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科技资源整合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辽宁省打造科技创新前沿的现状与路径
辽宁省打造科技创新前沿的现状与路径关键词:辽宁省、科技创新、前沿、路径、进步一、辽宁省科技创新现状分析(一)科技创新进步阶段辽宁省科技创新进步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跟随”阶段,即跟随国家科技创新进步,重点进步基础探究和技术引进。
这一阶段,辽宁省科技创新主要靠引进和消化吸纳国外的技术和知识,整体水平较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阶段是“自主”阶段,即加大基础探究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这一阶段,辽宁省科技创新开始重视自主研发和知识创新,但仍存在着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效果转化难等问题。
第三阶段是“创新”阶段,即追求杰出的科技效果和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
这一阶段,辽宁省科技创新重视领先科技领域和技术前沿,强化知识产权保卫和效果转化能力,乐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众创空间建设。
(二)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状况辽宁省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技创新基地、科技人才队伍、科技资金和科技效果转化等方面。
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方面,辽宁省先后建设了“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试点示范区”、“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宁省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孵化、培训等服务。
在科技人才建设方面,辽宁省乐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华侨留学人才,并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规划和科技领军人才规划等进行有效引导和培育。
在科技资金方面,辽宁省设立了“辽宁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辽宁省产业科技化专项基金”等多个科技资金项目,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科技效果转化方面,辽宁省实行了多种措施,包括实行“科技-金融”联动、加强企业技术服务、推行科技效果产业化、设立知识产权保卫配套机构等,不息完善转化效果的政策和体系支持。
(三)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辽宁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截至2019年底,辽宁省高层次人才引进总量达到1.21万人,其中“千人规划”、“万人规划”等国家人才规划引进人才4.3万人,海外留学人才4480人。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新发展阶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新发展阶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正文:----------------------------------------------------------------------------------------------------------------------------------------------------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新发展阶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现将《沈阳市新发展阶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沈阳市人民政府2021年7月9日沈阳市新发展阶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为激发创新活力,构筑创新生态,建设创新沈阳,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家、省关于科技创新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着力提升综合创新能力(一)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从基本建设、仪器设备、研发项目、人才引进、交流合作等方面,支持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对国家支持在沈布局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按要求给予配套,提升城市科研条件水平和综合科学能力。
对企业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按要求给予配套。
(二)强化平台创新效能。
支持创新主体围绕优势领域和重点产业创建或升级科技创新平台,对新批建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新批建的省级创新平台,根据绩效择优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优先在产业升级新兴领域、产业发展空白领域、技术创新短板领域布局市级创新平台,对新批建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对创新平台进行年度绩效评价,优秀、良好的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最高50万元奖励。
(三)强化基础研究力度。
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甚至有些企业将研究开发看作是无损益的支出。
2.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成果转化难以与实际应用结合,使得创新成果无法得到有效推广。
3.科技成果重复冗余:有时候科技创新的成果缺乏信息共享和比较,使得相关部门或机构在相同领域内开展重复性的研究工作,增加了浪费和重复研究的成本。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政府需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资,企业也应该对科技创新普遍加大投入。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有关部门应加强技术与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现科技水平与市场需求的协同发展。
3.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加强技术共享和交流,推动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技术共享,避免重复的研究和开发。
4.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加强国内国际的科技交流合作,引进优秀的人才,推动不同的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
5.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范科技创新领域中的市场秩序,防止抄袭和侵权行为的发生,增强研发的用户信心。
1/ 1。
高科技行业中创新转化不足的问题症结与对策
高科技行业中创新转化不足的问题症结与对策一、问题症结分析在高科技行业中,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然而,许多企业存在创新能力强但创新转化不足的问题,使得大量优秀的科技成果无法落地应用,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技术壁垒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在高科技领域,技术研发往往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时间,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
但仅有技术突破并不能保证市场成功,更重要的是满足市场需求。
许多企业在投入巨额资源进行研发时忽视了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预测,导致最终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转化为商业价值。
(二)科研机构与产业界合作不密切科研机构是高科技领域最重要的知识源泉,在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
然而,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商业化和产品化并不是其主要目标,因此存在着创新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
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在创新领域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无法持续推动创新转化。
科研机构与产业界合作不密切,双方信息沟通不畅、利益分配不清晰等问题影响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三)人才流失和缺乏跨学科融合高科技行业需要具备广泛知识背景和跨学科视野的综合型人才。
然而,在现实中,人才流失、团队合作不足以及过度关注某一领域等问题导致了高层次人才稀缺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
当一个企业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但面临重大技术突破时,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进行深入研究、完善开发,并将其成功应用到市场中去,就难以实现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解决方案探讨(一)加强市场需求调研与预测高科技企业在进行研发之前,应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预测,明确产品定位和市场潜力。
通过市场导向的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企业可以主动与用户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研发方向。
(二)优化科研机构与产业界合作机制建立科研机构与产业界合作的双向沟通渠道,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科学技术局工作报告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科学技术局工作报告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我代表科学技术局向大家作一份关于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报告。
一、总体情况过去一年,科学技术局紧密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科技资源整合工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二、加强科技资源整合科技资源整合是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跨部门合作,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与工信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与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联盟,共同研发核心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三、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将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基础研究。
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推动创新项目的实施。
同时,我们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经济效益。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
我们将以创新人才为引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与交流,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招聘力度,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入科技事业,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支持。
五、加强服务与管理服务与管理是科技局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推动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为科研人员提供各类服务支持。
建立健全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的跟踪与评估。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对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六、展望未来未来,科技技术局将继续深化科技资源整合工作,加强科技创新发展。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同时,我们也希望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共同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
总结:科学技术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工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促进沈阳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沈阳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本情况(一)科技创新与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效应不断彰显沈阳市科技创新平台总量达到1286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64个,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构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相继落地。
这些科技创新平台的出现与发展推动了沈阳市创新能力的整体性提升。
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不断增加,加速了沈阳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例如,沈北东亚种业中试基地、沈北新区新旧动能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沈阳健康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辽宁医学诊疗科技研发中心等20多个中试基地提升了沈阳市成果转移转化效率。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涌现,新型研发机构是致力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一种新型研发组织,例如,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辽宁特种机床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最后,辽宁实验室于2022年正式揭牌运行,以辽宁实验室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引领效应和创新成果转化规模效应将逐渐显现。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绩效日益提高沈阳市区域内高校通过创新成果的本地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能不断提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形成了军民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模式,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沈阳工业大学构建了以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体系和校企共建研究院两大成果转化平台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发展。
沈阳理工大学开启学校与园区合作模式,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沈阳工程学院打造了与大型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的“以产定研、以研促进沈阳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发展的对策建议◎纪国涛1郁培丽2〔内容提要〕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自2006年提出以来,已批复上海闵行、吉林长吉图、河北京南、四川成德绵等12个,建设目标是将其打造成“政策先行、机制创新、市场活跃、可复制推广”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域高地。
本论文通过重庆、江苏苏南、上海闵行和宁波等四个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经验做法,剖析了沈阳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面临的主要局限,提出了促进沈阳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若干建议。
科技文化融合背景下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科技与文化融合背景下沈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研究摘要:随着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趋势不断增强,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文化产业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沈阳市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模式并对发展文化产业提供若干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沈阳市;融合模式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方面。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形态独立出现,其本身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目前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更是热点中的热点。
最早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瓦尔特·本雅明[德],我国2004年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分类和定义,认为文化产业是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性、高创新性和高融合性等特征,已成为21世纪城市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
科技与文化都是以创新和知识为发展要素,二者紧密结合,一方面使高科技应用到文化方面,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科技产品的文化内涵,产生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放大效应。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产业领域,使得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文化娱乐方式不断变换。
传统文化产业得以更新并产生新形态。
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文化领域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道路。
一、沈阳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现状沈阳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全国综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沈阳市积极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体系。
新时期沈阳市开展科普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健 全机 制 , 多层 面发 展 。 一是 制度 。2 1 0 1年刚 刚颁 布 的 《 宁省 科 学技 术 普 及办 法 》 明确 要求 , 辽
“ 、 、 省 市 县人 民政 府 建 立 由科学 技 术行 政 部 门等 有 关 部 门和科 学 技术 协 会 、 社会 科 学 界联 合 会 及其 他
颈, 因此 , 应尽 早建 立科普 工作 联席 会议 制度 。 二是 层次 。沈 阳市现 有 的科普 教育基 地 认定标
经 常性 的 科普 活 动 。各 科 普基 地 活 力 不 足 , 少 内 缺 容 丰富 、 与 人数 众 多 和社 会 影 响力 广 泛 的精 品科 参 普 活 动 , 多 基 地 多 处 于 “ 中待 嫁 、 香 巷 深 ” 很 闺 酒 的
媒 体宣 传 基地 、 普 参观 游 览 基地 等 类 型 。要 借鉴 科 北京 、 海 的经验 , 上 开展 科普 示 范 社 区 、 技 商 店 的 科 建设 工 作 ; 鉴 昆 明市科 普精 品基 地 和青 少 年科 技 借
创新 实 验 室等 方 面 的认定 建 设 工作 ,走 沈 阳特 色 、
略地 位 、阶段 性 发展 特 点 的认 识 与 沈 阳市 科 技 、 经 济 、 会 发 展 的 要求 还 不 相适 应 , 科 学 普 及 提升 社 对
公 民科 学 素养 、 提高 科 技创 新 能 力 和 营造 经 济 发展 有利 环境 认识 不足 , 普发 展理 念需 要更 新 。 科 科 普 资 源有待 进 一步 整合 。科 普 资 源分 散 , 教 育 、 技 、 广 等 部 门应 在 培 育 开发 部 门科 普 资 源 科 文 的 同时 , 过 加 强交 流 、 作 、 建 等机 制 进 一 步整 通 合 共
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标题: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在科技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科技资源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
但是,科技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以下五方面逐一分析。
二、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1.单一产业发展、某些领域的资源缺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科技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某些领域,资源却相对匮乏。
比如,在高端芯片领域,中国的芯片设计与生产技术依赖进口。
2.基础科研缺失、应用研究抓重点在科技资源领域,基础科研的投入比较低。
相对应的是,应用研究抓重点,更注重的是解决实际问题。
3.资源分散、协同效应较弱中国科技资源分散,相关产业的组织关系弱化。
因此,协同效应不明显。
4.科技创新层次低、科技成果转化不足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层次上相对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这也是当前的一个难点。
5.知识产权保护尚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还没有到国际标准,这也影响了科技资源的投入,影响了科技产业的集中发展。
三、问题分析1.强化科技投入,加强基础科研要推动科技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先将科技投入强化,加强基础科研。
这样才能让中国的科技产业走得更远。
2.加强产业整合,构建科技生态系统中国的科技产业相对分散,需要加强产业整合,同时,还要构建科技生态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科技资源合理利用。
3.创新匹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也是当前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难点。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4.建立机制,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多方联动,推动科技发展中国的科技资源开发利用需要多方联动。
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的合作将推动科技发展。
四、案例分析1.华为公司的科技创新华为公司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领导者,华为在芯片研发、5G 网络、人工智能等方面随时推出新产品。
行业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行业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一、行业整合中的问题1. 市场竞争加剧:在行业整合过程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市场份额有限,企业需要通过整合来扩大规模和提高竞争力。
然而,这种市场竞争可能导致价格战,进一步降低行业利润率。
2. 组织结构调整困难:企业整合后需要调整组织结构以实现资源优化和协同效应。
然而,组织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面临各种挑战。
例如,不同企业文化的差异、员工抵触情绪和内部权力斗争等都会导致组织结构调整困难。
3. 技术融合不顺利:在行业整合过程中,涉及到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可能遇到标准不一致、系统兼容性等问题,影响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效果。
4. 战略不协调:不同企业在进行整合时可能存在战略不协调的问题。
由于经营理念、产品定位、市场策略等方面的不一致,整合后的企业可能难以形成统一的战略,进而导致内外部资源浪费。
5. 人才流失:行业整合可能导致某些企业核心员工的离职或流失。
这些核心员工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独特技能,他们的离职将对新组合企业造成损失,对整个行业造成不稳定因素。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1. 加强信息共享与协作:各企业应建立起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通过积极沟通和交流来消除信息壁垒,并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方式。
同时,可以探索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加强信息管理,提高效率。
2. 引入专业中介机构:在行业整合过程中,可以考虑引入专门的中介机构来参与协调工作。
这样可以减少各方直接交锋所带来的摩擦,并依靠中介机构的专门知识和经验来辅助各方进行更有效地沟通和谈判。
3. 制定明确统一的战略:在整合过程中,各企业应充分洞察市场需求,协调内外部资源,建立明确、统一的发展战略。
通过全面研究业务模式和市场动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避免资源浪费和战略冲突。
4. 建立培训与激励机制:为了避免人才流失,整合后的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培训和激励机制。
通过培训来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适应整合后的工作环境,并设立激励措施来增加员工对整合后企业的归属感和积极性。
当前深化科技体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contents •引言•当前科技体制创新存在的问题•深化科技体制创新对策建议•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当前科技体制创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科技体制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背景介绍研究目的与意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科研资金分配不均衡科研设备重复投入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技术转移机制不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难一些科技创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现象,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落实。
政策制定缺乏针对性一些科技创新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科技创新政策落实不到位VS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人才引进难度大在一些地区和领域,科技创新人才短缺,难以满足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无法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1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23通过公开、透明、科学的评估机制,确保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得到公平的资源分配机会。
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鼓励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资源整合,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加强资源整合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支撑。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识03完善政策反馈和调整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机制01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02建立政策落实监督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030201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案例总结词详细描述科技成果转化案例总结词详细描述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案例总结词详细描述总结词人才短缺、培养机制不健全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人才短缺和培养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同时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难以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案例科技体制创新发展现状研究结论存在问题的原因对策建议的有效性未来研究方向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探索如何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然而,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科技创新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长期的研发投入。
然而,在某些国家或企业中,研发投入远远不足。
这导致了科技创新项目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了其进展和成果的产生。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应加大政府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项目。
其次,企业也应增加自身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并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开展联合研究项目。
最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通过股权融资或风险投资等方式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科技创新涉及到大量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等。
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侵权现象严重,这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者的动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并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其次,需要提高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法治观念,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在跨国范围内共同维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三、人才短缺与流失科技创新需要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参与其中。
然而,在某些领域或行业中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农村地区更为突出。
另外,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待遇问题、发展机会不足等,也造成了人才流失现象。
为应对上述挑战,应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引进。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奖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从事科技创新工作。
同时,要加强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科学研究平台。
此外,还需要改善科研环境,加大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认可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
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不深科技创新往往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但在某些领域中,两者之间的融合并不够紧密。
创新网络视角下辽宁省科技资源整合分析
出和 R&D人员 人 均 R&D 经费 支 出。这 两项 指
标可 以看 作是创 新 网络 主体对 于创新 资源 的支配 能力 , 衡量 了整 个 创新 网络 所 能 够 调用 的创 新 资 金及 其使 用强 度 。
辽宁 省 的科 学家 工程 师人均 科技 经费 支 出为
新 群体 提 出的一 个 综合 性 概 念 , 由企 业 、 即 政府 、 高 等学 校 、 究机 构 、 融 机构 、 研 金 中介 机 构等 组 成
创 新 网络 视 角 下 辽 宁 省 科 技 资 源 整 合 分 析
狄 宣竹 ,童 潇 颉
( . 宁大 学 经济学院,辽 宁 沈 阳 10 3 ; 1辽 10 6 2 沈 阳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辽宁 沈阳 1 06 ) . 1 11
摘 关 键 要 :介绍了辽宁省创新 网络发展 的状况 , 包括辽 宁省创新 网络能力 和辽宁省 创新 网络 关系 主体状 词 :创新 网络 ; 创新网络能力; 创新资源整合
中包 含 R&D经 费 , 因此 , 宁 省 的科 学家 工 程师 辽 人均科 技经 费支 出与 R&D人 员 人 均 R&D 经费 支 出在全 国排名 上 的差异 可 以归 结 为辽宁 省对 于 科 技 活 动 中 的 R&D 活 动 本 身 更 为 重 视 , 对 而
R&D成 果应 用和科 技服 务活 动重 视程度 不 足 。
的一个 区域整体创新链 _ 。创新 网络沟通创新 1 J
的投 人 和产 出 , 在创新 资 源一定 的情况 下 , 创新 网 络 的有效 运作 将会推 动整 体创新 能力 的提 升 l 。 2 ]
一
2 . 元/ , 列 全 国第 九; 36万 A 位 R&D 人 员 人 均 R&D经费支 出 为 2 . 元 / , 4 8万 人 位列 全 国第 六 。
东北地区科技协同发展现状
东北地区科技协同发展现状一、引言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实力。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经济结构单一和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为了推动东北地区科技协同发展,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深入探讨东北地区科技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东北地区科技协同发展现状1. 科研机构合作东北地区的科研机构数量众多,包括大学、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等。
这些机构在科技研究和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和潜力。
为了加强科技协同发展,东北地区的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合作,通过联合研究项目、共享研究设备和人才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产学研结合东北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
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共享创新平台等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发,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3. 创新创业环境改善为了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东北地区加大了对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力度。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减税优惠、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人才引进等,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支持。
同时,东北地区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科技论坛等活动,提高创新创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人才培养东北地区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加强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科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到东北地区工作和创业。
同时,东北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联合培养、实习就业等方式,培养了一批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科研机构合作不够紧密尽管东北地区的科研机构数量众多,但目前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还不够紧密。
为了促进科技协同发展,需要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共享研究设施等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效率。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科技创新是当代社会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科技创新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讨论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对策。
一、问题:1.1 知识壁垒:科技创新需要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支持,但在某些领域,这些知识和技术受到了限制,如专利保护和技术封锁等。
这导致了知识壁垒的存在,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1.2 资金不足: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投资,包括研发、试验、生产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然而,许多初创企业和研究机构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潜力。
1.3 人才短缺:科技创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但往往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教育体系不完善、人才流失和薪酬福利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1.4 市场不成熟:科技创新需要一个成熟的市场来接受和应用新技术和产品。
然而,在一些领域,市场不成熟,供需不平衡,导致科技创新不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二、对策:2.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执行机构。
同时,鼓励和支持技术交流和合作,促进知识壁垒的打破,推动科技创新的自由流动。
2.2 增加科技创新投资: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鼓励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基金参与科技创新的项目。
同时,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机制,提高科技创新投资的效益。
2.3 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加强教育体系的改革,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条件。
鼓励人才流动和交流,打破地域和行业壁垒,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2.4 促进市场需求和创新导向: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市场的创新需求,引导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总结起来,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新形势下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科技服务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形势的到来,沈阳市的科技服务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亟待找到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针对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服务质量不高沈阳市科技服务业仍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科技服务机构和人员专业水平不够,无法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服务;一些科技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精神和责任心,服务态度不够积极,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2. 创新能力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沈阳市科技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具体表现在科技服务机构和人员缺乏创新意识,服务内容和方式单一,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科技服务业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吸收和应用能力也有所欠缺。
3. 产业发展不平衡沈阳市科技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主要体现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某些传统领域,对新兴产业的服务能力较弱,与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不适应。
4. 人才流失严重沈阳市科技服务业的人才流失问题一直存在。
一方面,本地优秀科技服务人才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薪酬不合理、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等;引进的外地科技服务人才往往难以持续留在沈阳市,制约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人才培养针对人才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科技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来解决。
可以建立科技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加大对科技服务专业的培训力度,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可以制定激励政策,吸引优秀科技服务人才留在沈阳市工作,并为引进的外地科技服务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以留住人才。
2. 提升服务质量提升科技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科技服务机构和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评估和监督,减少低水平、低效率的科技服务;可以加强科技服务业的自律管理,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业信用体系,提高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意识。
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与成果转化对策研究
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与成果转化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加强,科技资源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与成果转化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区域科技资源合作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培育创新型企业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促进区域科技资源的利用和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引言二、区域科技资源合作存在的问题1.合作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中存在着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一方面,各区域之间的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一些合作机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资源匹配不足的情况,使得合作效果难以达到最优状态。
2.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需要有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
当前在一些地方,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还比较薄弱,这使得科技成果的转化难以得到合理的推动和引导,进而影响了区域科技资源的合作和利用。
3.创新型企业培育不够。
创新型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科技资源合作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在一些地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工作还比较薄弱,对于创新型企业的扶持政策和技术支持不足,导致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对策研究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区域科技资源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应采取以下对策:1.完善区域科技资源合作机制。
建立统一的合作平台和机制,促进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
在合作机制中,要加强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匹配,提高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
制定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要加强市场需求和科技成果的对接,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3.培育创新型企业。
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沈阳市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沈阳市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作者:姜宝山宋伟滨来源:《辽宁经济》2024年第01期〔内容提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讲话精神,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与优势,探索军民融合路径的深入实践与制度创新,推动东北地区国防安全、产业安全建设,带动东北再振兴,对于推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任务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剖析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内涵,分析沈阳市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充分吸纳、总结绵阳、青岛与深圳等示范区科技创新与军民融合建设发展的有益经验,基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的有机衔接与融合的总体方向与目标实施,提出厚植发展土壤环境、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6项建议措施。
〔关键词〕军民融合;創新体系;制度创新;中心城市一、引言军民融合是国家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发展理念。
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最佳支撑点与必经路径,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源。
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实施,2018年3月,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五高”要求和建设“四个中心”的重大部署,凝心聚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
2022年1月,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深入开展“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
从国防建设及产业安全来看,沈阳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军工制造的摇篮与基地,在中国军工制造中地位举足轻重,涉及国之重器的生产及关键核心技术。
面对东北经济低谷期、东北亚安全环境等现实背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大创新投入,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新动力,建设沈阳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与国防建设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概念及其内涵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是一种涉及多元化主体的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军工集团、国家大院大所、军队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有单位、民营企业6大类参与实体。
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整合
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整合在当今社会,科技领域的创新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中的重要因素。
这其中,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更是极为关键的成功因素。
那么,如何在科技领域整合创新资源,成为了一件十分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事情。
首先,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包括了很多方面。
如何把这些方面整合到一起,形成创新的效应,是科技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创新资源的整合需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域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很有特色和性格的。
这些人才通常需要有很多的技术和理论研究能力,同时也需要有较强的市场分析和商业技巧等方面的能力。
如何在企业内部培养这种人才,或是在外部引进这种人才,就成为了企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第一步。
二、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合作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不仅仅是人才的整合,还包括了知识、技术、市场、金融、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和合作。
科技领域大多数企业在业务拓展的时候,需要攻克新的市场、新的技术、新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这就需要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加强协作合作,来达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目的。
三、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管理对于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整合,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管理是非常核心的问题。
在科技领域中,一项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流程的研发往往需要大量的研究投资和时间,因此,企业需要对自己的技术或产品加以保护,并尽可能多地获取专利授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认证和保护。
这可以为科技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务和竞争优势。
四、技术的开发和研发技术的开发和研发是科技领域创新资源整合的重要环节之一。
科技企业要想取得在技术方面的先发优势,就需要投资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来进行技术研发。
如何构建一个有利的技术研发生态系统,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则是科技领域整合创新资源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整合成为了目前科技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一家科技企业,只有凭借着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到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科技资源整合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对沈阳市科技资源现状和科技资源整合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整合沈阳市科技资源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促进沈阳市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2-0263-02
一、沈阳市科技资源现状
到2009年沈阳市共有高等院校40所,其中本科28所,高职专科12所,专任教师达到21685人;拥有科研院所116个,大学科学园2个;已建立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3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7.22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3.04万人,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27人;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度增长,2009年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内部)支出67.0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74%;2009年全市共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96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75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13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73项,合计拨款达6.92亿元;全市共获得科技成果奖励数353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含个人)13项,省级科学技术和成果转化奖160项,市级科技成果奖(含个人)180项。
这些都为今后进一步实施科技资源整合,建立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目前
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解决。
二、沈阳市科技资源存在的问题
1、科技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的首要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是科技活动的主体,科技资源的主体。
从沈阳市目前的科技活动人员情况看,尽管我市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较大,但分配极不合理。
2009,我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分别为1.44万人、2.03万人和3.75万人,分别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19.94%,28.12%和151.94%,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约占总数的5成,远远无法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大量的科技人才都集中在“象牙塔”式的科研院所和大学校园内,同时由于工资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扭曲,科技人才未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发明上;另一方面,企业研发人才奇缺。
正是由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使得我市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着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同时,沈阳市科技人力资源的结构性人才过剩和结构性人才短缺问题也较为突出。
某些专业的过剩人才用非所学,难以发挥技术所长,而某些专业人才明显不足,科技应用研究人员短缺,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技能人才尤为缺乏。
2、科技资源投入配置结构不合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
尽管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沈阳市国有企业得以改革与调整,但由于改革不够彻底,
国有企业未能将竞争压力转变为主动寻求技术创新的动力。
目前我市的科技资源仍相对集中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此外,科技资源投入的结构也不合理。
通常国际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分别在10%和20%以上。
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重普遍偏低,而沈阳市的比重更低,在2009r&d活动经费投入中,基础研究经费占3.70%,应用研究经费占23.27%,试验发展经费占66.47%,这表明,沈阳市侧重于产业化项目的研究,而对原始性创新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这使得科学研究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仍然较弱,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3、科技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整体情况来看,由于我市科技体制具有明显的行政干预力,使整个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仍未完全有效地运用市场竞争的手段,尤其是在开发人才和经费投入方面都以政府行为为主,科技资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合作。
沈阳市60%以上的机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
这样的机构配置体制一方面使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机构脱离市场,盲目开发,大量科研成果被束之高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先进技术,产品失去竞争力,企业生产困难。
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是我市科技力量还没有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及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双低的重要原因。
同时,沈阳市科研机构条块分割、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学科分割的体系“病”仍
旧相当明显。
体制是机制得以成功运行的载体。
在现行体制下去运行市场竞争机制、产学研联动机制,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制度方而,现行法制规范、政策导向等必然导致管理分散、宏观调控乏力、科研与经济脱节的后果。
4、科技信息资源发展薄弱。
当前,沈阳市对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科技文献资源数量和质量较发达城市相对差距很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对我市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保障力度还较弱。
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缺乏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制约了我市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沈阳市的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目前仍按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行政体制独立进行。
科技信息文献资源长期处于零散、封闭的状态。
由于没有全市层面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我市的资源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总体布局与资源结构缺乏宏观调控。
而且我市缺乏一个权威性的机构对全市范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行统筹规划,将全市的科技信息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实现资源共享。
5、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
沈阳市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科技中介环节薄弱。
近年来,我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规模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种增长更多地表现为数量上的增加,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目标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合作不力,科
技资源联动不足。
目前,我市科研开发体系由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等组成,在隶属关系上又分为中央直属、辽宁省直属和市属等几部分,缺乏“产学研”联动机制。
一方面科研机构和大学难以参与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另一方面,科研机构、大学承担的攻关项目,企业也不能有效参与,知识成果从科研机构、大学向企业流动被限制。
这种的组织结构必然产生科技力量分散和科技资源浪费的弊端,导致管理分散、宏观调控乏力、科技与经济脱节的后果。
三、整合沈阳市科技资源的战略对策
1、建设沈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
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撑条件,是科技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建设,对于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沈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科技资源分散、资金投入不
足、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不通畅等诸多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科技条件基础平台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完善各种体系,做到统筹规划。
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利用各种方式扩大宣传,使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平台建设。
2、建立沈阳市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系统。
科技资源是指从事科技
活动的科技人力、物力、财力及组织、管理、信息等软、硬件要素的总称。
高校科技资源主要包括3个方面:物理资源(如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等)、信息资源(如文献、科学数据等)以及人才资源。
其中,高校的仪器设备资源数量与品种众多,形成了高校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资源宝库,是高校最为宝贵的科研资源。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行政性、分割性,使得高校科技资源(文中特指仪器设备资源,下同)重复建设、资源配置使用分散等问题日渐突出,更由于各高校在资源使用上“画地为牢”,政府财政投入形成的丰富的科技资源不能充分地为社会共享,不能与广泛的社会需求有效对接,影响了科技资源优势的发挥,制约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建立沈阳市区域高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是连接高校科技资源与社会需求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实现高校科技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该平台是沈阳市内的多所高校共同打造的科技资源同城共享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充分发挥现有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高校仪器设备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3、推进产学研结合,为沈阳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产学研合作是贯彻落实自主创新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我市企业素
质和产业竞争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客观需要。
当前,随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工作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迎来了乘势而上的大好时期。
沈阳市委、市政府早在2006年5月29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将自主创新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实现全市工作着力点由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向自主创新的重大转变,在2015年率先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
这其中,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整合科技资源,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大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