、二次移动平均法二次移动平均法,是对一次移动平均数再进行第二次移动平均,再以一次移动平均值和二次移动平均值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计算预测值的方法。

如上所述,运用一次移动平均法求得的移动平均值,存在滞后偏差。

特别是在时间序列数据呈现线性趋势时,移动平均值总是落后于观察值数据的变化。

二次移动平均法,正是要纠正这一滞后偏差,建立预测目标的线性时间关系数学模型,求得预测值。

人口红利:演变、影响与应对策略

人口红利:演变、影响与应对策略

人口红利:演变、影响与应对策略摘要:本文全面剖析人口红利的内涵、演变历程及其在经济、社会、产业等多领域的影响。

深入探讨人口红利从传统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同时分析其中蕴含的新机遇,如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消费市场转型等。

并提出应对人口红利变化的策略,旨在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

一、引言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其结构和动态变化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轨迹。

人口红利概念的提出,为理解人口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视角。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口红利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对经济、社会和产业产生着多样的影响。

深入研究人口红利的演变及其带来的影响,积极探寻应对策略,对于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红利的内涵与演变(一)人口红利的内涵人口红利通常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而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相对较低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抚养负担较轻,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能够投入到经济生产活动中,为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人口红利还可能伴随着较高的储蓄率,为投资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二)人口红利的演变历程1.数量型人口红利阶段2.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许多国家经历了数量型人口红利阶段。

这一时期,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生育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导致人口总量迅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大量廉价劳动力成为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如制造业、农业等。

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外资,推动了加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凭借低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3.质量型人口红利阶段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人口红利开始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带动作用研究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带动作用研究
2 3 数 据 或 样 本 选 取 .
本 模 型选 取 了《 国统 计 年 鉴 1 9 5 2 0 中 1 9 — 0 8年 的全 国 国 内生 产 总 值 、 蓄 率 、 抚 养 比 、 业 人 数 的 时 间 序 列 数 据 储 总 : 就
建 经 济增 长 与 人 口红 利 之 间 的 关 系 进 行 深 入 探 讨 , 该 问 题 进 行 分 析 , 立 多 元 回归 模 型 。 为
X : 蓄率 (aeo aig r) 用 以 衡 量 储 蓄 相 对 水 1储 rt fsvn /s 是
近 年 众 多 国外 研 究 机 构 、 者 、 要 纷 纷 预 言 中 国 的 人 口红 平 的 一 个 重 要 指 标 。 学 政 X : 抚 养 比 ( R) 衡 量 人 口 总 体 中劳 动 人 口 负 担 2总 GD 是 利 即将消失 , 并对 未 来 经 济产 生 不利 影 响 。在 已取得 的研 究 成 果 中 , 多 学 者 对 人 口红 利 的 阶 段 性 特 征 表 示 认 同 , 众 但
格 计 算 的一 个 国 家 ( 地 区 ) 有 常 住 单 位 在 一 定 时 期 内 生 或 所
( ) 释 变 量 X: 2解
单 亿 近 几 年 , 国沿 海 地 区 出 现 的 “ 工 荒 ” 象 成 为 社 会 产 活 动 的最 终 成 果 。 ( 位 : 元 ) 我 用 现
业转 移的问题 更 引 发 了各方 的深 入思 考 。在这 种 情况 下 ,
是 近 年 来 东部 沿 海 地 区“ 工 荒 ” 用 问题 的 出现 , 得 学 术界 开 始 了 关 于 中 国人 口红 利 即 将 消 失 的 大 讨 论 。 采 用 计 量 模 型 等 使
统 计 分 析 方 法 , 反 映 人 口红 利 现 状 的 各 因 素 与 中 国 经 济 增 长之 问的 相 关 性 进 行 研 究 ,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延 缓 人 口 红 利 对 并 期, 实现 经 济 持 续 稳 定 增 长 的相 关 建 议 。

2012人口形势分析报告

2012人口形势分析报告

繁峙县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分析报告(2012年2月9日)各位领导,同志们:2011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开局之年,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人口计生工作奋力拼搏,负重赶超之年。

一年来,在省、市计生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省、市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决策部署,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强化责任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指标任务。

现将目前全县人口发展形势及计生工作状况分析报告如下:一、2011年全县人口发展情况(一)主要指标执行情况根据县计生局全员人口统计数据,自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全县共出生2128人,人口出生率为8.15‰,自然增长率为4.72‰,完成了上年目标规划任务,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

符合政策生育率为77.77%,综合节育率为85.82%,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为84.18 %,出生性别比为121.67。

(二)全县人口发展趋势分析1、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平稳,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2011年人口出生率为8.15‰,比上年同期下降0.11个千分点,人口出生率持续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

自然增长率为 4.72‰,达到了省市目标责任考核不超过 6.0‰的要求。

结合第六次人普资料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县仍然处于人口出生高峰时期,控制人口增长的压力仍然很大。

2、符合政策生育率稍有下降,多孩出生降幅明显。

2011年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为77.77%,比去年同期稍有下降,就其原因主要为2011年基础信息核查,全县补录了数量不少的计划外出生人口。

多孩出生率为4.42%,较上年(5.91%)下降1.49个百分点,我县近几年来不断加大依法治理力度,但要近期大幅提升政策符合率面临较大困难,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儿女双全”、“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对子女数量和性别的需求与现行生育政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一些人早生孩、生男孩、生两孩的愿望仍很强烈。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嬗变的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嬗变的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国社会具有高度刚性的司法程序维护了公民的权利,为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得以公平运作的法治环 科学的方向发展 。 境, 使其得以朝着合理 、 在我国现实的社会诚信制度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 教育公正成为衡量社会公平的一个底线,社会民众对高 考改革的科学性 、 公正性 、 公平性 、 权威性 、 安全性和规 提高司法程序的刚性 、 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因此,
[2 ]
。良好的人口结构比例, 在改革开放政策和有效
的经济 、社会政策的推动下,促进了劳动人口的充分就 “人口红利 ” , 创造 业,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形成了 “中国制造 ” 了 的奇迹 。 “人口红利 ”并不是永久性的增长因素,哪个 但是, 国家都无法回避老龄化这一客观必然 。 研究表明,目前 我国人口已经进入一个低生育阶段,人口再生产出现了 转型,人口年龄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老龄化水平不断提 高, 65 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1953 年为 4. 4% , 1964 年为 3. 6% , 1982 年为 4. 9% , 1990 年 为 5. 6% , 2000 年 为 7. 0% , 2010 年 上 升 为 国家统计局 ) 。 老龄化 8. 87% (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的进程逐步加快,社会总体养老负担迅速加重 。 虽然老 龄化的人口结构并不必然阻碍经济增长,但这种变化毕 竟意味着经济增长可资利用的“人口红利 ” , 即经济增长 的一个额外优势将逐渐弱化乃至最终消失 。美国战略与 国际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人口转变是挑战中 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很可能未富先 充分挖掘人口转变的潜在贡献, 不仅是我国获 老 。因此, 得经济崛起的重要手段,也是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当 务之急 。未来中国必须从投资拉动型经济走上人才拉动 “人口红利 ” “人才红利 ” 提升为 。 概括地 型经济之路, 让 “红利 ” 说, 就是从依靠人口数量 、 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 , “红利 ” 转向依靠人口质量 、 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 。

人口变迁与经济增长分析报告2012

人口变迁与经济增长分析报告2012

2012年人口变迁与经济增长分析报告2012年7月目录一、政府干预加快人口转型的东亚模式 (3)1、日本的优生保护政策 (4)2、韩国的家庭计划政策 (4)3、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5)二、人口变迁双拐点,经济增长两台阶 (6)1、日韩城镇化拐点的时间窗口 (6)2、日韩人口红利拐点的时间窗口 (7)(1)日本人口红利始于二战后,并于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终结,老龄化问题迅速恶化 (8)(2)韩国人口红利正接近尾声,预计拐点出现在2015左右,老龄化问题抬头 (9)3、每经历一次人口变迁拐点,经济增速就会下一个台阶 (10)三、两类人口变迁带来的经济结构变化 (11)1、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辅相成 (11)2、人口红利拐点牵动最终需求结构变动 (12)四、日韩人口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13)近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我国人口发展将呈现人口增长势头减弱、主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城镇人口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等新的阶段性特征。

本报告对日韩两国人口变迁两大方面——城镇化与人口红利——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历史回顾。

日韩两国与中国同属亚洲国家,政府在经济赶超阶段同样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更重要的是日韩两国人口变迁模式与我国极为相似,因此对日韩两国已经以及正在经历的人口变迁及其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能够对我们认识我国“十二五”经济增长提供新视角。

我们的主要结论是:无论是城镇化还是人口红利,每一次人口变迁的拐点附近,日韩两国的经济增长几乎都不可避免的要下一个台阶;但两种人口变迁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不同;城镇化拐点附近,工业化相应接近尾声;人口红利(人口抚养比)拐点附近,居民消费率由降转升,储蓄率出现相反变化。

日韩两国都是城镇化先于人口红利结束;但我国则相反。

这种劳动力变迁差异,有可能使我国转型时期仍能保持较快增长。

一、政府干预加快人口转型的东亚模式日本、韩国与中国在人口变迁上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都在政府强有力的人口政策干预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型。

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_尾效_研究_兼论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

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_尾效_研究_兼论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

1 4
2 0 1 2 年第 1 1期 以及招工困难也将成为常态 。 人口红利的衰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 关注的焦 点 集 中 在 后 人 口 红 利 时 代 中 国 经 济 能 否保持高速增长以及未富先老后的社会保障难题两个方面 。 本文着重关注人口红利衰减对中国经 济增长的现实影响 。 近年来媒体及学者对人口红利消逝后对 中 国 经 济 影 响 的 担 忧 日 益 升 级 , 担心 中国可能会由于劳动力短缺 、 成本上升 ,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 业 比 较 优 势 将 丧 失 , 加之技术创新有 , ( , ) 。 限 出现旧的比较优势消失而新的比较优势尚未显现的局面 霍侃 2 0 1 1 而也有学者认为人口红 无需为其消失过度担忧 , 效率的提升才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根本 利并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 ( ) 。 事实上 , 叶檀 , 两派观点均认同人口红利对中国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 只是对其贡献的程度以 2 0 1 2 及消失后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判读不同 , 导致这种判读分歧的关键 在 于 双 方 均 无 法 科 学 地 给 出 人 口 红利消失对经济增长的准确定量影响 。 因此关于人口红利消 失 对 中 国 经 济 影 响 的 争 论 , 其症结在 于缺乏人口红利衰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规范定量分析 。 从另 一 角 度 讲 , 如果能够准确估计出这种 影响程度 , 不仅可以平息两种争论的观点 , 同时也能够对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做出更多未雨绸 定量研究人口红利消失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 具有十分现实的 缪的预判和准备 。 由此可见 , ( ) “ ” , 意义 。 本文试图借鉴 R 经 济 增 长 尾 效 模 型 将 人 口 红 利 视 作 一 种 特 殊的枯竭型资 o m e r2 0 0 1 源, 研究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 “ 尾效 ” 影响 。

我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_全倩倩

我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_全倩倩

第08期2011年4月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No.08APR.2011一、引言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是指在生育率下降、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总抚养比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之比上升,进而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相对较轻,储蓄率较高的为经济增长创造有利人口条件的状态(邓谨、肖华,2006)。

一般认为,过去30多年我国一直享受着人口为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即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依靠低成本优势增强本国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二、文献综述美国学者David Bloom(1998)最早提出了人口红利理论,Bloom 认为,由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带来的人口结构转变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迅速发展经济的机会窗口,同时,Bloom认为人口红利理论是开始于20世纪中叶的东亚奇迹出现的重要原因。

随后联合国在每年的《世界人口现状》中对“人口红利”都有提及(王洪春,2006)。

蔡昉(2004)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人口红利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带来的高经济增长率和高储蓄率导致的较高的资本积累,一国或地区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大,并能够充分利用这种人口红利,就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额外的源泉,使经济增长率高于稳态水平,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同时,蔡昉通过大量的相关研究,提出我国第一次人口红利即将衰竭,国家应提早做好相应准备。

Andrew M ason和Ronald Lee(2006)在《两次人口红利》一文中,对第二次人口红利问题予以了清晰的阐述,他们提出,第二次人口红利对政策的依赖性和红利规模都将远远大于第一次人口红利,并有可能与第一次人口红利期重合。

前人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人口红利问题的理解,总的来说,大部分学者认同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本文试图进一步研究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多大,人口红利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口红利,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器。

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年年

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年年

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1950年-2050年)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1950年-2050年)高考年复一年,但2008年以来,4年间参加高考的人数减少140万,而且还将继续减少。

6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此表态随即引发广泛讨论。

两件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前者的背后是从1987年以来人口出生率逐渐走低,后者的背后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将产生巨大的社保基金缺口。

对应到当下则是,中国当前正处在人口红利消失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关键转折期。

而这将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资本市场等有着潜移默化但又很深刻的影响。

人口趋势:三低态势和三大高峰近来一张动态图在微博上传播颇广,这张图号称让你看懂中国人口百年变化(1950年~2050年)。

随着这张图从1950年起金字塔般的人口年龄结构逐步向不规则的锯齿形演变,观者能鲜明地感觉到劳动力人口的迅速减少,同时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增长。

2011年4月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全国亿人,0~14岁人口占比%,15~59岁人口占比%,60岁及以上人口占%,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

对比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发现我国自1950年以来的三次婴儿潮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再结合生育率等数据来看,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是三低态势,即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态势。

三低态势在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体现无遗,该文件指出:我国人口增长势头减弱、主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城镇人口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

那么,在目前人口增长的三低态势下,中国人口顶峰会是多少,又将何时出现呢?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估算,中国人口将在2032年达到高峰,为亿。

人口红利:内涵、演变与多领域影响

人口红利:内涵、演变与多领域影响

人口红利:内涵、演变与多领域影响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人口红利的概念、产生机制及其在经济、社会和产业等多领域的表现与影响。

分析人口红利面临的挑战,如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对其的冲击,并提出应对策略,包括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科技创新等,旨在全面阐述人口红利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为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人口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

人口红利概念的出现,为理解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视角。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口红利以不同形式呈现,对各个领域产生着深远影响。

深入研究人口红利的内涵、演变及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口红利的内涵(一)人口红利的定义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经济由此获得额外增长源泉的现象。

通常表现为劳动力供给充足、储蓄率较高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二)人口红利产生的条件1.人口转变过程2.人口红利的出现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死亡率下降,出生率随后也逐渐降低,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经历由高到低的转变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相对上升,形成人口红利期。

3.经济发展环境4.适宜的经济发展环境是人口红利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

包括稳定的政治局势、开放的市场体系、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等。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才能被有效配置到生产领域,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增长动力。

(三)人口红利的衡量指标1.劳动年龄人口比例2.劳动年龄人口(通常指 15 - 6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人口红利的关键指标之一。

该比例越高,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足,潜在的生产能力越强。

3.人口抚养比4.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包括少儿抚养比(0 - 14 岁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和老年抚养比(65 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

人口红利文献综述

人口红利文献综述

一、人口红利的概念人口红利的概念是由国外经济学家在研究东亚经济奇迹时首先提出的。

199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在《世界人口现状(1998)》中正式使用人口红利一词,使人口红利这一概念逐渐为学界认同和使用。

DavidE.Blooml等在研究人口转变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时首次提出“demographic gift即人口礼物或红利。

此后,DavidE.Blooml等明确提出人口转变将产生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即“ demographic dividend”,指出生育率、死亡率的降低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给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机会窗口。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7)指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依次形成从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到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再到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

在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这一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的过渡时期通常被称为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人口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人口红利做了一些研究,如蔡昉、于学军等学者具体界定了人口红利的概念,指出在人口变动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就是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在一个时期内都比较低的局面,并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总人口“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就被称为“人口红利”或“人口机会窗口”。

陈友华等学者具体论述了人口红利形成机制的人口学原理,以及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数量界定。

二、人口红利相关文献综述1经济增长与人口红利关系的研究综述关于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提出便成为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

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1950年-2050年)

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1950年-2050年)

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1950年-2050年)一张图让你看懂中国百年人口变化(1950年-2050年)高考年复一年,但2008年以来,4年间参加高考的人数减少140万,而且还将继续减少。

6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此表态随即引发广泛讨论。

两件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前者的背后是从1987年以来人口出生率逐渐走低,后者的背后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将产生巨大的社保基金缺口。

对应到当下则是,中国当前正处在人口红利消失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关键转折期。

而这将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资本市场等有着潜移默化但又很深刻的影响。

人口趋势:三低态势和三大高峰近来一张动态图在微博上传播颇广,这张图号称让你看懂中国人口百年变化(1950年~2050年)。

随着这张图从1950年起金字塔般的人口年龄结构逐步向不规则的锯齿形演变,观者能鲜明地感觉到劳动力人口的迅速减少,同时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增长。

2011年4月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至2010 年11月1日,全国13.71亿人,0~14岁人口占比16.60%,15~59岁人口占比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对比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发现我国自1950年以来的三次婴儿潮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再结合生育率等数据来看,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是三低态势,即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态势。

三低态势在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体现无遗,该文件指出:我国人口增长势头减弱、主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城镇人口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

人口红利研究综述

人口红利研究综述

人口红利研究综述作者:闫磊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7期摘要:当出生率也下降到低水平后,人口会因高速增长期间出生者进入劳动年龄而形成一个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的这样一个阶段,人口经济学家称这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阶段为“人口红利期”。

关键词:人口红利概念指标一、背景1.“人口红利”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仅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欧美等西方国家用100年甚至两个世纪时间完成的人口转变,即人口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三低”的转变。

在转变过程中,死亡率往往先于出生率而下降,从而造成人口在一段时期内高速增长;当出生率也下降到低水平后,人口会因高速增长期间出生者进入劳动年龄而形成一个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的这样一个阶段,人口经济学家称这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阶段为“人口红利期”。

2.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某一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以往学者们主要是从结构转型、资源优化配置、体制与制度创新、劳动力流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但往往忽视影响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

根据人口经济学,不同年龄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处于不同的年龄结构阶段人口对经济增长则具有不同的影响。

在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的情况下,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也高,则有利于经济增长。

3.从数量到结构的研究人口因素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悲观和乐观主义的人口经济学理论、经济适度人口理论和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等,它们都将人口变量纳入经济领域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分析考察,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人口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经济学家们才将关注的重点从人口增长率扩展至人口年龄结构,才开始认为不同年龄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因而处于不同的年龄结构阶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尽相同。

3.1Kelly(1973)认为,人口结构变化改变了国民收入中消费和储蓄分配比例,这是人口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之一。

长期增长依然可期政策反应不宜过度——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

长期增长依然可期政策反应不宜过度——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

长期增长依然可期政策反应不宜过度∗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内容提要:2012年前两季度,我国的经济下滑超出预期,第三季度仍未见好转.实体经济的持续疲弱使得物价逐步走低,就业形势恶化,企业和居民的投资和消费意愿下降.此前,我国经济实际上是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和大剂量救市政策的双重冲击,目前处在这一主要波动的震荡收敛阶段.在今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应该还能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因此,当前的增长下滑是双重冲击的必然结果,需冷静对待:一方面突出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应对经济下滑;另一方面,不宜出台激进的刺激政策,而应着眼于中长期增长,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词:增长放缓㊀刺激政策㊀结构调整㊀㊀在经历了八年左右的平稳增长后,我国经济在最近短短四年里就迎来了两次比较大的起伏(见图1).对比2008年底开始的经济下滑和本轮下滑,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首先,下滑的速度和幅度不同.上轮下滑速度快㊁幅度大;本轮下滑速度慢㊁幅度小.其次,政策反应不同.上轮下滑政府反应迅速,很快实施了大剂量的刺激政策;本轮下滑到目前为止政府政策一直不温不火,相对克制.最后,学界的关注点也不同.上轮下滑研究重点集中在短期,主要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应对;本轮下滑很多研究开始转向长期,重新关注我国的长期增长趋势和增长潜力.研究者的视角之所以发生转化,是因为长期增长潜力已经成为理解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关键所在.简单地说,对我国长期增长潜力的认识,既关系到对目前经济下滑的性质判断,也关系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政策选择.如果长期的较快增长仍然可期,那么本轮下滑就不足为虑,趋势回归的力量会限制其深度和烈度,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不宜过激.如果长期增长前景黯淡,经济增长会下一个较大台阶,甚至出现经济危机,那么本轮下滑很有可能就是下台阶或爆发危机的起点,政府就需要未雨绸缪,甚至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激进政策.因此,当前有两个问题最受人关注,第一是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增长放缓,它到底只是一个常规波动,还是更大衰退或者危机的前奏?第二是政府政策如何应对,是继续使用大剂量的刺激措施,还是冷静对待并放眼于中长期增长?虽然近期的经济下滑多少有些超出预期,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年初的判断,即 冷静看待增长放缓,着力推进结构改革 (汤铎铎㊁张晓晶,2012).一㊁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了两年来的下滑趋势,二季度经济增长率更是探至7.6%的低位.应该说,经济下滑在预料之中,但是下滑的深度和延续的时间多少有些超出预期.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持续疲弱,企业盈利状况恶化,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出口下滑也很严重;同时,价格水平开始逐步走低,通胀威胁基本解除,P P I 开始转为负增长,需要警惕出现通缩;从M 2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数据看,我国当前的资金面并不紧张,M 1增速下滑反映出企业4 ∗课题组负责人张晓晶;本报告执笔人汤铎铎.本文受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的支持.参加讨论的有裴长洪㊁张平㊁杨春学㊁刘霞辉㊁周学㊁张连成㊁赵志君㊁常欣㊁田新民㊁仲继垠㊁陈昌兵㊁张磊㊁李成㊁王佳㊁黄志钢㊁吴延兵㊁张自然㊁马岩,特此致谢.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和居民经济活跃度低,对未来经济预期偏悲观,投资和消费意愿不强.㊀㊀图1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累计,季度)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 实体经济持续疲弱,企业盈利状况恶化,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出口下滑严重.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九个季度下滑,从2010年一季度的12%下降到今年二季度的7.6%(见图1).如果说前七个季度的下滑符合预期,可以理解为在政府宏观调控目标范围之内的话,那么,2012年这两个季度的下滑则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不符合各方的普遍预期.从今年第三季度的7㊁8两个月份看,实体经济疲弱的局面并未改变,各项指标均不甚乐观.首先看作为领先指标的P M I .如图2所示,从去年10月份开始,汇丰P M I 已经连续10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 ,显示经济持续收缩.尤其是今年8月份的预览值下降到47.8%的超预期低位,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最后终值为47.6%.官方P M I 在和汇丰P M I 分道扬镳五个月之后,从今年5月份开始迅速向汇丰值迫近,8月份更是下降到49.2%的新低,八个月以来再次跌破 荣枯线 .由于汇丰样本包含的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较多,官方样本则包含更多的大型国有企业,因此,这可能意味着随着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收缩,大型国企也开始受到影响.从官方P M I 的各分项指标看,出口新订单㊁产品库存和从业人员等方面均显示经济活动在连续收缩.其次,工业生产和经营方面的数据也不乐观.工业增加值已经连续四个月低于10%,目前水平只略好于亚洲金融危机㊁世纪初新经济泡沫和本次全球经济危机等三个时期.发电㊁钢材㊁水泥和石油等工业品产量也都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显示经济扩张乏力.大中型工业企业利润下滑,亏损企业增多.到今年6月底,有近130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亏损总额达到2600亿元.中小企业的盈利状况可能还要糟糕.㊀㊀图2㊀我国的官方P M I 和汇丰P M I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汇丰银行和M a r k i t.再次,就业形势有所恶化.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虽然经济增长放缓,但是却没有出现像2008年和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那样巨大的农民工返乡潮.相反,上半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3.0%,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同比增长14.9%,而且人社部一季度对91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缺口创出新高.这都意味着上半年我国的失业率应该处在低位.这一特点被看作我国实体经济运行并未严重恶化的证据,同时,也降低了决策层密集出台刺激政策的紧迫感.然而,从最近两个月的情况看,就业形势有恶化迹象.比如,东部沿海部分出口企业开工不足,利润下降,导致工人收入也随之减少.一些以固定工资加工作量决定实际收入的工人,由于工作量不足,实际上处于 半失业 状态.同时,也有部分劳动者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频繁变换工作.所以,当前虽然没有出现农民工返乡潮,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最后,从需求面来看,消费和投资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出口下滑比较严重.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连月下滑,从2月份的16 4%,下降到7月份的13.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一直保持在20%左右,低于近几年来25%以上的平均值;自今年1月份进出口出现负增长以来,7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只有1%,表明出口依旧不振.从国别和地区看,我国对欧洲的出口下滑最为严重.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欧洲出口累计下降-1.7%,对美国出口累计增长11.4%,对日本出口累计增长6.6%.这表明欧债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开始逐5 «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9期步显现.2 价格水平逐步走低,通胀威胁已经解除,要警惕出现通缩.如图3所示,本轮通胀在去年7月份见顶后,开始逐步回落.去年7月份C P I 和P P I分别为6.5%和7.5%,今年7月份已经分别回落至1.8%和-2.9%.其中,C P I 构成中的食品价格去年7月份曾一度高达14.8%,今年7月份也已经回落至2.4%.㊀㊀图3㊀我国的物价水平及翘尾因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作者计算.在年初的宏观分析中我们指出(汤铎铎㊁张晓晶,2012),物价水平出现拐点,继续回落的趋势已经确立,并且给出三个理由.首先,P P I 和C P I 高度相关,而且P P I 的波幅较大,因此P P I 穿越C P I 就成为一个重要信号.向上穿越表明通胀压力较大,向下穿越表明通胀威胁基本解除.其次,从技术面看,今年下半年翘尾因素大幅下滑,对C P I 构成制约(见图3).最后,在我国存在比较良好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只是通胀要滞后于实体经济,这个滞后期大约是一年(见图1).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见顶大约一年后,C P I 才会见顶;或者在经济增长见底大约一年后,C P I 才会见底.另外,滞后的时间又和经济增长变动的速率有关,经济增长变动越剧烈,C P I的滞后期就越短.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见顶后,经济下滑得越快,C P I 就会越早见顶;在经济增长见底后,经济上升得越快,C P I 就会越早见底.8月下旬以来,我国食品价格有抬头的迹象,鸡蛋㊁肉类等价格出现上涨,再次引发通胀担忧.食品价格具有季节性强㊁波动幅度大和居民直观感受鲜明的特点,再加上媒体和舆论的渲染,俨然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衡量通胀的指标,很多时候还被看作领先指标.然而,价格变动有两种,一种是相对价格调整,一种是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变动,即通胀或通缩.食品价格的很多调整其实是由实际因素引起的相对价格调整,比如自然灾害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这些变动本身并不是通胀,也不会引发通胀,因而需要冷静正确对待.目前来看,前面提到的关于通胀的三条理由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翘尾因素确定不变,P P I 在穿越C P I 后继续下行,实体经济还没有出现明确的企稳信号.因此,在P P I 重拾升势和实体经济明确企稳之前,通胀都不会是现实威胁.相反,如果实体经济在三季度不能企稳回升,而是继续下滑,企业和居民的投资和消费意愿进一步受挫,那么需要警惕的并不是出现通胀,而是出现通缩.3 M 2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数据显示,当前的资金面并不紧.M 1增速下滑反映出企业和居民经济活跃度低.2012年前七个月M 2平均增速为13.2%,比新世纪以来的平均水平低4%左右;前七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为15.5%,与新世纪以来的平均水平持平;从社会融资总量看,今年前七个月累计为88176万亿元,去年同期为82663万亿,增长6.7%.近来引起广泛关注的是M 1增速的大幅下滑,今年前七个月M 1的平均增速只有4%,远远低于新世纪以来16.5%的平均增速.这些指标传递出来的信息并不一致,尤其是M 1和M 2增速的巨大差别,因而,如何解读当前的资金面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在学界,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一直存有争议.比如,夏斌㊁廖强(2001)很早就指出,货币供给量已经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为其可测性㊁可控性和相关性都极差,需要建立一个通胀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框架予以替代;耿中元㊁惠晓峰(2009)则认为,M 1和M 2均符合可测性要求,而M 1要比M 2更具可控性和相关性,因此,我国仍应将M 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M 2作为观测目标,并要加强对M 1的相对增长速度的调控;王曦㊁邹文理(2012)最近的研究结论是:在度量货币政策上,货币供应量要优于利率,而在研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时,M 2是最优的度量指标,在研究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时,M 1是最优的度量指标.在证券投资业界,流行着一种关于M 1和M 2增速的通俗解读:如果M 1增速大于M 2,意味着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和储蓄存款增速,表明企业和居民交投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如果M 1增速小于M 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和储蓄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6利能力下降,经济运行回落.在这一观点下,M 1增速和M 2增速之差就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图4和图5非常直观地验证了这一观点.图4中的季度数据显示,2006年一季度至今,我国M 1和M 2增速之差与G D P 增长率有着近乎完美的对应关系,二者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共进退的趋势,每一个拐点都完全同步.图5中的月度数据显示,M 1和M 2增速之差与贷款增速的关系近来也变得非常密切,贷款迅猛增长的时期对应M 1增长快于M 2,贷款增长较慢的时期则对应M 1增长慢于M 2.㊀㊀图4㊀我国经济增长率和M 1增速减M 2增速(M 1-M 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作者计算.㊀㊀图5㊀我国人民币贷款增长率及M 1增速减M 2增速(M 1-M 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作者计算.综上所述,从M 2㊁贷款和社会融资总量看,我国当前的流动性并不算紧.M 1增速的大幅下滑实际上反映了企业和居民的活跃度低,即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居民的消费意愿下降.这种情况彰显了货币政策在紧缩和宽松之间的不对称效果,即紧缩政策不需要经济主体意愿的配合,而宽松政策却需要.因此,这种形势下如果不能改变经济主体的预期,调动经济主体的意愿,单纯放宽货币供给,其政策效果应该有限,即所谓 你能把马拉到水边,却不能强迫马喝水 .另外,关于M 1的作用,李若愚(2012)最近指出,由于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分流了企业活期存款,对M 1统计产生了扰动,加大了其监测和调控的难度,因此,M 1增速对于实体经济运行的指示作用和信号意义在下降,不能仅依据M 1增速的低增长就断言资金面过紧.对此论断我们只能同意一半,即不能依据M 1增速低就断言资金面紧,然而,从图4和图5看,M 1增速仍然有很强的指示作用和信号意义.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当前形势下,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如何看待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第二,如何看待当前的增长放缓?第三,如何看待新近出台的所谓地方版 四万亿?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和探讨.1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成为亮点.国内经济形势疲弱,外部增长也不乐观.M a r k i t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 M I 为45.1,日本为47.7,美国为51.5,只有美国在 荣枯线 上方,但是终值均差于预期.在新兴市场国家,8月份巴西制造业P M I 为49.3,俄罗斯为51,印度为52.8,较发达经济体为好,但是近期均呈现出下滑趋势.从数据看,当前的宏观形势可以说是相当惨淡,殊无亮点.如果非要找亮点,那么最大的亮点可能就是我国政府的政策反应.从货币政策看,上半年有两次降准,分别在2月24日和5月18日,6月8日和7月5日两次降息.7月份外汇占款环比下降,引发货币政策会进一步放松的预期,不过央行一直通过逆回购来释放流动性,并无降息㊁降准动作.从财政政策看,今年前七个月财政收入累计增长11.6%,财政支出累计增长23.4%.不过,财政支出的快速增长有基数原因,前七个月累计财政盈余11046亿元,在近些年属于较好的状况.另外,今年在金融和财税方面有多项改革在地方试点,比如温州和宁波等地的金融改革,已经由上海扩大至北京㊁天津㊁江苏㊁浙江㊁安徽㊁福建㊁湖北和广东的 营改增 ,以及在上海和重庆试点的房产税,等等.之所以说政策反应成最大亮点,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面对年初以来的超预期增长下滑,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出现重大调整,这本身就释放出很多积极信号.比如,这表明政府多少已经意识到上次救市政策的巨大成本,并从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这表明政府已经看到潜在增长中枢的下移,准备接受较低的增长水平,并着力于提高增长质量;另外,这也表明此次经济下滑并没有引发严7 «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9期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比如大面积的失业,从而为政策制定和选择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很多人强调政策不放松是因为面临两难,比如担心房价反弹,然而,能在政策考量中给予房价等因素更多权重,恰恰说明保增长的压力并不大.其次,宏观政策保持稳定,意味着还有很大的政策空间.在货币政策上,存准率和利率均处在历史高位,还有较大下调空间.在财政政策上,从流量角度看,虽然近些年我国财政收支一直有赤字,但是占G D P的比重大致保持在2%以下的低位;从存量角度看,我国的主权资产负债表相当健康,政府的债务杠杆也处在安全区间(李扬等,2012).今年是我国政府的换届年,对新一届政府来说,继承如此的政策位置应该会相对主动,可以有更大的政策选择空间.最后,金融和财税改革试点有望取得突破.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个逻辑,即很多成功的改革都是 逼出来 和 试出来 的.只有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才能激发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㊁紧迫感和创新精神;而通过试点和推广的模式,可以将改革成本降到最低,并给予各方充分的调整和适应时间.当前进行的这些金融和财税改革试点,正是这两个逻辑的体现,有望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使得我国的中长期增长受益.2 我国长期增长依然可期.新世纪前十年,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10.5%,这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尤其是那些中国崩溃论者.当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超预期下滑时,关于我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争论如约而至.刚从世行卸任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教授最近指出,中国经济有望在2030年以前保持8%的年均增速,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姚洋(2012)在F T中文网发文表示支持,主要论据是我国人均G D P仍然处在比较低的水平,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不断加大研发领域投入.不过,他的预测要比林毅夫谨慎一些,认为8%的增长可以维持十年.实际上,我国长期增长未来会下一个台阶已基本形成共识,比如,我国政府今年也把增长目标从8%调低至7.5%,关键的分歧在于下台阶的时间和幅度.乐观派认为,8%以上的增长还可以维持十年以上.悲观派则认为,经济会很快下滑至8%以下,并且陷入长期低迷,甚至有可能在近期出现严重经济危机.悲观派的论据很多,但是可以简单总结为 四化(工业化㊁城市化㊁市场化㊁全球化) 的红利在不断萎缩和消失,比如人口红利㊁改革红利㊁全球化红利,等等.我国此前的增长仰仗这些红利,其萎缩和消失当然会让增长下台阶,甚至导致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在最近的一个研究中我们指出(张晓晶,2012),悲观派的这些论据存在偏颇之处,因而其结论未必成立.首先,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并不是生产率的灾难,目前我国服务业生产率低下和各方面的管制有关,可以通过放松管制㊁打破垄断来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其次,一般意义上的人口红利确实在萎缩和消失,但是如果考虑到教育质量和人口质量,我国将会获得可观的新人口红利,或者可称之为人力资本红利;再次,传统的全球化红利在逐步消失,但是,通过参与全球治理和全球化规则的制定,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将会产生新的全球化红利;最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空间其实还很大,新的改革红利会伴随新一轮改革的推进而出现,当然,这需要决策者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认识,决定了对本轮经济下滑的认识.如果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仍然能维持在8%左右的水平,那么,本轮波动应当看作整个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一个 子波 或者 次级波 ,其波幅应当小于 主波 ,呈现出震荡收敛的趋势.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实际上遭受了两次巨大冲击,一次是2008年全面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一次是随后的大剂量刺激政策.上轮救市政策反应过度,这一点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正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 四万亿 投资引发了本轮过热和通胀,导致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状况恶化,也使得我国经济中投资低效㊁产能过剩等痼疾更加严重.所以,最近的两轮经济下滑有不同之处,但是也有内在的联系.本轮下滑是上轮下滑和随后刺激政策的必然结果,此次的应对政策应该从上次应对中吸取经验和教训.3 地方版 四万亿 不可一概而论.对于上半年的经济超预期下滑,中央政府的表现相对淡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没有做出重大调整.在中央政府按兵不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最近先开始沉不住气,贵州㊁湖北㊁福建㊁宁波㊁南京㊁长沙等省市纷纷宣布刺激政策,媒体粗略统计的计划投资额已经超过十万亿,被称作地方版 四万亿 .对地方政府近期这些动作,各方褒贬不一.反对的观点认为,第一,我国投资占G D P比重已经超过50%,投资效率低下,形成大量过剩产能.地方政府的这种投资冲动固然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长期看无疑会加剧我国经济的不平衡.第二,地方政府目前已经债台高筑,其财政收入有限,因此这些投资计划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很8可能只是画饼充饥.支持的观点则认为,第一,由于更加熟悉当地经济状况,地方政府在获得投资主导权后,应该会比中央政府更具效率.因此,地方版四万亿 反映了地方政府壮大本地经济的要求,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创新冲动.第二,虽然地方政府债台高筑㊁财力捉襟见肘,但国内当前总体的资金情况并不紧张.只要投资项目有吸引力㊁投资环境良好,通过合理的金融创新和引入民营资本,地方政府的这些投资项目可以获得资金支持.显然,地方版 四万亿 不能一概而论,简单进行肯定或者否定.无论是反对意见还是支持意见,都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投资效率和资金来源,而这两方面又是紧密关联的.如果投资效率高,收益有保障,那么寻求资金支持就会比较容易.如果投资效率低下,资金难以收回,那么寻求资金支持就会很困难.在我国,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造成很多问题.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我国投资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太多了,而是效率太低了.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简单否定投资的作用,试图在短期内用消费替代投资是不现实的.因此,地方版 四万亿 固然有夸大的成分,但是真正重要的是明确投资主体的权责,引入正确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投资的效率和收益.我国的许多改革其实是从地方政府的创新开始的,此次地方版 四万亿 其实也不乏亮点.比如,贵州的 国家公园省 ,海南强调发展热带农作物,广东的海洋经济,山西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等等.广州将稳增长的新举措总结为:切实为企业减税,放宽民营企业准入门槛,推进三个重大突破(战略性基础设施重大突破㊁战略性主导产业重大突破㊁战略性发展平台重大突破).这些规划和举措体现了地方政府的远见和创新能力,值得关注和期待.三㊁结论和政策建议1.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依然可期,目前经济正处在遭受两重冲击后的震荡收敛过程中.虽然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中枢下移已经成为共识,但是从服务业效率㊁人口红利㊁全球化红利和改革红利等几个方面看,我国的长期增长潜力依然雄厚,有望在未来十年内继续保持8%左右的增长.因此,本轮增长下滑可以看作我国经济遭受两重冲击后的余波,会呈现出震荡收敛的特点,仍然应该冷静对待.2.面对当前经济增长下滑,应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不宜反应过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流动性并不算紧,不需要较大幅度的宽松;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目前仍然处在去杠杆和去库存阶段,这正是上次大规模刺激的恶果.实际上,宏观调控政策成为目前经济形势下的一个亮点,传递出很多积极信号.目前来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还有较大空间,为下届政府提供了更多的政策选择.另外,一系列金融和财税改革试点正在积极推进,有望取得突破.3.地方版 四万亿 不能一概而论.它固然有夸大的成份,也蕴藏着很大的金融风险,但是同时也有亮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创新,因而不能一概而论.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投资项目的效率和收益,做到投资主体的权责对应,并引入适当的监督机制.放宽准入门槛,吸引民营资本进入一些公共服务和战略性产业是非常有希望的方向,值得进一步推进.4.需要强调的是,政策反应不宜过度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并不意味着面对经济下滑,政府应该无动于衷㊁无所作为.如果三季度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增长下滑导致失业加重甚至出现通缩,那么就有必要及时放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总之,大规模的刺激已无必要,但是仍然要突出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以积极的姿态应对经济下滑.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外部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动态变化,尽早识别和判定各类经济和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比如打破垄断㊁放松管制,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耿中元惠晓峰,2009:«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研究»,«统计研究»第26卷,第9期.李若愚,2012:«狭义货币量M1增速信号意义减弱»,«上海证券报»6月7日.李扬张晓晶常欣汤铎铎李成,2012:«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及其风险评估»(上,下),«经济研究»第6期㊁第7期.汤铎铎张晓晶,2012:«冷静看待增长放缓着力推进结构改革 2011年宏观经济总结及2012年展望»,«经济学动态»第1期.王曦邹文理,2012:«我国货币政策的最优度量指标»,«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52卷,总第235期.夏斌廖强,2001:«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经济研究»第8期.姚洋,2012:«我为何看好中国经济增长»,F T中文网,2012年7月4日.张晓晶,2012:«增长放缓不是 狼来了 :中国未来增长前景展望»,«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4期.(责任编辑:钟培华)9«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9期。

论建国以来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建国以来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练题:
• • • • • 8.处于“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 ) A.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B.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C.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D. 高少儿、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 答案:A
练习题:
• 人口经济学家根据《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分析并得出结 论:中国“人口红利期”大约在2015年出现转折,可能由 “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债期”。但中国的各个地区 可能进入转折期的时间不尽相同,图1中所示的地区可能 进入“人口负债期”的时间是( )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怎样改善“人口红利”带来的不利方面
• 一、以有效合理的人口转移和流动,促进协调人口结构 调整并带动农村家庭生育观念的更新转变,鼓励走出国 门,参与世界经济.

二/继续积极地推动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改进全民社会 保障和医疗保险体系,赋予全国居民统一的国民待遇。 三、加大教育产业投入力度,普及到高中的义务教育, 实施灵活多样化的成人教育方式,鼓励多种方式形成全 民终生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素质。
• 如图所示1978— 2006年人口与储蓄的 关系图
人口红利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 普查数据显示,“农 民工”占二、三产业 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 46.5%,其中第二产业 占56.7%,建筑行业占 80%。
• 图为1979—2005年中 国人均GDP增长曲线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奇迹 ”在探讨中国为什么能够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时候, 很多人认为“人口红利”的影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人口红利”也因此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联系在了 一起。 • 据统计,人口红利对1982-2000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 24.8%。

人口红利理论研究简述_环境、人口课程论文

人口红利理论研究简述_环境、人口课程论文

“人口红利”理论的研究简述作者:向书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人口因素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人口红利”是过去三十年国内经济不断收获的来源,而这种“红利”是不是能持续下去?还是像某些学者所说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或者达到一个临界转折点?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急迫想要解决的。

本文并非致力于给这些问题一个最终的答案,而是对于“人口红利”的理论概念、重要理论内涵和政策建议做一个简要的综述,以期读者通过本文对“人口红利”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

关键词:人口红利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从一个经济贫困、物资极度匮乏的国家成长为如今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场长达三十多年,堪称“中国奇迹”的经济腾飞过程中,体制因素、资源禀赋以及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的努力奋斗等因素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口因素,既是生产活动的资源因素、又是经济活动的受益个体,对于我们经济成就的贡献巨大。

人口结构转变与社会发展阶段向契合而产生的“人口红利”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毫无疑问,“人口红利”正是我们的经济近三十多高速发展年所享受的东西,而接下来的时间内“人口红利”是否还能继续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以及我们应该做怎么样的制度变革来打破“人口红利”继续发挥作用的障碍,这些都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人口红利”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实证研究,即给我们的经济运行提供政策支持,也为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自身经济提供参考。

2理论简述人口红利的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David E.Bloom和Jeffrey G.Williamson(1997)在一篇研究东亚经济增长的论文:《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中所提出,原文词语为“demographic gift”。

1998年,人口红利的概念被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在《世界人口现状》中,此后,这一概念逐渐被学术界认同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人口红利研究
报告
2012年8月
目录
引言:低生育率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 (3)
一、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将非常平缓 (5)
二、不同年龄结构劳动人口供需关系不同 (6)
1、25-34岁劳动力近10年呈现净减少 (6)
2、25-44岁劳动力供不应求,45-64岁劳动力供大于求 (7)
3、低端劳动力短缺,中高端略过剩 (8)
三、劳动力参与率提高还有空间 (8)
1、农村劳动力潜在供给能力还很强大 (8)
2、还有1亿多劳动力没有进入就业队伍 (9)
四、城市化率提高助推经济增长 (10)
五、勤劳也是一种人口红利 (12)
1、儿童与老人之间还存在1亿多人缺口 (12)
2、中国人的劳动勤劳度屈指可数 (13)
六、几种变相延长人口红利的措施在酝酿当中 (15)
1、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举措在研究中 (15)
2、延长退休年龄方案也在研究中 (16)
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下降通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也即将消失。

由此会产生一些疑问,到底现在的人口转变在什么样的阶段?人口红利真的要消失了么?如果人口红利消失,对经济的向下拉动作用会立刻显现么?本文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引言:低生育率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
从综合生育率看,目前我国的综合生育率是1.54(低于中国设定的1.8的均衡人口的生育率水平),而美国和印度的综合生育率水平在2以上(国际上公认的均衡人口生育率水平为2.1),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和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综合生育率都无法达到1.8,而美国和印度将稳定在2以上。

中国90年代以后长期的低生育水平将会导致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老龄化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人口红利也将随之消失,这是每个国家必然经历的阶段。

资料来源:US Census Bureau,World Bank 注:综合生育率是指一个妇女终生生育孩子的数量
关于人口红利,目前还没有一个官方统一定义,我们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度量。

首先可以从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度量,2011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74.4%,这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比2010年微降0.10个百分点。

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出现拐点意味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

另外一个度量人口红利的指标是人口抚养比(劳动年龄人口能抚养的15岁以下及65岁以上的人口,见图2)。

这个指标越大表明抚养负担越轻,指标由上升转变为下降意味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

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在1990年出现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韩国与中国一样,将在13年左右出现转折。

那么,这个拐点的到来是否真的要让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下降通道呢?
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速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正相关。

我们看菲律宾,人口一直是其拥有的非常重要的资源禀赋,但“菲佣”遍布全球,菲律宾人口有很多都到国外去寻找就业机会,可以说菲律宾并没有好好利用其高出生率的人口优势。

还有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是由于贫富分化严重,大部分学生只能就读于基础设施(教师)极度缺乏的公立学校,从而导致印度人口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人口红利在印度极有可能演变为人口炸弹。

反过来,虽然未来5-10年中国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失,经济也未必会出现大幅下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劳动人口比重下降非常缓慢;不同年龄结构的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并没有出现整体的劳动力短缺,25-34岁劳动力供不应求,而45-64岁却供过于求;农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