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学期报告

对一种新的城市研究方法的思考读《上海制造》等相关文献后有感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 建筑理论研究

课程教授: 王骏阳

1.总述:

该书由同济大学教授李翔宁所著,合作者为犬吠工作室的冢本由晴。李翔宁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时代建筑》杂志客座编辑。冢本由晴,日本建筑师,创办了犬吠工作室。被公认为当今民用建筑设计的代表人物,近年来一直从事“建筑行为学”的研究。他早先与貝島桃代、黑田潤三共同编写了《东京制造》一书,在此书中他列举了一些东京的不经意的小尺度建筑,虽然这些建筑不是出自建筑师之手,可正是因为他们的复杂,多样,共同构成了东京城市特征与多样性。而《上海制造》一书就是在《东京制造》的基础上对上海的一些不同的建筑进行研究。

“上海制造”这本书发掘上海这座城市最为人关注和最容易被

忽视的都市基因:从城市地标建筑到违章建筑、从公共空间到建筑废墟,这些既典型又非典型的建筑和空间,彼此分离、并臵、侵入、交叉、覆盖,共同组成了一个异质混合、重新呈现的上海。而最后通过抽取的基因再组合成的城市图景,经过了折射、过滤和变形,显得既熟悉又疏离,不同的观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上海记忆、欲望和想象,一个拼贴的异托邦。

如果说东京更像是一个将不同建筑体量和空间并臵后而具有不

同特征的城市区域,那么在上海,这些异质的空间类型则以一种更“像素化”的方式被打散后揉在一起。在东京清晰可辨的高层、多层、低层区和大中小不同尺度的地块,在上海几乎可以在每一个地块中找

到,所以上海成为了一座绵延密布着异质混杂建筑类型的都市。或者换一个角度说,任选一张特定尺寸的城市街区的总平面图,根据其尺度、建筑高度和空间组合模式这些信息,你基本可以猜测出大致可能在东京哪几个地段。而这在上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混合了不同建筑类型的地块,彼此之间又是那么一致,几乎成为一种“通属”的地块。上海每一个地块上所容纳的基因都差不多。

2.东京制造:

《东京制造》是冢本由晴、貝島桃代、黑田潤三写的一本关于东京都市日常无名建筑现象的书,如果说文丘里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在于揭示大众消费主义至上的“布景式”建筑的深层隐喻,那么《东京制造》讨论的是在以空间效益最大化为前提的东京日常建筑的生成逻辑,如果一定要给这种建筑现象起个名字,“精明建筑学”大概挺合适。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在这个小岛上容纳这多达两亿人口,如何合理高效的运用已有的空间是所有日本人面临的一个问题。然而在日本很多地方都处处体现着“精明建筑学”的建筑理念。如超市屋顶被作为驾校训练场,环形立交桥中间作为网球场,神社被放在商店街的屋顶上,这种组合有时没有什么理由,只要哪里有大小合适的“空白”,哪里就会被填满,冢本由晴将这些建筑称作“滥建筑”,而它们在城市设计的层面与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最大化的整合与

关联,因为将这个整体称为“环境单元”。

比较有趣的是这本书中提出的“开/关”理论,冢本由晴认为,有“环境单元”整合所制造出来的秩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类的秩序、含有物理构造的技术秩序、使用方式形成的秩序,秩序一致的记为开(即ON),秩序不一致的记为关(即为OFF),如在巴士停车上的上面建造住宅楼的情况下,在类型和结构上都是一致的即为开(ON),但在使用上没有任何关联(OFF)。而我们传统建筑学意义上认识的建筑师三个秩序基本都为关(ON),即使有功能复合的综合体也是在精心组织下产生的,绝非是为了填补空缺而建造,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干净”的,这样的城市无疑也是“秩序井然”的,但他们塑造空间的可能性却远不如“滥建筑”多,如果每种秩序都有开关两种可能,那三种秩序的叠加则是2的三次方即8种可能,如果不受限于三种秩序上的一致性,则给了环境更多的发掘潜力,这就是《东京制作》的案例所呈现的。

冢本由晴在书中总结了十个思考《东京制造》的关键词,异种格斗技、自动尺寸、宠物尺寸、物流都市、运动的、副产物、都市居住、机械即建筑、都市生态系统、假象基地。

这十个词基本可以囊括所有的案例,概括的非常精准,书中也常常能发现作者新鲜的视角和观点,如案例27的立交桥下球场,作者形容它“想象被螺旋斜坡道与车流白色噪音包围的网球赛,仿佛身处美国公开赛的观众席与欢呼声浪中一般充满临场感。”又如案例45的隧道上的神社,作者写道“在利用新干线通勤途中不知不觉就已参

拜神社上百次。”均是对这种“错位”的复合“建筑”的谐趣调侃。冢本由晴罗列了一些具体的案例,但是并没有试图通过这些案例来解决宏大的都市问题,但这也许也是略有遗憾的地方。例如书中有大量是高架桥下空间以及屋顶空间的利用,也许这些案例的产生本身是事前没有预设,在后期使用中慢慢加入的,具有相当的偶然性,但如果逆向思考,如果一开始就以空间效益最大化或增加后续利用的可能性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结果会不会更好?

再者,同样是多种功能的复合,污水处理厂上面做公园的复合显然与超市上面做驾校训练场的复合有显著地差别,前者有政府将公共福利与公共危害捆绑销售的嫌疑,后者则仅仅只是单纯的空间复合。又如40蜈蚣住宅,就非常有代表性,以高架桥墩之间的空间作为一个单元,整齐排布了43户独栋住宅作为民营铁道员工住宅。虽然不清楚日本企业的运作规律,但普遍认为高架桥下的空间应该是属于公共空间的范畴,桥下建屋通常被认为是违规建造,但也许是这个民营铁道公司与政府达成了某种协议,争取到了一段桥下的空间来做宿舍,因此这排房屋也就没有通常违规搭建的破败和混乱,这些案例背后产生机制和运营方式都无法从书中得知。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书中对“开/关”理论的解释不甚详细,其实按照三种秩序开关组合而成的8种不同类别分类总结也是个不错的

解读方式,但是其具体的运作方式和数比关系在书中并没有很好地得

到体现。

3.上海制造:

看完了李翔宁的《上海制造》这本书后,将上海制造和东京制造进行了对比,上海这座城市虽然和东京一样,是一座极其复杂多样的城市,但是,它与东京截然不同,它的要素是那么难以捉摸的透。以至于构成了上海特有的特征。

虽然上海和东京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东京制造和上海制造的研究也有相似之处,《东京制造》中侧重城市研究和对当代都市的浓烈批判特色,也在《上海制造》中得以体现。在东京制造中,冢本由晴放弃了传统的职业建筑师判断建筑好坏的专业原则,怀着一种孩童似的心态,怀揣着一种对非专业创造的尊重,研究了东京典型的一些街角旮旯或者一些居民自己搭建的小尺度建筑。他提出了“烂建筑”的概念,强调这些以建筑师专业眼光来看毫不起眼的小建筑,实际上却由于浓厚的生活味道和复杂成因而不乏可爱之处。在这本书之后,他又提出了“宠物建筑学”的概念,把东京当作自己最喜欢的空间进行研究,对小尺度的建筑如药房、超市、咖啡馆等进行采样,展现出一个通常不为人们所熟识的东京。

在《上海制造》中和想象中的“宠物建筑”相似的建筑是其中的一部分。莫干山路因为拆迁而留下的废墟,在挑选者看来,将可能成为城市的游乐场;而被命名为“都市巢居”的那幢加建的小楼,则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