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优质课创新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语文教案-《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语文教案-《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内容:《爱莲说》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人对莲花的赞美之情;2. 掌握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课文《爱莲说》的复印件;2. 彩色图册或幻灯片,展示莲花的图片;3. 教师准备写有关于莲花的绘画、摄影或其他形式的作品,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 合适的音乐配乐,如古琴、古筝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莲花”,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莲花的了解和印象。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如“你们见过莲花吗?”、“你们觉得莲花有什么特点?”等等。

Step 2:朗读课文(10分钟)教师将课文《爱莲说》分发给学生,学生跟读。

Step 3:感受莲花(10分钟)教师展示莲花的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观赏莲花图片,听音乐,感受莲花的美丽与高洁。

Step 4:学习赏析(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爱莲说》的艺术形象、表达方式和意境。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莲花的独特感受和对生命、自然、人生的思考。

Step 5:画莲花(15分钟)教师请学生拿出素描本和铅笔,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莲花的理解和感受,画一幅莲花的素描作品。

Step 6:交流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素描作品,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和理解。

Step 7: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体验,并引导学生思考:文学艺术是我们感受生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如何用心去体会和欣赏。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学生下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关于莲花的其他诗歌或散文,并写一篇相关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此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朗读课文、画莲花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莲花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学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思考与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莲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课程名称:文学选读课程主题:《爱莲说》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形式:讲授、思维导图、小组讨论教学内容:一、引入1.1 演示图片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教学课题《爱莲说》的图片,引导学生发表感想。

1.2 引导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们思考以下问题:1.你们是否喜欢莲花?为什么?2. 你们都听说过《爱莲说》这篇文章吗?3.你们认为这篇文章是如何表现隽永之美的?二、讲授2.1 生平介绍教师简单介绍作者文天祥及其生平。

2.2 作者背景教师讲解文天祥出身高门望族,曾经官至参知政事,并且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和文学家。

教师讲解《爱莲说》发表的时代背景和情境。

2.4 文章内容教师讲解文章的结构、主题以及表现手法等内容,强调《爱莲说》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5 阅读分析教师让学生们在阅读《爱莲说》之后进行分析,找出文中表现隽永之美的语句、形象、情感等方面。

三、思维导图3.1 思维导图的制作教师发放思维导图模板,要求学生们按照《爱莲说》的结构,在思维导图中加入文章的主题、内容、意义等。

教师让学生们交换思维导图,进行相互讨论和评价。

四、小组讨论4.1 分组教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讨论。

4.2 讨论的主题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讨论以下主题:1.《爱莲说》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2.《爱莲说》如何表现出莲花的隽永之美?3. 《爱莲说》的语言之美给你带来了哪些情感体验?五、总结5.1 总结阐述5.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阅读《爱莲说》,再次挖掘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和表现手法,并写一篇文章来总结一下自己的读后感和理解。

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讲解文章背景、内容和表现手法,以及思维导图和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们在深入理解《爱莲说》的同时,提高了对修辞手法和语言之美的认知和修养。

学生们在掌握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体会到了这样一种美——隽永之美。

_爱莲说_课堂实录[1]

_爱莲说_课堂实录[1]

阿艮Leabharlann 课 课堂 堂寻 寻真 真师 $ 插话 % :太好 了。同 学们 的生动比拟,把菊花的正衬与牡 丹的反衬用绿叶和墙头草来作 比,贴近作者的原意,而且贴近 生活。尤其是对 “ 牡丹”的比 拟,爱牡丹的人很多,说明当时 官场上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 “ 墙头草”、小人很多,更衬托 了作者自比的 “ 花之君子 ” 。 生:我也有一个问题不明白, 课文的最后一节中,作者先写菊, 再写牡丹, 最后写莲花, 可到结尾 时, 顺序颠倒了一下, 先写菊, 再写 莲, 最后写牡丹, 为什么 # 生: 这篇文章就是批判当时一 种攀附权贵的世风, 把牡丹放在最 后一个写, 更显得褒贬分明。 生: 这篇文章写了三种花, 表 达了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评菊 花, 抑牡丹, 赞莲花。 所以开始的三 句按照这个顺序写了, 后面三句把 牡丹放在最后一个写, 把正面的放 在前面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 下, 更有独到之处。 生: 我认为, 这样写不仅显得 褒贬分明, 而且, 三句分别用陈述 句、 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 特别是 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 更表达 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师: 分析得有理有据、 独到、 透 彻。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 生: 文章第 ! 段中有两个 “ 独” “ 都是 “ 单一” 、 只有一个 ” 的意思。 也就是陶渊明只爱菊, 而周敦颐只 爱莲花, 是因为莲花 “ 出淤泥而不 染” 而自比。 那么菊花呢 # 这里可以 说明陶渊明和周敦颐一样, 都决不 随波逐流的态度。 那么, 下面, 作者 又认为, 菊是花中的隐士, 这个隐 士是比作陶渊明不愿意跟统治者 同流合污, 但又无力抗争而逃避现 实, 这一层意思搞懂了, 但菊是不 是和莲同义呢 # 生: 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 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 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 “ 独” 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 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爱莲说》教学实录

《爱莲说》教学实录

《爱莲说》教学实录《爱莲说》教学实录一、导入课文师:同学们,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个城市里鲜花店越来越多了。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呢?(生答略)因为鲜花除了具有缤纷的色彩和馨之外,它们还具有美丽、圣洁、华贵等不同的精神气质。

人们用鲜花来传递情感,表达问候,人们爱什么花,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心态和志趣。

古代有爱梅如妻的林逋,有以菊自励的陶渊明,那么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为什么特别喜爱莲花呢?他是怎样描绘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二、检查预习情况师:首先,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篇课文的录音朗读。

在听的过程之中,请大家注意课文的注释。

待会我们要做一个小小的词语测试(屏幕声像显示朗读)。

我们请e组的同学做好准备。

生:蕃fán多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濯zhuó洗涤鲜xiǎn少三、录音范读课文提示:在听的过程中,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意。

四、运用点拨手段,引导学生分析课文1.讨论文体师:接下来让我们看这篇课文的题目—《爱莲说》。

前些日子,我们也学过一篇关于“说”的古文,叫什么?生:《马说》。

师:《马说》是什么文体?生:议论文。

师:也就是说,在《马说》那篇文章里,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

那么《爱莲说》里是不是仅仅用了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呢?如果不是,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呢?这个问题先留给大家,最后我们再解决。

大家告诉我,本文“说”的对象是什么?生:“说”—“爱莲”。

2.分析重点段落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偏偏喜爱莲花呢?课文的`第一节有没有列出理由来?(指学生名回答)生: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找得很准确,大家现在数一数,这段话里有几个短语?生:七个短语。

师:这七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特点?请一位同学结合这幅莲花图来谈一谈。

余映潮《爱莲说》实录-教学设计

余映潮《爱莲说》实录-教学设计

余映潮《爱莲说》实录-教学设计余映潮《爱莲说》实录一、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快速朗读完)余老师点评:同学们读得很流畅,但缺少韵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语速太快了。

下面我们把语速放慢,再来读一遍。

(学生第二遍朗读课文)余老师点评:你们看,语速均匀了,就好听了。

不过朗读更重要的是语气和语调。

句式不同、类型不同,语气也不同。

(余老师范读几个句子,学生模仿再读一遍)余老师提醒:两个细微的地方要注意,就是两个“予”字怎么读。

第一个“予”后面要停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第二个“予”,要在“予谓”后面停顿(“予谓/菊”),“谓”管后面三个句子。

(学生按照余老师的提示,再读这两个句子)二、趣味练习——爱莲心语余老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一个表达“爱莲心语”的句子。

学生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余老师:还有吗,还有爱莲心语吗?学生2:莲,花子君子者也。

余老师:找到两处,真好啊!我们来看是不是这样。

请同学们读读这两句话。

(学生朗读)余老师:文章如果有心脏的话,“莲,花子君子者也”就是文心。

(学生朗读“莲,花子君子者也”这句话)三、学习任务——课文重难点突破【课件展示】知识卡片(1)认识作者(周敦颐,……)具体内容省略知识卡片(2)知道文体(说,……)具体内容省略(介绍完背景知识后,余老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括号里的字)[爱莲] 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学生1:爱莲,就是“喜爱莲花”;盛,就是“非常”;独,就是“只”;之,就是“的”的意思。

(余老师,还有补充吗?)学生2:“之”是助词……(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回答)余老师:不会就看书,很好!爱莲是真的爱莲吗?爱莲的本质含义是什么?刚才说文心啊,文心啊!爱莲就是爱……学生:君子余老师:爱莲就是爱君子,借物抒情,托物寓意。

[爱莲] 爱君子世人[盛]爱牡丹十分、非常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特别菊[之]爱菊之爱,就是爱菊,指爱菊的人【课件展示】知识卡片(3)“之”的特别用法(“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中的“之”,都是将动词的对象提前,以示强调,突出爱的内容。

余映潮老师《爱莲花说》课堂实录

余映潮老师《爱莲花说》课堂实录

余映潮老师《爱莲花说》课堂实录本文记录了余映潮老师在《爱莲花说》课堂上的实际教学情况。

余映潮老师以其独到的观点和深厚的学术功底,生动有趣地讲
解了《爱莲花说》这篇名著。

他首先介绍了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潘荣胜的生平,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了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

接着,余老师详细解读了《爱莲花说》的内容和思想内涵,通过对
文本逐句解读,他让学生们深入理解了其中的美学观点和哲学思考。

在课堂中,余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引
发了热烈的讨论。

他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并耐心解
答他们的问题。

他还通过丰富的例子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将《爱
莲花说》与其他经典作品进行对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在教学过程中,余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他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在理解《爱莲
花说》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这堂《爱莲花说》课,学生们不仅对这篇作品有了更深入
的理解,也培养了对文学和文化的鉴赏能力。

他们对余映潮老师的
教学方法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这是一堂难忘的文
学课。

总的来说,余映潮老师在《爱莲花说》课堂上的教学表现出色。

他的引导性教学方法和幽默风趣的讲解赢得了学生们的赞赏,使他
们在愉快研究的同时,获得了知识的启发。

以上是我对余映潮老师《爱莲花说》课堂实录的简要记录。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改进建议
优化时间安排
教师应合理规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节奏紧凑 有序,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
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 热情和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
加强教学难点处理
对于一些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进 行讲解,或者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人教 版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2024-01-03

CONTENCT

• 课程导入 • 课文解析 • 课堂互动 • 作业与延伸 • 教师总结
01
课程导入
背景介绍
背景
介绍《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的生平事迹,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和影响。
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为后续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层次关系
段落之间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第一段是总起,第二、三段是分述,第四段是 总结。
主题思想
主题概括
文章通过描绘莲的美丽姿态和美好品 质,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和赞美,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和向往。
主题深化
通过与菊和牡丹的对比,突出了莲的 高洁品质,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名利 的淡泊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爱莲说》中的生字、生词,理解文章大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 手法和思想内涵。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 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内容
内容概述
《爱莲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 文,通过对莲花的描绘,表达了 作者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爱莲说》课堂教学 实录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课文解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作业与延伸阅读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课程导入
背景介绍
作者背景
介绍周敦颐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
创作背景
阐述《爱莲说》的创作背景,即周敦颐对当时社会风气 的批评与反思。
论。
讨论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针对问题展 开交流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看法。
讨论结果
经过讨论,学生对《爱莲说》的 主题、写作手法等方面有了更深 入的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
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提问与回答
学生提问
在讨论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一些关于《爱莲说》的问题,如文 章中某些词语的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教学目标
01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爱莲说》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0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03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莲的喜爱之情,理解作者的 人生追求。
教学内容概述
01
教学内容
《爱莲说》的文本解读、主题探讨、艺术手法分 析等。
02
教学难点与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莲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评价 作者的人生观。
回答问题
教师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查阅资料来解决 问题。
提问效果
通过提问和回答,学生对《爱莲说》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培养了自 己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点评与引导
教师点评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学生的积极 思考和参与,同时也指出了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上的不足之处。

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

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

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的一种教育实用文体,分享了《爱莲说》课堂实录,希望对老师的教学有帮助!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篇1一、导入(生背《〈论语〉十则》。

)师:刚才你们《〈论语〉十则》背得真不错!看来语文学得很扎实,老师对大家的表现充满期待。

你们会表现得非常精彩的,是吗?生(齐):是。

师:太棒了!老师来考考你们,刚才你们背的《〈论语〉十则》记录的是谁的言行啊?生(齐):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

师:对。

孔子是诸子百家哪一学派的创始人?生(齐):儒家。

师:没错,儒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在他之后,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名篇《爱莲说》,其作者周敦颐也是其中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他在儒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爱莲说》,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二、读题提问(屏显课题。

)师:请跟老师一起读——《爱莲说》,周敦颐。

师:“敦”是敦厚老实的“敦”,其实周敦颐原名就叫敦实,后来才改叫敦颐。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齐):不知道。

师:当时皇帝宋英宗的原名叫赵宗实。

在中国古代,人们很讲究避尊者讳,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如果碰到了君主或者辈分比自己高的亲属的名字,是不可以直接说出或写出的。

所以“周敦实”就改成了“周敦颐”。

我们留意一下“颐”字的写法,“颐”字的左边是什么?生(齐):臣。

师(出示课件中的象形字图片):是臣字吗?仔细看看投影上的图片。

你们觉得这像我们头部的哪一部分啊?生(齐):嘴巴。

师(边说边用手托着腮):哎,嘴巴、下巴这个地方。

好,老师现在把它竖起来,这其实就是颐字的左边,它也读yí。

那它是指什么呀?你们看看老师的手,这就是——生(大声):下巴。

师:反应这么快!没错,“颐”字在象形文中就是这样一只手托着腮的,所以是指下巴或面颊。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爱莲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爱莲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爱莲说》教学目标:1.诵读美文,赏莲之形象。

2.品味语言,探莲之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莲的图片)莲: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美丽可目,清香可鼻,莲藕可食,莲子可药。

古人往往以莲入诗,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才有蜻蜓立上头。

再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板书课题)“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

二、诵读《爱莲说》,赏莲之形象美(一)读课文1.师范读(配乐)。

2.自由读。

3.指名读。

4.齐读。

(二)疏通文意1.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3.质疑问难。

4.交流反馈。

(1)重点字词蕃染濯亵鲜宜植不蔓不枝(2)重点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美读《爱莲说》)三、品读《爱莲说》,悟莲之内涵美1.默读课文,看一看周敦颐爱莲的什么?予独爱莲------玩焉。

(齐读)2.(视频)师朗诵散文化译文。

(再齐读)3.周敦颐爱莲,不仅爱莲外在的风姿,还赋予了莲高贵的品质。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二段,看看哪句话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莲,花之君子者也。

(大屏幕出示,齐读)板书:君子4.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哪一句让你联想到了君子的什么品德?请同学们在书上画一画,写一写。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清高独立。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作者眼中,莲是如此高贵、圣洁、庄重,让人心生敬佩,由衷地爱慕它,尊重它。

作者描绘的莲的优美形象,每一句都蕴含着莲的高贵品质。

《爱莲说》课堂实录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共3篇

《爱莲说》课堂实录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共3篇

《爱莲说》课堂实录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共3篇《爱莲说》课堂实录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1今天,我们来到了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的读书课堂,一同学习《爱莲说》这篇经典美文。

授课老师向同学们提问:“你们常吃荷叶吗?”同学们摇头表示否定。

老师解释道:“荷叶是中药中的一味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降火解热、利尿通便等多种功效。

那么,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荷叶也被赋予了什么寓意呢?”同学们琢磨着没有答案,老师深情地朗诵起来:“绿叶红花,清净世态炎凉;池中荷叶自凉,诗人多情却枉然。

”老师开启了《爱莲说》的启蒙之旅。

此文是北宋诗人陆游所作,以一片荷叶为引子,揭示了人生百态,阐明了人应当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上的净化和超越,具有启迪人心的作用。

课程中,老师解析了“荷者,言秀气也;藕者,言志强也。

”之意,让同学了解到荷花和藕的区别,也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荷花这种文化符号的认识。

“荷花是如何成长的呢?”老师又问到。

同学们很兴奋地回答起来:“荷花生之于泥泞,却不染于其中,露华浸之,却不湿于其中,光辉照之,却不沾于其中。

”老师点头赞许地说:“正是,荷花所具有的清净之气,是由其生长的环境,以及荷花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最后,老师引领着同学们深入探讨荷花所代表的宁静、洁净、高雅的精神境界,也寓意着人们应该坚守高尚、优美的品德和信仰,不被物欲所左右和迷惑,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超越。

《爱莲说》堪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篇经典文章,不仅在当时写就便广为传播,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灵。

本次课堂,同学们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更深刻地了解了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代表的精神内涵,也受到了一次精神的启迪和提升通过老师对《爱莲说》的深入解读,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荷花代表了高尚、清净、高雅的精神内涵。

荷花之所以能够在污泥浊水中生长,却依然保持着洁净和清新,正是因为其具备了高雅和优美的品质。

而荷花的这种精神内涵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启示,我们应该坚守高尚的品德和信仰,不被物欲所左右和迷惑,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超越。

《爱莲说》课堂实录(全)

《爱莲说》课堂实录(全)

《爱莲说》课堂实录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说。

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说这种文体?生:说,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师:既然是说明道理,那么说属于哪种文体呢?生:说是一种议论文体。

师:对,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往往借助某一事物或者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同学们,你们把题目与作者连起来句话,如何?生:周敦颐说“爱莲”。

师:真好!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世界,看看周敦颐如何说“爱莲”。

(课堂反思:开宗明义,直奔主题,点明“说”这种文体,标题与作者的缀接,旨在打开学生的思路,建立课堂初印象。

)第二部分走进莲的清清世界屏显:学生活动:1.请放声诵读作者描写莲的语句,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最欣赏的词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我最欣赏的是___,从中读出了莲的____。

2.请把你们自己比作一朵莲花,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夸夸自己,用第一人称来夸。

我___,____。

师:请同学们找到描写莲的语句放声诵读,我们应该如何来读呢?生(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同学们找得精准,想想,我们要读出怎样的情感和语气?生:要读出周敦颐对莲的爱意,对莲的欣赏,还有赞美。

师:同学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表情去读?生:面带微笑。

生:颔首称许。

师:“颔首称许”说得好极,我仿佛看到周敦颐踱着步子,摸着胡须,面带微笑地读着他的《爱莲说》。

(生笑)同学们面带微笑,满含笑意地读读描写莲的语句。

(指导生读,渐入佳境)师:请同学们围绕描写莲的语句,谈谈对莲的看法,结合屏幕上的第一个句式回答。

生:我最欣赏的是莲“出淤泥而不染”,从中读出了莲的洁白无暇。

师:将“洁白”换一换如何?生:从中读出了莲的纯洁无暇。

师:这是讲的莲的什么?生:这是讲莲的生长环境,它从淤泥里长出来,但却洁身自好。

生:我最欣赏的是莲“香远益清”,从中读出了莲的朴素淡雅。

优秀教师《爱莲说》课堂实录

优秀教师《爱莲说》课堂实录

优秀教师《爱莲说》课堂实录优秀教师《爱莲说》课堂实录师:上课(师生问好),上课之前,我们先壮壮胆气,背诵与今天上课相关的三首古诗,行不行?生:(齐)行!(师起头,生齐背诵陶渊明《饮酒之二》、元稹《菊花》、刘禹锡《赏牡丹》。

)师:刚才蔡维楷同学把“庭前”读成了?生:(部分)床前。

师:芍药怎么跑到床上去了?(众笑)应是“庭前”。

“庭前”对“池上”,“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尽少情”,应该这样记忆。

读得很好。

知道老师今天上什么课吗?(生答:不知道)我们先看一幅图(投影:澳门简图),这是一幅什么图?生:(齐)澳门地图。

师:澳门地图有什么特点?(指投影)可分几部分?生:(齐)三部分。

师:第一部分是澳门半岛;第二部分是——(部分生答:凼仔岛)对,凼仔岛;第三部分是路环岛。

三部分靠什么连接起来呢?生:(部分)桥。

师:我们说澳门即将回归祖国,筹委会根据澳门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向全国征集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图案(投影:区旗图),同学们看,这是一幅什么图?生:(齐)莲花图。

师:为什么是三瓣?生:含苞待放。

(众笑)师:含苞待放吗?好像已经开啦!为什么是三瓣?不是四瓣、五瓣?生:(部分)代表三个岛。

师:噢,三个岛,有一个只能说是半岛。

那莲花下一弯曲线表示什么?想一想。

师:你怎么知道是桥?生:因为它连接三朵花,形状像澳门桥。

师:噢!因为花就是岛,它连接三个岛,所以是桥。

(投影:澳门桥)周龙生同学今天立了头功。

桥下面应该有什么?生:(齐)水。

师:对,下面四横是水。

同学们再想,莲花上的五星代表什么?生:(部分)祖国。

师:对。

五星、莲花、大桥、海水组合成整体,寓意是什么?生:(大部分)澳门回归祖国。

师:对,澳门回归祖国,澳门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学们想,四种图形巧妙组合设计就把澳门回归的寓意蕴含在其中,而莲花不仅澳门人喜爱,我们中华民族对它更是情有独钟。

同学们打开书165页,今天我们学习《爱莲说》(板书:爱莲说),这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作品。

《爱莲说》的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爱莲说》的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本文将提供一份关于《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精品教案。

这份教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这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同时还能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1. 学习掌握《爱莲说》的背景、内容和主题,理解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内涵。

2. 实现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生动感知、理解和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思考和解读。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展示《爱莲说》的书名和作者名字,让学生自由发表对于这篇文学作品的预想和想象。

随后,教师以开放性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莲花,探究莲花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意义。

2. 阅读环节:教师播放《爱莲说》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随文本朗读,并对生词、难点进行解释和讲解。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重读正文,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思考和理解文学作品的细节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主题内涵。

3. 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深入挖掘文学作品内在的意义和文化背景,提醒学生注意比喻的用法,比如“清夏凉吹生”的“凉”和“冷”的区别。

随后,每个小组为全班呈现自己的分析成果,让学生分享和学习彼此的思考和见解。

4. 撰写环节:教师带领学生根据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撰写一篇作文,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悟。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提供指导和评价,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1. 直观体验法:通过莲花的特点和形态,激发学生的直观体验和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入感知和理解文学作品的细节和意义。

2. 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见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表达方式。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和交流,在讨论和合作中提高每个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际交流能力。

王崧舟的爱莲说教学实录 爱莲说课堂实录 .doc

王崧舟的爱莲说教学实录 爱莲说课堂实录 .doc

王崧舟的爱莲说教学实录爱莲说课堂实录一、导入:大自然用万紫千红的花为我们渲染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人们喜爱梅兰竹菊,对荷花也情有独钟。

古往今来,赞美荷花的诗词很多。

请看大屏幕,看到图片你能想到哪些相应的诗句呢?同学们说得很好,诗句也很美。

有这样一朵莲花千百年来一直盛开在人们的心中,这就是周敦颐的《爱莲说》。

(老师出示板书“爱莲说”)二、我们来看题目,有一个字已经交代了本文的文体,相信你在预习的时候已经注意到它了,(同学们齐答“说”)谁来介绍一下这种文体的特点。

老师来总结一下,“说”是文言文中的一种文体,可以议论、说明,也可以记叙事情,但都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那么爱莲说就是要谈谈爱莲花的道理,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这一点。

三、我们已经学习一年的文言文了,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觉得我们学习文言文要解决那些问题呢?(学生自由回答)心中有目标,效率才会高,让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播放课件,学生齐读。

四、语文学习离不开预习、复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我们终生受益。

首先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播放课件:作者简介)五、(播放课件:咬文嚼字)文言文首先应该读准音,请看老师给出的几个难字,请这一排的同学一个接一个的来读一下。

(正音的过程,老师解说“颐”的左边不能写成“臣”,“濯”、“淤”、“涟”也都是形声字,与水有关,书上都有注释的;“逸”意为“逃”,你看一只兔子在逃跑,注意“兔”字的一点。

)六、预习的真好。

下面我们来齐读课文,这一遍读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注意端起书、挺起胸,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爱莲说,预备,开始。

七、环节一:正读读的很响亮,你们的情绪感染了老师,老师想为大家范读一下课文(老师泛读)现在我们可以读正音了,可是我们看到电影电视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

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如舒缓一些读,来看一下文中出现的八个“之”,老师泛读一下,同学们留意哪一组读的语气较为舒缓呢?(生齐答,第二组)说得对,因为这些句中的“之”字,既使上下语气贯通,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

王崧舟的爱莲说教学实录三篇

王崧舟的爱莲说教学实录三篇

王崧舟的爱莲说教学实录三篇王崧舟的爱莲说教学实录三篇实录就是根据实际情况记录或记录实际情况。

它也是一种年表。

它通常以皇帝的死后头衔或庙宇头衔命名,也以朝代命名。

在南北朝,它已经建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王崧舟的爱莲说教学实录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篇一】王崧舟的爱莲说教学实录老师:昨天咱们已经见了面,还记得我是谁吗?学生:姜老师。

老师:是啊,今天是我们第二次见面了。

这一回生,两回熟,咱们算是老朋友了。

其实,就是咱们不见面,咱们的关系也够亲密的,因为我们共饮家乡水,同为烟台人哪。

说起咱们的家乡,那可真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啊!今天谁能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处家乡的美景?学生:***介绍***老师:很美。

老师:是呀,为家乡骄傲!上课。

教学过程:老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老师:看老师板课题。

老师:齐读课题生齐读:搭石老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老师: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学生: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老师:你找得很准确,注意不要添字,是天气变凉,你再读。

***生再读***老师:好的,孩子们,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学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老师:这个绾是一个生字,什么意思呢?学生:卷起来的意思。

老师:哦,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学生1:脱鞋绾裤老师:人们收工就必须学生2:脱鞋绾裤老师:人们赶集就必须学生3:脱鞋绾裤老师:人们访友就必须学生4:脱鞋绾裤。

《爱莲说》创新教学课堂实录

《爱莲说》创新教学课堂实录

《爱莲说》创新教学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 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蕃、染、濯、妖、植”等文言词语。

疏通文意,争取当堂成诵。

2.初步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体会莲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师:(导语)杨万里在“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美景中陶醉,李白在“清水芙蓉、天然雕饰”的雅境中感叹。

北宋的周敦颐也独独眷恋着莲。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爱莲说》,去品味他对莲的爱慕和礼赞。

一、听读课文,正确诵读学法指导:1.自由朗读,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2.听读课文,把握字音和节奏。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是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

(边讲边板书:爱莲说周敦颐dūnyí)注意这个“颐”字的写法,左边中间是个“口”字。

“说”这种文体我们还没有接触过,预习的时候我们是否注意到课本哪里介绍了“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呢?生1:课本注释⑩告诉我们: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师:这位同学预习时注意了读注释,很好。

我们知道,“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

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生2: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

师:对,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周敦颐要告诉我们,他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我们来读课文。

先由我来朗读课文,请大家在难读难写的字下面画一下,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

师:范读课文(声情并茂的给学生背诵全文)生:听准字音和节奏,标记在书上。

生:准确读出文中重要字词的音。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节奏。

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自由朗读,并且画出有疑问的地方,先在小组内部解决,解决不了待会问问其他同学或老师。

生:四人一组自由朗读。

师:哪个句子的节奏读不准,可以提出来大家探讨。

生1:老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一句怎么断句?生2:我觉得应该读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优质课创新课堂实录
第一部分: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看到《爱莲说》这个标题。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1:这是一篇写莲花的文章。

生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师:那标题中的“说”是什么意思?
生3:说是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书法作者的思想情感。

师:同学们都预习得很好。

这个“说”就跟我们学过的《陋室铭》中的“铭”一样,都是一种文体。

(课堂反思:开章明义,直奔主题。

从解题入手,旨在明确本文作者的情感基调以及“说”这种文体。


第二部分: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1.朗读课文,把握节奏,正字音。

2. 对照已经完成的导学案,翻译文章。

教师指导:
1. 朗读要放慢节奏,注意停顿。

主谓之间、动宾之间要停顿。

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重点词语解释。

可爱:值得喜爱。

水陆草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
莲,花之隐逸着之:结构助词“的”
不蔓不枝蔓、枝:名词作动词,生长藤蔓和枝茎。

3.重点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翻译:我则只喜爱莲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译:(它的茎)中间空外面直,不横生枝蔓,不多生枝茎。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翻译: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课堂反思:设计这一部分,是为了让学生积累字词,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字字落实,即尽可能把每个字的意思翻译出来;二、调整语序;三、补充成分。

为了提高效率,在课前我让孩子们完成了配套导学案,上课时只需要对答案即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问题,重点纠正,这样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掌握效果会更好。


第三部分:品读莲花,走近君子
师:我们已经知道文章的大意了,现在谁能用原文回答,作者喜爱莲花,喜欢莲花的什么?
生:(齐答)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同学们一眼就找到了这些描写莲的句子,那么在作者的眼里,莲花就是花中的.......
生:君子
师:那么作者眼中像莲花一样的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呢?请结合原文回答。

生1: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君子应当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

师:你能不能用四个字概况一下?
生1:洁身自好
师:精炼!这是作者从莲的哪个方面来描写的?
生1:从莲的生长环境。

师:你的联想非常的准确。

生2:“中通外直”这句式从莲花的外形来说的,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君子应当像莲花一样,表里如一,通达正值。

师:很好!还有吗?
生3:“不蔓不枝”也是从外形上讲的,作者认为君子应当像莲花一样,不长藤蔓,不攀附权贵,趋炎附势。

师:你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植物生长藤蔓一般都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攀高枝。

师:是啊,莲花就不这样,她就是一根茎。

君子就像这莲花一样,绝不会去攀高枝。

生4:“香远益清”这一句,描写的是莲花的香味,作者认为,君子应当像莲花一样,美名远扬。

师:真不错,由莲花的香味联想到了君子的美名。

还有吗?
生5:“亭亭净植”这一句,也是从外形上描写的莲花,作者认为君子应当像莲花一样端庄。

生:亭亭玉立地立在那里,你想象一下,一朵莲花,静静地立在那里,她的花瓣是粉嫩嫩的,微风吹过,吹起阵阵的涟漪,飘来淡淡的芳香,还可能有一两只小蜻蜓在她身边飞飞停停。

这样的莲花,给人一种......
生:一种圣洁的感觉
生:一种美丽的感觉
生:一种端庄的感觉
师:这样的莲花,是可远观....
生:不可亵玩焉
师:是啊,我们只能静静地欣赏,默默地敬佩,暗暗地赞叹,却不能去把她摘下来玩弄,因为这样的圣洁美丽的莲花,不容我们去亵渎啊,像莲花一样的君子,也应当是这样,身处污泥,却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因自身美好的品行,让人敬佩,即便身在一方,但美名远扬,即便岁月流逝,他依然万古流芳。

原来,作者写莲花,赞美的不只是美丽的莲花,更是谦谦君子。

(课堂反思:这一部分,孩子们积极发言,联想丰富准确,我将莲花和君子放在一起品读,一方面,是让孩子们很自然地将莲花和君子放在一起联想,想到君子的种种品质。

孩子们今天的表现没有让我惊喜。


第四部分:联系菊花牡丹,走近真君子
师:同学们,作者写莲花,其实他还提到了哪两种花?
生:(异口同声)菊花和牡丹花。

师:为什么作者只认为莲是花中君子,而菊花和牡丹就不是君子呢?
生6:因为作者认为牡丹是富贵者。

师:难道有钱人就不能做君子吗?
生6:因为自李唐来,很多人都喜欢牡丹,显得太俗了。

师:别人喜欢,我就不能喜欢了吗?
生7:最根本的原因,是牡丹是富贵的象征,最开始喜欢牡丹是从宫廷中开始,武则天就很喜欢牡丹。

然后小老百姓都一位追捧。

而作者认为的君子,应当是像莲一样,不趋炎附势,阿谀逢迎的人。

所以,作者是不会喜欢牡丹的。

师:你抓住了牡丹与莲花之间最本质的不同,你明白了作者内心真正所想。

非常好!那菊花呢?自从陶渊明以后,就是很少有人喜欢菊花了。

而且,陶渊明也是一个品行高洁淡泊名利的人呀,我们都知道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情,那为什么作者认为菊花只是隐逸者,而不是君子呢?
生8:因为陶渊明他所过的是一种隐居的生活,他远离了世俗,所以,对于他来说,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相对来说容易一些。

而真正的
君子,应当是即便是身处浑浊的世俗中,也能洁身自好,而能做到这一点,更难能可贵。

师:你的分析太精彩了,这让我想到了屈原曾经写过一句诗来描述这样的状态......
生:(异口同声)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

师:真正的君子,不应当....
生9:不应当逃避现实
师:是的,在作者的心中,真正的君子,不应当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室外,明哲保身,而应当积极入世,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且即便是身处浑浊的俗世中,也能保持自己高洁通达正直的美好品质,让自己的美名远扬,万古流芳!这也是作者内心的真正追求。

(课堂反思:其实最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这一环节,也是临时起意,因为听到有一个孩子小声嘀咕了一句:菊花也很好啊,周敦颐为什么不认为菊花是君子呢?当时我一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于是临时设计了这个环节。

结果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在这个环节,脑洞大开,思考深刻,让我惊叹!在课堂上,我要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及时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