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辅导资料十三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讲解

机械原理讲解

机械原理讲解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与力学关系的学科,它研究各种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机械结构、机械运动、机械力学等内容。

机械原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机械的工作方式,优化设计,提高效率。

机械原理的基础是力学原理,力学原理是研究物体受力及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机械原理中,我们要了解物体的受力情况,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

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运动或者产生力矩。

力的作用还可以传递给其他物体,使其产生运动或变形。

机械结构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由各种零件组成的机械系统。

机械结构中的零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机械结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机械的运动,例如滑动、旋转、倾斜等。

机械结构的设计要考虑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运动的平稳性等因素。

机械原理还研究机械力学,机械力学是研究机械系统受力和运动的学科。

机械力学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部分。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力的平衡条件,而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运动规律。

了解物体的受力和运动规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机械系统的运动轨迹和工作情况。

总之,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与力学关系的学科,它包括力学原理、机械结构和机械力学等内容。

通过研究机械原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优化设计,提高效率。

机械原理辅导

机械原理辅导

机械原理辅导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它研究机械设备和机械系统中的力学原理和运动规律。

在工程实践中,机械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为设计和分析机械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机械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见应用。

一、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1. 力学力学是机械原理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在机械工程中,力学主要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静止或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质。

2. 力的作用和传递力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在机械系统中,力可以通过各种传动装置传递,使得机械设备能够完成各种工作。

3. 力的分解和合成力的分解和合成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或将多个分力合成为一个力,来研究力的作用和传递。

力的分解和合成可以简化力的分析和计算,提高机械系统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

4. 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机械原理中的基本概念。

在一个力系统中,如果各个力之间能够平衡,那么力系统就处于平衡状态。

力的平衡是机械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它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运动学运动学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考虑力的作用。

在机械工程中,运动学主要包括平动和转动两个方面。

平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转动研究物体的旋转运动。

二、机械原理的应用1.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机械原理的重要应用领域,它研究力和运动的传递。

机械传动可以将转动运动转化为平动运动或将平动运动转化为转动运动。

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等。

2. 简化机构简化机构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它通过合理的构造和设计,使机械系统具有简单、紧凑、高效的特点。

常见的简化机构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和摆线机构等。

简化机构可以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3.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现象,它是机械系统中能量的交换和传递。

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第三版

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第三版

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第三版
前言
机械原理是现代工程学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它研究物体的平衡、运动和力的传递等基本原理,是各种机械装置和工程系统设计与分析
的基础。

本文档为“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第三版”的读书导引,将为读者详细介绍本书的内容框架和主要知识点,以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
械原理。

第一章机械原理的基础概念
1.1机械原理的定义
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基本规律的学科领域。

本节将介绍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1.2机械原理的历史发展
机械原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节将讲述机械原理的历史发展及
其对现代工程的影响。

第二章静力学
2.1物体的平衡
本节将介绍力的平衡条件,并通过实例分析物体平衡的方法。

2.2杆件受力分析
杆件受力分析是研究杆件内力和外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的方法。

本节
将详细介绍杆件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第十章动力学
10.1物体的运动学描述
本节将介绍物体运动学描述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并给出常见运动形式的数学模型。

10.2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定律。

本节将详细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
结语
通过对《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第三版》的介绍,希望读者对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阅读本书,你将掌握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祝愿读者能够通过学习机械原理的方法和技巧,在工程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考研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考研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考研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

以下是机械原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适用于考研复习:一、基本概念- 机械: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能够传递或转换能量的装置。

- 机构:由若干个基本构件通过运动副连接而成的,具有确定运动的组合体。

- 运动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构件,通过接触面相互约束,实现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

二、运动学基础-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关系,不涉及力的作用。

- 位移: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的变化量。

- 速度:位移对时间的导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 加速度:速度对时间的导数,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 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对应于转动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三、运动链与机构分析- 运动链:由多个机构串联或并联组成的复杂机械系统。

- 机构的自由度:机构中独立参数的数量,决定了机构的复杂程度。

- 运动分析:确定机构各部分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特性。

四、动力学基础- 动力学:研究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

-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量和总能量保持不变。

五、平衡与稳定性- 静平衡: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机械系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动平衡:在有外力作用下,通过调整系统内部力的分布,使系统保持稳定运动的状态。

- 稳定性分析:研究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恢复到平衡状态。

六、机械振动基础- 机械振动:机械系统在受到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激励时的振动现象。

- 自由振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 受迫振动: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 阻尼:振动过程中能量的耗散。

七、机械传动- 齿轮传动:通过齿轮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 带传动:通过带和轮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

- 链传动:通过链条和链轮的啮合来传递运动。

八、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 材料选择:根据机械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

孙桓《机械原理》考研考点讲义

孙桓《机械原理》考研考点讲义

目 录考研分析1第一章 绪论7 第1讲 机械原理概述7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9 第1讲 运动副及自由度计算初步9 第2讲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13 第3讲 机构运动简图与平面机构组成17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1 第1讲 速度瞬心法21 第2讲 矢量方程图解法及综合法25 第3讲 矢量方程图解法中需说明的问题28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33 第1讲 构件惯性力以及运动副中总反力33 第2讲 考虑摩擦时机构受力分析39第五章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43第六章 机械的平衡48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53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59 第1讲 平面连杆机构基础知识60 第2讲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一)65 第3讲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二)68第九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73 第1讲 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凸轮机构设计73 第2讲 凸轮机构设计中几个问题78第十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84 第1讲 齿轮相关定理等理论知识点85 第2讲 齿轮相关定理等理论知识点习题专练89 第3讲 齿轮的切制与变位修正91 第4讲 齿轮参数计算95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101第十二章 其他常用机构107考研分析教材说明 《机械原理》作 者:孙桓,陈作模,葛文杰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次:第七版其他参考书目:书名出版社作者机械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申永胜机械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杨家军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邹慧君张春林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知行刘廷荣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郑文纬吴克坚机械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安子君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试卷分析1.考试形式:①单考机械原理:以大题为主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合考时:机械原理部分在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作图题方面分值分布较为均匀。

侧重于基础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灵活运用的考核2.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题型单考机械原理时分值分布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时机械原理部分分值分布选择题35分左右15~20分左右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20分左右10分左右计算题50分左右20分左右作图题30分左右20分左右设计综合分析题15分左右与机械设计结构分析交叉出题3.考试内容及分值分布:章节重点难点必考点考试题型分值1绪论填空选择2机构的结构分析√√√计算填空选择问答15~253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作图填空10~204平面机构的力分析√√√作图填空10~205机械的效率和自锁√√计算填空10~156机械的平衡√计算选择10~157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计算填空选择问答10~208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作图计算问答15~309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作图填空10~1510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计算填空选择15~2011齿轮系及其设计√√√计算15~2012其他常用机构√填空选择设计104.考试题型及题型考核点分析题型考核点涉及章节备注计算题自由度计算2-2,2-6注意与轮系等组合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机械效率5-1,4-3,4-4机械自锁条件5-2注意与第四章联合出题刚性转子平衡条件6-2飞轮转动惯量计算7-4等效转动惯量计算7-2,2-3齿轮机构参数计算轮系传动比计算10-4,10-5,10-8,10-9,10-10,11-2,11-3,11-4,11-7与《机械设计》中齿轮受力分析联合出题作图题瞬心法作机构速度分析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3-2,3-2,3-4注意综合法的运用运动副中摩擦力和支反力的分析4-3,4-4平面四杆机构的作图法设计8-4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轮廓曲线的设计9-3,9-4齿轮机构啮合区域作图10-5设计分析综合题机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2-3,2-41.自由度是否为零2.虚约束设计是否合理机构级别的确定2-71.机构拆分2.机构综合续表题型考核点涉及章节备注设计分析综合题用间歇机构、常用机构组合进行方案设计8-1,8-2,8-3,12-1,12-2,12-3,12-5,12-8,12-9,12-101.熟练掌握各种机构运动特点,注意四杆机构各种变形。

《机械原理》讲义

《机械原理》讲义

绪论一、研究对象1、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机器(三个特征):①人为的实物组合(不是天然形成的);②各运动单元具有确定的相对;③必须能作有用功,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递及能量的转换。

机器的组成:原动机、工作机、传动部分、自动控制工作机机构:有①②两特征。

很显然,机器和机构最明显的区别是:机器能作有用功,而机构不能,机构仅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

两者之间也有联系,机器是由几个机构组成的系统,最简单的机器只有一个机构。

2、概念构件:运动单元体零件:制造单元体构件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

机架:机构中相对不动的构件原动件:驱动力(或力矩)所作用的构件。

→输入构件从动件:随着原动构件的运动而运动的构件。

→输出构件机构: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的各构件(包括机架)的基本组合体称为机构。

二、研究内容:1、机构的结构和运动学:①机械的组成;②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③分析运动规律。

2、机构和机器动力学:力——运动的关系·F=ma功——能3、要求:解决二类问题:分析: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分析综合(设计):①运动要求,②功能要求。

新的机器。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一)教学要求1、了解课程的性质与内容,能根据实物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

了解机构组成原理(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机构及运动副的概念、绘机构运动简图2、自由度计算,虚约束,高副低代(三)教学内容§1-1 机构结构分析的目的和方法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和机构运动的可能性以及运动确定的条件1、对一个运动链2、选一构件为机架3、确定原动件(一个或数个)4、原动件运动时,从动件有确定的运动。

§1-3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一、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按一定的比例表示构件和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并能完全反映机构特征的简图。

二、绘制:15)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绘制成间图。

(从原动件开始画)§1-4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机构的自由度:机构中各构件相对于机架所能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机械原理考研复习资料

机械原理考研复习资料

机械原理考研复习资料机械原理考研复习资料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涉及到机械结构、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资料对于提高复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机械原理考研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材类资料1.《机械原理》(第五版):这是一本经典的机械原理教材,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内容全面、结构清晰,涵盖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并配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适合考研复习使用。

2.《机械原理及其应用》(第五版):这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机械原理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内容详实,涵盖了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并配有大量的实例和习题,适合考研复习使用。

3.《机械原理与设计》(第十版):这是一本结合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内容丰富,既包括了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又介绍了机械设计的相关内容,适合考研复习使用。

二、习题类资料1.《机械原理习题解析》:这是一本针对机械原理考研习题的解析书籍,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该书选取了一些经典的机械原理考研习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步骤,适合考生巩固知识点和提高解题能力。

2.《机械原理考研真题精解》:这是一本整理了多年机械原理考研真题的书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书详细解析了每年的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包括题目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答案解析,适合考生进行真题模拟练习和考点总结。

三、网络资源类资料1.考研论坛:在考研论坛上,考生可以与其他考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机械原理的复习经验和资料。

同时,论坛上也有一些老师和专家发布的机械原理复习资料和技巧,考生可以参考借鉴。

2.在线课程:一些在线教育平台上提供了机械原理的在线课程,考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课程来学习和理解机械原理的知识点。

同时,一些在线课程还提供了习题和答疑服务,方便考生进行巩固和提问。

大工12秋《机械原理》辅导资料13--17

大工12秋《机械原理》辅导资料13--17

《机械原理》辅导资料十三一、课程课件的学习重点研究对象:机械系统—由原动机、传动系统、执行机构组成。

研究内容:1、建立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2、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

作用在机械系统上的力:驱动力和工作阻力。

其余外力,如重力、惯性力、摩擦力等,在一般情况下与驱动力和工作阻力相比要小很多,故在研究稳定运转的动力学问题时常忽略不计。

原动机:电动机、液压马达、气压泵、内燃机…机械特性:原动机输出的驱动力与某些运动参数的函数关联。

工作阻力的变化规律主要取决于工作机的类型及工艺特点。

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主要内容:1、机械运动方程式;2、等效动力学模型;3、机械运动方程建立。

机械运动方程式:建立作用在机械上的力和力矩、构件上的质量、转动惯量和运动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等效动力学模型:目的:将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简化为等效构件(一个构件)运动;通过等效构件建立最简单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简化研究机械真实运动问题。

等效原则:动能相等,功率相等。

等效构件:常取绕定轴转动或作直线运动构件。

三、重要知识点补充1、机器的运转过程机器的运转过程分起动阶段、稳定运转阶段和停车阶段。

在起动阶段,原动件的速度从零上升到它的正常工作速度,驱动力作的功(驱动功)大于阻力作的功(阻抗功),机器动能增加,机器的运转速度逐渐增加;在稳定运转阶段,原动件的平均角速度保持稳定,因每个瞬间的驱动功与阻抗功不相等,机器运转速度会发生波动,但就一个周期而言,机器的总驱动功与总阻抗功是相等的,一个周期的始末,机器的速度也是相等的;在停车阶段,撤去驱动力,原动件的速度从正常工作速度下降到零,驱动功小于阻抗功,机器运转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

2、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机器运转的真实运动规律取决于作用在它所有构件上各力所作的功和它的所有运动构件的动能变化。

根据动能定理,某一瞬间机器总动能的增量dE应等于该瞬间机器上各外力所作的元功之和dW,该机器的运动方程式为:dE=dW。

机械原理教程

机械原理教程

机械原理教程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它研究机械运动的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原理,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的理论基础。

本教程将介绍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机械原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第一章,机械原理基础。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力、运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机械原理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力的概念、作用、计算和分解,以及运动的描述、分析和规律。

同时,能量在机械系统中的转换和传递也是机械原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动规律。

第二章,机械原理的应用。

机械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机械系统和设备。

例如,自行车、汽车、飞机、电梯等都是基于机械原理设计和制造的。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运用机械原理的知识来设计和优化各种机械系统,以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

同时,机械原理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机械加工、传动装置、液压系统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第三章,机械原理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原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和新的理论不断涌现,为机械原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机械原理的发展也推动了机械工程领域的进步,促进了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创新和改进。

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机械原理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它对于理解和应用机械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希望读者能够对机械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将机械原理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机械原理的不断发展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希望大家能够在机械原理的研究和应用中取得更多的成就。

《机械原理》基本知识

《机械原理》基本知识

《机械原理》基本知识机械原理基本知识1. 什么是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机械结构基本工作原理的学科。

它研究机械运动的轨迹、速度、加速度、力学特性等,以及机械结构的布局、传动原理、工作机理等。

2. 机械原理的重要性了解机械原理对于工程设计和机械制造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特性和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和优化。

3.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在研究机械原理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包括力、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力的大小、力的运动状态等。

这些概念是理解机械原理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4. 机械原理中的力学原理力学原理是机械原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物体受力的规律、物体的平衡与不平衡状况、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等。

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学特性,为机械设计和分析提供基础。

5. 机械原理中的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

杠杆原理通过力的平衡关系来实现力的放大或减小。

在机械设计和分析中,杠杆原理可以用来进行力的计算和传递。

6. 机械原理中的齿轮传动原理齿轮传动是机械原理中常见的一种传动方式。

齿轮传动通过齿轮的啮合来实现转动力的传递和转速的调节。

了解齿轮传动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分析各种齿轮传动系统。

7. 机械原理中的运动学原理运动学原理是机械原理中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分支。

它研究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物体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状态。

了解运动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预测机械系统的运动行为。

以上是关于《机械原理》基本知识的简要介绍,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机械系统的运动行为和工作原理。

机械原理资料

机械原理资料

机械原理资料机械原理是指研究和应用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机械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机械原理是工程学的基础,也是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基础。

一、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机械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机械运动的规律、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和分析方法,以及机械工程中的基本结构和装置的原理和技术问题。

2. 机械原理的分类:(1)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路径和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

(2) 力学:研究物体的平衡、力的作用和分布、力的传递和转换、力学性能和力学设计等问题。

(3) 动力学: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以及物体运动对力的变化的影响。

(4) 控制学:研究对机械运动进行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5) 运动设计学:研究设计机械运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机械运动的效果。

二、机械原理的基本规律和原则1. 力的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2. 力的传递和转换:物体之间通过力的作用来进行能量的传递和转换。

3. 运动的稳定性:物体的稳定性与重心的位置和支点的选择有关。

4. 运动的复合:物体同时进行多种运动时,可以通过分解和合成的方法进行分析。

5. 运动的平衡: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满足力矩平衡和动力平衡的条件。

6. 运动的自由度: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独立变量的个数。

三、机械原理的应用机械原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医疗器械、军事装备等。

机械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总结: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机械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包括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控制学和运动设计学等内容。

机械原理的应用广泛,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机械原理复习资料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

在机械设计和工程实践中,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机械原理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巩固和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

一、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改变形状或者产生变形的原因。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基本特征。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用箭头表示,作用点是力作用的位置。

力的作用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簧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力的合成可以用几何方法或者代数方法进行计算。

几何方法是利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图纸上进行绘制,然后测量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代数方法是将力的大小和方向表示为矢量,然后进行矢量的加法运算。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力的过程。

力的分解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

将力的大小和方向表示为一个矢量,然后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分解后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力的平衡可以分为平衡力的合成和平衡力的分解两个方面。

平衡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平衡力合成为一个平衡力的过程。

平衡力的合成可以用几何方法或者代数方法进行计算。

几何方法是利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图纸上进行绘制,然后测量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代数方法是将力的大小和方向表示为矢量,然后进行矢量的加法运算。

平衡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平衡力分解为若干个平衡力的过程。

平衡力的分解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

将力的大小和方向表示为一个矢量,然后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分解后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力的矩和力偶力的矩是指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

力的矩可以通过力的大小、作用点到转轴的距离以及力的方向与转轴的夹角来计算。

孙桓《机械原理》(第7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

孙桓《机械原理》(第7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

7.2配套考研真 题解析
8.1本章要点详 解
8.2配套考研真 题解析
9.1本章要点详 解
9.2配套考研真 题解析
10.1本章要点 详解
10.2配套考研 真题解析
11.1本章要点 详解
11.2配套考研 真题解析
12.1本章要点 详解
12.2配套考研 真题解析
13.1本章要点 详解
13.2配套考研 真题解析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孙桓《机械原理》(第7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1小时高清视频】》的 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孙桓《机械原理》(第7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1小时高清视频】》的 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孙桓《机械原理》(第7版)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
讲义与视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视频
机构
讲义
高清
设计
机械
机械
真题
真题
知识点 视频
平面
教材
要点
分析
考研
调节
真题
运转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孙桓《机械原理》(第7版)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 校学习孙桓《机械原理》(第7版)的师生参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传统图书,本书是一种包含高清视频课程的可 互动学习的3D电子书,是用“高清视频”和“传统电子书”两种方式结合精讲孙桓《机械原理》教材和名校考研 真题的3D电子书【电子书+高清视频课程(31小时)】。本书提供视频课程(教材和考研真题解析)的讲义内容, 同时也提供教材的高清视频讲解(最新视频课程,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每章均由两部分组成:(1)本章要点 详解。该部分主要归纳总结各章的重要知识点。圣才名师精讲各章重难点知识点,介绍复习方法,透析核心考点。 (2)配套考研真题解析。精选名校考研真题,并提供详尽答案,帮助考生强化训练以巩章要点详 解

机械原理复习教案

机械原理复习教案

机械原理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计算方法。

2. 熟悉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分类和应用及其作用原理、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

3. 掌握运用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机械结构设计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机械原理是指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性质的一门学科。

机械原理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大部分。

2. 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平衡状态的条件:平衡的要求是两个方向的力合成为零,三个方向的力合成为零,通过平衡状态可计算出一个物体的重心位置及物体稳定的条件。

(2)动力学:动力学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性质的关系。

绘制运动曲线进行计算,例如多级齿轮副的稳定性分析、滑动轮组的力学计算等。

3. 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与分类(1)齿轮:齿轮是用于变速和传递动力的零件。

根据齿轮的种类可分为传动齿轮和定位齿轮两大类。

(2)联轴器:联轴器是用于传递转矩的零件。

根据结构和使用条件可分为弹性元件式联轴器、硬性联轴器和湿式摩擦式联轴器。

(3)轴承:轴承是用于支承旋转机械零件的零件。

根据轴承的结构和使用条件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4. 常用机械零件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1)齿轮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齿轮在各种机械设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工作要求制定不同的设计要求,例如山地车的链条齿轮,要求耐磨,便于变速等。

(2)联轴器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联轴器在控制旋转运动方向和传递转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其设计要求包括传动能力强、密封性好等。

(3)轴承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轴承在机械中起着支承和导向的作用,轴承必须具有耐磨损、高负荷能力、高速运转等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机械原理和常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分类及应用。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践操作教学,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计算方法。

3. 示范演示法:以实例讲解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快速理解。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主要)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主要)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 (主要)《机械原理》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课程要点内容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机构的构成;★机构运动简图;★机构拥有确立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的自度计算;★计算平面机构自度时应注意的事项;平面机构的构成原理、构造分类及构造剖析。

★利用速度瞬心对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剖析;平面机构运动剖析的图解法。

构件惯性力确实定;运动副中的摩擦:挪动副中的摩擦;螺旋副中的摩擦;转动副中的摩擦;不考虑摩擦机遇构的力剖析。

机械效率;机械的自锁。

刚性转子的静均衡和动均衡的条件、均衡原理和方法。

连杆机构的传动特色及其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征;★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及其选择原则;★用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平面凸轮的压力角、自锁及其基本尺寸的合理选择。

齿轮机构的种类及特色;★齿轮的齿廓曲线;★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啮合传动;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加工与变位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及蜗杆蜗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啮合传动轮系的分类和应用;★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整齿轮机构、螺旋机构、万向联轴节、组合机构基来源理和应用。

注:★为课程的要点和难点《机械原理》第1页共40页第二部分分类练习题一.填空题构件和零件不一样,构件是,而零件是。

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必定相对运动的连结称为,依据其接触特征,又可将它分为和。

3.两构件经过面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在平面机构中又可将其分为和。

两构件经过点或直线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个拘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个拘束。

4.在运动链中,假如将此中某一构件加以固定而成为机架,则该运动链便成为。

6.在机构中与其余拘束重复而不起限制运动的拘束称为。

7. 平面机构拥有确立运动的条件是等于,且。

8. 平面机构构造剖析中,基本杆组的构造公式是。

机械原理知识点

机械原理知识点

机械原理知识点1. 力学原理:机械原理是基于力学原理的,包括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杠杆原理等。

2.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角度运动等。

3. 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力学原理,包括质点的力学模型、质点的加速度等内容。

4. 静力学: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学原理,包括平衡条件、受力分析等。

5. 机械传动:研究机械系统中各种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

6. 运动副:机械系统中实现运动传递的部件,包括滑动副、转动副、滚动副等。

7. 机构:由运动副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机械组合,如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

8. 摩擦学:研究摩擦力的产生、变化和作用规律,包括静摩擦、动摩擦等。

9. 热力学: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原理,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

10. 控制技术:应用于机械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技术,包括反馈控制、PID控制等。

11. 机械设计:根据机械原理和要求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包括强度计算、尺寸优化等。

12. 机器人学: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方法,以及机器人在工业和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13. 液压与气动:应用流体力学原理进行能量传输和控制的技术,包括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

14. 机械振动:研究机械系统中的振动现象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等。

15. 机械加工:利用机械原理进行物体形状和性能改善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

16. 机械制造:利用机械原理进行产品的加工、装配和测试等生产过程。

17. 机械维修:根据机械原理进行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和故障排除等工作。

18. 机械安全:根据机械原理进行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

机械原理资料

机械原理资料

机械原理资料一、简介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质。

它是机械设计、制造和运动控制的理论基础,对于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1. 力和力的分解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用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力的合力,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计算力的作用效果。

2.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将若干个力合成为一个力,以便更好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3. 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 力矩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物理量,它由力的大小、作用点到转轴的距离和力与转轴的夹角决定。

5.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机械原理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三、机械原理的原理和应用1.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机械原理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描述了杠杆在受力作用下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杠杆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和工具中,如剪刀、钳子、扳手等。

2. 齿轮原理齿轮原理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原理,它描述了齿轮之间的传动关系和力的转换。

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机床、风力发电机等。

3. 摩擦原理摩擦原理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关系。

摩擦力对于机械系统的运动和能量转换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需要考虑摩擦的影响。

4. 动力学原理动力学原理是机械原理中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

动力学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系统的设计和控制中,如机器人、汽车悬挂系统等。

五、结论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质。

它的基本概念包括力和力的分解、力的合成、力的平衡、力矩和牛顿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辅导资料十三
主题:第九章机械的平衡
1.学习时间:2014年12月22日--12月28日
内容:
我们这周继续学习本课程课件的第九章机械的平衡。

主要内容如下:
学习要求
1、了解机械平衡的目的、分类,掌握机械平衡的方法。

2、掌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设计方法,了解静平衡试验的原理及方法。

3、熟练掌握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设计方法,了解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方法。

4、了解挠性转子的特点,明确与刚性转子的区别。

5、了解平面机构惯性力平衡的方法,理解用质量静替代法计算平衡质量的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一、机械的平衡概述
为消除惯性力对机械生产的不利影响,就需要设法将惯性力平衡掉,即称为惯性力的平衡,亦称机械的平衡。

(一)不平衡的影响
图1 不平衡的危害
图2 不平衡的利用
(二)机械平衡的分类
1、转子的平衡
绕固定轴转动的构件又称为转子,其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平衡问题称为转子的平衡。

根据转子工作转速的不同,转子的平衡又分为以下两类。

(1)刚性转子的平衡
(2)柔性转子的平衡
2、机构的平衡
(三)转子的不平衡
1、静不平衡
对于盘状转子5≥B
D ,如砂轮、飞轮、齿轮等构件,可近似地认为其不平衡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平面内。

在这种情况下,若转子的质心不在回转轴线上,当其转动时,其偏心质量就会产生离心惯性力,从而在运动副中引起附加动压力。

由于这种不平衡现象在转子静态时即可表现出来,故称其为静不平衡。

∑≠0i F 。

图3静不平衡
2、动不平衡
对于盘状转子5<B
D ,如多缸发动机的曲柄、汽车机转子等,由于其轴向宽度较大,其质量分布在几个不同的回转平面内。

这时,即使转子的质心在回转轴线上,但由于各偏心质量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在同一回转平面内,所形成的惯性力偶仍使转子处于不平衡状态。

由于这种不平衡只有在转子运动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来,故称其为动不平衡。

∑≠0i F ,∑≠0i M
图4动不平衡
(四)机械平衡的目的及方法
1、机械平衡的目的
(1)尽量消除附加动压力。

(2)减轻有害的机械振动现象,改善机械工作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2、机械平衡的方法
(1)平衡设计
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产生有害振动的不平衡惯性力。

(2)平衡试验
通过试验的方法消除由于制造不精确,材料不均匀及安装不准确等非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平衡。

二、转子静平衡原理及方法
(一)静平衡
通过在同一平面内加平衡质量(或减质量)达到惯性力的平衡。

∑=0
F
i (二)静平衡原理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

对于静不平衡的转子,无论有多少偏心质量都只需适当地增加(或减少)一个平衡质量即可使其获得平衡。

对于静不平衡的转子,需加平衡质量的最少数目为1。

三、转子动平衡原理及方法
(一)动平衡
通过加减平衡质量,使回转构件达到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平衡。

(二)动平衡原理
从一般力学原理分析,动平衡原理属于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问题。

经过质量的分解,就将原来复杂的空间力系平衡问题转化为两个平面上的简单的汇交力系平衡问题。

两个平衡平面内适当地增加(或减少)一个平衡质量即可使其获得平衡。

对于动不平衡的转子,需加平衡质量的最少平面数目为2。

四、机构的平衡设计
(一)平面机构的平衡思路
图5
平面机构的平衡思路是:通过加平衡质量,设法使机构总质心位置保持静止不动,或者说,通过加平衡质量及质量代换,将质心位置调整到静止的机架上。

(二)机构惯性力的完全平衡方法
1、附加平衡质量法
2、对称布置法
图6附加平衡质量法图7对称布置法
3、质量代换法
质量代换法是附加平衡质量法的一种,将机构构件的质量简化成几个假想的集中质量(称为代换质量),并使它们所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均与原来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相同。

图8质量代换法
(三)质量代换法的代换条件
1、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
2、代换前后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
3、代换前后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不变
重要考点
1、径宽比5
b
D的刚性回
/<
/≥
b
D的刚性回转件,需要进行平衡,5
转件,需要进行平衡。

2、对于动不平衡的刚性回转件,需加平衡质量的最少数目为。

对于静不平衡的刚性回转件,需加平衡质量的最少数目为。

答案:1.静,动;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