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9套)

合集下载

高三试卷语文-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试卷语文-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三语文2022.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戏曲的独到之处,是它的虚拟性。

西方戏剧基本上是不承认这一点的。

他们的演出,是“现在进行式”,十分重视舞台上的真实感。

他们的道具、布景等等,总是面面俱到,力求真实。

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

花钱多不说,也未必有效果。

因为道具布景做得再像,也是假的,而且其真实性也总是有限的。

中国的戏曲艺术家就高明得多。

他们干脆公开承认是在演戏,一切都是假的,不过是“以歌舞演故事”,即中国戏曲的演出是“过去叙述式”的。

咱们姑妄言之,你们也姑妄听之,对付着看好了。

尊重观众,是中国戏曲的一贯作风。

比方说,《坐楼杀惜》中刘唐的自报家门就是。

刘唐一上场,就对观众说:某,赤发鬼刘唐是也。

这原本是不应该的事,因为宋代的刘唐不可能和我们说话。

而且,既然是和隔了上千年的我们说话,就不该害怕当时官府的差人听见,然而当刘唐说到“奉了梁山”几个字时,却突然捂嘴,看看四周有没有人,然后才压低了声音接着说“奉了梁山晁大哥之命”等等。

可见,中国戏曲虽有虚拟之事,却无欺人之心,能真实的,还是尽量真实。

更何况,在中国艺术看来,一切都可虚拟,唯独心理和情感不可作伪。

正因为中国戏曲的艺术构成是虚拟的,因此它的舞台表演是写意的。

中国艺术的造型观,不是力求形似的“具象造型观”,而是只求意似的“意象造型观”。

“意象造型观”的要义,是“立象尽意,得意忘象”。

象,不过是传情表意的手段,是可以不必斤斤计较甚至可有可无的东西。

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人类变得更好,但如果被错误运用,它也可能让人类变得更糟。

然而它存在的事实本身就构成了对基本假设的挑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越了这一假设。

迄今为止,人类独自发展出了对现实的理解,这种能力界定了我们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基于这种能力,我们阐明了我们的哲学,设计了我们的政府和军事战略,并形成了我们的道德准则。

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揭示出,现实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被认识,也许比人类独自理解的方式更为复杂。

有时,人工智能的成就可能与那些最具影响力的人类思想家在其全盛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一样引人注目和发人深思——它产生灵光一现的洞见,并对所有需要加以清算的既有概念提出挑战。

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人工智能将会不引人注意地融入平凡生活之中,以一种与我们的直觉相契合的方式微妙地塑造我们的体验。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其确定的参数范围内取得的成就有时可以与人类能力并驾齐驱,甚至超越了人类。

通过重复“人工智能是人工的”“它没有也无法与我们对现实的意识体验相匹配”之类的话,我们或可聊以自慰。

但是,当我们目睹人工智能所取得的部分成就,比如逻辑上的壮举、技术上的突破、战略上的洞见,以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精密管理时,很明显,我们面对的是另一种复杂存在体对现实的另类体验。

人工智能所触及的全新疆域正展现在我们面前。

以前,我们的思维局限性限制了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过滤和处理新闻及对话,以及在数字领域进行社交互动的能力。

在人工智能的引领之下,我们可以在这些领域尽情地遨游。

它能发现信息并识别趋势,这是传统算法无法做到的,至少无法做得如此优雅和高效。

这样一来,它不仅扩展了物理现实,也可以扩展和组织正蓬勃发展的数字世界。

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减损一些东西。

2021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18分)要流行不要脑残阿达①一首没有歌词的“神曲”《忐忑》突然蹿红,令人始料不及,包括龚琳娜本身。

顺理成章,遵循一般商业逻辑,打铁要趁热,获利要趁红,龚琳娜遂与其夫老锣顺势而为乘风破浪,一鼓作气连作几首新“神曲”,什么《法海你不懂爱》啦,《金箍棒》啦,用反复循环的歌词加简单的肢体语言,让人进入催眠状态而“自愿学唱”。

哪怕你觉得不胜其扰,但由于神曲具有“自动开启循环模式”的功能,你终因挥之不去而被迫“洗耳”。

“洗耳”之后就是“洗脑”——人的本能会让你变得“脑残”:哦,既然神曲只是想让咱们过过嘴瘾,那就不妨练练嘴皮子,“俺老孙住花果山,寻得宝贝如意金箍棒巴嘎棒巴嘎棒巴嘎咦嘎棒……”好,一场“全民洗脑”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②对于“神曲”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从中看到“音乐家的底蕴”,有人从中发现“流行的奥秘”。

作为一种艺术尝试,无论优缺点如何,其存在的合理性毋庸置疑。

但是当龚琳娜夫妇在“新民歌”道路上从“至雅”转型到“至俗”之后,如果我们不加分析地追捧它,明知其“脑残”依然乐颠颠去消费它,那么,这难道是民族音乐乃至民族文化的“正途”吗?因“脑残体...”而激发的流行,让全民浸淫在充满感官刺激的庸俗文化中娱乐至死,这是喜剧还是悲剧?③流行不等于庸俗,这是毫无疑问的。

经典也会流行,或者是曾经的流行。

④解剖“神曲”,不是为了质疑龚琳娜夫妇,而是为了反思隐藏其后的文化生态和俗众心理。

为什么“脑残体”极易赢得拥趸?为什么会“越脑残越流行”?当这种现象出现时,是趁机“发脑残财”,还是优化“脑残体”,使之增添文化含量,找到流行文化的密码,打造优秀的流行文化,这是我们所要关心的。

⑤事实上,“脑残体”的神曲也并非所向披靡,一灵百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原文】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从未停歇。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幸福观有着丰富的内涵。

古人认为,幸福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本文将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一、物质幸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幸福主要体现在对财富、家庭和健康的追求。

古人认为,财富是幸福的基础,但并非唯一的幸福来源。

只有通过勤奋工作、积累财富,才能为家庭提供物质保障,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此外,古人还强调家庭和睦、子孙满堂是幸福的重要体现。

正如《诗经》中所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这表明古人认为,家庭和睦、夫妻恩爱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古人还注重身体健康,认为健康是幸福的基石。

因此,追求健康长寿也是古人幸福观的重要内容。

二、精神幸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幸福比物质幸福更为重要。

古人认为,精神幸福是指内心世界的充实和平静。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精神幸福:1.修身养性:古人认为,修身养性是达到精神幸福的关键。

通过学习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修身养性,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内心的平静。

2.知足常乐:古人认为,知足常乐是精神幸福的重要体现。

一个人只要能珍惜现有的幸福,不贪婪、不羡慕,就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3.志存高远:古人认为,志存高远是精神幸福的动力。

一个人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奋斗,才能在精神上获得满足。

4.仁爱之心:古人认为,仁爱之心是精神幸福的基石。

只有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才能在精神上获得满足。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强调物质与精神并重。

在追求物质幸福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幸福,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认为,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B. 古人认为,财富是幸福的基础,但并非唯一的幸福来源。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试题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94岁的艺术大师黄永玉上台给比自己小整整30岁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颁奖。

“故宫很具体,走遍9000多座房屋,1200多座建筑,每天沿着宫墙走一圈,踩破20双布鞋。

”这是2018年12月15日“影响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盛典上的一幕。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荣获年度文化人物。

2012年年初,故宫正处于低潮。

深陷失窃、会所、错字、拍卖、封口、瞒报、逃税等“十重门”。

58岁的单霁翔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新院长。

大家都很关心新官上任会有哪三把火,单霁翔却笑言:我一把火都没有,因为故宫古建筑群最怕火。

上任伊始,单霁翔穿着一双老布鞋,带着助理,绕着故宫走了一圈儿。

故宫的1200多座建筑,9371间房屋,凡是门都要推开看一看。

从位于神武门西边的院长办公室出门向西,沿故宫红墙逆时针行走一圈大约4公里。

自2012年年初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至今的每个工作日,这样的例行巡查已经让单霁翔走坏了20多双布鞋。

大夏天,助理脖子上挎着相机,吭哧吭哧跟着跑,偷偷抱怨:“跟着我们院长,费鞋。

”故宫收藏着众多文物,鲜有人能够将其数得一清二楚,但单霁翔做到了。

他可以将文物数量精确到个位数:1862690件(套),这是2016年年底的数据。

(摘编自《故宫,你怎么变成这样了?》)材料二:对于几个世纪前的外国人来说,进入古老的东方帝国——中国的宫廷甚至面见皇帝,是一件相当不易的事情。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到中国,就将此作为自己最大的目标。

在中国生活了接近二十年后,他才终于得到机会,一睹紫禁城真容。

利玛窦在札记中记录,他们被召入一间大殿,“看上去足可容纳三万人,是一座壮丽的皇家建筑,大殿的另一端,有一个顶部高拱的房间,有五扇大门,通向皇帝的起居室。

2024学年淄博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淄博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淄博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24.11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

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

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

2021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

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

宋代刘邻《中山诗话》记载:“真宗问进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

丁晋公独日:‘斗直三百。

’上问何以知之,日:‘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

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

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爽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据《新唐书·食货志》记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

”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

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

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

如李白“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成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

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2021届莱阳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莱阳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莱阳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挺拔之姿朱以撒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

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

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

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

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

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

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

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

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

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

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

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

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

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

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

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

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长城如同一把刻度________的皮尺,镌刻着我们的里程。

在荒漠、山谷或者高原上,我们那么容易就________长城确认了自己的位置。

城垛、烽火台、城楼,按照某种固定的节律,反复出现。

重复,容易使建筑本身显得单调和乏味,但长城的设计者却表达了他们对重复的________,那些石质的城墙也在________的重复中,获得了一种巨大的震撼力量,与千军万马的磅礴气势遥相呼应。

A.精确通过迷恋无休无止B.准确经过喜爱一望无际C.精良根据爱慕不绝如缕D.精准经由依恋无以复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精确:极准确;非常正确。

准确:严格符合事实、标准或真实情况。

精良:精致优良;十分完善。

精准:精确、准确、非常。

第一空,根据语境,强调的是刻度极其准确,所以排除C 项;迷恋:强烈的、通常是极度的爱慕。

爱慕:喜欢羡慕。

依恋:留恋,不忍离开。

喜爱:指对某人或事物有好感或者产生兴趣。

第二空,根据语境,强调了设计者对重复的多次运用,所以排除D项;无休无止:没有尽头没有停止。

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

形容非常辽阔。

第三空,强调的是石质城墙的重复之多,不是形容辽阔,所以排除B项。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了《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B.在西伯利亚叶尼赛河流域发现的大批各种材质的丧葬用面具,据说是用以隔离死者,避免其伤害到活着的人的作用。

C.“亲信干政”事件曝光后,朴槿惠于10月25日在青瓦台发表对国民谈话,承认大选时及就任总统后曾就部分资料征求过崔顺实意见,并就此事向全体国民道歉。

D.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版-人教版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版-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年秋季期中联考高三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新起点上再发力去年出尽风头让人惊叹的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5月将来到中国,在浙江乌镇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上演人机大战。

黑白子此起彼落之间,柯洁探寻的是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围棋“真理”,而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

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

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对大众来说,人工智能充满着科幻色彩;对科学家来说,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受内心驱动、最具理想色彩的一门科学。

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算起,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开始科学上的研究,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

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一直梦想着的是创造出类似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小机器人的形象——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是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既向往又恐惧的原因之一。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新高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新高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新高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语文试题(有答案)新高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宋代“枯”的艺术世界里,苏轼的焦点位置不仅在于其诗文表现出的枯物品味,也在于他在文人画领域内的艺术创造。

从绘画实迹与相关诗文来看苏轼发扬由文同拈出的木石题材,使“枯木竹石”成为宋元文人画的重要画题。

如孔武仲《子瞻画枯木》“窥观尽得物外趣,移向纸上无毫差”句所言,在苏子心中万象无差,枯物同样具有美感,并且能从中窥知物外之趣,再以诗、画的形式挥洒,形成苏轼的枯木美学。

与传统写实花鸟相比,苏子的“墨戏”之作不求常形、逸笔草草,用独特的视觉语言向传统绘画发起挑战,力图以野逸的风格表现自然之力,将绘画从对物象的再现中解放出来,变成寄托情感与内心表现的渠道。

苏轼自言“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老木疏竹是诗人胸襟的写照,一吐而为《枯木竹石图》。

不仅作者如此自述,枯木亦是他人接近、评价画家的中介,如米芾《画史》称:“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从这个角度来说,绘画不过是作者的情感外化,枯物成为文人精神在绘画中的特殊存在,指向历代文人、艺术家精神特性上的共通。

作为北宋文人圈的精神领袖,苏轼的欣赏趣味和艺术创作起到示范作用,文人士大夫史无前例地以群体的态势参与艺术活动,从创作、鉴赏、批评等角度标举新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趣味。

宋代的梅审美不再执着于花的色形味,而是更关注树干的枯老,兴起独具特色的枯+梅疏影书写,逐渐形成《梅谱》所言“梅以韵盛,以格高,故以斜横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的审美风气。

从现存宋代题画诗、笔记等文献及历代画学著录可看出,无论作为背景抑或表现重点出现,枯物已成为宋画尤其是文人水墨写意中别具意趣的重要题材,尤其以枯树、瘦竹、老梅的表现为主。

枯物之所以成为文人水墨画的核心主题,其原因在于自然审美的追求与艺术趣味相互交叠融合。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99套)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99套)

高三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性(节选)中国原生文明历经了七大时代:五帝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帝国。

每个时代在以社会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上都有创新,秦代达到原生文明的最高峰——民族统一、文字统一、疆域统一,由此创造性地统一了中国文明。

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完善直到今天。

五帝时代的禅让制是一种古老的民主政治雏形,发展为以后的“公天下”意识。

夏商周从邦联制发展到联邦制的实践,为秦王朝的大一统形态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代改革精神、天下向一思潮、诸子百家争鸣并争先投入治国实践,是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遗产。

最鲜明的一个特征是,春秋战国500余年,变法运动一浪接一浪向前推进,从来没有中断。

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创造了战国时代法治文明,使秦国不断强大,最终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中国文明的统一。

同时,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和思想大爆炸,是人类古典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原典大创造现象。

百家争鸣,奠定了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多元性的根基。

秦帝国时代最大的创造是统一了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中国是松散邦联制、联邦制的统一。

春秋伊始,对这种以国家经济为基础的僵化社会产生了普遍的不满,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自此,那时的中国进入了重新探索新的国家形式的历史阶段。

到了战国时代,社会对松散分治的诸侯制的危害已经有了普遍的深刻的认识,“天下向一”的思潮开始形成。

当时的思想家如孟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经就“天下向一”有过分析论述。

战国的历史实践也趋向于统一的发展,天下由春秋时代的数百个诸侯国,渐渐兼并融合为三十余个诸侯国,又渐渐兼并融合为七大诸侯国。

因此,战国末期统一诸侯国是历史的必然,不由秦统一,也会由别的诸侯国统一。

而秦之所以能承担统一重任,最根本的原因,是经由深彻改革而创建了法治文明,从而使秦成为当时整体文明最为发达的诸侯国。

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原文】秋日的私语李晓明秋天,总是给人以无限遐想。

它没有春天那样生机盎然,也不像夏天那般热情似火,更不同于冬天的冷峻肃杀。

但正是这样一个季节,却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当第一缕凉风悄悄地掠过大地时,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温柔起来。

树叶开始由绿转黄,慢慢地飘落下来,铺成一条金黄色的道路。

走在这样的路上,脚下软绵绵的,仿佛每一步都在与自然对话。

对于我而言,最喜爱的莫过于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独自一人漫步于乡间小道之上。

两旁是成熟的稻田,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抬头望向天空,天高云淡,让人心旷神怡。

此时此刻,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这宁静的景象所化解,只剩下心灵深处那份难得的平静。

每当夕阳西下,天边泛起淡淡的橙红色光芒时,便是结束一天忙碌生活最好的时刻。

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泡一杯热茶,静静地享受这份安宁。

偶尔翻阅几页书卷,或是拿起笔记录下这一天的心情变化,都是极其惬意的事情。

而夜幕降临后,满天星辰闪烁,又给了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题目】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通过对比四季的特点来突出秋天的独特魅力。

B. 作者认为秋天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的色彩比其他季节更加丰富。

C. 文中提到“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这宁静的景象所化解”,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D. 从全文来看,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2.第一段中划线句子“当第一缕凉风悄悄地掠过大地时,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温柔起来。

”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A. 拟人;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性格特征,使语言生动形象。

B. 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强调秋天的到来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C. 对比;将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比较,突出秋天的独特之处。

D. 夸张;夸大事实,表达作者对秋天来临的强烈感受。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我”最喜欢秋天哪方面的特点?A. 温度适宜B. 自然景色迷人C. 食物丰收D. 适合户外活动4.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来表现主题?A. 议论B. 抒情C. 叙述D. 描写5.结尾处提到“满天星辰闪烁,又给了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这句话暗示了什么?A. 星空美丽壮观B. 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C. 秋天夜晚特别适合观星D. 自然界的奇妙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21年厦门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厦门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厦门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也是家有高龄老人的人,他们的难点和关注点我都有切身体会。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嘉兴学院院长盛颂恩说。

他在深入调查、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的第一份提案《关于加快搭建网络大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现有的养老资源和模式不足以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医疗服务和传统手段是不够的,而利用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充分调动、整合、优化配置社会现有资源和政策,把全社会相关的资源和政府的相关政策集成到同一个大平台上来建立一种新体系,应该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养老问题如果没有顶层设计,没有政府的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监督保障,这样的平台是不可能完善的,老人们和子女们也不会放心。

服务主体可以市场化,但公共资源和政策需要政府进行统筹配置和协调,还要建立相关标准体系,让平台运营、发展、管理、监督都有规可依。

”盛颂恩表示。

材料二:(摘编自《光明日报》材料三:当前,我国慢性病负担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68.6%。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而且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

但是,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和干预,这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角度,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

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也要与这种理念相适应。

树立健康管理理念,达到“未病先防、病后防变、瘥后防复”的效果,也是健康管理学科的职责所在。

随着“全民治疗”向“全民健康”目标的转移,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社区将成为未来全民健康的主战场。

社区层面的多学科融合能培育集社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健康服务业人才,这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专业人士要适应大趋势、大环境的改变,能走进社会,走进生活,适应变化,更加注重人文教育的融入、心理技能的提升、跨学科跨专业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的培养。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9(有答案及解析)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9(有答案及解析)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9(有答案及解析)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记得我小学6年级时,姐姐以上高中我偷看她的语文书,里面有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卖炭翁》,抒情、叙事都很迷人,特别是苏东坡的《赤壁赋》,读到里面的句子“清风徐来,______”,“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突然感到平常的汉字竟能这样的美。

①大概就是那一刻,如触动了一个开关,我就迷上了文学,奠定了一生事业的走向,②而且绝定了我缘于古典文学的文章风格。

我高中时又遇到一位名师李光英,③他对语文教材的权释到了()的境界。

至今我还记得她讲《五人墓碑记》时______的神情,和讲杜甫《客至》诗时(),随手在黑板上几笔就勾出一幅客至图。

他在讲韩愈文章时说的一句话,我终生难忘。

他说:“韩愈每为文时,必先读一段《史记》里的文字,为的是借一口司马迁的气。

”后来在我的作品中,随时都能找见当年学过的教材的影子,都有这种借气的感觉。

④好的教材,无论是给教者还是学者都能留出研究和发挥的空间,都有一种无穷的式范力。

——选自梁衡《教材的力量》4.下列诗文、对联与文段中文人无关的一项是()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B.执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C.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D.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5.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是()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共同倡导中国唐代古诗文运动,合称“韩柳”。

B.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朝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中国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D.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现实派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与“诗鬼”之称。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三校联考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三校联考试题解析版
恩格斯曾言,尖端科技的应用最早是从军事领域开始的。新科技显著提升军事作战能力时,便促成军事变革的发生。从军事变革史看,科学技术在历次变革中发挥着源头促发性、基础支撑性作用,谁具有技术变革的敏感性并首先实现技术上的突破,谁就能掌握新的战争规则。对一支军队而言,不能正确预判军事科技突破方向、把握战争形态变化,不仅会导致“技术代差”,更会导致国家安全等危机。美、俄等传统军事强国预见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都把人工智能视为“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智能化战争,并已提前布局,希望抢占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先机,力求与潜在对手拉开“代差”。几个月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沙纳汉正式发布关于成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的备忘录,这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美军军事项目上的应用力度。俄罗斯也视人工智能为未来军事竞争的制高点,正加紧研制可以驾驶车辆的类人机器人。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5G既是一次技术跃进,也会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人类会将物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技术理想。
B. 5G技术相比3G、4G具有“快”、“稳”、“密”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未来将催化出“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物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
A项,“证明了人工智能是军事科技最佳的突破方向”错误,由原文可知,第②段写了美国和俄罗斯等传统军事强国预见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把人工智能视为“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提前布局,希望抢占先机,是为了论证“新科技显著提升军事作战能力时,便促成军事变革的发生”。
故选A。
【3题详解】
D.美俄两国希望抢占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先机,目的是提前布局,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这种颠覆性技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B .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 病:担忧C .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顾:回头看D . 王曰:“何坐.?”曰:“坐.盗。

”(《齐桓晋文之事》) 坐:犯罪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负:依仗B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当:把守C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假:借助D . 族.庖月更刀。

(《庖丁解牛》) 族:众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史记·屈原列传》) 短:缺陷B .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 举:尽C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胜:尽 D .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擒”),上下肃然。

(《张衡传》) 阴:暗中4.下列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 . 不如因.而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C .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若.入前为寿 ,寿毕,请以剑舞D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杳不知其所之.也 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奚以.知其然也 B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 . 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出,火且.尽 D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第II 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微电影”大有可为娄雪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

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

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

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

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

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

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

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备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

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

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

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

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

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光明日报》,2012年12月3日,有增删)【小题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微电影对观看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较传统电影要低,移动状态和短时间休闲状态下都可以观看。

B.放映时间短、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是微电影的显著特征,但它的内容丰富,可单独成片,也可系列成剧。

C.最早的微电影是普通百姓用手机、相机、DV等拍摄的短片,它们仅仅是一些个人的随性表达。

D.近两年微电影发展迅猛,影响力日渐增强,催生了许多公益活动,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

【小题2】不能说明微电影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一项是()(3分)A.《大雨》融人纪实风格,在短小篇幅中展现了深刻的内涵,创作上有新意。

B.《天堂忘记了》展现了自闭症少年的心灵世界,启示人们应该关爱少年自闭症患者。

C.《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要求把自己卖掉换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

D.《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社会要持续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微电影只能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一般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

B.专业团队加入微电影的制作,不仅大大地增加了微电影的数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其质量。

C.微电影篇幅小的特点有助于其实现主题的立意深远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D.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

【答案】【小题1】D【小题2】A【小题3】B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郦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

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

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

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

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

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

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

后试守鲁阳郡,道元表立黉序①,崇劝学教。

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②。

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③之化。

”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

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蛮人诣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

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孝昌初,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

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

梁军至涡阳,败退。

道元追讨,多有斩获。

后除御史中尉。

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

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

司州牧、汝南王悦嬖④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

及选州官,多由于念。

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

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

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

(选自《北史•列传第十五》)【注】①黉序:古代的乡学。

②大学:古学校名,即国学。

③文翁:名党,字仲翁,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

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④嬖:宠爱。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袭爵永宁侯袭:继承 B.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引:推荐。

C.二人并坐免官坐:因为犯罪。

D.依仆射李平故事故事:旧事。

【小题2】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道元“执法清刻”的一组是()(3分)①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②道元表立黉序,崇劝学教③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④(蛮人)请前刺史寇祖礼⑤道元追讨,多有斩获⑥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郦道元执法严厉,被御史中尉李彪看中,李彪推荐将其从太傅掾任上调为书侍御史,后因此而受牵连获罪被免职。

B.顺皇后的父亲于劲是冀州刺史,领兵在关中作战,不在冀州任上。

郦道元虽身为冀州镇东府长史,管理冀州全州事务达三年之久,说明了于劲对他的赏识和信任。

C.郦道元在任东荆州刺史时,老百姓状告前任刺史寇祖礼执法苛酷,结果朝廷将前后两任刺史同时免官治罪。

D.侍臣丘念深受司州牧、汝南人王悦宠信,干预政事,操纵州官选举。

郦道元主持正义,把丘念抓起来,并抢在灵太后命令下达之前将其处死。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0分)(1)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5分)(2)后除御史中尉。

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

(5分)【答案】【小题1】D【小题2】C【小题3】C【小题4】(1)延昌年间,(郦道元)任东荆州刺史,行政像在冀州一样威猛。

(2)后来(郦道元)被任命为御史中尉。

郦道元向来有行政严猛的名声,掌握大权的人开始有些畏惧。

【解析】【小题1】(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注]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 公元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

县斋:县衙斋室。

【小题1】结合全词,简要说说“闲愁几许”中“愁”的内涵。

(5分)【小题2】“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小题1】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诗经·氓》)【小题2】是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小题3】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靡、夙、寐、徘徊、径。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乙选考题(任选三四大题其中一题,两题都完成,按第三题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6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6分)?寒风嗖嗖地吹着,我跳下自行车,双手握拳抱在一起,哈着气,跺着脚,走到小亭子跟前。

里面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脸面上毫无表情的瘦高男子,头发白了一半,脸上的皱纹靠在一起,很拥挤,眼睛浑浊,但仔细看去,又透着一种倔强的光芒。

我告诉他要买的报纸名称,他抽出一份递给我,我掏出五毛钱,随意一拍放在了亭子窗口前的平台上,我是告诉他钱在这里的意思。

没想到,他突然把我手中的报纸抽回去,也啪地一声拍到了平台上。

“没教养!”三个冷冰冰的字从他嘴里飞出来,一下子划到我的脸上,我感到好似一阵更大的寒风吹了过来,脸上感觉不到冷,却热辣辣地烧起来,心里又羞又恼,气愤地说:“你怎么回事,不就是买你一张破报纸吗?”他倒是声音平平的,但更冷了:“我把报纸递到你手里,你把钱拍在我面前,就是没教养的表现。

报纸是新的,一点儿也不破。

请你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不要了。

”我抓起报纸一摔,气哼哼地拿起那五毛钱转身就走。

“不买拉倒,你这样的人我还不卖给你呢。

”我已经推起自行车,但又停下了脚步,本想再说几句损损他,可想一想,忍了,带着一股气,一抬腿,骑上车走了。

从那以后,下班回家必定经过的这个亭子我就再也不去光顾它了。

买报纸也是绕路,到别的报刊亭去买。

但只要经过这个地方,还是不自觉地扭头看一下。

大多时候亭子里坐着的是一位妇女,估计和他是夫妻。

她倒是慈眉善目的,一见人就笑着热情地招呼着。

这天下班,我又一次经过这个亭子,大老远就看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用右手食指戳着窗口里面,生气地大声嚷着。

一看,又是那男子坐在里面,脸依然倔倔的。

我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停下脚步,想看这人的热闹。

听了半天,我听明白了,仍然是那么回事,这男子啪地拍下五块钱,要一本杂志,他不卖给他,竟非要他拿起来递他手里不可。

这男子急着走,不昕他的,就跳了起来:“哪这么多酸事?我没工夫和你拽,快给我拿杂志!”虽然是两个人的争执,这男子起了半天高腔,那人却照旧冷着脸。

周围人越来越多。

这时,人群里走出一个中年男子,快步来到窗前打起了圆场:“您快消消气,别和他一般见识。

老陈他是一头倔驴,从来就这样。

”这时我才知道窗口里的男人姓陈。

他又转向老陈:“快,给拿出那本杂志来。

”老陈抬头看了一眼,头接着扭向了一边。

看来这人和老陈关系不错,从侧门进去,拽出一本杂志,交到那人手上,赔了一大堆不是,终于把那人打发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