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化石是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的。

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

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

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

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恐龙是陆地上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

2、化石的形成不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有很大的差别。

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为了吃到更高处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3、人们通过化石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

昆虫的化石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

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

4、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鱼死后(或者鱼被活埋)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下面是圆顶龙(左)和暴龙的头骨化石复原图,请你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前一种恐龙吃植物属草食动物,后一种恐龙吃动物属肉食动物。

5、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很大的变化。

马的前肢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包括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的变化。

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

这主要表现在现代马体型高大,中趾发达,更适应草原生活,牙齿也更适应取食。

人教鄂教版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探索宇宙》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探索宇宙》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探索宇宙》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班级:姓名:_______(总分:100分耗时:40分钟)大题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1.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太阳的一颗卫星。

B.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左右。

C.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球体。

D.地球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2.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B.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

C.月球的表面是不平整的,有许多陨石坑。

D.月球上有月兔、吴刚和桂树,没有嫦娥。

3.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一颗恒星,它在银河系中是静止不动的。

B.太阳内部发生着核聚变反映。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D.有8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4.下列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表述错误的是()。

A.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C.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

D.月亮的圆缺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5.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最近。

B.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个头最大。

C.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

D.水星和金星没有自己的卫星。

6.右图所示的行星是()。

A.地球B.火星C.木星D.土星7.第一个发明望远镜来观测星空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牛顿C.伽利略D.托勒密8.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时间是()。

A.1969年B.1970年C.1971年D.1972年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1.地球是_____的行星,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的现象,地球的公转产生了_______的现象。

2.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地月距离约为_________公里,其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9.5天。

3.地球和月球都位于________系,除了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外,太阳系还有_______、_______等天体。

4.日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三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现象。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古代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3.(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分之一。

4.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有(苔藓化石)、(三叶虫化石)、(琥珀昆虫化石)等。

5.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比较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6.不同的人造卫星有(通信)、(军事)、(气象)等各自的用途。

7.(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研制)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

8.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运载火箭)送上太空的。

9.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10.(银河系)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星系世界的一颗砂子。

11.现在人们可以登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宇宙空间研究宇宙。

12.我们是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开始学习科学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科学课的学习为断地深化和扩展。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恐龙是在海洋里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

(×)2.生物进化繁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环境的生存,不适应环境则被淘汰。

(√)3.地球的引力比月球表面引力大,是月球引力的6倍。

(√)4.月相的变化是没有周期性的。

(×)5.美国是至今唯一登上月球的国家。

(×)6.科学家猜测,恐龙的灭绝一是因为气候变冷使得草食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二是因为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及火山使得恐龙大量死去。

三是由于新星的辐射或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7.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8.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9.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

(√)10.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

鄂教六年级科学练习册(下)参考答案

鄂教六年级科学练习册(下)参考答案

鄂教六年级自然练习册(下)参考答案1 光的传播一、略;萤火虫、太阳、蜡烛、手电筒都是光源二、C三、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长、直线传播四、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一、1、画2、不会发光3、灯光直射到画面再反射到小同学眼里。

二、1、从1照射,光线反射到52、从2照射,光线反射到43、从3照射,光线反射到34、光线的反射也是直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5、直线、反射6、反射三、填空1、B2、B3、平面镜成像一、D二、D三、略4、光的折射一、1、光发生了折射。

二、渔夫要将鱼叉往看到鱼的位置偏下的地方才能叉到鱼。

因为光的折射会让看到的水中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高。

三、这位先生没有洗成澡。

因为光的折射会让看到的水中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高,所以水很深。

四、B5、凸透镜一、观察1、图1是倒立的缩小的像,图2是倒立的放大的像2、放大镜、望远镜3、金鱼变大了。

金鱼缸装满水就是个中间凸,边缘薄透明的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

4、凸二、白纸冒烟燃烧。

聚光三、略6、太阳光与彩虹一、1、略;红光的折射程度最小、紫光的折射程度最大。

2、因为阳光的七色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

二、因为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7、物体的颜色一、略二、无色玻璃七色光、红色玻璃红色光、黄色玻璃黄色光、蓝色玻璃蓝色光。

三、阿拉伯人白色衣服,因纽特人黑色衣服。

深、浅8、眼睛的科学一、略二、较暗的室内瞳孔变大、明亮的室外瞳孔变小,这是瞳孔适应光线的能力它就像照像机里的光圈一样,可以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大或缩小。

瞳孔决定光线进入晶状体(凸透镜)的强弱,有调节光强弱的作用。

三、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会让晶状体持续变厚,让它无法还原,造成眼睛看到的物品无法正常的成像落在视网膜上,成为近视眼。

9、近视眼的形成和预防一、1、倒立清晰的缩小的像。

2、无法看到清晰的像。

二、略三、略10、生物的进化(一)一、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

人教鄂教版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飞向”太空》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飞向”太空》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3年春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飞向”太空》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班级:姓名:_______(总分:100分耗时:40分钟)大题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关于飞行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行器是人类飞向天空、探索宇宙的主要运载工具。

B.人类早期的飞行器主要依靠热能和风能飞行。

C.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被称为航天器。

D.现代无人飞机也属于飞行器的一种。

2.下列几种飞行器,依靠加热空气改变空气密度以产生浮力的是()。

A B C D3.第一家动力飞机的发明时间是()。

A.1703年B.1803年C.1903年D.1913年4.下列飞行器中不属于航天器的是()。

A B C D5.下列关于人造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造卫星是飞行器的一种。

B.第一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美国。

C.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D.目前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围绕地球运转。

6.下列关于火箭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是最早利用火箭技术的国家。

B.火箭是人造卫星进入太空的主要运载工具。

C.火箭只能在地面上发射。

D.火箭是通过火箭尾部喷射高速气流而产生的反冲力飞上天空的。

7.科学家从下列哪种生物中获得启示,发明了雷达。

()A.蜻蜓B.蜜蜂C.蝙蝠D.飞鸟8.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A.费俊龙B.聂海胜C.翟志刚D.杨利伟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42分)1.飞向______,飞出______,探索浩瀚的_______,一直以来就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2.飞行器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工具。

3.人类的许多创造灵感来自于_________。

例如飞机机翼的设计正是受到______形状的启发,机身的形状也很像鸟的_______身体外形。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空气的_______。

4.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______、______等来改进工程技术系统,就是______学。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一)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一)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一)一、填空题1.古代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出版了震动世界的《》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3.()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分之一。

4.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有()、()、()等。

5.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比较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

6.不同的人造卫星有( )、()、()等各自的用途。

7.()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

8.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送上太空的。

9.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10.()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星系世界的一颗砂子。

11.现在人们可以登上(),在宇宙空间研究宇宙。

12.我们是从()开始学习科学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科学课的学习为断地深化和扩展。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恐龙是在海洋里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

()2.生物进化繁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环境的生存,不适应环境则被淘汰。

()3.地球的引力比月球表面引力大,是月球引力的6倍。

()4.月相的变化是没有周期性的。

()5.美国是至今唯一登上月球的国家。

()6.科学家猜测,恐龙的灭绝一是因为气候变冷使得草食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二是因为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及火山使得恐龙大量死去。

三是由于新星的辐射或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7.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8.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9.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

()10.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

()11.地球处于太阳系的正中心。

()12.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13.发射和制造宇宙飞船造价很高,并不划算。

()14.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

()三、选择题。

(填正确答案前的序号)1.月球上没有()。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二)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二)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二)一、填空题1.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

2.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

3.恐龙是陆地上的大型(),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

4.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的传说。

5.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

6.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离地球大约1.5亿()。

7.太阳发出的光,以每秒30万()的速度传播,到达地球要()分钟。

8.太阳是个()的大火球,全部由()构成。

9.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外,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于()。

10.人们把夏夜出现在天空中的一条银色的像河的带子叫()。

11.光年是计量()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的速度是()。

12.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发射成功。

13.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发射成功,2005年10月12日,我国()发射成功。

14.()是按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至少运行一圈的无人航天器。

15.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为了吃到更高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3.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4.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是农历十五前后。

()5.月亮上有桂花树和玉兔。

()6.夜来香在夜里开花,所以植物可以不需要太阳。

()7.太阳的能量对地球和人类的作用无所不在。

()8.慧星出现在天空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9.恒星就是在太空中位置不变,恒定不动的星。

()10.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是艰辛的,美国的航天飞机就发生过两次爆炸事故。

()11.太阳和太空中的所有的恒星都是可以自己发光的。

()12.发射人造卫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强大,没有别的用途。

()三、选择题。

(填正确答案前的序号)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练题第一单元(1——3课)第一课化石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4、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5、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6、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答:(通过研究古代的地层和古生物的化石,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的)7、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答:(不是,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8、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答:(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9、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答:(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10、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答:(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1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答:(鱼死后〈或者被活埋〉)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1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答:(前一种恐龙吃动物属肉食动物,后一种恐龙吃植物属草食动物,因为肉食动物的牙齿比较尖锐,草食动物一般牙齿扁平)13、化石有什么作用答:(从化石中可以看到现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揣度出现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形和生活环境,可以揣度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月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第二课探索动物的发展史1、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2、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3、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整现代类型的现代马4、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115、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答:(马的前肢变化有: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第二、四趾只留痕迹)6、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施展阐发在哪些方面答:(更能适应,主要表现在现代马体型高大,中趾发达。

2017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1-8课)考试试卷

2017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1-8课)考试试卷

2017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1-8课)考试试卷1、月球上没有()。

2、月球表面具有如下特征()。

A、月球上有风雨雷电B、月球上没有岩石3、长颈鹿的脖子之所以越来越长,是为了()。

A、好看B、适应环境、生存和繁衍4、生物进化学说是()提出的:5、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A、嫦娥一号B、神舟五号6、恐龙生活在距今()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

1、“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生物自然发展的规律。

(√)2、月球的变化是没有周期性的。

(×)3、地球的引力比月球表面引力大,是月球引力的6倍。

(×)4、恐龙是在海洋里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

(×)5、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动物和植物。

(√)三、填空题。

将答案写在对应的答题卡上,每空1分,共16分。

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间变成化石。

这些化石是研究古生物的重要证据。

2、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万公里,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

3、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5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体型像犬。

4、月球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月球本身没有自转,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反射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表面的结果。

四、将下列看月相的日期与相应的月连接起来。

①农历初一——新月②农历初二、三——娥眉月③农历初七、八——下弦月④农历十五左右——满月⑤农历二十二左右——残月五、简答题。

1、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在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六、操作技能题。

1、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带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带答案

六年级科学单元检测试卷(一)班级:姓名:得分:一.把你所了解的有关“生物的演变”方面的知识填在下面的方框中。

(8分)(说明:只要写出与“生物的演变”相关的知识,即可酌情给分)二.填空题:(16分)1.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出版的(《物种起源》)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2.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3.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4.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

5.月球上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183℃)。

6.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7.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8分)(√)1.达尔文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的。

(√)3.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

(×)4.地球和月球上的山脉是一样的。

(√)5.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一个小学生也能将它举起。

(×)6.月球上也有像地球上风雨雷电的现象发生。

(√)7.长颈鹿为了吃到更高树上的嫩叶,它的脖子逐渐变长。

(√)8.生物的生存权利就是生物对维持其生命及生存条件拥有的权利。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1.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目前公认的观点是(②)①火山爆发形成的②陨石撞击形成的③地震形成的2.月球围绕地球(③)方向运行。

①时针②顺时针③自西向东3.地球的地形地貌特点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②)。

①山峰②环形山③山川、河流4.月球的直径是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③)。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检测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检测题

一、远古地球上的生物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化石来研。

1、根据你的学习,说说什么是化石?2、你见过或知道哪些具体的生物化石,请至少写出四种。

3、中华龙鸟化石是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地层发现的。

请你推想中华龙鸟化石是怎样形成的?4、观察比较第3 页图中两种恐龙骨化石,推想它们分别吃什么?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二、观察不同年代马前肢化石复原图,研究下列问题。

1、写出相应不同时代马的名称和出现的时间。

2、从始祖马到现代马,马的前肢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现代马由哪些方面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5、请再举例谈谈,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的样子吗?三、根据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回答下列问题1、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什么学说?主要观点是什么?2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解释一下长颈鹿的颈部为什么这么长?3、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最快的动物,推想一下它们为什么会成为跑得最快的动物?6、恐龙是远古时期大型爬行动物,适于生存在气候温暖、动植物丰富的环境,请推想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有哪些?一、根据你对月球的认识,完成下面各小题。

1、填空: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地球万千米,直径千米,体积相当与地球的。

我们看到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比较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

2、推想:月球表面星罗棋布的众多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3. 宇航员发现,在地球上感觉很重的物体,到了月球上就能轻轻举起,这是什么原因?4、根据你搜集的情况,谈谈月球上的环境跟地球上相比还有哪些不同特点?二、根据你观察月球的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同一天的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是怎样变化的?请将你观察的变化情况写(或画)下来。

2、根据你在农历一个月中观察月球的现象,填写下表。

3、分析上表,谈谈在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怎样变化?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怎样变化?]4、分析月球怎样围绕地球转动?公转一周大约多少天?5、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三操作与推测。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一)答案一、填空题1.古代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3.(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分之一。

4.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有(苔藓化石)、(三叶虫化石)、(琥珀昆虫化石)等。

5.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比较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6.不同的人造卫星有(通信)、(军事)、(气象)等各自的用途。

7.(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研制)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

8.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运载火箭)送上太空的。

9.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10.(银河系)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星系世界的一颗砂子。

11.现在人们可以登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宇宙空间研究宇宙。

12.我们是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开始学习科学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科学课的学习为断地深化和扩展。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恐龙是在海洋里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

(×)2.生物进化繁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环境的生存,不适应环境则被淘汰。

(√)3.地球的引力比月球表面引力大,是月球引力的6倍。

(√)4.月相的变化是没有周期性的。

(×)5.美国是至今唯一登上月球的国家。

(×)6.科学家猜测,恐龙的灭绝一是因为气候变冷使得草食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二是因为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及火山使得恐龙大量死去。

三是由于新星的辐射或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7.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8.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9.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

(√)10.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22-04-01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22-04-01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班级:姓名:_______(总分:100分耗时:40分钟)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假如你有幸登上南极大陆,你会看到()。

A.鲸鱼在海面上戏水B. 企鹅在海里捕鱼C.熊趴在冰块上晒太阳D.海岸边布满了苔藓2.下列关于制作生态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在池塘、河边采集水源时要注意安全。

B.移动小鱼、小虾时动作要轻,避免它们受伤。

C.生态瓶里的水质没有要求。

D.生态瓶里的水草、沙石起到了模拟池塘环境的作用。

3.下列关于骆驼的说法,不正确是()。

A.骆驼是沙漠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B.骆驼是温顺的食草动物。

C.骆驼极能忍饥耐渴。

D.骆驼都有两个驼峰。

4.当非洲塞伦盖蒂大草原的水草干枯时,生活在那里的角马会()。

A.迁徙B.冬眠C.夏眠D.掉毛5.狗在夏天会伸出舌头,是因为它们()。

A.想吃东西B.想喝水C.想散热D.想咬人6.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

B.蚯蚓生活在松软的土里,能帮助植物生长。

C.蚯蚓身体表面光滑,没有刚毛。

D.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

7.当我们来到南美洲的热带丛林时,我们最有可能看到()。

A.斑马B.老虎C.山羊D.美洲狮。

8.下列几种动物会通过拟态的方式进行伪装的是()。

A B C D9.下列表述,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

A.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最重要的场所。

B.栖息着各种陆生和水生生物。

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的家园。

D.调节气候,净化水质。

10.2000年,联合国确定每年的()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A.4月22日B.5月22日C.6月22D.7月22日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1.企鹅生活在寒冷的________,骆驼生活在炎热的________,莲生活在池塘里。

动植物都有它们生活的家园。

2.地球上的栖息地多种多样,例如_______、_______、海洋、________等。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1——3课)一、填空题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得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得()。

2、被覆盖得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得变化,形成了()。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得(),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得()。

4、我们居住得地球上生活着()得生物。

5、最早得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

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得现代马。

7、()就是英国得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得《》一书,全面提出了()。

8、生物得繁衍就是在()得过程中发生得,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她个体更容易()下来。

9、恐龙就是陆地上生活得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就是当时地球上()得动物二、判断题(在您认为对得题后画√,错得画×)1、化石得形成就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得。

()2、古代得猛马象得牙齿比现代象得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得马与现代得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得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得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得树上得嫩叶,长颈鹿得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得生物进化学说得核心就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得生物?()2、地球上得生物自古以来就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3、古代得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4、昆虫得得化石一般就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得?()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四、实践技能题1、这就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就是怎样变成化石得。

()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得变化,形成了()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得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得前肢有什么变化?(2)、现代马比它们得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1〉、〈2〉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得地雀能生存下来,有得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5、瞧课本P10下图,现代得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一)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一)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一)一、填空题1.古代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出版了震动世界的《》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3.()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分之一。

4.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有()、()、()等。

5.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比较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

6.不同的人造卫星有( )、()、()等各自的用途。

7.()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

8.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送上太空的。

9.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10.()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星系世界的一颗砂子。

11.现在人们可以登上(),在宇宙空间研究宇宙。

12.我们是从()开始学习科学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科学课的学习为断地深化和扩展。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恐龙是在海洋里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

()2.生物进化繁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环境的生存,不适应环境则被淘汰。

()3.地球的引力比月球表面引力大,是月球引力的6倍。

()4.月相的变化是没有周期性的。

()5.美国是至今唯一登上月球的国家。

()6.科学家猜测,恐龙的灭绝一是因为气候变冷使得草食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二是因为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及火山使得恐龙大量死去。

三是由于新星的辐射或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7.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8.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9.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

()10.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

()11.地球处于太阳系的正中心。

()12.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13.发射和制造宇宙飞船造价很高,并不划算。

()14.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

()三、选择题。

(填正确答案前的序号)1.月球上没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演变一、远古地球上的生物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化石来研。

1、根据你的学习,说说什么是化石?答: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你见过或知道哪些具体的生物化石,请至少写出四种。

答:苔藓化石、琥珀昆虫化石、三叶虫化石、尖齿特尔马叶化石。

3、中华龙鸟化石是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地层发现的。

请你推想中华龙鸟化石是怎样形成的?答:很久很久以前,中华龙鸟死后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又长期与空气隔绝,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4、观察比较下图中两种恐龙骨化石,推想它们分别吃什么?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答:第一种恐龙以食肉为主,因为其长有锯齿边缘的长牙齿,牙齿锋利尖锐。

第二种恐龙以草食为主,因为其长着相对扁平像勺子一样的牙齿。

二、观察不同年代马前肢化石复原图,研究下列问题。

1、写出相应不同时代马的名称和出现的时间。

名称: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上新马、现代马时间:5000万年前、3000万年前、2000万年前、700万年前300万年前2、从始祖马到现代马,马的前肢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前肢越来越长,脚趾数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第二、第四趾只留痕迹,只剩下发达的中趾。

3、现代马由哪些方面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答:现代马有发达的中趾,体形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于取食草、干草。

4、请再举例谈谈,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的样子吗?答:不是。

古代的生物通过千百万年的变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三、根据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回答下列问题。

1、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什么学说?主要观点是什么?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体内,那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它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2、根据达尔文的观点,解释一下长颈鹿的颈部为什么这么长?答: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有的颈短。

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缺乏青草的时候,短颈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树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小,颈长的长颈鹿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由于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一代代选择颈部变得更长的长颈鹿更容易存活,导致现在的长颈鹿颈部这么长。

3、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最快的动物,推想一下它们为什么会成为跑得最快的动物?答:猎豹奔跑的速度快是为了获取食物,羚羊时时遭遇猎豹的威胁,为了生存下来,能够更好的躲避天敌,从而适应环境变化,一代代繁衍下来,羚羊就成为跑的做快的动物了。

4、恐龙是远古时期大型爬行动物,适于生存在气候温暖、动植物丰富的环境,请推想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有哪些?答: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有:一是气候变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龙因饥寒交迫而死去,而以吃食草动物为生的食肉恐龙也自然随之而死去;二是地壳活动频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连接不断,大洪水也相继肆虐动物,笨拙的恐龙因为来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侥幸剩余下来的却又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最后全部死掉;三是宇宙中有距离地球很近的新星爆炸,大量高能量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把很多恐龙及其一些同时期的生物都杀死了;四是可能有小星星直接撞击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月球一、根据你对月球的认识,完成下面各小题。

1、填空: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地球3844 万千米,直径3476 千米,1。

我们看到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比较阴暗的体积相当与地球的49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2、推想:月球表面星罗棋布的众多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答:宇宙空间有很多小天体、陨石、宇宙垃圾等,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这些小天体、陨石等就可能撞向月球表面,形成环形山。

3、宇航员发现,在地球上感觉很重的物体,到了月球上就能轻轻举起,这是什么原因?答: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质量比地球小得多,月球上的物体受到的引力也比地1。

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64、根据你搜集的情况,谈谈月球上的环境跟地球上相比还有哪些不同特点?答:1、月球上有很多的环形山。

2、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没有像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

3、月球上没有像地球上这样的树木、花、草、鸟、鱼、虫、兽。

4、月球表面温差很大。

二、根据你观察月球的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同一天的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是怎样变化的?请将你观察的变化情况写(或画)下来。

答: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东升西落,形状不变。

2、根据你在农历一个月中观察月球的现象,填写下表。

3、分析上表,谈谈在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怎样变化?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怎样变化?答: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逐渐向东移动,上半月月球的明亮部分月相由小变大,直至满月,下半月由大变小,直至看不见,月球的明亮部分始终向着太阳的方向。

4、分析月球怎样围绕地球转动?公转一周大约多少天?答:因为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逐渐向东移动,所以我认为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大约30天。

5、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三、操作与推测。

如果你到月球进行探测活动,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并说明原因。

太阳与太阳系一、观察认识太阳。

1、观察太阳时应注意什么?你使用了什么器材。

答:应注意不要直接用眼睛观察太阳,以免阳光刺伤眼睛。

我使用电焊护目镜观察太阳。

2、把你观察太阳的方法和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下表。

3、根据你获得的信息,填写太阳基本情况档案。

二、太阳与动植物1、植物一生一般要经过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太阳起到了哪些作用?答:①阳光中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和氧气。

②阳光照射能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

③植物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大多植物春季发芽、秋季结果、冬季休眠。

2、如果没有太阳,植物能完成一生的生命活动吗?为什么?答:不能。

没有光照,植物就不能自己制造养料,不能产生氧气,植物不断消耗氧气,只到氧气用完,植物只能走向灭绝;没有太阳,地球上温度将会降低,植物将永远处于休眠状态。

3、动物一生一般经历出生、生长、繁殖、衰亡等过程,结合具体事例说说太阳对动物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答:地球上有日照长短和温度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活和生长发育,如:鸟、兽、鱼、昆虫等的繁殖,鸟的迁移,鱼的回游活动都受日照长短的影响,动物的分布地区,休眠及形态行为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4、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与生命的关系。

答:失去了太阳的光和热,地球上就不会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以草原群落为例,没有太阳光照,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不能为兔子提供食物来源,兔子就会灭亡,没有兔子,鹰也没有吃的,鹰也会灭亡……草原群落就会消失。

三、太阳与物质变化1、仿例子,把你学习过的物质变化现象与变化原因填入下表。

(写3种以上)2、分析你知道的各种物质变化现象,归纳一下太阳能引起物质发生哪方面的变化。

答:①物理变化,物质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如:水的三态转化,岩石风化碎裂等。

②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如:由于温度过高引起食物的霉变,产生霉菌等。

3、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例,推想:如果没有太阳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没有太阳就没有热量,就没有自然界水的蒸发,没有水蒸发就没有水循环,没有水循环就没有降水发生,就没有雨、雷、霜、露等自然现象。

四、太阳与人类。

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太阳对于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活动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答:①人类吃的食物大都来源于植物或动物,而植物和动物中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

②人类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离不开对石油的依赖,而能源矿产中的能量是储存亿万年前的太阳能。

③人类生活用到电,电能的主要来源火电、水电这都与太阳有关。

④有煤气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所以人们的衣、食、住、行归根结底都与太阳联系密切。

2、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把太阳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关系用箭头和适当文字说明表示出来。

3、想一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种能量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答: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储存起来,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也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太阳是万能之源。

4、观察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说说它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答:太阳能热水器将吸收的太阳光线转化成热能,利用冷水比重小的特点在热水器内形成冷水自上而下,热水自下而上的自然循环,使水温升高达到一定的温度。

5、写出设计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法和器材。

答:材料:温度计、小镜片、剪刀、胶带、黑纸、易拉罐步骤:1、在易拉罐侧面包上黑纸,并装入200ml的水。

2、把温度计液泡固定在水中,(不能接触罐形)堵上开口。

3、把易拉罐向阳光放好,将小镜片倾斜45°固定在易拉背阳光方向。

五、认识太阳系1、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卫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

2、按照距离太阳远近,8颗行星的顺序是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

3、在下面的空白处画出太阳系示意图,在图中标出8颗行星的名称。

无限宇宙一、认识银河系。

1、银河看上去像一条银色的光带,大约包含2000 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1000亿颗。

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人们把这一有众多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银河系。

2、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旋涡状星系,直径约为80000 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12000 光年。

光年是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一年走的路程,光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0万千米,1光年等于30×60×60×24×365 万千米。

(可以只列算式)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发射成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2003那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

2、我国古代有哪些探索宇宙的经历?答:①古代没有设备通过肉眼观测星星方位变化进行认识编制历法。

②古人设制天文台发明等仪器探索宇宙确定时间。

③明朝官吏万户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结果失败。

3、把你搜集的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按时间顺序写在下面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答:古时候,人类用肉眼观察宇宙得出天圆地方说,后来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人们用望远镜观察宇宙。

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发射成功,苏联宇航员首次登上太空。

2003那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