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人物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论颜元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

论颜元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

论颜元”习行”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摘要颜元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实学教育家,他在极力反对与批判传统教育,特别是程朱理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 积淀出了以“实学”为核心, 以“习行”为根本方法的教学论思想。

他所说的”习行”教育思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坚持练习与躬行实践。

但是,他并不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

本文从颜元”习行”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基本内涵、现实意义展开阐述,通过对颜元”习行”教育思想与今天应试教育的比较,分析了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颜元”习行”教育思想对当今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基础教育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颜元; “习行”教育思想; 应试教育Yan Yuan"Practice" education thought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China's basic educationAbstractYan Yuan is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famous pragmatic educator,he fought against and criticism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Neo-Confucianism teaching idea, accumulated to "real learning" as the core idea, basic method to"practi- ce" to the teaching theory. He said th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emphasizing to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practise and practise personally what one praec- hes. However, he does not exclude by reading and studying the book knowledge.Yan Yuan's proposition, reflects the strong sense of the times and innovation spirit, explo- re th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the teaching method system, and to basic education should set up correct talent view, teaching practice from the society to we should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on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also has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Key WordsYan Yuan; "Practice" education thought; exam-oriented education;一、前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王昆绳在《居业堂》中的一段话评价颜元:“以言夫近三百年学术思想之大师,习斋要为巨擘矣。

清朝思想家颜元李塨

清朝思想家颜元李塨

清朝思想家颜元李塨康熙年间,北方兴起了一个新的学派,倡实学实行。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颜元和李塨,故有颜李学派之称。

第一节颜元的家世和生平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生于明崇祯八年(1635),因自中年后倡导习行学说,书屋名曰“习斋”,世人尊称为习斋先生。

颜元祖籍直隶博野县北杨村,父名颜昶,因家境贫寒,幼时过继到蠡县刘村朱九祚家为养子,改姓朱。

颜元出生在朱家,取名朱邦良。

时值家中园内凿林,取乳名园儿。

后来颜元归宗,取此字音为名。

颜昶在朱家,常受到歧视和虐待,愤懑抑郁至极,萌生了逃离这个家庭的念头。

明崇祯十一年冬,皇太极率清兵入关,掠掳京畿地区,颜昶乘机随军逃往关外,自此音讯断绝。

这一年,颜元才四岁。

八年以后,生母王氏又改嫁,留下他孤身一人在朱家。

颜元的养祖父朱九祚,号盛轩,多年在地方任武职。

崇祯十二年,朱九祚任兵备道禀事官,携颜元移居于蠡县城内。

当时,国事日非。

他曾上言:“今日之兵,皆市井滑徒,顶名食粮。

出则抢掠,战则奔逃。

且逃后并不知其为谁,此所以仓库日空而战无一卒也。

”他提出一种办法,认为可不费粮饷,而得可战之兵数万。

其法是:“编各州县富民子弟习弓马者,十家共一兵,复其杂役,马甲器刃令自备。

居常训练,每兵一副卒,正兵伤则提副卒补。

伍兵土著不可逃。

且一身勤王,十家安枕,其孰肯逃?兵利粮给,取之不穷。

”①后来清军入关,朱九祚并无反抗的表示。

顺治四年(1647),蠡县生员蒋尔恂曾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聚众杀死知县,称大明中兴元年,朱九祚却“率众守里”,对抗蒋尔恂的义军。

蒋失败后,清廷驻蠡县兵备授予朱九祚巡捕官职务。

不过,他有时也表现出一种正义感。

顺治初年,“刘里被圈,旗奴韩某恣横,率意耕田,失产者日众”。

九祚“伺其窝盗,围而擒之,鸣于县府”。

按律,韩某本应问斩,虽遇赦得脱,但不敢再行肆虐,“里闬穷民不受满人侮,得各租祖田”。

顺治八、九年时,地方粗安,清廷裁革省南道,朱九祚便谢任。

不久,又因事被人控告,一度逃遁,颜元亦被系讯。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

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俯、高克恭为代表,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

元代还有一批山水画家,各有师承,自具特色,在画史上也享誉颇高。

其中受赵孟俯影响,兼宗李成、郭熙画法的画家,有盛懋、商琦、曹知白、朱德润、唐棣等人。

受黄公望和王蒙影响,兼师董源、巨然的有陆广、马琬、陈汝言、方从义、赵原等人。

学习南宋院体山水画法,保留马远、夏圭遗风者有孙君泽、丁野夫等人。

此外,王振鹏、李容瑾、朱玉等人的山水楼阁,用笔工整细密,折算精确,为元代界画名家。

这里介绍钱选绘画作品。

钱选,1235年生,1301年逝世,湖州(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初的著名花鸟画家。

字舜举,号玉潭、霅川翁、习懒翁等。

南宋景定间乡贡进士。

善画人物、山水、花鸟。

元初与赵孟俯等称为“吴兴八俊”。

他的绘画注入了文人画的笔法和意兴,表现出一种生拙之趣,自成一体。

钱选的花鸟画成就最高,是元代继承宋代设色工笔花鸟画这一派中的代表人物。

他的花鸟画所画花鸟用笔尽劲,细洁而光润,设色淡雅清丽,精巧传神。

他在广泛吸收传统的基础上各自出新意。

形成了自己独特风貌。

他提倡复古,在创作思想上主张绘画重在体现文人的气质,即所谓“士气”,就是力图摆脱对于形似的刻意追求。

其意在摆脱南宋画院习气,继承唐、五代、北宋人之法。

这种主张在元初画坛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

传世作品有《牡丹图》、《山居图》《秋瓜图》《宋太宗蹴鞠图》《西湖吟趣图》、《卢仝烹茶图》轴、《浮玉山居图》卷、《桃枝松鼠图》《杨贵妃上马图》《王羲之观鹅图》《扶醉图》《梨花图》《草虫图》《八花图卷》《信国公遗像》《归去来辞图》《海棠》《花鸟图三段》《白莲图》《秋江待渡图》《烟江待渡图》《桃花喜鹊》《秋葵》《折枝牡丹》《岁朝清供》《碧桃黄莺图》《花鸟图》《青山白云图》《三蔬图轴》等。

元朝时期王蒙二十六幅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王蒙二十六幅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王蒙二十六幅绘画赏析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

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

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元四家的画风虽各有特点,但都是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元四家指赵孟俯、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

这里介绍王蒙精品绘画。

元代早期高克恭,元代中后期,王蒙、吴镇、倪瓒这四人绘画赏析。

王蒙像元代画家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

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

王蒙能诗文,工书法。

尤擅画山水,得外祖赵孟頫法,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

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

山水之外,兼能人物。

所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王蒙传世的代表作上海《青卞隐居图》、北京《夏山高隐图》、上海《春山读书图》、北京《葛稚川移居图》、北京《夏日山居图》、《层峦萧寺图》、台北《具区林屋图》、苏州《竹石图》、台北《花溪渔隐图》、《霜柯竹石图》、台北《谷口春耕图》、美国大都会《空林草亭图》、《太白山图卷》、台北《秋山草堂图》、《溪山风雨图》、台北《深林叠嶂轴》、《黄鹤山樵坦斋图》、《东山草堂图轴》、《辋川图》、《西郊草堂图》《煮茶图》、《鸡西高逸图轴》、《素庵图轴》、《松林写作图卷》、《丹崖翠谷图》、《铜官山图》等。

诗文、史学亦精。

今存诗集《草堂雅集》。

元朝时期王蒙《青卞隐居图》赏析王蒙,青卞隐居图纸本水墨1366年作纵140.6厘米横42.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图画作者家乡浙江的卞山。

经世致用简介

经世致用简介

经世致用编辑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

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

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作品名称经世致用创作年代明清之际作者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名称来源出自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学目录1概述2简介3历史渊源4引用概述编辑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

《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

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经世致用思经世致用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

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

它不象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性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与来世的问题或是人世与鬼神的关系等问题,而是很实在,甚至可以说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们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随着儒家思想不断被统治者利用、宣传,其中的实学之风也随之传播开来。

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大兴,其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伦理准则。

这正是在宋王朝的统治面临巨大危险之时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世风,以挽救国家。

教育学人物——精选推荐

教育学人物——精选推荐

教育学人物1、苏格拉底(古希腊)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一起雄辩和青年智者问答法著名。

2、柏拉图是欧洲(古希腊)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

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4、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论演说家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5、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6、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的第一人,代表作《大教学论》,提出了影响后世的“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五大教学原则。

7、卢梭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8、洛克—“白板说”《教育漫话》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

9、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普通教育学》规范教学的形成,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的教育体系,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最早明确阐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提出“教学的教育性”观点。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0、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儿童中心主义。

1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

12、1903年前苏联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1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14、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教学评价的种类: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颜元教育思想对继续教育的启示

颜元教育思想对继续教育的启示

颜元教育思想对继续教育的启示摘要: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颜元提出关注人的价值,破旧立新,培养人的灵活变通精神,实学、实习、实用,正确对待知识与创新的关系等富有创新的教育思想,这对继续教育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颜元;创新教育;继续教育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是我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教育家。

颜元的创新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如梁启超所言,颜元是当时“思想界的大炸弹”。

①侯外庐也曾评价说:颜元“在当时启蒙的人物中,对于理学的批判,比王、顾、黄三人更加彻底,毫无保留”。

②重温颜元的著述,对于他大力提倡尊重人的价值,经世致用,敢破敢立,敢冲敢闯,勇于创新的精神,仍然能够借鉴于继续教育创新,古为今用。

一、人为万物之灵在宋明理学中,天理与人欲的冲突,天理总是占据着不可怀疑、不可逆转的霸权地位,人的生命价值在这种淫威下根本就没有对话的权利,仅能成为天理的附属物而不被社会重视。

而颜元公然与程朱理学叫板,把人们的关注目光从天上拉回人间,充分地肯定人的价值,“耳目、口鼻、手足、五脏、六腑、筋骨、血肉、毛发俱秀且备者,人之质也。

虽蠢,犹异于物也。

呼吸充周荣润,运用乎五官百骇粹且灵者,人之气也,虽蠢,犹异于物也。

故曰:‘人为万物之灵。

’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 ③“人为万物之灵”回答了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的问题。

颜元认为欲望与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人人都可以通过创造而成为圣人的观点。

他也认为形与性是统一的,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是统一的。

“形,性之形也。

性,形之性也。

舍形,则无性也;舍性,则无形也。

失性者,据形求之。

尽性者,于形尽之。

贼其形,则贼其性矣。

” ④创新是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不断创新的基石。

颜元倡导人的价值,包括每个人,每个渴望知识的人,顺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者须振萎惰,破因循,每日有过可改,有善可迁,即成汤‘日新’之学也。

元人冠冕——精选推荐

元人冠冕——精选推荐

“元人冠冕”之大师赵孟頫赵孟頫,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一生历宋元之变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

很好的文化家庭熏陶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

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

宋灭亡后被元重用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

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

便借病乞归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

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

大德三年 (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

对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评价有哪些

对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评价有哪些

人物评价1) 颜元:①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

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

②且公之施,亦彰彰有效矣。

用薛向、张商英等治国用,用王韶、熊本等治兵,西灭吐蕃,南平洞蛮,夺夏人五十二砦,高丽来朝,宋几振矣。

2) 蔡上翔: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

3) 梁启超:①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

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②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4) 蔡东藩:①上有急功近名之主,斯下有矫情立异之臣。

如神宗之于王安石是已。

神宗第欲为唐太宗,而安石进之以尧、舜,神宗目安石为诸葛、魏徵,而安石竟以皋、夔、稷、契自况。

试思急功近名之主,其有不为所惑乎当时除吴奎、张方平、苏洵外,如李师中者,尝谓其必乱天下。

②新法非必不可行,安石非必不能行新法,误在未审国情,独执己见,但知理财之末迹,而未知理财之本原耳。

当安石知鄞时,略行新法,邑人称便,即哓哓然曰:我宰天下有余。

不知四海非一邑之小,执政非长吏之任也。

天下方交相诟病,而安石愈觉自是,黜陟予夺,任所欲为。

至若登州妇人一案,较诸斗鹑少年,尤关风化,同僚谓不宜减罪,而彼必欲减免之,盖无非一矫情立异之见耳。

夫朝廷举措,关系天下安危,而顾可以矫情立异行之乎我姑勿论安石之法,已先当诛安石之心。

5) 吕思勉:王安石的变法,旧史痛加诋毁,近来的史家,又有曲为辩护的,其实都未免有偏。

王安石所行的政事,都是不错的。

但行政有一要义,即所行之事,必须要达到目的,因此所引起的弊窦,必须减至极少。

若弊窦在所不免,而目的仍不能达,就不免徒滋纷扰了。

安石所行的政事,不能说他全无功效,然因此而引起的弊端极大,则亦不容为讳。

人物信息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实学教育家颜元与漳南书院

实学教育家颜元与漳南书院

实学教育家颜元与漳南书院颜元是清代初期著名的实学教育家,他对传统的理学思想进行了批评,认为传统的学习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他倡导学以致用,躬行实践。

由他主持的漳南书院也以传播他的“真学”、“实学”思想,体现了他的教育特色,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标签:实学教育;颜元;漳南书院颜元成长的时代是中国封建制度逐渐走向没落的时候,他小时候也是学的中国传统的教育,但是随着西方文明传入我国,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工业革命。

而中国长期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忽视实用,颜元感觉到传统的教育对我国的束缚。

所以颜元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经世致用。

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革新的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漳南书院,是清代康熙时期的著名书院。

地处河北肥乡县,是以清初的一所义学为基础扩建而成。

康熙三十三年,郝文灿携陈子彝的书信不远百里到颜元的住处,请其主院事,不久又去拜访“陈说百端”,停留了十日。

第二年,张文升“以币聘予,再辞”。

第三年,郝文灿派漳南书院学生苗尚信到博野北杨村,“进聘仪,掖起复跪者十日”,颜元终被感动,“告先祠行”,携养孙颜重光和弟子一同前往漳南书院。

[1]颜元在主持漳南书院期间打破陈规、力行教育改革,摒弃了那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条,漳南书院的改革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其教育主张,使漳南书院成为清初独具特色的书院。

一、漳南书院的办学宗旨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785—805)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其职责为收集整理、校勘修订图书,供朝廷咨询,兼做皇帝侍读、侍讲,类似宫廷图书馆。

唐末五代,读书士子多隐居避乱读书山林,后发展为聚书授徒讲学,常以书院命名读书讲学之地,逐渐演化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至宋初,形成了一批很有影响力的书院,如:白鹿洞、岳麓、崇阳、应天府、石鼓、茅山等书院。

清末,古代书院逐步改为学堂。

河北漳南书院是清初书院的代表。

元代画家绘画作品赏析

元代画家绘画作品赏析

元代画家绘画作品赏析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

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

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元四家的画风虽各有特点,但都是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元四家指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在南宋曾任小职,入元后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卒后封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俯象他晓通音乐,精于鉴定,诗文亦佳,特别是书画造诣很高,博采晋、唐、五代和北宋诸家之长,其中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则师李公麟及唐人,亦工墨竹与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无论工笔、写意、青绿、水墨,都很精彩。

赵孟頫生于宋元鼎革之际,在半推半就中入元廷做官,却遭到皇室的猜忌与防范,而又无法摆脱朝廷的笼络与利用,心情十分矛盾和痛苦,乃将毕生精力倾注于对艺术的追求。

赵孟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各种题材的绘画精品,取法董源和李成,人物、鞍马师李公麟和唐人法,亦工墨竹和花鸟,均以笔墨苍润见长,以飞自法画石,以书法笔调写竹。

突破了南宋画院,打破了马夏江山的“清一色”局面。

他画的花鸟,成为以后的范本。

他的画作,遗存的有《重汉叠嶂图》卷(在台湾),《双松平远图》卷(在美国〕,《鹊华秋色图》卷(在台湾),《秋郊饮马图》卷(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红衣罗汉》图卷(在东北)。

其《人骑图》,人物雍和,意态从容,很有韵味。

他的名字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而且被国际天文学会用来命名水星环形山。

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赏析《鹊华秋色图》,纸本设色,纵28.4厘米,横93.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朱熹王守仁颜元教育思想

朱熹王守仁颜元教育思想

二、教育的宗旨
“明人伦”, “存天理,灭人欲” 人的天赋秉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天地之性”;二是“气质之性”。所谓 “天地之性”,它是禀受“天理”而成的,是 符合封建纲常的。所谓“气质之性”,是天理 与人欲混杂的,即存在着违背天理、违背封建 社会伦理道德的各种欲望。 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人的“气 质之性”,保存其中的天理,灭尽其中的人欲。
三、教育内容
六经
他认为“六经”是宇宙间永恒而普遍 的真理,它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理一样, 其根源是存在于人的本心的。之所以把经 书作为最基本的教材,是因为经书中的义 理能帮助明了我心之常道。 他在坚持用“六经”做教材的同时,把一 切不符合“六经”要求的内容,都说成是 异端邪说。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其所以有四等者何也?曰:人之生也,气质之禀 清明纯粹,绝无渣滓,则于天地之性无所间隔, 而凡义理之当然,有不待学而了然于胸中者,所 谓生而知之,圣人也;其不及此者,则以昏明、 清浊、正偏、纯驳之多少胜负为差,其或得于清 明纯粹,而不能无少渣滓者,则虽未免乎有小隔, 而其间易达其碍易通,故于其所未通者必知学以 通之,而其学也则亦无不达矣,所谓学而知之, 大贤也;或得其昏浊偏驳之多,而不能无少清明 纯粹者,则必其窒塞不通,然后知学其学,又未 必无不通也,所谓困而学之,众人也;至于昏浊 偏驳又甚,以为当然,终不知学以求其通,则此 下民而已矣。
(四)省察
所谓“省察”,就是自我反省和检查。 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之于念虑之始萌也 省察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
(五)力行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朱熹强调知行统一,反对知行脱节,要求人们把学 到的封建伦理道德知识付诸于日常生活的实践,用于处理各种各样的人伦关系, 即将道德认识、道德理想和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

颜之推颜元孙(公元-年--公元714年),字聿修,祖籍琅邪临

颜之推颜元孙(公元-年--公元714年),字聿修,祖籍琅邪临

颜之推颜元孙(公元?年--公元714年),字聿修,祖籍琅邪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颜元孙。

颜元孙。

字聿修。

祖籍琅邪临沂。

生于京兆万年。

大约活动于唐高宗至唐玄宗时。

少孤。

寄居舅殷仲容家。

由殷氏教授书法。

自幼聪颖超群。

善文辞。

工书隶。

垂拱初年举进士。

历官长安尉。

太子舍人及滁州。

沂州。

亳州刺史。

追赠秘书监。

颜元孙出身于精于训诂和书法的琅琊颜氏家族。

高祖父颜之推。

伯祖父颜师古和侄子颜真卿皆为著名士人。

有子名颜杲卿。

本名,颜元孙。

字号,聿修。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地,琅邪临沂。

人物生平。

少孤。

寄居舅殷仲容家。

由殷氏教授书法。

自幼聪颖超群。

善文辞。

工书隶。

垂拱初年举进士。

历官长安尉。

太子舍人及滁。

沂。

豪三州刺史。

追赠秘书监。

唐玄宗时遭诬奏。

黜归田里。

乡居十载。

后人推测他在此时写成《干禄字书》。

文献记载。

朝议大夫守华州刺史上柱国赠秘书监颜君神道碑铭君讳元孙。

字聿修。

京兆长安人。

高祖讳之推。

北齐给事黄门侍郎。

待诏文林馆。

曾祖讳思鲁。

隋太子校书东宫学士皇朝秦王记室。

祖讳勤礼。

著作郎。

崇贤。

宏文两馆学士。

父讳昭甫。

高宗侍读。

曹王属。

赠华州刺史。

俱以德业才名。

相望史册。

君即华州之元子。

少孤。

养於舅殷仲容家。

身长六尺二寸。

聪锐绝伦。

工词赋章奏。

有史才。

明吏事。

年十岁时。

叔父吏部郎中敬仲任益府法曹。

长史李孝逸闻君少俊。

请与相见。

座中试《安石榴赋》。

君默缀少顷。

郎中而从之。

君授翰立就。

不加点窜。

孝逸大惊。

尤善草隶。

仲容以能书为天下所宗。

人造请者笺盈几。

辄令代遣。

得者欣然。

莫之能辨。

举进士。

素未习《尚书》。

六日而兼注必究。

省试《九河铭》。

《高松赋》。

故事。

举人就试。

朝官毕集。

考功郎刘奇乃先标榜君曰:“铭赋二首。

既丽且新;时务五条。

词高理赡。

惜其帖经通六。

所以不屈从常第。

徒深悚怍。

由是名动天下。

解褐。

鼓城主簿。

历登封尉。

与弟赠太子少保讳惟贞府君调选。

屡以高等同登甲科。

相代为长安尉。

翰林伟之。

颜之推前是老吏好以婚田之不决者试新上官。

名家绘画:古典人物作品欣赏 钟馗

名家绘画:古典人物作品欣赏 钟馗

名家绘画:古典人物作品欣赏钟馗董新华人物画作品欣赏钱慧安(1833-1911年)字吉生,祖籍浙江湖州,出生于宝山高桥镇(旧属江苏,今上海辖区)。

钱慧安别号清溪樵子、退一老人,因其画室名为双管楼,所以又号双管楼主。

刘福芳山东省招远县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原系副主任),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老教授协会会员。

赵蕴玉,原名文蔚,后改名赵石,字蕴玉,四川省阆中县人。

一九一六年二月一日生。

幼年读过私塾,在县中读书时,因酷爱绘画而缀学,专修绘画,先后曾在阆县几所学校任教。

一九四五年到成都,入大风堂,师事大千先生,艺事得以大进,并在成都的岷云艺专任教。

陈缘督:1902.3 -1967.12,广东梅县人。

1917年从金北楼学画,1920年入湖社画会,1923年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辅仁大学美术系讲师、教授。

五十年代后,曾任教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当选北京新国画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

何业琦:男,1950年6月生于上海,浙江鄞县人,擅长中国画、漫画。

197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专业。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画人物研究会理事,宁波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宁波画院副院长。

戴敦邦(1938- ),字政,号国正,自号民间艺人。

江苏丹徒人。

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先在中国少年报社、儿童时代杂志杜、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

1981年调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现为文学艺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中国道教协会理事、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

萧立声1919年生于中国广东潮安龙湖市,父少斋,擅行书。

兼善墨梅,家学斋源,自少喜作人物画,对罗汉画兴趣尤浓,从唐石刻及壁画得其韵味,上追唐、宋诸名家。

罗汉图集—古代之(元)颜辉作品

罗汉图集—古代之(元)颜辉作品

罗汉图集—古代之(元)颜辉作品罗汉图集—古代颜辉,字秋月,生卒年不详,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一作浙江江山人。

宋末元初时人物画家,擅人物、佛道,亦工鬼怪,兼能画猿。

其造型奇特,用笔虽见刻露,却笔法怪异,有生动传神之趣,在画法上喜作水墨粗笔,用笔劲健豪放,笔法粗犷,有梁楷遗法。

元代由于山水画、文人画兴起,作为人物画家的颜辉在中国画史埋没无闻,由于其作品流传日本较多,颜辉在日本受评甚高,对日本室町时代的绘画有较大影响。

传世代表作有《钟馗雨夜出游图》,《蛤蟆仙人像》,《李仙像》,《猿图》。

元颜辉水月观音图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元颜辉水月观音图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水月观音图》据传为颜辉所作,或出自颜辉派画家之手。

画观音菩萨盘坐于山石之上,一股飞泉自山头直泻而下,汇入巨流。

观音坐姿端正,体态丰腴,神情安详。

衣纹线条流畅自然,变化多样,间以淡墨晕染,衣料极薄,可见肉身。

据传,唐代画家周昉创水月观音之体,后为各代画家所效仿,因此出现了许多题材相同的水月观音图。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

见《法华经·普门品》。

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颜辉风林群仙图手卷颜辉达摩像题识:绵绵枝叶茂无穷。

一山一宁。

钤印:一山、颜辉、秋月说明:附入境单。

带盒。

颜辉,字秋月,江山(今浙江江山)人。

善画道释、人物。

画鬼尤工,笔法奇绝,有八面生意。

达摩像,颜辉(款)秋月渡海皈依图手卷水墨徐宗浩跋颜辉(款)秋月渡海皈依图手卷水墨,元颜辉白猿授经图元颜辉达摩像立轴绢本日本回流元颜辉渡海皈依图手卷水墨纸本元颜辉渡海皈依图手卷元颜辉虎溪三笑图立轴设色绢本元颜辉罗汉图长卷设色纸本元颜辉释迦文殊普贤立轴设色绢本此图线条细腻遒劲,设色高古,与藏于日本京都知恩寺的颜辉传世杰作《蛤蟆仙人像》如出一辙。

元明清的才女画家作品赏析

元明清的才女画家作品赏析

元明清的才女画家作品赏析元、明、清的才女画家作品赏析文:郭关中国古代女性绘画历史十分悠久,传说绘画就起源于女性,画的鼻祖是上古时代舜的妹妹嫘。

而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的最早一位女画家是三国时代吴王的夫人,但后世没有看到她所流传下来的作品。

在历代3000多位女画家中,流传下来最多的是明清时期女画家的作品。

作为书画投资市场的一类特殊题材,古代女画家的绘画作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

其中最让市场难忘的就是在2004年上海新世纪拍卖行推出的北宋艳艳女史画《草虫花蝶卷》,估价100万至15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275万元,创下古代女画家作品拍卖纪录,而买家则是上海博物馆。

据业内人士说,这幅作品目前的身价已经逼近千万。

古代女性画家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十分少,据说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也不过300多件。

因此对于藏家来说,收藏古代女画家的作品,虽然难度大一些,但市场潜力不可小视。

小编搜寻历史资料找寻一下女画家作品,以飨读者赏阅。

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德清县茅山村(今属干山乡)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

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册封魏国夫人。

元延祐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

擅画墨竹,笔意清绝。

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

著《墨竹谱》1卷。

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

元仁宗尝将赵孟頫、管道升及赵雍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

”管道昇烟雨丛竹图卷纸本,水墨,纵23.1厘米,横113.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竹子用中锋淡墨为之,竹叶均向上趯,笔墨淡雅,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构思巧妙,款署:“至大元年春三月廿又五日,为楚国夫人作于碧浪湖舟中。

吴兴管道昇。

”管道昇水竹图立轴,纸本,墨笔,纵87.1厘米,横28.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中写修竹两竿,奇石玲珑,新篁丛生。

修竹高低有致,一作浓写,一作淡绘,墨色变化丰富,竹叶下笔略带藏锋,撇出先重后轻,叶尖笔锋突出,较为尖利。

元代颜辉《猿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感谢分享转发

元代颜辉《猿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感谢分享转发

元代颜辉《猿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感谢分享转发
《猿图》元颜辉绢本设色纵131.8厘米横6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颜辉,字秋月,浙江江山人,一作庐陵人。

擅长画道释人物,也善画猿。

所作形象,造型奇特,神态生动,时人称之为“八面生意”。

画法上粗笔居多,笔墨劲健豪放,渊源于南宋梁楷的泼墨减笔法。

此图画岩上老树垂枝,双猿伸臂倒挂枝间游戏,面部眼口鼻等部位,细笔勾描,周身不作轮廓钩染,全以淡墨干笔涂擦而成,形象真实生动。

岩石和树木枝叶,画法工整,多方硬之笔,风格独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元人物作品欣赏
颜元(1635~1704)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

原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

一生以行医、教学为业,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几方面并重,亦即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主张培养文武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材,猛烈抨击宋明理学家“穷理居敬”、“静坐冥想”的主张。

其主要著述为《四存编》、《习斋记余》。

颜元生于1635年三月十一日(4月27日),卒于1704年九月初二日(9月30日)。

其父颜昶曾被蠡县一位小官吏朱九祚收为养子。

颜元生在朱家,原名朱邦良,后其父颜昶因与朱家失和,于明朝末年颜元四岁时,随清兵逃往关外。

其母王氏因夫杳无音讯,于颜元12岁时改嫁。

颜元便同其养祖父母一起生活。

养祖母去世,颜元代父居丧,行朱子“三日不含,朝夕哭”的家礼,饥饿哀毁几至于
死。

颜元8岁发蒙,从学于吴持明。

吴能骑、射、剑、戟,精战守机宜,通医术,又长术数。

因此,颜元从小所受的教育就与众不同。

19岁,又师从贾珍。

贾主张以“实”为生活的准则,提倡“讲实话,行实事”,这对于颜元后来的“实学”思想不无影响。

同年,中秀才,但不久“遂弃举业”。

20岁,“究天象、地理及兵略”,此时朱家因讼中落,生活由颜元“耕田灌养”。

21岁,“阅《通鉴》,忘寝食”。

22岁,学医。

23岁,“学兵法,究战守机宜,尝彻夜不寐”,并且还学习技击。

24岁开私塾教书,此后多赖开药铺行医为生。

颜元的学术思想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

24岁时,他“深喜陆、王,手抄《要语》一册”。

26岁时,始知程朱理学之学旨,34岁“因司周公之六德、六行、六艺,孔子之四教,正学;静坐读书,乃程朱王为禅学、俗学所浸淫,非正务也”。

从此以后,他力主恢复尧舜周孔之道,猛烈抨击程朱陆王学说,从原来笃信理学变成批判理学的杰出代表,学术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五十七岁时候,南游河南,发现“见人人禅子,家家虚文,直与孔门敌对。

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乃定以为孔孟、
程朱两途”。

他说:“八股之害,甚于焚坑”“其辟佛老,皆所自犯不觉”,朱子的学术不过是“禅宗、训诂、文字、乡愿四者集成一种人”,“千百年来,率天下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也!”
颜元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主张以周公的六德、六行、六艺和孔子的四教来教育学生。

在他开设的讲堂上,安放着琴、竽、弓、矢、筹、管,每日带领学生从事礼、乐、射、书、数的学习,探究兵农水火等实用之学。

颜元不仅教育学生“习动”,而且身体力行。

他武艺出众,57岁时与商水大侠李子青比武,“数合,中子青腕”,足见他老年时仍保持着矫健的身手。

62岁时,应郝公函之聘,主
持肥乡漳南书院。

他亲自规划书院规模,制定了“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这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主张。

后书院为水淹,返归故里。

康熙四十三年(1704)卒。

颜元一生培养了众多的学生,其中有记录可查者达100多人。

高足李恭(1650 —1733年),字刚主,号恕谷,继承和发展了颜元的学说,形成了当时一个较为著名的学派,后人称为“颜李学派”。

颜元一生不以著述为事,其主要著述为《四存编》、《习斋记余》。

《四存编》有中华书局1957年标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