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
想深受儒家文化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
人格修养。他主张以爱为核心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和创新精神。
陶行知提出了“爱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培养
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爱和理解引导学生。他提倡教师要像孩子一
样思考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真挚的关系。只有教师的爱和关心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使他们
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
陶行知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他认为教育的
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他主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他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倡在学习过程中注重
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他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参与各
种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
的能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他认为教育的目
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他认为学生
应该具备健康的人格,具备高尚的品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具备
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提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
感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使其成为优秀的公民。
总的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爱的教育”为核心,强调培养
陶行知教育思想解读
陶行知教育思想解读
一、陶行知生平简介
陶行知(1891---1946)他出生在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免费入塾读书。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曾经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文科毕业后,便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最初攻读市政,后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师从杜威,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
二、陶行知教育理论内容与意义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五四”以后中国最有影响的著名的进步教育家。他的一系列进步教育理论包括生活教育、平民教育、普及教育等思想,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尤其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对中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至今仍颇具现实性和启发性。而他的成人教育思想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宣传,至少没有得以深入的研究。
三、陶行知成人教育思想简述
成人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成人教育的意义、宗旨、内容、方法等问题的论解,旨意明确、精要深邃,非常切合成人的实际和特点,也很贴近现代成人教育的理念,值得人们很好地发掘、整理并加以合理的吸收、利用。他的成人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性和参考价值。下面就从这些方面一一详细地论述。
(一)、对成人教育的意义和宗旨的精要阐释
陶行知不仅对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学校教育进行了精辟的理论阐释,提出了颇有深度的见解,而且对以各类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成人教育,也进行了不懈探索,从而提出了其独到的成人教育的见解和主张。他对成人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对社会发展意义的论述,反映了其基本的成人教育观,是我们认识并把握其成人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中国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深受人们的关注和称赞。陶行知提倡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仍然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将介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于当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陶行知强调,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以帮助孩子们学会生活为最终目的。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是针对知识本身的传授,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自然发展,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2、德育第一,智育第二
陶行知认为,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智育只是其次要任务。他主张学校应该在德育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品德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只有通过德育,才能够培养出健康而有用的人才。
3、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陶行知主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认为教育应该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他认为,教师应该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4、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陶行知认为,知识和能力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但知
识只是能力的一部分。他主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课堂到实践,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融入生活中,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他认为,这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
5、班主任作为家长同样重要
陶行知认为,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他主张班主任应该像学生的家长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情感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陶行知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他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道德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和课程设置。以下是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解析和对我们的启示。
一、道德教育
陶行知强调道德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要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并以积极、诚实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困难。
陶行知的思想对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启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包括道德和品格的培养。我们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品德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做一个良好的公民。
二、学生自主学习
陶行知主张学生应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能力。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以兴趣为中心,而不是强制性地学习某些课程。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他们所喜欢的学科,并且也应该有足够的自发能力来学习。
陶行知认为,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需求,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陶行知的思想对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启示:学生应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能力。我们应该倡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
三、课程设置
陶行知主张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他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各个方面能力。除了学科之外,还包括艺术、体育、实践等综合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造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可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革精神和全民意识(宏观教育)
1、要敢当一流的教育家
提倡做“第一流的教育家”。这种教育家一要敢于探索未发明的真理,不怕辛苦,不怕失败,一心要把奥妙的新理一个一个地发现出来;二要敢入未开化的疆土,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我们未尽到责任。
2、要改革考试制度
陶行知是改革旧考试制度的倡导者。他在1934年写的《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一文中,对旧的考试方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与抨击。他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教,甚而言之不必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现在中学校有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准备赶考,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赶考首先赶走了脸上的血色,
赶走了健康,赶走了父母之关怀,赶走了对民族人类的责任”。因此,他大声疾呼:“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这是六十多年前陶行知的呼喊,真好像是针对我们今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而说的。
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摘要】
陶行知是20世纪著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一直为人们所推崇。他的教育思想深受儒家文化及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陶行知的教育宗旨是“爱、智、勤、仁”,
注重爱心与智慧的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他提倡“以生为本,以教为辅”,强调尊重学生个性,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灵活性与
多样性。陶行知的教育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以人为中心的
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在教育实践中,陶行知注重
学生的体验和实践,提倡“德育为先,学习为本”。陶行知的教育思
想对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渊源、宗旨、方法、价值观、实践、浅析、结论
1. 引言
1.1 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深受儒家传统
文化和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他主张培
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内在素质的培养,强调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追求人格完善。陶行
知强调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引导学生探究真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推动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体现了“爱与严”的教育理念,即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和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他们健康成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实践教育和生活教育,主张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和成长,通过生活的点滴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修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立足于传统文化、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实践与创新的综合性思想体系,对当今教育事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年-1946年),字云卿,号维庵,江苏无锡人,是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深受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进步教育思想的影响,他提出了以“爱”的教育
理念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独立思考和社会责
任感,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他认为每
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潜能。因此,教育
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陶行知主张培
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和发现自己的
兴趣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实现个
人全面发展。
其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
公民。陶行知主张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
养学生的公德、集体观念和服务意识,使他们能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为社会作出贡献。他强调教育的使命是塑造良好的人格,引导
学生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关注社会公共利益。
此外,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的培养。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不是
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陶行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探索和质疑,培
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主张学校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
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和判
断能力。
最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关联性。他认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字石城,号幼庵,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
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教育活动之父”。他主张“以学生为本”,强调培养学
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倡实践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本文
将从他的教育思想、实践和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内
容的独特理解和创新。首先,他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认为教育应当以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
个性与创造力。他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教育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仅仅灌输知识。他指出:“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人,这是教育的目标”。这一理念对
中国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中国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
成长和发展。
其次,陶行知注重实践教育。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应当与实际生活
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亲身经历和实地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
度和学习效果。他提出的“实践教学法”就是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本领和知识。他强调:“教育不能停留在『教』的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走向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
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陶行知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
生的品德、智力和体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他提倡的教育内
容应当是多样的,包括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体育、
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技能。他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评价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评价
陶行知(1891年-1946年),江苏常州人,中国教育家、文化名人,被誉为“中国的卢梭”和“中国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育思想,强调了个性自由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中国现代
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评价:陶行知教育思想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与传统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不同,陶行知强调培养
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
养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独立思考、有创造力的人。
首先,陶行知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他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
个性特点,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的教
学计划。他提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倾听学生的声音,尊
重学生的个性,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其次,陶行知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才
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
主张学校应该提供实践教学的机会,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让学
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体验知识。这种强调实践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
学习更加有趣和具有实际意义,使学生能够从抽象的知识中获得真正
的体验和理解。
此外,陶行知还强调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
人。他强调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造福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他提倡教育要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批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前言: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文章,文章是由
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
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本文档下载
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本店铺将会继
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感
谢支持!
正文:
就一般而言我们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以下内容:
一、引言
陶行知,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其一生致力于教育
改革与实践,形成了独特而深刻的教育思想体系。他主张教育要面向
生活、面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中国现代
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他主
张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他
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需求,满足
学生的成长需要。陶行知认为,只有将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
三、社会即学校
在陶行知看来,社会是一个更大的学校,它比传统的学校更能提
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学习空间。他主张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将社会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他提出“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认
为学生应该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从社会中汲取知识、锻炼能力。这
种教育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具有社会
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四、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
(一)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另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如下含义: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他特别强调“做”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看完了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的报告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让我有幸第一次全面了解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报告中也介绍了一点,陶行知在国外求学时受杜威的影响很大,通过比较两个人的教育思想,我发现两个人的教育主张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或者说相通性,所以在这里我想结合杜威的教育思想以及我自己的感悟浅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陶行知所主张的生活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他认为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
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
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他认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人成长,所以教育本身就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即生活. 比较之下我觉得教育与生活本身就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我们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否者就会有失偏颇,教育来自生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同时教育也在无形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活的认识.
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
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而陶行知指出“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年-1946年),字玉林,浙江宁波人,中国近代教育家、作家、思想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儿童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他主张“以儿童为本”,强调儿童个体的发展与独立性。他的教育思想在进步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者。
陶行知认为,儿童教育应该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出发。他主张在教育中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点,不将儿童简单地看作成人的缩小版,而是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让他们通过自主的实践与探索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陶行知提出了“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工作应围绕儿童的需求与兴趣展开。他注重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倡导鼓励儿童自主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反对机械的灌输教育和应试教育,认为应该通过培养儿童的兴趣与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儿童在学习中得到实践与体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陶行知提倡的教育方法主要有:“实际教育法”、“做中学”、“生活化教育法”等。他认为教育要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践与体验,让儿童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主张教育要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关注培养儿童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并通过生活中的经历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陶行知还特别强调教育的人性化。他认为儿童的个性发
展是教育的核心目标,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儿童的个体差异,不刻意追求标准化的模式,而是应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他主张通过关心和呵护来激发儿童的人性化需求,给予他们温暖与爱护,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陶行知简单总结教育思想
陶行知简单总结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
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精神三个方面。下面将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简单总结。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理智、有情感、有判断力、有良好的品质和道德的人。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包括智力、体育、艺术等方面。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他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他认为通过亲身参与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他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爱的教育和教育精神。他认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情。他主张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互相尊重和理解。他强调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和行为来影响学生,传递正面的价值观。他提倡教育要有高尚的品质和精神,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具有内涵和
品质的人。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强调爱的教育和教育精神。他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对后来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仅对中国,对世界范围的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培养有创造力和质量的新一代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doc
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doc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篇一
一、把心用上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孜孜不倦地谱写了“爱满天下”和“生活即教育”理论。作为老师你得忍得住贫穷和寂寞。所以我思考着“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践行着“哪里有积极,我只是把别人搓麻将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哪里有积极,我只是把爬天马山栈道、走石锣鼓湿地公园与教学反思结合在一起了”。老师,就是要把心用上,用心做事;争取做好,不图回报。
二、爱满课堂
1.热爱学生,更加热爱落后生。许多老师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平淡无奇的学生“一带而过”;对少数落后生“心不在焉”,甚至对其“闪光点”也熟视无睹,对其缺点则耿耿于怀。这样即便获得某些的成功,也必定付出牺牲大部分学生的代价。落后生在学校、在家里都得不到老师、同学、家长和亲人的喝彩,这时候谁注意到他的“闪光点”和进步之所在,那必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2.挖掘爱的素材。生物学是研究动物、植物和人本身,人和动物是有感情的,植物也不例外。听闻有某大学生“轻生”的。消息,拿出天马山上发现的倒下约20年古树的照片,说它竟然还活着!这就是植物,目标就是为了“活着”,为了“活”得更好,身
为高级动物的你呢?
在《生殖与发育》教学中插入“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的感恩素材。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乌鸦仔有衍食喂母乌鸦的情义,为人子女能不孝顺父母?难道连羊羔和乌鸦都不如?
3.把抽象的知识人性化。生物学知识抽象,把它人性化处理后,就理解容易了。如:保护色和拟态就是弱者为了隐藏自己、免受侵害;警戒色就是强者挑战他人、谁敢惹我。为什么兔子不吃窝边草呢?难得非得要暴露自己的目标不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
我们大家都知道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教学做”合一是他的教育思想理论生活教育论的一个方面。他的意思是,在生活中,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于学的中心,教着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特别强调“做”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他的这个观点,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有助于培养青年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创作教育的方法——“六大解放”中,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这一点对于今天家庭的独生子女来说非常重要。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任性、好逸恶劳。动手能力差。各种事情都有父母包办。可见,今天的家庭教的可悲性。在教育中使孩子多动手操作是非常有效的教育途径。
另外创造教育的方法解放孩子的空间给孩子创造广阔的舞台。现在大部分学校,由于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害怕孩子出事担负责任,大部分的教育都在学校中进行,学校教育在教室中进行,所以孩子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一些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机会观望。孩子的课外知识困乏,缺少丰富的资料和应付的能力,以致束缚了孩子的创造力。可见解放孩子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师以身作则的理论中,热爱学生,爱满天下。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一位好的老师是孩子一生中的转折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修养的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己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使学生成为高尚的人,教师要应有高尚的师德。
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终身致力于民众的教育事业,把教育普及到民间,为劳苦大众服务,陶行知是第一人。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一、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活动
年,陶行知出生在安徽省歙县,岁入家乡的私塾读书;岁进入歙县的崇一学堂免费学习;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同年由金陵大学保送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政治学,后来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受教于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孟禄;年毕业回国。
陶行知回国后,积极投身建设新教育的实践。19l—年协同杜威、孟禄进行了教育实验和教育调查工作;年陶行知辞去了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一职,与晏阳初等人成立了平民教育促进会;年月在南京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论。后来,由于晓庄师范学校师生积极支持工人罢工,南京政府下令关闭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被迫流亡日本;年陶行知回国,开始从事“科学下嫁"运动;年在上海市郊创办山海工学团;年由于上海“八一三事件”爆发,山海工学团被迫停办;年月陶行知在重庆北陪的凤凰山为难童创立了发展特殊才能的育才学校;年创办《民主星期刊》;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年与李公朴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任校长;年月回到上海,患脑溢血逝世。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
(一)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
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
‘社会即学校’。”
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另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如下含义: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他特别强调“做”在
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