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习题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a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作业一、选择题1.(2018·河南模拟)右图阴影部分代表的是1953年和1957年上海市郊区农民人均支出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部分所占的比重。
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集体生产方式的建立B.工业优先发展的挤压C.农民消费观念的革新D.农村经济“大跃进”需要答案 A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1957年和1953年相比,农民人均支出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部分所占的比重大大减少。
结合所学,1953年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需个人购买生产资料,而到1957年时,实行农业合作社,建立集体生产方式,用于个人购买生产资料的比例大大降低,故A项正确。
工业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图中主要反映的是购买生产资料情况,并且消费观念没有革新,故C项错误;“大跃进”是在1958年,故D项错误。
2.(2018·东北三省三校联考)1953年,中央为解决干部问题规定了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
至1957年,统一分配的范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
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对原私有企业的职工也采取包下来的方针。
由此形成的“铁饭碗”劳动体制() A.提高地方和企业积极性B.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C.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D.为工业化培养大量人才答案 C解析材料介绍了“铁饭碗”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当时分配的人员都是有教育背景的人员,符合当时国家建设的需求,因此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故选C项。
A项错误,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积极性的调动;B项错误,这一时期新中国政权已经相当稳固;D项因果关系倒置。
3.1952年英国对华出口额为300万英镑,1953年上升为1030万英镑,1957年达到1200万英镑,1958年又增加一倍多,同时中国对英出口额也有大幅度增加。
中英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是()A.我国“一五”计划的推动B.中英国家关系的正常化C.我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推动答案 A解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需求扩大,故选A 项。
2019年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十二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18湖南长郡中学一模,31]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
“当时的情况”是指( )A.不具备优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B.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C.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D.冷战对峙格局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2.“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的。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这标志着( )A.我国工业终于摆脱了落后的面貌B.全面且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C.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3.[2018山东泰安期中检测,23] 下表为1950—1953年我国粮食需求量与粮食产量统计表(均以1950年为基数100),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B.当时农业生产关系亟须调整C.工业化发展导致粮食需求增多D.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4.[2018河南信阳一检,27]1956年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
农业是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段报告( )A.纠正了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象B.表明经济建设重心由重工业转向农业C.开始了农村所有制性质的改造D.是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5.[2015福建文综,18,4分]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
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6.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提高粮食、油料、生猪、禽蛋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将社员自留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由5%提高到7%,20年不变。
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通史版:第十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含解析
第十四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南长沙模拟)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最终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促进这一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应当是( )A.苏联模式的影响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西方国家的封锁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解析:A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并与苏联结盟。
1956年,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受苏联影响较大,带有鲜明的“斯大林模式”特点,A项正确。
B、C、D三项非主要因素,均排除。
2.(2018·河北石家庄三模)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
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 )A.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B.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C.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D.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解析:B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一五”计划只是奠定工业化的基础,没有实现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故A项错误;材料“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反映了工业化促进对外贸易,同时“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反映了对外贸易促进工业化,故B项正确。
材料“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说明没有优先出口工业品,故C项错误;D项反映的是苏联工业化发展的特点,与中国不符。
3.(2018·江西赣州期末)1956年初,周恩来在国务院第24次全体会议上告诫大家:“不要光看到热火朝天的一面。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单元卷: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单元卷: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2017年1月永州市一模13题〕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
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
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
”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表达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3、〔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二模32题〕下表是1957—1962年中国粮食出口和进口情况〔单位:千吨〕,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粮食生产取得大丰收,故出口多,进口少B、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积极纠正“左”倾错误,进口粮食满足国内需要C、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推行土地私有化,故粮食产量大幅提高D、20世纪60年代初,中美关系逐步缓和,故粮食出口少而进口多4、对于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以下概括正确的选项是A、顺利发展B、严重倒退C、停止不前D、曲折前进5、〔2018年9月江西南昌一中高三月考18题〕〔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专题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专题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1.“小商小贩等戴了资本家帽子,拿了很少‘定息’的,可以摘掉帽子,取消‘定息’,加入工会。
”材料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发生于A.1950年—1952年 B.1953年—1956年C.1967年—1978年 D.1992年—1997年2.(xx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6题)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①英国圈地运动②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④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3.“最严酷的时刻来临,商店里食物柜台一空如洗,往日从没人买的糠萝卜,沾着好些泥巴的干藕全都消失。
……过春节时,为体现党的关怀,每人凭本可买3两瓜子,不要粮票。
”材料中“严酷时刻”产生的原因是A.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B.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4.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在农业领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人民公社运动的消极影响 D.七千人大会进行了政策调整5.右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
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运动D.真理标准大讨论6.观察以下柱状图,指出造成这一时期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①“南方谈话”的发表②香港、澳门的回归③江苏投资环境的改善④“九二共识”的达成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7. 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1910年陆士谔在《新中国》中不约而同地将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地点放在了上海。
而在xx年的5月1日,这个梦想真的实现了。
以下这个聚焦世界目光的城市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A.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B.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中美关系破冰之约在这里签订 D.上世纪80年代末浦东新区开发开放8.(xx年1月扬州市调研10题)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9.(xx年12月汕尾二模19题)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A.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B.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xx年10月绍兴一中期中16题)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
2019年高考历史专项精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19年高考历史专项精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典题精讲典例1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
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解题技巧】据题干中“1962年”和“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信息,迁移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纠正“左”的错误的历史史实,对比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特点,可以判断A项符合题意。
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并未改变人民公社的性质,也并未消除“左”的错误影响,故排除B、C两项,D项,题干材料中没有表达。
答案:A典例2 以下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解题技巧】建国以来,农业合作社下,土地的使用权属于合作社;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的使用权归属于“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使用权归属于农民,故A符合题意。
在这三种制度下,土地的用途主要是农业生产,故B项是二者的共同点;土地的所有权都属于集体,故C项也是二者的共同点;土地的规模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排除D。
答案:A【专题解秘】型多样。
高考主要涉及的考点有: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和原因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巨变等。
2019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臻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科技文艺(附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臻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科技文艺(附解析)考向预测本专题考试大纲: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专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
考查的重点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进程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本专题命题形式多样、材料选取广泛、多以表格、图片和人物观点等为载体,题型多样。
预计今后高考有可能从以下几点命题:一是再现新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历程有关史实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二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从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然性及特点。
重视科技方面的巨大成就,把握教育方面的重大方针及其与时代的关系,理解“科教兴国”的含义。
考查科教文艺则以选择题形式为主。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知识框架】本专题的主线分为四条:主线一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1)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期。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
(3)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工作时,国民经济得以回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主线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有以下四大历史现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4)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6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课后限时集训(十六)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最近几年中间,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一天一天地发展,新富农已经到处出现。
”这一描述反映出( )A.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不均衡性B.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加速推进C.工业化建设带动了农业发展D.毛泽东有改革农村生产关系的意愿D [材料侧重表达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没有表述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正是为了改变材料所述现象,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化建设,故C项错误;毛泽东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生产关系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和分析,站在发展社会主义的立场上,提出了改革农村生产关系的想法,故D项正确.] 2.(2018·益阳调研)从1954年起,国家重点发展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通过注入资金和委派干部,同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内部合作。
这种合作主要带来了( )A.企业生产力的提高B.企业管理的加强C.企业生产关系的改变D.企业公私矛盾的化解C [材料主要讲的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这种改造并没有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故A项错误;这种合作也加强了对企业的管理,但是并不是主要的,故B项错误;这种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变为公有,这是主要的影响,故C项正确;此项措施并不能化解企业的公私矛盾,故D 项错误。
]3.下图反映的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B.标志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基本奠定D.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C [图示中“1950年、1953年和1956年社会主义工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5%、57%和67%,1950年、1953年和1956年国家资本主义所占比重分别为18%、29%和33%”,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故A项正确;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基本奠定应是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由图示中“1950年、1953年和1956年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7%、14%和0%”可知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故D项正确。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单选题1. 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
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A.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B.新中国的建立和党的领导是民主制度的基础C.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D.中国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3. 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数量超过20000个,投资额约110亿美元,年平均投资项目数量约3000个,年平均投资金额约18亿美元。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大陆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B.大陆和台湾地区对“一国两制”构想达成共识C.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D.大陆和台湾地区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4. 独立主权的获得不仅意味着中国与非洲国家享有自主处理内外事物的权利,而且双方能在国际环境中不断磨合,达成共识并形成一定的相互依赖性,进而产生新的战略结合点。
材料旨在说明中国和非洲国家( )A.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成为共识B.推进合作共贏成为共识C.关注传统安全成为共识D.建立政治同盟成为共识5. 1981年1月,国务院明确指出:“将社、队企业在开办初期免征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二至三年的规定,改为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
”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受“两个凡是”影响B.社、队企业实现了私有化C.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D.国有企业改革闲难重重6. 1978年以来,我国产生了诸如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专题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9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原卷版)
专题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母题来源一】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母题题文】如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
该作品《数他劳动强》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答案】D【试题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民众勤俭节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结合1953年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可知,漫画倡导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D选项符合题意。
文人画的特征是写意和诗书画印于一体,A 选项排除。
1956年底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选项排除。
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C选项排除。
【命题意图】本题以1953年创作的年画《数他劳动强》所描绘的劳动场景为切入点,来考查考生对画作背后所体现的历史背景和国家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由此引导考生认识到国家的建设与成就来自于每一位普通劳动者的艰辛付出,树立考生尊重脚踏实地的劳动与创造。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析等学科素养。
考查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得分技巧】解答本题,应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的年画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的年画被视为宣传工具,成了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被放进很多政治理念,然后用它来引导人们,灌输思想,这也是对年画的一种强加。
当时创作新年画的目的是为工农兵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理解了这一点,不难得出答案。
【母题来源二】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母题题文】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
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试题解析】结合材料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产量,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部分地方退耕还林还林可知体现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选项符合题意。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1.工业化建设需要原始积累。
马克思说:“所谓的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原始积累是( )A.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1950年全国土地改革运动【答案】A【解析】新中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者农民手工业者分离,同时通过统购统销等措施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本,故A项正确。
2.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对图中“C-D”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促使农业产值提升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C.国企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效【答案】B3.1961年3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公社食堂,实行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
这些举措的出发点是( )A.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B.努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为实现包产到户做准备D.恢复先前实行的农村合作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公社食堂,实行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这些举措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
4.下图是我国1950年至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A至B时期,经济建设,急于求成B.B至C时期,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C至E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完善D.E至F时期,经济改革,初具成效【答案】D5.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答案】C【解析】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没有融入大量外资,故A项错误;1985年~1992年两权分离,与材料80年代初不符,故B项错误;1978年~1984年放权让利阶段,故C项正确;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故D项错误。
2019最新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科技文化学案(考试专用)
专题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科技文化考点一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1.毛泽东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加试——(c)(1)缔造新中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
(2)社会主义革命:1953~1956年,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3~1957年,进行了“一五”计划;1956~1966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1956年底,经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中共八大的召开——(b)(1)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1)过程: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2)影响:“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5.“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的破坏——(b)(1)“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等一片混乱。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①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有所恢复。
②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复苏和发展。
(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①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②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1.毛泽东思想形成历程(1)萌芽——国民革命时期——强调重视农民及农村革命的作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解析)
第22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真题速递1.(2019·江苏高考·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是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没有初步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的工业化完成按照规划要到2020年才会完成,故A项错误;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是在“一五”计划前,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无法实现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故D项错误。
2.(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
这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答案】D【解析】据材料“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结合所学我国正在开展以苏联援助为特色的一五计划,意在改变我国工业化基础薄弱的状况,表明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故选 D项;材料只是反映借鉴俄国,谈不上与国际前沿接轨,排除A项;科教兴国始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反映的是学习苏联经验,排除C项。
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1)图4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
该作品( )图4 《数他劳动强》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答案】D【解析】“1953年创作的年画”内容体现了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内容,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全,进行三大改造的自信和热情,故选D项;“年画”是风俗画,不属于文人画,排除A项;“1953年”社会主义尚未完全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2019高三历史总练习能力测评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19高三历史总练习能力测评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
对“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改造方式是()A、强行没收,建立国营企业B、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C、全行业的公私合营D、发展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指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完成。
强行没收是对官僚资本的措施,故A不符合题意。
合作化道路是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故B 不符合题意。
D本身明显有误。
答案:C2、(2018·苏州模拟)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这是指()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赎买的政策,实现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答案:D3、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一首民谣:“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
猪背能够降飞机,猪耳能当足球场。
”这首民谣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以下内容与其类似的是()A、“一个南瓜像地球,棚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进太平洋,世界又多一大洲”B、“列宁故国恨蜕色,帝修魑魅狂反华。
2019高考历史二轮检测1-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19高考历史二轮检测1-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7年7月《新华字典》正式推出最新版本。
其中,新增了800多个正字头、1500多个繁体字和500多个异体字。
“合作社”、“煤油”、“马达”等检索频率较低的词被删除,以下对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的背景分析正确的有()。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排除带③的选项。
答案C2、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
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
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
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53年”再结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有关史实分析,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经济命脉,为实现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提供保证,最终建立计划经济模式。
A项明显错误;B、D两项没有表达“1953年”这一时代特征。
答案C3、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中,经历了三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一是1958年,二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三是改革开放之初。
其中第一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不断B、新中国外交环境的恶化C、农业产量降低D、大跃进运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大跃进运动。
由题干中的时间1958年可知,第一次人口资源环境的恶化与大跃进期间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有关,故正确答案为D项。
2019高考历史专项练习检测――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19高考历史专项练习检测――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A.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2、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是〔〕①民主集中制度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达了两大原那么,它们是〔〕①民主集中制原那么②少数服从多数原那么③人民民主原那么④社会主义原那么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5、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另一部那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据此可知,这两种宪法都表达了〔〕A.“人民主权”思想B.“三权分立”理论C.卢梭“社会契约论”D.向社会主义过渡6、以下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表述,确切的是〔〕①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标志着其初步建立②一届人大召开后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③其性质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④1949—1954年代行了人大职权⑤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⑥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A.①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⑥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其主要表现有〔〕①提出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②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③为民告官提供了法律依据④实现基层直接选举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2017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
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的提出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九二共识”的达成9、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有〔〕①大多数台湾人不希望统一②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发展③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的干涉④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0、观察以下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说明〔〕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图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3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1、以下对“大跃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违背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③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④大炼钢铁强调“以钢为纲”,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错误和危害是〔〕①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违背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③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④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二】非选择题13、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专项检测卷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专项检测卷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专题检测卷(十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8·衡阳二模)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图,其中对右图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A—B阶段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B.B—C阶段的变化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C.C—D阶段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D.B—D阶段中的1959—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最困难的时期2.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
1954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3.(2018·合肥模拟)1964年12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196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预计比1963年增长15%以上,比1957年有了很大的增加。
”这不能说明()A.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八字方针”的经济调整已见成效C.结束了“左”倾错误对中国的影响D.我国工业总产值大幅上升4.(2018·哈尔滨模拟)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中评价20世纪5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任意追求一种理想的结果而导致如此重大的灾难性后果,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
”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A.农业合作化B.反右派斗争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5.(2018·徐州模拟)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6.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专题作业一、选择题1.(2018·河南模拟)右图阴影部分代表的是1953年和1957年上海市郊区农民人均支出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部分所占的比重。
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集体生产方式的建立B.工业优先发展的挤压C.农民消费观念的革新D.农村经济“大跃进”需要答案 A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1957年和1953年相比,农民人均支出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部分所占的比重大大减少。
结合所学,1953年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需个人购买生产资料,而到1957年时,实行农业合作社,建立集体生产方式,用于个人购买生产资料的比例大大降低,故A项正确。
工业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图中主要反映的是购买生产资料情况,并且消费观念没有革新,故C项错误;“大跃进”是在1958年,故D项错误。
2.(2018·东北三省三校联考)1953年,中央为解决干部问题规定了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
至1957年,统一分配的范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
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对原私有企业的职工也采取包下来的方针。
由此形成的“铁饭碗”劳动体制( )A.提高地方和企业积极性B.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C.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D.为工业化培养大量人才答案 C解析材料介绍了“铁饭碗”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当时分配的人员都是有教育背景的人员,符合当时国家建设的需求,因此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故选C项。
A项错误,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积极性的调动;B项错误,这一时期新中国政权已经相当稳固;D项因果关系倒置。
3.1952年英国对华出口额为300万英镑,1953年上升为1030万英镑,1957年达到1200万英镑,1958年又增加一倍多,同时中国对英出口额也有大幅度增加。
中英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A.我国“一五”计划的推动B.中英国家关系的正常化C.我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推动答案 A解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需求扩大,故选A项。
B、D两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改革开放后,我国才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故排除C项。
4.下表为我国1957~1962年分类别的高校数(单位:所)的统计情况。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高等教育( )A.有利于均衡培养社会各类人才B.发展水平均有明显提高C.规模化发展与学科平衡兼顾D.受国家政策环境的深刻影响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1957~1960年我国高校数量大幅增加,反映了盲目求多求快的“左”倾错误影响到高等教育建设;1962年高校数量回归正常,反映了“左”倾错误得到一定程度纠正,使高等教育建设回到正轨,故D项正确。
5.(2018·陕西模拟)从新中国成立到1964年,重工业部门累计新建的大中型项目,有2/3以上是在1958年至1960年间开工兴建的,形成的炼钢能力占1950年至1979年新增炼钢能力的36.2%;炼铁能力占32.7%,采煤能力占29.6%。
这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B.初步形成比较合理的工业布局C.重工业建设的基础进一步增强D.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曲折中发展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重工业建设的成就,重工业建设的基础进一步增强,故C项正确。
材料只反映出这一时期重工业建设的成就,不能说明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展开,也不能说明工业布局比较合理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发展的曲折,故A、B、D三项错误。
6.1956年,郭沫若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关于科学技术,凡是于我们国家建设有益的东西,我们都是必须学习的。
我们不仅要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兄弟国家学习,也要向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各国的科学家们学习。
”据此可知( )A.当时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并不激烈B.该讲话是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做铺垫C.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积极的科技文化政策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式提出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中“凡是于我们国家建设有益的东西,我们都是必须学习的”“不仅要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兄弟国家学习,也要向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各国的科学家们学习”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积极的科技文化政策,故C项正确。
当时两极对峙格局已经形成,意识形态斗争激烈,故A项错误;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已经开始实行,故B项错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D项错误。
7.据有关统计,1956年举行的比较重要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有50多次,科学工作者提交的学术论文和报告共有2000篇以上,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此现象( ) A.是“双百”方针推动的结果B.说明我国科技发明硕果累累C.体现了教育对科研的促进D.是苏联科研模式影响的结果答案 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正式提出的“双百”方针是推动文化事业繁荣的基本方针。
其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题干所述现象就是“双百”方针推动的结果,故A项正确。
8.(2018·甘肃天水一中模拟)媒体指出:当安徽、四川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深刻理解后,“包产到户”的制度变迁就转变成为中国农村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这表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A.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B.起源于自发的倡导和组织C.达成自上而下的完全一致D.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顽固制约答案 B解析材料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民自发组织到政府主导,B项正确。
A项“逐步推进”材料无法体现;C项中“完全一致”说法绝对;当时还没有“突破意识形态”,排除D项。
9.(2018·四川绵阳三诊)1985年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从1985年开始,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
该做法的目的是( )A.改变单一的公有制形式B.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C.增强企业活力和自主权D.推动城市的改革全面展开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一方面是增强企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可以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从而增强企业活力,故答案为C项。
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的变化,排除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展开,排除D项。
10.(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1992年前,我国进出口平均关税税率高达47.2%。
之后则逐年降低关税水平,到2002年关税总水平已降至12%,2010年之后基本保持在9.8%左右。
这一时期关税税率的调整( )A.标志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立B.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C.是履行加入WTO承诺的义务需要D.是落实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答案 D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关税总水平的降低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
材料只涉及关税,不能得出A项结论;产业结构调整不符合材料主旨,B项错误;中国2001年加入WTO,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降低关税,C项错误。
11.(2018·哈六中模拟)下面为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中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B.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答案 D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城乡个体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例增加,说明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故D项正确。
材料数据没有反映中国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其他产业,无法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故B项错误;材料数据也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故C项错误。
12.(2018·河北唐山二模)读表“1949~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B.新中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发展C.中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D.科教兴国战略提升了教育的质量答案 A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49~2008年,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
材料只反映了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不能说明整个教育事业的情况,排除B、C两项;1995年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能整体反映图示信息,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13.(2018·安徽宣城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方工业化没有技术革新,任何变化都不会发生,将来也不会发生。
但是在法国,应用科学无疑领先于英国。
那为什么法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英国呢?显然,事实在于工业革命也产生于其他原因。
某些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的,譬如英国农业农场的发展。
其他的是社会方面的……譬如18世纪英国人口64%的增长率。
——布罗代尔《文明史》材料二社会主义工业化——摘编自《世界当代史》与党的十六大、十九大决议(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早于法国产生的优势条件。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条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当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案(1)光荣革命,制度先进,政局稳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充分;圈地运动,农业发展;世界市场地位领先;技术革新与工业生产联系密切。
(2)不同: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到一主多元;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工业化战略: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各部门协调发展;发展方式: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资金来源:从农业提供到国家积累;外部关系:冷战格局下的自力更生到全球化形势的开放共赢等。
注意的问题: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开放合作共赢等。
(任意三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某些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的,譬如英国农业农场的发展。
其他的是社会方面的……譬如18世纪英国人口64%的增长率”,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光荣革命、政局稳定、人口增长、圈地运动、农业发展、世界市场、技术革新与工业生产联系密切等方面概括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早于法国产生的优势条件。
第(2)问,依据材料二“斯大林模式在东欧及中国的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工业化战略、发展方式、资金来源、外部关系等方面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条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
再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即可从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开放合作等方面说明当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注意的问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