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2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6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2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6一. 教材分析《通过感官来发现》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途径来获取证据,认识和理解自然现象。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感官去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但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不太会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对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原理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感官去观察和发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和理解自然现象,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感官去观察和发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感官去观察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实验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和教学道具,如显微镜、放大镜、实验仪器等。
2.教学资源:收集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PPT等。
3.环境准备:布置一个适合观察和实验的环境,保证学生的安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吗?”“我们如何去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等。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一. 教材分析《通过感官来发现》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们是如何通过感官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发现感官的秘密。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的阶段,对于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各种感官,但对于如何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类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感官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的基本原理。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感官的作用。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感官器官的模型或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美丽的风景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事物。
2.呈现(10分钟)讲解人类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的基本原理,展示感官器官的模型或图片。
让学生了解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皮肤各自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感官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官的作用。
例如,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尝试用触觉来识别物体;或者让学生闻气味,尝试用嗅觉来识别事物。
4.巩固(10分钟)提问学生关于感官的认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1.我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观察自己的身体。
1.提问: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自己的身体呢?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用手摸、用嘴尝实际分别是皮肤、舌头这两个器官在起作用。
2.明确眼睛、鼻子、耳朵、皮肤、舌头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简称“感官。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将通过这些感官去发现物体的信息,板书“通过感官来发现”活动意图说明:回顾上节课探究活动,明确感觉器官,揭示课题。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利用看观察,并区分实际观察的和想象的)1.说一说观察到了馒头图片的哪些信息?2.说一说观察到了铃铛图片的哪些信息?3.说一说观察图片用到了哪个感官?4.找出用眼睛看不能发现的信息,并说一说如果要观察到这些信息,要用到哪些感官?教师活动21.出示馒头图片,提问:观察到了这个馒头的哪些信息?学生说,教师板书。
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词汇描述。
(比如“软软的”,可以用“软”这个简单的科学词汇描述)2.出示铃铛图片,提问:观察到了这个铃铛的哪些信息?学生说,教师板书。
并引导学生用科学词汇描述。
3.教师提问:刚才观察图片用到了哪个感觉器官?4.质疑:刚才孩子们说道的信息用眼睛看可以看不到的哦。
你能把这些信息找出来吗?并说明理由。
明确实际观察和想象的。
教师活动3学生活动61.判p àn 断du àn 下xi à列li è说shu ō法f ǎ是sh ì否f ǒu 正zh èn ɡ确qu è,正zh èn ɡ确qu è的de 画hu à“√”,错cu ò误w ù的de 画hu à“×”6.请q ǐn ɡ将ji ān ɡ科k ē学xu é词c í汇hu ì与y ǔ对du ì应y ìn ɡ的de 感ɡǎn 觉ju é器q ì官ɡu ān 连li án 线xi àn 。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一. 教材分析《2.2通过感官来发现》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大脑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个感官来获取外界信息。
教科书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感官功能,帮助他们认识到感官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对他们来说,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感官的功能会更加直观和深刻。
但是,他们对感官的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活动来进一步深化他们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个感官的基本功能。
2.培养学生通过感官来观察和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感官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个感官的基本功能。
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感官来观察和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感官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中发现。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如各种颜色的物体、不同味道的食物、各种气味的物品等。
2.准备纸张、画笔等,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东西,有眼睛却不能看,有耳朵却不能听,有鼻子却不能闻,有舌头却不能尝,有皮肤却不能感觉?”让学生猜测,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感官。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个感官的基本功能,并通过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感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感官的功能。
如:用各种颜色的物体让学生观察,用不同味道的食物让学生品尝,用各种气味的物品让学生闻等。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实验中的观察和感受,并与组内的同学进行分享。
小学科学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通过感官来发现引言: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科学教育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通过感官来发现》这一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小学生通过感官来观察和探索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感官觉察能力,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发现欲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的能力。
2. 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3.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4.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1.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安全。
2. 预先准备一些不同颜色、形状、质地的物体,如颜料、纸张、水杯、沙子等。
3. 准备一张PPT或幻灯片,包含一些图片和问题,供学生观察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约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感官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瀑布的图片,并让学生想象自己在瀑布旁边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 教学探究(约30分钟):a. 观察颜色:让学生拿起颜料盒,回忆、感知并描述每一种颜色的外观、感觉和味道。
b. 触摸质地:准备一些不同质地的物品,如毛巾、砂纸、塑料袋等,让学生触摸并描述每一种物品的质地特征。
c. 辨别形状:在幻灯片或PPT中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图片,例如圆盘、三角形和正方形等,让学生逐个观察并尝试辨认它们。
d. 听觉感知:播放一段自然环境的声音,例如雨滴、海浪声等,让学生闭上眼睛并仔细倾听,回答一些听觉上的问题。
e. 味觉感知:准备一些有味道的食物样本,如柠檬汁、巧克力、苹果等,让学生品尝并尝试描述每一种食物的味道。
3. 实验探索(约30分钟):a. 探索视觉:学生坐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特征。
b. 探索听觉:在课堂里播放不同的声音,如钟声、动物叫声等,让学生闭上眼睛,并互相交谈他们所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c. 探索触觉: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如木头、冰块、绒毛等,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触摸并描述它们的质地特征。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课题通过感官来发现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2课。
本课重点呈现的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在聚焦环节,通过对感觉器官作用的回顾,一是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二是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探索环节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交流。
我们的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明确各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强调每个感觉器官只能够感知特定的信息。
第二个活动“看下面的图片,说说我们看到的和我们想到的,并用词汇记录下来”,用眼睛观察图片,呈现出眼睛能够看到的事实与头脑中的想象的不同。
认识到单独一个感觉器官有无法采集到的信息,综合使用多种感觉器官会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
第三个活动“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意图让学生将上一个活动的想象部分,通过其他感觉器官进行验证,给出事实现象的描述,再次对事实和想象加以区分,并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合作。
在研讨环节,通过研讨,让学生认识到每个感觉器官只能感知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对于其他信息无能为力。
多种感官一起观察事物,能够得到这个事物的更多信息,更加接近事实。
拓展环节将感觉器官的研究与社会问题建立起关联,如残障人士缺失某些感觉器官,导致他们需要利用其他感觉器官来弥补,有时还需要各种辅助的科学仪器来帮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开始,观察活动都要借助各种感觉器官来完成,所以学生对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了,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感觉器官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认识事物、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等,但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感觉器官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2.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过感官来发现》教科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掌握运用感官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观察、描述、记录现象和数据的实践技能,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增强合作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4.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培养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
5.学会尊重客观事实,形成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感官的基本功能及运用:重点讲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功能,并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和发现。
-感官体验的描述:教授学生如何用准确的语言描述通过感官体验到的信息,如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和质地等。
-科学探究过程:强调观察、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步骤,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这些步骤。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们探索了《通过感官来发现》这一章节。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感官的作用充满了好奇,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对于感官的描述,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在用语言表达感官体验时,词汇量有限,不能准确描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应用,提高他们描述感官体验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感官的基本功能。感官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它们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做出判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看感官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通过观察颜色、形状来识别不同的水果,通过闻气味来判断食物是否变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触摸不同温度的水,感受触觉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一、教学分析:在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通过感官来发现是培养学生感知和观察能力的重要内容。
本课时旨在通过交流、观察图片和实物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身体上的感觉器官有哪些作用,并理解感觉器官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包括眼、耳、鼻、舌、皮肤。
理解每个感觉器官的作用及其在感知世界中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观察图片和实物等活动来认识感觉器官的作用。
学会使用感觉器官来观察和感知周围的事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残障人士因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带来的生活困扰。
理解残障人士通过综合运用其他感觉器官来改善生活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
难点: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四、学情分析:学生处于小学二年级,他们的好奇心和观察力逐渐增强,能够主动提问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与感官相关的知识,如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等。
本课时需要借助图片和实物等直观的教学材料,结合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感觉器官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1. 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2. 图片观察法: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3. 实物展示法:准备一些实物,让学生触摸、闻、尝等,以体验感觉器官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实物(如眼镜、音响、水果等)。
2. 课堂环境:保持安静、整洁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师生互动)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我们身体的感觉器官,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用的呢?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很好!我们现在开始一起来了解吧。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2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2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的第22课《通过感官来发现》,该课程属于科学探究单元。
在单元中,该课程位于第五节,是本单元最后一节课,也是本单元所有课程的总结和归纳。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感性的体验,发现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和形象的认识和感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2、学生能够感性体验不同物品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进一步了解事物的特点和规律;2、能够简单地分类和归纳所观察的物品。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2、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兴趣。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颜色、形状、大小等物品的特征;2、对不同物品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观察-讨论-归纳”的教学方法。
1、观察:通过给学生一些物品,让学生通过感官对物品进行观察,研究物品的特点和规律。
2、讨论:将学生对物品的观察结果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分类的探究,增强他们的归纳分析能力。
3、归纳:让学生通过对物品的归纳和总结,进一步了解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并将其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归纳。
四、教学流程时间环节活动与方法课时分配(分钟)5 引入启发学生对物品的观察和感知 5 20 观察给学生分配物品,通过感官进行对物品的观察和研究20 20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物品的观察和感受,进行比较与分类20 15 归纳让学生总结归纳物品的特征和区别,进行归纳155 作业布置在家中或学校中继续观察感知身边的事物,并进行记录5五、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在课上的表现,给出评价,鼓励学生;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记录,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和观察。
六、教学参考1、教材: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教具:一些常见物品,如小球、铅笔、涂装内衣等;3、其他:白色板笔、纸张。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
c. 在实验操作台上摆放实验器材和材料,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验操作。
d. 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一些与感官相关的装饰,如感官器官的模型、图片等,以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5.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工具,确保多媒体资源的正常播放和教学效果的顺利进行。
b. 如果你要进行一个关于植物叶子的实验,你会如何设计实验步骤?请具体说明。
c.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个科学假设。
d. 请描述一下你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保证实验器材和材料的安全的。
e. 请结合一个实例,说明如何运用实践操作来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题型:
a. 请描述一下你们小组在一次讨论中是如何分工的?请给出具体例子。
3. 实验器材:
a. 准备实验器材,如放大镜、色卡、嗅觉瓶、味觉试管等,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b.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如不同颜色的物体、不同气味的化学品、各种水果等。
c. 检查实验器材和材料的安全性,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会受伤。
4. 教室布置:
a. 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成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感官认知基础,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关于感官的一些经验,如通过视觉识别颜色,通过嗅觉辨别气味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的学生对生动、有趣的活动感兴趣,喜欢通过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学习。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观察和实验,但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还需进一步指导和练习。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中有视觉偏好、听觉偏好和动手偏好等不同类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小学科学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
小学科学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五种感官。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通过感官来发现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学生书、铅笔、实验记录本。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苹果、小石子、花朵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感知这些物品。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是通过什么感官来感知这些物品的。
Step 2 学习五种感官1.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人类的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 配合幻灯片或图片,让学生对每种感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Step 3 观察实验1.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进行观察和实验。
2. 学生可以用眼睛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用耳朵倾听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特征;用鼻子嗅出物体的气味;用舌头品尝食物的味道;用手感受物体的温度、硬度等特征。
3. 学生需要记录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感受,以及使用的感官。
Step 4 分享实验结果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2.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彼此观察到的不同点和相似点。
Step 5 总结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对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
2. 学生可以将不同感官的观察结果进行分类,并总结出这些感官分别适用于哪些方面的观察。
Step 6 拓展活动1.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实验,让学生通过感官来解决问题。
例如,盲目的学生如何辨别颜色?听觉对于唱歌的人有重要作用吗?2.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汇报给全班。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类的五种感官,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了通过感官来发现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实验中,学生需要用到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2.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2. 分析一个你曾经经历过的感官误区,并解释产生这个误差的原因。
答案:感官误区是指在感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感官信息误解。例如,曾经在阴天时,我认为天空是蓝色的,但实际上是由于大气中的气体散射太阳光所致。这个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对颜色的认知和对环境状况的误解。
3.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某种感官的功能。
答案:实验名称:验证视觉功能
实验材料:一张图片或物体,遮罩布
实验步骤:
(1)请同学闭上眼睛,然后用遮罩布遮住他们的视线。
(2)让他们尝试用触摸、听觉和嗅觉来猜测遮罩布下的图片或物体。
(3)打开遮罩布,看看他们的猜测是在科学探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在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并理解感官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索世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用于讲解感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感官体验和发现。
- 案例研究:分析具体的感官误区和解决方法。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2.2通过感官来发现》优质教案
通过感官来发现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在生命科学领域学习内容“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中,低段学习目标要求为“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
本节课和第3课、第4课,就是基于这个要求,为学生呈现了认识感觉器官的活动。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有意识地主动利用眼、耳、鼻、舌、皮肤的感觉功能去观察事物。
同时他们会发现,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能做的事情)见不能够感知的信息(不能做的事情),综合使用感觉器官能够帮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更全面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到2年级为止,感觉器官始终在他们的成长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认识事物,感受外界环境变化等,只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感觉器官的存在和意义。
本课重点呈现的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使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利用眼、耳、鼻、舌、皮肤等的感觉功能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
●科学态度目标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
理解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综合运用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五、教学难点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
六、教学准备4种不同的液体、实验报告、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聚焦,激活知识1.提问:老师这里有2个杯子(装着2种可以食用的饮料),看到同学们都特别好奇,你想知道什么?(预设:里面装了什么?)2.谈话:看来大家都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老师可不会告诉你,要你自己去发现。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2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4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2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4一. 教材分析《通过感官来发现》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是如何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世界的。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感官,并理解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教科书还提供了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认识感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感官经验,但对感官的认识还比较片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感官,并学会用感官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的感官及其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观察和发现身边的事物。
3.引导学生关注感官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人的感官及其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观察和发现身边的事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感官的作用。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感官体验。
3.实验教学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感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实验器材,如各种各样的味道和气味的物品,用于感官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感官。
b.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分享在生活中用感官发现的事物。
2.呈现(10分钟)a.利用图片和实例,展示不同的感官及其作用。
b.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理解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a.学生进行感官实验,如尝试不同的味道和气味,感受触觉的差异等。
b.让学生在实验中积极观察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官体验。
4.巩固(5分钟)a.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感官的认识。
b.可以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a.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和使用感官。
b.分享一些关于感官的有趣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2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10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2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10一. 教材分析《通过感官来发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感官的基本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官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科书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感官,并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感官在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的阶段,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探索欲望。
他们对感官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性的了解。
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感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感官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感官观察和探索周围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感官的基本功能,以及感官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感官的作用。
2.实验教学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官在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实验器材。
2.设计好实验方案,确保实验安全。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辨别不同的水果”,引发学生对感官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人类感官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感官的基本功能。
同时,教师简要讲解感官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简单的实验,如“闻气味”、“看颜色”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官在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感官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2、通过对比探究活动,明白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够更全面、更确切的了解事物的信息。
3、通过学习体会到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残疾人的痛苦,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关心残疾人,并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了解这些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探究活动,认识到利用多种感官同时观察事物,能够获得更确切、更全面的信息。
教学准备:石块、一杯白醋、桔子、乒乓球、纸巾、牙签、纸杯、学生活动记录单、词卡、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生活中的残疾人,看看他们平时是怎样生活的,初步体会残疾人生活的痛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怎么都安静下来啦?(生:听到了铃声)2.提问:我们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听到这上课铃声的?(生:耳朵)4.思考:我们用耳朵倾听就知道上课,那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4.学生交流:眼睛、小手、嘴巴(舌头)、鼻子。
5.小结:我们身体的这些部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感官(板书课题):“通过感官来发现”。
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这些感官帮助我们进行观察发现。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体验,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本课主题——感官,初步了解眼、耳、口(舌)、鼻、手(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
由于课才开始,学生会认为嘴巴、手是感官,教师不用急着否定,可以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体悟发现,做进一步地探究与概念纠正。
这些感官怎样帮助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耳朵——听觉,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
眼睛——视觉,可以看到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等。
鼻子——嗅觉,可以闻出香、臭、酸、腥等气味。
舌头——味觉,可以尝出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等等。
最新科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来区分事实与想象。
2.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教学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实验材料:纸杯3个,菊花茶、绿茶、红茶适量,热水1瓶(教师课前泡好茶叶,稍凉后倒入学生品茶杯中),火柴1盒(教师点燃蜡烛)学生实验材料:每组品茶杯3个(1-3号贴好标签)、蜡烛1支【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直入课题1.我们一起认识了感觉器官,那我来考考大家,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眼睛了?鼻子了?舌头了?(不能随便的闻和尝)皮肤了?2. 这些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设计意图]直入课题,把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在后面的探究,让他们体会综合利用感官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判断。
二、创设活动,品尝茶水1. 老师这里有三杯饮料,首先大家看一看、闻一闻,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不同?2.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注意闻的方法)3. 分享自己的发现。
(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4. 提问:这三杯饮料有哪些不同呢?(看:颜色不同,闻:气味不同)5. 我们通过看和闻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但它们到底是什么我们还有争议,那我们就需要来做一件大家最喜欢的事——尝。
6. 但在尝之前了,老师有两个小小的要求。
首先每一组派一个同学把这三杯饮料细细的尝一口;接着让刚才尝的同学把眼睛蒙起来,然后小组其他同学挑一杯让他尝一尝,看看他能不能尝出几号;接着还有,不光要把眼睛蒙起来,还要把鼻子也捏紧,然后再挑一杯给他尝一尝,看他能不能尝出是几号。
老师的要求听懂了没有,举个手。
7. 老师有几个问题考考大家:(1)几个人尝?1个人尝(2)尝几次?尝3次(3)这三次有什么不同?要按步骤做,不能一下子跳到第3步,什么现象要记在心里,等会讲给全部人,看谁讲得最清楚、最仔细。
8. 等下我来发眼罩,从上课到现在谁表现最好,眼罩发给谁,谁负责来尝。
通过感官来发现
通过感官来发现《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一、教案概述《通过感官来发现》是一堂富有创新的科学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感官来发现周围世界的奇妙之处。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自己的感官来探索并理解各种自然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来发现身边的各种自然现象;2. 培养学生对感官刺激的敏感度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4. 促使学生学会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珍惜生命和资源。
三、教学重点1. 学会通过观察周围事物来获取信息;2. 探索不同感官的作用和特点;3. 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内容1. 观察力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感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明白观察力的重要性;2. 不同感官的作用:通过实例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各种感官的作用和特点;3. 感官的误差与弥补:教师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感官在认识世界中的误差和如何弥补,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探究能力;4. 感官与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感受感官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在真实的实验和活动中让学生学习;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 问题解决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其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4. 图像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程度、合作精神、思维能力等;2. 学生的作品展示:包括实验记录、观察笔记、总结报告等;3. 学生的学习反馈:包括课后问卷调查、学习心得等。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①科学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
②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对比探究活动,明白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够更全面、更确切的了解事物的信息。
③科学态度目标:在探究观察过程中,能够耐心、细致,有合作意识。
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学习体会到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残疾人的痛苦,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关心残疾人,并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感官来发现》是本单元的第2课,重点呈现人体感觉器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基本功能。
在聚焦环节,通过对感觉器官作用的回顾,一是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二是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二.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
2.通过对比探究活动,明白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够更全面、更确切的了解事物的信息。
3.通过学习体会到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残疾人的痛苦,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关心残疾人,并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通过学习,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了解这些器官的作用。
2.学习难点通过对比探究活动,认识到利用多种感官同时观察事物,能够获得更确切、更全面的信息。
3.学习重、难点通过对比探究活动,认识到利用多种感官同时观察事物,能够获得更确切、更全面的信息。
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小石块,一杯水,包子,小木块、学生活动手册、课件、班级记录表等。
五.评价方式1.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2.《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课堂活动记录。
六.学习过程(二)活动探索,深化知识。
(三)研讨总结,情感升华。
七.板书设计通过感官来发现眼睛一一视觉,可以看到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等。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2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材分析《通过感官来发现》是本单元的第2课,重点呈现人体感觉器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基本功能。
在聚焦环节,通过对感觉器官作用的回顾,一是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二是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探索环节由三个活动组成:(1)交流,我们的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明确各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强调每个感觉器官只能够感知特定的信息。
(2)看图片,说说我们看到的和我们想到的,并用词汇记录下来。
用眼睛观察图片,呈现出眼睛能够看到的事实与头脑中的想象的不同。
认识到单独一个感觉器官有无法采集到的信息,综合使用多种感觉器官会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
(3)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
让学生将上一个活动的想象部分,通过其他感觉器官进行验证,给出事实现象的描述,再次对事实和想象加以区分,并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合作、在研讨环节,通过研讨,让学生认识到每个感觉器官只能感知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对于其他信息无能为力。
多种感官一起观察事物,能够得到这个事物的更多信息,更加接近事实。
拓展环节将感觉器官的研究与社会问题建立关联,如残障人士缺失某些感觉器官,导致他们需要利用其他感觉器官来弥补,有时还需要各种辅助的科学仪器帮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
2.通过对比探究活动,明白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够更全面、更确切的了解事物的信息。
3.通过学习体会到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残疾人的痛苦,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关心残疾人,并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了解这些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探究活动,认识到利用多种感官同时观察事物,能够获得更确切、更全面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感官来发现》
◆教材分析
《通过感官来发现》是本单元的第2课,重点呈现人体感觉器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基本功能。
在聚焦环节,通过对感觉器官作用的回顾,一是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二是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探索环节由三个活动组成:(1)交流,我们的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明确各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强调每个感觉器官只能够感知特定的信息。
(2)看图片,说说我们看到的和我们想到的,并用词汇记录下来。
用眼睛观察图片,呈现出眼睛能够看到的事实与头脑中的想象的不同。
认识到单独一个感觉器官有无法采集到的信息,综合使用多种感觉器官会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
(3)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
让学生将上一个活动的想象部分,通过其他感觉器官进行验证,给出事实现象的描述,再次对事实和想象加以区分,并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合作、在研讨环节,通过研讨,让学生认识到每个感觉器官只能感知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对于其他信息无能为力。
多种感官一起观察事物,能够得到这个事物的更多信息,更加接近事实。
拓展环节将感觉器官的研究与社会问题建立关联,如残障人士缺失某些感觉器官,导致他们需要利用其他感觉器官来弥补,有时还需要各种辅助的科学仪器帮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认识
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
2.通过对比探究活动,明白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够更全面、更
确切的了解事物的信息。
3.通过学习体会到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残疾人的痛苦,认识到日常
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关心残疾人,并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了解这些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探究活动,认识到利用多种感官同时观察事物,能够获得更确切、更全面的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石块,一杯水,包子,小木块等。
学生:完成课外实践活动——器官障碍体验日。
(建议使用资源:【活动设计】器官障碍体验日。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人类是怎样感知周围世
界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聚焦
【教师】同学们,我们身体有哪些感官?这些感官怎样帮助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
【学生】同伴间讨论交流,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同学们,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
耳朵——听觉,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
鼻子——嗅觉,可以闻出香、臭、酸、腥等气味。
舌头——味觉,可以尝出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等等。
皮肤——触觉,可以感知外面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冷和热、坚硬和柔软、光滑和粗糙等等。
二、探索
【教师】同学们,既然我们的感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那么,我们就来试一试。
出示课本28页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再用词汇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看图片,说想法,再用词语记录下来。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的观察结果吧。
【学生】说出看到图片后想到的词语:轻重、光滑粗糙、高低、甜咸、大小、软硬。
【教师】引导学生尽量从多方面去描述这些物体的特点,并用词汇表
达出来。
【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看图片,了解了这些事物的特点,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用五种感官实际来观察这些物品,并用词汇记录我们的发现。
【学生】分组分别对四种事物用五种感官同时观察,了解这四种事物的特点,并用词语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观察情况,提醒学生要注意用五种感官同时观察。
【学生】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发现:
石头——很硬,很重,摸上去很粗糙。
水——无色,无味,摸上去凉凉的,会流动。
豆沙包——很柔软,吃在嘴里甜甜的。
木块——四四方方的,很硬,很轻,表面比较光滑。
【教师】刚我们通过只看图片的方法观察四种物品,又通过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大家有没有发现,只用眼睛看和使用五种感官同时观察所获得的信息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我们只用眼睛去看一种物体,获得的信息是片面的,甚至于是错误的。
而利用五种感官去观察物体,就会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观察物体也会更确切。
所以,以后我们再观察一种事物的时候,不能单单靠一种感官,而应该利用感官去更全面的认识。
三、拓展
【教师】同学们,我们很庆幸,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能够听到、看到、闻到,同时也能感觉到外面的世界。
不过,世界上有许多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学生】展示课前完成的课外实践活动:器官障碍体验日,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针对性的点评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不要歧视那些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残疾人,而应该去尊重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关心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