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合集下载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图 片 欣 赏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重难点:理解画中的形与物体的内在结构 和主题 之间的关系。
阅读教材
探讨教材P8作品手与写实当中的手在形式上与表现上 有什么不同感受?
尝试练习:
观察上面的手,模仿手的动作,认真观察自己手 的轮廓,并细致地勾画出手的轮廓。
要求: 1、观察并比较各种手在结构与外形上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外形变化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3、完成一张手的外形轮廓速写作业。

思考:
结合P7风景谈谈物象的“形”与画面上的形的关 系?
系分
,析
画画
家家
为表
什现
么的

如 此
“”

恒 的 记 忆
改与 变生 ?活



西 班



“”
) 达 利
的 关
达利《永恒的记忆》,这是一幅令人震惊的作品,
这里向人展示的是一片死一般的沉静,没有人影,也没 有鸟兽,在一片荒凉的旷野上,只有几个软绵绵的钟表, 或挂在枯枝上,或摆在桌台上,或搁在一个不明物上, 在这幅幻象中,一切事物不近情理,却又表现了可知的 物体。表现人们心中的幻觉或梦想,创造出了一种现实 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
借鉴教材当中喜欢的某种表现形式描绘同学的眼睛。

《形的视觉印象》PPT

《形的视觉印象》PPT

平面视觉感受
立面 视觉 感受
• 在观察不同种手的图片,我们在勾画手的 轮廓中发现,绘画的表现都是在二维的空 间中展开的,平面的形都是有边缘的,我 们把它称为外形或外轮廓。外形的起伏变 化和物象的内在结构具有必然的联系也就 是轮廓线,和画家情感的表达。
二、物象的外形轮廓在平面上具有封闭性特征
十少 七女 世肖 纪像 荷( 兰油 画 维 米布 尔面
这张图的正 负面图分别是什 么?这象征着什 么意义?
• 在自然里的一切形体都可以归纳成球体、 立方体、圆柱体。在这种单纯的基础上学 习绘画,人们才能画出一切想画的东西 .
2.物像的基本形体和结构及其比例关系
a等于瓶子三分 之一,c等于瓶子 的二分之一,b段 是a的几分之几? 这是一个简单的算 术题,相信凭你的 眼睛很快就能断定 出来。这种观察方 法常被用于素描习 作或速写练习。
画出你对同坐或 者好朋友的印象。
3.绘画中的构图。
三、梳理你的印象
雪 梅 ( 中 国 画 ) 曾 景 祥
这幅作品的作者从万花丛中只选取 了其中一只。
风景画中的 取景
选取自己认为最美好的物象作为主要描绘的对象, 使画面具有远、中、近的空间层次,同时要注意色彩中亮、 灰、暗层次的把握。自然物象的美主要体现在形象、色彩、 肌理上。三者居其一就可入画,如能同时统一在一个画面 中,那就美不胜收了。
省略细节,我们能更直观地看到图形和底,图形和底中, 底是人们一般容易忽视的地方。其实它的和正负形 的关系;
2 物像的基本 形体和结构 及其比例关 系
3 绘画中的构 图。
1.绘画中“形”的封闭性特征和正负形的关系 在我们注意图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图形之外 的底。
常见的构图形式有: 1、放射性构图。 2、均衡式构图。 3、留白对比式构图。 4、倒斜三角形构图。

绘画一单元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一单元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一单元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教学任务]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观看与分析绘画作品中的“形”与生活中的“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绘画中形的产生及表现规律。

把握在绘画中表现客观物象形体的大体方式与技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创作出反映必然个性的作品。

学会从不同观看角度来发觉“美”,从各类技法运用中表现对“美”的认知与判定,在尝试各类构图的相关练习中取得绘画造型的实践体会,了解绘画的大体知识与技术。

能够赏析绘画作品中的各类表现风格及手腕,养成对客观物象形体特点的分析与探讨的学习爱好,提高制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活动分析本课的活动从较为单一的物象写生到较为复杂的物象写生,大体上遵循了写生训练的学习规律。

第一个活动注重的是学生对物象动态的把握及对绘画造型比例、结构知识的运用,第二个活动更偏重于绘画的构图与主观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

活动一:在这一活动中,第一教师必需选择较为适合的物象作为学生写生的对象,并要求学生能够从自然物象中取得有效的视觉形象,再通过写生的方式将物象组织在画面中。

在“活动建议”中之因此提到用盆花作为写生对象,其一是考虑学生在之前就已具有对作品中花朵动态的分析;其二从物象动态的难易程度上来看,由于不同花朵的造型本身就存在难易不同,因此可供教师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形做出相应的选择。

另外在活动进程中教师还应提示学生联系所学的比例、结构、动态等绘画知识,有机地组织画面,创作出富有动感及旋律的作品。

活动二:有条件的地域可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的超市进行写生。

学生在超市中能够更自由地依照个人的主观意愿来选择不同的物象作为组织画面的形象,而且在绘画的表现进程中更注重线、面结合的黑白成效;同时,教师能够依照学生的创作练习更直接地取得教学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强化学生写生训练的能力。

教学大体思路教学从欣赏画家眼中那不同寻常的漂亮世界导入,然后以讲、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一一展开对形体、结构、比例及构图的欣赏分析及尝试练习活动。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讲形的视觉印象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讲形的视觉印象
《舞蹈》马蒂斯(法国)
画面描绘了五个携手绕圈疯狂舞蹈的人体,五个舞者相 互协作,群舞的一致性让舞蹈自然产生生命感和由此带来的 喜悦。
(舞者的力量来自哪里?)
(来自于人物形的强化和单纯,舍弃细节。)
第一单元 绘画中的形
•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 画 中 的 形:
• 1、简略的形 • 2、完整而细致的形 • 3、强化的形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摩托车各结构的分解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摩托车各结构的外轮廓封闭形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摩托车各结构的外轮廓形组合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摩托车各结构的外轮廓形组合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物象的外形轮廓在平面上具有封闭性特征
《少女肖像》维米尔(荷兰)
图与底
形的封闭性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形的封闭性
直观的看到图与底
图与底的转换
借鉴旁边的 图,注意正形形 一起产生的意义。
正负形
图与底的转换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物象的正负形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物象的正负形
猜猜他(它)是谁?
起来,它所产生的空间感让舞者有了自由舞蹈的姿态。
形 的 外 轮 廓:
• 绘画是在二维空间中表现出三维空间效果,因此客观物象在绘 画中的呈现实质上是平面的形。
• 平面的形是有边缘的,形的边缘在绘画中我们称之为外形或轮 廓,外形起伏变化和物象的内在结构具有必然的联系。比如手 的外形起伏变化的地方,也是手内部结构的变化的地方。

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第二课时)讲义

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第二课时)讲义







宋 星
绘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绘画
学 生 作 业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大胆的变形
将客观有机的形解构
为几何化的外形组合,这
是现代派绘画常用的变形
方式。大胆的变形可以帮
助画家摆脱具体物象的干
扰,更好地专注于点、线、
面、色等绘画基本元素的 镜
研究。
前 女

油 画
( 西 班 牙 ) 毕 加 索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两幅作品中画家都有意识地把 长城的形状处理成上小下大的三角 形,这种仰视的感觉使得长城看起 来更加雄伟壮观。
绘画
苍 山 如 海 , 残 阳 如 血 油 画 张 祖 英
绘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欣赏与练习
怎么这么胖?怎么这么长?画家故意夸张人体结构的比 例关系,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给人造成的窒 息、压抑感。由此可见,比例的适当变化可以强化某种情绪 的表达。尝试用变形手法画出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注意利 用夸张的比例处理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绘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小练习
学 生 作

找一盆花写生,方法不 限,注意表现形象的动感。
学生作业
绘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形的梳理和表达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 花”。客观物象总是依据自身的规律来 呈现,而我们又有自己的表达愿望,因 此很多时候客观物象在我们脑海中最初 的视觉印象是纷繁复杂的,有待我们的 加工、选取及梳理。
广 州 美 术 学 院 学 生 素 描 作 品

形的视觉印象

形的视觉印象

美术教案教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课题:第一单元《绘画中的形》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讲绘画中物象的造型问题,以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展开对物象造型所涉及的比例、透视、结构的分析和尝试练习,然后在学生分析、理解、练习的基础上,产生对绘画构图、形象组合、相关物象形象的个性化表现的探讨和研究学习。

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争取在全面讲授课题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物象形的观察、分析、理解和再创造能力,并能掌握一定绘画技能和技巧,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一定创意的、一定视觉效果的并能体现出学生个人个性化的绘画作品。

自我处理教材:教材的几点思考:①本课是绘画课的入门基础课,包含造型训练的基本技能,如观察、分析、处理等,在学生尝试动手的活动中,又涉及些绘画的基本技巧,所以学习的量“多”。

②教材从学生欣赏感受出发,要能明白绘画造型中形的基本特征,如轮廓在绘画中的平面性、封闭性、形的形状和形体的关系、构图的取舍和动势等,所以学习的课题“大”。

③本章节既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练习,又有拓展能力内容,充分体现出教材的“新”。

④考虑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把教学活动的设置同教材内容、学生学习的实效和课改结合起来,所以教学要能“巧”。

教学实际情况的几点考虑:①一个教学班的全面性教学的考虑,要做到学生人人动手,知识和技能传授要适中一点。

②一堂课四十五分钟的实效性,课题要分割组合,符合绘画造型学习的特征,也能保证学习层次和深度能循序渐进。

③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在教学考虑范围之内,教学内容的难度可能要降低一些。

针对以上的教学思考,我把教材分成三大板块:形的基本形和比例,形的结构和透视,形的构图组合和动势,用三个课时完成本章节的教学工作。

大致的教学过程是(见表格):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从生活中的实用物品入手,学习并掌握运用绘画的观察方法,在模仿教师绘画方式的基础上,能够把生活当中简单物品的基本形和基本比例画出来,一并在实践练习的过程当中掌握一定的绘画基本技巧。

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

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

完 成
课外知识延伸
有趣的图片欣赏
小结
• 表现方法 • 造型规律 • 步骤方法
布置作业
• 作业:《采蘑菇的小白兔》 • 要求: 8开素描纸,铅笔画完再涂
上颜色,颜色可以自己定。
造型规律
(4)基本形的变化
在动物简笔画中,有时为了使笔下的形象 更加生动、可爱,特征更加突出,需要在基 本形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变化。虽然从外形 上感觉造型复杂了,但只要把握其规律,同 样也是很容易掌握的。
猴子基本形的变化
袋鼠基本形的变化
4造型方法与步骤
注意点:
(1)整体与局部 (2)比例 (3)从概括到细节
造型规律
(2)基本形的连接
在两个以上基本形的基础上连接成一个 整体,如画一只休息中的小鹿,上面画一 个圆,下面画一个半圆,将两个基本形连 接起来,就是小鹿大的形体比例关系与基 本造型。
造型规律
(3)基本形的组合 有许多动物的形体结构都是由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组合而成,抓住 这种基本的组合关系,有利于掌握动 物的画法,提高简笔动物画的造型能 力。
新知识
1.动物的形体特征。 头、尾、四肢、躯干
2.动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 (1)简化画法: (2)概括画法: (3)夸张画法: (4)拟人画法:
头部有尖、圆、长、方等不同结构形态。
概括画法
3造型规律
(1)基本形上添加局部特征 首先要将动物形象概括成一个大
的基本形,在基本形上添加局部特征。
可Hale Waihona Puke 的小猪•采蘑菇的小白兔(步骤一)
倾画 斜圆 的形 梯当 形小 当兔 身子 子的 和头 腿, 。画

采蘑菇的小白兔(步骤二)
画 上 甩 动 的 手 臂 和 脚

形的视觉印象

形的视觉印象
指导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曾说:“在自然里的一切形体都可以归纳成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在这种单纯的基础上学习绘画,人们才能画出一切想画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塞尚无疑是正确的。面对大自然丰富、复杂的形体现象,如果没有几何构造的基础,我们很难正确理解和再现自然形态。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中国古代画圣吴道子在用线条勾画人物形象的时候,没有任何几何形体作为依据,同样也能创造出神形兼备的绘画作品。事实上,绘画中找“形”的方式可以归纳为空间分析与平面比较两种,即用几何形体对物象进行理解和通过比例来把握物象的形体关系。因此在呈现比例关系的教学材料中,没有交给学生一个所谓“标准”的比例尺度,而是建议学生通过对作品中物象的基本形和不同比例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探究绘画中如何利用比例和基本形来加强对形的塑造和观察。形体与比例是我们在绘画中用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与归纳物象的“形”的特征的观察方式,而不是尺度。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数的和谐”的理论导致了黄金分割律的产生,其含义为: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与较小部分之比,比值等于1∶0.618时我们能感受到物象具有视觉上的和谐之美。而传统中国画中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和“立七坐五蹲三”、“三停五眼”等均是对绘画比例关系的经验总结。现代艺术中,时装图中模特头部与全身高度的比例为1∶8,或是1∶10、1∶12,卡通画中人物形象的比例就更夸张了,任何比例均成为可能。可见对于绘画中的比例问题,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不同意图的绘画表现需要不同的比例尺度,绘画中的比例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比例是画家用以观察的方法,而不是约束绘画表现的尺度。
教学过程预设
生成记录
环节一:导入设计
方式:教学从欣赏画家眼中那不同寻常的美丽世界导入,然后以讲、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逐一展开对形体、结构、比例及构图的欣赏分析及尝试练习活动。从绘画的物象结构与形体轮廓之间的关系探究中,理解物象的外形具有封闭性的特征和正负形;通过对基本形体与形的比例变化的实践,掌握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处理绘画中的形以求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的方法,传递自己的主观意识;在描绘物象形体动态的绘画练习中进一步深入对绘画中“形”的认识;最后通过尝试不同框架进行绘画构图的练习,完成对形的综合处理能力的学习。采用多种尝试性学习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在绘画中对形的观察、塑造及表现的能力,并创作出具有一定视觉效果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高中美术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课件

高中美术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课件

• 辅助线 • 比例 • 基本形
三、形的封闭性特征
抢答游戏:你看到了什么?
正 形

负图案的部分及衬托图案 的部分,有图案的部分 称“图”或“正形”, 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 “底”或“负形”。
正、负形在画面中相 互依存,互为依托;它们 有机结合在一起会传达更 多的含义。
龟兔共舞 种族主义 金 钱 交 易
你将采 用哪些 基本形?
你会对 比例有 怎样的 设计?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课题研究: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填写好相 关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感觉完成一幅作品的意 向图。
课题:绘画创作《我的房间》
参考范画 作品特点
《阿尔勒卧 室》凡.高
有什么 样的景 物?
创作设想
你想设 计一个 什么场 景?
表现的 线条景 物有什 么样特 点?
你想用 什么样 特点的 线条?
绘画采 用哪些 基本形?
湘版《绘画》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一、绘画中的“形”是如何获得的?
细致的观察可以得到深刻的视觉 印象,呈现出完整而细致的形象。
画家也会在较短的时间 内快速捕捉瞬间的视觉印 象,形象具有简略概括的 特点,似乎在即兴中完成。
二、抓形训练……
快速画出罐子的外形轮廓。
抓形三件宝
大家试试看……
用基本形的方法画出同一物象 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
让我们来看看奇特的正 负形是怎样做出来的?
图形素材
提示:正负形 共用轮廓线。
让我们来看看奇特 的正负形是怎样做出来的?
图形素材
提示:正负形 共用轮廓线。
画面中形的不 同表现是情绪表达 的需要。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湘美版绘画教案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湘美版绘画教案

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湘美版绘画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形”在视觉印象中的作用和表现方式;2.培养学生对形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3.提高学生对美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形的观察能力培养;2.形的表现方式;3.形在视觉印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对形的表现能力的培养;2.形在整体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及安排一、导入(10分钟)老师展示几幅画作,让学生就画作中的形进行简单讨论,并引导学生对形的概念进行初步了解。

二、讲授(30分钟)1.形在绘画中的概念及作用;2.形的表现方法:线条、阴影、色彩等;3.形在视觉印象中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3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不同主题进行形的创作。

每组学生完成后进行互评和展示。

四、练习(30分钟)老师给学生提供几组练习题,以检验其对形的掌握程度。

例如:1.用水彩颜料创作一幅口袋里的小物件,要尽量表现出形状的立体感和透视感;2.使用梳状刷或扇形刷画出不同种类的树叶,要求选择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进行表现;3.根据老师发给学生的原型几何体,画出它们的不同视角和表现方式。

五、总结(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给出一些要点的总结概括。

作业布置让学生继续以今天的主题进行创作,并形成作品,发到班级微信群中进行交流和展示。

同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相应章节,积累知识点。

教学评估老师通过不同练习题和创作作品,以及基本概念的问答,来考察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同时,老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情况,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相互沟通和协作。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湘美版绘画教案

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湘美版绘画教案

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湘美版绘画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形的概念及分类2.认识形在绘画中的作用3.通过绘画表现形的视觉印象技能目标1.可以使用线条、色彩、质地等表现形的视觉印象2.能够在绘画作品中运用形表现主题和气氛3.通过不同的形形式和形式表现复杂的视觉形象情感目标1.通过对形的认识和表现,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3.激发学生对美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2. 教学内容2.1 形的概念形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外形轮廓,是人们眼中对事物面貌的反映。

在艺术创作中,形常被用于表现物体的大小、形态、结构和质感。

2.2 形的分类1.立体形:具有空间特性的物体,如立方体、球体、圆锥体等。

2.平面形:在纸面上反映的图像,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3.组合形:由多个立体形和平面形组合而成,如建筑物、家具、车辆等。

2.3 形的视觉印象形的视觉印象是指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刻画的形体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印象。

形的视觉印象常通过线条、色彩、质地等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3.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示范、讨论、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艺术家作品欣赏:通过观察艺术家的作品,了解形的表现及形的视觉印象。

2.教师示范:教师通过画板或幻灯片展示形的表现和视觉印象的实现方法。

3.课堂讨论:通过讨论艺术家的作品和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形的不同形态和视觉印象的表现手法。

4.课堂练习:通过视觉模型、线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形的表现方法和视觉印象的实现技巧。

4.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第一部分:形的概念(10分钟)1.讲解形的概念2.展示形不同的分类及特点第二部分:形的视觉印象(30分钟)1.展示艺术家作品2.讲解如何通过线条、色彩、质感等手法表现形的视觉印象3.让学生尝试用这些手法进行绘画创作第三部分:课堂练习(60分钟)1.通过模型观察和线描练习,让学生掌握形的表现技巧2.把所学手法应用到绘画作品中实现视觉印象第四部分:课堂总结(10分钟)1.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5. 教学评价教师将采取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第一单元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第一单元第二课 形的视觉印象

第一单元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生活作品中的“形”与绘画中的“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绘画中形的产生及表现规律。

即“形”的存在有赖于物象结构、比例的特征及变化。

2、掌握在绘画中表现客观物象形体的基本方式与技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创作出反映一定个性的作品。

3、学会从不同观察角度来发现“美”,从各种技法运用中表现对“美”的认知与判断,在尝试各种构图的相关练习中获得绘画造型的实践经验,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情感目标能够赏析绘画作品中的各种表现风格及手段,养成对客观物象形体特征的分析与探究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物象的外形轮廓在品面上具有封闭的封闭性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绘画中的“形”与物象的内在结构和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

课业类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1、课件快速放映一些展示自然的造型美,纹理美、形的交错节律美的图片。

然后提问让学生总结刚才看见了什么,都是些什么形象?定格其中一幅,《笔筒》让学生在纸张上将外形简单描绘下来。

2、教师总结:我们在观察事物时,事物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视觉印象。

这种印象跟我们观察的深入程度有关,如果我们对一个事物凝神贯注,作长时间的协商,就会获得深入细致的视觉印象,呈现细致而完整的形;如果我们瞬间一瞥,我们获得的则是大致的印象,呈现简略的形。

3、出示课题二、新课讲述1、导入罗丹名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世界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公平的,为什么艺术家能够从我们平常所忽略的形象中发现美的存在?罗丹的这句名言道出了绘画艺术教学的真谛。

通过学习让自己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并借助绘画的技能来表达自己对美的发现,即创造美。

形来源于生活,艺术家所表达的形又往往高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在。

(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范例,并结合精心筛选的有关“形”的各种技法表现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站在艺术大师们的观察角度去看世界,去寻找美、感受美,从而产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愿望,由此激发对生活中美的关注及热爱。

高中美术湘美版绘画(选修)第一单元《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绘画(选修)第一单元《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绘画(选修)第一单元《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绘画(选修)第一单元《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尝试对某一简单物象进行夸张、变形处理。

理解物体结构、比例特征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知识技能从各种技法运用中表现对“形”的认知与判断,在尝试大胆绘画中获得绘画造型的实践经验,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能够赏析绘画作品中的各种表现风格及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在绘画中表现客观物象形体的基本方式与技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创作出反映一定个性的作品。

学会从不同观察角度来发现“美”,
2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绘画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较好。

2、技能方面: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且自我意识较强,希望通过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体现自我学习的价值。

3、情感方面:高中的学生在创意和内涵的表现上往往有其深刻的理解,教师正确地加以引导。

3重点难点
绘画中“形”的封闭性特征和正负形的关系,物象的基本形体和结构及其比例关系。

以视频和多媒体图片为主线,启发引导、自学质疑、精讲点拨等手段。

4教学过程
4.1.1导入
1.课件演示学生思考: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为什么你是这样认为的?这之间有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2.学生回答
3.教师阐述:画面中相互依存,有机结合的图形就是正负形,出示课题,我们继续学习《形的视觉印象》
4.1.2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感受与领悟一)正形与负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生活作品中的“形”与绘画中的“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绘画中
形的产生及表现规律。

即“形”的存在有赖于物象结构、比例的特征及变化。

2、掌握在绘画中表现客观物象形体的基本方式与技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创作出反
映一定个性的作品。

3、学会从不同观察角度来发现“美”,从各种技法运用中表现对“美”的认知与判断,在尝试
各种构图的相关练习中获得绘画造型的实践经验,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情感目标
能够赏析绘画作品中的各种表现风格及手段,养成对客观物象形体特征的分析与探究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物象的外形轮廓在品面上具有封闭的封闭性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绘画中的“形”与物象的内在结构和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

课业类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课件快速放映一些展示自然的造型美,纹理美、形的交错节律美的图片。

然后提问让
学生总结刚才看见了什么,都是些什么形象?定格其中一幅,《笔筒》让学生在纸张上将外形简单描绘下来。

2、教师总结:我们在观察事物时,事物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视觉印象。

这种印象跟我
们观察的深入程度有关,如果我们对一个事物凝神贯注,作长时间的协商,就会获得深入细致的视觉印象,呈现细致而完整的形;如果我们瞬间一瞥,我们获得的则是大致的印象,呈现简略的形。

3、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述
1、导入罗丹名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世界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公平的,
为什么艺术家能够从我们平常所忽略的形象中发现美的存在?罗丹的这句名言道出了绘画艺术教学的真谛。

通过学习让自己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并借助绘画的技能来表达自己对美的发现,即创造美。

形来源于生活,艺术家所表达的形又往往高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
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在。

(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范例,并结合精心筛选的有关“形”
的各种技法表现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站在艺术大师们的观察角度去看世界,去寻找美、感受美,从而产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愿望,由此激发对生活中美的关注及热爱。


2、活动一
展示图片《敦煌佛教人物手姿》,瓜亚多尔的《呐喊之手》与生活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人的手,让学生比较这些手的共性与特性,并作出判断。

(呈现同一只手的不同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其中一个动作,认真观察自己手的轮廓,并细致地勾画出手的轮廓。


问题设置
(1)都是手一只是经过细心描绘的手,另一只则是画家脑海中经过强化处理的印象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区别?
(2)将自己制作的手与教材画家的《呐喊之手》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实践制作讨论回答:形是有边缘有外轮廓的,是可以表达情感的。

教师总结:客观物象的轮廓在平面上呈现出外形。

视觉印象跟我们的审美情趣有关。

从我们通常忽视的情景中,画家却敏锐地感受到了美。

这种美包括自然形本身的造型美、纹理美以及节律美。

当他将感受到的美德视觉印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时,一张绘画作品就产生了。

视觉印象在大脑中存储一段时间后,在我们大脑中会形成记忆,记忆中的形是经过我们提纯和强化的形。

在观察不同种手的图片,我们在勾画手的轮廓中发现,绘画的表现都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展开的,平面的形都是有边缘的,我们把它称为外形或外轮廓。

外形的起伏变化和物象的内在结构具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轮廓线,和画家情感的表达。

从另一方面来说,外形和情绪的表达也有密切的联系。

有时为了强化形象的表达意味,我们会对外形进行必要的处理。

(欣赏教材第8页的图片《呐喊之手》讲解。


3、活动二: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实践和讨论,一组派个代表回答。

(1)以拳头围合成的一个惊叹号,结合上一环节的体验,欣赏教材第9页的《少女肖像》和谈谈物象的外形轮廓在平面上具图和底的关系(图的正负形)。

(2)将一个瓶子用最基本的几何形和比例表现出来,谈谈形的结构和比例关系。

(3)学模特摆造型。

结合教材11页丁方的《大地之歌》委拉斯贵兹《教皇英诺森十世》找到模特形体看起来动的奥秘:试从形的方向性、对称性分析形体的运动趋势。

学生展开回答:
第一组:图和底的关系(正负形)
第二组:结构比例关系
第三组:形具有方向性。

教师总结:
物象外轮廓在平面上具有封闭性特征。

第一组让下意识地将完整而闭合的图形视作主体,而将周边的形视作背景,即所谓的“图形”与“底”。

图形和底在画面中相互依存,有机结合,互为衬托。

图围成的底有时会转化成具有意义的负形,原有的图则被称为正形,正形和负形有机组合在一起会传达更多的含义。

(教师在课间中呈现更多有关正负形相互结合的图片,如埃舍尔的数学画等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二组让我们明白影响物象外形形态有许多内在因素复杂的外形我们可以用基本(方圆)等去进行理解和观察,简化他的每一步细节,通过他的基本形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使我们较为准确地对物体较为深入、完整的印象。

让我们迅速、客观准确的把物外形。

第三组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形是具有方向性的,不同方向的形象具有不同的动势趋向;形象的不对称感,让我们感受形象角度的偏离,这种偏离产生了动感。

复杂的形象,我们将它分析成多个形的组合体运动中的复杂形象,它的各个局部形的动势趋向、角度偏离各不相同,而呈现出一种节奏的美。

单个的形象组合,会形成它整体的动势趋向。

4、发散思维,启发学生赏析“思考与交流”中拳头组成“惊叹号”的作品,提示学生结合对“形”
的实践体验解读作品,并谈谈自己的不同见解。

三、作品欣赏后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根据教材提供的以“拳头”围合成一个醒目的“叹号”的范例,让学生尝试以“花”
或者“眼睛”等简单的图形元素去组织表现类似于“句号”、“问号”、“叹号”等图形,来完成一张正负形的练习作业。

养成关注生活中的“形”的绘画意识。

五、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多种审美体验刺激学生感官,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为能力学习目的,并重视促进学生在美术文体表达过程中,对形的深刻理解并受其艺术的熏陶,为艺术的传承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2、对学生的评价:在本课的第一个课时中,学生对“形”的认识与表现必须通过一系列强化练
习方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

学生只有在反复多次的大胆尝试中,才会真正了解取舍的重要性,知道并掌握如何取舍视觉中的形体,这是决定作品是否具有独特视觉效果,是否具有创意的关键。

3、教师自我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在第一个课时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
有效的强化训练内容是突破重点与难点的关键。

至于如何提高学生对“形”的观察的敏锐性,教材中所强调的“图”与“底”的关系应成为教学中关注的焦点,学生只有在练习中才能够感悟到绘画中“形”的封闭性必须建立在对物象外形轮廓的观察与结构、比例的分析之上,从而由外至内地掌握绘画中“形”的表现技能。

当然,教学中能达到此目的的途径是多元化的,但是以往教学中过分强调结构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在绘画中表现“形”的最初视觉印象——轮廓,因此建议教师淡化对结构的分析,而从物象的外形轮廓直接切入教学,让学生在用线来表现物象外形轮廓的练习中认识结构与比例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