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课程设计任务书3
化工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化工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任务书概述化工设计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书旨在指导学生完成一项涉及化工领域的综合性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任务要求1.任务背景以某化工企业为背景,要求学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开展一项涉及化工领域的综合性设计任务。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研发、新工艺开发、设备改造升级等。
2.任务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化工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2)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4)撰写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
3.任务内容(1)确定项目目标:根据企业需求,确定项目目标及相关参数。
(2)方案制定:制定符合项目目标的方案,并进行初步设计。
(3)实验验证:根据方案,进行实验验证,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4)方案完善:对初步设计进行完善,优化设计方案。
(5)报告撰写:根据要求,撰写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
4.任务时间安排本次课程设计任务需在一个学期内完成。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1-2周:确定项目目标、制定初步方案;第3-10周:进行实验验证、完善方案;第11-14周: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5.任务评分标准本次课程设计任务按照以下标准评分:(1)项目目标与参数确定:10分;(2)方案制定与初步设计:20分;(3)实验验证及可行性分析:30分;(4)方案完善及优化设计:20分;(5)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质量:20分。
三、参考文献要求在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参考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应当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可靠性,并且符合学术规范。
建议参考以下文献:[1] 李国华, 陈宗基. 化工过程模拟[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2] 王志鹏. 化工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3] 刘锐. 化工过程优化设计[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四、总结本次化工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旨在指导学生完成一项涉及化工领域的综合性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煤化工课程设计
班后 会
各岗位操作 人员汇报生 产各环节情 况,班组长 总结本日生 产任务完成 情况
教学过程的设计
“车间教学”的组织形式
3个身份 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
生产组织
日常考勤 过程监控 反馈处理 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车间
车间 技术 老师 主任 主管 班组的自评和互评成为个人评价的主要信息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 业分析能力报告 优 化 优质教学资源
开 发 团 队 的 组 建
开 展 企 业 调 研
分 析 行 动 领 域
设 计 学 习 领 域
开 发 优 质 核 心 课 程
制 订 课 程 标 准
开 发 特 色 教 材
设 计 教 学 方 案 …
实 施 教 学 评 价
调研报告
课程体系框架
新技术 新工艺 新理论
3. 课程作用
100% 80% 60% 40% 20% 图为化工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向统计 0% 08级毕业生 09级毕业生 10级毕业生
煤化工企业 其他化工企业
其他行业
图为化工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向统计,数据表明近三 年我系绝大多数学生就业单位是煤化工企业,且该 势头呈上升趋势,因此,煤化工是岗位拓展学习领 域的核心课程。
三、教学内容
1. 教学内容设置依据
煤化工行业发展特点 “十二五”期间,我国煤化工产业布局将做出重大调整。传统煤 化工产业由于产能过剩,将面临结构调整。以大型煤气化为龙头 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将会有序、长远发展,因此,课程内容以新 型煤化工产业为主。
我院学生区域性就业特点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2.教学内容设置过程
煤化工生产技术
化学工程系 说课人:王钰
化工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6年《化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项目:年产XXX吨对硝基乙苯的工艺流程设计二.设计规模:年产量:(1000 + 学号后两位×20) 吨/年年生产时间:330天,每天工作8小时三.设计条件和要求:1.工艺路线:本设计项目生产对硝基乙苯的具体生产路线经查阅文献自行确定;2.原料规格:生产对硝基乙苯的原料类型及规格由所选择的生产路线自行确定;3.产品规格:所生产的对硝基乙苯的浓度至少达到95%以上;4.操作条件:生产过程的操作条件由所选工艺路线自行确定;5.设计要求:(1)选定最优的合成工艺,确定对硝基乙苯的生产路线;(2)明确整个工艺流程分为哪几个工段,每个工段的具体流程如何,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工艺设计,绘制工艺流程图;(3)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明确进出每个设备的物流的流量及组成,以及换热设备的换热量和所需的冷热流体的量;(4)对整个工艺过程所需设备进行设计计算或选型(对标准设备进行计算后选型,非标设备给出设计尺寸),列出所需设备一览表;(5)对化工厂进行车间和设备布置,绘制设备布置图;(6)明确生产过程的三废处理方法,并对其进行设计;6.设计提交的成果:(1)编制设计说明书一份;A4纸打印;(2)图纸绘制:绘制整个工艺流程的物料流程图1张;绘制整个工艺流程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1张;绘制车间布置平面图(根据需要确定图纸张数)绘制车间布置立面图1张图纸绘制要求标准规范,用A2纸绘制,至少一张为手绘。
四.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1.概述:所设计的产品性能、用途、在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产品的市场需求;产品的生产方法,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2.生产方案和生产流程确定:简述本设计所选择的生产方法的依据和特点,绘制整个工艺流程简图,叙述生产过程,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原料、合成条件、产品的贮存、安全、运输等注意事项;3.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给出衡算结果一览表;4.主要工艺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对合成设备进行设计计算,确定设备类型、结构、主要工艺尺寸等。
煤化工工艺学第三版教学设计
煤化工工艺学第三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煤化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掌握煤化工工艺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提高学生的煤化工工艺设计和运行能力。
2. 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2.1.1 煤化学基础1.煤化学基本概念:煤的分类、结构、成分分析2.煤的热化学原理:热解、燃烧、气化等基本反应2.1.2 煤气制氢工艺1.煤气制气工艺基本流程2.煤气脱硫、脱氮、脱芳烃技术2.1.3 煤化工基本工艺1.煤油加氢工艺2.煤炭气化工艺2.1.4 煤制油工艺1.煤制油基本流程2.煤制油反应机理2.1.5 煤基合成气工艺1.煤基合成气工艺基本流程2.煤基合成气反应机理2.2 教学安排•第1-2周:煤化学基础•第3-4周:煤气制氢工艺•第5-6周:煤化工基本工艺•第7-8周:煤制油工艺•第9-10周:煤基合成气工艺3. 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授课法:讲授煤化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2.讨论法:引导学生一起讨论煤化工工艺学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3.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2 教学手段1.PPT演示:通过PPT演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知识点;2.互动答题:利用在线答题系统,增强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3.实验室实践:在实验室中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教学考核4.1 考核方式1.期中考试:通过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煤化工工艺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的掌握情况;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考核学生对煤化工工艺学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4.2 考核标准1.知识掌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2.实践能力: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
5. 教学参考资料1.《煤化工工艺学第三版》2.《煤化学》3.《煤气制氢及其气体净化技术》4.《煤基化工原理和实践》6.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煤化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了解煤化工工艺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提高自己的煤化工工艺设计和运行能力。
煤化工工艺教案全解
化工专业备课教案授课班级化工专业15年级1班授课时间课题炼焦的基本知识授课安排4课时课型理论教具多媒体授课教师张君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炼焦的基本知识2、焦炭的生成。
能力目标能够熟知焦炭的基本性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知识的能力教材分析重点焦炭的用途、焦炭的基本性质等内容难点焦炭的生成过程等内容关键熟知焦炭的化学产品的产生教法学法教师讲授为主,适量的练习。
教学环节及内容安排教法与学法第一、二课时第一、组织教学1、清点学生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2、严禁学生接打电话、玩手机;第二、讲授新课——新课程教学要求一、教学内容1、焦炭及用途2、焦炭的基本性质3、焦炭的生成过程4、化学产品的产生二、上课要求1、不能迟到、旷到2、不能睡觉3、动手做图三、考核方式考勤+作业+期中+期末四、讲授新课——焦炭的产生任务引入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
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
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经回收、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既是高热值的燃料,又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
班长汇报出勤情况学生配合见PPT一、什么是焦炭?由烟煤、石油、沥青或者其他液体碳氢化合物为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干馏得到的固体产物都可称之为广义的焦炭。
二、焦炭及用途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铅、锌、钛、锑、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在高炉冶炼过程中有供热、还原、料柱骨架和供碳四种作用。
(1)供热。
高炉冶炼所需要的热量是由焦炭和喷吹燃料的燃烧及热风提供的,其中焦炭燃烧提供的热量占75%~80%。
焦炭灰分低,并在下降至风口前仍然保持一定的块度,是保证燃烧状态良好的重要条件。
(2)还原剂。
高炉中矿石的还原是通过间接还原和直接还原完成的。
间接还原反应约从400℃开始。
间接还原是上升的炉气中的CO还原矿石,使氧化铁逐步从高价铁还原成低价铁一直到金属铁,同时产生CO2:3Fe2O3+CO→2Fe3O4+CO2Fe3O4+CO→3FeO+CO2FeO+CO→Fe+CO2直接还原是在高炉中约850℃以上的区域开始。
煤化工基础课程设计
煤化工基础课程设计概述煤是一种丰富的化石燃料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煤的转化和利用是煤化工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为了培养煤化工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本课程着眼于煤化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旨在使学生具备探究煤化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掌握一些煤化工领域的基本工艺技术。
课程设计内容实践环节本课程将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能够亲自操作煤化工实验设备,进行仿真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煤的干馏实验、热解实验、气化实验和焦化实验等,学生们可以通过该实践环节加深对煤化工过程的认识,并了解煤转化的基本原理。
理论课程本课程的理论内容主要围绕煤化工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其中主要包括煤的结构与性质、煤化学基础、煤的转化过程、煤化工应用技术等内容。
通过这些理论课程,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煤的基本知识和其转化过程,以此为基础,深入了解煤化工的相关领域。
课程设计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煤的基本知识,包括煤的结构、分类、性质等。
2.了解煤的转化过程和转化原理。
3.熟悉一些煤化工领域的基本工艺技术。
4.掌握煤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能力目标1.能分析和解决煤化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能利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和实施煤的转化过程。
3.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为煤化工领域作出贡献。
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煤化工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对煤这种化石燃料资源的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成为责任心强、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人才。
课程设计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是成绩综合评定制,分为三个方面: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和课程设计成绩。
其中,理论成绩占30%,实验成绩占30%,课程设计成绩占40%。
具体评价标准为:1.理论成绩评价标准:期中考试30分、期末考试40分,平时作业和上课表现30分。
2.实验成绩评价标准: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各占50%。
3.课程设计成绩评价标准:根据课程设计的难度和实用性进行评价,以及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所占比例进行评定。
煤化工课程设计
煤化工课程设计煤化工是一门以煤作为原料的工程学科,它涵盖了煤的采选、煤质分析、煤的转化和利用等多个领域,为能源利用和环境治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在国家大力倡导经济转型和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煤化工人才,煤化工课程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一、煤化工课程的概述煤化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煤质分析、煤的热化学转化、物理性质及处理、煤制合成气和液体燃料、煤制化学品、煤电热联供等内容,重点讲述了煤化学反应机理、煤制氢、脱硫脱硝、煤制氨、煤制油、煤焦油制备等几个方向。
煤质分析:煤的质量决定了其在化学转化中的性质。
煤质分析涉及煤样的分选、制样、煤化学和煤物理性质的测定、化学成分分析及其相关数据的统计处理等,为后续的煤化学反应提供必要的基础。
煤的热化学转化:包括煤的热分解、结构变化及造焦反应等。
在煤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煤通过热解反应分解,产生气体、焦炭和液体烃等产物的转化过程,热化学转化过程的特点与之有关。
煤制合成气:煤制合成气是指采用煤为原料,通过气化、换热、精制、纯化等工艺过程,合成含一定比例CO和H2的气体燃料。
煤制合成气作为燃料和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力、农业、交通等多个领域。
煤制化学品:煤通过化学变化,可制取各种化学品,如氨、甲醇、醋酸、异氰酸酯、酚、芳香烃等。
这些煤制化学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有机合成、医药和农药等领域。
煤电热联供:利用煤生产电力、热力和冷力,实现能源多联产和资源综合利用。
该工艺具有节能减排、经济环保等多重优点,在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背景下得到广泛应用。
二、煤化工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一)建立煤化学基础知识体系,了解煤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性质,认识煤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二)掌握煤的物理化学分析技术,能够进行煤质分析、煤的热解反应的模拟实验和实验数据的计算分析。
(三)了解煤化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煤气化原理、煤制甲醇、煤制油、煤氧化等重要技术,能够进行煤制全合成气工艺的设计。
煤化工工艺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2)
煤化工工艺学第三版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背景煤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十分重要。
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煤化工工艺学在现代化工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煤得以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煤化工工艺学》是煤化工专业的必修课,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煤化工工艺学的实际应用。
2.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煤化工工艺学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掌握煤化工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
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3.1 煤预处理实验通过采用煤的预处理方法,对煤进行分红、选别和粉碎等处理,将煤转化成适合于下一步实验的煤。
同时,通过实验,学生将了解煤的组成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实验提供基础。
3.2 煤直接液化实验利用煤直接液化的方法,将煤在高压、高温条件下转化为液态产品,实现煤的高效利用。
本实验将涉及煤直接液化的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反应器设计及反应产物的分析方法等。
3.3 煤气化实验通过煤气化实验,学生将了解煤在高温、高压和不同气氛下的反应特性及产物性质,学习煤气化的操作技术、原理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
3.4 煤差别热分析测定通过煤的差别热分析测定,对煤的热分解特性进行研究。
学生将掌握煤的热性质和热稳定性等实验技术,了解煤在加热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热解产物的组成及其性质等。
4. 课程设计方法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采用实验实践、理论授课、文献查询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煤化工工艺学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学生将通过实验操作、理论研究及文献查阅等方式来完成课程设计,从而加深对煤化工工艺学的理解和认识。
5. 评分标准本次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包括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实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实验报告的规范性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实验成绩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定,最终得出课程设计的总评分。
煤化工工艺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煤化工工艺学第三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背景煤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之一,煤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煤化工工艺学是煤化工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本次的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对煤化学、煤的加工和转化、工艺流程以及利用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全面了解煤化工技术的核心内容。
课程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煤化工工艺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选择煤种、加工方法、反应器型号、分离装置和提纯工艺等各方面参数,设计一个符合生产实际的煤化工工艺流程。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绿色环保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编写工艺流程图和设备流程图,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充分体现出学生对于煤化工工艺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设计要求具体内容1.煤种:小块煤。
2.加工方法:氢化裂解法。
3.反应器型号:固定床反应器。
4.分离装置:精馏塔。
5.提纯工艺:吸附分离法。
煤化工工艺流程本次设计的煤化工工艺流程如下:1.煤样选取选取小块煤作为原料。
2.煤的氢解将小块煤放入固定床反应器中,加入氢气、加热并施加催化剂,使小块煤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液态的产品混合物。
3.产物分离将产物混合物送入精馏塔中,通过加热和精馏的方式,将产物混合物中的杂质和低沸点物质剔除,得到高纯度的油组分。
4.提纯分离将获得的油组分通过吸附分离法(如固定床吸附器)进行进一步提纯,去除其中的杂质、有害物质和低沸点组分,得到纯净的高品质成品油。
设备流程图本次设计的设备流程图如下,详细地描述了整个工艺流程的实现过程,方便了解各部分设备的使用和工作方式。
煤样选取 -> 固定床反应器 -> 氢剂催化氢解 -> 精馏塔分离剔除杂质 -> 固定床吸附器提纯分离 -> 成品油课程设计报告本次课程设计的报告主要围绕煤化工工艺学的相关知识点展开论述,从煤的加工转化、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和经济效益等几个方面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其中,在工艺流程设计中,我们结合了氢化裂解法、固定床反应器、精馏塔分离和固定床吸附器提纯分离等方面的知识点,全方面地分析了各个环节的实现和优化途径。
煤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论文攥写规范
煤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XXX万吨/年煤制甲醇合成塔工段设计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能源化学工程(本)1301指导教师:2016年 6 月银川能源学院煤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黑体三号,居中,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XXX万吨/年煤制甲醇合成塔摘要:摘要是建立在对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留主干去枝叶,提取论文的主要信息。
(200字左右)以上说明看后请删除,不能出现在正文中。
(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3磅)(空一行)关键词(黑体小四号):3-5个;;(宋体小四)目录1 设计背景 (1)1.1 选题背景(宋体四号,加粗,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 (1)1.1.1 设计目的及意义(宋体小四,加粗,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 (1)1.1.2 国内外煤制甲醇发展现状(宋体小四,加粗,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 (1)1.2 设计技术参数(宋体四号,加粗,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 (1)2 设计方案 (3)2.1 设计要求(宋体四号,加粗,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 (3)2.2 设计方案(宋体四号,加粗,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 (3)2.2.2 物料衡算(宋体小四,加粗,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 (3)2.2.3 热量衡算(宋体小四,加粗,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 (3)2.2.4 合成塔设计(宋体小四,加粗,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 (3)3 工艺计算 (4)3.2 热量衡算(宋体四号,加粗,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 (4)3.3 合成塔设计(宋体四号,加粗,题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行) (4)4 设计结果 (5)5 收获和致谢 (6)参考文献 (7)附录 (8)(给出三级目录,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注意:目录必须是自动生成以上说明看后请删除,不能出现在正文中。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 项目背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化工原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并通过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项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 项目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出一个实际的化工过程,并运用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
具体目标包括: - 选择一个合适的化工过程作为设计对象。
- 理解所选化工过程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 运用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对所选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
3. 项目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选择合适的化工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化工过程作为设计对象。
可以是已有的工业过程,也可以是新的创新性过程。
- 理解化工过程的原理和工艺流程:学生需要仔细研究所选过程的原理和工艺流程,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相互关系。
- 运用化工原理知识进行分析: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对所选过程进行分析。
可以考虑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动力学等方面的问题。
- 优化化工过程:学生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一些优化措施,改进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4. 项目要求本次课程设计有以下要求: - 技术要求: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对所选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
- 文档要求:学生需要撰写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并采用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排版。
报告包括但不限于选题依据、过程描述、分析结果和优化措施等内容。
报告长度不少于1500字。
- 作品提交:学生需要将完成的课程设计报告提交给指导教师。
报告可以以Markdown文件或PDF文件的形式提交。
5. 工作计划根据以上的项目内容和要求,学生可以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
可以参考以下计划: - 第一周:选择化工过程并研究其原理和工艺流程。
- 第二周:运用化工原理知识进行分析,并整理分析结果。
煤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煤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煤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煤化工工艺学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工行业的开展需要,培养具有化工设计根本思想和产品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为毕业生尽快适应就业后工作要求、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而设立的。
通过对煤低温干馏、炼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和精制、煤的气化、煤的间接液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碳素制品和煤化工生产的污染和防治等的生产原理、生产方法、工艺计算、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等的介绍,使学生具备煤化工生产技术的坚实根底,对煤化学工业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典型单元操作及化工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具备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改良、开发新产品等能力,以掌握煤化工工艺的开发思想和思路为重点,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的开展奠定良好根底。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煤化工生产一线的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管理与操作,其工作任务包括:工艺条件控制;化工产品生产操作;原料消耗分析等。
课程内容是煤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管理与操作岗位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课程通过工程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其知识、技能解决产品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用心做事的工作态度。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 1.工艺识图能力; 2.工艺理解能力; 3.工艺监测和调节能力; 4.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能力; 5.处理突发问题能力; 6.沟通能力、协同工作能力; 7.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学习工程煤化工工艺操作与管理煤化工生产操作 1.煤炭气化工艺; 2.煤炭液化工艺; 3.煤炭焦化工艺煤化工生产工艺管理 1.工艺识图能力; 2.工艺理解能力; 3.工艺监测和调节能力; 4.工艺文件编制能力; 5.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能力;; 6.处理突发问题能力; 7.物料平衡能力; 8.化工平安生产能力; 9.沟通能力、协同工作能力。
煤化工课程设计
煤化工课程设计1. 引言煤化工是利用煤炭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的一门学科。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化学转化可以产生多种化学品和材料,如煤化学产品、煤焦化产品和煤燃烧产物等。
本课程设计以煤化工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对煤炭化学转化和加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了解煤炭的基本性质和组成•理解煤炭的化学转化过程及关键技术•掌握煤化工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 课程大纲3.1 煤炭基本性质和组成•煤炭的形成和分布•煤炭的物理性质•煤炭的化学组成3.2 煤炭的燃烧和燃烧产物•煤的燃烧过程•燃烧产物的成分和性质•燃烧产物的处理和利用3.3 煤的气化和气化产物•煤的气化过程•气化产物的成分和性质•气化产物的利用和应用3.4 煤化学产品和煤焦化产品•煤化学产品的生产和应用•煤焦化过程及产品•煤焦化产品的应用和利用3.5 煤的液化和液化产物•煤的液化过程•液化产物的成分和性质•液化产物的利用和应用3.6 煤化工实验技术•煤化工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煤化工实验项目设计和实施•实验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4.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包括:•授课•实验•讨论•小组项目•研究论文写作5. 课程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小组项目和课堂参与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研究论文成绩根据学生的表现,将分数按照一定比例加总,计算得出最终的课程成绩。
6. 参考教材本课程的参考教材如下:1.《煤化工原理与实践》–作者:王明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2.《煤化工工艺学》–作者:张岳胜–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7. 总结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煤炭化学转化和加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和项目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煤化工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术。
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具备分析和解决煤化工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煤化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煤化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煤化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煤化工是一门涉及煤炭资源转化为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学科,它在能源和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煤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制定一份合理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煤化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内容1. 课程目标:明确煤化工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例如,培养学生对煤炭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掌握煤化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 课程设置:确定煤化工课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煤炭化学、煤炭加工技术、煤炭气化等;选修课程可以涵盖煤炭液化、煤炭焦化等专业领域。
3. 教学方法:介绍煤化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采用讲授、实验、实习、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实践环节:设计煤化工课程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评估方式:确定煤化工课程的评估方式和标准。
可以采用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学生的综合评估。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设置创新项目和实践项目的评估。
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结构1. 课程概述:介绍煤化工课程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煤化工学科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2. 课程目标:明确煤化工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课程设置:详细介绍煤化工课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
4. 教学方法:介绍煤化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实验、实习和案例分析等。
5. 实践环节:设计煤化工课程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6. 教材和参考书目:推荐适合的教材和参考书目,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煤化工学科。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大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一)设计题目在抗生素类药物生产过程中,需要用甲醇溶媒洗涤晶体,洗涤过滤后产生废甲醇溶媒,其组成为含甲醇46%、水54%(质量分数),另含有少量的药物固体微粒。
为使废甲醇溶媒重复利用,拟建立一套填料精馏塔,以对废甲醇溶媒进行精馏,得到含水量≤0.3%(质量分数)的甲醇溶媒。
设计要求废甲醇溶媒的处理量为吨/年,塔底废水中甲醇含量≤0.5%(质量分数)。
(二)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常压2)进料热状态自选3)回流比自选4)塔底加热蒸气压力0.3Mpa(表压)(三)填料类型因废甲醇溶媒中含有少量的药物固体微粒,应选用金属散装填料,以便于定期拆卸和清洗。
填料类型和规格自选。
(四)工作日每年工作日为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五)厂址厂址为武汉地区。
(六)设计内容1、设计说明书的内容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2)塔板数的确定;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4)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5)填料层压降的计算;6)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7)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8)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2、设计图纸要求:1)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2号图纸);2)绘制精馏塔装配图(A1号图纸)。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2)(一)设计题目丙酮吸收填料塔的设计: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25℃的清水吸收空气中的丙酮。
已知入口空气中含丙酮量为50g ∙m -3(标态),干空气温度为35℃,压力为101.3kPa ,相对湿度为70%。
要求丙酮回收率99%。
(二) 设计操作条件(1)生产能力 处理气体量 m 3/h (按进料量计)(2)常压。
(三) 设计内容(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6)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2号图纸);(7)绘制吸收塔装配图(A1号图纸);(8)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可根据实际情况选作);(9)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煤化工基础教学设计
煤化工基础教学设计概述煤是我国最丰富的矿藏资源之一,煤化工技术利用这些煤炭资源进行能源转换、物质转化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煤化工基础教学是煤化工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煤化工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文将从煤化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学理念在教煤化工基础课程时,应注重学生实际运用技能的培养。
煤化工基础课程包含了化学基础理论、材料性能以及煤化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需要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同时,掌握实验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操作,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鼓励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煤化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我们需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求,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这样,学生在实际应用时,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祖发挥其价值。
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将煤化工基础课程分为两部分,其中包含煤化工物质性能、煤化工基本原理、煤化工反应动力学、煤化工热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进行细化和调整。
课程教学应当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实验、实习或访问企业等较为灵活的形式。
通过实际操作,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巩固。
同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主体、创新性和实践性为核心,尽可能地提供多样性的实践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如网络或数字教育平台,创新教学形式,加强网络视频课堂,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法,让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所学知识,进而逐步提高能力和应用知识的灵活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交互式教学、团队合作式教学、案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评估在教学评估方面,应该建立多种类型的教学评估机制和方法,以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煤化工课程设计
第1章前言1.1概述固定床煤气化技术是最先实现运用的工业化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合成氨工业为粮食增产和军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国之大事无非足粮足兵,粮食充足则天下大定,诸项事业皆可繁荣;兵坚器锐则国自安,外敌无隙可乘。
德国作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外无广大的殖民地可供掠夺并提供原料,国内资源缺乏。
但是德国通过发展合成氨工业,既解决了粮食问题,又解决了军事工业发展必须的硝铵供应,遂有能力起而与日不落帝国争夺生存空间,历数年而不败,最后因石油供应短缺和美国参战而被迫投降。
处理战后国际格局安排的巴黎和会,其中重要但已为人忘却的决议之一就是要求德国向全世界公开合成氨工业的技术。
合成氨工业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可见。
巴黎和会后,全世界均以煤为原料,采用固定床煤气化技术发展合成氨工业。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最重大的工业建设之一即为南京永利宁钮厂年产6万吨合成氨装置,1937年毁于抗日战争。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全球煤化工发展的黄金时间时期,但随着石油的大量发现,中东廉价石油的开发,石油化工兴起,煤化工逐步退出。
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世界除中国和南非外煤化工时代已经完全结束,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完全停止。
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煤气化技术再度受到重视,相继开发了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壳牌煤粉气化等技术,并建立示范工程用于联合循环发电。
但是仅有美国帝斯曼公司采用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建设的甲醇、醋酸装置进入商业化运行,其余项目均止于示范工程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国外的煤气化技术进入中国,用于合成氨甲醇的新建项目以及油头合成氨装置的技术改造。
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资源条件,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地采用固定床煤气化技术进行合成氨生产,用以解决国家面临的极为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当时由国务院副总理陈云亲自抓这项工作。
以当时化工部副部长侯德榜发明的碳铵为产品路线,在全国每个县均建立小合成氨厂,甚至于有的县建立了数个合成氨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化工》课程设计3
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的工艺设计,初步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绘图能力、以及正确使用设计手册和相关资料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试设计常压填料塔,采用逆流操作,以水为吸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丙酮。
三、设计资料
1)混合气(空气,丙酮蒸汽)处理量为1500m3/h,温度为35℃;
2)进塔混合气物性可近似看作空气物性,比如密度等;
3)进塔混合气含丙酮体积分数为1.5 %,要求达到的丙酮回收率为90%;
4)操作压力为常压,101.325 kPa。
5)进塔吸收剂为清水;
6)吸收操作为等温吸收,温度为35℃。
7)气液平衡曲线:t=15~45℃时,丙酮溶于水其亨利常数E(kPa)可用下式计算:lgE=9.171-[2040/(t+273)] 8)液气比倍数请自己选定。
9)气速u=0.77u F范围。
(填料在矩鞍环、阶梯环、拉西环和鲍尔环中自行选用)
10)k G=1.795×10-3kmol/(m2·s·kPa);k L=1.81×10-4m/s。
四、设计内容和要求
1)研究分析资料。
2)净化设备的计算,请计算出塔高、塔径、压降等,并校核。
3)编写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的内容应按要求编写,即包括与设计有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
要求内容完整,叙述简明,层次清楚,计算过程详细、准确,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设计计算书应包括目录、前言、正文及参考文献等。
4)设计图纸。
包括工艺流程图、塔器剖面结构图。
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零部件等编号,并附明细表,即按工程制图要求。
图纸幅面、图线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图面布置均匀;符合制图规范要求。
有能力的同学采用计算机AUTOCAD制图。
五、设计进度安排
下达任务书后,开始进行课程设计计算。
1周内提交完成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安排时间进行答辩。
答辩时请携带纸张与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