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 定义:(1)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2)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紧迫性(背景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针,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现有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是我国当前阶段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政策目标。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上已经取得了惊人成就。

简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意义和基本措施

简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意义和基本措施

简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意义和基本措施前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本文主要从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及其意义和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个方面着手认识这一重大战略政策。

并在最后提出大学生应当在这方面如何表现。

正文: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述(一)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我国资源相对紧缺,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约束,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实现。

我国资源利用问题非常突出。

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个问题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从工业能源效应来看,目前我国8个主要耗能工业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以上;我国粮食作物的平均水分生产率约为每立方米水产出1公斤粮食,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 25%;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约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我国节能型居住建筑仅占全国城市居住建筑面积的3.5%,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 3倍。

第二个问题是,近年来我国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增大。

我国单位GDP能耗从2002年开始又出现增长趋势,尤其是电力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资源的约束矛盾不断加大。

浅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资料

浅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资料

浅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摘要我国资源消耗量大、能源浪费率高、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这些问题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众多环境资源类问题面前,人口增长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中的重要内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作有益于统筹规划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不仅可以起到加快现有国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作用,更能从资源约束现状缓解、减轻环境压力方面,保障甚至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如质量与效益。

可以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实现节约与发展并存的首要任务。

本文将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的提出入手,对其内涵进行解释,并对其发展策略与建设工作措施等方面,结合已有实践经验提出若干建议,进一步明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强化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与国际竞争力、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同时,针对当前已出现的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对未来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作的方向层面做若干阐述,细化到各个层面,提出帮助。

关键词: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策略AbstractChina's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waste and high rate of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have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face of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opulation growth and resourc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s implementation, building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s beneficial to overall planning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ask, can not only to speed up the existing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transformation for more from the situation of resource constraints ease, reducing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 security and even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such as quality and benefit.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to realize the coexistence of economy and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from the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the concept of interpretation of its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ociety to strengthen its urgency and importanc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steady and rapid development is conducive to reduce the cost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nsure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and the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been analyzed,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al work to do a number of aspects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work to do a number of elaborate, detailed to the various levels, to help.Key Words:Saving; Environment Friend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目录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及特征 (4)1.1基于产生背景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的分析 (5)1.1.1 从环境角度分析概念提出的必要性 (5)1.1.2 从国情角度分析概念提出的必然性 (5)1.2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 (6)2、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策略 (8)2.1瞄准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推进社会绿色经济创建 (8)2.2强化环境保护理念,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8)2.3优化消费理念,建设健康的经济发展文化氛围 (8)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未来之路 (10)3.1建设工程的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10)3.2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改善环境治理模式 (10)3.3增加创新元素,从技术层面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支持 (10)结论 (12)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及特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源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旨在合理推进经济发展与我国资源的平衡协调,包含人口、能源以及环境,已达到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共五篇)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共五篇)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共五篇)第一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依据有哪些?答:1)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2)当前,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从而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5)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6)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7)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8)是党和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9)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2、请你就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国家、社会: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完善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违法行为;③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④加强环保宣传与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公民:①提高自身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积极同浪费的行为作斗争;②自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两面用纸处处省;③灯泡换成节能灯;④无人房间灯不亮,人走灯灭成习惯,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第二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19-10-05摘要: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全⾯建设⼩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

我们不能只为了经济的⾼速发展⽽毁了环境,毁了我们共同⽣存的空间。

更何况随着⼈们收⼊⽔平的提⾼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在“蓝天,碧⽔,绿⾊”的环境中⽣产⽣活,越来越成为⼈们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势在必⾏。

⾯对这⼀形势我们⼀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关键词:资源;环境;节约;友好;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资源利⽤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型⼯业化道路的要求,在企业层次通过技术创新和提⾼管理⽔平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在区域层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产系统的资源利⽤效率和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在国家社会层次,通过强化资源节约意识,改变消费模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建⽴资源节约型的⽣产和⽣活⽅式。

2、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产与⽣活以对⽣态环境⽆害的⽅式进⾏。

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速⼯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就业压⼒⼤,经济增长具有强⼤的内在冲动。

但是,我国的⽣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然⽣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必须解决巨⼤的环境压⼒,必须寻找在不破坏⽣态平衡,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

也就是必须以环境友好的⽅式推进经济增长。

环境友好排除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观,要求必须从源头预防污染产⽣。

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是保护⽣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前提下,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

在这里,“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并且能够尽量循环利用,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

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质上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长远战略方针。

二: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1、是由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我国虽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3、1/4、1/5、1/10和1/22,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资源小国之一,资源相对不足、环境较弱,众多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将愈来愈大。

(2).我国条件复杂,资源种类齐全,但资源质量不高,自然生产力低。

(3).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之间不匹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4).后备资源供给不足,潜伏着更大的资源危机。

如果不能在方面强化投入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石油、天然气、将严重衰竭。

总之,我国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供水能力紧张,能源紧缺愈加深重,不足,后备资源基础薄弱,资源迅速扩大,各类资源供应长期紧缺,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矛盾的基本格局,资源短缺将长期成为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专家观点
▪ 冯培恩: ▪ 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0.8吨好纸,可以少砍17
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 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资源,减少35% 的水污染。 ▪ 各级政府应扮演这样的角色:高度重视再生 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制定各类 废旧资源的收集、运输、处置、回收利用管 理办法和规定,使各类废旧物质得到最大限 度的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置,避免环境污染和 危害的发生
▪ 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 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 型增长的路子,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 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 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 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 肋”。
这种资源的短缺又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低效使用并存。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只有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是惟一的出路 。
世界银行看中国
▪ 世界银行公布了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技援 项目的一篇政策建议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的资源 利用效率(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资源消耗)低于国 际水平。
▪ 这篇名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点和建议 》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尽管这种“低效”部 分是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造成的(尤其是生产和出 口资源密集型商品),但其资源利用率提高的空间 还很大。另外,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其经济 结构也将发生转变,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将有助于 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更加可持续、对环境更加友好 。
▪ 潘家铮: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惟一出路 ▪ 世界各国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应该
是共同的方向,节约应该是全人类的美德。但对于中国来 说,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
我国是人多而物不博。现在发展水平还很低,人均GDP仅 为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还需要大力迅猛发展。中国人 口已达13亿,占全球1/5,高峰将达16亿或更多,而主要资源 耕地、水、能源、各种矿产按人均计,都列在世界最后 列。例如人均耕地仅1亩多,为世界平均的1/3,还在不断减 少,要养活自己难度极大。如果有1/10的粮食要进口,就会 压垮世界粮食市场。又如石油,为世界平均的1/10,如果中 国按美国现在的标准消费,每年需50亿吨以上,全世界生 产的石油都给中国用也不够。其他如水和重要的矿产资 源现在都已面临危机,如没有远虑,前景十分危险。另外, 中国的环境也不容许这样消耗下去。

浅析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浅析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浅析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摘要] 资源环境因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取得的,使得我国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资源的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经济文明型我国在“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合理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建设“两型”社会

建设“两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概论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含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

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

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国家
(1)要继续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开发。 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 展循环经济,解决能源资源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 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查 处这类违法行为。 (4)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深化 改革,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一方面,要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 和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 因
1、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 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 须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2、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 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 环境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 障。有利于缓解资源供求矛盾,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供需 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约 资源。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 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 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要建设节约型经济就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一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建立一批一流的科技研发机构;大力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原始性创新,着力提高国家和企业选择研发主攻方向、配置研发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二是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整合现有的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软件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科研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合理利用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是建立科技创新机制。

出台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四是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重点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科技评估和风险投资中介、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形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组成
•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 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 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 社区等组成。
主要包括:
• 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 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 •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 建设活动; • 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 • 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 • 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 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环境友好型社会
• 定义: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 社会的和谐。 • 核心内涵: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 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 核心目标: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 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 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 反馈机制,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 统的不利影响。
资源节约型体系
• 资源节约型体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产业为 标准划分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重 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 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 建设体系,节水、节地、节时、节能的“二高一 优”节约型农业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节 约型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节约型生 活服务体系;另一类是战略资源节约型体系,即 有关战略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各个 环节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
•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节约观念是指人 们从节省原则出发,克服浪费,合理使用 资源的意识。节约意识(观念)作为客观 存在的反映,是建立在对资源严重稀缺的 认识基础上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 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形成节 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人 都乐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 粒米、一块煤的良好习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对我们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

纵观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对自然的严重破坏,进而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

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

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而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粗放的发展模式对环境和生态都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并且合理的利用了资源,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国际竞争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

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

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近几年,和谐之风愈吹愈烈,机会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

在这个讲究和谐,追求和谐的年代,广大人民的意识是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之一。

那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是什么?从有关资料得知: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下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这只是字面上的说法而已,很多情况下,政府发表的条文真正落实到地方和个人,就很容易“变味”!这种“变味”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就时常发生。

在大多数人看来,高等教育学府算是一个素质较高的场所。

但是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浪费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吃饭的时候,大了很多的饭菜却吃不完,最后只能倒掉;在宿舍洗衣服的时候,让装满水的水桶继续装那些装不下的水;又或者洗手后,随便地拧一下水龙头却浑然没发觉水在一滴滴流;每一次去商场的时候,都要买一个塑料袋装东西……如果说大学校园是一个小型社会的话,情况尚且如此。

那么我们放眼到真正的社会呢?与大社会相比,大学校园的现象真可谓“小巫见大巫“。

黄河是我么中华名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但近代以来,黄河的水流量越来越少,甚至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

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梁子湖区沼山镇吕葵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新要求,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要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

对鄂州来说,如何按照国家的部署,在实现资源和环境友好方面有所建树,需要在制度、政策、组织、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积极探索,其中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市实现率先创建资源友好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

当前形势十分复杂,从国内层面看,二十余年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粗放的增长方式和较不均衡的发展次序和格局,也带来相当多的增长本身和增长之外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和瓶颈。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

就鄂州而言,过去的发展成效是显著的。

经济容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引导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央对鄂州的要求,也是鄂州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其实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需要在思想上实现统一,达成共识,而且更需要从经济、社会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解构和重塑,使之在改革中逐渐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相适应的新模。

显而易见,在当前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中,围绕着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推进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系统的任务,其过程也是对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修正、变革和重塑的过程。

近年来,我市在节能、降耗、减排和治污方面取得的成效与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是分不开的。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概念和意义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定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骑型社会在我国的现实紧迫性(一)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

(二)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1)我国资源相对不足。

水、耕地、电、石油等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石油等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不断上升。

(2)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消耗高浪费大。

例如,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8立方米,比国际平均水平高5倍,而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

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固体废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10倍。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杨永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口继续增加,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已经成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

只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才能有效破解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结构调整、创新发展的时期,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要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要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库及河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恶臭污染物治理;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背景材料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重要途径、工作重点和措施。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进能源资源节约,明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①要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降低这些行业的资源消耗水平;②在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③同时,要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二、角度分析▲(一)从《经济生活》角度思考1、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平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惩等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集约发展之路。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3、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

消费观念是否正确,它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的市场的开拓。

这就要求每个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思考1、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弱。

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人与自然核心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中国与世界人均自然资源比较表
2、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内在要求;
2、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3、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航: 上页 下页
2 . 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 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 大环境保护力度, 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 生态, 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 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导航: 上页 下页
知识小结:
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社 会 4.措施 措施 3.意义 意义 1.含义(略) 含义( 含义 1. 我国资源基本国情决定 2.原因 原因 2. 我国资源利用的现状决定 1.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3. 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1. 国家: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国家: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2. 企业:①靠科技②靠现代化管理③树立科 企业: 靠科技②靠现代化管理③ 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 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面向市场 调整产品结构, 调整产品结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3. 个人:树立正确消费观,形成节约型的消 个人: 树立正确消费观, 费方式
2.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 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 方式的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 方式的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明显 提高。但是总体上看, 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增长方式还基 本上是属于粗放型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 本上是属于粗放型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 染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染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未来的十五到二十年, 未来的十五到二十年,我们国家仍将处在工 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 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将进 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 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 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 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 型社会”,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 新兴工业化难以实现。 新兴工业化难以实现。
导航: 上页 下页
第六,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重塑 第六,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重塑 节约文化的迫切需要。 节约文化的迫切需要。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中国成 立以后,国家一穷二白,国家号召勤俭节约, 立以后,国家一穷二白,国家号召勤俭节约,渡 过了困难时期,现在经济实力增强了, 过了困难时期,现在经济实力增强了,但是一些 地区和企业不顾国情,盲目发展, 地区和企业不顾国情,盲目发展,造成资源的极 大浪费和破坏。 大浪费和破坏。这种社会风气如果不从根本上扭 我们的节约型社会就难以建立。 转,我们的节约型社会就难以建立。我们每一位 公民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公民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导航: 上页 下页
5.06年1月23日由中宣部宣教局主办,人 06年 23日由中宣部宣教局主办, 日由中宣部宣教局主办 民网等六个网站共同承办的“ 民网等六个网站共同承办的“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网上座谈会。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网上座谈会。参 加座谈会的嘉宾有国务院研究室等七个部 门的负责同志。 门的负责同志。
导航: 上页 下页
① 我国资源总量很大, 水 、 能源总量, 特 我国资源总量很大 , 能源总量 , 别是煤炭列世界前几位, 别是煤炭列世界前几位 , 但人均资源量是 相当少, 所以, 相当少 , 所以 , 我国人均资源的占有量是 小国。 小国。 从资源的利用效率看, ② 从资源的利用效率看 , 我们国家资源利 用效率跟国际先进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 用效率跟国际先进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 。 04年我国 GDP占世界 GDP总量 4% 左右, 但是 04 年我国GDP 占世界GDP 总量4 左右 , 年我国 GDP 占世界 GDP 总量 我们所消耗的重要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大大 超过4 其中煤炭占31 31% 水泥占40 40% 超过 4% , 其中煤炭占 31% , 水泥占 40% , 钢 铁占27 27% 铁占27%。 导航: 上页 下页
导航: 上页 下页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 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 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 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 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 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 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 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 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导航: 上页 下页
导航: 上页 下页
从国外情况看, 从国外情况看,对国外资源的需求还 面临市场风险、价格风险、运输风险, 面临市场风险、价格风险、运输风险, 甚至是整军事政治的风险, 甚至是整军事政治的风险,如果对国外 资源依赖度过高, 资源依赖度过高,风险是不断 上升的。 上升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导航: 上页 下页
第三, 第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 构建和谐社会,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 间的和谐。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间的和谐。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没有生 态和谐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态和谐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我们国家境 污染的状况是非常严峻的,环境突发事增多, 污染的状况是非常严峻的,环境突发事增多,环 境隐患增加, 境隐患增加,这与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目标还有相 当大的差距。必须从源头抓起 从源头抓起, 当大的差距。必须从源头抓起,大节约资源的力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导航: 上页 下页
重要性: 3 . 重要性 :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作为“十一五” 型社会作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 这是符合中国国情,这是事关现代化建设事 一,这是符合中国国情,这是事关现代化建设事 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事关中华民族生存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 和长远发展,必将对中国实现社会 社会、 和长远发展,必将对中国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的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产 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第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我们国家基本国情决定的, 基本国情决定的 ”是我们国家基本国情决定的,特别是由我国资 源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源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导航: 上页 下页
第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第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提 高我国国际地位、 高我国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环境与贸易日益 紧密, 紧密,一系列新的国际环境公约对经济贸易尤其 是工农业产品提出了更严格的环保要求, 是工农业产品提出了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发达国 家利用技术和经济的优势, 家利用技术和经济的优势,形成合法的技术壁垒 而且还在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而且还在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这对发展中国 家来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 家来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
导航: 上页 下页
日前,在郑州开幕的国际美食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关注的热点不是美食节本身, ,关注的热点不是美食节本身,而是在这次美食节上公开 展演的“满汉全席” 共展出冷热荤素196道菜品, 196道菜品 展演的“满汉全席”,共展出冷热荤素196道菜品,动用 演员80余人,高级厨师30余人,前后耗费资金20余万。 80余人 30余人 20余万 演员80余人,高级厨师30余人,前后耗费资金20余万。然 而当3天的展演期结束后, 而当3天的展演期结束后,这些真材实料耗巨资制作的美 味佳肴大部分都倒进了垃圾桶!!!这样的浪费叫人痛心。 !!!这样的浪费叫人痛心 味佳肴大部分都倒进了垃圾桶!!!这样的浪费叫人痛心。 导航: 上页 下页 。。。
建设资源节约型 社会
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
1、 2005年3月12日在中央 、 年 月 日在中央 会上,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 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加快 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 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 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 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 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 益的基础上, 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 节约型、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导航: 上页 下页
第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第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从国内的需求看, 从国内的需求看,我们国家发展阶段的特征 决定的。 决定的。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 中期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增大, 中期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增大,需求量将大幅度 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 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 同时,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同时,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大了资源消耗上升 的趋势。 的趋势。
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相当严峻。 ③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相当严峻。解决环境污染 的问题的根本的措施, 的问题的根本的措施,是要靠资源利用效率的提 反之,资源利用效率低, 高,反之,资源利用效率低,必然造成排放强度 污染严重。 高,污染严重。 从资源的禀赋来看,北煤南运、北煤南输, ④从资源的禀赋来看,北煤南运、北煤南输,西 气东输、西油南送,是我国的资源禀赋来决定的 气东输、西油南送, 这叫实质性的资源流动状况, ,这叫实质性的资源流动状况,造成了对整个经 济运行的调节, 济运行的调节,对煤炭油运的宏观调控带来的强 大压力。 大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