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硝化技术 PPT
合集下载
《硝化反应》PPT课件
• 表4-3 单取代苯硝化反应定位的 相对活度
精选课件ppt
Hale Waihona Puke 15二、硝化剂及其浓度和用量
• 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被硝化的难易程 度不同,而各种硝化剂又具有不同的硝 化能力。因此,易于硝化的底物可选用 活性较低的硝化剂,以免过度硝化和减 少副反应的发生,而难于硝化的底物可 选用活性较强的硝化剂进行硝化。此外, 对于相同的被硝化物,若采用不同的硝 化剂,常常得到不同比例的异构体,合 理地选择硝化剂至关重要。
6
• 1.4硝酸的乙酸酐溶液
硝CNH2酸O3C5的的O醋组ON酸分O酐,2、溶硝C液化H包3能C含O力OH较NN强OO3,2、H可+H、在2NN低OO32温++、、 下进硝化反应,适用于易被氧化和为混 酸所分解的硝化反应。醋酐对有机物有 着良好的溶解性,可使反应处于均相, 其酸性很小。
这种硝化剂既保持了混酸的优点,又弥补
了混酸的不足,是仅次于硝酸和混酸的
常用的硝化剂,广泛用于芳烃、杂环化
合物、不饱和烃化物、胺、醇以及肟等
的硝化。
精选课件ppt
7
• 此外,硝酸与醋酸、四氯化碳、二氯甲 烷或硝基甲烷等有机溶剂形成的溶液也 可以作硝化剂。硝酸在这些有机溶剂中 能缓慢地产生NO2+,反应比较温和。
• 各种硝化剂均可以X—NO2表示。NO2离 解后,均可产生硝酰正离子NO2+。
精选课件ppt
5
• 1.3硝酸盐与硫酸
硝酸与硫酸作用生成硝酸和硫酸盐,实 质上是无水硝酸与硫酸的混酸。
常用的硝酸有硝酸钠、硝酸钾。硝酸盐与 硫酸的配比一般是0.1~0.4:1(质量比)左 右。按这种配比,硝酸盐几乎全部生成 NO2+,所以最适合与苯甲酸、对氯苯甲酸 等难以硝化的芳烃硝化。
精选课件ppt
Hale Waihona Puke 15二、硝化剂及其浓度和用量
• 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被硝化的难易程 度不同,而各种硝化剂又具有不同的硝 化能力。因此,易于硝化的底物可选用 活性较低的硝化剂,以免过度硝化和减 少副反应的发生,而难于硝化的底物可 选用活性较强的硝化剂进行硝化。此外, 对于相同的被硝化物,若采用不同的硝 化剂,常常得到不同比例的异构体,合 理地选择硝化剂至关重要。
6
• 1.4硝酸的乙酸酐溶液
硝CNH2酸O3C5的的O醋组ON酸分O酐,2、溶硝C液化H包3能C含O力OH较NN强OO3,2、H可+H、在2NN低OO32温++、、 下进硝化反应,适用于易被氧化和为混 酸所分解的硝化反应。醋酐对有机物有 着良好的溶解性,可使反应处于均相, 其酸性很小。
这种硝化剂既保持了混酸的优点,又弥补
了混酸的不足,是仅次于硝酸和混酸的
常用的硝化剂,广泛用于芳烃、杂环化
合物、不饱和烃化物、胺、醇以及肟等
的硝化。
精选课件ppt
7
• 此外,硝酸与醋酸、四氯化碳、二氯甲 烷或硝基甲烷等有机溶剂形成的溶液也 可以作硝化剂。硝酸在这些有机溶剂中 能缓慢地产生NO2+,反应比较温和。
• 各种硝化剂均可以X—NO2表示。NO2离 解后,均可产生硝酰正离子NO2+。
精选课件ppt
5
• 1.3硝酸盐与硫酸
硝酸与硫酸作用生成硝酸和硫酸盐,实 质上是无水硝酸与硫酸的混酸。
常用的硝酸有硝酸钠、硝酸钾。硝酸盐与 硫酸的配比一般是0.1~0.4:1(质量比)左 右。按这种配比,硝酸盐几乎全部生成 NO2+,所以最适合与苯甲酸、对氯苯甲酸 等难以硝化的芳烃硝化。
硝化ppt课件
CH3
CH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乙酐-乙酸中硝化 O2N
NO2
OCH3 C(CH3)3
5-30度
OCH3 C(CH3)3
葵子麝香,为避免氧化、置换硝化及磺化副反应
(AcO)2O, CH3CCl3
O CH=CHCOOH -18--10℃
O2N O CH=CHCOOH
呋喃环和烯双键对强酸不稳定
CH2OCH3 CN
CH2 CH2
6
3. 混酸硝化
130-135℃ 125℃ 115 ℃
75-85℃
粗硝基苯,6%未反应苯 65%硫酸
绝热硝化工艺:
(1)混酸:HNO35~8%, H2SO458~68%, H2O>25%;
(2)苯过量5~10%;
(3)硝化温度:132~
68%硫酸
136℃;
(4)无冷却;
图 苯的绝热硝化流程示意图
(5)利用反应热闪蒸废酸。
生产实例:
1、
OCH3 NHCOCH3
混酸硝化 浓H2SO4 5-10℃
OCH3 NO2
NHCOCH3
O
2、
O
混酸硝化 80.5%H2SO4 40℃
旧法发烟硝酸法,缺点
3、
发烟硫酸 低温
O NO2
O
副产
NO2
O
O
SO3H
硝化
SO3H
SO3H
发烟硫酸中
SO3H
NO2
O SO3Na NO2 除去
O
11
动力学研究:硝化反应速率与被硝化物浓度和亚硝酸的浓
度成正比。 OH
OH
OH
+ NO+
第四章硝化反应
NO2 + HNO2
混酸(H2SO4-HNO3-H20)
HNO3 + 2H2SO4
NO2+ + H3O+ + 2HSO4-
表 混酸组成与NO2+浓度的关系 HNO3浓度,% H2SO4浓度,% H2O浓度,%
NO2+浓度,%
100
0
0
1
87.4
12.6
0
12.4
76
12.6
11.4
1.9
硝酸与乙酸酐的混合硝化剂
硝酸过量10~65%。
浓硝酸硝化法
硝酸过量很多倍,需回收利用; 应用范围不广。
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
只需使用过量很少的HNO3; 产品收率高,应用广(反应温度下为固态); 有废酸产生。
非均相混酸硝化
反应温度下为互不相溶的两相; 反应活性高,应用范围广; 可能发生磺化副反应 有废酸产生。
有机溶剂中硝化
可防止被硝化物 和硝化产物发生 磺化或水解反应
避免使用大量硫 酸作溶剂,从而 减少或消除废酸 量
NHCOCH3
—
—
NHCOCH3
HNO3-H2SO4
19.4%
2.1% 70.5%
HNO3-Ac2O
NHCOCH3 67.8%
3.5% 29.7%
硝化反应特点:
硝化反应不可逆 硝化反应速度快,无需高温 放热量大,需要及时移除反应热 多数为非均相反应,需要加强传质
───────────────────────────────
二、硝化剂
特殊硝化剂 (1)HNO3-H2SO4(H3PO4):增加p-位异构体收率。 (2)NaNO3(KNO3)-H2SO4:可良好控制硝化剂
第四章硝化
当芳环上有强吸电子基时,硝化反应几乎不进行;带有含氧的吸
电子基团的芳烃进行硝化时,主要生成间位异构体,同时硝化产物 中邻位的异构体要远比对位异构体多。
萘的硝化主要得到的是-硝基萘。 硝化试剂 不同的硝化对象,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硝化试剂。 相同的硝化对象,采用不同的硝化方法,则常常得到不同的产物组
废酸中硝酸的含量常用龙氏定氮计测定。硝酸在硫酸的存在下
与汞定量地作用生成氧化氮气体,从生成氧化氮的体积可以测定 硝酸的含量。 2HNO3 + 6Hg + 3H2SO4 2NO↑ + 3Hg2SO4 + 4H2O
也可以根据硝化产物的密度或熔点是否达到预定的数值来确定硝化
是否达到终点。
硝基化合物大都是黄色的,而且具有特殊的气味(大多数有杏仁
控制。
红外光谱分析也用于分析及控制硝化过程;极谱常用于硝基还原
后生成的氨基化合物中硝基余量的分析。
第三节 硝基苯的生产
硝基苯是最典型的硝化产品,其主要用途是制取苯胺和聚氨酯泡 沫塑料,此外,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及工业溶剂。
反应原理
NO 2
+ HNO 3
浓 H2SO4 50~60° C
+ H2O
第四章 硝 化
一、硝化反应
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反应称为硝化 反应。
二、硝化作用
硝化反应可作为合成氨基化合物的重要途径。 在亲核取代反应中,在芳环上引入硝基,可使其它取代 基活化。 利用硝基的极性,可使染料的颜色加深。 通过的硝化反应制得的多硝基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 某化硝化物可作反应溶剂。
- + H NO+ HSO4 2 3 + + HSO4 H+O + NO
《硝化反应》课件
硝化反应的类型
总结词
硝化反应可以分为直接硝化、间接硝化和亚硝化三种类型。
详细描述
直接硝化是指硝酸或硝酸盐直接与有机物反应生成硝基化合 物;间接硝化是指通过有机酸或醇等中间体与硝酸或硝酸盐 反应生成硝基化合物;亚硝化是指将亚硝酸或亚硝酸盐与有 机物反应生成氮杂环化合物。
硝化反应的历程
总结词
硝化反应通常经历三个阶段:亲电取代、质子转移和质子回传。
硝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常被用于引入 硝基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可以进一步 转化为其他有机化合物,如醇、醛、 酮等。
在炸药生产中的应用
硝化反应在炸药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将硝酸铵和其他有机化合物转化为 炸药。
硝化反应在炸药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将原料转化为具有高爆炸力的炸药 ,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反应温度
总结词
反应温度对硝化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具有显著影响。
详细描述
随着温度的升高,硝化反应速率通常会加快。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可以增加分子运动的速率,提高分子 碰撞的频率,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然而,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副反应增多、产物分解以及能耗增加 等问题。因此,选择适宜的反应温度是实现硝化反应经济高效的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亲电取代阶段,硝酸或硝酸盐作为亲电试剂进攻有机物的碳原子;质子转移阶段 ,质子从有机物转移到硝酸或硝酸盐中;质子回传阶段,质子从硝酸或硝酸盐回 传到有机物中,完成整个硝化反应。
02 硝化反应的机理
硝化反应的基元步骤
01
第一步
亲电取代反应
02
第二步
质子转移反应
03
第三步
电子重排反应
04
第四步
灭火器材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4章 硝化技术
1.混酸的硝化能力
硝化能力太强,虽然反应快,但容易产生多硝化 副反应;硝化能力太弱,反应缓慢,甚至硝化不完全。 工业上通常利用硫酸脱水值(D.V.S)和废酸计算浓度 (F.N.A)来表示很酸的硝化能力,井常常以此作为配制 混酸的依据。 1)硫酸的脱水值(D.V.S)是指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 和水的计算质量比。
4.搅拌
大多数硝化过程是非均相的,为了保证反应能顺利 进行及提高传热和传质效率,必须具有良好的搅拌装 置和冷却设备。 在硝化过程中,特别是在间歇硝化反应的加料阶 段停止搅拌或由于搅拌器桨叶脱落而导致搅拌失效是 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时两相很快分层,大量活泼的硝 化剂在酸相中累积,一旦搅拌再次开动,就会突然发 生激烈反应,瞬间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失去控制而 发生事故。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 施。通常在硝化设备上应装有报警装置,当反应温度 超过规定限度时,能自动停止加料。
3)浸没燃烧浓缩法。当废酸浓度较低时, 通过浸没燃烧,提浓到60%一70%,再进 行浓缩。 4)分解吸收法。废酸液中的硝酸和亚硝 酰硫酸等无机物在硫酸浓度不超过75%时, 只要加热到一定温度,便很容易分解,释 放出的氧化氮气体用碱液进行吸收处理。 工业上也有将废酸液中的有机杂质萃取、 吸附或用过热蒸气吹扫除去,然后用氨水 制成化肥。
7. 硝化异构产物分离
硝化产物常常是异构体混合物,其分离提纯方法有物 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1)物理法 当硝化异构产物的沸点和凝固点有明显差别时, 常采用精馏和结晶相结合的方法将其。例如,氯苯一 硝化产物异构体的分离多采用此法,其组成和物理性 质如表个4-7所示。
(2)化学法 化学法是利用不同异构体在某一反应中的不同化学 性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例如,在硝基苯硝化制备间 二硝基苯时,会同时副产少量邻位和对位异构体。因 间二硝基苯与亚硫酸钠不发生化学反应,而其邻位和 对位异构体会发生亲核置换反应,而其产物可溶于水, 因此可利用此反应除去邻位和对位异构体。
硝化反应演示精品PPT课件
9
硝基化合物,分子量高的烷烃亦生成多硝基化合物。 气相硝化在实验室中无制备价值,但工业上可将所得硝
8
9.4 直接硝化法
9.4.1 稀硝酸硝化法 硝酸兼具硝化剂与氧化剂的双重功能,其氧化能力随着硝酸浓度
的降低而增强(直至某一极限),硝化能力则随其浓度的降低而减弱。 稀硝酸是较弱的硝化剂,硝化过程中生成水又使其硝化能力不断减 弱,因而用其为硝化剂时必须过量。
稀硝酸只适用于活泼芳烃的硝化。例如含一0H、一NH2的化合 物可用20%的稀硝酸硝化,易被氧化的—NH2化合物往往于硝化前 预先保护,即将其与羧酸、酸酐或酰氯作用使氨基转变为酰氨基, 然后再行硝化。低级烷基取代苯也可用稀硝酸进行硝化,但浓度相 当稀时,亦将导致侧链氧化。
硝化反应
1
9.1 概 述
硝化(Nitration)系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或基团为硝基取代 的反应。硝化是极为重要的单元反应之一,硝基化合物在燃料、溶剂、 炸药、染料、香料、医药、杀虫剂等许多化工领域广泛应用。应用还原 的方法可将硝基化合物还原为亚硝基化合物、胺、氧化偶氮化合物、偶 氮化合物、氢化偶氮化合物及氨基化合物,芳伯胺经重氮化生成的重氮 盐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因此,它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HNO 3
NO
OH + H NO 2
NO 2
7
在酚类的硝化中,HN02在这里实际上起催化剂的作用,设 法除去反应体系中的HNO2、则难以实现上述反应。
9.2.2芳烃硝化反应级数(略) 9.2.3芳烃硝化反应中底物选择性和位置选择性(略)
9.3 影响硝化反应的因素(略)
1.底物结构的影响 2.硝化剂的影响 3.溶剂的影响 4.温度的影响 5.搅拌的影响
5
H N O 3 + 2 H 2 S O 4 N O 2 + H 3 O + 2 H S O 4
硝基化合物,分子量高的烷烃亦生成多硝基化合物。 气相硝化在实验室中无制备价值,但工业上可将所得硝
8
9.4 直接硝化法
9.4.1 稀硝酸硝化法 硝酸兼具硝化剂与氧化剂的双重功能,其氧化能力随着硝酸浓度
的降低而增强(直至某一极限),硝化能力则随其浓度的降低而减弱。 稀硝酸是较弱的硝化剂,硝化过程中生成水又使其硝化能力不断减 弱,因而用其为硝化剂时必须过量。
稀硝酸只适用于活泼芳烃的硝化。例如含一0H、一NH2的化合 物可用20%的稀硝酸硝化,易被氧化的—NH2化合物往往于硝化前 预先保护,即将其与羧酸、酸酐或酰氯作用使氨基转变为酰氨基, 然后再行硝化。低级烷基取代苯也可用稀硝酸进行硝化,但浓度相 当稀时,亦将导致侧链氧化。
硝化反应
1
9.1 概 述
硝化(Nitration)系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或基团为硝基取代 的反应。硝化是极为重要的单元反应之一,硝基化合物在燃料、溶剂、 炸药、染料、香料、医药、杀虫剂等许多化工领域广泛应用。应用还原 的方法可将硝基化合物还原为亚硝基化合物、胺、氧化偶氮化合物、偶 氮化合物、氢化偶氮化合物及氨基化合物,芳伯胺经重氮化生成的重氮 盐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因此,它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HNO 3
NO
OH + H NO 2
NO 2
7
在酚类的硝化中,HN02在这里实际上起催化剂的作用,设 法除去反应体系中的HNO2、则难以实现上述反应。
9.2.2芳烃硝化反应级数(略) 9.2.3芳烃硝化反应中底物选择性和位置选择性(略)
9.3 影响硝化反应的因素(略)
1.底物结构的影响 2.硝化剂的影响 3.溶剂的影响 4.温度的影响 5.搅拌的影响
5
H N O 3 + 2 H 2 S O 4 N O 2 + H 3 O + 2 H S O 4
精细化工合成资料4硝化
NO2
+ NaCl + H2O
ONa
10% NaOH 100℃,常压
NO2
NO2 + NaCl + H2O
利用硝基的强极性,赋予精细化学品以某
些特性,如使颜料的颜色加深。
NO2 H3C NO2 H3C COCH3 CONH
COCH3 N N CH CONH
NH N C
(m.p.=254~257℃)
表 混酸组成与NO2+浓度的关系
HNO3浓度,% H2SO4浓度,%
100 87.4 76 0 12.6 12.6
H2O浓度,%
0 0 11.4
NO2+浓度,%
1 12.4 1.9
4.1.5 硝化方法
稀硝酸硝化 (1)进攻质点为NO+;
(2)硝化剂通常过量10~65%;
(3)应用于易硝化的芳香族化合物,如分子中 含有-OH,-OR,-NHCOCH3等基团。
存在的问题:对设备要求高(密封、防腐)
4.5 亚硝化
向有机物分子的碳原子上引入亚硝基, 生产C-NO键的反应叫做亚硝化反应。
反应历程:亲电取代反应 反应质点:NO+ 亚硝化剂:NaNO2+HX(HCl,H2SO4)
ArH + NaNO2 + HCl → ArNO + NaCl + H2O
4.1.2 硝化的目的
将硝基转化为其它基团(-NH2)
4.1.2 硝化的目的
提高亲核置换反应活性
Cl + 2NaOH
Cl + 2NaOH NO2 Cl NO2 + 2NaOH NO2
ONa
+ NaCl + H2O
ONa
10% NaOH 100℃,常压
NO2
NO2 + NaCl + H2O
利用硝基的强极性,赋予精细化学品以某
些特性,如使颜料的颜色加深。
NO2 H3C NO2 H3C COCH3 CONH
COCH3 N N CH CONH
NH N C
(m.p.=254~257℃)
表 混酸组成与NO2+浓度的关系
HNO3浓度,% H2SO4浓度,%
100 87.4 76 0 12.6 12.6
H2O浓度,%
0 0 11.4
NO2+浓度,%
1 12.4 1.9
4.1.5 硝化方法
稀硝酸硝化 (1)进攻质点为NO+;
(2)硝化剂通常过量10~65%;
(3)应用于易硝化的芳香族化合物,如分子中 含有-OH,-OR,-NHCOCH3等基团。
存在的问题:对设备要求高(密封、防腐)
4.5 亚硝化
向有机物分子的碳原子上引入亚硝基, 生产C-NO键的反应叫做亚硝化反应。
反应历程:亲电取代反应 反应质点:NO+ 亚硝化剂:NaNO2+HX(HCl,H2SO4)
ArH + NaNO2 + HCl → ArNO + NaCl + H2O
4.1.2 硝化的目的
将硝基转化为其它基团(-NH2)
4.1.2 硝化的目的
提高亲核置换反应活性
Cl + 2NaOH
Cl + 2NaOH NO2 Cl NO2 + 2NaOH NO2
ONa
硝化反应综述PPT课件
化,促进亲核置换反应进行。 (3)在染料合成中,利用硝基的极性,加深染料
的颜色,有些硝基化合物可作为烈性炸药。
硝化后的产物:
C-硝基、N-硝基、O-硝基 化合物
硝化剂的活泼质点
5
硝化反应通常是用能够生成硝基正离子(NO2+) 的试剂为硝化剂。
1903年尤勒(Euler)最早提出NO2+离子为硝化 反应的进攻试剂这个观点。以后的各种研究确 证了它的存在,并证明了它是亲电硝化反应的 真正进攻质点。
CH3COONO3-
子 能 力
Cl-
增 (
H2O-
强
BF4-
)
C2H5OH H2O CH3COOH HNO3 HCl
H3O+ HBF4
1.2硝化剂的类型和硝化方法
7
硝化剂主要是硝酸,从无水硝酸到稀硝酸都可 以作为硝化剂。
由于被硝化物性质和活泼性的不同,硝化剂 常常不是单独的硝酸,而是硝酸和各种质子酸 (如硫酸)、有机酸、酸酐及各种路易斯酸的混合 物。此外还可使用氮的氧化物,亚硝酸盐、有 机硝酸酯等作为硝化剂。
三氧化二氮在硫酸中对芳烃无硝化能力,对苯也不 能直接进行硝化,但三氧化二氮在路易斯酸的催化 下,不仅是良好的亚硝化剂,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 也具有硝化能力,能将硝基引入芳核。
许多有机化合物可以用亚硝酸的水溶液进行硝化, 这是由于存在N2O4、N2O3和NO2等。无水 N2O4与苯难起反应,但有过量硫酸时,在低温下 N2O4亦能使芳烃硝化。
×100
1+D.V.S.
2.2混酸的硝化能力
33
氯苯一硝化时采用三种不同混酸的计算数据
混酸 组成
%
1mol 氯苯
硝酸比Φ=1
H2SO4 HNO3 H2O D.V.S. F.N.A. 所需混酸,kg 所需100%H2SO4,kg 废酸量,kg
的颜色,有些硝基化合物可作为烈性炸药。
硝化后的产物:
C-硝基、N-硝基、O-硝基 化合物
硝化剂的活泼质点
5
硝化反应通常是用能够生成硝基正离子(NO2+) 的试剂为硝化剂。
1903年尤勒(Euler)最早提出NO2+离子为硝化 反应的进攻试剂这个观点。以后的各种研究确 证了它的存在,并证明了它是亲电硝化反应的 真正进攻质点。
CH3COONO3-
子 能 力
Cl-
增 (
H2O-
强
BF4-
)
C2H5OH H2O CH3COOH HNO3 HCl
H3O+ HBF4
1.2硝化剂的类型和硝化方法
7
硝化剂主要是硝酸,从无水硝酸到稀硝酸都可 以作为硝化剂。
由于被硝化物性质和活泼性的不同,硝化剂 常常不是单独的硝酸,而是硝酸和各种质子酸 (如硫酸)、有机酸、酸酐及各种路易斯酸的混合 物。此外还可使用氮的氧化物,亚硝酸盐、有 机硝酸酯等作为硝化剂。
三氧化二氮在硫酸中对芳烃无硝化能力,对苯也不 能直接进行硝化,但三氧化二氮在路易斯酸的催化 下,不仅是良好的亚硝化剂,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 也具有硝化能力,能将硝基引入芳核。
许多有机化合物可以用亚硝酸的水溶液进行硝化, 这是由于存在N2O4、N2O3和NO2等。无水 N2O4与苯难起反应,但有过量硫酸时,在低温下 N2O4亦能使芳烃硝化。
×100
1+D.V.S.
2.2混酸的硝化能力
33
氯苯一硝化时采用三种不同混酸的计算数据
混酸 组成
%
1mol 氯苯
硝酸比Φ=1
H2SO4 HNO3 H2O D.V.S. F.N.A. 所需混酸,kg 所需100%H2SO4,kg 废酸量,kg
硝化及亚硝化—认识硝化反应(有机合成课件)
硝化及亚硝化反应
硝化方法
稀硝酸硝化 浓硝酸硝化 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 非均相混酸硝化 有机溶剂中硝化
精精细细有有机机合合成技成术技术
硝化及亚硝化反应
(1)稀硝酸硝化
• 稀硝酸硝化常用于含有强的第一类定位基的芳香族化合 物,如酚类、酚醚类和某些N-酸化的芳胺的硝化。反应 在不锈钢或搪瓷设备中进行,硝酸约过量10%~65%。
• 对于某些在混酸中易被磺化的化合物,可在硝酸、醋酐、 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等介质中用硝酸硝化。这种方法可 避免使用大量的硫酸作溶剂,在工业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精精细细有有机机合合成技成术技术
硝化及亚硝化反应
有机溶剂中硝化—溶剂作用下形成均相反应体系
• 适用于反应条件下呈固态、易被磺化的化合物。 (1)避免使用大量硫酸做溶剂,减少或消除了废酸量; (2)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改变硝基异构体的比例; (3)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酸、乙酸酐等。
精精细细有有机机合合成技成术技术
硝化及亚硝化反应
精精细细有有机机合合成技成术技术
硝化及亚硝化反应
(4)可制备炸药,如有的多硝基化合物是烈性炸药; 还可用作氧化剂或溶剂等。
在精细化工生产中,芳烃的亲电性硝化更为多见, 且理论和生产工艺的研究也最多。
精精细细有有机机合合成技成术技术
硝化及亚硝化反应
硝化及亚硝化反应
• 硝化是极其重要的单元反应。作为硝化反应的 产物——硝基化合物在燃料、溶剂、炸药、香 料、医药、农药等许多化工领域中可直接或间 接地找到它的应用实例。
精精细细有有机机合合成技成术技术
引入硝基的目的:
硝化及亚硝化反应
(1)作为制备氨基化合物的重要途径。 (2)为促进芳环上的亲核置换反应,引入强吸电性的硝 基可使其他取代基活化。有时硝基本身也可作为离去基团 而被亲核基团所置换。 (3)利用硝基的极性使染料的颜色加深。
第四章 硝化及亚硝化 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课件
N
CC
N
O
NH
O
N
O H 3C
返回
18
五、工业硝化方法
1、稀硝酸硝化
(1)进攻质点为NO+;
(2)硝化剂通常过量10~65%;
(3)应用于易硝化的芳香族化合物,如分子中 含有-OH,-OR,-NHCOCH3等基团。
2、浓硝酸硝化
(1)硝酸过量很多倍,需回收利用;
(2)应用范围不广。
2020/9/30
NO 2
17
3、满足产品性能要求 如:向染料分子中引入硝基,可使染料颜色加深
H3C
N2 O CO3CH
NNCH CONH
(m.p.=254~257℃)
O 2N
C3H CO3CH
NNCH CONH
(m.p.=210℃)
2020/9/30
H3C
N2 O CO3CH NH NC CONH
OH
H 3C C
13
某些芳环上的磺酸基或乙酰基也可被硝基所 置换,如:
O H
O H
O H
| - S O 3HH N O 3N O 2-| - N O 2 H N O 3N O 2-| - N O 2
| S O 3H
| S O 3H
| N O 2
COCH3 |
-OCH3
| OCH3
HNO3 CH3COOH
NO2 |
• 放热量大,需要及时移除反应热
• 多数为非均相反应,需要加强传质
• 空间位阻效应不明显
NO2 SO3H
2020/9/30
HO3S
SO3H
返回
16
第四章 硝化和亚硝化反应
四、硝化的目的
硝化反应主要危险及控制措施解析ppt课件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三、硝化过程的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
1、硝化过程的危害因素 (1)硝化生产中反应热量大,温度不易控制。
硝化反应一般在较低温度下便会发生,易于放热,反应不易 控制。(其中苯硝化过程中,引入一个硝基,可释放出152.2~ 153KJ/mol的热量。)所以硝化需要在降温条件下进行。在硝化 反应中,倘若稍有疏忽,如中途搅拌停止、搅拌桨脱落、冷却效 果不好、加料速度过快、投料比例不当、反应温度失控等原因, 都可能使反应温度猛增、混酸氧化能力加强,并有多硝基物生成, 容易引起着火和爆炸事故。
四、案例1——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件(续)
案例分析
• 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 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 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 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气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 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 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 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 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二、硝化剂的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续)
2、硝酸的预防与急救 •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应与还原剂、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 个体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4)泄压、防有害气体外泄装置不可靠
硝化ppt课件
18
9、亚硝化
9.3 叔芳胺的亚硝化
N(CH3)2
NaNO2,H2SO4
0℃
N(CH 3)2 .HCl
NO
19
作业
简述以下工艺过程:(1)由苯制备硝基苯磺酸钠异构体混合物,它是 印染助剂防染盐;(2)由苯制备间硝基苯磺酸钠。
简述由萘制备以下氨基萘磺酸的合成路线和工艺过程。
NH2
NH2
SO3HNH2
CH3
CH3
水解
NH
NO2
浓H2SO4 55-60℃
S
NO2 NH2
O2
红色基GL
15
8、置换硝化
磺基的取代硝化:如苦味酸的合成(为什么走二步?)
OH
OH
OH
OH
+
SO3H
HNO3 O2N
NO2
SO3H
NO2
重氮基的取代硝化(定位准确)
NH2 + HBF4 NaNO2
NO2
N2BF4NaNO2 Cu
1.
2.
+
3.
NH2
HO3S +
NH2
SO3H
SO3H
HO3S
简述由甲苯制备以下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工艺路线。
CH3
NH2
1.
2.
CH3 NH2 3.
CH3 NO2
4.
CH3
CH3
Cl
NO2
5.
O2N
NO2
NO2
NH2
NH2
写出间苯二酚在乙酸水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进行反应制4,6-二硝基-1,3-苯 二酚的反应式,并说明亚硝酸钠的作用。
亚硝酸钠水溶液的同时,不断滴加少量亚硫酸钠水溶液,以促进硝化 反应。 4、在制备对亚硝基苯酚时,将C6H5OH、NaOH、NaNO2按1:1.5:1.5的摩 尔比配成混合水溶液,然后慢慢滴加到稀硫酸中进行亚硝化反应。
9、亚硝化
9.3 叔芳胺的亚硝化
N(CH3)2
NaNO2,H2SO4
0℃
N(CH 3)2 .HCl
NO
19
作业
简述以下工艺过程:(1)由苯制备硝基苯磺酸钠异构体混合物,它是 印染助剂防染盐;(2)由苯制备间硝基苯磺酸钠。
简述由萘制备以下氨基萘磺酸的合成路线和工艺过程。
NH2
NH2
SO3HNH2
CH3
CH3
水解
NH
NO2
浓H2SO4 55-60℃
S
NO2 NH2
O2
红色基GL
15
8、置换硝化
磺基的取代硝化:如苦味酸的合成(为什么走二步?)
OH
OH
OH
OH
+
SO3H
HNO3 O2N
NO2
SO3H
NO2
重氮基的取代硝化(定位准确)
NH2 + HBF4 NaNO2
NO2
N2BF4NaNO2 Cu
1.
2.
+
3.
NH2
HO3S +
NH2
SO3H
SO3H
HO3S
简述由甲苯制备以下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工艺路线。
CH3
NH2
1.
2.
CH3 NH2 3.
CH3 NO2
4.
CH3
CH3
Cl
NO2
5.
O2N
NO2
NO2
NH2
NH2
写出间苯二酚在乙酸水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进行反应制4,6-二硝基-1,3-苯 二酚的反应式,并说明亚硝酸钠的作用。
亚硝酸钠水溶液的同时,不断滴加少量亚硫酸钠水溶液,以促进硝化 反应。 4、在制备对亚硝基苯酚时,将C6H5OH、NaOH、NaNO2按1:1.5:1.5的摩 尔比配成混合水溶液,然后慢慢滴加到稀硫酸中进行亚硝化反应。
第4章 硝化技术PPT课件
3
.
4)非均相混酸硝化。当被硝化物和硝化产物在反应温 度下都呈液态且难镕或不溶于废酸时,常采用非均相的 混酸硝化法。这时,需要剧烈的搅拌,使有机物充分地 分散到酸相中以完成硝化反应。这种非均相法是工业上 最常用、员重要的硝化方法,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5)有机溶剂中硝化。这种方法优点在于可避免使用大 量的硫酸作溶剂,从而减少或消除废酸量,常常使用不 同的溶剂以改变硝化产物异构体的比例。常用的有机溶 剂有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酸或乙酐等。
6.硝化副反应
在芳烃硝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硝化副反应,如氧化、 去烃基、置换、脱按、开环和聚合等许多副反应。这些 副反应是由于被硝化物的性质不同和反应条件的选择不 当而造成的。副反应的产生,造成了反应物或硝化物的 损失,也增加了主要产物分离和精制费用,研究副反应 的目的就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加生产 的安全性。
在芳烃硝化过程中氧化副反应是影响最大的、不可 避免的副反应。发生氧化的位置主要在环上和侧链上。 当活泼的被硝化物硝化时,容易产生环上氧化,生成酚 类有机物。例如,甲苯硝化时。将副产生成硝基甲酚, 菜硝化时将副产生成2,4—二硝基萘酚等。
12
.
4.3硝化方法
4.3.1 混酸硝化
在工业上,芳烃的硝化多采用混酸硝化法,其优点为: ①硝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生产能力高; 硝酸用量可接近理论且,硝化后废酸可设法回收利用; ③硫酸的热容量大,可使硝化反应比较乎稳地进行; ④通常可以来用普通碳钢、不锈钢或铸铁设备作硝化 器。 ·
1)闭路循环法。将硝化后的废酸直接用于下一批的单 硝化生产中。
2)蒸发浓缩法。在一定温度下,用原料芳烃萃取废酸 中的杂质,再蒸发浓缩废酸,使硫酸浓度达到92.5% 一95%,并用于配酸。
.
4)非均相混酸硝化。当被硝化物和硝化产物在反应温 度下都呈液态且难镕或不溶于废酸时,常采用非均相的 混酸硝化法。这时,需要剧烈的搅拌,使有机物充分地 分散到酸相中以完成硝化反应。这种非均相法是工业上 最常用、员重要的硝化方法,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5)有机溶剂中硝化。这种方法优点在于可避免使用大 量的硫酸作溶剂,从而减少或消除废酸量,常常使用不 同的溶剂以改变硝化产物异构体的比例。常用的有机溶 剂有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酸或乙酐等。
6.硝化副反应
在芳烃硝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硝化副反应,如氧化、 去烃基、置换、脱按、开环和聚合等许多副反应。这些 副反应是由于被硝化物的性质不同和反应条件的选择不 当而造成的。副反应的产生,造成了反应物或硝化物的 损失,也增加了主要产物分离和精制费用,研究副反应 的目的就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加生产 的安全性。
在芳烃硝化过程中氧化副反应是影响最大的、不可 避免的副反应。发生氧化的位置主要在环上和侧链上。 当活泼的被硝化物硝化时,容易产生环上氧化,生成酚 类有机物。例如,甲苯硝化时。将副产生成硝基甲酚, 菜硝化时将副产生成2,4—二硝基萘酚等。
12
.
4.3硝化方法
4.3.1 混酸硝化
在工业上,芳烃的硝化多采用混酸硝化法,其优点为: ①硝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生产能力高; 硝酸用量可接近理论且,硝化后废酸可设法回收利用; ③硫酸的热容量大,可使硝化反应比较乎稳地进行; ④通常可以来用普通碳钢、不锈钢或铸铁设备作硝化 器。 ·
1)闭路循环法。将硝化后的废酸直接用于下一批的单 硝化生产中。
2)蒸发浓缩法。在一定温度下,用原料芳烃萃取废酸 中的杂质,再蒸发浓缩废酸,使硫酸浓度达到92.5% 一95%,并用于配酸。
学习情境3硝化技术
第四章 硝化技术 硝化技术
学习情境3
一、概述 二、硝化的基本原 理(硝化反应机理、 反应的影响因素) 三、硝化方法 (混酸硝化、硝酸 硝化、其他硝化方 法、硝化异构体产 物的分离方法) 四、应用实例
4.1 概述
• 1、硝化反应的概念: • 在硝酸等硝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分子中 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的反应叫 硝化反应 • 生成的产物叫做硝基化合物。
• 表4-2 乙酰苯胺用不同的硝化剂硝化时对产物得影响
硝化剂
温度 (℃)
20 -20 -20 20
邻位%
间位%
对位%
邻位/ 对位
0.25 0.31 0.69 2.28
HNO3+H2SO4 HNO3(90%) HNO3(80%) HNO3(在醋酐 中)
19.4 23.5 40.7 67.8
2.1 - - 2.5
• (4)有机溶剂中的硝化—在浓酸中易被磺化的化 合物;可在二氯甲烷、乙酐等溶剂中硝化。
4、硝化特点:
• (1) 在进行硝化反应的条件下,反应是 不可逆的。 • 水的存在不会导致硝基脱落的逆反应, 但是水会影响硝化反应的速度和硝基物 异体的生成比例。 • (2)硝化反应速度快,是强放热反应。 • (3)在多数场合下,反应物与硝化剂是 不能完全互溶的,分为有机层和酸层。
表4-1 苯的各种取代衍生物在混酸中硝化的相对速度
取代基 ( -Y )
—N(CH3)2 —OCH3 —CH3 —C(CH3)3
相对 速度
2╳10l1 2╳105 24.5 15.5
取代基 ( -Y )
—CH2CO2C2H5
相对 速度
3.8 1.0 0.18 0.15
取代基 ( -Y )
学习情境3
一、概述 二、硝化的基本原 理(硝化反应机理、 反应的影响因素) 三、硝化方法 (混酸硝化、硝酸 硝化、其他硝化方 法、硝化异构体产 物的分离方法) 四、应用实例
4.1 概述
• 1、硝化反应的概念: • 在硝酸等硝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分子中 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的反应叫 硝化反应 • 生成的产物叫做硝基化合物。
• 表4-2 乙酰苯胺用不同的硝化剂硝化时对产物得影响
硝化剂
温度 (℃)
20 -20 -20 20
邻位%
间位%
对位%
邻位/ 对位
0.25 0.31 0.69 2.28
HNO3+H2SO4 HNO3(90%) HNO3(80%) HNO3(在醋酐 中)
19.4 23.5 40.7 67.8
2.1 - - 2.5
• (4)有机溶剂中的硝化—在浓酸中易被磺化的化 合物;可在二氯甲烷、乙酐等溶剂中硝化。
4、硝化特点:
• (1) 在进行硝化反应的条件下,反应是 不可逆的。 • 水的存在不会导致硝基脱落的逆反应, 但是水会影响硝化反应的速度和硝基物 异体的生成比例。 • (2)硝化反应速度快,是强放热反应。 • (3)在多数场合下,反应物与硝化剂是 不能完全互溶的,分为有机层和酸层。
表4-1 苯的各种取代衍生物在混酸中硝化的相对速度
取代基 ( -Y )
—N(CH3)2 —OCH3 —CH3 —C(CH3)3
相对 速度
2╳10l1 2╳105 24.5 15.5
取代基 ( -Y )
—CH2CO2C2H5
相对 速度
3.8 1.0 0.18 0.15
取代基 ( -Y )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当被硝化物或硝化产物在反应温 度下是固态时,多将被硝化物溶解在大量的浓硫酸中,然后加入 硝酸或混酸(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进行硝化。这种均相硝化法只 需使用过量很少的硝酸,一般产串较高,所以应用范围广。
4)非均相混酸硝化。当被硝化物和硝化产物在反应温 度下都呈液态且难镕或不溶于废酸时,常采用非均相的 混酸硝化法。这时,需要剧烈的搅拌,使有机物充分地 分散到酸相中以完成硝化反应。这种非均相法是工业上 最常用、员重要的硝化方法,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5.相比与硝酸比
相比是指混酸与被硝化物的质量比,有时也称酸油 比。选择适宜的相比是保证非均相硝化反应顺利进行的 保证。相比过大,设备生产能力下降,废酸量大大增多; 相比过小,反应初期酸的浓度过高,反应太激烈,难于 控制温度。在工业生产中,常常向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 废酸来调节相比。采取这样的措施,不但反应平稳,有 利于反应热的分散和传递,而且废酸的总量并末增多。
硝酸比是硝酸和被硝化物的物质的量比。理论上两
者应是符合化学计量的,但实际上硝酸的用量往往高于 理论量。当采用混酸为硝化剂时,硝酸比的大小取决于 被硝化物硝化的难易程度,对于易硝化的物质,硝酸过 量1%一5%,对于难硝他的物质,硝酸需过量lo%一20 %或更多。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限制越来越严格,20世纪 70年代以来,趋向于用绝热硝化或常规硝化技术来代替 原来的过量硝酸硝化工艺,优点是可充分利用硝酸和更 有利于降低多硝基物的生成量。
6.硝化副反应
在芳烃硝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硝化副反应,如氧化、
去烃基、置换、脱按、开环和聚合等许多副反应。这些 副反应是由于被硝化物的性质不同和反应条件的选择不 当而造成的。副反应的产生,造成了反应物或硝化物的 损失,也增加了主要产物分离和精制费用,研究副反应 的目的就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加生产 的安全性。
4.2.2硝化动力学
以不同浓度的硝酸、混酸、硝酸盐和过量硫酸、硝 酸和乙酐的混合物作为硝化剂进行的硝化反应是典型 的亲电取代反应。硝化剂自身的离解,提供了各种亲 电质点,形成了一个多种质点的平衡体系。
无机酸可按下式发生离解
混酸能按下列几种方式离解
4.2.3硝化影响因素
1.被硝化物的性质
硝化反应是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芳烃硝化反 应的难易程度,与芳环上取代基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实验已测定了苯的各种取代衍生物在混酸中进行一硝 化的反应速率,如表4—l所示。
第4章 硝化技术
4.1 概 述
向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原子上引入硝基(一NO2)的反应称硝化 反应。在精细有机合成工业中,最重要的硝化反应是用硝酸作硝化 剂向芳环或芳杂环中引入硝基
芳香族硝化反应像磁化反应一样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化学过程, 其应用十分广泛。引入硝基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1)硝基可以转化为其他取代基,尤其是制取氨基化合物的一条重 要途径; (2)利用硝基的强吸电性,使芳环上的其他取代基活化,易于发生 亲核置换反应; (3)利用硝基的强极性,赋予精细化工产品某种特性,例如加深染 料的颜色,使药物的生理效应有显著变异等。
2.硝化剂
不同的硝化对象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硝化方法。 相同的硝化对象,如果采用不同的硝化方法,则常 常得到不同的产物组成。例如,乙酰苯胺用不同的 硝化剂硝化时,所得产物组成相差很大(表4—2)因 此在进行硝化反应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硝化剂。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3.温度
5)有机溶剂中硝化。这种方法优点在于可避免使用大 量的硫酸作溶剂,从而减少或消除废酸量,常常使用不 同的溶剂以改变硝化产物异构体的比例。常用的有机溶 剂有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酸或乙酐等。
硝化特点如下: 。①进行硝化反应的条件下,反应是不可逆的
②化反应速度快,是强放热反应,其放热量 约为126kJ/mol; ③在多数场合下,反应物与硝化剂是不能完 全互溶的,常常分为有机层和酸层
温度对于硝化反应的影响十分重要。对于非均相硝
化反应,温度直接影响反应速率和生成物异构体的比 例。一般易于硝化和易于发生氧化副反应的芳烃(如酚、 酚醚等)可采用高温硝化。
对于非均相硝化反应,温度还将影响芳烃在酸相中
的物理性能(溶解度、乳化液强度、界面张力)和总反应 速率等。由于非均相硝化反应过程复杂,因而温度对 其影响呈不规则状态。例如,甲苯—硝化的反应速率 常数大致为每升高10℃增加1.5—2.2倍。
芳族硝基化合物主要是用直接硝化反应来制取,工业化方法主要 有以下几种:
1)稀硝酸硝化。通常用于易硝化的芳族化合物,例如,酚类、 酚醚和某些N—酰化芳胺等。这时所用的硝酸约过量10%一65%。
2)浓硝酸硝化。浓硝酸硝化(或称发姻硝酸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前只用于少 数硝基化合物的制备。这种硝化一般要用过量许多倍的硝酸,过 量的硝酸必须设法回收或利用,从而限制了该法的实际应用。
硝化温度的选择,对异构体的生成比例有时也有一
定影响。表4—4表明了在不同温度下混酸硝化硝基苯 时的异构体产物的组成。
4.搅拌
大多数硝化过程是非均相的,为了保证反应能顺利
进行及提高传热和传质效率,必须具有良好的搅拌装 置和冷却设备。
在硝化过程中,特别是在间歇硝化反应的加料阶
段停止搅拌或由于搅拌器桨叶脱落而导致搅拌失效是 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时两相很快分层,大量活泼的硝 化剂在酸相中累积,一旦搅拌再次开动,就会突然发 生激烈反应,瞬间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失去控制而 发生事故。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 施。通常在硝化设备上应装有报警装置,当反应温度 超过规定限度时,能自动停止加料。
4.2 硝化理论
4.2.1 硝化反应机理
芳烃的硝化反应符合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一般规 律。以苯为例,首先是亲电质点N02-向芳环进攻生成 络合物,然后转变成 络合物,最后脱去质子得到硝化
产物。在浓硫酸或混酸硝化反应过程中,其中转变成。 络合物是慢反应,控制整个反应的进程。在硝基盐(如 NO2BF4和N02PF6)硝化反应中,它的硝化能力比浓硝 酸和混酸强得多,控制反应速度的步骤是 络合物的生 成。
4)非均相混酸硝化。当被硝化物和硝化产物在反应温 度下都呈液态且难镕或不溶于废酸时,常采用非均相的 混酸硝化法。这时,需要剧烈的搅拌,使有机物充分地 分散到酸相中以完成硝化反应。这种非均相法是工业上 最常用、员重要的硝化方法,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5.相比与硝酸比
相比是指混酸与被硝化物的质量比,有时也称酸油 比。选择适宜的相比是保证非均相硝化反应顺利进行的 保证。相比过大,设备生产能力下降,废酸量大大增多; 相比过小,反应初期酸的浓度过高,反应太激烈,难于 控制温度。在工业生产中,常常向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 废酸来调节相比。采取这样的措施,不但反应平稳,有 利于反应热的分散和传递,而且废酸的总量并末增多。
硝酸比是硝酸和被硝化物的物质的量比。理论上两
者应是符合化学计量的,但实际上硝酸的用量往往高于 理论量。当采用混酸为硝化剂时,硝酸比的大小取决于 被硝化物硝化的难易程度,对于易硝化的物质,硝酸过 量1%一5%,对于难硝他的物质,硝酸需过量lo%一20 %或更多。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限制越来越严格,20世纪 70年代以来,趋向于用绝热硝化或常规硝化技术来代替 原来的过量硝酸硝化工艺,优点是可充分利用硝酸和更 有利于降低多硝基物的生成量。
6.硝化副反应
在芳烃硝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硝化副反应,如氧化、
去烃基、置换、脱按、开环和聚合等许多副反应。这些 副反应是由于被硝化物的性质不同和反应条件的选择不 当而造成的。副反应的产生,造成了反应物或硝化物的 损失,也增加了主要产物分离和精制费用,研究副反应 的目的就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加生产 的安全性。
4.2.2硝化动力学
以不同浓度的硝酸、混酸、硝酸盐和过量硫酸、硝 酸和乙酐的混合物作为硝化剂进行的硝化反应是典型 的亲电取代反应。硝化剂自身的离解,提供了各种亲 电质点,形成了一个多种质点的平衡体系。
无机酸可按下式发生离解
混酸能按下列几种方式离解
4.2.3硝化影响因素
1.被硝化物的性质
硝化反应是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芳烃硝化反 应的难易程度,与芳环上取代基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实验已测定了苯的各种取代衍生物在混酸中进行一硝 化的反应速率,如表4—l所示。
第4章 硝化技术
4.1 概 述
向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原子上引入硝基(一NO2)的反应称硝化 反应。在精细有机合成工业中,最重要的硝化反应是用硝酸作硝化 剂向芳环或芳杂环中引入硝基
芳香族硝化反应像磁化反应一样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化学过程, 其应用十分广泛。引入硝基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1)硝基可以转化为其他取代基,尤其是制取氨基化合物的一条重 要途径; (2)利用硝基的强吸电性,使芳环上的其他取代基活化,易于发生 亲核置换反应; (3)利用硝基的强极性,赋予精细化工产品某种特性,例如加深染 料的颜色,使药物的生理效应有显著变异等。
2.硝化剂
不同的硝化对象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硝化方法。 相同的硝化对象,如果采用不同的硝化方法,则常 常得到不同的产物组成。例如,乙酰苯胺用不同的 硝化剂硝化时,所得产物组成相差很大(表4—2)因 此在进行硝化反应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硝化剂。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3.温度
5)有机溶剂中硝化。这种方法优点在于可避免使用大 量的硫酸作溶剂,从而减少或消除废酸量,常常使用不 同的溶剂以改变硝化产物异构体的比例。常用的有机溶 剂有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酸或乙酐等。
硝化特点如下: 。①进行硝化反应的条件下,反应是不可逆的
②化反应速度快,是强放热反应,其放热量 约为126kJ/mol; ③在多数场合下,反应物与硝化剂是不能完 全互溶的,常常分为有机层和酸层
温度对于硝化反应的影响十分重要。对于非均相硝
化反应,温度直接影响反应速率和生成物异构体的比 例。一般易于硝化和易于发生氧化副反应的芳烃(如酚、 酚醚等)可采用高温硝化。
对于非均相硝化反应,温度还将影响芳烃在酸相中
的物理性能(溶解度、乳化液强度、界面张力)和总反应 速率等。由于非均相硝化反应过程复杂,因而温度对 其影响呈不规则状态。例如,甲苯—硝化的反应速率 常数大致为每升高10℃增加1.5—2.2倍。
芳族硝基化合物主要是用直接硝化反应来制取,工业化方法主要 有以下几种:
1)稀硝酸硝化。通常用于易硝化的芳族化合物,例如,酚类、 酚醚和某些N—酰化芳胺等。这时所用的硝酸约过量10%一65%。
2)浓硝酸硝化。浓硝酸硝化(或称发姻硝酸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前只用于少 数硝基化合物的制备。这种硝化一般要用过量许多倍的硝酸,过 量的硝酸必须设法回收或利用,从而限制了该法的实际应用。
硝化温度的选择,对异构体的生成比例有时也有一
定影响。表4—4表明了在不同温度下混酸硝化硝基苯 时的异构体产物的组成。
4.搅拌
大多数硝化过程是非均相的,为了保证反应能顺利
进行及提高传热和传质效率,必须具有良好的搅拌装 置和冷却设备。
在硝化过程中,特别是在间歇硝化反应的加料阶
段停止搅拌或由于搅拌器桨叶脱落而导致搅拌失效是 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时两相很快分层,大量活泼的硝 化剂在酸相中累积,一旦搅拌再次开动,就会突然发 生激烈反应,瞬间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失去控制而 发生事故。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 施。通常在硝化设备上应装有报警装置,当反应温度 超过规定限度时,能自动停止加料。
4.2 硝化理论
4.2.1 硝化反应机理
芳烃的硝化反应符合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一般规 律。以苯为例,首先是亲电质点N02-向芳环进攻生成 络合物,然后转变成 络合物,最后脱去质子得到硝化
产物。在浓硫酸或混酸硝化反应过程中,其中转变成。 络合物是慢反应,控制整个反应的进程。在硝基盐(如 NO2BF4和N02PF6)硝化反应中,它的硝化能力比浓硝 酸和混酸强得多,控制反应速度的步骤是 络合物的生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