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课堂实录完美版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语文教案-《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语文教案-《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内容:《爱莲说》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人对莲花的赞美之情;2. 掌握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课文《爱莲说》的复印件;2. 彩色图册或幻灯片,展示莲花的图片;3. 教师准备写有关于莲花的绘画、摄影或其他形式的作品,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 合适的音乐配乐,如古琴、古筝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莲花”,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莲花的了解和印象。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如“你们见过莲花吗?”、“你们觉得莲花有什么特点?”等等。

Step 2:朗读课文(10分钟)教师将课文《爱莲说》分发给学生,学生跟读。

Step 3:感受莲花(10分钟)教师展示莲花的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观赏莲花图片,听音乐,感受莲花的美丽与高洁。

Step 4:学习赏析(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爱莲说》的艺术形象、表达方式和意境。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莲花的独特感受和对生命、自然、人生的思考。

Step 5:画莲花(15分钟)教师请学生拿出素描本和铅笔,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莲花的理解和感受,画一幅莲花的素描作品。

Step 6:交流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素描作品,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和理解。

Step 7: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体验,并引导学生思考:文学艺术是我们感受生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如何用心去体会和欣赏。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学生下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关于莲花的其他诗歌或散文,并写一篇相关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此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朗读课文、画莲花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莲花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学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思考与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莲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_爱莲说_课堂实录[1]

_爱莲说_课堂实录[1]

阿艮Leabharlann 课 课堂 堂寻 寻真 真师 $ 插话 % :太好 了。同 学们 的生动比拟,把菊花的正衬与牡 丹的反衬用绿叶和墙头草来作 比,贴近作者的原意,而且贴近 生活。尤其是对 “ 牡丹”的比 拟,爱牡丹的人很多,说明当时 官场上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 “ 墙头草”、小人很多,更衬托 了作者自比的 “ 花之君子 ” 。 生:我也有一个问题不明白, 课文的最后一节中,作者先写菊, 再写牡丹, 最后写莲花, 可到结尾 时, 顺序颠倒了一下, 先写菊, 再写 莲, 最后写牡丹, 为什么 # 生: 这篇文章就是批判当时一 种攀附权贵的世风, 把牡丹放在最 后一个写, 更显得褒贬分明。 生: 这篇文章写了三种花, 表 达了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评菊 花, 抑牡丹, 赞莲花。 所以开始的三 句按照这个顺序写了, 后面三句把 牡丹放在最后一个写, 把正面的放 在前面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 下, 更有独到之处。 生: 我认为, 这样写不仅显得 褒贬分明, 而且, 三句分别用陈述 句、 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 特别是 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 更表达 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师: 分析得有理有据、 独到、 透 彻。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 生: 文章第 ! 段中有两个 “ 独” “ 都是 “ 单一” 、 只有一个 ” 的意思。 也就是陶渊明只爱菊, 而周敦颐只 爱莲花, 是因为莲花 “ 出淤泥而不 染” 而自比。 那么菊花呢 # 这里可以 说明陶渊明和周敦颐一样, 都决不 随波逐流的态度。 那么, 下面, 作者 又认为, 菊是花中的隐士, 这个隐 士是比作陶渊明不愿意跟统治者 同流合污, 但又无力抗争而逃避现 实, 这一层意思搞懂了, 但菊是不 是和莲同义呢 # 生: 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 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 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 “ 独” 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 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爱莲说》教学设计实录

《爱莲说》教学设计实录

《爱莲说》教学设计实录。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理解并熟记《爱莲说》课文。

(2)能理解文中莲花的意象及相关文化内涵。

(3)能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语言表达。

2、能力目标(1)能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

(2)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诠释莲花文化内涵。

(3)能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合作学习,发扬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性和欣赏感。

(2)增强学生的感受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张莲花的图片和播放一首关于莲花的诗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爱莲说》。

2、课文理解阅读课文《爱莲说》,回答以下问题:(1)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为什么诗人会爱上莲花?(3)诗人在诗中用到了哪些手法?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诗歌中的美,进而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力。

3、莲花文化内涵阐释组内合作,让同学们通过互相讨论和研究资料,了解和解读莲花文化内涵。

每个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结果。

4、个人阐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出自己个人阐释《爱莲说》的文章。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深挖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课堂评价在课堂交流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学生也可以自我评价,提高自己对自我表达的认识。

三、教学亮点1、多样化教学手段本教学设计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阐释等多种方式。

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情感渗透教学通过向学生展示关于莲花的图片和诗歌,让学生在美的启发下,对莲花文化内涵产生浓厚的情感认同。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素养。

3、个性化教学体验在个人阐释环节,允许学生在自己的思路和表达方式上体验个性化的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好和独立思考,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领悟。

王崧舟爱莲说课堂实录

王崧舟爱莲说课堂实录

王崧舟的《爱莲说》
一.导入
先后出示菊花、牡丹、莲花的图片。

互动:1.喜欢菊花的老师请举手。

2.想起了菊花,大家就会想到哪些诗句?(出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菊花代表什么?(隐逸)
牡丹代表什么?(……花开时节动京城)(种以数计……)
莲花《爱莲说》
二.理解课文
1.简介作者(读、记住了哪些信息?)
2.读课文,勾画。

自由读课文。

用单横线画出写菊花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写牡丹的句子、从波浪线画出写莲花的句子。

3.提问:写菊花的都有哪些句子?展示、品读、交流。

同样品析写牡丹和莲花的句子。

写了三种花。

写莲花的句子最多。

这篇课文到底写的是哪一种花?为什么要这样写?(烘云托月、对比)
三.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1
结合课文对莲花的描写,用横线连一连。

出示图片,莲藕,莲蓬和莲叶。

交流:为什么不写这些?
(因为周敦颐想写的不是连的实用价值,而是君子之道。

借物喻人的写法)
2.课堂练习2
结合您对莲花和君子美德的理解,用横线连一连。

交流答案、品读。

四.拓展、升华
1.周敦颐年轻时做官的例子
(刚正不阿)
从中看到了君子的哪些品质?(交流)
2.周敦颐快要退休时的一件事情。

(洁身自好)
在此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一遍一遍的读其中写莲花的句子。

采用引读,领读,带读,填空读等方式。

3.出示周树人图片(周敦颐的第31代子孙)师生交流
4.出示周恩来(周敦颐第32代子孙)师生交流
五.小结
语文的源头是文化。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改进建议
优化时间安排
教师应合理规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节奏紧凑 有序,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
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 热情和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
加强教学难点处理
对于一些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进 行讲解,或者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人教 版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2024-01-03

CONTENCT

• 课程导入 • 课文解析 • 课堂互动 • 作业与延伸 • 教师总结
01
课程导入
背景介绍
背景
介绍《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的生平事迹,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和影响。
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为后续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层次关系
段落之间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第一段是总起,第二、三段是分述,第四段是 总结。
主题思想
主题概括
文章通过描绘莲的美丽姿态和美好品 质,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和赞美,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和向往。
主题深化
通过与菊和牡丹的对比,突出了莲的 高洁品质,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名利 的淡泊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爱莲说》中的生字、生词,理解文章大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 手法和思想内涵。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 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内容
内容概述
《爱莲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 文,通过对莲花的描绘,表达了 作者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爱莲说》课堂教学 实录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课文解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作业与延伸阅读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课程导入
背景介绍
作者背景
介绍周敦颐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
创作背景
阐述《爱莲说》的创作背景,即周敦颐对当时社会风气 的批评与反思。
论。
讨论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针对问题展 开交流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看法。
讨论结果
经过讨论,学生对《爱莲说》的 主题、写作手法等方面有了更深 入的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
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提问与回答
学生提问
在讨论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一些关于《爱莲说》的问题,如文 章中某些词语的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教学目标
01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爱莲说》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0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03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莲的喜爱之情,理解作者的 人生追求。
教学内容概述
01
教学内容
《爱莲说》的文本解读、主题探讨、艺术手法分 析等。
02
教学难点与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莲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评价 作者的人生观。
回答问题
教师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查阅资料来解决 问题。
提问效果
通过提问和回答,学生对《爱莲说》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培养了自 己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点评与引导
教师点评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学生的积极 思考和参与,同时也指出了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上的不足之处。

余映潮《爱莲说》实录完美版

余映潮《爱莲说》实录完美版

余映潮《爱莲说》实录一、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快速朗读完)余老师点评:同学们读得很流畅,但缺少韵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语速太快了。

下面我们把语速放慢,再来读一遍。

(学生第二遍朗读课文)余老师点评:你们看,语速均匀了,就好听了。

不过朗读更重要的是语气和语调。

句式不同、类型不同,语气也不同。

(余老师范读几个句子,学生模仿再读一遍)余老师提醒:两个细微的地方要注意,就是两个“予”字怎么读。

第一个“予”后面要停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第二个“予”,要在“予谓”后面停顿(“予谓/菊”),“谓”管后面三个句子。

(学生按照余老师的提示,再读这两个句子)二、趣味练习——爱莲心语余老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一个表达“爱莲心语”的句子。

学生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余老师:还有吗,还有爱莲心语吗?学生2:莲,花子君子者也。

余老师:找到两处,真好啊!我们来看是不是这样。

请同学们读读这两句话。

(学生朗读)余老师:文章如果有心脏的话,“莲,花子君子者也”就是文心。

(学生朗读“莲,花子君子者也”这句话)三、学习任务——课文重难点突破【课件展示】知识卡片(1)认识作者(周敦颐,……)具体内容省略知识卡片(2)知道文体(说,……)具体内容省略(介绍完背景知识后,余老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括号里的字)[爱莲]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学生1:爱莲,就是“喜爱莲花”;盛,就是“非常”;独,就是“只”;之,就是“的”的意思。

(余老师,还有补充吗?)学生2:“之”是助词……(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回答)余老师:不会就看书,很好!爱莲是真的爱莲吗?爱莲的本质含义是什么?刚才说文心啊,文心啊!爱莲就是爱……学生:君子余老师:爱莲就是爱君子,借物抒情,托物寓意。

[爱莲] 爱君子世人[盛]爱牡丹十分、非常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特别菊[之]爱菊之爱,就是爱菊,指爱菊的人【课件展示】知识卡片(3)“之”的特别用法(“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中的“之”,都是将动词的对象提前,以示强调,突出爱的内容。

16.《爱莲说》课堂实录

16.《爱莲说》课堂实录

16.《爱莲说》课堂实录16.《爱莲说》课堂实录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起来学习《短⽂两篇》中的《爱莲说》。

【熟读课⽂】1.读准字⾳请同学们把以下加点字的读⾳标注在书上,并跟着⽼师读⼀遍:2.读准节奏请同学们重点关注下⾯句⼦的停顿:下⾯⽼师⽰范朗读全⽂,同学们可以跟读。

(略)【积累⽂学常识】1.了解作者2.了解⽂体⽂章标题为《爱莲说》,“说”是古代⼀种议论性⽂体,⼤多就⼀事、⼀物或⼀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分析课⽂】那么作者为何爱莲?写莲花要抒发什么感想呢?1.我们⾸先来看⽂章,作者写了怎样的莲花?请同学们把⽂中描写莲花特点的语句圈画出来。

⼤家⼀定圈画出了这句句⼦:我们来结合注释理解句⼦意思。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淤泥”是指河沟、池塘⾥积存的污泥;“染”的意思是“沾染污秽”。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泥的沾染。

”“濯清涟⽽不妖”,“濯”是“洗”的意思;“涟”是“⽔波”的意思;“清涟”就是“清⽔”;“妖”的意思是“艳丽”。

这句话的意思是“经过清⽔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中通外直”,是说“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蔓不枝”的意思是“不横⽣藤蔓,不旁⽣根茎”。

“蔓”“枝”都是名词⽤作动词。

“⾹远益清”,“益”是“更加”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远闻,更加清芬。

”“亭亭净植”,“亭亭”是“耸⽴的样⼦”;“植”是“竖⽴”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洁净地挺⽴。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亵玩”是“靠近赏玩”的意思;“亵”的意思是“亲近⽽不庄重”。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

”2.这句话写出了莲花什么特点呢?①“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作者先从莲花的⽣长环境写起,⽣长在污泥中却不沾染污泥,经过清⽔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莲花保持了⾃⾝的洁净与清丽。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是写莲花的形态,莲花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蔓不枝”强调了莲花竖直笔挺、不横⽣枝蔓的特点。

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

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

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的一种教育实用文体,分享了《爱莲说》课堂实录,希望对老师的教学有帮助!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篇1一、导入(生背《〈论语〉十则》。

)师:刚才你们《〈论语〉十则》背得真不错!看来语文学得很扎实,老师对大家的表现充满期待。

你们会表现得非常精彩的,是吗?生(齐):是。

师:太棒了!老师来考考你们,刚才你们背的《〈论语〉十则》记录的是谁的言行啊?生(齐):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

师:对。

孔子是诸子百家哪一学派的创始人?生(齐):儒家。

师:没错,儒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在他之后,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名篇《爱莲说》,其作者周敦颐也是其中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他在儒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爱莲说》,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二、读题提问(屏显课题。

)师:请跟老师一起读——《爱莲说》,周敦颐。

师:“敦”是敦厚老实的“敦”,其实周敦颐原名就叫敦实,后来才改叫敦颐。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齐):不知道。

师:当时皇帝宋英宗的原名叫赵宗实。

在中国古代,人们很讲究避尊者讳,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如果碰到了君主或者辈分比自己高的亲属的名字,是不可以直接说出或写出的。

所以“周敦实”就改成了“周敦颐”。

我们留意一下“颐”字的写法,“颐”字的左边是什么?生(齐):臣。

师(出示课件中的象形字图片):是臣字吗?仔细看看投影上的图片。

你们觉得这像我们头部的哪一部分啊?生(齐):嘴巴。

师(边说边用手托着腮):哎,嘴巴、下巴这个地方。

好,老师现在把它竖起来,这其实就是颐字的左边,它也读yí。

那它是指什么呀?你们看看老师的手,这就是——生(大声):下巴。

师:反应这么快!没错,“颐”字在象形文中就是这样一只手托着腮的,所以是指下巴或面颊。

《爱莲说》课堂实录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共3篇

《爱莲说》课堂实录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共3篇

《爱莲说》课堂实录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共3篇《爱莲说》课堂实录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1今天,我们来到了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的读书课堂,一同学习《爱莲说》这篇经典美文。

授课老师向同学们提问:“你们常吃荷叶吗?”同学们摇头表示否定。

老师解释道:“荷叶是中药中的一味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降火解热、利尿通便等多种功效。

那么,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荷叶也被赋予了什么寓意呢?”同学们琢磨着没有答案,老师深情地朗诵起来:“绿叶红花,清净世态炎凉;池中荷叶自凉,诗人多情却枉然。

”老师开启了《爱莲说》的启蒙之旅。

此文是北宋诗人陆游所作,以一片荷叶为引子,揭示了人生百态,阐明了人应当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上的净化和超越,具有启迪人心的作用。

课程中,老师解析了“荷者,言秀气也;藕者,言志强也。

”之意,让同学了解到荷花和藕的区别,也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荷花这种文化符号的认识。

“荷花是如何成长的呢?”老师又问到。

同学们很兴奋地回答起来:“荷花生之于泥泞,却不染于其中,露华浸之,却不湿于其中,光辉照之,却不沾于其中。

”老师点头赞许地说:“正是,荷花所具有的清净之气,是由其生长的环境,以及荷花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最后,老师引领着同学们深入探讨荷花所代表的宁静、洁净、高雅的精神境界,也寓意着人们应该坚守高尚、优美的品德和信仰,不被物欲所左右和迷惑,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超越。

《爱莲说》堪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篇经典文章,不仅在当时写就便广为传播,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灵。

本次课堂,同学们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更深刻地了解了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代表的精神内涵,也受到了一次精神的启迪和提升通过老师对《爱莲说》的深入解读,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荷花代表了高尚、清净、高雅的精神内涵。

荷花之所以能够在污泥浊水中生长,却依然保持着洁净和清新,正是因为其具备了高雅和优美的品质。

而荷花的这种精神内涵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启示,我们应该坚守高尚的品德和信仰,不被物欲所左右和迷惑,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超越。

《爱莲说》课堂实录(全)

《爱莲说》课堂实录(全)

《爱莲说》课堂实录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说。

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说这种文体?生:说,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师:既然是说明道理,那么说属于哪种文体呢?生:说是一种议论文体。

师:对,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往往借助某一事物或者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同学们,你们把题目与作者连起来句话,如何?生:周敦颐说“爱莲”。

师:真好!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世界,看看周敦颐如何说“爱莲”。

(课堂反思:开宗明义,直奔主题,点明“说”这种文体,标题与作者的缀接,旨在打开学生的思路,建立课堂初印象。

)第二部分走进莲的清清世界屏显:学生活动:1.请放声诵读作者描写莲的语句,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最欣赏的词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我最欣赏的是___,从中读出了莲的____。

2.请把你们自己比作一朵莲花,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夸夸自己,用第一人称来夸。

我___,____。

师:请同学们找到描写莲的语句放声诵读,我们应该如何来读呢?生(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同学们找得精准,想想,我们要读出怎样的情感和语气?生:要读出周敦颐对莲的爱意,对莲的欣赏,还有赞美。

师:同学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表情去读?生:面带微笑。

生:颔首称许。

师:“颔首称许”说得好极,我仿佛看到周敦颐踱着步子,摸着胡须,面带微笑地读着他的《爱莲说》。

(生笑)同学们面带微笑,满含笑意地读读描写莲的语句。

(指导生读,渐入佳境)师:请同学们围绕描写莲的语句,谈谈对莲的看法,结合屏幕上的第一个句式回答。

生:我最欣赏的是莲“出淤泥而不染”,从中读出了莲的洁白无暇。

师:将“洁白”换一换如何?生:从中读出了莲的纯洁无暇。

师:这是讲的莲的什么?生:这是讲莲的生长环境,它从淤泥里长出来,但却洁身自好。

生:我最欣赏的是莲“香远益清”,从中读出了莲的朴素淡雅。

爱莲说课堂实录

爱莲说课堂实录

(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好,上课正式开始。

师板书课题和作者:爱莲说周敦颐)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爱莲说》这篇文章的作者周敦颐,并通过抓关键字词疏通了文章的大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试着对文章的内容、主旨及写作手法作进一步的赏析与探究,大家有没有信心呀?生:大声齐答:有。

师:好!能背诵全文了吗?请大家试着背诵一遍,注意语气、语调和停顿。

生齐背诵。

(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背得较熟练且无明显错误)师:看来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非常喜欢这篇文章,背得很熟练。

那你们能说说北宋时期的这位哲学家为什么要写这篇《爱莲说》吗?(学生稍作思考后有近半数同学举手。

师点一生发言。

)生: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师:还有与这位同学不同的看法吗?(有两三位同学举手,师点一生发言)生:我觉得还表达了作者对莲的赞美之情。

师:还有不同看法吗?(学生呈思考状,无生举手)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说得都不错,在这篇文章里确实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那你们又主要是从文中哪些语句读出来的呢?一生朗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板书:予独爱莲)师:在这个地方作者对莲的美丽形象进行了细致描绘,其中一句可试为是对莲的形象的总写,大家想想,应是哪一句?生1:我认为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师摇头)生2:我认为应是最后一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微笑着点点头):面对着美丽的莲花,我们油然而生敬意,但只能远远的欣赏而绝不会产生半点对它不恭不敬的想法,这是一种何等的形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有生点头)师:其实我们还可以用第二段中的一句话来说明作者爱莲、赞莲的原因。

(有生举手)生:“莲,花之君子者也。

”(师板书:花之君子)师:何为君子?从刚才我们所读的作者对莲形象的具体描绘的语句中你能发现莲身上到底具有哪些高尚的品德呢?师:请同学们再认真品读一下描写的语句,一句一句好好想想,然后和本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堂实录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堂实录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堂实录《爱莲说》课堂实录课堂导入:《爱莲说》这篇文章我们已经通过初读感知了文章大意,在课下大家通过结组研读后,用作批注的形式记录下我们读《爱莲说》的心得。

这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爱莲说》,将我们读书心得的成果展示一下。

师:大家拿起书再把这篇经典文章美美地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师板书:有自己的心得——以《爱莲说》为例师出示自己的心得(一张照片)生:看不清,内容太多了,字太小。

师:我挑选出一部分展示给大家看。

(ppt:我有心得)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有心得:这个咏莲名句,是从生存方式的角度写莲身处污泥中,洁净、朴素的样子。

赞美了莲不随世俗、洁身自好、天真自然的品质。

师:我读“不染”联想到:“染了会脏,做官也许会贪赃枉法。

能在污浊官场中,保持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多难啊!”我又读到“不妖”时联想了:“妖了会俗,做人也许会随波逐流。

要在芸芸众生中,每日三省吾身,勿忘君子本色啊!”师:我想大家的心得一定会更精彩,想不想展示出来?(ppt:读出自己的心得分享你我的智慧)生:(举手)我来展示读“出淤泥而不染”这句师:你的心得想得很丰富,不仅有精彩的分析,还有大胆的质疑。

生:(举手)我还想就句话再谈一下师:“君子坦荡荡”是由哪句联想到的生:“中通外直”师:“君子坦荡荡”后面的一句生:“小人常戚戚”师:小人为何忧虑不安呢?生:(举手)他们整天斤斤计较,还追名逐利吧,由这句我想到了“不蔓不枝”。

师:我们在现实工作里要专注守一,不能旁生枝节呀!否则就容易被世俗所累,成了碌碌无为的“小人”哪!生:(举手)我读“香远益清”这句有心得(实物投影展示)师:莲花的香气是浓郁的吗?生:(举手)我读“香远益清”时觉得,它是写莲花的香气是淡淡的清香,只是传播的距离远。

我还想到这句话是在赞美莲花美名远扬呢。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清”的意思生:课下注释解释成“清幽”师:“清幽”的“清”我们可以理解成清楚,“幽”有暗的意思,那“清幽”是在写莲花香气啥特点?生:是香气传得很远,但依然很清楚吧。

吴泓《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吴泓《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吴泓《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时间:1999年11月18日课时: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上课之前,我们先壮壮胆气,背诵与今天上课相关的三首古诗,行不行?生:(齐)行!(师起头,生齐背诵陶渊明《饮酒之二》、元稹《菊花》、刘禹锡《赏牡丹》。

)师:刚才蔡维楷同学把“庭前”读成了?生:(部分)床前。

师:芍药怎么跑到床上去了?(众笑)应是“庭前”。

“庭前”对“池上”,“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尽少情”,应该这样记忆。

读得很好。

知道老师今天上什么课吗?(生答:不知道)我们先看一幅图(投影:澳门简图),这是一幅什么图?生:(齐)澳门地图。

师:澳门地图有什么特点?(指投影)可分几部分?生:(齐)三部分。

师:第一部分是澳门半岛;第二部分是——(部分生答:凼仔岛)对,凼仔岛;第三部分是路环岛。

三部分靠什么连接起来呢?生:(部分)桥。

师:我们说澳门即将回归祖国,筹委会根据澳门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向全国征集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图案(投影:区旗图),同学们看,这是一幅什么图?生:(齐)莲花图。

师:为什么是三瓣?生:含苞待放。

(众笑)师:含苞待放吗?好象已经开啦!为什么是三瓣?不是四瓣、五瓣?生:(部分)代表三个岛。

师:噢,三个岛,有一个只能说是半岛。

那莲花下一弯曲线表示什么?想一想。

生:桥。

师:你怎么知道是桥?生:因为它连接三朵花,形状象澳门桥。

师:噢!因为花就是岛,它连接三个岛,所以是桥。

(投影:澳门桥)周龙生同学今天立了头功。

桥下面应该有什么?生:(齐)水。

师:对,下面四横是水。

同学们再想,莲花上的五星代表什么?生:(部分)祖国。

师:对。

五星、莲花、大桥、海水组合成整体,寓意是什么?生:(大部分)澳门回归祖国。

师:对,澳门回归祖国,澳门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学们想,四种图形组合设计就把澳门回归的寓意蕴含在其中,而莲花不仅澳门人喜爱,我们中华民族对它更是情有独钟。

同学们打开书165页,今天我们学习《爱莲说》(板书:爱莲说),这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作品。

《爱莲说》课堂实录

《爱莲说》课堂实录

《爱莲说》课堂实录1、(暖场)春天百花竟艳,万紫千红,你喜欢什么花?你喜欢什么花?你呢?你知道我喜欢什么花吗?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什么花吗?我——喜——欢——莲。

2、上课!3、(导入)如今仲春时节,水中“小荷才露尖尖角”,PPT让人觉得清新可喜;到了盛夏,便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丽景象PPT;而深秋“留得枯荷听雨声”有着别样的意趣PPT。

莲,诗人歌咏它,画家描绘它PPT,为什么人们这么热爱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莲佳作,从中探寻答案PPT。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有三条,一起来读——3分钟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首先我们来看看文章题目,哪位同学来谈谈文章题目的意思?你说得很好。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的文体,“爱莲说”就是论说对莲花的喜爱。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我们来考察一下大家对字词读音的掌握。

某某某,请你读一读这些字词(掌声);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分钟5、(简介作者,师范读,生练读)本文作者是——周敦颐。

他是北宋哲学家,为官清廉,人格高洁。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周敦颐要借本文表达什么?请听老师读课文,注意体会朗读节奏。

请大家自由练习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把握情感。

5分钟6、(朗读展示汇报)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胡文灿——。

掌声。

读得真好!大家都想来展示展示吧?那就让我们分成男女两组来对比朗读。

水陆草木之花,女生齐……大家的朗读真棒!女同学声音清婉悠长,如黄莺出谷;男同学声音正大庄严,若黄钟大吕,富有感染力,给人美的享受。

5分钟7、(翻译文句)文中句子都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在预习当中有没有结合注释翻译句子?请各组分别汇报黑板上出示的文句。

3分钟8、(花的象征意义)文中各人对花有何偏爱?菊、牡丹、莲各自象征什么?请结合课文各自思考,然后与学习伙伴交流。

陶渊明爱什么花?世人呢?予呢?菊花象征什么?牡丹呢?莲呢?(群答)板书陶独爱菊——隐逸世人甚爱牡丹——富贵予独爱莲——君子2分钟为什么菊象征隐逸?隐士有什么特点?菊与隐士有哪些相似、共通之处?牡丹和富贵者呢?请同学们深入思考,小组内讨论。

八年级语文课文《爱莲说》课堂实录

八年级语文课文《爱莲说》课堂实录

八年级语文课文《爱莲说》课堂实录八年级语文课文《爱莲说》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你们看电视、报纸、杂志时是否注意到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和区旗主要由什么花构成的?生:白莲花。

(部分学生回答)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你们认为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什么要选莲花作为他们的区徽呢?生:我认为那是因为澳门的莲花多、莲花美。

生:除此以外,我还认为那是因为澳门虽长期沦为葡萄牙的植民地,但他们盼望早日回到祖国母亲怀抱愿望。

生:我再补充一点:那是因为澳门人民要表达他们渴望统一的纯洁高尚的心愿。

师:同学们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说明你们深入思考问题。

我从网上下载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及设计说明,请大家看一看。

(多媒体展示,学生好奇地看着。

)师:我上节课印发一份《爱莲说》的预习提纲,现在请大家拿出来。

(师走进学生中巡视)师: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完成得很好。

能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做好新课的预习工作。

下面把你们从阅览室、网上搜集到的古代诗人描写莲花的诗句交流一下。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宋代杨万里。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杨万里。

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代李白。

生: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

生: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刘凤浩。

师(激动地):太高兴了,我没想到同学们查找这么多的资料,把这些有关莲花的诗句整理起来,扩大了知识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整理有关诗句。

师:刚才我们交流的诗句都有是从莲花的外形进行描写,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美文《爱莲说》,作者周敦颐也非常喜爱莲花,从莲花身上寄寓着自己很深的感情,这种写作方法叫什么?生:托物言志。

师: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前面我们学过的文章说说对“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的理解吗?生: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在具体事物身上,其中物与感情必须要有内存的联系。

师:请同学交流一下作者简介和“说”的概念。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查到的有关材料。

)师(欣喜地):同学们的学习方式确实发生了转变。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doc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doc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把书翻到××页。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是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

(边讲边板书:爱莲说周敦颐dūn yí)注意这个“颐”字的写法,左边中间是个“口”字。

“说”这种文体我们还没有接触过,预习的时候我们是否注意到课本哪里介绍了“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呢?(学生纷纷举手)请前热电厂的这位同学。

生(1):课本注释⑩告诉我们: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师:这位同学预习时注意了读注释,很好。

我们知道,“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

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生(2):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

师:对,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周敦颐要告诉我们,他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我们来读课文。

先由我来朗读课文,请大家在难读难写的字下面画一下,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

(老师朗读课文)师:听了一遍,大家已画出了难字生词了吧?现在请大家对照一下屏幕上映出的生字词,把没画出的再画出来。

(显示字幕)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给屏幕上映出的加点字注音,其他同学在书上注音。

上讲台来的同学一位注前面的五个字,另一位注后面的四个字。

(屏幕显示)(学生注音,注错了一个,“鲜”注为xiān)师:大家看黑板,有没有注错?(学生纷纷举手)请那位同学说。

生(3):“鲜”应该读xiǎn,不读xiān。

师:为什么这里读xiǎn,你能用这个读音的“鲜”组个词吗?生(3):“鲜”在这里是少的意思,可以组——(语塞,其他同学举手)师:这位请说。

生(4):很好。

“鲜”意思为“少”的时候,读xiǎn。

我们看着屏幕把加点的字读两遍。

预备——读!(学生齐读生字词)师:我们再仔细看一下加点字的写法及它们的意思。

“颐”的左半边不能写成“臣”;“蕃”是形声字,与草有关,意为茂盛,引申为“多”;“濯”“淤”“涟”也都是形声字,与水有关,书上都有注释;“逸”意为逃,你看一只兔子在逃跑,注意“兔”字的一点,“逸”,文中有“避开”的意思。

爱莲说 课堂实录

爱莲说 课堂实录

爱莲说课堂实录师: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都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那周敦颐透过《爱莲说》,想要向我们传达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闭上眼睛,跟随作家周敦颐,一起去领略他爱莲池的风采,去用心聆听莲的诉说。

【配乐朗诵】师:大家忙着感受爱莲池的美了,有没有注意老师的停顿呢,那么老师再把文章读一遍,看看跟你预习时的阅读有何不同?结合学案,画出长句子的停顿。

也纠正下自己的朗读。

师:三分钟的时间,看咱同学是否预习好了,能否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生读让2到3个同学起来背诵师:同学们背诵的很好,那本文具体写的什么呢?生:莲师:那你能翻译下本文吗?同学翻译的非常好,看来预习的不错!师:那本文是写莲的,具体那句话是些莲呢?生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那通过作者的描述,你觉得莲美吗?生:美。

师:既然觉得美,我们不妨来赞美一下她。

结合导学案,用幻灯片上的句式,来赞美莲。

生细读,开始写作。

生:莲,我最欣赏你濯清涟而不妖,因为你固守本色,体现了一中质朴之美。

师:对,一种不被世俗改变的本色之美生:莲,我最欣赏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因为这样显得你很谦虚,很正直,没有杂念。

师:你的理解很深刻。

老师也喜欢这两句,通过你的理解,老师觉的莲像一个君子,对不对啊同学们?生:对师:刚才同学们赞扬的都是莲洁身自好的本色之美。

好,又有同学举手了,请继续赞扬。

生:莲,我最欣赏你香远益清,因为你有自然地清香,自然美才是真的美。

生:莲,我最欣赏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为我觉得你特别庄重,有君子气度。

让别人不敢轻视。

师:你说的真好,《论语》中说:“君子不重,则不威。

”莲花就像一位自重的君子,让别人不敢轻视。

师:因为莲的形象实在是太美好了,于是呢,老师找了一首小诗,不过,我觉得原来描写莲的那个词语用的不够好,所以想请同学们帮忙想一个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爱莲说》课堂实录卷首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综合体。

学语文就是学语言,赏文学,品文化。

山西省泽州县北义城中学司艳平老师立足课堂,与学生一起写课堂实录,规范语言,赏析文本、品鉴文化,开辟了一条氲氲着人文馨香的教学新径。

共写课堂实录如何开展,尽在司老师的玩转课堂。

写在前面:语文实践可以包含很多方面,只要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可以归类到实践的范畴。

对于文本来说,我们提倡教师解读,更提倡学生解读;对于课堂来说,提倡教师记录,更提倡学生记录。

语文课堂,也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语文实践课堂,引导他们写阅读日记,写课堂实录,写课堂感悟,写课堂反思。

只要坚持,他们对语文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深,对课堂的理解会越来越透。

上完周敦颐的《爱莲说》,我整理了课堂实录,孩儿们不甘示弱,也写了课堂感悟与实录。

这样的方法可以试用,亲们不妨一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爱莲说》课堂实录文/司艳平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说”。

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一下“说”这种文体?生:“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往往借助某一事物或者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师:同学们,你们把题目与作者连起来说句话,如何?生:周敦颐说“爱莲”。

师:真好!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世界”,看看周敦颐如何说“爱莲”。

(课堂反思:开宗明义,直奔主题,点明“说”这种文体,标题与作者的缀接,旨在打开学生的思路,建立课堂初印象。

)第二部分走进莲的清清世界屏显:学生活动:1.请放声诵读作者描写莲的语句,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最欣赏的词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我最欣赏的是_______,从中读出了莲的_______。

2.请把你们自己比作一朵莲花,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夸夸自己,用第一人称来说。

我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生读,渐入佳境)师:请同学们围绕描写莲的语句,谈谈对莲的看法,结合屏幕上的第一个句式回答。

生:我最欣赏的是莲“出淤泥而不染”,从中读出了莲的洁白无瑕。

师:将“洁白”换一换如何?生:从中读出了莲的纯洁无瑕。

师:这里讲的是莲的什么?生:这是讲莲的生长环境,它从淤泥里长出来,但却洁身自好。

生:我最欣赏的是莲“香远益清”,从中读出了莲的朴素淡雅。

师:“香远益清”写得是莲的什么?生:写的莲的香气,馨香一缕。

师:当你闻到这样的香气时,有何感受?生: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生:神清气爽。

生:心突然打开啦!(众笑)师:我们继续。

生:我最欣赏的是莲“亭亭净植”,从中读出了莲的婀娜多姿。

生:婀娜多姿形容柳更合适。

师:这里描写了莲的什么?生:这里描写了莲的外形,亭亭玉立,优雅端庄。

师:这个表述更确切些。

生:我最欣赏莲“中通外直”,从中读出莲的虚心。

师:这个点得真好!我们来把虚心换换如何?生:中通外直,可以看出莲谦逊,还有刚正不阿。

师:莲谦逊正直,这句话不但讲到莲的外形,还讲到莲的——生:还讲到莲的内在品格,内外兼修。

师:内外兼修说得好棒!生:我最欣赏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中读出了莲如同傲岸的君子,不被俗人玩弄。

师:对啊,莲高贵、高雅,受人景仰。

生:她很高贵,只能看,不能摸。

(众笑)师:你们想象力好丰富!莲端庄、清丽,超凡脱俗啊!生:从“濯清涟而不妖”可以看出莲就是出水芙蓉,冰清玉洁!师:请同学们变做一朵莲,来夸夸你自己,用第一人称来夸,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说。

(教室沸腾)生:我是一朵莲,我香远益清,淡雅芬芳,多惹人喜爱啊!师:欣悦说得真好!你就是一朵清丽洁净的莲!生:我是一朵莲,我中通外直,谦逊正直,内外兼修,你们喜欢我吗?师:刘智聪真会挑选,这多像君子的品格啊!夸得到位!生:我是一朵莲,中通外直,清廉正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迷倒你们一大片!(众笑)师:冯珍演绎得真美!做人就得有这样的自信,自信的美丽真的能迷倒一大片哦!生:我是一朵莲,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无暇;濯清涟而不妖,超凡脱俗。

你看我香气远播,淡雅芬芳,沁人心脾;你看我高贵又高雅,多受人敬仰啊!师:郝康鑫你真是太厉害啦!短短时间内,想得这么周到,说得这么流畅,真是万人迷啊!(众笑)(课堂反思:这个环节学生互动充分,对莲的解读精准到位,课堂好声音层出不穷。

尤其是“我是一朵莲”的现场比拟,更将课堂推向高潮,这个细节的处理是沿用昭君的做法,效果明显。

)第三部分走进菊和牡丹的世界屏显:1.放声诵读关于“菊”的语句,读出隐逸之感,抓住关键词鉴赏,品读“菊”的品格。

通过__字,我读出了____。

陶渊明爱菊,爱上了菊的____。

2.放声诵读关于“牡丹”的语句,读出富贵之气。

抓住关键词鉴赏,品味“牡丹”的气韵。

通过__字,我读出了____。

世人爱牡丹,爱上了牡丹的____。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到“菊”的语句,放声诵读,读出菊的“隐逸”之感。

(指导学生朗读)师:抓住关键词来谈谈“菊”,赏赏“菊”,参照第一个问题中的句式。

生:透过“隐逸”,我读出了菊的与世无争。

生:还有不问世事,孤芳自赏。

师:我们连缀起来,如何?生:透过“隐逸”,我读出了菊的不问世事、与世无争、孤芳自赏。

生:透过“鲜”,我读出了喜欢菊的人很少,的确有隐逸之风。

生:我还看出了菊淡泊名利。

师:“隐逸之风”“淡泊名利”概括得甚是贴切。

同学们想一想,写“菊”是为了写谁?生:陶渊明。

师:陶渊明爱菊,爱菊的什么呢?生:陶渊明爱菊的低调、朴素,不张扬。

师:“不张扬”说得好有情味!生:陶渊明爱菊的不慕名利,淡看富贵,归隐田园。

(众笑)生:其实他是爱自己的归隐田园,宁愿远离官场,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师:樊思佳总是四两拨千斤,一语中的。

所以啊,写菊是写——生:写菊是写陶渊明,菊的品格就是人的品格,人的品格就是菊的品格。

师:我简直要为你们鞠躬倾倒啦!继续看牡丹,请放声诵读关于牡丹的语句,读出牡丹的“富贵”之气。

(指导学生读)生:透过“富贵”二字,我读出了牡丹声名显赫。

师:“显赫”二字用得棒极啦!生:透过“甚”字,我读出了牡丹艳丽华贵,有权有势。

(众笑)生:透过“富贵”,我还读出了牡丹有身份,有地位,是权力的象征。

师:你们的思考更进一层,太厉害啦!生:透过“众”字,我读出了世人爱拍马屁,追名逐利。

(众笑)生:还能看出世人随波逐流。

师:同学们咬文嚼字的功夫与日俱增哦!那世人为何爱牡丹呢?生:世人爱牡丹,是爱牡丹的雍容华贵,金钱地位。

生:世人爱牡丹,是爱牡丹的有钱有势,是因为他们看重名利。

生:世人爱牡丹,其实也爱自己,说明他们喜欢财富,喜欢功名利禄。

生:对,所以,写牡丹也是为了写人,写人们追名逐利,趋炎附势。

师:大家说得真正是精当无比!可文章的主角是莲,为何要写菊和牡丹呢?周敦颐对待二者的态度一样吗?生:写菊和牡丹是为了衬托莲,对菊充满尊敬,对牡丹则是鄙夷。

师:能再细分一下衬托吗?生:写菊是正衬,写牡丹是反衬,都是为了突出莲的不慕荣利,洁身自好。

师:大家概括得真好!正所谓你们刚才讲到的,菊与陶渊明合二为一,牡丹与世人两相观照,莲呢,自然也是周敦颐的化身了。

写物为了写人,写人为了言志,这就是——生:托物言志。

(课堂反思:这个环节进行得异彩纷呈,学生脑洞打开,沉入文本中。

不但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并且能由此及彼进行延伸,文章的写法巧妙渗透在师生对话中,课堂因此向高远处伸展。

)第四部分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屏显:1.文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周敦颐的精神世界?周敦颐爱莲就是爱____,就是坚守着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你赞成周敦颐的观点吗?请具体验证。

师:文中有一个字最能体现周敦颐的精神世界,你认为是哪个字?生:独!师:你们找得又快又准,将目光击中在这个“独”字上,我们来思考,这个“独”可以如何理解?生:“独”是孤独,单独。

生: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生:独树一帜,无以伦比。

师:你们说得真好!请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

周敦颐爱莲,就是爱什么,就是坚守着什么?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自己,就是坚守着他的内心信念。

师:这是一种“独”吗?生:这是一种独。

师:请大家再回答时,末尾加上“这是一种独”。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自己那种精神,就是坚守着自己独特的理想,这是一种独。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正义,就是坚守着自己纯真的心,这是一种独。

师:“纯真”换一下如何?换个什么词呢?生:纯粹。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莲的出淤泥而不染,即使在朝廷这个大染缸里,他依然坚守着自己最本真的自我,最纯粹的底线,这也是一种独。

师:说得真到位!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莲的超凡脱俗,就是坚守着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一种独。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他自己,就是坚守着不同流合污的志向,这是一种独。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莲的内外兼修,就是坚守着自己高贵的灵魂,这也是一种独。

师:“高贵”说得多优雅啊,“灵魂”一词穿透我心。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莲的君子正直,就是坚守着自己作为正人君子的品格,这更是一种独。

师:司雨薇说得好棒!用到文中最关键的词。

非常好!我们再来说一说,用上“君子”。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君子,就是爱品德高尚的人,就是坚守着自己不变的底线,就是坚守着最本真的自我,这是一种独。

师:同学们,周敦颐坚守着自我,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周敦颐坚守自我,就是坚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信仰。

但文中的观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我不太赞同,同学们的意见呢?请将具体验证。

生:我认为有与周敦颐相同高度的人,比如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也是独一无二的精神追求。

师:郝康鑫太厉害,穿越千年,一下想到了屈原。

生: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自始至终都忧国忧民,坚持自己的理想。

师:对啊!我们的老杜有情怀,有信仰!生: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也能看出李白那种孤傲的、不同凡响的追求。

师:李白亦是如此。

所以,同学们,周敦颐不孤独啊,他有自己的精神知音,他发出这样的慨叹,我想,更多的是自我的心灵倾诉吧!他处处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真实的自我,真正的自我!我们再来齐声说出这八个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下课!(课堂反思:读文亦读人,如何带领学生一步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与作者发生真正的共鸣,是课堂难点所在。

从关键词突破,撬动课堂,层层深入,曲径通幽,不失为一条捷径。

)学生悟课妍之论——《爱莲说》课堂感悟山西泽州北义城中学127班樊思佳老师打开这一课的课件,我惊讶了。

一篇小小的文言文,没有必要劳神费力做这个。

可看到她脸上的微笑时,我豁然明了,她爱语文,爱课堂,无比地热爱。

我们跟随老师的脚步,先论起了莲花。

我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即使它的生长环境恶劣、污秽,可它却开得那么纯洁、脱俗。

自然,从这里我也读懂了:纵使周敦颐置身在朝廷这个“大染缸”里,仍然不忘初心,内外兼修、正直谦逊,不与他人同流合污,默默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