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
唐诗五首注释
以下是五首唐诗的注释: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洒落在窗户前的床榻上。
-疑是地上霜:看上去好像地上结了一层白霜。
-举头望明月:抬起头来,望向天空中的明月。
-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来,思念远方的家乡。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老朋友向西辞别了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烟花三月的时节前往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孤单的帆船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唯见长江天际流: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边奔流。
3.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升起紫色烟霞。
-遥看瀑布挂前川: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到了人间。
4.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
-春来发几枝: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愿君多采撷: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
-此物最相思: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语文八上唐诗五首原文
语文八上唐诗五首原文
人教社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原文:1.《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13课《唐诗五首》复习赏析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唐诗五首》赏析一、《野望》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动静结合的手法。
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5.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
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
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6.尾联运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借“采薇”的典故,表现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7.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二、《黄鹤楼》1.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用典。
由仙人乘黄鹤归去的传说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增添了神秘色彩,吊古伤今,写出了无限怅惘之情。
2.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融情于景选取了悠悠千载的白云,描绘了一幅空寂寥落的画面,抒发了诗人的吊古伤今之感,无限怅惘之情。
《唐诗五首》教案5篇
《唐诗五首》优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唐诗为教学内容,选取《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咏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五首经典唐诗作为教学篇章。
具体内容包括:1.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了解诗句的意境和背景。
2. 《静夜思》:作者李白,掌握诗句的韵律美和表达的情感。
3. 《春晓》:作者孟浩然,分析诗句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咏柳》:作者贺知章,解读诗句的寓意和表现手法。
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理解诗句的寓意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韵律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唐诗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意境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入唐诗主题。
a. 展示《登鹳雀楼》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画面,引发兴趣。
b. 讲述《静夜思》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情感。
2. 新课导入:详细解读五首唐诗的内容、韵律和意境。
a. 逐句解读诗句,分析韵律和意象。
b. 讲解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例题讲解:针对五首唐诗,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
a. 选取《春晓》中的名句,分析其修辞手法。
b. 对比《咏柳》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探讨诗句的寓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诗句默写、翻译和解读。
六、板书设计1. 《唐诗五首》2. 内容:五首唐诗的、作者、重点诗句及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默写五首唐诗。
b. 任选一首唐诗,分析其意境和修辞手法。
2. 答案:a. 默写答案略。
b. 《咏柳》:通过描绘嫩柳、绿丝等形象,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1.《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Translation: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the bed, I suspect it is frost on the ground.I raise my head to view the bright moon, then lower it, missing my hometown.2.《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Translation:The white sun sets behind the mountains, the Yellow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If I wish to see farther, I must ascend a higher level of the tower.3.《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Translation:Sunlight shines on the incense burner, creating a purple smoke. From afar, I see the waterfall hanging over the front stream.The flowing water falls straight down for three thousand feet, as if the Milky Way is descending from the ninth heaven.4.《登飞来峰》 - 李白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Translation:Ascending the Feilai Peak, I see a thousand layers of pagodas. It is said that one can hear chicken crowing and see the sunrise.I am not afraid of floating clouds obscuring my view, as I am situated in the highest level.5.《望月怀远》 -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经典的唐诗五首
经典的唐诗五首
作者:李白【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者: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张籍【唐代】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作者:柳宗元【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者:李商隐【唐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八年级第13课唐诗五首
八年级第13课唐诗五首
八年级第13课唐诗五首包括以下五首诗:
1. 《野望》:作者王绩(约589一644),字无功,号东皋(gāo)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2. 《黄鹤楼》:作者崔颢(?一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考中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3. 《静夜思》: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4.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内容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锦瑟》:作者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河内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八年级上唐诗五首知识点
八年级上唐诗五首知识点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又以唐代的诗歌创作最为辉煌。
作为一名八年级的中学生,唐诗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下面,我将根据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内容,总结出五首重点唐诗。
一、《登高》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登高》是一首名篇。
这首诗以山川的美景为背景,描写了杜甫的脚步幸福地登上了众山之巅。
其中,“俯冲浦”“翻落雾”等描写动态具象形象的描写方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时,这首诗以正大光明的心态望着前方,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坚持真理的情感。
二、《夜泊牛渚怀古》唐代大诗人杨炯所作的《夜泊牛渚怀古》是一首沉浸在古代思想的诗篇。
这首诗以古代故事为背景,以宁静的夜晚为背景,表现出了诗人对古代历史的向往之情。
诗歌中提到:“艰难苦恨繁霜鬓”,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杨炯对古代历史的信仰与敬畏。
此外,“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描写为这首诗增添了浓郁的田园情趣。
三、《江雪》唐代诗人潘耒所作的《江雪》是一首以雪景为背景的诗歌。
这首诗以形象直观的描写方式,使我们沉浸在雪中的美丽。
潘耒利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描写,表现出雪景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诗的结尾,诗人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来表现出童话般的画面,使我们沉浸在雪中的美妙体验。
四、《静夜思》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静夜思》是一首短而精美的诗歌。
这种形式简洁的诗歌常常被广泛传颂,成为许多人学习唐诗的门户。
这首诗以一个人独处的情景为背景,赞颂了幸福和富足的生活。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清楚地表现了人与月光的关系。
这首诗的简单、清新、悠远的声音使得它在中国文学中得到认可。
五、《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以游牧民族为背景的诗歌。
在诗歌中,白居易表达了对于朋友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下一站的渴望。
这首诗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描写为背景,使我们感受到小草虽然悠远而历久,但它们的生命却是易逝的。
这种情感极具感染力,同时也给了现代人的生活以启示。
《唐诗五首》原文及翻译
《唐诗五首》原文及翻译
以下是五首唐诗的原文及翻译:
1.《静夜思》 - 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月亮照进床前明,像地上落了霜。
我抬头看着明月亮,低头思念故乡情。
2.《登鹳雀楼》 - 王之涣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白天日落山尽头,黄河水流入大海。
想要看尽千里景,还要再登一层楼。
3.《春晓》 - 孟浩然
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春天沉睡不知晓,到处闻鸟鸣咬。
夜里吹风雨声,花儿落下来不少。
4.《梅花》 - 王安石
原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翻译:在墙角几枝梅,寒冷中独自开放。
远看不是飘雪花,因为有暗香相吸引。
5.《登高》 - 杜甫
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翻译:大风呼啸高天急,猿猴悲鸣声音亦哀。
湖泽清澈沙洲白,鸟儿在飞翔。
无边的枯叶纷纷下落,长江水滚滚来不止。
唐诗五首课文笔记
唐诗五首课文笔记
唐诗五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分别是:
1. 《静夜思》- 李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故乡的情景。
通过对月光、床前明月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2.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这首诗以壮丽的鹳雀楼为背景,表现了诗人胸怀壮志、豪情满怀的精神风貌。
通过对楼高、江流、天地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期盼。
3. 《春晓》- 孟浩然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通过对鸟鸣、花香、柳絮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美好感受。
4. 《望庐山瀑布》- 李白
这首诗以庐山瀑布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通过对瀑布、山崖、云雾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惊叹和感慨。
5. 《早发白帝城》- 杜甫
这首诗以白帝城为背景,表现了诗人离别故乡的悲伤情感。
通过对长江、白帝城、猿猴等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五首唐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们以其优美的诗句、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通过学习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13课唐诗五首原文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瑰宝,我们特邀请您阅读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唐诗五首》,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1】《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鹳雀楼”为题,描述了登楼看风景的情景,虽然只有四句,却表达了追求上进的精神。
作者通过表现自然风光和自己在楼上的感慨,表达了对立志追求的向往之情。
【2】《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以“春晓”为题,表现了春天的清晨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作者描述了春天的清晨,临窗听雨,闻鸟啼,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好。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表现了美好春天的景象,勾勒出了一幅春天的生机盎然的画面。
【3】《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静夜思”为题,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怀念故乡的情景。
通过描绘月光下人的思念和眺望的情形, 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追忆的情感。
这首诗运用了夜晚的静谧和月光的明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4】《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以“将进酒”为题,是个豪放不羁的酒歌,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对人生的豁达豪迈。
在诗中,李白以豪放大气的文字,勉励人们要享受人生,不畏将来的挑战,积极向上,励志前行,活出自我。
通过这首诗,诗人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5】《昆明湖春早》- 李商隐庭前六树花成棵,帘外丝鸟语双飞。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诗以“昆明湖春早”为题,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慨。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现了自己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促的深沉思考。
通过此诗,诗人表现了对时光易逝和生命短促的深刻感慨,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唐诗五首知识点
唐诗五首知识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唐诗五首的知识点哈。
就说《静夜思》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哇,这李白写得也太绝了吧!你想想,晚上睡觉前看到那洒在地上的月光,可不就跟霜似的嘛!就像咱有时候看到个东西,哎哟,那感觉似曾相识啊!再看《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这写得多生动啊,春天睡觉睡得可香了,一醒来到处都是鸟叫声,这画面感不就来了嘛!这就好比咱周末早上睡个懒觉,被鸟儿吵醒的那种感觉。
《登鹳雀楼》也超棒,“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话多励志呀!不就跟咱学习一样嘛,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得不断努力向上呀!还有《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多真实的写照呀,农民伯伯劳作得多辛苦啊,咱可得珍惜粮食呀,这就跟咱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一个道理嘛!最后说说《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场面,得多冷清孤寂呀,简直像是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是不是感觉有点凄凉呢?
总之,这五首唐诗可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呀!每一首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意义,大家一定要好好去品味呀!。
《唐诗五首》上课可用
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 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通过对春天早晨的描绘 ,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艺术特色
诗歌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 特魅力。诗人通过对春天早晨的细腻描绘,运用生动的意象 和贴切的比喻,营造了一种清新明丽、婉约柔美的艺术境界 。
04
第三首:《登鹳雀楼》
诗人及时代背景
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 诗人”。
时代背景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 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唐朝时期文化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唐诗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李白的《静夜思》是一 首描写月夜思乡之情的 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 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 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是一首描写登高远眺的 诗,表达了作者豁达开 朗的胸襟和壮志凌云的 豪情。
柳宗元的《江雪》是一 首描写江天雪景的诗, 通过简洁凝练的笔触, 勾勒出一幅幽静寒冷的 画面,表达了作者孤傲 清高的性格。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 送别》是一首描写送别 之情的诗,通过对古原 草上送别场景的生动描 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 的依依惜别之情。
02
第一首:《春晓》
诗人及时代背景
诗人介绍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风 清新自然,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
时代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的经 济、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唐代诗歌创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 人和作品。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全诗以“愁”字作结,准确表达了日暮时
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
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
绵的乡愁。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深入探究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黄鹤楼l》iyong一qian诗g 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皋,水边地。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落日的余晖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 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着 落日的余晖。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疏通文意 墨剑飘雨
liyong小qia牛ng,这里指牛群
泛指猎获的鸟兽
李永强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神话传说触动,胸中不禁迸发出诗情,面对无限的
时空,唱出了一曲悠远的千古绝响。
liyongqiang 李永强
走近作者 墨剑飘雨 崔颢(?—liyo7ng5q4ia)ng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人。他生长李永在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天宝时代,他
二十岁左右中进士,因干谒著名学者李邕,不被赏识,自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2
第二课时
黄鹤楼
导入新课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黄鹤李永楼强 是位于武汉蛇山上的一座名楼,号称“天
初二语文唐诗五首
初二语文唐诗五首1. 《使至塞上》——王维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解析:王维这首诗,就像是他的“塞外游记”!他接到任务去边塞,结果一路看到了辽阔的大漠和悠长的黄河,那“孤烟直、落日圆”的景象,真是苍茫又浪漫!诗里,王维把自己比作一株随风飘荡的蓬草,一路漂泊。
而“归雁入胡天”,好像他也成了孤零零的归雁,遥望故土。
每一个画面感十足,带我们一起走进了辽阔的塞外风光,也让我们感受到他心里那一丝丝的孤独。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解析:李白得知好朋友王昌龄被贬去了偏远的地方,心里那个不舍啊!就像听到好兄弟被打发到“天涯海角”,他满怀愁绪,但又无能为力。
于是李白把自己的思念“寄给”了天上的明月,让月亮把自己的挂念带到远方。
诗里的“子规啼”,杜鹃鸟哀鸣,是李白心情的写照;而“我寄愁心与明月”,一下子让思念变得浪漫多情。
李白这份友情,可真是又文艺又真挚呀!3. 《夜雨寄北》——李商隐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李商隐写这首诗时大概真是“异乡夜雨孤灯下”,心里满满都是思念。
他想到远方的朋友或爱人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呀”,可他也不知道归期,心中更是愁上添愁。
在诗中,李商隐描绘了夜雨淅沥、秋池涨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
最后,他脑补了一个美好的画面:哪天能一起坐在西窗下,点着蜡烛,聊聊这段异乡夜雨的思念往事。
这种“美好期待”,真是把相思写得极其动人!4. 《春望》——杜甫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解析:杜甫的《春望》真是让人心疼!当时的长安城已经被战火摧残得不成样子,而杜甫身处沦陷的长安,望着破败的山河,心里满是无奈和伤痛。
唐诗五首(极简配图)
徘徊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
Hale Waihona Puke 地空 余黄 鹤
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 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 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诗其五首
唐诗五首
1.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百姓多艰色,搔首思故园。
2.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诗人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 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 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 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 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文中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一种基调?
本诗描绘了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景色,表现了诗人 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 《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 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下面四句 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 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 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 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 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 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抒情:徙倚 何依
静态:树树 山山 绘景
野
望
白描
动态:驱犊返 带禽归
彷徨无依
孤独抑郁 情景交融:长歌 采薇
崔 颢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 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 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 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 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 次。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 ”之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 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 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 陆游、杨慎、张居正等, 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12.唐诗五首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 [jiàng] 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 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 子”。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 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 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 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 归宿的向往。
“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 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 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LOGO
翻译原文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 情游览。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 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 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 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 行舟。
解析诗句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交代了目的地) 山随平野尽,将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形象 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 景色::“随”写出了群山渐渐远去,给人一空间流动 感,一个太字气势磅礴,形象生动。 )
LOGO
月下飞天镜(俯视),云生结海楼(仰视)(这正是 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 到的奇妙美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 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 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 送行舟。(诗人采用了拟人直抒胸臆抒发了离别之情。 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 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 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 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使至塞上》为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开元二十五 LOGO
年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 宗之令出塞赴凉州宣慰,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 即出塞途中所作。它叙写了作者奉命出使边塞的责 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壮景奇观,歌颂了 唐帝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
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风景的句子: 《使至塞上》中体现出边疆战士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 《使至塞上》中写出诗人此次出行的目的的是: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 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飞檐像鸟翼高 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 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 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崔颢(704~754),汴州 (开封)人。开元十一年 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 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 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 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 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 《崔颢集》。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 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由写远游点题 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 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表现了诗人 浓浓的思乡之情。 《渡荆门送别》中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渡荆门送别》中 两句直扣主题,交代此名的目的。 《渡荆门送别》中 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渡荆门送别》中 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 的是:
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 ”,强调空 间上的虚无。 (1分)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 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 “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1分) 第二个 “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 调时间上的渺远。(1分)千载白云,空自飘荡, 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1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平 湖 秋 月
断 桥 残 雪
花 港 观 鱼
雷 峰 夕 照
双 峰 插 云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大 诗人。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现实 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 者。著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作品有: 《卖炭翁》、 《琵琶行》、《长恨歌》等。
孤 山 寺 北 贾 亭 西 ,
时令
地点
边不 衔知 泥是 筑哪 巢家 。新 来 的 燕 子 又 在 湖
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 篇。王维又是一 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并 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 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 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解词 使:奉命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 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 边疆的官兵。征蓬:随风飘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胡天:胡人的领空。 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 飞,故称"归雁入胡天",像一只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地 区,也是诗人自喻。燕然:。这里代指前线。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 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翻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 像振翮北飞的归 译 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 而起, 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 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 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 线。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 解 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 析 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 诗 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 句 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 属国是官名)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由“归雁”一语知道,这 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 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 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比喻,写出内心的忧郁)
巩固拓展
1.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 什么情感? ( 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空荡荡的黄鹤楼实 际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 2.哪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3.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触发了他的什么思 想感情? ( 思乡之情。 ) 4.第三联描写繁荣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 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烘托孤寂的思乡之 情。 ) 5.诗中的“芳草”是什么意象? ( 芳草,古诗中常常用来比喻愁思。“芳草萋萋”, 则形容愁思浓郁。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只 心见 。春 水 轻 漫 堤 岸 , 白 云 濯 足
水 面 初 平 云 脚 低 。
贾 公 亭 西 ,
漫 行 于 孤 山 寺 北 ,
字词了解
东皋:
徙倚:
薄暮: 傍晚。 (gāo )诗人隐居的地方。
落晖: 落日 采薇
(xǐyǐ)徘徊,来回的走。
犊
: 薇,是一种植物。
:
(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春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首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颔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颈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尾
《使至塞上》中 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两句即景
LOGO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 所作。李白这次出蜀, 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 渝,出三峡,直向荆门 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 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 地游览。“
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 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主要内容情感
这首诗写了黄鹤楼的传说以及登
楼所见之境,表达了作者思乡的 愁苦之情。
研读共品
自由赏析
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