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乡村日子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多等10分钟
文/王悦每个周一下午两点,博和我都会到位于密尔沃基东北部的银泉康复中心,为老年病人进行1小时的心理治疗。
我们在走廊里走过时,病人都会过来拍拍博,他们都很宠爱这只10岁大的杜宾狗。
第一次去医院,我还在走廊里时,就听见一个老人激动的声音从112病房里传出来。
他的英语带着浓厚的德国口音:“德国狗来了,德国狗来了!”循声望去,一个满脸皱纹的瘦高老人正站在112门前迎接我们:“我是查理,请进。
”听到查理热情的召唤,博立刻兴奋地在他腿上蹭个不停。
查理一点也没让博失望,不停地拍着它的头。
查理解释说他小时候从德国移民到美国,但不得不把心爱的“马克”留在德国,而“马克”是和博长得一模一样的杜宾狗。
接下来的病人是住在114房的凯瑟琳,她今年70多岁,几个月前突然不能说话,整天待在自己的轮椅上一动不动,对医生护士的问话无动于衷。
我听说她没有朋友,而她的家人已经不再来看望她了。
走进她的房间,只见窗帘紧闭,屋里全靠床边的一盏小灯照明。
凯瑟琳坐在轮椅上,背对我们,身体蜷成弓形,面对着看不到外界的窗户。
一进门,博便追不及待地来到她身边,把头放在老人的膝盖上,像往常一样期待病人的爱抚。
我也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凯瑟琳对面,向她打招呼。
但是她没有反应。
足足15分钟过去了,她仍然一动不动,连一句话也没说。
但更让我惊奇的是,博也一动未动,它站了整整15分钟,自始至终博的下巴没离开过老人的膝盖。
如果你像我一样了解博的秉性,你就会知道,对它来说等10秒钟都是不可能的。
它会用鼻子不停地拱你,会发出抱怨的呜呜声,会靠在你身上扭动全身,直到你不得不抚摩它为止。
我问一个护士为什么凯瑟琳对外界会这样冷漠。
“我们也不知道,有时候老年人的亲戚对他们不理不睬时,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
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让她最后的日子过得舒服些罢了。
”以后的每周一,我和博都重复同样的路线:到112探望查理,再到114陪凯瑟琳坐15分钟。
我们得到的永远是相同的反应:查理的热情和凯瑟琳的冷漠。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情感“四季”
文/金马富于审美兴味的情感,善于邀来奇趣。
富于智慧内涵的情感,对美的寻觅的兴味,很少受到时令的左右。
“春眠不觉晓”,是因为春的怀抱太温柔了。
高尔基认定春天就是圣母,库普林却说她饱含着新鲜的汁液,满怀着再一次做母亲的渴望。
于是,最娇嫩、最迷人、最生动的色彩,以各种各样的生命方式,把最珍贵的原色播洒在一切美好的心灵里。
在“不觉晓”中睡得惬意的人们,一旦醒来,自然是情绪饱满、精神爽丽的。
于是,春的蓬勃,唤起了审美情感的浓烈,人们踏青去,以接受春意浓烈的氤氲和由春发动的突突喷发着的大地元气,贪婪地汲取新的一年所需增添的奋争之力!在富于情感智慧的人的瞳眸中,春的“一切都在爱欲中燃烧……宇宙就是一幅最大的春画”(郭沫若语)。
夏是痴情的哲人,它唯恐世间的情意淡漠,爱心冷却,于是,火盆一般俯向大地,扑向人间,以“温热灼人的白色大袍”笼罩住一切情感几近涅槃的人们,使他们的心灵回暖,情思重萌。
夏倾尽着全力推拥着人们祛除体内的污浊,以涌流不断的汗液充当搬运工。
秋是生命创造力及其成果的大展览,是对人类创造力及其成果的反诘:你创造了什么?美的丰硕的创造成果总是色彩缤纷的。
故而,秋色之绚丽并不亚于春——春娇媚,秋深沉。
当夏促着人们祛除污浊之后,秋就来教人们补充足够的美。
吴伯箫说秋说得人魂儿发颤,譬如他说,“单看重九后那遍野的红叶就抵得过春天那满山的花草不足。
那不只是美丽,简直是灿烂;活着一蓬火,一满坡笑,看了足令人感慨,奋发,狂热的”。
因此,从来的大智者恋秋胜似恋春,他们从秋的奉献里审度自己,以比量自身尚属稚嫩的思绪,因为他们深信:秋是成熟的代表。
冬,是冷艳的洁,是沉静的思,是结晶的美。
这洁中含着纯白,思中蕴着春意,美中揽着花影。
冬是生命链环中新旧交接的关节点,是情感“四季”开始新的循环的另一个起点。
它以酷寒之力使人们的情感纳人冷静的轨道,使之不致偏离人生的大义。
有智慧“空调”的调节,人们的情感会获得特别深刻的感受力,发现大自然的“四季”与情感的“四季”原本可以如此美妙地合作、互补,使情感生活更富于自然的神韵,使大自然更富于人化的机智。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小园记
文/(日本)正冈子规译/陈德文我有二十坪的小园。
园在房南,面对上野的杉林。
宅子既建于市郊稀疏的人家之中,故庭外的蓝天广大,可纵览云行鸟翔。
刚移居此处时,庭院仅有一块开拓竹林后的空地,既无花草,亦无树木。
不久,主人种植小松三棵,遂初具规模,又添植几株邻家老妪赠送的玫瑰苗,四五花朵,足可鼓我吟兴。
从军一年,渡金州,归途得病,予须磨度过了在故乡难以想象的日子。
经半年,还家时秋已渐尽。
庭院较之去年更加荒寂。
白菊一二株,扭曲着身子开放。
面对此景,静静忆起昨日,胸中万感交集,命运多舛,得救归返,虽病衰亦不胜欣喜。
口中吟诵“三径就荒”诗句,怆然泪下。
这种寻常的花儿,开在逼仄的小院,居然使人如此感动,实出意料。
此后,病势日渐危重,以致腿脚不能站立,不能出门。
如今小园已是我的天地,花草也成为我唯一的诗料。
只因有了这十步土地,数种芒葩,才使我觉得自已到底是个强过呻吟于狱窗的人。
翌年某日,春暖渐催,鸟声浏亮。
我打开病窗,臀行至河端,让读书疲劳的眼睛得以神游。
草木蓬勃的生气如在掌中浮动,薄寒静轻风阵阵侵入病衣的缝隙,顿觉心情爽适。
当这风带着强劲的气势吹绿了邻居老妪送给我的胡枝子的短茎的时候,又会使我联想起秋的色彩。
白昼过后,夕照落于椎树之前,我大抵什么也不看,醉痴痴,倦慵慵,昏昏沉沉度着日月。
苦于疾病和寒冷而身体羸弱的我,此时像获得生命的新生儿一样,今后要同胡枝子幼芽一起茁壮成长。
有时,黄蝶飞来,采花于墙下,我也灵魂出窍,与之一起寻花探香,停于幼芽之上歇息羽翅。
一会儿又猝然越过低矮的杉墙,到邻院绕一圈儿,旋即回来,或款款飞于松树的梢头,或款款飞于水盆之上。
一阵风来,高高飘起,消隐于对面的屋顶。
此时我亦非我,惘然自失。
蓦地醒悟,感到浑身燥热,心地烦乱。
进屋拉上纸门,盖上棉被,非梦非幻,身体来到广阔无垠的原野,与刚刚飞逝的蝴蝶一起狂舞。
随即,不知打何处飞来数百只蝴蝶,群集游戏,仔细视之,群蝶皆化作一个个小小精灵。
空中响起音乐,彼等随之跳跃起舞,上下翻飞。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接不到你的信
文/哑鹤
天还是那种天,说不清是湛蓝还是蔚蓝,也完全不与海的颜色相同。
这段日子是没有心情的日子,好心情坏心情都没有,只剩一种飘忽不定的淡泊。
以前还有过与人吵架的愿望,或者是与人寻一处阳光坐下来倾谈的想法,此刻却是都已不再有,不知道与此时的天气有无关系。
晚上不想睡觉,翻看已经发表了的文字,其情景宛若在昨天睡觉以前,那些浪漫的回忆恐怕只在我的内心深处打下了烙印,而文中的“他”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胡编乱造”是我的唯一特点,也是唯一的优点。
喜欢对号人座是很多人的通病,正因为你从未将我与文中的“我”重叠,才成为我彻头彻尾的朋友,无论在比以往温暖的冬日还是比冬日还冷的早春,自始至终,我相信你的诚心诚意。
我不会撒谎,甚至善意的谎言,撒谎不是好女孩儿,这是真的。
曾经我的信箱是每日不闲地替我接收来自远方的信,甚至有人为我描述在大雪封山时他们打电话取代家书的令人心酸的亲身经历;还有看着残阳如血,却也解恨似的吃狼肉的情节;南国的椰风北国的雪疆,可我不想回信,哪怕在给我的信里,对方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赌注——“这是我写给我所想结交的朋友,也就是你的第一封信,如果你不回信,我便坚信这世上再没有友情。
”
我的信箱不是为他们而设的,尽管我不能抹杀他们的热情,但在我保持的缄默里面,也的的确确不同程度地拒绝了他们。
我的信箱专等一个人的来信,那个人,便是你。
可是时至今日我不知你将对我的等待作何种反应,总之接不到你的信之前,我无法相信友情及至爱情。
我期待已久的信的主人,请告诉我:
你,是谁?。
怀念那些乡下的日子的抒情散文
怀念那些乡下的日子的抒情散文怀念那些乡下的日子的抒情散文(通用2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怀念那些乡下的日子的抒情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怀念那些乡下的日子的抒情散文篇1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进城多年了,还在怀念那些乡下生活的日子。
现在的城里人习惯称农村为屯里或乡下,我倒没有觉得乡下没有什么不好,对人我从不掩饰乡下生活的经历,反倒为自己是乡下人津津乐道。
乡下的生活,一年四季有说不完的乐趣。
春天嗅着泥土的芳香,撒下一把菜籽,几天的功夫,嫩绿、淡黄的菜牙破土而出,看着弱小的菜苗一天天长大,一畦畦均匀整齐,浇水捉虫,一天一个模样,守护在池梗旁,看着新生命的成长。
夏日,走进园子,黄瓜鲜嫩翠绿,瓜尖上滴着露珠,阳光通过肥大叶子的缝隙照进来,亮晶晶的;几垄大葱挺直水嫩,随手掐上一把葱叶,叨来一匙大酱,沾上一口,送到嘴里,那个香!爽!就别提了。
秋季,果园里熟透了的苹果高挂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田野里马嘶车鸣,一片繁忙,农民在劳累中收获希望,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冬天,一场漫天飞雪,就会欣赏到大山里才有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磅礴气势。
闲暇时,望着院子里的小鸡,有的优哉游哉闲庭漫步,有的欢快奔跑觅食,公鸡找到一只虫子,会发出“咕咕”的声音呼唤着母鸡。
躺在炕上听到街上的狗叫声就能分得清是哪家来了客人。
房前的杨树上,喜鹊在枝头跳跃,叽叽喳喳叫个停。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村庄上空,安静而祥和,看惯了城市中川流的车辆,灰暗的天空,熙攘的人群,我更怀念这份田园生活的惬意。
乡下人邻里之间没有那么多讲究,说话粗粗拉拉,大嗓门儿,不玩心眼儿。
今天吵一架,睡醒一觉,明早起来过去的事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虽然乡下人不懂得啥大道理,但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最朴素的道理还是认得的。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少年岂识情滋味
文/沙叶新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青年,在婚恋问题上大多是很革命,甚至是很“左”的。
我当然也不例外。
1957年,我17周岁,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尽管情窦已开,甚至在读高中时便发表过情诗,但一入大学门便抱定宗旨:先立业,后成家,大学读书期间决不恋爱。
我在大学生中算是年龄最小的一个,更是单纯幼稚,整日只是读书,目不斜视,心无邪念。
如今想来,真是可爱又可笑,可这确实是当年一代青年的真实情怀。
好不容易熬过大学四年,没想到又当了两年的研究生,只得再熬。
但任何人也不可能真正是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到了一定时候,总还是敌不过感情的需要,正是二十三四岁的年纪,身上燃烧着七斗火、八斗炭,爱的追求,欲的渴望正势不可挡。
研究生期间,我正跟随词学大师龙榆生先生学习填词。
我填的一首《浪淘沙》很能反映我那时期的青春骚动:一瞥永萦怀,一笑难猜,娉娉袅袅一裙钗。
萍水相逢挥手去,不见重来……寻觅立高台,注目前街,伊人仿佛现香阶。
载兴载奔忙去见,认错香腮……正是在这样的年龄,在这一饥渴已久的时刻,我开始了初恋。
她胖胖的,皮肤稍稍有点黑,眼睛大而亮,我特别喜欢她这对乌黑的眸子,很美。
我爱得如痴如狂。
第一次约会是在1963年10月27日,一个星期天。
上午我们先去看画展,接着是看电影、看戏,晚饭后看电影,看完电影再送她回家,已是第二天子夜时分了。
从此以后,可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频繁的电话、书信、约会。
我极为热烈,可她却比我冷静,每次约会她都显得有些勉强。
相处半年多,我投入了我全部的感情,可她对我则始终若即若离。
终于在一天晚上她对我说:“你……别跟我好了……”“为什么?”我大吃一惊。
她解释说,我马上要毕业了,要考虑去向。
她说她出身不好,家里是资产阶级,更应该带头报名去北方那些没人去的地方。
我当然完全理解,但我并不认为,她去北方我在上海就会妨碍我们的感情,我还引用了秦少游的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童心脉脉_乡里旧闻(节选)
文/孙犁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书衣文录度春荒我的家乡,邻近一条大河,树木很少,经常旱涝不收。
在我幼年时,每年春季,粮食很缺,普通人家都要吃野菜树叶。
春天,最早出土的,是一种名叫老刮锦的野菜,孩子们带着一把小刀,提着小篮,成群结队到野外去,寻觅剜取像铜钱大小的这种野菜的幼苗。
这种野菜,回家用开水一泼,搀上糠面蒸食,很有韧性。
与此同时出土的是锯锯菜,就是那种有很白嫩的根,带一点苦味的野菜。
但是这种菜。
不能当粮食吃。
以后,田野里的生机多了,野菜的品种,也就多了。
有黄须菜,有扫帚苗,都可以吃。
春天的麦苗,也可以救急,这是要到人家地里去偷来。
到树叶发芽,孩子们就脱光了脚,在手心吐些唾沫,爬到树上去。
榆叶和榆钱,是最好的菜。
柳芽也很好。
在大荒之年,我吃过杨花。
就是大叶杨春天抽出的那种穗子一样的花。
这种东西,是不得已而吃之,并且很费事,要用水浸好几遍,再上锅蒸,味道是很难闻的。
在春天,田野里跑着无数的孩子们,是为饥饿驱使,也为新的生机驱使,他们漫天漫野地跑着,寻视着,欢笑并打闹,追赶和竞争。
春风吹来,大地苏醒,河水解冻,万物孳生,土地是松软的,把孩子们的脚埋进去,他们仍然欢乐地跑着,并不感到跋涉。
清晨,还有露水,还有霜雪,小手冻得通红,但不久,太阳出来,就感到很暖和,男孩子们都脱去了上衣。
为衣食奔波,而不大感到愁苦,只有童年。
我的童年,虽然也常有兵荒马乱,究竟还没有遇见大灾荒,像我后来从历史书上知道的那样。
这一带地方,在历史上,特别是新旧五代史上记载,人民的遭遇是异常悲惨的。
因为战争,因为异族的侵略,因为灾荒,一连很多年,在书本上写着:人相食;析骨而焚;易子而食。
战争是大灾荒、大瘟疫的根源。
饥饿可以使人疯狂,可以使人死亡,可以使人恢复兽性。
曾国藩的日记里,有一页记的是太平天国战争时,安徽一带的人肉价目表。
我们的民族,经历了比噩梦还可怕的年月!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战养战,三光政策,是很野蛮很残酷的。
乡村生活经典散文(精选13篇)
乡村生活经典散文乡村生活经典散文(精选13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村生活经典散文,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生活经典散文篇1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二脚踢声声炸响,音箱扯开嗓子吼唱,迎亲的车队挤进街巷,凑热闹的邻里评论着新郎的模样,七彩花屑从头顶飘落,喜糖喜烟一颗颗递到乡亲们的手上,老奶奶的扁嘴裂开合拢不上,山村呈现出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
风和日丽,今天是个好日子,邻家的大学生村官女儿要嫁到城里,据说新郎和新娘都是同一所名牌大学要好的同学。
小山村沸腾了,大家小家放下了手头的活计,参加了这场热闹的婚礼。
本来就很有气质的姑娘,经过剔脸、上装一番修饰打扮之后,增添了十分的妩媚,更加显得俏丽。
美丽的新娘娴淑、优雅地端坐在上屋的小炕上,眼含热泪,正和送嫁的大婶大妈,姑嫂姐妹,亲属好友作最后的话别。
叙不尽的姐妺情深,道不完的亲情友情,难舍的故土,难拋的深情,拥抱、握手、热泪拥挤着小屋,弥漫着溫馨......在亲人们的一片安抚祝福声中,邻家小女儿蒙上了四角坠着中国结、四周垂着吊穗、薄如蝉翼的红盖头。
廊柱上夸张的大红婚联流金溢彩,喜气洋溢。
玻璃窗格里传统的婚庆剪纸争奇斗艳,斗大的大红喜字端坐在正中,四个口字如同弥勒佛的笑口一样,始终也没有合上。
堂屋里娶、送亲围坐在一起,畅叙友情,亲情,烟、酒、茶、糖、水果、干果堆满了一桌子。
几只雅静的茶杯围坐在冒着呼呼热气的茶壶旁,缕缕清香弥漫在堂屋里。
新郎正在给正襟危坐的岳父、岳母大人送糖,递烟,敬茶。
老丈人接过茶水的手微微地颤抖着,眼角晶莹的泪花在烟火中闪烁,丈母娘亲昵地柔声细语地咛嘱着女婿。
音箱里一篇又一篇地重复播放着《百鸟朝凤》、《抬花轿》等曲子。
摄影师忙碌地记录着这喜庆红火的场面。
顽皮的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喊姑爷,叫姐夫,要挟着新郎,讨要糖果,分享着获取的喜悦。
院门外迎亲的亲朋们正七手八脚,小心翼翼地往婚车上搬动着冰箱、液晶彩电、摩托、洗衣机、沙发、衣柜、红色皮箱等等嫁妆。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一年有四季
文/陶文瑜好多年前,古镇的农民耕田的时候,掘到了一些石斧陶器,这一个发现,引起了文物管理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考古学家们从各地赶来,仔细看过了这些石斧陶器和玉镯玉瑗以后说道,这是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文物,离开现在,应该有五千五百年了吧。
五千多年前的古镇是什么样子,我们不能知道,我们只能知道,五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劳动,在这里的山下,在这里的水边,他们随意地唱着自己编的歌曲,一些鱼儿,悠闲地从他们身边游过。
我们不能知道,我们的先人从何而来,他们是千里迢迢赶来还是风尘仆仆路过,我们只知道,当他们和这一片山水相遇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他们在这里开荒种田,捕鱼捉虾,然后生儿育女,这一片山水,是我们的先人最初的家园。
我们也不能十分清晰地勾画出五千多年以来春夏秋冬的交替和风花雪月的演变,我们还是只能从古镇的一块“良渚砖”上,领略岁月浩渺和沧海桑田。
“良渚砖”在秦砖汉瓦之前。
这是一方不规则的残块,平整的一面留下了拍击的印痕,和一点儿芦苇的图案。
考古工作者说,芦苇是我们的先人在制作土坯时,不小心粘上去的,但我心里更相信这是我们先人忽发奇想的有意为之。
当烧成褐红色的土坯再一次展现在我们的先人面前时,他不由自主地觉得这一枝芦苇真美啊,同时,一个有关家的想法在心底里渐渐清晰了起来。
在古镇,更多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老街上巷子里走走停停,如果说名人故居是一日古井,民居,就是一条河流了。
日常生活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正在进行的故事,这一些故事,应该是古镇从前以来的根源和因果,也是打动了我们的最初和永恒。
这是怎样的春花和秋月,怎样的日出和日落啊。
正月,最大的主题就是过年了。
腊月二十四送灶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掸灰尘、祭神祭祖、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封门、守岁。
年夜饭是这一项主题活动的高潮,这时候黄豆芽叫“如意菜”,青菜是“安乐菜”,蛋饺叫做“元宝”,肉圆就是“团圆”。
初一的大早,吃一点年糕和汤团,这是高高兴兴和团团圆圆的象征,然后,要去河里担一担水回来,这是因了一个勤俭的传说而生发出来的习俗。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居华小品
文/毛乐耕春月春风微拂的夜晚,我喜欢一个人到郊外散步,沿着通向田间的小路,慢慢地走,慢慢地看,慢慢地品味春夜的静谧。
这时候,一轮圆月会悄悄地跟上来,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猛一回头,它却半藏半露,躲进刚刚绽出新枝的树梢头,像个活活泼泼的小天使,不远不近地紧缠着我。
“这可是个淘气的少年的月哩。
”我默默地向前踱去。
圆月儿也赶紧起步,不即不离地跟定我。
紧跟着还不算。
一路上还将它那明澈的清辉柔柔地匀匀地洒落下来,洒向大地,洒向小路,洒到我的身前与身后。
清辉给夜幕涂一层莹莹的白,清辉给原野镀一层亮亮的银,清辉也不动声色地将我融入这春夜良宵的氛围中,令我悠悠地醉。
我果真是陶醉了,陶醉于万物萌生的生命节律中,陶醉于盎然勃发的浓浓的春意里,陶醉于春夜的安宁,陶醉于春野的玄妙,不知不觉地,散步前一度郁积于心头的世俗杂念和精神负荷竟然就被轻轻地抹去了,抹得那么自然,那么干净彻底,不留痕迹。
人到中年的我,在圆月清辉的启诱下,在煦煦春意的感染下,似乎又回复了青春的花季,迎来了生命旅途中又一个彩色的春天。
“这淘气的少年的月呀!”我不禁又喃喃地低声赞许,并毫不犹豫地牵引着那轮圆月,洒脱地走回我静静地堆满书本的小楼中去。
夏月暑气逼人的夏夜,我在村头塘埂上搁一块门板,赤膊躺上去,任徐徐而来的风送几许凉意,任四周青蛙们此起彼伏地拉歌,自己则静静地惬意地仰着,面对一片星光闪烁的天空。
这当口,主角月亮就款款地登场了。
它从不远处的小树林中露出清俊皓白的半边身影,悄悄地来到村庄上空,又缓缓地蹭进天幕中淡淡的薄薄的棉絮团一般的云朵间。
云朵疏疏落落的,几缕缕,几团团,时而轻轻地裹住月亮,时而又被月亮从包裹中滑脱,云接着又缠上月,月忙忙又摆脱了云。
云和月就这么裹着、滑着,再裹、再滑。
月儿轻盈地往前走,云儿就急急地随后追。
月儿走,云儿追。
月儿弯弯,是一条欢快的小舢舨;云儿悠悠,是一泓清清的小溪流。
小溪叮叮咚咚地淌,小船轻轻快快地游。
云和月,在朗朗天幕上你缠我绕;月和云,在闪闪银河里欢喜雀跃。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陋室赋
文/张秋红我在人生的茫茫苦海中漂泊了半个世纪。
我一来到世间就沦为厄运的宠儿。
当我最需要慈爱的怀抱的时候,病魔忽然夺去我的母亲,使我从此每逢他人骨肉团聚之际就触景伤情,暗自饮泣;当我风华正茂,迎着锦绣前程奋力攀登的时候,风暴突然剥夺了我的政治生命,使我从此饱尝炎凉世态、冷暖人情的辛酸滋味;当我年富力强,不甘于碌碌无为的时候,浩劫骤然把我打入悲惨的深渊。
等到我从噩梦中醒来,面对破碎的明镜,我无可奈何地发现,我这生来丑陋的容颜竟早已因长年累月的流浪生涯而苍老,因颠沛流离中的郁郁寡欢与忧心忡忡而枯槁。
迷惘中,我疲惫而憔悴的心久久憧憬着一个容我安身立命的栖息之所。
终于有一天,我获得了一间陋室,一间与我自身的丑陋十分相配,只因他人不屑一顾才不得已嫁给我的斗室。
寻到大都市中这被人鄙弃、被人遗忘的角落,循着这终年不见阳光的楼梯,爬上这因年久失修而摇摇欲坠的后楼,眼望着铁窗般高高在上的西窗,脚踏着薄冰般岌岌可危的楼板,我不禁从泪光中透出笑影,在叹息中感到欣慰。
四壁萧然也罢,满目凄凉也罢,这陋室毕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属于我的家。
盛夏酷热也罢,隆冬奇寒也罢,这陋室毕竟是我这孤寂而伤痕累累的灵魂有幸与之相依为命的伴侣。
让别人去享受华堂美屋吧。
让别人去眉飞色舞地夸耀他们的琼楼玉宇吧。
安居在这来之不易的陋室中,我自有埋头耕耘的幸福与浮想联翩的欢乐。
我爱我的陋室。
我深知,这是上苍为了让我从艰苦奋斗中领悟人生的真谛而赐给我的礼物,这是命运为了磨练我的意志,驱逐我的惰性,考验我的真诚而留给我的纪念。
先哲早有遗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古以来在“出舆入辇”的道路上,在“洞房清宫”的温馨里,在“皓齿娥眉”的伴随下,在“甘脆肥酞”的环绕中享尽荣华富贵的人们有多少成器的呢?我的黄昏已经来临。
我正步人风烛残年。
我的耳边不断响起诗仙的声音:“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我深知,几乎一切世俗意义上的占有,包括对生命的占有,都是暂时的,或者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简直是转瞬即逝而又微不足道的。
乡村记忆的优美散文
乡村记忆的优美散文就像几十棵、几百棵高低参差的树木连成一片或疏或密的树林,一些人家择地而栖聚族而居就形成了村落。
或在山,或在塬,或在沟,或临水,或叫村,或叫寨,或叫庄,或叫屯,那是我们生老于斯的桑梓之地,总称为乡村。
就像山上的树,河里的鱼,天上的云一样,村子里也有人。
它们生活在山谷、丘陵、沟壑、河岸和平原上,有山脉和河流、季节、植被、农作物、牲畜、动物、微风和月亮。
乡村就像一把草丛,融入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点缀。
从生态上说,村庄,其实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有意无意吻合了天人合一、诗意栖居的理念。
从陶渊明到范成达,乡村盛开着一种名为田园诗的花朵。
乡下人认不得几个字,他们只知道起早贪黑,在土地里摸爬滚打抠土挖泥找食吃。
最令他们欣喜的,不是田园诗这些逸情雅兴,而是那些长势喜人的庄稼和丰年好收成。
靠天吃饭的年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是他们奢侈的祈盼。
旱涝病虫,哪样灾害都让庄稼人揪心啊。
小麦、大麦、高粱、棉花、谷子、芝麻……一茬一茬的庄稼,吸吮着庄稼汉的心血骨髓,直到把他们吸吮得青筋暴露、骨瘦如柴、背弯如驼、油尽灯枯。
农活总是又脏又累。
我记得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家的一位祖父对一个瘦小的学生叹了口气,说这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如果没有猪一样的好肚子,驴一样的笨力气,牛一样的铁身体,就无法忍受。
去学校,然后出去。
多年后,这位跌跌撞撞终于走出去的农村学者写了一首歌,题为《庄稼和土地的农民》。
农民们一个接一个地收割庄稼。
/农民们世代被土地收割。
/他们一生都在土壤里挖土。
/最后把自己挖进土地。
/用汗水滋养庄稼生前/死后用他们的身体给土地施肥//农作物的根不扎根于土壤/无数农民的皮肤和血液。
我不会写诗。
我知道这些简单而直截了当的句子,只是感觉压抑,从肝脏和肺部流出。
很多乡村贫瘠、清苦、偏远、闭塞,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
尽管很多人家的门楣上都刻着挂着“耕读传家”的门匾,但实际上只有耕,没有读。
人老几辈,读书的人不多,走出去的更少,往往是上不了几年学堂就得下地干活,长年累月,除了知道一些口耳相传的故事、传说外,就是农闲时的大鼓书和春节时的大戏了。
家乡是根怎能忘散文
家乡是根怎能忘散文家乡是根怎能忘散文今夜皎洁的月光把窗外照的格外明亮,我依在窗前嘹望家的方向。
一股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
乡愁里有我美丽的家乡和牵挂着的爹娘。
一条蜿蜒崎岖的乡间小道延伸到我的村庄,几十户人家一排排整齐的红砖平房。
那就是我的家乡。
房子周围一排排一颗颗又高又大的杨树入你眼帘,微风拂过随风起舞,像是在欢迎我回到家乡,袅袅炊烟在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飘洒到游子身旁。
树上鸟儿不断的在歌唱,树叶在缓缓飘下,叶儿飞舞在为秋天添上了浓妆。
孩子们在嬉戏玩耍,快乐的欢笑声传向远方。
有的捡个树叶在对比着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有的用一根树枝在地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想。
他们肆意的玩着,想说就说想唱就唱。
他们活泼可、纯真良,他们用歌声唱出欢乐,用画笔画出五彩斑斓的梦想。
秋的来到,天高云淡。
蔚蓝的天空中,大雁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她们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
一边飞翔,一边跳舞,一边歌唱。
慢慢的,慢慢的,是不舍?是留恋?仿佛是在记住这里的景象。
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也是农民最喜爱的季节。
田间硕果累累,瓜果飘香,高粱涨红了脸,黄澄澄的玉米咧开了嘴儿鞠躬欢唱。
柿子挂着灯笼,梨儿金黄金黄,一串串珍珠玛瑙似的葡萄,向你招手“欢迎回到家乡!”苹果露出粉红的小脸儿,羞答答的想往母亲身后藏。
那边田野里人们正在忙碌着,割豆子、掰玉米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丰收的喜悦露在脸上。
一个个沉甸甸的玉米棒子露着成熟的模样,都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挤着上场,经过阳光露的滋润,经过农民细心的呵护滋养。
今天终于离开大地母亲的怀抱,去她们该去的地方,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给人们带来了丰收和希望,使农民劳作着更加带劲,挥洒着汗水也不觉累的慌。
一边是丰收的喜悦,一边在播种着希望。
都在各自的'忙碌着。
一台台农业机械在地里不停的奔走,像演员一样,忙完这场,还有下场。
有了他们的帮忙,农民们可省了不少力气都称赞高科技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真是为百姓们省力、省时帮了不少忙!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在田间忙碌的的身影,他们不辞劳作,在夕阳下沧桑的面颊又多了几条“一”字的模样,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脊背,像弯弓一样。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娘是疯子
文/佚名23年前,有个年轻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讳地当众小便。
因此,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妇还上前踹几脚,叫她“滚远些”。
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着在村里转悠。
那时,我父亲已有35岁。
他曾在石料场干活时被机器绞断了左手,又因家穷,一直没娶媳妇。
奶奶见那女子还有几分姿色,就动了心思,决定收下她给我父亲做媳妇,等她给我家“续上香火”后,再把她撵走。
父亲虽老大不情愿,但看着家里这番光景,咬咬牙还是答应了。
结果,父亲一分未花,就当了新郎。
娘生下我的时候,奶奶抱着我,瘪着没剩几颗牙的嘴,欣喜地说:“这疯婆娘,还给我生了个孙子。
”只是我一生下来,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从不让娘接近。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给,给我……”奶奶没理她。
我那么小,像个肉嘟嘟,万一娘失手把我掉在地上怎么办?毕竟,娘是个疯子。
每当娘有抱我的请求时,奶奶总瞪起眼睛训她:“你别想抱孩子,我不会给你的。
要是我发现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
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撵走。
”奶奶说这话时,没有半点儿含糊的意思。
娘听懂了,满脸的惶恐,每次只是远远地看着我。
尽管娘的奶胀得厉害,可我没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
奶奶说娘的奶水里有“神经病”,要是传染给我就麻烦了。
那时,我家依然在贫困的泥潭里挣扎。
特别是添了娘和我后,家里常常揭不开锅。
奶奶决定把娘撵走,因为娘不但在家吃“闲饭”,时不时还惹是生非。
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锅饭,亲手给娘添了一大碗,说:“媳妇儿,这个家太穷了,婆婆对不起你。
你吃完这碗饭,就去找个富点儿的人家过日子,以后也不准来了啊?”娘刚扒了一大团饭在口里,听了奶奶下的“逐客令”后显得非常吃惊,一团饭就在嘴里凝滞了。
娘望着奶奶怀中的我,口齿不清地哀叫:“不,不要……”奶奶猛地沉下脸,拿出威严的家长作风厉声吼道:“你这个疯婆娘,犟什么犟,犟下去没你的好果子吃。
你本来就是到处流浪的,我收留你两年了,你还要怎么样?吃完饭就走,听到没有?”说完奶奶从门后拿出一柄锄,像佘太君的龙头杖似的往地上重重一磕,“咚”地发出一声响。
不能忘却的村庄散文
不能忘却的村庄散文在西海固,一年最美的季节莫过于秋天。
我童年里生活过的村庄――西坡洼也是如此。
一到秋天,草木繁茂,田野墨绿,在灿烂的阳光下,沿着山梁温柔的曲线望去,到处郁郁葱葱,到处呈现着山野的清新。
每次回家,上到山顶,我不会急着将我的两轮摩托车径直地骑进村庄,而是将它停放在山顶的那个烽火台下,然后习惯性地在它的周围走上一圈。
二十多年前,这里住着一户人家,家里的老人曾在冯玉祥将军麾下当兵。
我放牛的时候,经常听老人给我讲将军的故事。
如今老人已经过世,他的儿子,据说落户到银川郊区一个叫黄羊滩的地方了,留在这里的仅仅是一两处残垣和我记忆中模糊的面孔。
西坡洼兴旺时有三十来户人家,现在仅剩六户人执着地守着这个即将名存实亡的村庄。
然而这些人家,自他们产生的那一天,就被沟壑梁峁这些字隔开。
那些窑洞或者土房依照山的走势,静卧在各处,彼此之间依靠温暖的炊烟搭桥,依靠从树梢上掠过的风传递音讯,依靠夜晚昏暗的灯光相互照亮,依靠着牛的蹄花与犁铧翻出的新土过着节俭的日子。
近年来,见缝插针的工业文明强有力地冲击着古老而迟缓的农耕文化,西坡洼也不例外。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土地,在城市或城市边缘地带重新扎根,接受另外一种新鲜、浪漫、刺激、富有激情的生活。
但同时也夹杂着艰辛、疲惫、酸楚和泪水。
每次回家,总能看到没有屋顶的房子,长满了杂草的院落,不长庄稼的土地里跑着山鸡、野兔的影子。
这种无法改变的事实,遵从着自己的秘密走向,从熟悉的记忆里一点一点消失。
也沿着我的血脉,一滴一滴渗进骨髓,在不经意之间模糊起来。
我在西坡洼生活了16年之后,就像一只羽毛丰满后的鸟,飞离了巢穴。
但并没有彻底离开,时不时地盘旋在她的上空,看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
他们――总是扶着犁铧,在土地里吆喝,背上背一捆青草,手里提一把铁锹,在咳嗽声里算是相互打过了招呼。
那样自然,那样淳朴。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独自在西坡洼。
去往我家最远处那块地的小路上长满了厚厚的冰草,踩在上面,柔软而光滑。
怀念散文《乡村记忆》
怀念散文《乡村记忆》怀念散文《乡村记忆》回忆小时候,时常在安静的时刻到来。
仿佛这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打开它,如同电脑开机的程序一般,永远都是雷同的。
它每天重复,雷同,可尽管如此,我们却无法将之厌恶和抛弃。
它流动在我们的指尖,侵透到我们的血液里,在灵魂深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我记得小时候的天空总是蓝的,天边永远呈现着那道迷人的霞光,将孩童的面孔映染。
我看到小时候的我,打着赤脚在田埂上飞跑,零乱而细小的麻花辫在风中飞舞,欢愉的笑声在田野回荡。
一望无际的庄稼,生长着绿油油的植物。
许多的房屋,是泥土墙壁,屋顶铺满黑色的瓦砾,常年长出苔藓和细小物种。
下雪的时候,屋顶被盖上一层厚厚的白色棉被,檐下垂挂着晶莹剔透的锥形冰柱。
身材高大的男人伸手就能摘到冰柱,送给孩子们玩耍。
没有大人在家,孩子们将冰柱放在火炉里烤化,屋内的土地湿润了,腾起白色烟雾。
隔壁邻里,相处融洽。
大家皆是亲戚,共有祖先。
东家的姑娘嫁到西家来,南边的小伙娶了北边的姑娘,亲上加亲,家族的队伍不断壮大。
住在村子里的人,即使不是同姓氏的,怎么扯也能扯出点亲戚关系来。
村口是一条叫做夹河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种植着梧桐。
夏天的'时候,梧桐树上长出蚌壳形状的东西,里面结满像豌豆一样的小果实,鲜嫩而甜润。
放进锅里炒熟了吃,坚硬而清香,嗑出瓜子的味道。
村南边,有一片树林,枝叶浓密生长,树荫底下可以纳凉。
若是夜间下了暴雨,第二日清晨,林间的草地上会长出许多的细嫩蘑菇,像一个个金黄的小伞,潮湿,可爱。
几个小孩提了篮子去林子里采蘑菇,要不了一会,就可以采摘一小捧蘑菇了。
提着篮子,欢愉地回了家,将那些蘑菇交给母亲,午餐便是蘑菇蛋花汤了。
汤里倒一点猪油,蛋花在水中漂浮,蘑菇的味道鲜美可口,可以吃上一大碗米饭。
这是我对于乡村的绿色记忆,在幼年的时代,母亲在那个乡村教书。
白日的乡村,宁静而温和,美丽而灿烂。
但夜晚就不同了,它的幽暗里透着恐怖,平静里浸着罪恶。
白昼和黑夜有着天壤之别,使你无法想象那种差别,会生存在同一地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情书
文/琳琳译自我懂事起,姑妈就离开了我们,独自栖居在一间小屋里。
姑妈的态度并不和善,但她从没有斥骂过我们。
我们怕她,也不太理解她。
我拿着母亲为她准备的可口而数量不多的点心,到她的小屋去,她会客室的百叶窗常年关闭着,很幽暗。
我老是在那儿等着姑妈出来。
她老穿着黑色的衣服,在阴暗的会客室里显得更加娇小、瘦弱。
可是当她向我走来时,总感觉到她那充满活力、刚强不屈的威严。
她的步子很慢,声音柔和甜蜜。
每次,当我握住她白白的小手时,我总看见她那褐色的双眼流露出柔和的眼光来。
哎,姑妈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儿。
我不相信,在她年轻时,没有男子向她求过婚。
每当我走出姑妈的小屋,在她关上门的当儿,我觉得那儿有一个神秘的世界。
当我长大,姑妈还孤零零地守在那间小屋。
一天,我带未婚夫乔治去看望姑妈,告诉她我订婚的消息。
显然,她十分高兴,乐呵呵地问:“他是英国人吗?”我点点头。
她转过身去对着乔治:“你要在南非安家吗?你不打算回英国去吗?”当我提到乔治准备在婚前回英国一趟时,她那纤弱的身子颤抖着,大声嚷道:“他不能回去!伊兰,你不能放他回去!你得答应我不放他走!”这时,我不知所措,我心中忽然涌现出一种感觉:姑妈已经衰老了。
第二天,我再去看望她。
她正坐在屋前的平台上,直呆呆望着前方干枯的草原。
她显示出一种孤独无依而黯然神伤的表情。
我突然纳闷起来:为什么从前没有人把她娶去照顾和爱抚她呢?记得母亲说过,她以前曾是一个美丽的小姑娘,招人喜爱,可如今她的美貌已随岁月逝去了。
我走到她的跟前。
“坐下吧,亲爱的,”她说,“我想把自己的爱情故事说给你听听,这样你就能明白在你俩结婚前,为什么你最好不要让你的未婚夫离开你回英国去了。
”“我初次遇见查理·韦斯顿时,还很年轻。
他是一个英国人,寄居在离我们家四五里外的小农场主温·伦斯布家里。
我们一见钟情,虽则直到我18岁生日,查理才向我道出爱慕之情,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生日。
那天舞会上,我与查理翩翩起舞。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四季
文/卓照1元宵前后,乡村才会从一种传统的俗气和氛围中真正地苏醒过来。
而在临近清明又一度的春风里,新生的乡村才开始沸腾起来。
是否我们都忘记了春临大地是一种值得普天同庆的喜?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只是一种表象。
其实沉默才是一种持久有力且真实的表达。
所以面对春天的另一种表达,我们不能麻木,更不能无动于衷。
当春天又一次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懂得为它流一次眼泪。
因为春天是永远贞洁的,她会让我们一生感动。
当父亲又一次把选好的良种撒上秧床的时候,我看见遍野的紫云英都身藏在泥土之中。
于是在三月的乡村的天空下漫溢的全是一种泥土的芳香。
面对真实,我们必须沉默……美丽的,总是如此单纯?犹如春天一样,从来就不懂得设防。
憨直的鸟语、稚嫩的水声和如水的绿色总是意味着希望,没有半点阴谋。
是否所有的春天都是一意独行?犹如初生的婴儿,犹如新生的小树……需要扶植。
如水的绿色应该是我们人类永恒的襁褓——春天才不会被错过。
2夏天,总是裸露的。
诚如一种性格透明的人,总是习惯把自己的思想澄清。
而是好是坏?又常常很难把握。
夏天的一端是春的延续和结束,另一端则是秋的孕育和开始。
季节的过渡从来都是这样自然而然,了无痕迹。
蛙鼓、流萤、布谷声贯穿整个夏季,“春色满园关不住”注定会有“一枝红杏出墙来”,而夏季让一切事物都彻底地获得了本性的解放和自由。
而这仅仅是另一种性情的表达。
走过春天的人们,自然是不会过分地在意、担心或者害怕那枝头的绿色就要滴落。
其实永远都不会。
在盛夏的汗水里,我深深爱着的父老乡亲们在永远都不会受伤的大地上奔来跑去,抢收又抢种。
我却极像是一株被人遗弃在田野的稻穗,我无所谓成熟。
在闪亮的犁铧前,我显得格外无知。
而夏天的躁动与喧闹依旧,只是激情正向秋天迈进。
3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便更加的喜欢“大地母亲”这个比喻了。
是大地孕育了万物,所以大地的品质总与母亲相似。
因为母亲的宽容和博爱总是与大地紧紧相依,所以我们在感谢大地的同时又都是如此地敬畏我们的母亲。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怎能忘记_有种幸福叫相依为命
文/陶诗秀从单位下岗后,我摆过地摊,搞过推销,还跑过保险,但种种工作都不如人愿——收入低、活儿苦、还处处遭人白眼。
生活的艰辛,让我心中不止百次地起过与丈夫离婚的念头。
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工薪少,又少言木讷,让我难以看到光明的一天。
母亲知道我的想法后,问我,离了婚,儿子怎么办?他还小,才7岁啊。
我无言以对。
我轻声说:可是,这种苦日子真让人难熬啊!”母亲说,苦什么苦,大跃进那会儿,我跟你爸三餐就两根红薯,不是过来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家人一起相依为命。
接着,母亲给了我一本书,她翻开其中一页说:“读读吧,它会让你感动。
”那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一对母女相依为命的故事。
父亲英年早逝,女儿又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只能长年坐在轮椅上,母女二人就靠母亲在街道做清洁工的一点儿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
这一天,母亲洗涮好晚餐器具,轻轻地来到女儿的床边。
女儿的小床搁在厨房里,因为厨房内的火炉使房间异常的温暖。
母亲微笑着说:“孩子,我想去趟叔叔家,去把他们家的收音机借来听,你说好吗?”那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收音机是人们普遍感到新奇的东西。
这时,女儿感觉到了睡衣口袋里的那封信,那是上午邮差送来的。
她迅速地抓住母亲的手说:“不,您别出去了,您已经太累了,妈妈。
”母亲坐在床上,紧挨着女儿说:“孩子,你一定以为妈妈把你今天的生日忘记了吧?”是的,那一天就是女儿的生日,她整满11岁。
女儿将她的手放在口袋内按住信,以免信纸嚓嚓作响,说:“妈妈,我自己都忘了今天是我的生日。
”母亲的脸上浮上了慈祥的微笑,吻了吻女儿的额头,说:“我爱你,孩子,你知道,妈妈多想送你一件礼物呀!”说完这话,母亲的眼圈儿红了。
家中太穷,她实在没钱买给女儿一件像样的礼物。
女儿擦去妈妈眼角的泪说:“妈妈,有您的爱,我就够了,这就是您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不是吗?”“我还是去借收音机吧,今天会有个令你吃惊的节目,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母亲站了起来,解开自己的围巾搭在女儿的肩上,说,“在我们睡觉前,将有精彩的节目,你等着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刘志坚
日子是一群羊,走过城市时,飞快。
走过乡村时,一边走一边啃草,要走得慢些。
大前天在西岭挖土种豆,昨天在东山给麦苗儿浇水,今天在果园里锄草。
日子过得再糊涂,你也不会忘记。
因为你一抬头就会看见,哪天种的豆子出苗了,哪天浇过水的麦苗抽穗了。
那日子一个个都生动地留在麦尖上,挂在树梢头,还在很蓬勃地生长。
锄禾日当午时,头上烈日炙烤,就会望望蓝天,希望有几朵白云飘来,送你一抹阴凉。
或在暴雨骤至时,你走到一棵大树下躲雨。
有闪电倏地划过眉梢,紧接着霹雳一声,一记惊雷在你头上炸响。
大树被雷劈成两半,你被震得手脚都麻木了。
于是这个很刺激的日子,你就永远记住了。
在乡村里过日子,风里来,雨里去。
有时一阵风来,把你头上的草帽吹走,吹落到山塘那面的草丛里。
于是你想去捡回来,但当你拾起草帽时,说不定草帽下正罩着一窝小山雀,还吱吱啾啾地叫呢。
这是山风给你的幽默。
乡村四季分明,在春风里播种,原野一片新绿。
在夏雨里耕耘,田垅一片青翠。
在秋阳里收获时,大地又一片金黄。
冬日朔风吹,树叶满天飞,雪花满天舞。
季节的变换,让你懂得,什么叫四时八节,什么叫春花秋月,什么叫多彩人生。
乡村的日子,一个个是可以抚摸的。
如前年栽的橘,今年挂果了。
去年放养的鱼,今年可以出塘了。
地里的油菜麦子,都摇着昨日的芬芳。
你可以看到,从地里长出的日子,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同样的日子,城里人对它很不在意,就像不在意头上飘过的白云。
乡里人却很看重,就像看重每一只羊,不想让它白白走失,总是用辛勤的劳作去拴系,去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