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在知识、技能和健康等方面的投资。

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是企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综述人力资本的概念、影响因素、衡量方法以及管理策略等方面的文献。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Theodore W. Schultz)提出。

他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个人通过教育、培训和健康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本的含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现在,人力资本不仅包括个人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个体层面的因素,还包括组织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等组织层面的因素。

二、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水平教育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

研究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在就业、收入和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2.技能水平技能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竞争力和组织的生产力。

研究表明,技能水平高的员工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3.健康状况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工作能力和生产力。

研究表明,健康状况好的员工更加能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4.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良好的员工更加能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三、人力资本的衡量方法人力资本的衡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人力资本衡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程度教育程度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通过教育年限、学历和学位等来衡量。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4、教育领域中的人力资本研究
4、教育领域中的人力资本研究
教育领域中的人力资本研究主要的是教育投资和教育产出之间的关系。国内 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本的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 进而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教育扩展对减少贫困、 提高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Banerjee & Duflo, 2011)。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教育投资对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Porter & Scott, 2010)。
结论
如何衡量健康投资的长期效益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健康政策等问题也需要进 一步探讨。未来研究可以这些问题,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更多有力 的证据支持。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的是人力资源在经 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这一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自那时以 来,它已经成为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次演示将 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文献进行综述,以提供一个对该领域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的全面概述。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01 摘要
03 综述 05 参考内容
目录
02 引言 04 结论
摘要
摘要
本次演示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涉及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投 资形式、企业管理、教育培训、医疗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中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前 人研究成果的总结,本次演示指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 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企业管理;教育培训; 医疗;综述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
1、早期概念提出
1、早期概念提出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目录
•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 人力资本与企业发展 • 人力资本的测量与评估 • 未来研究展望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01
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定义
01
指个体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之中的知识、技能、健康
等价值的总和。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
异质性
不同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存在差异,具有异 质性。

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投资
01
02
03
04
教育投资
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重 要途径,通过教育投资可以获
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健康投资
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健康投资可以提升个
体的健康水平。
培训与开发
通过培训和开发活动,可以帮 助个体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
人力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员工的知识、技能、经验和 能力等方面,这些因素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创新能力,从 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本与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与人力资本的特 点相适应,不同的组织结构会对员工 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
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本结构与之 匹配。
人力资本对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高人力资本的支撑,通过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可以促进产业结 构的升级。
人力资本与企业发展
04
人力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本计量方法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计量方法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计量方法文献综述人力资本理论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理论智慧的重要成果之一,主要探讨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形成过程、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及投资成本与收益等相关问题。

本文对人力资本计量的产生、影响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因素以及人力资本计量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对人力资本的计量理论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研究论述中,曾将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其中固定资本中就包括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才能。

可见早在斯密的资本理论中就含有人力资本的成分。

但从规范意义上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

一般地,人们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是美国的两位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S·贝克尔。

舒尔茨在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中总结出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且用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做出全新的解释。

他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

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在1964年发表了《人力资本》一文,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微观经济分析,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

他对家庭生育行为进行了经济决策和“成本—效用”分析。

他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与收入以及“年龄—收入曲线”等问题展开分析,强调教育与培训对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

贝克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颇具开创性,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影响人力资本计量的主要因素只有员工身上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的部分才能列入人力资本的计量因素。

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列为计量要素。

按照被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投资分为对本人的投资和本人对他人的投资。

(一)对本人的投资。

对本人的投资形成了技能资本和健康资本。

一般地,在人力资本所有者进入企业之前,企业已经根据工作对健康状况的要求进行了筛选。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日益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核心资源。

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人力资本具有独特的特征,包括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可塑性等。

因此,人力资本的管理和开发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人力资本的定义、评价、开发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人力资本的定义人力资本是指个体在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方面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经验等,以及这些因素对个体工作能力和生产力的影响。

人力资本是一种非物质资产,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可塑性的特征。

人力资本的定义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投资,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二、人力资本的评价人力资本的评价是衡量个体、企业和国家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教育程度、工作经验、技能水平、收入水平、职业地位等指标。

其中,教育程度是最常用的评价指标之一,因为教育程度与个体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密切相关。

同时,教育程度也是企业和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指标之一。

工作经验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因为工作经验能够提高个体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也是评价人力资本的重要指标,因为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都反映了个体的工作能力和市场价值。

职业地位是最终评价人力资本的指标之一,因为职业地位反映了个体在企业和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人力资本的开发人力资本的开发是指通过教育、培训、技能提升等方式提高个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提高个体的工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人力资本的开发是企业和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开发方式包括职业培训、技能认证、职业资格考试等。

职业培训是指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个体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个体的工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人力资本测量方法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测量方法文献综述
法、 未 来工资报酬 折现法 、 调 整的未来 工资 报酬折 现法 、 未
贝克尔 ( 提出了“ 人力 资本投资 收入效应理论 ” ) , 著名经济学 家 卢卡斯( 建 立了“ 专业化人 力资本积 累模 型” ) , 罗 默( 建 立 了“ 内生技术 变化 模型 ” ) 等都建立 了 自己的理论经济模 型 ,

人 力资本 的 内涵
西奥多 ・ 舒 尔茨在人力资本研究领域的地位 是不言而喻
的。他对人力资本 的基本含义进行 了多方面 的界定 , 认 为人
力资本是通过投资 , 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并 由劳动者的知识 、 技 能经历 、 健康状 况 、 熟练程度等所构成的资本 , 在 货币形 态上
表现为提高人 口质量 、 提高劳动者时间价值的各项开支。美 国经济学家加里 ・ S ・ 贝克尔在 1 9 0 4年发表了《 人力资本》 一文 ,
在《 理想国》 中提 出教育和训练具有经济价值。 英 国古典政治
经 济学家威廉 ・ 配第曾提出过“ 土地是财 富之母 , 劳动是财富
展到时间 、 健康 、 寿命 、 道德品质 、 管理才能等 。
之 父” 的著名论断。
2 O 世纪5 O年代 , 西方主流经济学 的“ 资本决定论” 和“ 技
2 0 1 3 年第 l 2期 总第 1 9 4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0N 0MI C RE S E ARCH GU I DE
No . 1 2, 201 3
S e r i a l N o . 1 9 4
人 力 资 本 测 量 方 法 文 献 综 述
刘 俐 妤
( 东南大学 , 南京 2 1 1 1 8 9 )
为后人 的研究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刘玉哲1140500155什么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本管理,即: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

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

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西奥多〃舒尔茨于1960年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通过对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复苏与英国战后经济的缓慢复苏进行对比,舒尔茨分析认为,德、日两国的迅速复苏是因为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教育促进生产力和健康的身体,进行教育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

舒尔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并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在不断完善,但是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我们还是可以获得以下几点见解:1、应该提高教育投资,平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比例。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人们往往更重视物质资源的分配与利用,而忽略了人对物质的价值的使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往往能更高效的使用物质。

舒尔茨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作者:路凤敏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08期[提要]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指的是劳动者在进行教育、迁移、培训、实践和保健等方面的投入时所积累的知识与技能。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的作用大大超过物质资本所体现的作用,表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

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估算以及人力资本与迁移、培训、教育投资和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人力资本估算;迁移;培训;教育投资;产业升级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9年2月18日一、人力资本估算因为人力资本很难量化,现在国内外还没有一致的估算方式,且每种估算方式均是学者们基于影响人力资本的一些可观测变量的间接性测量,所以这造成了相关理论的局限性且还产生不同的估测方式。

估算方法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估算的范围、涉及的折旧和代表性指标等方面,使用不同的估算方式可能会有不同结果。

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人力資本的不同领域达成了共识。

同时,有的学者还提出一些独特的观点,下面主要是通过回顾以往文献来简要介绍中国人力资本的估算方法。

成本法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形成的历史成本,其估算的数据较易得到,所以使用该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多。

乔红芳、沈利生等(2015)用改进的成本加权法估算国内的人力资本存量。

其率先用直接教育、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支出来定义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并引入教育投资时滞这一概念,显示了不同学历的劳动者在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成本。

在职培训和教育支出促进了工人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其劳动的生产力;医疗保健支出提高了工人的监督水平,并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保障;文化和教育娱乐支出不但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还可保持他们的身心健康。

迁移支出直接地改变了工人所在的行业和地区,有利于充分利用劳动技能,总体而言中国的人口外迁率相对较低,所以可忽略。

改进的成本加权法基于反映不同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差异等的基本假设,把1978~2011年间的数据估算后发现:中国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一、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技能培训,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根据《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力资本指数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逐渐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

中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科技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逐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

中国人力资本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瓶颈和问题。

中国的教育体制仍需不断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技能培训与用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部分新兴行业和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明显,劳动力供给数量下降,人力资本结构也面临着调整和优化的任务。

近年来,中国人力资本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学者们开始重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技能的积累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些研究开始关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的人力资本发展差异,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地区性人力资本政策提供了依据。

一些研究还关注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中国人力资本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发展。

中国应该继续加大对教育、科技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培养体系,鼓励创新创业,提高人才流动和使用效率。

中国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促进人口结构的平衡发展,推动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和多样化。

中国应该推进人力资本的国际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高中国人力资本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和投入,特别是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需要加快人力资本发展步伐,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人力资本是指个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及其他个人特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力资本理论逐渐受到了学术界和实际应用领域的重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力资源的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理论在中国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的综述,全面了解中国人力资本的发展现状、研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人力资本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方面,中国政府着力提高教育水平,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断推动人才资本的积累和创造。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力资本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人力资本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也受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成为市场急需,其市场价值逐渐凸显。

与此中国人力资本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教育、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些变化为中国人力资本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人力资本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目前,中国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的内涵和测度。

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和厘清,同时不断完善人力资本的测度方法,以便更准确地衡量和评估人力资本的贡献和价值。

二是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研究人员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论证,探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创新活动和企业绩效等方面的影响机制和路径,从而揭示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

三是人力资本的政策研究。

针对当前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研究人员不断探讨引导政策和措施,以期更好地激发人力资本的潜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人力资本的结构性变化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分析和预测,研究人员尝试揭示中国人力资本的结构性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人力资本量化研究的综述与启示

人力资本量化研究的综述与启示

人力资本量化研究的综述与启示随着人力资本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和重视,人力资本的量化研究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人力资本量化研究的综述和启示进行探讨。

人力资本是指由员工知识、技能和经验所组成的资产。

在经济学中,人力资本是指员工在培训和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用于创造经济价值。

人力资本的价值来自于其使企业能够更具竞争力,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人力资本的量化研究是指将人力资本的价值量化,并将其与企业的价值相关联。

这种研究类型已经成为了当前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

它被认为是企业战略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在人力资本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们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衡量和量化人力资本的价值。

这些方法包括:薪资和福利的贡献、培训、教育和技能的贡献、员工满意度和绩效评估,以及员工流失率等。

薪资和福利的贡献:对员工的薪资和福利的投资是企业定义其员工价值的重要方法。

因此,这个指标是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常用指标之一。

通过比较企业在薪资和福利的支出和以支出为基础的员工生产力,可以很容易地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本价值贡献。

这些支出可以是薪资、医疗保险、退休计划、家庭福利等。

培训、教育和技能的贡献: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提升技能可以增加他们的生产力和效率,并提高他们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和质量。

这些培训和教育可以是内部的、外部的、在职的或离职的。

企业可以通过设立课程计划、培训培训经理、雇用经验丰富的导师等方式建立自己的培训和教育体系。

员工满意度和绩效评估: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评估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人力资本价值。

员工的满意度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聚焦组员会话搜集到。

企业可以结合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评估来确定员工的贡献,进而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本价值。

员工流失率:员工流失率可以看作是企业人力资本价值指标的一个反向指标。

企业可以通过监测员工流失率来确定其人力资本价值和确认员工留在企业的动力。

这些量化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并在企业管理中起到指导性作用。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人力资本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概念、特点以及其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已受到教育和培训、能够用于生产和创新的人口。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是一种资源,可以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包括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等。

人力资本也是组织和企业实现目标的基础。

因此,人力资本的管理成为组织和企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1.不可转移性与一般的资本不同,人力资本具有不可转移性的特点,即不能像其他资金一样进行买卖或转售。

企业运用人力资本,不但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培训,而且还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同时,企业还会承担员工辞职或离职所带来的损失。

2.纯在性人力资本不像物质资本一样可以积累,它是一种纯在资产。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提高工作环境和待遇等手段来增加员工的人力资本,但不会像购进资产、科技改造等方式那样增加企业的物质资本。

3.非幸存性人力资本不如物质资产那样稳定,并且不会一直存在。

员工的技能、知识以及经验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否则很快就会落后于行业发展的步伐。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以保证其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三、人力资本的管理问题1.培训和发展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

不仅培训是员工发展的必需品,也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

因此,企业应该合理安排培训计划,制定每个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让员工在企业中有所发展和提高。

2.员工留存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企业需要赋予员工更多的工作职责和自由,以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参与度。

3.激励机制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激励方式,例如提供奖励、晋升机会和股权激励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一、人力资本估算因为人力资本很难量化,现在国内外还没有一致的估算方式,且每种估算方式均是学者们基于影响人力资本的一些可观测变量的间接性测量,所以这造成了相关理论的局限性且还产生不同的估测方式。

估算方法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估算的范围、涉及的折旧和代表性指标等方面,使用不同的估算方式可能会有不同结果。

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人力资本的不同领域达成了共识。

同时,有的学者还提出一些独特的观点,下面主要是通过回顾以往文献来简要介绍中国人力资本的估算方法。

成本法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形成的历史成本,其估算的数据较易得到,所以使用该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多。

乔红芳、沈利生等(2015)用改进的成本加权法估算国内的人力资本存量。

其率先用直接教育、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支出来定义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并引入教育投资时滞这一概念,显示了不同学历的劳动者在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成本。

在职培训和教育支出促进了工人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其劳动的生产力;医疗保健支出提高了工人的监督水平,并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保障;文化和教育娱乐支出不但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还可保持他们的身心健康。

迁移支出直接地改变了工人所在的行业和地区,有利于充分利用劳动技能,总体而言中国的人口外迁率相对较低,所以可忽略。

改进的成本加权法基于反映不同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差异等的基本假设,把1978~2011年间的数据估算后发现:中国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王德劲(2008)在估算中国人力资本时采用了成本法,从而求得人力资本在当年的总额流量。

其在估算中国1952~2003年的人力资本流动时主要用了投资成本法,并把其投资范围规定在正式教育的支出、人口迁移、科学研究以及政府与个人的健康保健等方面的支出。

该法具有很大的可取性,但仍存在人力资本折旧和价格指数等方面的争议。

钱雪亚(2008)在对人力资本的存量进行估算时主要采用了永续盘存法。

关于人力资本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力资本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力资本的文献综述学习使人进步关于人力资本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力资本思想起源于1676年的英国,我国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本文从中外的研究现状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人力资本;国外;国内1.人力资本思想起源。

人力资本思想起源于1676年的英国,其创始人为威廉·配第,其最早在战争中人类生命的伤亡和实物及武器的损失进行比较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

学术上普遍认为,这是最早的严谨的运用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的人力资本思想萌芽。

除此之外,威廉·配第在进行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创造价值中,将人的能力首次列为和劳动力、物质资本、土地并列的四个特别重要的要素。

在进行国家与国家实力的比较研究中,将瘟疫和战争对人口死亡和人口迁徙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威廉·配第并首次运用“生产成本法”对英国人口的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

估算的结果是:英国人的平均价值是80英镑,这个平均结果包括儿童、老人、男人和女人整体社会成员的平均值,其中儿童是成年人价值的一半。

古典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和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其于1776年出版了其经典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并对分工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决定性影响涉及了人力资本价值确定。

斯密指出,作为一种具有生产性的资本的人得知识、经验和才能对社会生产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斯密将固定成本定义为不需要经过流通,不需要更换主人就能够提供给投资者收入或利润的那部分资本,并认为在学习中的投资是:在学习中投入费去的资本,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并能够得到偿还,赚取利润的那部分投资在学习中的资本。

2.亚当·斯密之后的学者,少数的经济学家继承了他的思想,如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他提出了劳动是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值的源泉。

法国庸俗经济学家萨伊也是提出人力资本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花费在教育与培训方面的费用总和称为“累积资本”,受过教育与培训的人的工作报酬,不仅包括劳动的一般工资,而且还包括培训时所垫付的资本的利息,因为教育培训是资本,特别是萨伊还明确提出了科学知识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中国人力资本文献综述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的总体能力和技能水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本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各种相关的文献也层出不穷。

本文将对中国人力资本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总体水平不断提升。

国家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全民教育水平和技能培训程度,有力推动了人力资本的发展。

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这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本支持。

中国在推动人力资本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国家对人才的政策支持和鼓励等,都为中国人力资本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激励,为员工提供更加完善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

虽然中国人力资本在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中国人力资本的结构不够合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不平衡,导致一些高级人才匮乏,而一些低技能劳动力过剩。

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滥用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企业用人不当,没有合理发挥员工的潜力,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加强政策和管理措施。

中国人力资本在发展中也面临着社会保障、职业培训、人才流动等方面的挑战。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职业培训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人才流动受到不少限制,一些人才难以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发挥作用。

针对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和问题,相关研究也探讨了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力资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本的总体水平。

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本将更加注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人力资本理论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文献综述人力资本理论文献综述周新芳一、国外研究概况(一)西方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威廉·佩弟“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论断,及布阿吉尔·贝尔关于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论述,是人力资源思想的早期代表。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上述思想推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点。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主要是重视物质资本的时代,并没有真正把人力资源看成是一种资本。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或劳动能力就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人们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概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本的另一种表述,但他并未将人力和劳动力作为资本来看待。

(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学者开始注重对人力资本进行系统研究。

特别是从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形成了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较突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Jac0b Mincer)。

他在1958年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文中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

之后,在他的另一篇论文《在职培训:成本、收益与某些含义》中,根据对劳动者个人收益率差别的研究,估算出美国对在职培训的投资总量和在这种投资上获得的私人收益率。

但遗憾的是,明塞尔的研究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这一阶段,人力资本理论正逐步融入主流经济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

而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则首推爱德华.丹尼森(EdwardDenison)。

1、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西奥多.W.舒尔茨(T.w.Shultz)是从探索经济增长之谜而逐步踏上研究人力资本的道路的。

他认为单纯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和劳动力的角度,并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

从二战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国民收入的增长一直比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快得多。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是指人力资源的积累和开发,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

本文将综述人力资本的相关文献,探讨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开发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研究表明,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企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训、学习和经验积累,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人力资本的积累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具有高水平人力资本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从而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人力资本的开发可以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

研究表明,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是他们在工作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通过提供培训、学习和发展机会,企业可以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从而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成长。

此外,人力资本的开发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降低员工流失率和招聘成本。

人力资本的管理和开发需要企业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计划。

研究表明,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此外,企业还应该注重员工的激励和奖励,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从而
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其积累和开发对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董事会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董事会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商务必读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20.04.225董事会人力资本文献综述山东师范大学 刘岩岩摘 要:本文以董事会人力资本为主线,运用资源依赖理论探讨了董事会人力资本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问题。

文章首先分析了董事会人力资本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其次基于投入——过程——产出的视角,详细考察了董事会人力资本对战略变革、创新投入和公司绩效三个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我国董事会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董事会人力资本 价值创造 资源依赖理论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2(b)-225-02董事会资本是董事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董事会的信息处理能力,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使其在动荡环境中及时有效地做出科学决策,影响董事会治理功能的发挥。

董事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人力资本,是企业的重要内部资源,使得董事会人力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因此,对于董事会人力资本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1 董事会人力资本的内涵董事会资本概念首次由Hillman和Dalziel在战略管理研究中提出,根据他们的研究,董事会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部分,可用来衡量董事会为公司提供资源的能力。

董事会人力资本特征概括起来包括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任期、职称、经验、声誉等方面以及这些方面的差异性给董事会带来的资源。

现有研究通常假设人力资本特征影响董事的认知、行为和决策,进而影响企业层面的经营结果。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资源有助于减少企业对外部或有事项的依赖,减少企业的不确定性,有助于企业的生存。

董事会为公司提供的资源包括提供合法性保障,加强公司的公共形象,提供匹配的专业知识,提供管理建议和咨询等。

当时资源依赖学者没有使用董事会资本术语,他们讨论了董事的专业知识、经验、知识、声誉和技能等,Becker和Coleman将其定义为“人力资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文献综述作者简介:李锡元(1962-),男,湖北京山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王小啊(1984-),女,福建晋江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李锡元王小啊(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目前人们采用很多种方法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计量。

本文以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从经济学和会计学对人力资本计量的角度、宏观与微观的层面,对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述评,并就如何进一步解决人力资本价值计量问题提出建议,以期对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价值人力资本价值计量一、引言作为知识资源集中体现的人力资本,越来越被认为是知识经济时代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重要的经济增长要素,有关人力资本管理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特别是人力资本的投资、配置、绩效评估、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自组织监督职能的发挥,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合理分配等人力资本管理问题,均须借助相关模式和具体方法对人力资本进行正确合理的计量。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就对此问题展开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国内外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进行归纳和述评。

二、人力资本价值内涵的确认及其计量方法(一)人力资本价值内涵的确认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计量的根本前提是要摸清人力资本价值的内涵。

目前对人力资本价值内涵的认识有以下层面:从内在价值的角度看,人力资本价值由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两部分构成。

所谓的内生价值主要是天赋人能、自然造化和自我教化所形成的价值凝结。

外生价值则包括成长及教化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学校教育投资、职业培训投资、信息和迁移投资等。

“人力资本的价值应以外生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焦斌龙,2000)”。

王金营(2001)也认为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一个人的天赋可以对投资的效率产生影响,但不能取代这种投资”。

笔者认为两种价值的形成机理是不同的,或者说投资渠道、方式是有差别的。

内生价值的存在是外生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外生价值是对内生价值的开发,通过内生价值发挥其收益性效用。

所以在计量人力资本价值时还应该考虑内生价值。

从未来价值的角度看,人力资本价值的定义为人力资本在组织中预期服务期内所能提供未来服务的估计现值。

RonMoore指出衡量人力资本价值并不能仅仅通过衡量其带来的当期价值,还应该预测其可能带来的未来价值效应。

从市场决定的角度看,人力资本价值的多少应该由市场决定。

通过市场决定人力资本的价值,其理论基础是比较成熟的,其运用的现实前提是必须具备较为发达、完善的人力资本市场作为支撑。

然而现实中虽然价格总是在价值的上下波动,但价格一般都是不完全等于价值的。

笔者认为,就人力资本内在价值与未来价值之关系而言,内在价值是创造未来价值的基础,未来价值则是人力资本内在价值形成和投资的基本动因,也是人力资本价值的本质内涵。

因此,人力资本价值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为劳动力,由于其内生性和外生性而形成的价值;二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所创造的新价值。

(二)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人力资本经济学计量方法。

国内研究文献中,王金营从产出和投入两个角度对人力资本价值的经济学计量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纳与总结,这里借鉴其相关内容和研究结论进行分析(表1)。

经济学对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侧重于宏观领域的研究思路以及人的内在价值,更多的是对人力资本价值存量的计量。

然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时期内,其内在价值也不相同,而且仅通过内在价值来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经济学计量方法也未能将影响人力资本质量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充分体现其中,所以按人的内在价值计量人力资本价值较为困难。

人力资本会计学计量方法。

会计学上对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则侧重于微观领域的研究思路,通常是按劳动者的工资、福利、津贴以及企业的收益等计量未来价值并加以贴现。

其更偏重于对人力资源的计量,对于明确地以“人力资本”为对象的计量方法尚未明确提出。

为了与文献中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仍然沿用“人力资源”一词。

以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为基础的价值计量方法(表2)。

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或资本,作为其载体的人本身,具有自主能动性,然而从投入———成本的角度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仅计量了人力资源成本的价值,无法反映人力资本的真实价值,而且以上方法的都存在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可靠性问题。

实际的做法是以历史成本作为人力资源的主要计量模式,因为它客观真实,确实是企业已经支付的成本代价,任何信息使用者都必然要求获得这些真实的信息。

同时企业可以提供按重置成本、机会成本、加工成本计量的辅助人力资源信息,以满足对此类信息有特殊要求的信息使用者。

以产出———收益为基础的价值计量方法主要包括:货币性计量方法(表3)和非货币性计量方法(表4)。

李锡元王小啊: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文献综述56・学术2008年第8期上述各种方法虽然都有优点,但也有缺点。

按照适用对象,其可分为个体价值计量和群体价值计量,如1、2、3是适用于群体价值计量的方法;4、5、6、7是适用于个体价值计量的方法,其中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由于其简单地将单个职工人力资源价值结果相加汇总求出人力资源的群体价值,所以本文认为其只适用于个人价值计量;8既可用于群体价值的计量,也可用个体价值的计量。

人力资源个人价值是构成资源总价值的基础,是群体价值的组成部分。

为此,本文认为个人价值模型与群体价值模型并不完全矛盾,他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但不能替代。

而上述方法并没有实现群体价值计量和个体价值计量的很好结合。

按照计量的价值基础,其可分为以未来工资报酬投入或已实现投入和以未来收益(为组织创造的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方法,如1、2、3、6、7是以未来收益为基础的计量方法,而4、5、8是以未来工资报酬投入或已实现投入为基础的计量方法。

其中1、2、4、5低估了人力资源价值,3、6、7高估了人力资源价值,8可能高估也可能低估人力资源价值。

可见,以上方法对人力资源价值的内涵没有做到全面的考虑。

另外,1、2的共同难点是未来收益或税后利润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本之间份额分割,而8可称为模拟市场评价法,但与真正的外部市场定价法相比,操作性差。

同时,以上方法除8外,所有的计量方法都深受对物质资本估价的收益现值法的影响,人力资源在未来不同时期贡献的不确定性、收益的波动性没有被考虑在内。

上述三种方法是目前理论和事务中较普遍接受的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

非货币性计量方法的特点在于认为人力资源价值由个人或组织的特征决定。

通过周期性评估,其能动态反映人力资源价值,可以说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分析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有些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所提供的数据是货币性计量方法的基础数据。

然而,非货币性计量方法的相关衡量指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评估人力资源价值时往往带有主观性,评估过程比较繁琐。

计量角度计量方法代表人物及主要内容优点缺点以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为基础历史成本法布鲁梅特、弗兰霍尔茨和帕利1968年:用企业取得、开发、维持人力资源时发生的实际支出来计量人力资源成本(1)根据实际支出记录人力资源投资,提供的信息客观、准确、可靠使人力资源信息与其他资源信息具有可比性(2)较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1)忽视了人力资源并不同于其他资源这一事实(2)对人力资源积累过程中很重要的社会投入部分未予考虑重置成本法弗兰霍尔茨1974年:计量企业在现时条件下重新取得或通过培训取得与现有职工的技术水平、素质和工作能力相当的职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或者是现时条件下取得和培训符合特定工作岗位要求的职工所应发生的全部成本(1)反应了企业于当前市场条件下在现有人员身上所凝结的全部投资(2)有利于合理补偿和重置人力资源(3)便于内部信息使用者做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正确决策(1)人力资源现实成本的估算很难找到一个社会公允的重置成本,有较强的主观性(2)脱离了传统的会计模式,难被人们接受机会成本法赫奇曼和琼斯1967年:以职工离职或离岗使某个组织所蒙受的经济损失作为人力资源成本的计价依据(1)对管理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用人力资源的消失给企业的损失表示人力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1)类似重置成本法有不可靠的缺点(2)人力资源的机会成本既不代表企业的投入成本,又不代表人力资源的创造价值加工成本法安吉尔:将人力资源价值的形成过程视为“加工”过程,人力资源的价值就是将一个人培养到能创造价值为止的整个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1)根据实际支出记录人力资源投资(2)不局限于计量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计量范围广(1)加工成本难以收集并逐一计量(2)人力资源价值与其形成过程中投入的资源之间没有必然联系(3)加工成本与人力资源价值也不一定存在正比关系计量角度计量方法主要内容优点缺点经济学计量方法产出角度劳动报酬法用劳动者的平均劳动所得来体现劳动者身上所蕴含的人力资本(1)理论上,劳动者报酬直接是产出的一部分,用它来体现人力资本精确明了、计算简单(2)将投入与产出紧密联系、简明清晰(1)实际运用中,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供给—人力资本报酬三者难于精确匹配,误差较大(2)不能准确计量人力资本的实际存量价值投入角度学历指数法对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赋予不同的学历指数,将学历指数作为权数进行加权求和考虑了知识的积累效应主观性强、缺乏客观依据技术等级或职称等级法按照劳动者的技术等级或职称加权比学历指数法更能反映不同劳动者所含人力资本产出的实际贡献现实劳动力认证体系和劳动者市场不统一、不完善,导致(1)不能准确反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及贡献(2)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实际运用存在诸多困难教育经费法从人力资本核算的角度测算培养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成本重视人力资本教育投资(1)培养劳动力的成本支出是多方面的,数据的可得性差(2)数据统计不完全、准确性较差(3)不同数据来源的资料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可比性差人才与非技术劳动的分解法对劳动投入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人力资本和普通资本,或所谓的人才和非技术劳动力,从而分别计量他们对产出的贡献强调人力资本对产出的重大贡献(1)有关人才的定于备受争议,指标选取的不同,造成计量结构不一致(2)人才投入只占全部人力资本投入总额的一部分,低估了人力资本总投入水平受教育年限法将劳动力分类,然后按照不同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特质对其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总的人力资本存量(1)简明扼要,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比较有保障,其对人力资本存量最具有代表性(2)排除了人为主观因素与工资等分配政策和制度影响(1)忽略或无法计算知识的积累效应,认为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是呈算术级增长(2)不能充分反映不同教育阶段的时间价值存在巨大差异表1人力资本经济学计量方法的优缺点比较表2以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为基础的价值计量方法优缺点比较57三、国内外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研究新进展(一)国内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研究发展国内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是近年来才开始的一个前沿课题,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有:樊培银、徐凤霞(2002)提出了调整后的完全价值法,该法的难点在于未来收益和税后利润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之间的分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