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答案
(完整版)实验室知识答案
1. [单选题] 低压验电笔一般适用于交、直流电压为()V 以下。
A.220B.380C.500参考答案: C2. [单选题] 为了减少电击(触电)事故对人体的损伤,经常用到电流型漏电保护开关,其保护指标设置为≤30mAS。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其正确含义。
A.流经人体的电流(以毫安为单位)和时间(以秒为单位)的乘积小于30。
例如电流为30mA 则持续的时间必须小于 1 秒B.流经人体的电流必须小于30毫安C.流经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必须小于1 秒参考答案: A3. [单选题] 下列有关使用漏电保护器的说法,哪种正确?A.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
B.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不可对地绝缘。
C.漏电保护器在日常使用中不可在通电状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来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
参考答案: A4. [单选题] 工作地点相对湿度大于75% 时,则此工作环境属于()易触电的环境。
A.危险B.特别危险C.一般参考答案: A5. [单选题] 以下关于用电常识说法错误的是A.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B.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C.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D.可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参考答案: D6. [单选题] 有爆炸危险工房内照明灯具和电开关,应选用防爆型。
电开关应安装在:A.室内门旁B.室外门旁C.室内明灯附近参考答案: B7. [单选题] 一般居民住宅、办公场所,若以防止触电为主要目的时,应选用漏电动作电流为多少的漏电保护开关?A.6 mAB.15mAC.30mAD.50mA参考答案: C8. [单选题] 进行照明设施的接电操作,应采取的防触电措施为:A.湿手操作B.切断电源C.站在金属登子或梯子上D.戴上手套参考答案: B9. [单选题] 电线接地时,人体距离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高;距离越远,跨步电压越低。
一般情况下距离接地体多少,跨步电压可看成是零?A.10m 以内B.20m 以内C.30m 以内参考答案: B10. [单选题] 以下有关实验室用电的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先检查用电设备,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后,先关仪器设备,再关闭电源B.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或遇突然断电,应关闭电源,尤其要关闭加热电器的电源开关C.电源或电器设备的保险丝烧断后,可以用其它金属导线代替D.电源开关附近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堆放杂物参考答案: C11. [单选题] 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当A.把触电者拉开B.迅速切断电源C.如无外伤,可不就医D.立即心脏按摩参考答案: B12. [单选题] 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A.触电事故B.电压波动C.电荷超负荷参考答案: A13. [单选题] 漏电保护器对下例哪种情况不起作用?A.单手碰到带电体B.人体碰到带电设备C.双手碰到两相电线(此时人体作为负载,已触电)D.人体碰到漏电机壳参考答案: C14. [单选题] 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导致人身伤亡的。
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目的:1. 熟悉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滴定管、移液管等仪器。
3. 掌握滴定终点判断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根据所消耗的酸或碱的体积,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实验仪器:1. 酸式滴定管2. 碱式滴定管3. 移液管4. 容量瓶5. 烧杯6. 滴定管夹7. 滴定台8.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9. 待测溶液(如NaOH溶液)10. 标准溶液(如HCl溶液)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仪器是否完好。
2. 标准溶液的配制: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一定量的HCl固体,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3. 待测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NaOH固体,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待测溶液。
4. 滴定前的准备:用待测溶液润洗滴定管,然后用移液管准确吸取25.00mL待测溶液于烧杯中。
5. 滴定: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用酸式滴定管逐滴加入标准溶液,边滴边搅拌,直至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6. 计算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实验数据:1. 标准溶液的浓度:0.1000 mol/L2. 待测溶液的浓度:?3. 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20.00 mL4. 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无色变为粉红色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如下:n(NaOH) = c(HCl) × V(HCl) = 0.1000 mol/L × 20.00 mL × 10^-3 L/mL =0.00200 molc(NaOH) = n(NaOH) / V(NaOH) = 0.00200 mol / 25.00 mL × 10^-3 L/mL =0.0800 mol/L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了待测溶液的浓度,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符,表明实验操作正确,数据可靠。
观察类实验专题答案
细胞的状态 活细胞或 死细胞
染色剂
生物材料 酵母菌细胞、水绵细胞、叶 的保卫细胞等
活细胞 活细胞 活细胞 死细胞 死细胞 死细胞 死细胞 健那绿 甲基绿 吡罗红
龙胆紫(醋 酸洋红) 改良苯酚品 红染液
固定装片
鲜类的叶、菠菜叶、 黑藻叶 紫色洋葱鳞片叶 外表皮细胞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 胞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蝗虫精母细胞
(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及细胞数目的关系归纳 ①物像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 ②目镜越短,放大倍数 越大 ;物镜越短,放大倍数 越小 , 与玻片距离越远。 ③低倍镜下视野中:细胞数 多 、细胞体积 小 、视 野 明亮 。 高倍镜下视野中:细胞数 少 、细胞体积 大 、视 野 较暗 。 (3)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 调亮 ,观察颜色浅 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暗 。 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 反光镜 的调节角 度不对;若观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 可能是切片薄厚不均 造成的。
(江苏08) 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①蚕豆的雄蕊 ②桃花的雌蕊 ③蝗虫的精巢 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受精卵
实验步骤
判断下列实验过程是否准确
A.有丝分裂观察: 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B.脂肪鉴定: 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 撕取鳞片叶外表皮→滴加蔗糖溶液→观察→滴加清水→观 察 D.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画滤纸细线→制备滤纸条→进行纸层 析 E.观察DNA和RNA: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染色→观察 F.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 低温诱导→根尖培养→固定→制片→观察
分析试验答案(部分)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基本条件实验)1.用邻二氮菲测定铁时,为什么要加入盐酸羟胺?其作用是什么?试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答:工业盐酸中含有Fe2+和Fe3+,其中Fe2+与邻二氮菲(phen)能生成稳定的桔红色配合物[Fe(phen)3]2+此配合物的lgK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 =1.1×104L·mol-1·cm-1,而Fe3+能与邻二氮菲生成3∶1配合物,呈淡蓝色,lgK稳=14.1。
所以在加入显色剂之前,应用盐酸羟胺(NH2OH·HCl)将Fe3+还原为Fe2+,然后,进行铁的总量的测定。
反应方程式为:NH2OH·HCl==NH2OH+HCl2Fe 3+ + 2NH2OH = 2Fe 2+ + N 2↑ + 2H 2 o + 2H+2.根据有关实验数据,计算邻二氮菲一Fe(Ⅱ)络合物在选定波长下的摩尔吸收系数。
答:ε=1.1*1043.在有关条件实验中,均以水为参比,为什么在测绘标准曲线和测定试液时。
要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答:试剂空白不止含有水,而还含有其他东西,比如无机盐,缓冲液等,而这些东西都有吸光值,该实验测定的是二价铁离子,所以空白试剂必须把样品中除了二价铁离子以外的有吸光值的物质因素扣除,而用水的话就没有考虑这些杂质,算出来的其实是二价铁离子加上其他有吸光值的物质的总吸光值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测定实验)铝合金中铜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和自来水中镁的测定1.为什么空气、乙炔流量会影响吸光度的大小?答:吸光度的大小实际上是与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数成正比的,后者取决于燃气流速、火焰温度、燃气与助燃气比例等因素有关;火焰原子化中常用的就是空气-乙炔火焰,所以它们的流量会影响吸光度的大小2.为什么要配制钙、镁标准溶液?所配制的钙、镁系列标准溶液可以放置到第二天使用吗?为什么?自来水中含氟量的测定1.本实验中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把氟电极的空白值洗至-220mV?硫酸铜电解液中氯离子的电位测定1.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时,是否可以用碘化银作指示电极?答:不能。
大学有机实验课后答案
实验一:1-溴丁烷的制备Q1:本实验中浓硫酸起什么作用其用量及浓度对本实验有何影响答:两个作用,其一是用于和生成与反应生成正溴丁烷。
其二是用于洗涤阶段洗去副产物(正丁醚,),的用量和浓度过大,会加大副反应的进行,过小则不利于主反应发生(即的生成受阻)①硫酸浓度太高:⒈会使NaBr氧化成Br2,而Br2不是亲核试剂。
2 NaBr +3 H2SO4(浓) →Br2 + SO2 + 2 H2O +2 NaHSO4⒉加热回流时可能有大量HBr气体从冷凝管顶端逸出形成酸雾。
②硫酸浓度太低:生成的HBr量不足,使反应难以进行。
Q2:反应后的粗产物中含有哪些杂质它们是如何被除去的?答:正丁醇、正丁醚、水和少量的2-溴丁烷。
①用水洗涤:除去硫酸②用洗涤:除去和醚③再用水洗涤:除去新引入的酸④用碳酸氢钠洗涤:除去多余的可能没被水完全除去的酸⑤用水洗涤:除去引入的碳酸氢钠Q3:为什么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酸以前,要先用水洗涤答:水是洗去其中的的,杂质无非就是过程中涉及的物质:醇,醚,酸等,用相应的物质除去。
Q4: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加入浓硫酸到粗产物中的目的是什么.答:除去粗产物中未反应的原料丁醇或溶解的副产物丁烯等。
实验二:甲基橙的制备Q1:在本实验中,重氮盐的制备为什么要控制在0~5℃中进行偶合反应为什么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答:控制温度是因为重氮盐不稳定遇热易分解;控制为弱酸性是因为此时重氮正离子的浓度大,且芳胺呈游离态,有利于偶合。
Q2:在制备重氮盐中加入氯化亚铜将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答:生成氯代苯。
将会发生Sandmeyer反应,即重氮基被氯取代,同时放出氮气。
Q3:N,N-二甲基苯胺与重氮盐偶合为什么总是在氨基的对位上发生实验三:醋酸正丁酯的制备Q1:本实验若是正丁醇过量好不好本实验若是乙酸过量好不好Q2:为什么产品一定要洗至中性Q3:本实验用什么方法提高转化效率实验四: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Q1:水杨酸与醋酐的反应过程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试题库参考答案
实验二 美沙拉嗪的制备1. 如何控制硝化反应条件?硝基还可以采用哪些还原方法?并加以比较。
温度的控制、搅拌速度的控制、混酸滴加的速度方法:催化氢化法、水合肼还原、氢化铝锂还原催化氢化:干净、方便、成本高;水合肼还原:产率高、后处理方便、还原反应较为剧烈、水合肼碱性较强;氢化铝锂还原:还原能力强、易爆炸,不安全2. 硝化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是否有毒?除了使用排风系统外,还有什么方法能除去?NO 、NO 2等氮氧化物 有毒溶液吸收法;氧化吸收法;利用活性炭、分子筛或硅胶吸附3. 硝基还原反应时,除了用铁作还原剂外还能用什么试剂作为还原剂?氢气、水合肼、氢化铝锂、锡4. 保险粉和亚硫酸氢钠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防氧化5. 保险粉又称连二亚硫酸钠,使用它时需要注意什么?由于保险粉易燃、易爆,与水分解,与空气氧化分解,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防止明火,无水操作,少于空气接触。
6. 此反应中活性炭起什么作用?脱色实验三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苯佐卡因)的制备1. 写出制备苯佐卡因的实验原理。
CH 32+(CH 3CO)2O CH 33+CH 3COOH CH 3NHCOCH 3+2KMnO 4+H 2O COOHNHCOCH 3+MnO 2+2KOH +H 2OCOOH+CH 3CH 2OH24COOCH 2CH 3+CH 3COOH2.在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为什么要分批加入?避免氧化剂浓度过高,破坏产物,并且使反应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提高反应收率。
3.如何选择重结晶时的溶剂?(1)所选溶剂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2)在较高温度时能溶解大量的被提纯物质;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只能溶解很少量的该种物质。
使被提纯物质热易溶,冷难溶。
(3)对杂质的溶解非常大或者非常小(前一种情况是使杂质留在母液中不随被提纯物晶体一同析出;后一种情况是使杂质在热过滤时被滤去)(4)容易挥发(溶剂的沸点较低),易与结晶分离除去(5)能给出较好的晶体(6)无毒或毒性很小,便于操作(7)价廉易得,回收率高(8)适当时候可以选用混合溶剂4.在第二步中为何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就会析出固体?因为之前反应后形成的是对乙酰氨基苯甲酸钠,水溶性较好,但是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变成了对乙酰氨基苯甲酸,水溶性较差,从而使其析出得到需要的中间体产物。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实验一:魔法饮料材料:透明杯、水、溶液A(酸性溶液)、溶液B(碱性溶液)、红、蓝、黄三种食用色素实验步骤:1. 在透明杯中倒入一杯水。
2. 将红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3. 将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4. 将黄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5. 分别将溶液A和溶液B滴入不同的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1. 当加入红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红色。
2. 当加入蓝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蓝色。
3. 当加入黄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黄色。
4. 当将溶液A滴入杯中时,若溶液A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A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5. 当将溶液B滴入杯中时,若溶液B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B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实验二:水的沸点材料:温度计、烧杯、火源、水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将烧杯放置在火源上,用火加热水。
4. 在水受热的过程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参考答案:1. 当水开始受热时,温度会逐渐上升。
2.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3. 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完全蒸发。
4.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图钉、纸夹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在导线的末端连接小灯泡。
3. 用图钉将另一端的导线固定在纸夹上。
4. 等待片刻,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参考答案:1.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导线连接后,电流开始传导。
2. 如果小灯泡亮起,则说明电流成功通过导线传导到小灯泡,小灯泡发出光亮。
3. 如果小灯泡不亮或闪烁,说明电流无法正常传导,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或电池电量不足所致。
通过以上的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分析实验答案
答:为了确保K2Cr2O7反应完全,必须控制溶液的酸度为0.2 ~ 0.4moL·L-1 HCl溶液,为此先加入5 mL HCl溶液。用Na2S2O3溶液滴定时加入l50 mL蒸馏水稀释,是为了降低酸度,以防止Na2S2O3在滴定过程中遇强酸而分解和空气中的O2氧化I- 。
实验8-10课后习题答案
实验8-10 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定铁
1.从实验测得的吸光度求铁含量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求得?
答:吸光光度法测定铁的理论依据是朗伯-比耳定律。如果固定比色皿厚度,测定有色溶液的吸光度,则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有简单的线性关系,可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
即,先测得标准Fe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浓度的标准曲线,再测得待测溶液的吸光度,然后用两种方法均可得待测液浓度:(1)用内插法从标准曲线上直接得到待测溶液的浓度;(2)可通过计算标准曲线的斜率,即溶液的摩尔吸收系数,然后用朗伯-比耳定律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HJT 345-2007 水质 铁的测定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试行).pdf (265.926 Kb)
合金中铜含量测定——机械行业标准
JB-T 8063.4-1996 粉末冶金材料与制品化学分析方法—铜基材料与制品中铜的测定(碘化钾—硫化硫酸钠滴定法).pdf (141.638 Kb)
水中六价铬测定——国家标准
实验8-6课后习题答案
实验8-6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1.KMnO4溶液的配制过程中能否用定量滤纸过滤,为什么?
答:不能,应为滤纸具有还原性,会与KMnO4反应。
实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实验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实验操作?- A. 将强酸和强碱直接混合- B. 将可燃性气体直接点燃- C. 将化学试剂直接倒入下水道- D. 将实验废弃物分类收集2. 实验室中使用酒精灯时,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A. 用嘴吹灭酒精灯- B. 将酒精灯倒置以熄灭火焰- C. 用湿布覆盖熄灭酒精灯- D. 将酒精灯放置在易燃物附近3.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以下哪项是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则? - A. 实验室内可以吃东西- B. 实验服可以随意脱下- C.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D. 可以随意混合不同化学试剂4. 以下哪种情况下,需要立即撤离实验室?- A. 实验室内发现小量泄漏- B. 实验室内发生火灾- C. 实验室内有人打翻试剂- D. 实验室内有人大声喧哗5. 实验室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以下哪项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A. 用火直接加热玻璃仪器- B. 将玻璃仪器直接放入冷水中冷却- C. 使用湿布包裹玻璃仪器进行加热- D. 将玻璃仪器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碰撞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
2. 实验室中,________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3.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穿戴________。
4. 实验室中,________是用来加热液体的仪器。
5. 实验室中,________是用来称量固体物质的仪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实验室中如何安全地使用酒精灯。
2. 说明在实验室中发现化学品泄漏时的应急处理步骤。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如果在实验中需要配制100毫升的0.1摩尔/升的盐酸溶液,计算所需盐酸的体积(假设盐酸的浓度为3摩尔/升)。
2. 已知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58.44克/摩尔,若要制备1摩尔该化合物,需要多少克该化合物?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C4. B5. D二、填空题1. 硅胶或无水硫酸铜2. 量筒3. 实验服4. 烧杯5. 电子天平三、简答题1. 安全使用酒精灯的步骤包括:- 检查酒精灯是否完好,酒精量是否适中(不超过灯体的2/3,不低于1/3)。
物化实验答案
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为什么平衡管 a;c 中的空气要赶净怎样判断空气已被赶净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防止空气倒灌答:若空气不赶净测得的压力不是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而是与空气的混合压力;它不能用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来描述.在大气压下测定沸点;若几次例如三次测定值在误差范围之内≤0.05℃则可认为空气已被赶净.为防止空气倒灌;可在读取温度和压力数据后立即重新加热水浴;或迅速使系统减压.2.本实验的主要系统误差有哪些答: 1方法误差.在由克拉贝龙方程导出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的过程中有 3 个近似. g l 即:将蒸气看作理想气;设 V m=RT/P;与气体摩尔体积相比;忽略液体的摩尔体积V m ; 在不太大的温度间隔内;将摩尔气化热看作常数. 2读取温度和压力不能同时. 3温度的测量不作校正;4四氯化碳不纯等.3.对教材第46页上提示2如何回答答:a:该平衡管对压力变化反应较灵敏;但由于液柱较细;容易发生倒灌.而且c管和b管液面上升和下降较快;两液面相平时的温度和压力不易读准;并且由于封闭液体量少;易因蒸气损失量大而影响实验. b:该平衡管制作简便;易装液;但空气不能排尽;且容易发生空气倒灌.在精度比较低的实验中可采用之. c:该平衡管制作比较精良;能较好地解决空气倒灌问题;并且由于 b 管比 c 管粗许多; 所以 b 管液面下降较慢;而 c 管液面上升较快;易判断两液面相平;温度和压力读数较准. 另外b;c 间封液较多;一般不会因蒸气量损失大而影响实验.也有人认为读数时 b 管与 c 管液面相平不易观察;对读数的可靠性造成一定影响;可能滞后.此问题可以讨论;也可以通过小实验验证 4.系统如何捡漏判断漏气的依据是什么答:将系统减压~50 kPa;关闭与安全瓶相连的活塞;观察系统压力变化.若系统压力不断增大则可判断系统漏气. 5.实验装置中缓冲瓶起什么作用答:使系统压力稳定;即使系统稍有漏气也不会对测量产生太大影响. 6.本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的最小读数的精确度是多少用来表示平均摩尔汽化热的有效数字有几位答:本实验中所用温度传感器;最小分度0.1℃;可估计读到0.01℃;压力计最小读数是 0.01kpa;一般温度和压力读数都是 4 位有效数字;所以用来表示平均摩尔汽化热的有效数字也应当是 4 位. 7.实验测得的是特定压力下液体的实际沸点; 如何求得液体的正常沸点你得到的正常沸点是多少;并与文献值比较答:由实验得到的 lnp/p0~1/T 图上查出 ln1 下的 1/T 值;然后计算 T;或由实验上得到的 0 lnp/p = -A/T+b 公式计算 p=100kPa 下的 T 值在已知 A 和 b 的情况下 . 8.压力和温度测量都有随机误差; 试用最小二乘法求算lnp/p0=-vHm/RT+b=-A/T+b 直线的斜率及其误差;并由此求算vHm 值及其误差. 答:见实验教材第 24 页上的例题.以同样的方法对你的实验结果作误差分析. 9.四氯化碳是易燃物;在加热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所有接口都必须密封;加热温度不要太高;一般高出正常沸点2-3 度即可.双液体系沸点-成分图的绘制1.本实验中;气;液两相是怎样达成平衡的若冷凝管 D 处体积太大或太小;对测量有何影响答:在本实验采用的恒沸点仪中;利用冷凝回流的方法保持气;液两相的相对量一定;则体系温度一定;两相达平衡.若冷凝管 D 处的体积太大;则气相冷凝液不易更新;客观上会造成气相蒸汽分馏;影响气相的平衡成分测定;而过小;则会因积存液量少给取样测定带来困难.2.平衡时气;液两相温度应该不应该一样实际是否一样怎样防止温度的差异答:平衡时气;液两相温度应该一样;但实际上存在差异.气相温度存在梯度;且略低于液相.为防止差异可采用以下方法:给气相保温;如本实验那样;在恒沸点仪上部和支管处缠绕石棉绳;使温度计置气;液两相中量取两相的折中温度;在恒沸点仪设计上;在保证沸腾的液体不会溅到 D 处的条件下尽量缩短支管的长度和降低支管的位置. 3.查乙醇或环己烷在不同温度的折射率数据;估计其温度系数;如不恒温;对折射率的数据影响如何答:查书后乙醇;环己烷不同温度下折射率数据表;计算折射率温度系数 dn/dT.大多数液态有机物的 dn/dT 为负值;对乙醇其值约为-0.0004/℃;随温度的升高折射率降低. 4.温度计的水银球为什么一半浸在液体中;一半留在气相中答:为兼顾测量气;液两相的折中温度. 5.本实验中所用温度计的精确度是多少答:本实验中所用温度计为 1/10 温度计;最小分度0.1℃;可估计读到0.01℃. 6.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有: 1温度的测量.实际上测得的温度只是气相和液相的折中温度;并不是两相的平衡温度;且气相本身就存在温度梯度.另外;并不能完全保持蒸汽全回流;因而温度也就不能完全恒定. 2在取样分析过程中;成分可能有变化;从而使测得的折射率并非平衡相组成. 3折射率测定的恒温效果不好. 7.如何判断气;液相已达到平衡状态答:当体系温度恒定t≤±0.05℃时可判断气;液相已达到平衡状态. 8.实验时;若所吸取的蒸汽冷凝液挥发掉了;是否需要重新配制溶液答:一般不需要.再重新加热蒸馏;待积存足够的气相冷凝液时再取样分析即可;因体系可在新的条件下达新的平衡.但若需要原来的物系组成;则可在实验完成后;专门配制漏掉点的溶液进行测定. 9.该体系用普通蒸馏办法能否同时得到两种纯组分为什么答:不能.因该体系具有最低恒沸点;实际上将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乙醇-恒沸混合物和环己烷-恒沸混合物. 在每个部分内的溶液通过蒸馏只能得到相应的一种纯组分和恒沸混合物; 故不能同时得到两种纯组分.10.实验测得的溶液的沸点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对沸点~成分图有何影响答:通常不一致;因为一般实验时的大气压并不等于标准大气压.不一致时;测得的同一成分溶液的沸点会稍偏高或偏低;可借用褚鲁统规则和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导出的溶液沸点随大气压变化的关系式进行分析: t 标= t/℃+273.15 + t/℃/10 × 101325-P/Pa/101325 式中 t 标为校正到101325 Pa 下的正常沸点C°;t/℃为实验大气压 PPa下测得的沸点. 可见;若实验时的大气压不等于标准大气压;则沸点~成分图在温度轴上稍有平移. 11.为什么工业上常生产 95%的酒精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能否获得无水酒精答:因为乙醇与水的体系具有最低恒沸点78.15℃ ;恒沸混合物的组成含乙醇95.57%; 所以只能生产 95%的乙醇.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不能获得无水酒精.要想得到无水酒精; 可在 95.57%的乙醇中加入 CaO; 使之与其中的水反应生产 CaOH2;然后进行蒸馏方可.蔗糖的转化1.蔗糖的转化速率和哪些条件有关 + 答:蔗糖的转化速率与反应温度;蔗糖浓度;水的浓度;催化剂 H 离子浓度有关.2.如何判断某一旋光物质是左旋还是右旋答:可有 4 种回答: 1能使偏振光的振动面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为右旋物质;旋光度为正值;能使偏振光的振动面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为左旋物质;旋光度为负值. 2先用蒸馏水调零;然后测试溶液.如果在测试中只有当检偏镜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才能使视野中三分视界明暗相同; 则被测物质的旋光性为右旋; 若只有当检偏镜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才能使视野中三分视界明暗相同;则被测物质的旋光性为左旋. 3看实验教材第229页上的叙述. 4将溶液稀释后测旋光度;若旋光度增大则为左旋;否则为右旋. 3.为什么配蔗糖溶液可用粗天平称量答: 因为反应过程中反应液的浓度是用旋光仪测定旋光度来跟踪的; 所以不必知道蔗糖溶液的准确浓度. 4.一级反应的特点是什么答:一级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的半衰期只与速率常数有关;而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 t1/2=0.693/k;速率常数的量纲是时间的倒数. 5.已知蔗糖的αD =65.55°;设光源为钠光 D 线;旋光管长为20cm.试估计你所配的蔗糖和盐酸混合液的最初旋光角度是多少 20 20 答: 旋光物质的比旋光角可用下式计算: D =10α/LC 表示钠光黄线; α D 893nm 式中αD . 为比旋光角;α为测量值;L 为旋光管长度cm ;即光在液柱中所经过的距离;C 为溶质浓 3 度g/cm .比旋光角定义为:当光经过一个 10cm 长;每立方厘米溶液中含有 1 克旋光物质的液柱时所产生的旋光角. 20∵C=10g/50ml×1/2=0.1g/ml;蔗糖的αD =65.55°;L=20cm 20 ∴α=αDLC/10=65.55×20×0.1/10=13.11° 6.在数据处理中;由αt-t 曲线上读取等时间间隔 t 时的αt 值;这称为数据的"匀整";此法有何意义什么情况下采取此法答: 此法可使数据采集均匀; 既避免某些测量数据带来的偶然误差又可以避免对大量数据作20处理.此法适用于测量数据较多;作图点的密度较大的情况.时间间隔的取值应适宜;在允许的范围内均匀选取. 7.实验中我们用去离子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 蔗糖转化过程中所测的旋光度αt 是否需要零点校正为什么答:不需要.因为在数据处理中用到的都是旋光角之差;校正值会消掉;所以没必要对测量数据作零点校正. 8.旋光管的凸出部位有何用途答:一是加液用;二是可从此处赶走气泡. 9.α∞不准偏高或偏低对 k 有何影响答:α∞不准对 k 的影响可做如下误差分析: 由式lnαt-α∞=-kt+lnα0-α∞;可得k=1/tα∞/α0-α∞ + α∞/αt-α∞ .可以看出;因α∞是负值;所以若α∞测得值偏低则k 这里不考虑t;αt 和α0 的测量误差偏小;若α∞测得偏高则k 偏大. 10.估计本实验的误差;怎样减小实验误差答: 1根据蔗糖水解速度常数κ=1/t{lnα0-α∞- αt-α∞ }的相对误差分析;可得: t 2α 2α k/k = —— + —————————————— + —————————————— tα0-α∞lnα0-α∞- αt-α∞ αt-α∞lnα0-α∞- αt-α∞ 可见在反应初期;由于 t 值较小;时间测定的相对误差较大;随着反应的进行;αt 值不断减小;使αt-α∞值也不断减小;故由旋光度测定的相对误差增大. 2温度对 k 的影响可由阿累尼乌斯公式进行误差分析:k/k=Aexp-Ea/RT2-Aexp-Ea/RT1/Aexp-Ea/RT1=-Ea/R1/T2-1/T1-1 -1 -1 -1 若实验温度由 298K 偏高 1K;活化能 Ea=46024Jmol ;常数 R=8.314JK mol ;则将引起 k 值 6%的系统误差.可见;在动力学实验中;反应温度恒定十分重要;否则会引入较大的系统误差. 11.蔗糖溶液的初始浓度是否影响最后的旋光角α∞ 答:若不存在副反应;则最后的旋光角只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而生成物的浓度与蔗糖溶液的初始浓度有关.所以;蔗糖溶液的初始浓度会影响最后的旋光角α∞.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1.配制乙酸乙酯溶液时;为什么在容量瓶中要事先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答:在容量瓶中事先加适量去离子水;可使乙酸乙酯滴入水中形成溶液;减少挥发. 2.将 NaOH 溶液稀释一倍的目的是什么答:测定κ0 时将 NaOH 溶液稀释一倍是为了使之与反应液中 NaOH 溶液初始浓度一致. 3.为什么乙酸乙酯与 NaOH 溶液的浓度必须足够的稀答:因为只有溶液足够稀;每种强电解质的电导率才与其浓度成正比;溶液的总电导率才等于组成溶液的各种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 才可通过测定反应液的电导率来跟踪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4. 如果 NaOH 与 CH3COOC2H5 起始浓度不相同;试问其动力学方程式如何表示测得的k 值与本实验结果是否相同答:若乙酸乙酯与 NaOH 溶液的起始浓度不等;则应具体推导 k 的表达式.设 t 时生成物浓度为 x;则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dx/dt=ka-xb-x …1 令 NaOH 溶液起始浓度等于 a;乙酸乙酯溶液起始浓度等于 b. 当a≠b 时;将上式积分得:k=1/ta-blnba-x/ab-x …2 当 a>b 时;有: NaOH + CH3COOC2H5 = CH3COONa + CH3CH2OH t=0 a b 0 0 t=t a-x b-x x x t=∞ a-b 0 b b 则: k0=aA1 k∞=bA2+A1a-b kt=A1a-x+A2x ;得联立解之;得 x=bk0-kt/k0-k∞;代入式2k=1/ta-bln{ak0-k∞-bk0-kt/akt-k∞} k∞的测定:配制a-b浓度的 NaOH 和 b 浓度的 NaAc 混合溶液;在与反应相同条件下测其电导率. 当 b>a 时;有: NaOH + CH3COOC2H5 = CH3COONa + CH3CH2OH t=0 a b 0 0 t=t a-x b-x x x t=∞ 0 b-a a a 则: k0=aA1 k∞=aA2 kt=A1a-x+ A2x ;得联立解之;得x=ak0-kt/k0-k∞;代入式2 k=1/tb-aln{bk0-k∞-ak0-kt/bkt-k∞} k∞的测定:配制b-a浓度的乙酸乙酯;a 浓度的 NaAc 和 b 浓度的 CH3CH2OH 混合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其电导率. 以 ln{bk0-k∞-ak0-kt/bkt-k∞}对 t 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求 k. 从得到的动力学方程可以看出;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初始浓度有关.当 a;b 相等时; 速率常数与初始浓度成反比. 5.若实验中用二次水代替电导水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1 答:通常二次水中含有杂质电导率一般在 10-5 Scm ;如从空气中溶入的 CO2 和一般玻璃器皿上溶下来的离子;将会影响电导率的测量.但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水的电导率 kw 的 -1 影响可被消掉.本实验中用去离子水代替电导水;二者的电导率相近;约为 10-6 Scm ;即 -1 10-3 mScm 在本实验的测量精度以下;故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6.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反应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 试问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应为二级反应答:设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可得到速率方程的积分式.若反应物浓度相等;并设为 a;则有:k=1/tx/aa-x .可用两种方法来验证: 1在反应的不同时刻取样;并立即终止反应;然后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并将测得数据代入方程计算 k 值.若 k 值为常数;则可判定反应为二级; 2用物理化学分析法测定反应进程中某物理量如电导率的变化;根据推导出的含有所测物理量的速率方程作图.若得直线;则可判定反应为二级. 7.如果乙酸乙酯和 NaOH 溶液均为浓溶液;试问能否用此法求得 k 值答:不能.因为浓溶液中强电解质的电导率不与其浓度成正比;失去得到此动力学方程的前提;所以不能求得 k 值.8.本实验为什么可以用测得的反应液的电导率来代替浓度变化答:因为本实验的反应液中只有 NaOH 和 NaAc 两种强电解质;并且 OH-离子的电导率比 Ac-离子的电导率大许多.在反应溶液的浓度相当低的条件下;可近似地认为溶液的电导率与 OH-离子的浓度成正比;所以可用测得的反应液的电导率来代替浓度变化. 9.为什么本实验要求反应液一混合就开始记时此时反应液中的 a 应为多少答: 因为本实验的速率方程积分式为: k=k0-kt /kat + k∞ ; kt~k0-kt/t 直线的斜率 m=1/ka 由知;k=1/ma;即速率常数 k 与起始浓度成反比.所以必须一混合就开始记时;此时反应液中各反应物溶液的浓度为原溶液浓度的 1/2. 10.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试问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处置这一影响而使实验得到较好的结果答:将反应物溶液预先在恒温槽中恒温 10 分钟;然后取出迅速混合均匀;淋洗电极并将溶液倒入已恒温的大试管中进行测量;在处理数据时;舍去前 8 分钟的数据;用 8-40 分钟内的数据作直线拟合. 11.本实验为何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 NaOH 溶液混合前都要恒温答:因为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必须恒温.乙酸乙酯和 NaOH 溶液混合前都恒温为的是使反应液尽快达到反应温度. 12.各溶液在恒温及操作中为什么要塞好塞子答:一是防止乙酸乙酯挥发;二是防止 NaOH 溶液吸收空气中的 CO2;改变其浓度. 13.在保证电导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的前提下;乙酸乙酯和NaOH溶液的浓度高些好还是低些好答:高些好.因为这样电导率变化值大;测量的相对误差小. 14.二级反应的特点是什么答: 对反应物浓度相同的二级反应; 其特点是: 1 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成反比;1/2=1/ka; t 2速率常数的量纲是浓度-1时间-1.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1.电池的电动势为什么不能直接用伏特计测量答:因为伏特计与电池连接后便构成了回路;电池中有电流通过.电流会引起化学变化;因而使电极极化;溶液浓度发生变化;电池的电势不能保持稳定.另外;电池本身有内阻;因而有电位降;所以伏特计量得的电位降不等于电池的电动势. 2.为何测电动势要用对消法;对消法的原理是什么答:利用对消法可在电池无电流或极小电流通过时测其两极间的静态电势.此时电池反应在接近可逆的条件下进行;测得的的电势降为电池的平衡电势;即电动势. 对消法原理可由线路示意图说明:见教材第 111 页 3.怎样计算标准电极势 "标准"是指什么条件答: 将待测电极与标准电极或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并测定电池电动势; 然后利用电池和电极的能斯特方程便可计算待测电极的标准电极势;即E=φ 右-φ 左=φ 右°-RT/nFlnane/aoe-φ 参比φ 右°=E + RT/nFlnane/aoe+φ 参比 "标准"是指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各离子活度等于 1气体为逸度等于 1时的电动势.通常是指25℃时的值. 4.测电动势为何要用盐桥如何选用盐桥以适应不同的体系答:使用盐桥是为了消除或减小液接电势.因当两种不同的溶液衔接时;在其界面处必因离子扩散速度不同而产生液接电势. 选择盐桥的原则是: 1 盐桥溶液的浓度必须大大高于待测溶液的浓度; 2 盐桥溶液与待测液的接界面必须保持稳定;避免明显对流破坏界面盐桥口为多孔陶瓷塞或石棉纤维液接界; 3 不能与待测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4 正;负离子迁移速率接近. 盐桥内除用 KCl 外;也可用其它正负离子迁移数相近的盐类;如 KNO3;NH4NO3 等.具体 2+ + 选择时应防止盐桥中离子与电池溶液发生反应;如电池溶液中含有 Ag 离子或 Hg2 离子;为避免产生沉淀则不能使用 KCl 盐桥;应选用 KNO3 或 NH4NO3 盐桥. 见教材第 232 页 5.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答: 原电池的电动势应该在接近可逆条件下进行测定; 但在实验过程中不可能一下子找到平衡点;因此在电池中总会有或大或小的电流通过而产生极化现象即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势 .当外电压大于电动势时;原电池相当于电解池;极化结果使电位增加;相反;原电池放电极化;使电位降低.这种极化结果会使电极表面状态发生变化;此种变化即使在断路后也难以复原;从而造成电动势测量值不能恒定.因此在实验中应先估计所测电池的电动势; 将各旋钮先置估计值再找平衡点; 这样可避免调节过程中因产生大电流而使电极极化; 可又快又好地测得结果. 6.Zn 电极为什么要汞齐化答:金属电极的电极电势往往由于金属表面的活性变化而不稳定.Zn 是活泼金属;其电极 ;在水溶液中 H+离子会在 Zn 电极表面上放电产生H2↑.为了获得电势低于零-0.7628V 稳定的电极电势;常用电极电势较高的汞将 Zn 电极表面汞齐化即形成汞合金 ;这样在电极表面就不会产生氢气泡.另一目的是消除金属表面机械应力不同的影响; 使其获得重复性较好的电极电势. 汞齐化时间不宜太长; 只要将打磨好并洗净的锌电极插入饱和的硝酸亚汞Hg2NO32 溶液中 3-5 秒钟即可拿出;否则形成的汞齐膜太厚而改变电极电势. 7.为什么开始测电动势时数据总是不稳定答:因电极与溶液建立起电化学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 8.在AgCl溶度积测定实验中制备饱和AgCl溶液时;为什么AgNO3只能加一;两滴而不能多加答:加一;两滴 0.1M 的硝酸银溶液能产生雾状沉淀即可.氯化银沉淀产生太多一方面消耗氯离子;另一方面氯化银吸附在电极表面影响电极电势;所以不能多加.溶液表面吸附的测定 1.影响本实验好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如果气泡出得很快;或两三个一起出来;对结果有什么影响答:关键因素是毛细管必须洁净.如果气泡出得太快;或两三个一起出来;将会使压力计两液面升降变化太快且不规律;p 测不准;对溶液来说;因为溶质扩散速度慢;在表面的吸附来不及达到平衡;这样就会使测得的溶液表面张力偏大. 因为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吸附平衡时溶液表面浓度增大;表面张力减小;若表面吸附未达平衡;则溶液表面浓度小;表面张力下降少;故测得的表面张力偏大.2.毛细管尖端为何要刚好接触液面答:因为只有毛细管尖端刚好接触液面时;外压才等于大气压 p0;从压力计上读出的高度差 . 才是毛细管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差p=p 内- p03. 实验中为什么要读取最大压力差答:在最大气泡法测液体表面张力实验中;当气泡与液体达平衡时;液体中毛细管口气泡的曲率半径与凹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p 之间满足关系式: p=2γ/r; 此时气泡的弯曲半径最小; 附加压力 p 最大.而这个 p 我们是通过外加压力差p′来测量的通过水柱差 ;即以平衡打破的瞬间压差反映平衡时的附加压力 p.故实验中要读取水柱的最大压力差.如果能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作为标准测定出毛细管常数; 那么在相同条件下通过测定不同液体的最大压力差就可得到表面张力.4.在本实验中Γ~c 图形应该是怎样的答:Γ~c 图形应该是: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Γ逐渐增加.开始时;Γ 随 c 增加得很快;Γ~ c 图形的斜率大;随后斜率逐渐减小;并逐渐接近于零.这也可从Γ=Γ∞Kc/1+Kc看出;当 Kc<>1 时;Γ=Γ∞;曲线斜率等于零;Γ等于饱和吸附量. 5.本实验结果准确与否取决于哪些因素答: 实验数据准确与否关键在于毛细管是否洁净; 另外还与毛细管尖端是否与液面刚好相切; 管口是否平整;出泡速率是否调节合适;读取压力是否正确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实验最后结果准确与否则与作图有很大关系.本实验的作图误差很大;特别是作曲线切线的误差. 6.测量前如果压力计中两边液面不一样高;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答:有时由于毛细现象毛细管内液面高于外部;这并不影响测量结果.将系统通大气则内外液面可持平;另在测量时;给毛细管内进气也可将液面压至管口与外部相平;此时内外压力相等. 即使系统通大气时压力计两边液面仍不一样高; 只要在测量时读取两臂最高和最低压力求其压力差就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8.毛细管内径均匀与否对结果有无影响答:无影响;主要毛细管管口要平整. 9.压力计中的液体是否可以用汞答:不可以.因为汞的密度大;由表面张力引起的压力计液面上升或下降变化微小;压力测量的相对误差会很大.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量 1.三管黏度计有什么优点;本实验能否采用双管黏度计去掉 C 管答:三管黏度计的结构特点使它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增加了C 管;可使毛细管出口与大气相通.这样;毛细管内的液体形成一个悬空液柱;液体流出毛细管下端时即沿管壁流下;可保证出口处为层流而避免产生涡流. 2液柱高度与 A 管内液面高度无关;因此每次加入试样的体积不必恒定. 3 A 管体积。
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答案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答案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力学实验题答案1. 实验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5m/s的速度水平运动,撞击到质量为3kg 的静止物体,两者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求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
解答: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前后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
设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有:2kg × 5m/s + 3kg × 0 = 2kg × v1 + 3kg × v210kg·m/s = 2kg × v1 + 3kg × v2由于是完全弹性碰撞,根据动能守恒定律,碰撞前后的动能总和也保持不变。
设碰撞后两物体的动能分别为E1和E2,则有:(1/2) × 2kg × (5m/s)^2 + 0 = (1/2) × 2kg × v1^2 + (1/2) × 3kg × v2^225J = 2kg × v1^2 + 3kg × v2^2解以上两个方程组,可以求得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
2. 实验题: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在抛出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求物体离地面最高点的高度。
解答:在抛体运动中,抛体在最高点的速度为0,根据动能守恒定律,物体在最高点的动能等于抛出时的动能。
设物体离地面最高点的高度为h,则有:(1/2) × 0.5kg × (10m/s)^2 = 0.5kg × g × h25J = 5N × h解以上方程,可以求得物体离地面最高点的高度。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滴定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学习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将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标准溶液)与待测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溶液)进行反应,通过滴定操作,使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即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通过测量标准溶液的用量,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实验仪器:1. 酸式滴定管2. 碱式滴定管3. 银电极4. 烧杯5. 滴定瓶6. 移液管7. 酸碱指示剂8. 滴定架9. 秒表10. 稀释器实验药品:1.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0.1mol/L)2. 醋酸溶液(0.1mol/L)3. 酚酞指示剂4. 稀硫酸(1mol/L)5. 硝酸银溶液(0.1mol/L)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2.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0.00mL的醋酸溶液,放入烧杯中。
3. 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搅拌均匀。
4. 将碱式滴定管装满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用橡皮管连接滴定瓶。
5. 开始滴定,边滴边振荡烧杯,直到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颜色不褪去,即为滴定终点。
6. 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7. 重复滴定两次,取平均值。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次数 | 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 | 平均值(mL)------- | ------------------------------ | ------------1 | 22.50 |2 | 22.00 |3 | 22.20 |平均体积 = (22.50 + 22.00 + 22.20) / 3 = 22.17mL计算:根据反应方程式: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n(NaOH) = C(NaOH) × V(NaOH) = 0.1mol/L × 22.17mL × 10^-3L/mL =0.002217moln(CH3COOH) = n(NaOH) = 0.002217molC(CH3COOH) = n(CH3COOH) / V(CH3COOH) = 0.002217mol / 0.02000L =0.11085mol/L实验结果:醋酸溶液的浓度为0.11085mol/L。
实验答案
药剂答案一、选择题1.A2.D3.E4.B5.C二、简答题1.挤出湿法制粒的工艺过程,指出影响颗粒剂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原辅料的粉碎,过筛,制软材2.简述干胶法制备乳剂的操作过程及操作关键工序。
即油中乳化剂法;先将乳化剂(胶)分散于油相中研细后加水相制备成初乳,然后稀释至全量。
3.简述液体药剂的类型,液体药剂常用的附加剂。
液体制剂的类型: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等;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
4.软膏剂的概念、基质类型,简述乳化法制备工艺的操作要点。
1、软膏剂的概念:软膏剂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软膏剂的机制类型: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乳膏基质。
3、乳化法制备工艺的操作要点:将处方中的油脂性和油溶性成分一起加热至80度左右成油溶液(油相),另将水溶性组分溶于水中并一起加热至80度成水溶液(水相)。
油相与水相混合时,一般将外相逐渐加入内相,如制备O/W型乳膏时,将水相加入油相中。
5.简述复方硫磺洗剂配制的操作要点。
取沉降流磺置乳钵中,加甘油研磨成细腻糊状,硫酸锌溶于200ml水中,另将羟甲基纤维素钠用200ml水制成胶浆,在搅拌下缓缓加入乳钵中研匀,移入量器中,搅拌下加入硫酸锌溶液,搅匀,在搅拌下以细流加入樟脑醑,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樟脑醑为10%樟脑乙醇液,加入时应急剧搅拌,以免樟脑因溶剂改变而析出大颗粒;不宜用软肥皂,因为软肥皂能与硫酸锌生成不溶性的二价锌皂药理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B5.D6.D7.B8.D9.A 10.D二、简答题二、简答题:1.中药药理实验报告基本要求?1.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理论知识。
科研实验还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吸取他人经验。
实验中应认真、仔细、耐心地观察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实事求是记录,切忌夹杂主观因素。
实验习题解答(武大教材)
吸收了1%的水分后,
VHCI/=99%V
结果偏高1%
2. 硼砂:前处理麻烦,但称量容易, 摩尔质量大,称样的相对误差小,且性质稳定.
无水Na2CO3: 前处理简单,但易吸水和二氧化碳,需带盖称量.
实验7-1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1.莫尔法测氯时,为什么溶液的pH值须控制在6.5~10.5?
2.HCI和NaOH溶液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吗?为什么?
3.在滴定分析实验中,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需用滴定剂和待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
4.HCI和NaOH溶液定量反应完全后,生成NaCI和水,为什么用HCI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I时,使用酚酞或其它合适的指示剂?
实验三、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1.称量结果应记录至几位有效数字?为什么?
2. 称量时,应每次将砝码和物体放在天平盘的中央,为什么?
3.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 为什么?
答案:1.小数点后4位.因称量误差≦0.1%
2.因为是等臂天平. 放在天平盘的中央,才能保证等臂,使称量准确.
3.用莫尔法测定“酸性光亮镀铜液”(主要成分为CuSO4和H2SO4)中氯含量时,试液应作哪些预处理?
4.能否用莫尔法以Na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Ag+?为什么?
答:莫尔法不适用于以Na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Ag+。因为在Ag+试液中加入指示剂KCrO4后,就会立即析出Ag2CrO4沉淀。用NaCl标准溶液滴定时,Ag2CrO4再转化成的AgCl的速度极慢,使终点推迟。
2.NH4NO3,和NH4CI中均属于强酸弱碱的盐,其含氮量,可以用甲醛法测定。
《无机化学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
引言概述: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无机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习题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并提供参考答案供学生参考。
正文内容:1.实验一:酸碱滴定实验1.1题目:测定含有硫酸铵的溶液中铁的浓度。
1.2小点详细阐述:1.2.1实验原理:利用硫酸铵与亚铁离子亚铁铵盐,再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亚铁离子的浓度。
1.2.2实验步骤:1.2.2.1取适量溶液,加入过量的硫酸铵和硫酸。
1.2.2.2加入几滴二苯胺指示剂,溶液呈酸性。
1.2.2.3加入氨水使溶液碱性。
1.2.2.4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变色。
1.2.2.5计算亚铁离子的浓度。
1.3参考答案: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滴定终点时记录滴定液的体积,根据滴定反应计算亚铁离子的浓度。
2.实验二:重量分析实验2.1题目:测定含有铁离子的水样中铁离子的含量。
2.2小点详细阐述:2.2.1实验原理:利用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量和烘干的方式确定样品中铁离子的质量。
2.2.2实验步骤:2.2.2.1将水样蒸发至干燥,得到样品。
2.2.2.2称取样品质量。
2.2.2.3加入硝酸,使铁离子转化成硫酸铁盐。
2.2.2.4再次烘干样品至恒定质量。
2.2.2.5计算铁离子的含量。
2.3参考答案:根据实验步骤操作,计算铁离子的含量。
3.实验三:络合反应实验3.1题目:测定氨合铜离子的配位数。
3.2小点详细阐述:3.2.1实验原理:利用络合反应,通过比色法测定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的配位数。
3.2.2实验步骤:3.2.2.1取适量氨合铜离子溶液。
3.2.2.2加入过量酸溶液,将氨合铜离子酸化。
3.2.2.3加入过量的氨水,络合反应。
3.2.2.4加入巯基甲脲指示剂,溶液呈红色。
3.2.2.5比色法测定络合物浓度,计算配位数。
3.3参考答案:按照实验步骤操作,通过比色法测定络合物浓度,计算配位数。
4.实验四:还原分析实验4.1题目:测定食盐中氯离子的含量。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答案:
1. 准备配制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的溶液。
2. 将醋酸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
3.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
4. 缓慢地将氢氧化钠试管中的溶液滴加到醋酸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醋酸溶液变得逐渐淡化,直至无色,同时放出一些气泡。
解释: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反应生成乙酸盐和水。
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与醋酸中的氢离子(H+)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2:金属与酸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
答案:
1. 准备盐酸溶液。
2. 分别取小块铁、镁和锌金属。
3. 将每种金属依次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4. 分别将少量盐酸加入每个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并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镁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更激烈;锌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比镁慢一些。
解释:
这是金属与酸的反应。
盐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可以与酸中的氢离子(H+)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反应强度有所不同。
以上是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作业答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作业答案1、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答案:C解析:烧杯只能用于给液体加热,A错;使食盐水中NaCl晶体析出的方法通常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使用的容器应是蒸发皿而不是坩埚,B错;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C对;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的方法是直接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倾倒到滴定管中,D错。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蒸发操作时,不能使蒸发皿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答案:D解析:A.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则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A正确;B.蒸发时不能使蒸发皿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出现大量晶体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B正确;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故C正确;D.分液时,避免液体混合,则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
3、下列实验操作与装置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 B C D实验操作萃取和分液过滤蒸发蒸馏实验装置答案:C解析:A. 萃取和分液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与图示装置相同,故A不选;B. 图B装置为过滤装置,与描述相符,故B不选;C. 蒸发使用的仪器是蒸发皿,不使用坩埚,装置与描述不符,故C选;D.图示装置为蒸馏装置,与描述相符,故D不选。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事实与相应现象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及结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矩流变仪实验思考题:1)PVC的典型转矩-时间流变曲线。
曲线上有三个峰。
分别指出三个峰代表的意义。
A点加料峰,高低与转速大小和干混料的表观密度有关,加入物料后,硬树脂颗粒大多还未熔融,此时硬颗粒对转子的凸棱施加的反作用较大,转矩迅速升高。
B点塑化峰,由于树脂温度的升高和剪切作用,树脂颗粒逐渐破碎,颗粒内的物料从表面开始塑化,物料粘度逐渐增加,转矩迅速升高。
C点降解峰,随着塑化后物料中各处温度趋于一体,熔体结构逐渐均匀,转矩逐渐降低达到相对稳定值的平衡转矩,经过长时间混炼,pvc熔体中稳定剂逐渐丧失作用时,物料开始分解并交联,体系粘度突增,转矩从C点迅速增高。
2)转矩流变仪在聚合物成型加工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1、加工时间的确定,通过转矩流变曲线可以知道聚合物完全溶解的时间和分解的时间,从而可以确定聚合物的合适加工时间2、加工温度的确定,通过不同加工温度的转矩流变曲线的分析,可以选择聚合物合理的加工温度。
3、加工转速的选着,改变转子的转速,即改变了剪切作用力,导致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转速对聚合物流变用通过研究转速对聚合物流变曲线的影响,可以选出较为适合的加工转速。
4)加料顺序对混炼过程能量消耗的影响。
利用转矩流变仪可研究不同加料顺序对炼过程能量消耗的影响,为降低能耗、优化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5混炼胶的质量控制。
在橡胶加工过程中,混炼胶的质量控制是重要的环节。
由于混炼过程中胶料的流动行为极为复杂,影响混炼质量的因素众多为保证不同批次物料的混炼程序相同,通常采用比机械能或混炼过程消耗总能量来控制混炼效果。
因此采用转矩流变仪可以非常容易获得所需的数。
可研究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分散性能、流动行为及结构变化(交联、热稳定性等),同时也可作为生产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由于转矩流变仪与实际生产设备(密炼机、挤出机等)结构类似,且物料用量少,所以可在实验室中模拟混炼、挤出等3)加料量、转速、测试温度对实验结果有哪些影响?1.加料量:混合室内的物料量不足,转子难以接触物料,达不到混炼塑化的最佳效果。
反之.物料加入过多,部分物料集中于加料口不能进入混合室混炼均匀或出现超额的阻力转矩,使仪器安全装置发生作用,停止运转。
2.测试温度:一般大于熔融温度,温度过低会导致超额转矩使安全装置发生作用,仪器停转。
温度过高,聚合物的链段活动能力增加、体积膨胀。
分子间作用减小,流动性增大,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转速快,剪切作用大,混合效果好,动态热稳定性试验研究材料热稳定性时用较高转速;转速慢,剪切力小,达不到塑炼效果。
PP注射成型思考题:(1)从PE的化学结构、物理结构分析其成型工艺性能的特点?PE为线形聚合物,分子链有良好的柔顺性和规整性,因而可以结晶,LDPE含有较多的长支链,同未支化的聚合物相比,熔体粘度较低,流动性好,不同模具温度会带来PE制品的不同结晶度,最后影响制品收缩率,PE在许多活性物质作用下会产生应力开裂现象,所以加工时应设法降低材料的结晶度。
如设定较低的模具温度,聚乙烯吸湿性很低,在成型加工前不必干燥。
(1)PP为结晶性聚合物,结晶度高,链支化度低,这使其成型收缩率较大,所以成型时应选用较低的模具温度和较高的注射压力,以便改善其成型收缩;PP热稳定性较好,流动性也比聚乙烯好,其料筒温度设置较高;PP吸水率很低,成型前不用干燥(2)在选择料筒温度、注射速度、保压压力、冷却时间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问题?1料筒温度,保证树脂塑化均匀,使熔体粘度满足注射要求,温度不能过高,在Tf或Tm以上,但是不能高于Td。
2注射速度,保证熔料能充满模腔,速度慢、充模的时间长,剪切作用使熔体分子取向程度增大。
反之,则充模的时间短、熔料温度差较小、密度均匀,熔接强度较高,制品外观及尺寸稳定性良好。
但是,注射速度过快时,熔体高速流经截面变化的复杂流道并伴随热交换行为,出现十分复杂的流变现象,制品可能发生不规则流动及过量充模的弊病。
3保压压力,压压力可以等于或低于注射压力,其大小以能进行压实、补缩、增密作用为量度。
保压压力过大,会使浇口周围形成内应力。
易产生开裂、脱模困难等现象。
4冷却时间,冷却时间应以塑料在开模顶出时具有足够的刚度,不致引起制品变形为宜。
在保证制品质量的前提下,为获得高效率,要尽量减少冷却时间,缩短成型周期。
PVC模压成型思考题:①PVC配方中个组分的作用②PVC板材其他工艺路线,及优缺点挤出成型:塑料经挤出机从狭缝机头挤出成板坯,再经过三辊压光机、切边装置、牵引装置、切割装置等,最后得到PVC板材。
优缺点:与模压成型相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艺易控,可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应用范围广。
但模压成型生产成本少,工艺更成熟。
热稳定剂选用原则,不影响材料的力学机械性能,尽量无毒,与树脂和其他配合剂的相容性好,在树脂中分散均匀,且只需加入少量就可以获得好的热稳定性。
PP挤出造粒(1)造粒工艺有几种造粒方式?各有何特点?1.水冷拉条造粒:易于操作,及保养2.磨面切粒方式,磨面切粒主要由磨面机头,切粒车,冷却送料系统,收集系统组成,根据不同冷却方式可以分为风冷和水环冷却,水环冷却又可以分成立式和卧式水环。
3.水下切粒方式,由于机头浸润在流动的冷却水中,物料被挤出模头就在水中冷却并带到后面的辅助设备上,几乎可以使用与所有的物料的造粒,并且能够保证粒子的光洁和圆滑程度。
(2)影响挤出物均匀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怎样影响?如何控制?影响塑料挤出的工艺因素主要有温度、熔体压力及熔体输送速度。
(1)温度。
提高可以降低熔体黏度,改善熔体的流动性,降低挤出机的功率消耗;但是,熔体温度过高,会使挤出的熔体强度过低,出现细颈,引起挤出物均匀;因此,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来设定挤出机的加热温度,即在既能挤出光滑而均匀的挤出物,又不会使传动系统超载的前提下,为保证挤出物强度,应尽可能采用较低的加热温度。
(2)熔体压力。
进人机头的熔体应压力均匀。
适当提高挤出机内熔体的压力,可使物料混炼均匀,挤出物也均匀。
(3)熔体输送速度与切粒机的牵引速度。
熔体输送速度与切粒机牵引速度相适应,且保持恒定。
5、HDPE中空吹塑1)比较挤出吹塑与注射吹塑的工艺特征,从哪些工艺,设备因素可以改善挤出型坯下垂的现象?1温度。
在既能挤出均匀的型坯,又不会使传动系统超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料筒的加热温度,保持较高的熔体较高的粘弹性,保证型坯有较高的熔体强度。
2提高挤出速率。
通过加大螺杆的转速,或将流道设计成流线型,增加熔体输送速度大。
单位时间内挤出机的挤出量大,是熔体很快达到预定的长度,可改善型坯的自重下垂现象。
3配以贮料器,2)说明原料特性(密度,熔体流动速率,结晶度等)与挤出吹瓶工艺条件的关系?密度大,易下垂,使吹塑制品纵向薄厚不均;熔体流动速度大,会造成产品头重脚轻,密度分布不均,气密性不好,故可适当降低型坯温度,速度小,不易成型加工,可适当升温;原料的结晶度越大,其熔融温度就越高,故加工时所需温度应相应升高。
6、PE发泡成型同一塑料的模压成型与模压发泡成型有何特点?(1)模压成型是指主要依靠外压的作用,实现成型物料造型的一次成型技术,其工艺过程是将塑料在已加热至指定稳定的模具中加压,使物料熔融流动并均匀地充满模腔,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使其发生化学交联反应而变成具有三维体型结构的塑料制品(2)模压发泡成型,高分子泡沫材料是在塑料中加入化学或物理发泡剂,在生产工艺条件下,让发泡剂分解或汽化产生气体并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气孔。
高分子泡沫材料是以气体物质为分散相,以聚合物为分散介质所组成的分散体,也可以看作是气体与固体聚合物的共混复合材料。
7、天然橡胶硫化模压成型1)天然生胶、塑炼胶、混炼胶和硫化胶,它们的机械性能和结构实质有何不同?天然生胶,线性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大,强韧高弹性,对它进行塑炼,混炼可以使之成为柔软可塑状态才能与其他配合剂均匀混合。
塑炼后得到的是塑炼胶,单一的聚异戊二烯,分子量小,弹性和韧性下降,柔软性和可塑性变好。
混炼后得到的是混炼胶,不再是单一的聚异戊二烯,有其他配方加入,分子量进一步减小,弹性韧性进步一下降,混炼胶成型后就是硫化胶,是网状交联结构,恢复和超过原来的弹性和韧性。
2)影响天然胶塑炼和混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塑炼:主要与辊间距和温度有关,若间距愈小,温度愈低,力化学作用愈大,塑炼效率愈高。
此外,塑炼时间,辊速及是否加入塑解剂也影响塑炼效果。
混炼:辊距、辊温、混炼时间、辊速均有影响、此外,必须按一定的加料混合程序进行。
即量小难分散的配合剂先加,量大易分散的则后加,硫磺用量虽少,但应最后加入。
3)胶料配方中的促进剂为何通常不只用一种?不同的促进剂在不同的温度段效率不同,多种促进剂配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8、LDPE吹塑薄膜吹胀比(即泡管的直径与口模直径之比)(1)影响吹塑薄膜厚度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吹塑法生产薄膜有何优缺点?口模的环隙均匀性,成型温度,螺杆转速,机头压力,牵引速度,冷却速率,增加冷却效率,薄膜厚度减小,减小冷却效率,薄膜的厚度增加。
优点:设备简单,投资少,薄膜经拉伸,吹胀,力学性能好,无边料,成品率高,成本低,幅面宽,焊缝少,易于制袋。
缺点:厚度均匀性差,生产线速度低,产量不高。
(2)聚乙烯吹膜时“冷凝线”的成因是什么?冷冻线的位置高低对所得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冷凝线”的成因是大分子的结晶和取向,从口模间隙中挤出的熔体在塑化状态呗吹胀并被拉伸到最终的尺寸,薄膜到达冷凝线时停止变形过程,熔体从塑化态转变为固态,当“冷凝线”离口模很近时,熔体快速冷却定型,使薄膜表观质量不佳;离“冷凝线”越远,熔体粗糙度降低,浑浊度下降;但若“冷凝线”控制太远,薄膜结晶度增大不仅透明度降低且影响薄膜横向上的撕裂强度。
1塑料的挤出成型就是塑料在挤出机中,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压力下熔融塑化,并连续通过有固定截面的模型,得到具有特定断面形状连续型材的加工方法2中空吹塑:借助气体压力使闭合在模腔中的型坯吹胀成为中空制品的二次成型技术3塑料造粒合成出来的树脂大多呈粉末状,粒径小成型加工不方便,而且合成树脂中又经常需要加入各种助剂才能满足制品的要求,为此就要将树脂与助剂混合,制成颗粒,这步工序称作“造粒”。
4使用颗粒料成型加工的主要优点有:①颗粒比粉料加料方便,无需强制加料器;②颗粒料比粉料密度大,制品质量好;③挥发物及空气含量较少,制品不容易产生气泡;④使用功能性母料比直接添加功能性助剂更容易分散。
5注射成型是将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从注射机的料斗加入料筒,经加热熔化呈流动状态后,由螺杆或柱塞推挤而通过料筒前端喷嘴注入闭合的模具型腔中6保压:熔料注入模腔后,由于冷却作用,物料产生收缩出现空隙,为保证制品的致密性、尺寸精度和强度,须对模具保持一定的压力进行补缩、增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