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2) 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c程序设计实验参考答案

c程序设计实验参考答案
编程求出某学生期末三门课程的总分及平均分。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main( )
{ float a,b,c;
float s,v;
scanf("%f,%f,%f,%f",&a,&b,&c);
s=a+b+c;
v=s/3.0;
printf("\n%7.1f,%7.1f",s,v);
}
实验五参考答案
一.1、a=10,b=30,c=10
}
2、main()
{int i;
double m=100000,n,s;
n=0.01;
s=0;
for(i=1;i<=30;i++)
{s+=n;
n=n*2;
}
printf("%f %f\n",s,m*30 );
}
实验八参考答案:
一.1、s=12345
2、7,
5,
3,
3、<1,2>=6
二.1、% for(j=k;j>0;j--)
第4行改为scanf("%d",&a[i]);
第12行改为printf("av=%d\n",av);
四.1、分析:C中数组长度必须是确定大小,即指定N的值。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取出其中两种作为参考。
方法一:起泡排序
从第一个数开始依次对相邻两数进行比较,如次序对则不做任何操作;如次序不对则使这两个数交换位置。第一遍的(N-1)次比
{ case 10:
case 9: ch='A'; break;
case 8: ch='B'; break;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2)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2)
1、影响豆豉鲮鱼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原料选择与整理、盐腌、清洗、调味汁的配制、油炸、 浸调味汁、装罐、排气及密封、杀菌和冷却。 2、油炸调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油炸的关键是油炸程度的掌握,要炸至鱼体呈浅茶褐色, 炸透而不过干为准;调味的关键是浸泡时间,以40s 为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七
脱水蒜片的制作
1、蒜片护色的原理是什么? • 使蔬菜处于碱性环境中,防止蔬菜体内叶绿素在酸性条 件下被破坏。
实验八 糖水桔子罐头的制作
1、糖水水果加工中变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防止变 色? • 原料的品种和成熟度、加工和杀菌的温度、成品储藏的 温度。 • 控制原料的品种和成熟度;严格各工序的操作;在罐内 加入某些保护剂或酶类。
实验五 蛋黄酱的制作 1、各组分在蛋黄酱中的作用是什么? 蛋黄在该体系中发挥乳化剂的作用;油、醋、盐、糖除调 味的作用以外,还在不同程度上起到防腐、稳定产品的作 用;香辛料主要是增加产品的风味。 2、乳化的操作条件对产品的质量有何影响? 影响产品的稠度和口感。
实验六 调味类罐头(豆豉鲮鱼)的制作 调味类罐头(豆豉鲮鱼)

国开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实验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实验参考答案

答案见后几页这部分的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请从课程的6次实验中选择2次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

老师会根据你的成绩给出相应的分数。

答案:实验名称:实验1 PLC常用指令及功能实验目标:通过对位逻辑指令、RS指令、计数器指令及跳步指令等操作,掌握PLC常用指令的功能、理解PLC常用指令的特点、了解不同PLC编程软件的区别。

实验步骤:(1)建立新项目,选择CPU,连接通讯线并检查。

一、实验器材1.ZYE3103B型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台1台2.ZYPLC01电机控制演示板1块3.PC机或FX-20P-E编程器1台4.编程电缆1根5.连接导线若干(2)分步编写位逻辑指令、RS指令、计数器指令及跳步指令等PLC 程序并执行。

1.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该实验板是为了让学生在基础实验之后进一步熟悉开关、继电器、电机的连线和用法,在亲自动手的基础上更深刻了解一些元件的使用。

2.认识实验(一)——电机的简单起停控制下图为最简单的三相电机起停的电气控制图,其中SB2为启动按纽,SB1为停止按纽,右侧KM为接触器线圈,左侧KM为接触器主触头。

根据电机梯形图编写程序如下:LD X0OR Y0ANI X1OUT Y0END(3)通过实验理解“串并联”“自锁”“保持”“互锁”。

“置位/复位”以及“优先权”等概念。

1.实验原理:将面板上的直流电机(代替交流电机)接入主回路,主回路中的通断用继电器(代替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控制。

将继电器的线圈接入控制回路,通过PLC输入口的开关量输入,再通过PLC内部程序的运行,驱动输出口开关的动作,控制继电器线圈的通断。

从而实现对主回路中继电器触点的控制。

2.控制要求;(1)按下启动按钮(K4),继电器线圈得电(继电器灯亮),同时常开触点动作,电机启动(2)按下停止按钮(K5),继电器线圈失电(继电器灯灭),电机停止。

(4)理解跳步功能与子程序的关系。

1.实际控制过程中PLC是放在控制回路中的,如此可以实现小电压控制大电压的目的。

初三化学典型实验知识点 99

初三化学典型实验知识点 99

化学典型实验汇编一、空气成分的测定如右图,将钟旱放入盛才的水槽中,以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1.该实验原理是: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只消耗氧气而不产生其它气体,补充进来的水的体积几时消耗氧气的体积。

2.实验操作步骤是:(见实验说明)3.红磷要过量原因:使容器内氧气充分反应,测量更准确4.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冷却到室温后,钟罩内水上升了约1/5体积。

5. 钟罩内水上升了少于1/5体积的原因:红磷量不足,使氧气没有消耗完全;装置漏气,是空气进入容器;没有冷却至室温,容器内空气体积膨胀,进入的水少了;红磷中有杂质,燃烧产生难溶于水气体。

6. 钟罩内水上升了多于1/5体积的原因:插入燃烧匙没有立即塞进瓶塞,导致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一部分跑到空气中;红磷中含有杂质,燃烧时消耗了氮气。

7.容器内剩余气体的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等。

8.右图为改进装置,实验前在广口瓶中先装一定量水的原因是:振荡广口瓶,可以使瓶内气体迅速冷却。

二、燃烧的条件如图:该实验应在通风橱里进行。

)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巳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2-11)。

观察反应现象。

1.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就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2.铜片上的白磷可以燃烧的原因白磷被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了着火点温度,同时它又跟氧气接触,所以可以燃烧。

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水中的白磷尽管温度已超过着火点,但由于没有跟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

红磷不能燃烧的原因:铜片上的红磷的着火点在200℃以上,尽管它与氧气发生了接触,但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也不能燃烧。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活动手册参考答案(超全)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活动手册参考答案(超全)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活动手册参考答案(超全)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时:种子发芽实验实验计划: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

预测结果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光。

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除光照条件外,其他条件如温度、土壤、水分、空气等都应相同。

实验方法:将绿豆种子分为两组,一组有光照,一组无光照。

两组实验同时进行。

第2课时:比较种子发芽实验实验记录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

第3课时:绿豆苗的生长实验记录表:研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结果表明,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第4课时:蚯蚓的选择实验记录表:研究蚯蚓对光照和潮湿/干燥环境的选择。

结果表明,蚯蚓喜欢黑暗和潮湿的环境。

第5课时:当环境改变了记录表:记录四季的田野变化,包括气候、草木发芽、动物孵化和成长等。

第6课时:食物链和食物网介绍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并给出了一些生物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例子。

第7课时:设计和制作生态瓶设计方案:使用水草、黑藻、小鱼和田螺等生物,以及水、土壤、光照和温度等非生物,制作一个生态瓶。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1课时:船的历史介绍了船的历史和船体的基本构成,包括体积、船体材料、动力、稳定性和载重量等。

第2课时:用浮的材料造船介绍了使用浮的材料制作船只的方法和考虑的因素,包括体积、载重量、稳定性、动力和安全性等。

第3课时:用沉的材料造船介绍了使用沉的材料制作船只的方法和考虑的因素,包括船型、材料、动力和稳定性等。

第4课时:增加船的载重量介绍了如何增加船的载重量,包括改变船体形状、加强船体结构和使用浮力辅助等方法。

同时,还介绍了制作橡皮泥船和铝箔船的实验。

删除该段落。

第1课时:地球是宇宙的奇迹。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

第2课时: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垃圾问题等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第4课时:解决垃圾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给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等方式来解决垃圾问题。

实验5 类和对象1答案

实验5 类和对象1答案

实验5:Java类与对象一、实验目的(1)使用类来封装对象的属性和功能;(2)掌握Java类的定义。

(3)java对象的使用二、实验任务(1)按要求编写一个Java程序。

(2)按要求完善一个Java程序,编译、运行这个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三、实验内容1.编写一个Java程序片断,以定义一个表示学生的类Student。

这个类的属性有“学号”、“班号”、“姓名”、“性别”、“年龄”,方法有“获得学号”、“获得班号”、“获得性别”、“获得姓名”、“获得年龄”、“获得年龄”。

2.为类Student增加一个方法public String toString( ),该方法把Student类的对象的所有属性信息组合成一个字符串以便输出显示。

编写一个Java Application程序,创建Student类的对象,并验证新增加的功能。

class Student{long studentID;int classID;String name;String sex;int age;public Student(long studentID,int classID,String name,String sex,int age){ this.studentID=studentID;this.classID=classID;=name;this.sex=sex;this.age=age;}public long getStudentID(){return studentID;}public int getClassID(){return classID;}public String getName(){return name;}public String getSex(){return sex;}public int getAge(){return age;}public String toString(){return "学号:"+getStudentID()+"\n班号:"+getClassID()+"\n姓名:"+getName()+"\n性别:"+getSex()+"\n年龄:"+getAge();}}public class StudentDemo{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tudent s1=new Student(90221,2,"Tom","male",20);System.out.println(s1.toString());}}运行结果:学号:90221班号:2姓名:Tom性别:male年龄:202.程序填空,程序中包含以下内容:一个学生类(Student),包含:属性:学号s_No,姓名s_Name,性别s_Sex,年龄s_Age。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实验一:魔法饮料材料:透明杯、水、溶液A(酸性溶液)、溶液B(碱性溶液)、红、蓝、黄三种食用色素实验步骤:1. 在透明杯中倒入一杯水。

2. 将红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3. 将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4. 将黄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5. 分别将溶液A和溶液B滴入不同的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1. 当加入红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红色。

2. 当加入蓝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蓝色。

3. 当加入黄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黄色。

4. 当将溶液A滴入杯中时,若溶液A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A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5. 当将溶液B滴入杯中时,若溶液B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B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实验二:水的沸点材料:温度计、烧杯、火源、水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将烧杯放置在火源上,用火加热水。

4. 在水受热的过程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参考答案:1. 当水开始受热时,温度会逐渐上升。

2.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3. 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完全蒸发。

4.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图钉、纸夹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在导线的末端连接小灯泡。

3. 用图钉将另一端的导线固定在纸夹上。

4. 等待片刻,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参考答案:1.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导线连接后,电流开始传导。

2. 如果小灯泡亮起,则说明电流成功通过导线传导到小灯泡,小灯泡发出光亮。

3. 如果小灯泡不亮或闪烁,说明电流无法正常传导,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或电池电量不足所致。

通过以上的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C语言实验答案(2-6)

C语言实验答案(2-6)
实验二 1.验证性实验 (1) 程序运行结果
x=10,y=10,z=10 x=8,y=10,z=16 c1=M,c2=4d,c3=115,c4=77 c1=M,c2=M,c3=M,c4=M c1=77,c2=77,c3=77,c4=77 c=m,c=109
(2)程序运行结果
输入:
1,2 3,4 5,6 7,6 a,b
运行一: 1 0,1,0,0
运行二: 2 0,0,1,1
运行三: 3 0,0,0,1
运行四: 4 1,0,0,0
运行五: 5 1,0,0,0
输入不同数据以后,a,b,c,d 的结果不一样,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输入值不同, switch 语句进入的 case 分支不同;当分支语句中未出现 break 时 switch 语句会继 续继续进入下一 case 分支分支执行,直到遇到 break 或最后。
实验三
一、验证性试验 15M5.55
b=25,y=2.6,c2=N a= 15,b=25 x=5.550000,y=2.600000 c1=M,c2=N 在 scanf("%d%c%f",&a,&c1,&x);的输入中,由于输入字符型数据时空格会作为 有效输入字符处理,所以空格不能作为数据输入的分隔符,在输入 a 的值后,接 下来输入的应是一个字符型,若之间用空格则此空格将被视为一个字符,但若是 先输字符再输一个数,其间就可以用空格。 二、程序填空: ①a/b ②a%b ③quot,resi 三、程序改错: scanf("%f %f ",&x,&y) 改为 scanf("%d%d",&x,&y); printf("%d+%d=%d",x+y) 改为 printf("%d+%d=%d",x,y,x+y) ; (2) getchar(x) 改为 x=getchar() y=x-32 改为 y=x+32 四、设计性试:

实验试题库参考答案

实验试题库参考答案

实验二 美沙拉嗪的制备1. 如何控制硝化反应条件?硝基还可以采用哪些还原方法?并加以比较。

温度的控制、搅拌速度的控制、混酸滴加的速度方法:催化氢化法、水合肼还原、氢化铝锂还原催化氢化:干净、方便、成本高;水合肼还原:产率高、后处理方便、还原反应较为剧烈、水合肼碱性较强;氢化铝锂还原:还原能力强、易爆炸,不安全2. 硝化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是否有毒?除了使用排风系统外,还有什么方法能除去?NO 、NO 2等氮氧化物 有毒溶液吸收法;氧化吸收法;利用活性炭、分子筛或硅胶吸附3. 硝基还原反应时,除了用铁作还原剂外还能用什么试剂作为还原剂?氢气、水合肼、氢化铝锂、锡4. 保险粉和亚硫酸氢钠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防氧化5. 保险粉又称连二亚硫酸钠,使用它时需要注意什么?由于保险粉易燃、易爆,与水分解,与空气氧化分解,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防止明火,无水操作,少于空气接触。

6. 此反应中活性炭起什么作用?脱色实验三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苯佐卡因)的制备1. 写出制备苯佐卡因的实验原理。

CH 3NH 2+(CH 3CO)2O CH 3NHCOCH 3+CH 3COOH CH 33+2KMnO 4+H 2O COOH NHCOCH 3+MnO 2+2KOH +H 2O COOHNHCOCH 3+CH 3CH 2OHH 2SO 4COOCH 2CH 3NHCOCH 3+CH 3COOH2.在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为什么要分批加入?避免氧化剂浓度过高,破坏产物,并且使反应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提高反应收率。

3.如何选择重结晶时的溶剂?(1)所选溶剂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2)在较高温度时能溶解大量的被提纯物质;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只能溶解很少量的该种物质。

使被提纯物质热易溶,冷难溶。

(3)对杂质的溶解非常大或者非常小(前一种情况是使杂质留在母液中不随被提纯物晶体一同析出;后一种情况是使杂质在热过滤时被滤去)(4)容易挥发(溶剂的沸点较低),易与结晶分离除去(5)能给出较好的晶体(6)无毒或毒性很小,便于操作(7)价廉易得,回收率高(8)适当时候可以选用混合溶剂4.在第二步中为何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就会析出固体?因为之前反应后形成的是对乙酰氨基苯甲酸钠,水溶性较好,但是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变成了对乙酰氨基苯甲酸,水溶性较差,从而使其析出得到需要的中间体产物。

大连理工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思考题】1. 在氧弹里加10mL蒸馏水起什么作用?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

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dm-3 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0.1 mol·dm-3 NaOH溶液相当于5.983 J(放热)。

2. (1)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2)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3)如何降低热损耗?答:(1)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和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

(2)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3)降低热损耗的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实验四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思考题】1. 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是否需要保持一致?为什么?答:在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应保持一致,因为温度不同,物质的折射率不同;而且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后,要在工作曲线上查折射率对应的气液相组成。

2. 过热现象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答:过热现象使得溶液沸点高于正常沸点。

在本实验中,所用的电热丝较粗糙,吸附的空气作为形成气泡的核心,在正常沸点下即可沸腾,可避免过热现象。

3. 在连续测定法实验中,样品的加入量应十分精确吗?为什么?答:样品的加入量不用十分精确,因为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后,要在工作曲线上查折射率对应的气液相组成。

实验五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1.有一失去标签的Pb-Sn合金样品,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其组成?答:将其熔融、冷却的同时记录温度,作出步冷曲线,根据步冷曲线上拐点或平台的温度,与温度组成图加以对照,可以粗略确定其组成。

实验5-2劳厄照相法

实验5-2劳厄照相法

一、实验原理
基本结构:光阑、试样架和平板底片
基本方法:透射法和背射法[3]
一、实验原理
劳厄斑的分布:
由同一晶带的各个晶面的衍射处在以其晶带轴为旋转轴的衍射圆锥面
上,其在透射劳厄底片上形成经过底片中的一个椭圆;在背射底片上形成 一条双曲线,不过这些椭圆或双曲线均由一系列的劳厄斑点组成,这是由 于一个晶带中满足Bragg 条件的晶面数目有限。同组平行的晶面,如 hkl 、2h 2k 2l 、⋯⋯、nh nk 连续从一定方向辐射到固体的单晶体上时, 与晶体中的各晶面族形成一定的入射角。当X射线 的波长、入射角与晶面间距满足布拉格反射条件
时,就可能产生衍射线,这些衍射 线使底片感光,形成一系列的衍射斑点。这些衍 射斑点即成为劳厄斑[2]。
一、实验原理
为了解释劳厄斑的成因,以入射X射线的波长的倒数为半径 作一反射球(厄瓦尔图解)。当倒易点阵的节点正好位于反 射球的球面上时,此倒易结点所对应的晶面即有反射线产生, 反射线的方向从 反射球的球心指向位于 反射球球面上的倒易结点, 则此反射线在底片上 形成衍射斑点。
二、实验装置
实验拟采用透射劳厄法实验装置 X射线晶体分析仪、劳厄相机(平板)、透射底片、显影 定影溶液、透射投影尺、描图纸、晶体极射赤面标准投影 仪、乌氏网、 NaCl晶体样品
三、实验方案
(1)照相: 1.调整测角头:测角头已经安装在试验台上,并确认三个圆弧的指


针读数都为零,并且所用样品基本竖直放置。 2.在暗室中安装照相底片。 3.将样品放置在X光机上,并用小尺来确保样品中心到底片的距离 为4cm。 4.开机。顺序为先打开冷却水系统,确保水流运行畅通。然后开启 X射线机的电源并调节工作电压30kv,工作电流18~20mA。最后用荧 光屏检测X光是否经过样品,主要看X经过样品前后其亮度有明显的 变化。 5.经过大约一小时的曝光时间,可关闭机器。顺序为电流减小到底, 再把电压减小到底,然后关闭电源,5分钟后关闭冷却水系统。 6.在暗室经过显影,清水冲洗,定影,清水冲洗,晾干之后,即准 备测量。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1.1 选择题1. A2. C3. C4. B5. C6. A7. C8. B9. D 10. A 11. D 12. A 13. A1.2 填空题数据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能按照人们的要求真实地表示和模拟现实世界、容易被人们理解、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实体、记录属性、字段码域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E-R模型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矩形、菱形、椭圆形层次模型、一对多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关系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三级模式、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数据、程序数据逻辑、数据物理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BA数据库管理员1.4 综合题2.注:各实体的属性省略了3.第二章习题答案1.1 单项选择题1. C2. A3. B4. C5. C6. D7. A8. B1.2 填空题集合2. 能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系编号, 学号,系编号关系, 元组, 属性关系模型,关系, 实体, 实体间的联系投影1.4 综合题1. πsnoσcno=’2’SC2. πsnoσcname=’信息系统’SCCOURSE3. πsno,SNAME,SAGESTUDENT第三章习题答案1.1select from jobs1.2select emp_id,fname+'-'+lname as 'Name' from employee1.3select emp_id,fname+'-'+lname as 'Name',Yeargetdate-Yearhire_date as 'worke time' from employee order by 'worke time'2.1select from employee where fname like 'f%'2.2select from employee where job_id='11'2.3select emp_id,fname+'-'+lname as 'Name', Yeargetdate-Yearhire_date as worketime from employeewhere Yeargetdate-Yearhire_date >5order by worketime2.4select from employee where castjob_id as integer>=5 and castjob_id as integer<=8 2.5select from employee where fname='Maria'2.6select from employee where fname like '%sh%' or lname like '%sh%'3.1select from sales where ord_date <'1993-1-1'4.1select distinct bh, zyh from stu_info wherebh inselect bh from stu_infogroup by bhhaving count>30 and count<40order by bh或者是select bh,zyh from stu_infogroup by zyh,bhhaving countbh>30 and countbh<40order by bh4.2select from gbanwhere bh like '计%'4.3select from gfiedwhere zym like '%管理%'4.4select xh,xm,zym,stu_info.bh,rxsj from stu_info,gfied,gban where nl>23and stu_info.zyh=gfied.zyh and stu_info.bh=gban.bh4.5select zyh,count from gbanwhere xsh='03'group by zyh第四章习题答案4.1 单项选择题:B 2、A 3、C 4、A 5、A 6、C 7、C 8、D 9、B 10、A 11、C或B,即书上121页例题中from的写法12、A 13、C 14、C 15、C4.2 填空题:drop tablealter table add <列名或约束条件>with check option基本表基本表distinct group by roder by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distinctlike % _自含式嵌入式10、order by asc desc4.3 综合题1、SELECT XH, XM, ZYM, BH, RXSJFROM STU_INFO, GFIEDWHERE STU_INFO.ZYH = GFIED.ZYH AND NL > 23 AND XBM = '男'2、SELECT ZYM 专业名, count 人数 FROM STU_INFO, GFIEDWHERE STU_INFO.XSH = '03' AND STU_INFO.ZYH = GFIED.ZYHGROUP BY ZYM注意:该题目中给出的条件XSH = '03'中的03代表的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的代码是12,大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做该题;3、SELECT bh,count as 人数 FROM STU_INFO GROUP BY bh4、SELECT XH, XM, XBM, BH FROM STU_INFOWHERE ZYH INSELECT ZYHFROM STU_INFOWHERE XM = '李明'ORDER BY XH5、SELECT DISTINCT GCOURSE.KCH, KM FROM STU_INFO, XK, GCOURSEWHERE XK.KCH = GCOURSE.KCH AND STU_INFO.XSH = '12'AND STU_INFO.XH = XK.XH该题中设计到的课程名称只有在GCOURSE表中存在,所以在题目开始的几个表中还应填加该表;另外把信息学院的代码改为12;6、SELECT COUNTDISTINCT KCH AS 选课门数, AVGKSCJ AS 平均成绩FROM STU_INFO, XKWHERE STU_INFO.XH = XK.XH AND XSH = '12'7、SELECT DISTINCT STU_INFO.XH, XM, BH, ZYM, KMFROM STU_INFO, XK, GFIED, GCOURSEWHERE KSCJ > 85 AND STU_INFO.XH = XK.XH AND XK.KCH = GCOURSE.KCH AND STU_INFO.ZYH = GFIED.ZYHORDER BY ZYM, BH, STU_INFO.XH8、SELECT STU_INFO.XH, XM, XSM, ZYM, BH, PYCCMFROM STU_INFO, XK, GDEPT, GFIEDWHERE KKNY = '20011' AND STU_INFO.XH = XK.XH AND STU_INFO.XSH = GDEPT.XSH AND STU_INFO.ZYH = GFIED.ZYHGROUP BY STU_INFO.XH, XM, XSM, ZYM, BH, PYCCMHAVING COUNT > 109、SELECT DISTINCT bhFROM STU_INFO10、DELETE FROM STU_INFOWHERE XH LIKE '2000%'或DELETE FROM STU_INFOWHERE LEFTXH,4 = '2000'11、ALTER TABLE STU_INFOADD BYSJ varchar812、UPDATE XKSET KSCJ = 60WHERE KSCJ BETWEEN 55 AND 59 andXH inSELECT xhFROM stu_infoWHERE zyh = '0501'andKCH inSELECT kchFROM gcourseWHERE km = '大学英语'前面已经考虑到在该题目中应该加入学生课程信息表GCOURSE13、UPDATE GCOURSESET KCXF=6WHERE KCH = '090101'14、CREATE TABLE CCOURSEKCH char6,KM varchar30,KCYWM varchar3015、CREATE VIEW ISE ASSELECTFROM STU_INFOWHERE XSH=’12’第五章课后答案5.11~7 BABABCB5.21 使属性域变为简单域消除非主属性对主关键字的部分依赖消除非主属性对主关键字的传递依赖2 平凡函数依赖3 Y也相同唯一的Y值5.31 函数依赖:P136定义5.1部分函数依赖:P138定义5.4完全函数依赖:P138定义5.4传递函数依赖:P138定义5.51NF:P139定义5.62NF:P141定义5.73NF:P142定义5.8BCNF:P144定义5.9在全码关系中R〈U,F〉中若存在这样的码X,属性组Y及非主属性Z 使得X→Y, Y→Z成立,所以全码关系R〈U,F〉∈3NF;在全码关系R〈U,F〉中,对于R中的函数依赖,若X→Y且X必含有码,所以全码关系R∈BCNF 2 1 R的码是Sno,Cno,R是1NF,因为Teacher和Title属性部分函数依赖于码Sno,Cno,所以R∈1NF2SCSno,Cno,GradeCTCno,teacher TTTeacher,title3 D->B C->A4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个阶段,从数据库设计的角度来看,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对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通过对原系统的了解,收集支持新系统的基础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的过程就是概念结构设计;简单地说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需求分析所确定的信息需求,建立信息模型;如E-R模型;逻辑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所得到的与DBMS无关的数据模式,转换成某一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表示的逻辑结构;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数据库物理设计是对给定的关系数据库模式,根据计算机系统所提供的手段和施加的限制确定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数据库实施阶段在数据库实施阶段,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及其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包括: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进、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P149最后一段ER图是用来描述某一组织单位的概念模型,提供了表示实体、属性和联系的方法;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属性和关系;实体是指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特;属性指指实体所具有的每一个特性;商店商店编号,商店名,地址,电话码:商店编号顾客顾客编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出生年月码:顾客编号消费商店编号,顾客编号,消费金额码:商店编号,顾客编号第六章习题答案6.1 单项选择题1、A2、D3、D4、D5、B6、D7、C6.2 填空题1、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ACID2、软故障硬故障3、静态动态4、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5、自主存取控制强制存取控制6、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6.4 综合题create table 读者借书证号 char10 primary key,姓名 varchar10 not null,年龄 tinyint not null,所在院系 varchar20 not nullcreate 图书图书号 char8 primary key,书名 varchar20 not null,作者 varchar10 not null,出版社 varchar30 not null,价格 real not null check价格>0 and 价格<=120create 借阅借书证号 char10 not null,图书号 char8 not null,借阅日期 datetime not null,primary key借书证号, 图书号,foreign key借书证号 references 读者借书证号,foreign key图书号 references 图书图书号实验4 答案Select xh,xm,xbm from stu_info,gdept where stu_info.xsh=gdept.xsh and gdept.xsm=’信息科学与工程’或 Select xh,xm,xbm from stu_info where xsh=select xsh from gdept where xsm=’信息科学与工程’Select stu_info.xh,xm,km from stu_info,xk,gcourse where stu_info.xh=xk.xh and xk.kch=gcourse.kch and kscj>85Select xh,xm,xsm from stu_info,gdept where stu_info.xsh=gdept.xsh and xh like ‘2000%’Select xh, xm from stu_info where xh in select xh from xk where kch=’090101’ and kscj<60或 select stu_info.xh,xm from stu_info,xk where stu_info.xh=xk.xh and kch=’090101’ and kscj<605. select stu_info.xh,xm,km from stu_info,xk,gcourse where stu_info.xh=xk.xh and xk.kch=gcourse.kch and xsh=’12’ and kscj<606. select stu_info.xh,xm,xsm from stu_info,xk,gdept where stu_info.xsh=gdept.xsh and stu_info.xh=xk.xh and kkny=’20011’ group by stu_info.xh,xm,xsm having count>=10实验5 答案1、2题参考实验4答案3. Select xh,xm,xbm,bh from stu_info where zyh in select zyh from stu_info where xm=’李明’ order by xh实验6答案Create view num_ban as select countdistinct bh from stu_infoCreate view ban as select distinct bh from stu_infoCreate view is_stu as select xm,xbm,bh from stu_info where xsh=’01’ orxsh=’02’Create view zhang_stu as select from stu_info where xsh=’01’ and xm like ‘张%’或 Create view zhang_stu as select from stu_info,gdept where xsm=’材料科学与工程’ and xm like ‘张%’ and stu_info.xsh=gdept.xsh8. Create view 材0168 as select stu_info.,xk. from stu_info,xk where bh=’材0168’ and stu_info.xh=xk.xhCreate view gaoshu _stu as select xm from stu_info,xk,gcourse where stu_info.xh=xk.xh and gcourse.kch=xk.kch and km=’高等数学’或 Create view gaoshu _stu as select xm from stu_info where xh inselect xh from xk where kch =select kch from gcourse where km=’高等数学’。

习题答案【实验5-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习题答案【实验5-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每小组独立完成各自的实验报告;
2.实验报告的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如果发生书写错误,请用双实线段将错误之处划去,并在其边上将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补上;
3.各组长将本组组员的实验报告收齐后附在本任务书后,统一上交给指导老师。
五、注意事项
1.以组为单位依次领取实验仪器,组长应指派专人负责清点数量和名称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仪器是否有损坏之处(外观、部件等);一旦领取签字后,借出的仪器将被视为性能完好;
解:1.前移50mm:
偏差=2arctan30sin15°=30.047°=30°02′49″
30cos15°-0.05
偏差2′49″
2.后退50mm:
偏差=2arctan30sin15°=29.948°=29°56′53″
30cos15°+0.05
3.当水平偏移50mm时
偏差= arctan30sin15°- 0.05+arctan30sin15°+0.05
角 值
(° ′ ″)
一测回平均角 值
(° ′ ″)
各测回平均角 值
(° ′ ″)
主测人
签 字
I
A
B
C
II
A
B
C
成果检核来自第一测回:第二测回:
30cos15°30cos15°
=29°59′49″
5.下表是测回法观测水平角∠AOB的数据记录,请完成相关计算及成果校核。


测回数


竖盘
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平均值
(° ′ ″)
各测回平均值

实验5 通过过滤ICMP报文,阻止ICMP攻击

实验5 通过过滤ICMP报文,阻止ICMP攻击

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 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Copyright 2009 Trend Micro Inc.
Ping命令运行的过程就是ICMP协议工作的过程。
Copyright 2009 Trend Micro Inc.
典型的基于ICMP协议的攻击 -----Ping of death
小结 实验步骤:
• 1.打开“本地安全设置”;
• 2.新建一个“防止ICMP攻击”的过滤策略;
• 3.新建一个“deny操作”的过滤操作; • 4.创建ICMP过滤器;
• 5.启动ICMP过滤;
• 6.检验配置是否成功;
Copyright 2009 Trend Micro Inc.
补充说明
• 如果你只需要过滤特定的ICMP报文,还要保留一些 常用报文(如主机不可达、网络不可达等),IP sec策略 就力不从心了,我们可以利用Win2000的另一个强大工具 路由与远程访问控制(Routing & Remote Access)来完 成这些复杂的过滤操作。
A.信息系统弱点无处不在,无论采用多么强大的安全防 护措施。
B.信息系统的弱点通常只存在于设计不完美的操作系统 和应用软件环境中。 C.信息系统弱点可以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将风险降到可 以接受的范围内。 D.信息系统弱点主要是技术因素造成的。 (答案:AC)
Copyright 2009 Trend Micro Inc.
D.通过办公室电话、姓名、生日来猜测密码
(答案:BD)
Copyright 2009 Trend Micro Inc.
实验5
通过过滤ICMP报文,阻止ICMP攻击
Copyright 2009 Trend Micro Inc.

MATLAB数学实验课后答案

MATLAB数学实验课后答案

数学实验MATLAB参考答案(重要部分)P20,ex1(5) 等于[exp(1),exp(2);exp(3),exp(4)](7) 3=1*3, 8=2*4(8) a为各列最小值,b为最小值所在的行号(10) 1>=4,false, 2>=3,false, 3>=2, ture, 4>=1,ture(11) 答案表明:编址第2元素满足不等式(30>=20)和编址第4元素满足不等式(40>=10)(12) 答案表明:编址第2行第1列元素满足不等式(30>=20)和编址第2行第2列元素满足不等式(40>=10)P20, ex2(1)a, b, c的值尽管都是1,但数据类型分别为数值,字符,逻辑,注意a 与c相等,但他们不等于b(2)double(fun)输出的分别是字符a,b,s,(,x,)的ASCII码P20,ex3>> r=2;p=0.5;n=12;>> T=log(r)/n/log(1+0.01*p)T =11.5813P20,ex4>> x=-2:0.05:2;f=x.^4-2.^x;>> [fmin,min_index]=min(f)fmin =-1.3907 %最小值min_index =54 %最小值点编址>> x(min_index)ans =0.6500 %最小值点>> [f1,x1_index]=min(abs(f)) %求近似根--绝对值最小的点f1 =0.0328x1_index =24>> x(x1_index)ans =-0.8500>> x(x1_index)=[];f=x.^4-2.^x; %删去绝对值最小的点以求函数绝对值次小的点>> [f2,x2_index]=min(abs(f)) %求另一近似根--函数绝对值次小的点f2 =0.0630x2_index =65>> x(x2_index)ans =1.2500P20,ex5>> z=magic(10)z =92 99 1 8 15 67 74 51 58 4098 80 7 14 16 73 55 57 64 414 81 88 20 22 54 56 63 70 4785 87 19 21 3 60 62 69 71 2886 93 25 2 9 61 68 75 52 3417 24 76 83 90 42 49 26 33 6579 6 13 95 97 29 31 38 45 7210 12 94 96 78 35 37 44 46 5311 18 100 77 84 36 43 50 27 59>> sum(z)ans =505 505 505 505 505 505 505 505 505 505 >> sum(diag(z))ans =505>> z(:,2)/sqrt(3)ans =57.157746.188046.765450.229553.693613.85642.88683.46416.928210.3923>> z(8,:)=z(8,:)+z(3,:)z =92 99 1 8 15 67 74 51 58 4098 80 7 14 16 73 55 57 64 414 81 88 20 22 54 56 63 70 4785 87 19 21 3 60 62 69 71 2886 93 25 2 9 61 68 75 52 3423 5 82 89 91 48 30 32 39 6683 87 101 115 119 83 87 101 115 11910 12 94 96 78 35 37 44 46 5311 18 100 77 84 36 43 50 27 59P 40 ex1先在编辑器窗口写下列M函数,保存为eg2_1.m function [xbar,s]=ex2_1(x)n=length(x);xbar=sum(x)/n;s=sqrt((sum(x.^2)-n*xbar^2)/(n-1));例如>>x=[81 70 65 51 76 66 90 87 61 77];>>[xbar,s]=ex2_1(x)xbar =72.4000s =12.1124P 40 ex2s=log(1);n=0;while s<=100n=n+1;s=s+log(1+n);endm=n计算结果m=37clear;F(1)=1;F(2)=1;k=2;x=0;e=1e-8; a=(1+sqrt(5))/2;while abs(x-a)>ek=k+1;F(k)=F(k-1)+F(k-2); x=F(k)/F(k-1); enda,x,k计算至k=21可满足精度P 40 ex4clear;tic;s=0;for i=1:1000000s=s+sqrt(3)/2^i;ends,toctic;s=0;i=1;while i<=1000000s=s+sqrt(3)/2^i;i=i+1;ends,toctic;s=0;i=1:1000000;s=sqrt(3)*sum(1./2.^i);s,tocP 40 ex5c=[15 14 14 14 14 15 16 18 20 22 23 25 28 ...31 32 31 29 27 25 24 22 20 18 17 16];plot(t,c)P 40 ex6(1)clear;fplot('x^2*sin(x^2-x-2)',[-2,2])x=-2:0.1:2;y=x.^2.*sin(x.^2-x-2);plot(x,y)y=inline('x^2*sin(x^2-x-2)');fplot(y,[-2 2])(2)参数方法t=linspace(0,2*pi,100);x=2*cos(t);y=3*sin(t); plot(x,y)(3)x=-3:0.1:3;y=x;[x,y]=meshgrid(x,y);z=x.^2+y.^2;surf(x,y,z)(4)x=-3:0.1:3;y=-3:0.1:13;[x,y]=meshgrid(x,y);z=x.^4+3*x.^2+y.^2-2*x-2*y-2*x.^2.*y+6;surf(x,y,z)(5)t=0:0.01:2*pi;x=sin(t);y=cos(t);z=cos(2*t);plot3(x,y,z)(6)theta=linspace(0,2*pi,50);fai=linspace(0,pi/2,20);[theta,fai]=meshgrid(theta,fai); x=2*sin(fai).*cos(theta);y=2*sin(fai).*sin(theta);z=2*cos(fai);surf(x,y,z)(7)x=linspace(0,pi,100);y1=sin(x);y2=sin(x).*sin(10*x);y3=-sin(x);plot(x,y1,x,y2,x,y3)page41, ex7x=-1.5:0.05:1.5;y=1.1*(x>1.1)+x.*(x<=1.1).*(x>=-1.1)-1.1*(x<-1.1);plot(x,y)page41,ex8分别使用which trapz, type trapz, dir C:\MATLAB7\toolbox\matlab\datafun\ page41,ex9clear;close;x=-2:0.1:2;y=x;[x,y]=meshgrid(x,y);a=0.5457;b=0.7575;p=a*exp(-0.75*y.^2-3.75*x.^2-1.5*x).*(x+y>1);p=p+b*exp(-y.^2-6*x.^2).*(x+y>-1).*(x+y<=1);p=p+a*exp(-0.75*y.^2-3.75*x.^2+1.5*x).*(x+y<=-1);mesh(x,y,p)page41, ex10lookfor lyapunovhelp lyap>> A=[1 2 3;4 5 6;7 8 0];C=[2 -5 -22;-5 -24 -56;-22 -56 -16];>> X=lyap(A,C)X =1.0000 -1.0000 -0.0000 -1.00002.0000 1.0000 -0.0000 1.0000 7.0000Chapter 3%Exercise 1>> a=[1,2,3];b=[2,4,3];a./b,a.\b,a/b,a\bans =0.5000 0.5000 1.0000ans =2 2 1ans =0.6552 %一元方程组x[2,4,3]=[1,2,3]的近似解ans =0 0 00 0 00.6667 1.3333 1.0000%矩阵方程[1,2,3][x11,x12,x13;x21,x22,x23;x31,x32,x33]=[2,4,3]的特解Exercise 2(1)>> A=[4 1 -1;3 2 -6;1 -5 3];b=[9;-2;1];>> rank(A), rank([A,b]) %[A,b]为增广矩阵ans =3ans =3 %可见方程组唯一解>> x=A\bx =2.38301.48942.0213Exercise 2(2)>> A=[4 -3 3;3 2 -6;1 -5 3];b=[-1;-2;1];>> rank(A), rank([A,b]) ans =3ans =3 %可见方程组唯一解>> x=A\bx =-0.4706-0.2941Exercise 2(3)>> A=[4 1;3 2;1 -5];b=[1;1;1];>> rank(A), rank([A,b])ans =2ans =3 %可见方程组无解>> x=A\bx =0.3311-0.1219 %最小二乘近似解Exercise 2(4)>> a=[2,1,-1,1;1,2,1,-1;1,1,2,1];b=[1 2 3]';%注意b的写法>> rank(a),rank([a,b])ans =3ans =3 %rank(a)==rank([a,b])<4说明有无穷多解>> a\bans =110 %一个特解Exercise 3>> a=[2,1,-1,1;1,2,1,-1;1,1,2,1];b=[1,2,3]';>> x=null(a),x0=a\bx =-0.62550.6255-0.20850.4170x0 =11%通解kx+x0 Exercise 4>> x0=[0.2 0.8]';a=[0.99 0.05;0.01 0.95];>> x1=a*x, x2=a^2*x, x10=a^10*x>> x=x0;for i=1:1000,x=a*x;end,xx =0.83330.1667>> x0=[0.8 0.2]';>> x=x0;for i=1:1000,x=a*x;end,xx =0.83330.1667>> [v,e]=eig(a)v =0.9806 -0.70710.1961 0.7071e =1.0000 00 0.9400>> v(:,1)./xans =1.17671.1767 %成比例,说明x是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Exercise 5%用到公式(3.11)(3.12)>> B=[6,2,1;2.25,1,0.2;3,0.2,1.8];x=[25 5 20]'; >> C=B/diag(x)C =0.2400 0.4000 0.05000.0900 0.2000 0.0100 0.1200 0.0400 0.0900 >> A=eye(3,3)-CA =0.7600 -0.4000 -0.0500 -0.0900 0.8000 -0.0100 -0.1200 -0.0400 0.9100 >> D=[17 17 17]';x=A\D x =37.569625.786224.7690%Exercise 6(1)>> a=[4 1 -1;3 2 -6;1 -5 3];det(a),inv(a),[v,d]=eig(a) ans =-94ans =0.2553 -0.0213 0.04260.1596 -0.1383 -0.22340.1809 -0.2234 -0.0532v =0.0185 -0.9009 -0.3066-0.7693 -0.1240 -0.7248-0.6386 -0.4158 0.6170d =-3.0527 0 00 3.6760 00 0 8.3766%Exercise 6(2)>> a=[1 1 -1;0 2 -1;-1 2 0];det(a),inv(a),[v,d]=eig(a) ans =1ans =2.0000 -2.0000 1.00001.0000 -1.0000 1.00002.0000 -3.0000 2.0000v =-0.5773 0.5774 + 0.0000i 0.5774 - 0.0000i-0.5773 0.5774 0.5774-0.5774 0.5773 - 0.0000i 0.5773 + 0.0000id =1.0000 0 00 1.0000 + 0.0000i 00 0 1.0000 - 0.0000i%Exercise 6(3)>> A=[5 7 6 5;7 10 8 7;6 8 10 9;5 7 9 10]A =5 76 57 10 8 76 8 10 95 7 9 10>> det(A),inv(A), [v,d]=eig(A)ans =1ans =68.0000 -41.0000 -17.0000 10.0000-41.0000 25.0000 10.0000 -6.0000-17.0000 10.0000 5.0000 -3.000010.0000 -6.0000 -3.0000 2.0000v =0.8304 0.0933 0.3963 0.3803-0.5016 -0.3017 0.6149 0.5286-0.2086 0.7603 -0.2716 0.55200.1237 -0.5676 -0.6254 0.5209d =0.0102 0 0 00 0.8431 0 00 0 3.8581 00 0 0 30.2887%Exercise 6(4)、(以n=5为例)%关键是矩阵的定义%方法一(三个for)n=5;for i=1:n, a(i,i)=5;endfor i=1:(n-1),a(i,i+1)=6;endfor i=1:(n-1),a(i+1,i)=1;enda%方法二(一个for)n=5;a=zeros(n,n);a(1,1:2)=[5 6];for i=2:(n-1),a(i,[i-1,i,i+1])=[1 5 6];enda(n,[n-1 n])=[1 5];a%方法三(不用for)n=5;a=diag(5*ones(n,1));b=diag(6*ones(n-1,1));c=diag(ones(n-1,1));a=a+[zeros(n-1,1),b;zeros(1,n)]+[zeros(1,n);c,zeros(n-1,1)] %下列计算>> det(a)ans =665>> inv(a)ans =0.3173 -0.5865 1.0286 -1.6241 1.9489-0.0977 0.4887 -0.8571 1.3534 -1.62410.0286 -0.1429 0.5429 -0.8571 1.0286-0.0075 0.0376 -0.1429 0.4887 -0.5865 0.0015 -0.0075 0.0286 -0.0977 0.3173 >> [v,d]=eig(a)v =-0.7843 -0.7843 -0.9237 0.9860 -0.9237 0.5546 -0.5546 -0.3771 -0.0000 0.3771-0.2614 -0.2614 0.0000 -0.1643 0.0000 0.0924 -0.0924 0.0628 -0.0000 -0.0628-0.0218 -0.0218 0.0257 0.0274 0.0257d =0.7574 0 0 0 00 9.2426 0 0 00 0 7.4495 0 00 0 0 5.0000 00 0 0 0 2.5505%Exercise 7(1)>> a=[4 1 -1;3 2 -6;1 -5 3];[v,d]=eig(a) v =0.0185 -0.9009 -0.3066-0.7693 -0.1240 -0.7248-0.6386 -0.4158 0.6170d =-3.0527 0 00 3.6760 00 0 8.3766>> det(v)ans =-0.9255 %v行列式正常, 特征向量线性相关,可对角化>> inv(v)*a*v %验算ans =-3.0527 0.0000 -0.00000.0000 3.6760 -0.0000-0.0000 -0.0000 8.3766>> [v2,d2]=jordan(a) %也可用jordanv2 =0.0798 0.0076 0.91270.1886 -0.3141 0.1256-0.1605 -0.2607 0.4213 %特征向量不同d2 =8.3766 0 00 -3.0527 - 0.0000i 00 0 3.6760 + 0.0000i>> v2\a*v2ans =8.3766 0 0.00000.0000 -3.0527 0.00000.0000 0.0000 3.6760>> v(:,1)./v2(:,2) %对应相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成比例ans =2.44912.44912.4491%Exercise 7(2)>> a=[1 1 -1;0 2 -1;-1 2 0];[v,d]=eig(a)v =-0.5773 0.5774 + 0.0000i 0.5774 - 0.0000i-0.5773 0.5774 0.5774-0.5774 0.5773 - 0.0000i 0.5773 + 0.0000id =1.0000 0 00 1.0000 + 0.0000i 00 0 1.0000 - 0.0000i>> det(v)ans =-5.0566e-028 -5.1918e-017i %v的行列式接近0, 特征向量线性相关,不可对角化>> [v,d]=jordan(a)v =1 0 11 -1 0d =1 1 00 1 10 0 1 %jordan标准形不是对角的,所以不可对角化%Exercise 7(3)>> A=[5 7 6 5;7 10 8 7;6 8 10 9;5 7 9 10]A =5 76 57 10 8 76 8 10 95 7 9 10>> [v,d]=eig(A)0.8304 0.0933 0.3963 0.3803-0.5016 -0.3017 0.6149 0.5286-0.2086 0.7603 -0.2716 0.55200.1237 -0.5676 -0.6254 0.5209d =0.0102 0 0 00 0.8431 0 00 0 3.8581 00 0 0 30.2887>> inv(v)*A*vans =0.0102 0.0000 -0.0000 0.00000.0000 0.8431 -0.0000 -0.0000-0.0000 0.0000 3.8581 -0.0000-0.0000 -0.0000 0 30.2887%本题用jordan不行, 原因未知%Exercise 7(4)参考6(4)和7(1), 略%Exercise 8 只有(3)对称, 且特征值全部大于零, 所以是正定矩阵. %Exercise 9(1)>> a=[4 -3 1 3;2 -1 3 5;1 -1 -1 -1;3 -2 3 4;7 -6 -7 0]>> rank(a)ans =3>> rank(a(1:3,:))ans =2>> rank(a([1 2 4],:)) %1,2,4行为最大无关组3>> b=a([1 2 4],:)';c=a([3 5],:)'; >> b\c %线性表示的系数ans =0.5000 5.0000-0.5000 1.00000 -5.0000%Exercise 10>> a=[1 -2 2;-2 -2 4;2 4 -2]>> [v,d]=eig(a)0.3333 0.9339 -0.12930.6667 -0.3304 -0.6681-0.6667 0.1365 -0.7327d =-7.0000 0 00 2.0000 00 0 2.0000>> v'*vans =1.0000 0.0000 0.00000.0000 1.0000 00.0000 0 1.0000 %v确实是正交矩阵%Exercise 11%设经过6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 ..., i6. 列方程组如下%20-2i1=a; 5-3i2=c; a-3i3=c; a-4i4=b; c-5i5=b; b-3i6=0; %i1=i3+i4;i5=i2+i3;i6=i4+i5;%计算如下>> A=[1 0 0 2 0 0 0 0 0;0 0 1 0 3 0 0 0 0;1 0 -1 0 0 -3 0 0 0;1 -1 0 0 0 0 -4 0 0;0 -1 1 0 0 0 0 -5 0;0 1 0 0 0 0 0 0 -3;0 0 0 1 0 -1 -1 0 0;0 0 0 0 -1 -1 0 1 0;0 0 0 0 0 0 -1 -1 1];>>b=[20 5 0 0 0 0 0 0 0]'; A\bans =13.34536.44018.54203.3274-1.18071.60111.72630.42042.1467%Exercise 12>> A=[1 2 3;4 5 6;7 8 0];>> left=sum(eig(A)), right=sum(trace(A))left =6.0000right =6>> left=prod(eig(A)), right=det(A) %原题有错, (-1)^n应删去left =27.0000right =27>> fA=(A-p(1)*eye(3,3))*(A-p(2)*eye(3,3))*(A-p(3)*eye(3,3))fA =1.0e-012 *0.0853 0.1421 0.02840.1421 0.1421 0-0.0568 -0.1137 0.1705>> norm(fA) %f(A)范数接近0ans =2.9536e-013%Exercise 1(1)roots([1 1 1])%Exercise 1(2)roots([3 0 -4 0 2 -1])%Exercise 1(3)p=zeros(1,24);p([1 17 18 22])=[5 -6 8 -5];roots(p)%Exercise 1(4)p1=[2 3];p2=conv(p1, p1);p3=conv(p1, p2);p3(end)=p3(end)-4; %原p3最后一个分量-4roots(p3)%Exercise 2fun=inline('x*log(sqrt(x^2-1)+x)-sqrt(x^2-1)-0.5*x'); fzero(fun,2)】%Exercise 3fun=inline('x^4-2^x');fplot(fun,[-2 2]);grid on;fzero(fun,-1),fzero(fun,1),fminbnd(fun,0.5,1.5)%Exercise 4fun=inline('x*sin(1/x)','x');fplot(fun, [-0.1 0.1]);x=zeros(1,10);for i=1:10, x(i)=fzero(fun,(i-0.5)*0.01);end;x=[x,-x]%Exercise 5fun=inline('[9*x(1)^2+36*x(2)^2+4*x(3)^2-36;x(1)^2-2*x(2)^2-20*x(3);16*x(1)-x(1)^3-2*x(2)^2-16*x(3)^2]','x');[a,b,c]=fsolve(fun,[0 0 0])%Exercise 6fun=@(x)[x(1)-0.7*sin(x(1))-0.2*cos(x(2)),x(2)-0.7*cos(x(1))+0.2*sin(x(2))];[a,b,c]=fsolve(fun,[0.5 0.5])%Exercise 7clear; close; t=0:pi/100:2*pi; x1=2+sqrt(5)*cos(t); y1=3-2*x1+sqrt(5)*sin(t);x2=3+sqrt(2)*cos(t); y2=6*sin(t);plot(x1,y1,x2,y2); grid on; %作图发现4个解的大致位置,然后分别求解y1=fsolve('[(x(1)-2)^2+(x(2)-3+2*x(1))^2-5,2*(x(1)-3)^2+(x(2)/3)^2-4]',[1.5,2])y2=fsolve('[(x(1)-2)^2+(x(2)-3+2*x(1))^2-5,2*(x(1)-3)^2+(x(2)/3)^2-4]',[1.8,-2])y3=fsolve('[(x(1)-2)^2+(x(2)-3+2*x(1))^2-5,2*(x(1)-3)^2+(x(2)/3)^2-4]',[3.5,-5])y4=fsolve('[(x(1)-2)^2+(x(2)-3+2*x(1))^2-5,2*(x(1)-3)^2+(x(2)/3)^2-4]',[4,-4])%Exercise 8(1)clear;fun=inline('x.^2.*sin(x.^2-x-2)');fplot(fun,[-2 2]);grid on; %作图观察x(1)=-2;x(3)=fminbnd(fun,-1,-0.5);x(5)=fminbnd(fun,1,2);fun2=inline('-x.^2.*sin(x.^2-x-2)');x(2)=fminbnd(fun2,-2,-1);x(4)=fminbnd(fun2,-0.5,0.5);x(6)=2feval(fun,x)%答案: 以上x(1)(3)(5)是局部极小,x(2)(4)(6)是局部极大,从最后一句知道x(1)全局最小, x(2)最大。

No.5光学二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No.5光学二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NO.5 波动光学(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根据惠更斯-菲涅尔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 ,则S 的前方某点P 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 上所有面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 点的(A) 振动振幅之和;(B) 光强之和; (C) 振动振幅的平方之和;(D) 振动的相干叠加.【 D 】[参考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基本内容是:波阵面上各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在观察点P 的 相干叠加 ,决定了P 点合振动及光强。

2.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慢慢地向上平移,则干涉条纹(A)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B)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大. (C)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D) 向远离棱边的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C 】3.如图,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缓平移而离开平面玻璃板时,可以观察到环状干涉条纹 (A )向右移动 (B )向中心收缩 (C )向外扩张 (D )静止不动【 B 】[参考解]:由牛顿环的干涉条件(k 级明纹)λλk ne k =+22 ⇒ nk e k 2)21(λ-= 可知。

4.在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主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A )间距变大 (B )间距变小(C )不发生变化 (D )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位置交替变化空气【 C 】[参考解]单缝沿透镜主光轴方向或沿垂直透镜主光轴的方向移动并不会改变入射到透镜的平行光线的衍射角,不会引起衍射条纹的变化。

5.在如图所示的夫琅和费衍射装置中,将单缝宽度a 稍稍变窄,同时使会聚透镜L 沿y 轴正方向作微小位移,则屏幕C 上的中央衍射条纹将(A )变宽,同时向上移动 (B )变宽,不移动 (C )变窄,同时向上移动 (D )变窄,不移动【 A 】[参考解]一级暗纹衍射条件:λϕ=1sin a ,所以中央明纹宽度af f f x λϕϕ2sin 2tan 211=≈=∆中。

南昌市立德朝阳中学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阶段复习题-参考答案(5)(2)

南昌市立德朝阳中学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阶段复习题-参考答案(5)(2)

姓名:班级: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1 dm;1 m;1 mm;1 cm 。

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13cm、2.14cm、2.13cm、2.16cm。

则测量、,该科学素养练习的长度是26.01 cm3.01cm、3.024cm、2.99cm、3.14cm、3.00cm,那么测量的平均值是 3.00 cm 批注 [G1]: 以人的身高作为比较对象,发现红旗的宽度宽于1倍人的高度,但不宽于2个人的位置。

批注 [G2]: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主要是减小测量的误差,首先先判断是否有错误的读数,并将其排除。

将剩下的取平均值。

注意最后的结果不要写成分数形式。

也不要进行四舍五入。

题干中2.16cm要舍去,将剩下的数取平均数。

批注 [G3]: 其中, 2.16 cm 错误要排除!批注 [G4]: 其中,3.14cm 、3.024cm 错误,要排除!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

他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7.如图3-1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5.00 cm,其中准确值为 5.0cm,估计值为0.00cm。

9.图3-3中甲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3.60cm,甲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1mm ;乙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1.8cm。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11.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批注 [G5]: 刻度尺读数,一定要记得检验,第一、看自己写的数据倒数第二位单位是否与此刻度尺的分度值单位一致。

第二、是否忘记书写单位。

批注 [G6]: 4.60 cm −1cm= 3.60 cm批注 [G7]: 刻度尺读数一定要认清楚刻度尺的分度值,在进行检验,准确值、估计值、是否错误。

另外,要看清楚左端是否从“0”刻度对齐,如果不是要减去初始的刻度值批注 [G8]: 减小误差的三种方法:第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第二、使用更加优化的测量方法;第三、使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

批注 [G9]: 误差不是错误,任何测量中都会有误差的存在。

实验5 (考点精练)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解析版)-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30个专题实验突破

实验5 (考点精练)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解析版)-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30个专题实验突破

实验五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的大小为46°B.当水面升高时,入射角将增大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D.当水面降低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解析】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6°,反射角为90°﹣46°=44°,故A错误;B、因为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角不变,当水面升高时,两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故反射角不变,故B错误;C、当水面升高时,两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入射角不变,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由于入射点向左移动,故光屏上的光斑A向左移动,故C错误;D、当水面降低时,两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入射角不变,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由于入射点向右移动,故光屏上的光斑A向右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阳光从天窗沿着所示方向照射在墙上的一面镜子上,如果此时想将室内的一盆花放在阳光下生长,应该将它放在()A.A处B.B处C.C处D.D处【解析】阳光从天窗沿着所示方向照射在墙上的一面镜子上时,光会被平面镜反射;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平面镜反射的两条边缘光线,从而得出反射光线照亮的区域,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可知,花应该放在D处才有利于它的生长。

故选:D。

3.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OB一定是反射光线B.AO一定是入射光线C.入射角一定是30°D.反射角一定是60°【解析】由于图中未标出光路的方向,所以:A、AO可能是入射光线,也可能是反射光线,故A错误;B、OB可能是反射光线,也可能是入射光线,故B错误;CD、由于光线OA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60读,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60°,故C错误,D正确。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答案:
1. 准备配制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的溶液。

2. 将醋酸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

3.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

4. 缓慢地将氢氧化钠试管中的溶液滴加到醋酸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醋酸溶液变得逐渐淡化,直至无色,同时放出一些气泡。

解释: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反应生成乙酸盐和水。

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与醋酸中的氢离子(H+)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2:金属与酸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

答案:
1. 准备盐酸溶液。

2. 分别取小块铁、镁和锌金属。

3. 将每种金属依次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4. 分别将少量盐酸加入每个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并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镁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更激烈;锌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比镁慢一些。

解释:
这是金属与酸的反应。

盐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可以与酸中的氢离子(H+)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反应强度有所不同。

以上是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实验5-2:图像裁切与镶嵌

实验5-2:图像裁切与镶嵌
实验5-2:图像裁切与镶 嵌
禁玩游戏!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实验目的
• 练习图像镶嵌
实验步骤-图像镶嵌
图像镶嵌: • 文件夹pixel based提供的数据是让大家练习无 地理参考图像镶嵌。 • 文件夹map based提供的数据是让大家练习有地 理参考图像镶嵌。 这两部分的功能菜单较少,希望大家根据上 课所讲的自己去摸索各个参数的意义。
羽化-亮度调整
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调整
实验步骤-图像镶嵌
• 图像镶嵌:
– 功能模块:map-mosaicking-Pixel based和 Georefrenced
实验步骤-图像镶嵌
无地理参考的图 像主要通过移位匹
配来完成的
有地理参考的图像 镶嵌的窗口,注意去
掉背景值。
实验步骤-图像镶嵌
去掉背景值
镶嵌结果观察 有否接缝,如果 有则需要通过羽 化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5(2) 类的继承与派生参考答案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1)掌握单继承和多重继承下派生类的定义方法,理解基类成员在不同的继承方式下不同的访问属性。

(2)正确定义派生类的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理解定义一个派生类对象时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的调用次序。

(3)理解同名冲突的产生原因,会使用虚基类来解决第三类同名冲突问题,并理解引入虚基类后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的调用顺序。

(4)理解赋值兼容的相关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题目1:定义一个车基类,派生出自行车类和汽车类,并以自行车类和汽车类为基类共同派生出摩托车类,每个类都要定义带有参数的构造函数。

自行车类分别使用private、protected、public三种方式来继承车基类,观察基类成员在派生类中的访问属性;观察自行车类、汽车类和摩托车类对象定义时构造、析构函数的调用顺序。

最后将车基类定义为虚基类再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题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①定义基类V ehicle,它具有两个保护成员变量:MaxSpeed、Weight,有3个公有的成员函数:Run( )、Stop( )、Show( ),以及带参数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再定义一个从Vehicle 公有继承的Bicycle类,增加保护属性的成员变量Height,定义Bicycle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改造Show函数,用于输出本类中的完整信息。

main( )函数中定义Bicycle类对象,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顺序,以及各成员函数的调用。

使用跟踪的方法观察程序运行的每一步究竟调用的是哪一个函数。

②在上一步基础上,将继承方式分别修改为protected和private,再重新编译,观察这时的报错信息并进行分析。

③将Bicycle类的继承方式恢复为public,代码回到①的状态,再在Bicycle类下面增加一个第二层汽车类Car的定义,Car也是公有继承基类Vehicle,其中增加了一个保护成员变量SeatNum,表示汽车有几个座位,其定义方式与类Bicycle类似。

主函数中定义该类对象,观察运行结果。

④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再定义一个第三层类MotorCycle,该类以公有方式继承了第二层的Bicycle和Car类。

定义其构造函数,要调用两个直接基类的构造函数,再改造函数Show( ),输出所有四个成员变量的信息。

主函数中只定义类MotorCycle的对象并调用相应的函数,代码请参考实验指导1的④。

程序进行编译,会产生4个错误、8个警告,因为存在二义性问题,在同名成员前增加“基类名::”以消除二义性直到程序正确,观察运行结果。

⑤再将代码恢复至上一步未修改前,即存在4个错误、8个警告的状态,再作一定的修改,将Vehicle声明为虚基类以消除二义性,同时修改第三层类的构造函数,其余代码不变,具体请参考实验指导1的⑤。

观察运行结果,理解此时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的调用顺序及用虚基类消除二义性的原理。

参考程序如下:#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Vehicle //定义基类{protected:int MaxSpeed; //最大速度int Weight; //重量public:Vehicle(int m, int w) //初始化成员变量的值{MaxSpeed=m;Weight=w;cout << "Constructing Vehicle...\n";}~Vehicle( ){cout << "Destructing Vehicle...\n";}void Run( ){cout << "The vehicle is running!\n";}void Stop( ){cout << "Please stop running!\n";}void Show( ){cout << "It\'s maxspeed is:" << MaxSpeed << endl;cout << "It\'s weight is:" << Weight << endl;}};class Bicycle: public Vehicle //定义派生类,公有继承{protected:int Height; //高度,单位:厘米public:Bicycle(int m, int w, int h):Vehicle(m,w) //调用基类构造函数{Height=h; //为本类中新增成员提供初始值cout << "Constructing Bicycle...\n";}~Bicycle( ){cout << "Destructing Bycycle...\n";}void Show( ) //改造基类的Show函数{Vehicle::Show();//调用基类Show输出MaxSpeed和Weight值cout<<"It\'s Height is:"<<Height<<endl; //输出本类高度}};int main( ){Bicycle b(120,2,4); //定义派生类对象b.Run ( ); //观察构造、析构函数调用顺序b.Stop( );b.Show ( );return 0;}运行结果:Constructing Vehicle...Constructing Bicycle...The vehicle is running!Please stop running!It's maxspeed is:120It's weight is:2It's Height is:4Destructing Bycycle...Destructing Vehicle...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②在上一步基础上,将继承方式分别修改为protected和private,再重新编译,观察这时的报错信息并进行分析。

答:继承方式是private或protected后,main函数中的语句:b.Run ( ); b.Stop( );等均不能通过编译,因为基类中的成员函数都是派生类的私有的或保护的成员函数,类外用派生类对象都不能再调用。

③将Bicycle类的继承方式恢复为public,代码回到①的状态,再在Bicycle类下面增加一个第二层汽车类Car的定义,Car也是公有继承基类Vehicle,其中增加了一个保护成员变量SeatNum,表示汽车有几个座位,其定义方式与类Bicycle类似。

主函数中定义该类对象,观察运行结果。

指导:在Bicycle类下面增加Car类的定义,参考以下代码,划线部分自己完成。

class Car: public Vehicle //定义派生类Car,公有继承{public:int SeatNum; //座位数Car (int m, int w, int s) : (8)//调用基类构造函数{(9)//为本类中新增成员提供初始值cout << "Constructing Car...\n";}~Car( ){cout << "Destructing Car...\n";}void Show( ) //改造基类的Show函数{(10)//调用基类Show输出MaxSpeed和Weight值(11)//输出本类座位数}};在主函数增加Car类对象的定义并调用相应函数,主函数代码如下。

int main( ){Bicycle (12)//定义自行车类对象b.Run( );b.Stop( );b.Show ( );Car (13)//定义汽车类对象c.Run ( );c.Stop( );c.Show ( );return 0;}参考程序如下:class Car: public Vehicle //定义派生类Car,公有继承{protected:int SeatNum; //座位数public:Car (int m, int w, int s) : Vehicle(m,w) //调用基类构造函数{SeatNum=s; //为本类中新增成员提供初始值cout << "Constructing Car...\n";}~Car( ){cout << "Destructing Car...\n";}void Show( ) //改造基类的Show函数{Vehicle::Show(); //调用基类Show输出MaxSpeed和Weight值cout<<"It\'s SeatNum is:"<<SeatNum<<endl; //输出本类座位数}};int main( ){Bicycle b(50,2,400); //定义自行车类对象b.Run( );b.Stop( );b.Show ( );Car c(120,2000,5); //定义汽车类对象c.Run ( );c.Stop( );c.Show ( );return 0;}运行结果为:Constructing Vehicle...Constructing Bicycle...The vehicle is running!Please stop running!It's maxspeed is:50It's weight is:2It's Height is:400Constructing Vehicle...Constructing Car...The vehicle is running!Please stop running!It's maxspeed is:120It's weight is:2000It's SeatNum is:5Destructing Car...Destructing Vehicle...Destructing Bycycle...Destructing Vehicle...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④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再定义一个第三层类MotorCycle,该类以公有方式继承了第二层的Bicycle和Car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