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看一看(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
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四、课时划分:2课时1、观察物体。
1课时2、练习二。
1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 学习内容观察物体P2例1例2 练习一1、2、3题编写人学习目标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难点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1、准备5个小正方体学具;2、自学课本P2例1、例2内容。
按要求摆一摆3、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观察物体的?【合作互助学习】1、摆一摆、看一看: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按照试着按课本P2的例1的(2)的要求摆一摆、看一看,通过观察、体验自己的猜测、判断是否正确?2、猜一猜、摆一摆:小组合作猜测课本P2例2的3个形状可能有哪些摆法?试着用小正方体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你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不是这样的?3、摆一摆、画一画:让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这些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表象,结合物体的位置关系,判断你所说的形状是在物体的什么位置观察的?画出你看到的图形的形状。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看一看》(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看一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 分数的运算3.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分数的运算方法(3)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教学难点:(1)分数的意义理解(2)分数运算的熟练掌握(3)实际问题中分数的运用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操作与实践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总结反馈(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道分数应用题,并解答。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2)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相似性质,并能够对其进行描述。
2.能够学会如何正确观察图片,准确提取信息,加强自身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
3.能够通过观察更深入地理解一些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出现相等、不等、交集、并集等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如何准确观察、抽象、归纳图片中的相似性质2.如何通过图片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难点1.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图片,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2.如何在观察图片时,不受自己的主观意识的影响,保持客观并且准确地提取信息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试着描述图片中的特征和相同之处,激发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并引导他们逐步了解数字世界和数学本质。
2. 学习新知老师针对图片的特征,引入相关的数学概念,如“相似图形”、“交集”、“并集”等,并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联系和差别。
3. 讨论案例老师在课堂上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的方式,寻找其相同之处,并学习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加深对图片的理解和认识。
4. 分组练习老师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的特征,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
5. 总结归纳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反思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我认为本次课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体现:1.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讨论,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2.学生积极参与、获益匪浅: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加深了解和认识。
3.教学方法多样、互动性强:老师不仅采用了导入和讲解等传统方法,也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导学案-2.1《 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导学案-2.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1)学习目标1.掌握分辨数字0-9;2.掌握数字的顺序排列;3.认识数字的形状和数量;4.学会用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
学习重点1.分辨数字0-9;2.认识数字的形状和数量。
学习难点1.数字的顺序排列;2.用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
教学内容1.数字0-9;2.数字的形状和数量。
教学步骤第一步:前置知识复习1.给孩子展示数字卡片,让他们快速回忆数字0-9的读法和书写形态;2.请孩子在黑板上书写数字0-9,老师边指导边检查。
第二步:导入新知识1.展示图1,让孩子观察图片中的物品,询问有哪些东西,每种东西有几个,用数字卡片代表物品数量,让孩子猜测数字代表的物品数量,老师边指导边检查;2.让孩子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字,将数字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3.展示图2,让孩子观察图片中的数字,询问每个数字代表的物品数量,并让孩子用数字卡片代表物品数量。
第三步:练习巩固1.发放练习册,让孩子在册子上练习写数字0-9,练习数字的顺序排列,以及用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
第四步:拓展学习1.让孩子换一幅图片,用数字卡片代表物品数量,并猜测每个数字代表的物品数量。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以锻炼孩子的数字认知能力为主。
通过观察图片和练习,孩子们掌握了数字0-9的书写形态、顺序排列和用数字表示物品数量的方法。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自己总结和归纳。
在实际操作中,孩子们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对新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熟练。
整个课程设计紧凑而有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0-9的顺序,并能在0-9之间进行大小比较;2.认识连线图,并准确运用连线图进行问题的分析、解决;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判断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数字0-9的顺序;2.连线图的认识和作用;3.运用连线图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连线图分析、解决具体问题;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老师用0-9的数字卡片,将数字分别排列,让学生找出顺序,并在黑板上写出来;2.老师出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并在黑板上写下来。
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数字卡片的顺序,说出数字;2.学生将数字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建议学生在完成活动后,老师可提问学生: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字母的大小顺序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现数字大小顺序是由小到大,而字母大小顺序是由A到Z。
讲解新知识教师活动1.老师出示一个“连线图”样板,解释其作用及画法;2.老师用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试着利用连线图来解答。
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老师出示的样板,并尝试自己画出一幅;2.学生利用连线图,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建议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连线图来解答,例如,卖柿子的机会,在某个菜市场卖了第一篮柿子,第二篮柿子又买了第几篮?拓展练习教师活动1.老师出示一些数字和字母的卡片,让学生根据大小顺序连线;2.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相同特征对图片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大小顺序,连接数字和字母;2.学生对图片进行分类。
教学建议老师可以在活动后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展示,让学生查漏补缺。
作业和小结作业1.画出数字0-9的连线图;2.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字母表。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数字大小顺序和连线图作用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类和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看一看(二)》(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看一看(二)(教案)一、课程背景本教案是针对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课的教案,属于一年级下册的“数学专题”系列之一,这一系列的课程旨在让学生认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本节课的主题是“用数学思维破解密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如何用简单的数学方法破解密码。
二、教学目标1.了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能够用数学方法破解简单的密码;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首先,老师会向学生介绍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明文、密文、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等。
然后,老师将给学生举例子,让学生能够区分明文和密文。
最后,老师会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
2. 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练习在介绍完基本概念和原理后,老师将向学生出示一个加密过的密码,让学生尝试破解。
老师将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来推断密码,例如通过“逆运算”来推出原始密码。
3. 实践应用在破解密码的练习中,老师将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密码并破解其他同学的密码。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密码学的原理和应用,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践操作法:老师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破解密码。
3.互动交流法:老师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并自主设计密码。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向学生介绍课程主题,并简要向学生介绍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讲解环节老师通过讲解,向学生深入解释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
3.实践环节老师出示加密过的密码,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尝试破解密码。
同时,老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密码并破解其他同学的密码,并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符号。
2.学习认识12以内的数。
3.学习进行数的比较。
4.能够进行1~12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5.能够进行1~10以内的乘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1.数的认识。
2.小学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和进度第一课时:认识数的大小关系教学目标1.认识数的大小关系,了解数比较的符号。
2.掌握比较数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巩固数的大小关系的运用。
教学内容1.认识数的大小。
2.学习大于、小于、等于这些符号的含义。
3.比较数的大小,练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1.说故事法2.演绎法教学过程1.热身老师用适当的伪题为学生打开思路。
例如:请问三和四的大小关系是什么?2.导入新课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入新课。
3.演示例题示范比较大小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4.练习学生进行比较大小的练习。
5.简单应用老师提供简单应用题,让学生将比较大小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6.提出问题老师提出不同格式的比较问题,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关系。
第二课时:认识1~12的数教学目标1.认识1~12的数,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数字的基本表示。
教学重点认识1~12的数。
教学难点巩固1~12的数字的运用。
教学内容1.认知介绍简单介绍1~12的数字。
2.数字表示提供1~12的数字表示形式。
3.数之间的关系提供数之间的关系,例如大的数、小的数、中间的数等。
教学方法1.演示法2.练习法教学过程1.热身让学生口算1~12的数字。
2.导入新课从实用性出发,简单介绍1~12的数字。
3.认知巩固学生跟着老师大声读1~12的数字。
4.数字表示老师提供数字表示,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写法。
5.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字的基本练习。
6.数之间的关系老师提供不同数字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第三课时:1~12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认识1~12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公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看一看(二)练习课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看一看(二)练习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巩固上课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计数法的知识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有关计数法的基础知识,如“同指同项”,“同项异指”。
难点让学生掌握有关计数法的应用技能,如排列组合等。
三、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分配小组任务,通过合作完成任务,体验合作乐趣,提高个人思考能力。
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分析探究学生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以引导和解决。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内容本次练习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计数法的基础知识巩固2.计数法的应用,如排列组合等。
步骤第一步:回归计数法的基础知识学生小组根据上节课所学“计数法”的基础知识,设计问答环节,逐步扩展学生对“计数法”相关概念的掌握。
第二步:练习应用能力学生小组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应用例子,合作讨论,通过排列组合等方法进行求解,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此环节教师通过逐一点评学生所做练习,引导学生体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
第三步:学生自主分享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结合小组完成的习题,进行分享。
该环节可以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展示出团队合作的成果。
教师应遵循学生分享原则,发现学生中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尝试更优的解题思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效果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总结分享的成果,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掌握情况,据此评估教学质量。
六、教学反思此次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应用能力,课堂设置的小组任务互动环节也的确促进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分享解题的经验,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小组合作能力不强,有的学生表现不够积极。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小组进行更多个性化的引导和帮助,并丰富练习类型,使学生更好掌握计数法的知识和应用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看一看(二)导学案
教师导学
合作探究
精彩展示
15—20分钟
1.将观察位置的编号填在相应图形下面的括号里。
2..每个观察员看到的是什么?
A、B、C三个观察员,从三个方向观察一间房子,分别标出A、B、C三个观察员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教师点评
学法指导
测评反馈
拓展延伸
10分钟
1.一个物体,从上面、正面和侧面看到的都是○,这个物体一定是。
学习
准备
数学书,课堂练习册,
导学
准备
导பைடு நூலகம்案
学生自学
5—7分钟
1.阅读课本15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淘气、笑笑、奇思正在欣赏杯子和牙膏,下面这几句话分别是谁看到的?
(1)牙膏在左边,杯子在右边();
(2)杯子在左边,牙膏在有右边();
(3)只能看到杯子和杯子把手,看不到牙膏();
(4)只能看到杯子上面是圆的,牙膏盒子上面是长方形的()。
创新实验小学“一二一”双向课堂模式导学案设计
年级:三科目:数学
授课教师:张行审批人:宋庆飞
_____组姓名:________
课题
看一看(二)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学习
目标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和范围不同。
学习
重点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和范围不同。
学习
难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组合图形的形状。
2.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可能是体,也可能是体。
教师点拨
知识网络
3—5分钟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第1篇】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寓言小故事呢 ?谁能来说说?师∶你的手举得最快,就请你。
师∶嗯,亡羊补牢。
你还说,这个故事让你明白犯了错误,还要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
师∶你也想说,站起来说说吧。
师∶守株待兔,那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师∶哦,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师∶说的可真好,看来两位同学读书很有收获啊。
学习可不能囫囵吞枣,正是需要这种深入探究的精神,老师要为你们点赞。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寓言故事不仅通俗易懂,又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天啊,就让我们再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纪昌学射》吧。
(板书课题∶纪昌学射)二、初读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同时,边读边用圈点勾画的方式画出文中的重点生字词,遇到拦路虎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
师∶开始你们的朗读吧。
师∶好,时间到,请同学们先合上课本,老师来检查大家的字词掌握情况。
师∶现在,老师已经将本节课的生字词整理到了PPT上,谁愿意做小勇士闯一闯字词关呢 ?师∶看你有话想说,就请你吧。
师∶大家说,他读的怎么样啊 ?师∶嗯,你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嗯,"纪"这个字应该读三声,j。
师∶那你能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吗 ?师∶哦,"纪"这个字一般读四声,可以组词为纪念、世纪,但是在表示姓氏的时候读三声了。
师∶你很细心,能发现这个问题,也能看出课前准备很充分,真棒!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现在请你做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吧。
师∶嗯,真是一位称职的小老师,请坐吧。
师∶我也读完课文了,那老师想问问大家,纪昌是向谁学习射箭?他又是如何学习射箭的 ?师∶嗯,扎马尾的女生你来说。
师∶嗯,纪昌是向飞卫学习射箭的,而且啊他是先从练习眼力开始的。
师∶嗯,回答得可真准确,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同学,请坐下。
三、析读师∶现在呢,老师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讨论,飞卫要求纪昌如何练习眼力的呢 ?师∶嗯,大家都已经端正坐好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看一看(二)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看一看(二)|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题目中“减法”的运算规则;2.发现,“减法”运算中最小被减数为 0 ;3.提升学生的加减法口算能力,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教学本单元的数学概念:减法;2.强化学生对“减数”和“被减数”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减法”;2.如何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减法”;3.在巩固口算能力时如何提高学生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PPT等教学工具;2.学生准备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1.在课前布置一些口算练习题30 - X = 18;2.提醒学生熟悉“减数”和“被减数”的概念。
2. 引入新知1.准备两个不同颜色的图棒讲解减法的概念。
2.同时出示题目:25 - 7 =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3. 拓展知识1.以 28 - 8 = ? 为例讲解减法的基本规律;2.讲解题目:35 - 17 = ?,并带着学生体验其解题方法。
4. 温故知新1.让学生自己设计五道不同的减法口算练习题;2.检查学生练习题答案,帮助他们纠正出现错误的地方。
5. 自主探究1.让学生自选一个日常生活场景,如在超市购买物品等;2.让他们运用减法解决与该场景相关的问题,并向同学展示解决方案,以鼓舞他们运用减法的信心和兴趣。
6. 巩固练习1.准备3 - 4 道不同难度的练习题;2.督促学生完成练习题,并及时纠正学生答题错误。
六、教学总结1.对当天课程的重点难点做个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2.与学生互动,希望学生能积极参与;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七、课后作业1.总结本节课上学到的知识;2.完成相关课后习题。
八、教具清单1.PPT课件等教学工具;2.笔和纸。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读懂描绘平面图形的描述语言。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所画的平面图形。
3.能够做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1.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
2.介绍平面图形。
3.讲解图形的描绘语言。
4.练习画图和描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上一节课重要的知识点及方法,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2.强调上一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介绍平面图形
1.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各种图形,比如黑板、桌子、窗户等,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平面图形。
2.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如:矩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3.通过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构成。
三、图形的描绘语言
1.介绍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平面图形,如:四个直角的矩形、三个边长相等的三角形。
2.讲解单词的用法,如“直角”、“相等”、“中心”等。
四、练习画图和描述图形
1.让学生在纸上画图,并用描述语言描述自己画的图形。
2.让学生借助描述语言做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教学反思
本课程为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第二单元的“看一看(二)”,主旨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平面图形,并能够用语言和图形来表述和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平面图形的构成,并引导他们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们也积极画图和描述图形,并体会到了用语言和图形来表述事物的重要性。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巩固学生的知识点,让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地表述和描述平面图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 看一看(二)
通过观察我们发觉小鸟在房子的上面,小鸟看到了屋顶,所以小鸟与第三幅图相连,蜗牛在房子的侧面,房子侧面有一扇圆形的窗子,所以与第二幅图相连,而蚂蚁在房子的正面,能看到房门所以与第一幅图相连。
师:淘气和笑笑也遇到了观察物体的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我们先观察第一组情境图,笑笑面对壶嘴所以在笑笑的视角上壶嘴是正对着笑笑的所以第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而淘气跟我们视角接近,又是背对着我们,所以方向和我们也一致那他看到的回嘴是向右的所以第三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我们再观察情景二,笑笑从上面观察茶壶,能看到整个圆形的壶盖,所以第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淘气正对着壶把手,这时壶把手在他的视角上是一条直线,所以第三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你做对了吗?同学们,解决了这两道题啊,淘气和笑笑可太欢乐了,可是没欢乐多久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跑来想我们求助了。
通过观察连一连说一说下图这种哪幅是笑笑看到的,哪幅是淘气看到的吧。
我们先观察笑笑显然笑笑正对着数面,所以她看到的是数的正面,而淘气对着书的侧面,也就是书有厚度的一面。
你连对了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观察物体时,面对物体的上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上面的样子;面对物体的正面,看到的就是物体正面的样子;面对物体的侧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侧面的样子。
想快速找出所观察物品所对应的角度,可以找出观察时此角度独有的物品做参照。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 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看一看
(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较符号“>”、“<”以及等于符号“=”。
2.能够正确运用比较符号和等于符号。
3.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内容
1.认识比较符号“<”、“>”和等于符号“=”。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用自然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重点
1.认识比较符号“<”、“>”和等于符号“=”。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难点
1.用自然语言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五、教学方法
1.图片解说法。
2.情境模拟法。
六、教学过程
1.通过图片解说法,向学生介绍比较符号“<”、“>”和等于符号“=”。
2.教师示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并要求学生仿照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
3.情境模拟法:学生根据给出的生活场景,判断数字大小关系,并用自然语言描述数字大小。
4.教师小结本节课内容。
七、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2.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
八、教学安排
1.教学时间:40分钟。
2.教学地点:课堂。
九、教学资源
1.教学图片。
2.课件。
十、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比较符号和等于符号的用法,但是在情境模拟法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后续需要思考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看一看》教学设计
《看一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看一看》一、教学目标:1.学习与使用与物品形状的形容词,如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2.学习与使用物品的颜色词汇,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3.培养学生在运用形状和颜色词汇时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环境中各种物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使用形状和颜色词汇的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桌子、椅子、书、笔、球、花瓶等具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品。
2.多媒体设备及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Step 1:Introduction(5分钟)1.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物品的形状和颜色。
2.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Step 2:Vocabulary(10分钟)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品,引导学生说出物品的名称、形状和颜色,并让学生重复。
2.板书相关的形状和颜色词汇,并提醒学生注意词汇的用法。
Step 3:Observation Game (10分钟)1.教师选择一件物品展示给学生看一会儿,然后将物品藏起来。
2.学生按照教师的口令,观察和描述被隐藏的物品的形状和颜色。
3.学生通过描述,其他同学猜测被隐藏的物品。
Step 4:Group Work (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提供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品。
2.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描述一个物品的形状和颜色,其他小组成员根据描述猜测是哪个物品。
3.每组逐个描述和猜测,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
Step 5: Presentation (15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品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2.教师提问学生对该物品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Step 6: Application (15分钟)1.教师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要求学生分别描述小球的形状和颜色。
《看一看》作业设计方案
《看一看》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
学生们在网络上接触到的信息和资源繁杂丰富,但是如何筛选和引导学生获取有效的信息,成为当前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因此,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看一看”这一形式,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设计目标1.培养学生获取、筛选、评估网络信息的能力;2.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和学习的热情;3.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三、设计内容1.任务要求本作业主要通过“看一看”的方式,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从网络上收集相关信息,撰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综合性文章。
要求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流畅,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思辨性。
2.任务步骤(1)选择话题: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并向老师提交选题理由和初步构思;(2)信息搜索: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各类网站和数据库等渠道,收集与选题相关的资料,并进行筛选和整理;(3)文章撰写: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撰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文章,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4)团队评审:学生相互交流、评审对方的文章,并提出修改意见;(5)提交成果:学生将最终成果提交给老师进行评审和评分。
四、评价标准1.选题合理:选题新颖且符合个人兴趣;2.信息收集:收集信息广泛、准确,内容丰富;3.文章结构:结构清晰,脉络清晰,观点明确;4.语言表达: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条理清晰;5.创新性和思辨性: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独立思考的观点;6.团队合作:有效合作,完成团队评审并接受他人意见。
五、实施方案1.时间安排:作业时间为一个月,包括选题、信息搜索、文章撰写和团队评审等环节;2.组织形式:个人独立完成文章撰写,团队合作进行交流和评审;3.指导方式:老师给予学生选题指导、信息搜索技巧指导和文章写作建议;4.作业展示:学生可选择将文章发布在学校平台或课堂上进行展示。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看一看 (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三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学生能够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观察物体的运动: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静止、运动、旋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形状和特征,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教学难点: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实物观察法: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和描述物体。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物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观察物体的主题。
2. 新课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4. 总结与反思: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反思。
六、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物体,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 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并描述它的形状和特征。
3. 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描述它的运动方式。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观察活动。
2. 观察学生的观察结果,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观察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观察任务。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1 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1 看一看(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并能够掌握以下内容: - 了解数墨和作物收成的关系。
- 理解算式的含义,能够用算式计算数量关系。
- 能够熟练使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算式的含义及其使用方法。
•能够用算式计算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5分钟)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墨和作物收成图片,询问他们是否注意到这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作物收成的数量与种植的作物数量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二、讲解新知(15分钟)
•对算式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算式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通过示例讲解算式的使用方法,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写出对应的算式。
三、练习操作(25分钟)
•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题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补充讲解。
四、小结回顾(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课后作业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
•课本。
•课后练习题。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对存在困难或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和提醒。
《看一看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看一看》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看一看》这部电影的背景故事和主要情节;2. 分析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表达;3. 探讨电影中的主题和价值观;4. 提升学生对电影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二、进修重点:1. 电影《看一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2. 电影中的主题和意义;3. 学会从电影中提炼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进修难点:1. 理解电影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2. 分析电影中人物的心里世界和成长过程。
四、进修内容:1. 电影《看一看》的简介和背景介绍;2. 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3. 电影中的情节和转折点;4. 电影的主题和价值观探讨;5. 学生对电影的个人理解和感悟分享。
五、进修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电影《看一看》的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进入电影的世界;2. 学生观看电影,并在观看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3. 分组讨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共同分析电影的主题和意义;4. 学生展示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5. 教师总结教室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电影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
六、课后作业:1. 以《看一看》为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读后感,分享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感悟;2. 尝试分析电影中的某一场景或对话,探讨其中的隐含意义和象征意义;3. 精选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写一篇短文解读其背后的含义和启迪。
七、评判标准:1. 能够准确理解电影《看一看》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 能够深入分析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和成长过程;3. 能够从电影中提炼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4. 能够用结壮的文字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看一看(二)》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成员:冯瑞昌、李佳盈、郑楚璇、卢枫、巫燕青
执笔:巫燕青审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能辨别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背面、上面的形状。
3.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2.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趣导入
有四个盲人十分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一个骑象人知道后,对他们说:“你们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都过来摸一摸吧!”盲人听了十分高兴,一起走向前来摸象。
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的牙齿,“我知道了,大象啊,原来像一条又弯又硬的短棒子。
”
另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的耳朵:“大象就像一把又圆又大的蒲扇。
”
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不像短棒子,也不像大蒲扇,倒像是一根又粗又直的柱子。
”
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你们说的呀都不对,这大象,不过像一根绳子罢了。
”
四位盲人心满意足地一起说:“这回可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了。
”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他们当中一个也没有真正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这四个盲人他们只摸到了大象的身体的一部分,这样摸出的大象是不完整的。
生2:他们应该换个位置后再摸一摸,这样摸到的大象才是完整的。
生3:他们在摸的时候,如果旁边有人告诉他们摸到的是什么也许他们就会知道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了。
……
师:是啊,如果他们能用我们上节课学到的观察物体的知识来摸这头大象,我想他们的观点也许就会改变。
希望我们大家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正确的。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看一看(二))
二、观察感知
小组为单位分别从上面、侧面和后面观察玩具小汽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警灯。
生2:我看到了警车的两个车轮和两扇门。
生3:我看到了汽车的排气筒。
……
师: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现在请大家交换一下位置重新对这辆小汽车进行观察,现在你看到的和刚刚看到的还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改变了观察的位置。
师:是啊,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小汽车,我们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形状。
瞧!小华、小明和小亮也在对这辆小汽车进行仔细的观察(多媒体展示课本主题图),你能判断出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幅图吗?
生1:小亮坐在小汽车的后面,所以第一幅图是小亮看到的。
生2:小华坐在车的侧面,她能看到车的两扇门,所以第二幅图是小华看到的。
生3:小明站起来在观察,所以小明看到的是车的上面,就是第三幅图。
总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相同的。
三、练一练
1.观察书包
从书包的背面看,会看到哪幅图?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幅图?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20页的习题,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拿出书包实地观察一下。
2.小游戏
同桌二人为一组,听指令做动作。
如:一人说侧面,另一人马上以侧面相对;一人说前面,则以前面相对。
四、本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