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气体摩尔体积 教案

气体摩尔体积 教案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教案标题:气体摩尔体积

教案目标:

1. 理解和定义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 掌握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的方法;

3.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引导学生回顾摩尔的概念,即1摩尔物质包含6.02×10^23个粒子。

2. 提问学生:在相同条件下,相同摩尔的气体占据的体积是否相同?为什么?知识讲解:

1. 介绍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在相同条件下,1摩尔气体所占据的体积为气体的摩尔体积。

2. 解释为什么在相同条件下,相同摩尔的气体占据的体积相同: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为气体压强,V为体积,n为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 为温度),当压强、摩尔数和温度相同时,体积也相同。

实验演示:

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展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 实验材料:气球、水杯、吹气筒。

3. 实验步骤:

a. 将一个气球充满空气,然后将气球放入水杯中,观察气球的体积变化。

b. 使用吹气筒将气球充满空气,并测量气球的直径和体积。

c. 计算气球的摩尔体积。

讨论与总结:

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2. 解释为什么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的性质无关。

拓展活动:

1. 提供更多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气体摩尔体积在化学、物理和工程等领域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并执行一个与气体摩尔体积相关的实验。

评估:

1. 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测试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教案扩展:

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了解更多关于气体性质和行为的知识。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理解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实验方法和数据的严谨态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

1.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

3.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气体状态方程,并提出问题:“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其中的气体粒子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后,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第二步:探究(30分钟)

1.实验操作:实验装置为气体收集瓶、氢气生成器、瓶塞、温度计和压力计。实验步骤如下:

(1)将气体生成器接在气体收集瓶上,放入温度计和压力计。

(2)从气体生成器中放入一定量的氢气,记录气体的体积、温度和压强。

(3)反复进行实验,改变氢气的摩尔量,记录数据。

2.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气体摩尔体积,讨论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的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成正比,与摩尔量成反比的规律。

第三步:总结(15分钟)

教师总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学生共同讨论总结规律,并进行概念澄清。

第四步:拓展(20分钟)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果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或压强,气体摩尔体积会有何变化?”学生自由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在一旁辅导和引导。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科学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2.通过学生的置疑、解疑,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及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回顾物质的量与微粒数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投影)

展示:问题2:在同温同压下,1 mol固体、液体的体积是否相同?

问题3:在同温同压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否相同?

学生:1.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固体、液体物质的体积不同

2.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气体物质的体积相同

问题3:不同温度、压强下,1 mol气体体积为何不同?

[讨论]请大家阅读22~23页及图1—3—1,讨论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 [学生]讨论,探究。

[提问]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那些因素?

[学生]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物质微粒数的多少、微粒本身的大小和微粒之间的距离三个因素。

[提问]当微粒数一定时,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什么因素?

[学生]当微粒数一定时,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微粒本身的大小,而气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微粒之间的距离。

[提问]为什么相同条件下,1 mol固、液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不同,而1 mol气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却基本相同?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气体的摩尔体积的概念;

2.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

3.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1. 摩尔体积的概念: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摩尔气体所占据的体积。

2. 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

a. 在标准状态下(温度为273.15K,压力为1 atm),1摩尔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

b. 根据摩尔体积的定义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以计算出摩尔体积。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发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讲解:向学生给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

算方法。

3. 实验观察:提供一个具体的实验场景,让学生自行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和测量不同气体在

给定温度和压力下的摩尔体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探讨和总结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种类、

温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4. 练习与巩固:出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气体的摩尔体积,并通过讨论和解

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计算特定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或在摩尔体积变化的情况下计算气体的温度、压力等。

6. 总结与评价: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和重点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

1. 教学课件:包含摩尔体积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验设计等内容;

2.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用于实验观察和测量气体的摩尔体积;

3. 练习题和应用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设计

二、气体摩尔体积

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同温同压下:V 1/V 2=n 1/n 2=N 1/N 22.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3.符号:Vm 4.单位:L/mol

在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决定物质(固体气体)

体积的因素

温度粒子间距(气体)

压强

【预习案】阿伏加德罗定律

1.物质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

2.探究讨论(1)分析数据1mol 气体

0℃、101kPa 时的体积/L

1mol 液体20℃时体积/cm

3

1mol 固体

20℃时体积

/cm

3

H 2H 2O Fe O 2H 2SO 4

Al

3.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

的粒子。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相同条件结论

公式

语言叙述

同温同压V 1V 2=n 1n 2=N 1

N 2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同温同体积p 1p 2=n 1n 2=N 1N 2同温同体积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同温同压ρ1ρ2=M 1

M 2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同温同压同体积m 1m 2=M 1M 2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其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气体摩尔体积定义:单位

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单位和符号:单位为

l 和l,符号为V m 。

表达式:V m =V

n 。

特例:标准状况下(即0℃和101kPa),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使用气体摩尔体积四注意

【情境导学】阿伏加德罗定律

(2)结论

①温度和压强一定,1mol 不同的固体或液体所含粒子数目,而粒子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教案标题: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教案目标:

1. 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测量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性质和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帮助他们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知识讲解:

2. 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在相同条件下,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

3. 解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PV = 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温度。

实验操作:

4.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测量。

a. 实验器材准备:气体收集瓶、气压计、水槽等。

b. 实验步骤:

- 将气体收集瓶充满水,并倒置于水槽中。

- 通过导管将气体通入气体收集瓶中,等待气体与水完全反应。

- 观察气体收集瓶内的水位变化,并记录下气体的体积。

-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气体的摩尔体积。

实验结果分析:

5.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不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

a. 温度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保持压强和摩尔数不变,温度越高,气体摩尔体积越大。

b. 压强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保持温度和摩尔数不变,压强越高,气体摩尔体积越小。

c. 摩尔数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摩尔数越多,气体摩尔体积越大。

知识总结:

6. 总结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强调摩尔体积与温度、压强、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拓展活动:

7.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知识,如摩尔体积与气体分子大小、摩尔体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等。

高中化学必修1《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1《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学模块:《化学1》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内容属于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二个主题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的共性、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导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微观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通过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品质。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物质体积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研究事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的应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2、内容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对物质的量的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与宏观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摩尔质量的定义,故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建立微观与宏观联系的意识,为本节课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联系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的密切联系,并且在

认知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中,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本节若是直接给学生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这个数值,学生只能会简单的计算,但涉及到一些非计算也就是理论应用的题目时,就会不知所措。比如,学生只知道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却可能并不理解温度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一定值,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因此本课设计从引导学生发现1mol 不同固体、液体、气体体积不同入手,然后从微观决定因素及宏观上的影响因素找原因,然后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尊重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气体摩尔体积优秀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优秀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决定固体、液体、气体体积的因素。

2、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会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

3、会利用掌握阿伏伽德罗定律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判断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体积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影响气体体积因素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从微观上理解决定固体、液体、气体体积的因素,阿伏伽德罗定律的直观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用形象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教学环节:

作业

仅供参考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化学1《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的学习,要使学生运用物质的量作为宏观和微观的“桥梁”,揭示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这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而教材在编排上,是根据已知知识引出新疑问,通过探究发现规律,进而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出阿佛加德罗定律――有关气体定量计算的重要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摩尔质量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而结合初中物理知识,学生能够用物质的质量、密度来计算物质的体积;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能够压缩,而固、液体不能压缩有所了解。在能力方面:高一的孩子们具有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小组交流合作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但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没有养成、方法比较单一、能力很有限;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刻,还不善于从微观角度进行思考,需要教师课堂上通过模型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③理解22.4L/mol的使用条件。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②通过制作模型和动画演示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气体体积;③当堂达标检测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进一步体会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②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培养类比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④进一步树立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理念,学会用化学学科观点解释生活实际问题。

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气体摩尔体积》是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的标题是“从实验学化学”,教材把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章内容,且把它安排在第一章,一方面,突出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另一方面,揭示了本章教学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将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作为基础,并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突出了化学实验淡化了化学计算,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教材把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放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后,便于前后衔接;并为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作铺垫;也为物理学中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提供基础。

二、学情分析

能力分析:初三化学课本强调探究式教学,所以高一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探究习惯。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探究欲。而且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知识分析: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知识,在物理课中还学过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这些内容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已经做过电解水的实验,通过验证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来判断水的组成,但并没有研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另外不少学生还有一个错误的前概念,他们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和摩尔质量相似,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不同。其实同温同压下,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课堂实录】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②、借助图片演示,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气体体积。

③、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

②、当堂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③、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投入,循序渐进寻求真理的探究意识。

②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特殊到一般认识事物规律等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初步培养。

2.教学难点: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在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思维转化;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初步培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方法:以问题推进的小组内合作探究式教学

2、手段:动画、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请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探究案中<探究

二>,中心发言人准备展示、评价交流成果

教师综合评价学生表现

板书

决定1mol 物质体积的主要微观因素

固体 液体 气体 粒子数目 1mol 1mol 1mol

粒子大小

粒子间距

倾听、理解、记笔记

动画演示

等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的决定因素

欣赏、体会

微观形象化 观察思考

1mol 不同气体物质的体积

物质

状态

0 ℃ 101kPa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及说明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及说明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及说明

教学设计及说明: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气体的特性及摩尔体积的概念;

2.掌握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气体的特性:分子间无规则运动,具有压强、温度和体积三个变量;

2.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质量气体的体积。

三、教学过程:

1.导入(15分钟):

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实验现象引入气体的特性,如气泡在水中上升、打

气筒充气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理论讲解(30分钟):

通过P-V图表讲解气体的特性,引入摩尔体积的定义。讲解摩尔体积

与温度、压强、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讲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的

摩尔体积概念。

3.实验操作(60分钟):

学生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容器、气管、测量装置等;

步骤二:将一定质量的气体注入容器中,并记录下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

步骤三: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气体的摩尔体积;

4.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讨论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不同气体的摩尔体积,理解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5.总结归纳(15分钟):

学生总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教师予以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评估:

1.实验操作能力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评估其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知识理解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气体特性和摩尔体积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准备:

1.实验器材:容器、气管、测量装置等;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本节的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教

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

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

方法,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2

课时。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计量气体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

充对气体计量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三、思路说明

从教学方式与实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目标的关系来看,

探究式教学应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教学方式应体现学生

学习科学的过程,因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的

过程,理解了过程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方法,从而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真

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目标

(1)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掌握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3)通过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气体体积之间的换算,理解概念、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五、教学过程

【引入】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常常用到气体,而测量气体的体积往往比称量质量更方便。那么气体体积与它的物质的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今

天就来学习气体体积与其物质的量之间的桥梁——气体摩尔体积。

【板书】二、气体摩尔体积

【教师活动】播放电解水的实验视频。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大连102中学韩若慧)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气体摩尔体积》属于第一章《从实

验学化学》的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二个主题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的共性、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导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微观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品质。通过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品质。

3、情感与态度:通过对物质体积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研究事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通过多媒体等直

观教具的应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

【教学难点】影响气体体积的内在因素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黑板、实物展示

什么它们的体积各不相同呢?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物质体积

的大小呢?请同学们继续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三个

(1)物质的粒子数目(2)粒子的大小(3)粒子间的距离【多媒体投影】①构成固态结构微粒间距离的示意图②构成液态结构微粒间距离的示意图回答跃课堂气愤

回答和学生充分互动听讲让学生了解

原因记录

观看

思考

记忆

应用直观教使抽象的理

论更加具体化,便于学生理

解、接受,充分体现出多媒体

教学的优势

【实物展示】固态物质粉笔和液态的水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掌握摩尔体积的实验测量方法。

3.学会应用气体摩尔体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摩尔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摩尔体积的实验测量方法。

3.基于摩尔体积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步骤一:导入与概念讲解(20分钟)

1.导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提问学生对摩尔体积的认识,并从学生

的回答中引导出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摩尔气体所占据的体积。

2.概念讲解:首先讲解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分子间

距离比较远。由此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即单位摩尔气体所占据的体积。

3.计算方法:给出计算摩尔体积的公式,并结合示意图进行讲解。

步骤二:实验操作(30分钟)

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氢气的摩尔体积并计算摩尔体积的大小。

2.实验器材与试剂:氢气收集装置、烧杯、洗瓶、氢气发生装置、天平、温度计等。

3.实验步骤:

(1)设置实验装置,将氢气发生装置与气体收集装置连接。

(2)通过水分解反应制备氢气。

(3)测量氢气的体积,记录温度和压强。

4.数据处理: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氢气的摩尔体积。

(2)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并与同桌讨论思路和结果的正确性。

(3)收集学生的答案,讲解计算方法和正确答案。

步骤三:巩固与拓展(30分钟)

1.例题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问题,使用氧气摩尔体积的知识来解决。

例题:电力公司燃烧一氧化碳发电,假设氧气使用率为90%,次使用的氧气量为1000m³,求所需的一氧化碳的体积。

2.学生讨论并解答问题,引导学生从摩尔体积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公开课)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公开课)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汉台中学聂艳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理解和初步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 掌握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 。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探究意识;

2.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3.初步学会分析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投入,循序渐进寻求真理的探究意识;

2.渗透抓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特殊到一般认识事物规律等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形成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

2.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3.学生探究意识的初步培养。

[教学难点]

1.学生探究意识的初步培养

2.固体或液体体积的决定因素

[教学设计思路]

引入:已知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公式关系和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的公式关系,对于气体来讲,称其质量不如测其体积方便,那么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气体摩尔体积

一、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探究一:在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气体体积相同吗?1mol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相同吗?完成课本P13的“科学探究”。(PPT展示)

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但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探究二: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哪些?结合ppt,回答问题。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粒子的数目;②粒子的大小;③粒子间的平均距离

为什么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相同条件下,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阅读课本P14相关内容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一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设计阿城区继电高中

郑晓波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郑晓波阿城区继电高

一、教材分析)第一章第二节《化学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

自高中化学(必修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本节《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内容包括了气体摩尔体积和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两部分。他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学生在初中只知道直接运用质量守衡定律进行化学计算,还不知道根据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系数可以更快捷的进行计算,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既准又快的处理占计算比重较大的有气体参与的类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

(2)正确理解和初步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探究意识;

(2)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3)初步学会分析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投入,循序渐进寻求真理的探究意识;

(2)渗透抓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特殊到一般认识事物规律等哲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

1.形成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

2.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3.学生探究意识的初步培养。

四、教学难点

1.学生探究意识的初步培养

.固体或液体体积的决定因素2.

五、教学方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问题推进的探究式教学

学法指导:推理演绎、归纳总结

六、教学用品电脑多媒体、22.4L体积模型、大针管、烧杯

七、教学设计思路

(一).利用已有的物理公式V=m/ρ计算1mol的几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体

积,然后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对其进行质疑。

1、探究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动画演示)①粒子的数目②粒子的大小③粒

子间的平均距离(实验探究)

(1)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的主要原因(动画演示)

粒子的数目相同,粒子间的平均距离大小相对于粒子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前提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不同的固体或液体的粒子大小不

同,因此,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

(2)相同条件下,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的主要原因(动画演示)

粒子的数目相同,粒子的大小相对于粒子间的平均距离可以忽略不计,而相同条

件下,不同的气体的粒子间的平均距离(统计的结果)基本相同,因此,1mol

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2、探究气体的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因素(录像和动画模拟)

①温度对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②压强对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

3、归纳总结,导出气体摩尔体积概念、表达式、单位等。指出:标准状况下,

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4、随堂检测结合适当的练习,及时反馈并总结出使用22.4L/mol时的注意事

八、教学流程图

九、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主要活学生主要活教学意环我们知道以物通过前面的学习可以讨论物质质量的量为桥梁其所含的粒子数的关系。那么,否通过体积来确定粒子数?如引明确本节课的这二者的桥梁又是什么呢可以观察、回忆、倾听、要学习内容温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主而知新内容投

第二气体摩尔体板倾听、记笔一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

根据投影数据用计算器计算物过体积,完成下表,保留小数点后从简单的密度倾

听、计算,并回答位算入手,先抑算结果扬的几种固体相同条件下1mo投液体

和气体的质量、密度和体你们发现了什么观察这些数据提律

初步培养学生结论总结思考并回答。学生可观察能力、在相同条件下(温度、压强会回答力和语言表达同),等物质的量的固体或液体投力体积不同。、在相同条

件下(温度、压强相2同),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基

[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2.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习题

[教学反思]

《气体摩尔体积》这节课为高一化学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从属于化学基本概念知识,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整体内容较为抽象,接受比较困难。为此,我在设计本

节课时,首先通过利用熟悉的物理公式计算1mol的几种不同状态的物质的体积

进行引入,然后让学生分析思考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对其进行质疑,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进而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在问题的引导和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被逐渐激活,并能够积极参与到探究的讨论中来。本节课重在学生的质疑、解疑,利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用简短的时间进行归纳总结,导出气体摩尔体积概念、表达式、单位等。最后通过随堂检测及时反馈并总结出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时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探究物质粒子的数目、大小、粒子间的平均距离对

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我制作了Flash动画模拟微观粒子在不同条件下体积大

小的变化,并适当的运用实验录像、学生模拟实验、以及模型等不同的教学媒体,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较好的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

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由于使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课件的演示来模拟展示学生的探究结果,更直观、更形象的帮

助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引入物理实验和实验录像,使学生产生学科交叉的新鲜感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控制和选择,通过准备的思考问题合理的引导,使本节课突出了重点,较好地控制了课堂节奏,在知识的给予上,注意推理演绎、归纳总结思想的渗透,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复习以及知识的迁移。本节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从反馈效果看,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学习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