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俗文化视角看历史街区景观保护——以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景观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与社区精神的发扬——以古川町的社区营造为例

传统文化与社区精神的发扬——以古川町的社区营造为例

传统文化与社区精神的发扬——古川町社区营造摘要:如今,全球化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城市。

拔地而起的楼群、笔直宽阔的马路、拥塞的车流、人工修剪的树木、闪烁的霓虹――当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这些物质文明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却因传统与独特人文气息的消退而变得千篇一律,而缺乏某种文化支撑的社区同样会变得缺乏活力,缺少一个社区应有的氛围。

因此,城市的改造和建设理应体现居民对家园的集体记忆以及对故乡的美好想象,社区营造就是朝此方向努力的结果。

它使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风貌得以保存和开发,让传统街区重新焕发魅力,也使社会从片面追求经济、追求高效的时代过渡到重视历史传统和人文景观的时代。

以古川町为例:四十年前,古川町经济水平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质量低下、人心颓废。

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营造舒适生活环境,古川町的社区营造协会以及一般社民开始了对古川町的社区营造。

关于其社区营造的措施有以下几点:1、为了让地方能够团结起来,以每家每户的门前水体的清洁义务为单位推广开来,让全社区的居民都参与进来。

2、利用木匠文化会馆的建设,让地方上的匠师参与共同施工,文化会馆保留的木匠传统,广场并成为新的民众休闲地点。

3、为了维护传统的建筑风格,订定了明确的规范与奖励方式,这是对传统价值感——“老规矩”的肯定。

4、地方文化与愿景成为校园教学活动的题材,扩大了参与的范围。

5、空屋以传统工法改建,创新经营方式,成为新的观光据点。

6、地下道的设计兼顾安全与景观,这是创意的处理方式。

7、让新一代的年轻人融入进当地的祭典之中,形成社区文化的良性循环,精神得以延续。

关键词:古川町、社区营造、历史记忆社区背景古川町位于日本关西崎埠县,是1589 年成立的城下町,四周环山,中间有河流,是个防卫型都市。

从1615 年开始,武士全部迁往高山市,所以古川町只剩下一般平民居住,并未留下太多珍贵而特殊的古建筑,算不上历史文化名城,社区规模也不大,人口一直维持在16000 人左右。

飞驒匠师唤醒沉睡古镇:日本古川町案例丨社区营造微研究05

飞驒匠师唤醒沉睡古镇:日本古川町案例丨社区营造微研究05

飞驒匠师唤醒沉睡古镇:日本古川町案例丨社区营造微研究05每一个探访过日本小城镇的人,都会被陌生却亲切的故乡情愫击中:河流、小街、晒太阳的狗、院墙里伸出的枝蔓,虚掩的门里传出童音。

即使那些木建筑的做法让你那么惊叹又五味陈杂,即使那些最平凡的场景比你的记忆中还要精致又若即若离,这精心经营的“故乡”没有中断的生命线,却沉淀下生老病死的宿命和生生不息的轮回,这是生活的土壤,无论文化与种族。

可属于故乡的温柔,慢慢在我们生活中难觅踪迹,即便圈地“保护”也实则旅游开发。

西村幸夫在《再造魅力故乡》中文版序中说:在进行急剧社会变革的今日中国,理解这些如同绘画一般缓慢的社区营造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今天的拓展阅读为大家准备了纪录片《城市的远见》之古川町物语,可详情见微信的第二篇文章的确,日本的社区营造运动从20世纪60年代始,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渐渐展现出令人欣慰的成果,岐阜古川町、北海道小樽、新潟津川市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案例。

除了政府的制度和立法支持、当地企业的贡献,真正推动社区营造、推动日本社会变革的力量是市民团体和普通居民。

社区营造是居民们落实在行动上的对家园的记忆和憧憬,故乡重新焕发魅力靠的是那些以自己所居住地为荣、对居住地有深厚感情的居民们的努力。

今天社区营造微研究案例就是日本岐阜县飞驒市古川町,来看看“木匠的故乡”古川町如何从放养锦鲤开始它二十多年的重生之路。

古川町社区营造时间轴关键词传统工艺社会动员故乡再造日本社区营造运动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城市大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传统的村落社会迅速崩溃,表现出和当今中国同样的问题:农村地区的生活与社会基础弱化,出现萧条衰落的景况;青年层大规模离村,乡村社会人口老龄化;乡村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功能越来越难以维持。

与此同时,自然资源恶化、文化遗产破坏、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于是,让故乡永远留下山青水绿的自然环境、古色古香的传统市镇,成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和当地居民的迫切愿望。

日本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调研方法及启示_吴云

日本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调研方法及启示_吴云

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景观风貌 人 对 于 视 觉 协 调 有 着 基 本 的 需 要,
城市景观风貌协调的重要性也正源于 此。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为了使 人们获得对“历史”的视觉协调,对“景 观风貌”的完整性相对一般街区有着更 高的要求。历史文化街区得以和单体文 物建筑、历史建筑同样具有保护意义的 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由于其作为一个 包含了建筑和环境的系统,展示着一定 历史时期城镇的典型风貌特色。因此在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在保证历史的 真实性的同时,维持街区“景观风貌” 的完整性同样不容忽视。

作者单位:1 浙江农林大学建筑系(杭州,311300) 2 杭州全景建筑咨询有限公司(杭州,310058)
收稿日期:2012-03-19
町家型传统建筑物
巨树、老树
屋敷型传统建筑物 寺院神社 自然石护岸 石垣 围墙·垣 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街区环境改造施行区域
石碑等
石庙等 取水场 水车遗迹 排水口 井 桥梁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理论与研究
日本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调研方法及启示
吴云 1 何礼平 1 方炜淼 2
摘要 / 通过对日本“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对策 调查”工作体系在“景观风貌”部分的内容 设定、方法运用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来探寻 日本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调查研究工 作的独特方式,以期给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以启示。 关键词 / 历史文化街区 传统建造物群保存 对策调查 景观风貌 调查研究 ABSTRACT/ By the analysis of the setting of cont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thod for “landscape feature” in the working system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rvation measures for traditional building group” in Japan, we can find out the specific mode of investigation work for “landscape feature” for Japanese historic and cultural block, which could be a good reference for heritage conservation of China. KEY WORDS/ historic and cultural block,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rvation measures for traditional building group, landscape feature, investigation

浅析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社区营造活动的启示

浅析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社区营造活动的启示

图 1 古川町中心地图[1]浅析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社区营造活动的启示一、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社区营造背景(一) 古川町简介古川町于1589年建成,是位于日本关西崎埠县的山城小镇,南边为城,北边为寺院,东边为武士住宅区,西边为商人住宅区。

翠绿山脉四面环绕,整齐木造街屋排列,溪水清澈。

古川町中心分为三町,风景秀丽,景点众多(图1)。

原属于防卫型城市,现为林业和小型物资集散地,人口保持在15000—16000之间。

从日本名古屋搭乘高山本线的火车往北,过了以保存传统建筑街廓闻名的高山市之后就可以抵达古川町。

一出古川町火车站,看到的是井然有序的战前广场,迎面而来的是干净的街道、整齐的店屋,令人神清气爽。

在1993年,古川町由于其广泛多样的社区营造活动,荣获“创造明天的日本”协会颁发的该年度“故乡营造大奖”,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旅游胜地。

(二) 古川町社区营造背景古川町的社区营造要从濑户川,这条流经其市中心的小水道说起。

该水道宽度只有2到3米,在1960年代,是一条淤泥满沟、脏乱不堪的臭水沟。

当地一家报纸为配合支持古川町明治百年纪念活动,发起“使社会更光明、使街道更美丽运动”一处在流经町内的濑户川饲养鲤鱼的计划,希望作为美化市街的一部分。

于是,这样一条本是城市中一条排放居民生活用水的臭水沟摇身一变,带着古川町走向持续了四十多年的社区营造。

在全体居民的持续不断努力下,古川町不仅成功地保留其历史街区的传统特色,并且成功地通过社区营造使得街区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日本古川町社区营造手法(一) 濑户川——臭水沟变小清流濑户川本来是计划作为从各家各户背面供水的渠道,后再1960年代由于脏乱开启了清图 2 居民共同清理濑户川图 3 濑户川现状图 4 各种形式的云饰理运动。

主要的计划就是在濑户川内饲养鲤鱼。

主要是有以下几个目的:1.希望能帮助提升青少年的情操教育;2.作为美化市街的一部分,使大家不再往濑户川丢垃圾和脏东西,使它成为美丽的河流;3.希望访问“美丽的古川”的人愈来愈多,使这里可以成为慰藉来访者及本地居民热爱自然的心情之场所。

民俗文化对历史街区改造带来的活力——从古川町看漳州历史街区发展

民俗文化对历史街区改造带来的活力——从古川町看漳州历史街区发展

民俗 文化对历史街 区改造带来 的活力
— —
从 古 川 町 看 漳州 历 史街 区 发展
林 羿 ,巫 思 超
( 1 . 漳州职业技术 学院 建筑工程系 ,福 建 漳州 3 6 3 0 0 0  ̄2 . 福州大学 工艺美术学院 。福建 l l [ f - J 3 6 1 0 0 0 ) 摘 要 。从世 界历史街 区保护 的发展历程 、古川 町建筑保 护、古川町 民俗等方面对 比漳州历史街 区的景源 、漳州本地
1 9 6 2年 法 国 《 马尔 罗法 》
善 、改 建 ,如 果 要变 动需 要通 过“ 国家建筑 师” 的 同意 ,这 其 中符合 要 求 的改 动还 可 以得 到 国家 的 各 级保 护 区几 百处 J 。
将 文物 建筑 周边 的历 史地段 纳 入保 护范 围 内,在
第l 7 卷
第1 期
. . . . . . . . . . . . .
— — —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o u rna l o J f Zh a n g z h ou I n s i t t u t e o f T e c hn o l o g y
— — —
V_ 0 1 . 1 7 No . 1 Ma L 2 0 1 5
我们 应该 吸取世 界其 他地 区 在城 市化 的过程 中对 历 史文化 街 区保护 的经 验教 训 ,加强保 护和 更新 ,让历史 文 化街区 能够拥 有 不断 发展 ,生生不 息 的生命 力 。
收稿 日期:2 O l 4 一l l —o 6
作者简介:林 羿 ( 1 9 8 3 一) ,男 ,福建漳州人 ,硕士 ,研究方 向:城市景观 。
2 0 1 5年 3月

浅析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社区营造活动的启示

浅析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社区营造活动的启示

图 1 古川町中心地图[1]浅析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社区营造活动的启示一、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社区营造背景(一) 古川町简介古川町于1589年建成,是位于日本关西崎埠县的山城小镇,南边为城,北边为寺院,东边为武士住宅区,西边为商人住宅区。

翠绿山脉四面环绕,整齐木造街屋排列,溪水清澈。

古川町中心分为三町,风景秀丽,景点众多(图1)。

原属于防卫型城市,现为林业和小型物资集散地,人口保持在15000—16000之间。

从日本名古屋搭乘高山本线的火车往北,过了以保存传统建筑街廓闻名的高山市之后就可以抵达古川町。

一出古川町火车站,看到的是井然有序的战前广场,迎面而来的是干净的街道、整齐的店屋,令人神清气爽。

在1993年,古川町由于其广泛多样的社区营造活动,荣获“创造明天的日本”协会颁发的该年度“故乡营造大奖”,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旅游胜地。

(二) 古川町社区营造背景古川町的社区营造要从濑户川,这条流经其市中心的小水道说起。

该水道宽度只有2到3米,在1960年代,是一条淤泥满沟、脏乱不堪的臭水沟。

当地一家报纸为配合支持古川町明治百年纪念活动,发起“使社会更光明、使街道更美丽运动”一处在流经町内的濑户川饲养鲤鱼的计划,希望作为美化市街的一部分。

于是,这样一条本是城市中一条排放居民生活用水的臭水沟摇身一变,带着古川町走向持续了四十多年的社区营造。

在全体居民的持续不断努力下,古川町不仅成功地保留其历史街区的传统特色,并且成功地通过社区营造使得街区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日本古川町社区营造手法(一) 濑户川——臭水沟变小清流濑户川本来是计划作为从各家各户背面供水的渠道,后再1960年代由于脏乱开启了清图 2 居民共同清理濑户川图 3 濑户川现状图 4 各种形式的云饰理运动。

主要的计划就是在濑户川内饲养鲤鱼。

主要是有以下几个目的:1.希望能帮助提升青少年的情操教育;2.作为美化市街的一部分,使大家不再往濑户川丢垃圾和脏东西,使它成为美丽的河流;3.希望访问“美丽的古川”的人愈来愈多,使这里可以成为慰藉来访者及本地居民热爱自然的心情之场所。

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以日本古川町为例

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以日本古川町为例

1 74 《 城市观察》2 1年第4 02 期
U b tIs h , o 4 2 1 r a7n i tN 0 g 2
CI M EM0RY TY
前所 未有 的机 遇 和挑 战 ,通 过学 习发 达 国 改善公共环境质量 , 提升人们对街 区的归
家营造手法 ,以期为我国历史街区休闲空 属感 与认 同感 ,同时 通过 标 志性 的节点 空 间 的营造 ,更提 高 了街 区知 名度 ,间接 产 间提供 经验借 鉴 。 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复兴城市活力 。
CIY EMORY T M
历史街 区休 闲空间营造
— —
以日本古川 町 为例 I
阮如舫 陈懿 君 王 东


要 :历 史街 区是反 映传 统历 史文 化发展 脉 络 的栽 体 ,伴 随休 闲经济 时代 的 来 挡 的发展 趋势 。然而 ,当前我 国在现代 休 闲
【 中图分类 号】T 9 4 U 8 改革 开放 以来 ,人 民生 活水平 显著 提 闲旅游 的首 选之 地 。然 而大 多数历 史街 区
高 。20 年 国务 院办公 厅 颁布 《国务 院关 由于缺 乏统 一规 划 ,大 多数 存在休 闲空问 07
于修 改 ( 国年 节及 纪 念 日放 假 办法 )的 不 足 ,难 以满足 居 民与游 客 的行为 需求 , 全
历 史 街 区 内部 拥 有 大 量 历 史 文 化 遗 日本 古川 町是 日本极 受欢 迎 的历史性 迹 ,是 体 现传 统居 住风 貌 的重 要空 间 ,是 聚落 “ ,因其 休 闲 空 间营 造 的 成 功 ,成 为 反 映城 市 特 色 的载 体 ,因其 地 理 位 置 优 著 名 的观光 地 区。面 对 即将来 临 的休 闲经 越 ,成为本 地 居 民休 闲娱 乐 和外地 游 客休 济 热潮 ,历 史街 区休 闲空 间营 造也 迎来 了

日本乡村规划经典案例赏析

日本乡村规划经典案例赏析

日本乡村规划经典案例赏析古川町,一个位于日本关西歧阜县的山城小镇,全城人口只有一万六千人。

四面翠绿的山脉及清澈的溪水,环抱着与世无争的山居岁月。

这风光明媚的小镇,最令人称道的倒不是四周的自然景观,而是历经四十年持续不断的社区营造。

古川町的全体居民例行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其成功多样的社区总体营造活动及成果,获得了日本的故乡营造大奖,也是古川町是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典范之一。

但日本的乡村并不是一直如此那么以前什么样?和我们现在一样古川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除了天然景观外,还有一条流经市区中央的濑户川。

一九六零年代的濑户川受到极严重的污染,不仅外观上有碍观瞻,更散发出扑鼻的恶臭,深深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经由町长的执着,发动了“使社会更光明,使街道更美丽”的运动,企图用绿化美化的方式来改造周遭环境,借着建立认同→形成责任感→达成共识→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企图透过全盘性规划来达成小区总体营造的目标。

古川町市区中央的濑户川是江户时代所挖掘出的人工渠,宽约1.5公尺,在1960年代,由于工业污染的造成古川町的淤泥满沟,脏乱不堪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当地居民全体总动员,一起拿起水桶清理。

这项“使社会更光明,使街道更美丽的运动”获得热烈回响,古川町的小区改造运动因而萌芽,且共同把三千多只鲤鱼养的肥肥的,鲤鱼逆水而上的优雅姿态令人驻足,更不可思议的是居民还可用水沟里的水来洗手,清理庭院,沿岸铺着石板步道,是条宁静的散步街道。

在日本,锦鲤被称为“国鱼”,意寓吉祥欢乐,还象征着和平、友谊,常常出席各国的世界博览会。

因为锦鲤的出现,当地居民们开始重视起濑户川的环境来,每户居民从自家门前做起,晨昏两次固定清理河中的垃圾。

到了冬天,大家还要一起把锦鲤打捞起来送到较深的水塘里过冬,籍此,居民会再次合力彻底清理水塘,待春天再把锦鲤放回。

这样,养锦鲤成了当地居民共同的事务。

40年来,古川这个地方,在每一次改建时,匠师都想营造出不会输给邻居的建筑,光是古川町内,在1986年时就有123位飞驒匠师,在人口16,500人的聚落中,每130人中就有一位匠师,这个数字直到今天都没有发生变化。

古川町

古川町

个案讨论
二,地下道
在都市中有许多空间是属於大众的,厕所,人行道,天桥, 地下道.在一般的社会中这些公共空间可以表现一个民族的民族 性.在一个都市中这些公共空间可以表现出这个都市的生活水平. 古川町的地下道我们觉得最特别之处在於它整合了许多公共空间 为一身,先不探讨是否有这样的必要性,但是在一个都市空间中 能够化许多空间为零,基本上是可能带来整齐的都市空间的.
议题讨论
2.什麼是古川町的「老规矩」?
答: 所有的房子都要按照当地约定俗成的特色来盖,一开始是一种 不成文的规矩,评审标准就是居民们的眼睛,不管是民宅,公 共建设,甚至是小设施也要以这种社会共识去做,比如说小凉 亭或是地下道,后来有一些外来的建筑师因为不懂当地的规矩, 盖了一些违反共识的建筑,於是古川町就透过立法,以奖励的 方式来让建筑师们盖符合老规矩的建筑.
9133018 杨念恒
在现代的都市里已经很少看到默契这件事了,许多人与人之 间的规范都已型式化变成了法律或者是成文的规定.但其实在古 代人口较少时,人与人之间是有不成文的规范的,这就是所谓的 文化默契.在现代大都市这种传统无法存在,但是在小城镇却意 外的流传下来. 古川丁,一个日本的传统小城,发展了几百年,具有深厚的 文化背景,自然就会有许多"传统",而传统延续就变成文化以 及居民默契.我们看过许多古城的照片,为什麼那种是那麼协和 呢?其实就是默契的表现,在不同之中大家却有相同的默契,看 起来好像不太一样,但基调是相同的.古川就是一个这样的城镇. 木造构件的房子簇群造成了社区,而社区集合变成了都市,当都 市单元都很有默契的聚集在一起,都市景观自然就会很协和.
个案讨论
但是其实这样的方式,是有可能会导致许多管理层面的问题, 再影片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公共空间形成一栋房子,而这样的 房子当然给使用者许多方便,但是相同的是否会成为不良少年的 聚集所呢?而像厕所这种卫生机能的公共空间假如跟其他空间结 合起来也必需去考量一些乾净的问题,是否一间肮脏的厕所会导 致整个地下道或者是公共空间不能使用呢.

日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运动的发展及启示

日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运动的发展及启示

的“宜居度”。所谓“宜居度”就是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在西欧社会,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所拥有的价值很早就得到重视,“宜居度”的思想也得以确立。
1978年日本国土厅开始在16个城市实施传统文化都市保护计划和传统产业都市建设计划。受此计划的影响,从80年代开始各省厅开始实施突出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政策。日本国家及地方政府开始制定以历史街区保护和景观形成为目标的政策法规。这一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不仅仅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同时也是都市的社会问题,这种认识开始获得普遍认同。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认识的普及与城市居民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识密不可分。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成熟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更加积极地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运动。日本建设省1990年将10月4日定为“都市景观日”,积极推动城市景观保护,特别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运动的开展。1991年开始设立“都市景观大奖”,旨在倡导市民的都市美化意识。从1993年开始建设省又实施了“街区环境修复计划”。除此之外,建设省还启动了“历史街区及修复综合援助计划”,制定了地区保护及再开发计划等都市保护的综合方案。
另外,在当时产生了很多保护历史街区的全国性居民团体组织,如1962年关东地区成立的
“文化保护政策协会”、关西地区成立的“关西文化遗产保护协会”,1970年成立的日本全国历史风土保护联盟,以及1974年成立的“全国街区保护联盟”等。日本学者西村幸夫则指出,“如果说1970年设立的全国历史风土保护联盟是连结关心历史环境的个人的网络的话,那么1974年成立的街区保护联盟就是推动保护运动发展的团体间网络。”
政府的保护措施也促进了地方保护街区运动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历史街区保护问题得到日本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以大都市为中心相继制定了都市景观条例,都道府县制定的保护条例也大幅增加。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表彰对优秀景观形成做出贡献的建筑和历史街区专门设立了“景观奖”,同时也将这些建筑、历史街区等作为当地美景的标志进行宣传,并采取特别措施来加以保护。这些历史街区和景观保护政策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日本逐步形成成熟的、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机制。

从京都风韵看古都保护

从京都风韵看古都保护

从京都风韵看古都保护作者:金鑫来源:《群众》2020年第12期京都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古都,也是日本传统建筑、绘画、雕刻、园艺、民俗艺术和历史遗迹的聚集之地,有“真正的日本”之称。

去过京都的人,无一不被它古朴的建筑和优美的景观所吸引。

京都是日本国内最注重景观保护的一座都市,细究京都的古都保护措施,对于我们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都市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完善法规制度坚持依法保护作为一座千年古都,京都所拥有的众多历史建筑与山水交相辉映,形成了优美的景观。

嵯峨野周边的天野风光,二条城的建筑在城壕中的倒影,丛林之上的清水寺舞台,鸭川夏夜的东山观月等,都成为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观。

多年来,京都市为了保护这些美丽的景观,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实现依法保护。

京都的都市景观保护工作真正开始于1930年,当时有约35平方公里的区域被指定为“风格地区”。

1967年,日本颁布《古都保存法》,在京都市内指定了“历史风土特别保存地区”,其范围也逐渐修订,从最初的117公顷增加到现在的2861公顷。

1972年,京都率先出台《京都市市街地景观整备条例》,规定了“美观地区”和“特别保全修景地区(包括祗园新桥地区和产宁坂地区)”。

次年,京都市的大半市区都被划定为城市建筑高度控制地区。

其中,中心部建筑高度控制在45米以下(45米的规定是根据日本国家重点文物东寺五重塔塔身高度45米来定的)。

1993年,出台《新京都市基本规划》,将“北部保全、都心再生、南部创造”的理念写入城市规划条例中。

1995年,制定《市街地景观整备条例》。

次年,对景观的限制面扩大,强化了对室外广告牌的管制和对建筑物高度的控制。

2003年,继续强化了市中心區的高度限制,指定了特别用途地区,扩大了美观地区,等等。

可以看出,京都市在保护历史文化景观上,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要针对前几年执行政策中所发现的问题,对景观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

建筑物虽然是私有的,但景观是大家的,保护京都优美的历史景观并传承给后代,是生活在当下的每一个人的使命和责任。

江户时期的町人文化对日本大众艺术的影响

江户时期的町人文化对日本大众艺术的影响

江户时期的町人文化对日本大众艺术的影响1. 引言1.1 江户时期的町人文化江户时期的町人文化是日本历史上一个独特且丰富的文化现象。

在江户时代,町人指的是城市中的富商贾和小商贩,他们在社会结构中虽然位于底层,却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町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心的繁华街区,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消费习惯都反映在当时的艺术作品中。

町人文化的特点是贴近民间,反映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在江户时期,町人文化不仅影响了日本的大众艺术,还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浮世绘、歌舞伎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这些艺术作品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日本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变革。

町人文化的开放包容、娱乐性强也使得日本的大众文化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

江户时期的町人文化是日本大众艺术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其影响力依然在当代日本文化中得以体现。

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町人文化的价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本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1.2 日本大众艺术日本大众艺术是指在江户时期兴起并深受町人文化影响的各种艺术形式,如浮世绘、歌舞伎、民间文学和传统工艺品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在当时广泛流行,也对后世日本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町人文化还促进了民间文学的发展,如俳谐、狂言等艺术形式在江户时代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些文学形式不仅流传于民间,也影响了后来文学大师如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等人的创作。

江户时期的町人文化对日本大众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然可以在现代日本艺术中看到。

町人文化的传统价值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更多的保护和传承,以确保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在未来继续发扬光大。

2. 正文2.1 浮世绘的兴起与发展浮世绘是江户时期町人文化对日本大众艺术影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源于江户时代初期,随着町人文化的兴起和繁荣,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艺术形式。

浮世绘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是艺术家们对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它将民间文化和大众艺术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社会等级观念,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加平等的文化享受。

日本的历史城镇和传统街区保护实践

日本的历史城镇和传统街区保护实践

⼀、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1960年代后期,⽇本各地的开发浪潮使历史街区、地⽅特⾊⼤量消失。

⾯对这⼀紧急状态,对在《古都保存法》中未涵盖的历史街区的保护⼯作,在⼀些城镇通过制定条例的⽅式先后开展起来。

1968年《⾦泽市传统环境保存条例》、《敷市传统美观保存条例》为最初的尝试。

1971年制定了《柳川市传统美观保护条例》、《盛冈泽市⾃然环境保全条例》等条例;1972年通过了《京都市市街地景观保存条例》、《⼭市市街地景观保存条例》、《市历史景观条例》等保护条例。

由于声势浩⼤的市民保护运动和地⽅⾃治体制定的各种保护条例的推动,1975年7⽉对《|考试⼤|⽂化财保护法》进⾏了修改,增设“传统建造物群”为新的⼀类⽂化财产,设⽴了“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制度。

⽇本政府对其中重要者,选定为“重要传统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截⽌2002年5⽉,⽇本全国共选定61处重要的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依照《⽂化财保护法》,“传统的建造物群”是指“与周围环境⼀体并形成了历史景观的传统建造物群中具有较⾼价值的部分”。

“传统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是“为保护传统建造物群以及与这些建造物形成⼀体并构成其整体价值的环境,由市町村划定的地域范围”。

其选定标准为(1)传统建造物群整体上设计构思独具匠⼼;(2)传统建造物群及整体布局的原有形态保持良好;(3)传统建造物群及周围环境明显地体现着地⽅特⾊。

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制度的特点为:(1)以传统建|考试⼤|造物群和周围环境⼀体所形成的历史风貌为保护内容,由市町村决定,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条例。

(2)国家在市町村指定的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中,选定具有较⾼价值的地区或地区的⼀部分为全国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对其保护事业给予必要的财政援助及技术指导,地⽅政府、公共团体对此保护事业也给予必要的协助。

(3)传统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的保护不仅仅是考虑有形⽂化财产,保存地区的环境及传统⽂化活动也是保护的内容之⼀。

日本熊野古道文化线路遗产景观保护机制

日本熊野古道文化线路遗产景观保护机制

[4]
[6]

节点的文化景观、 林业管理利用方面尚未对遗产
保护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分析ꎮ
收稿日期: 2019-09-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搬迁移民场所依恋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研究: 以北京案例
实证” (51908034) 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乡村生态景观营造模式” (2019YFD1100402) 、 “ 冬奥交通廊道沿线平
第 18 卷 第 4 期
中 国 城 市 林 业
2020 年 8 月
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
Vol 18 No 4
Aug 2020
日本熊野古道文化线路遗产景观保护机制 ∗
高 宇 张云路 马 嘉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the pilgrimage route in Japa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Kumano Ancient Road as a culture route is protected unde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featured by the leadership of governmentꎬ multiple involvement of one
county and multi ̄party coordination through activating the surrounding culture and forest resources to form a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landscape.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ing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road

日本社区营造经验及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启示r——以日本古川町为例

日本社区营造经验及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启示r——以日本古川町为例

日本社区营造经验及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启示r——以日本古川町为例薛戴嵘;翟国方;何仲禹;顾福妹【期刊名称】《城市建筑》【年(卷),期】2018(000)011【摘要】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建设、文化传承、市民记忆、名片宣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高速发展阶段下,历史街区保护存在着重要的问题.日本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也是亚洲最早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国家,在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方面启蒙较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社区营造的案例——岐阜县古川町,详细的介绍日本古川町使用"社区营造"的保护方法对传统地区进行保护,并从"文化营造""提高市民地位""丰富保护模式""发挥NGO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当前我国街区保护提出一些建议和启示,以期为中国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作为全面的指导.【总页数】4页(P34-37)【作者】薛戴嵘;翟国方;何仲禹;顾福妹【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从民俗文化视角看历史街区景观保护——以日本古川町历史街区景观改造为例[J], 尹航2.日本韧性社区营造经验及启示——以神户六甲道车站北地区灾后重建为例 [J], 梁宏飞3.日本生活垃圾处理实践经验对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启示——以日本大崎町及志布志市为例 [J], 鞠阿莲4.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以日本古川町为例 [J], 阮如舫;陈懿君;王东5.日本宜居城市设计与借鉴思考--以古川町为例 [J], 黄明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历史街区景观营造启示———以东京银座历史街区为例

城市历史街区景观营造启示———以东京银座历史街区为例

城市历史街区景观营造启示———以东京银座历史街区为例作者:李瑾,张先庆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9年第4期1 历史街区的景观含义英语中景观( )这个形象而又富于艺术性的概念通常称为风景。

德语中,景观及其同源词( )也包含着“土地”的地理空间概念,这个空间概念获得了一个更综合的意义:景观是总体环境的空间可见的整体[1]。

历史街区的景观承载了城市的文化和记忆,应从宏观的空间概念去分析研究及所见之处即景观,包括街道空间、建筑立面、绿化、广告、灯光、城市家具等。

日本的《景观法》则界定了“良好的景观”的基本概念,明确指出景观是全民的共同资产,并要求从景观的公共性、综合性、地域性、协同性、保全与创造之间的平衡5个方面具体评价[2]。

东京银座地区通过百年发展,成为了历史街区良好的景观营造的成功典范,成为世界上人气最高的历史街区之一,也为我国历史街区景观的保护、修复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 银座街区的景观演变“银座”的地名源于江户时代的“银座役所”,银座街区的发展和景观营造主要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2.1 西洋风格的砖街1827年火灾后,年明治政府委托英国建筑师沃特斯将银座改造成西洋风格的砖街,道路拓展到27m,分设了人行道和车道,路边设置了煤油灯,并栽种了樱花、松树、枫树等行道树,成为了当时最时髦的街区和信息发散基地,逛银座成为风潮。

2.2 日本风格的砖街大正时期后(1912年后),银座居民对砖街进行了日本风的改造,包括挂上门帘,将行道树变成柳树,建筑内部铺上榻榻米,打造出宜居的和式景观。

2.3 现代化的步行街区1968 年,建设省对银座进行了大改造,打造出适应汽车时代的现代化商业街区景观。

包括设置综合管沟,撤去柳树,改种石斑木,将路灯更换为煤气灯风格的卤素灯,并首次实行了步行购物区。

2.4 新旧和谐的创新街区21 世纪,人们更注重绿色环境的创造和享受步行的乐趣,2004年银座完成了隔热、防噪音的铺路工程,2006 年举办路灯设计国际竞赛,实现了新能源路灯的更新,成为街区的时尚标志。

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古川町社区营造的启示

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古川町社区营造的启示

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古川町社区营造的启示摘要:古川町是一座自然风光明媚、人居环境优美以及传统特色保留完好的小镇,更是以其不懈的社区营造活动闻名日本,这与现今无数地区城市面貌趋同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川町成功的社区营造活动给解决城市特色风貌缺失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对古川町社区营造活动的仔细探究,从生态建设、尊重城市的“老规矩”、改善人居环境、营造休闲空间、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重视传统节日与习俗等多个方面对古川町社区营造手法进行有效分析,分别得出相对应的具有参考性的策略。

关键词:城市特色风貌;古川町;社区营造引言城市是经由多年发展而形成的人类聚落,而经历多年的酝酿与积淀之后,城市与城市之间不可能没有文化、传统、景观等多方面的差异。

而由于现代化建设加速进行的压力,在城市建设不断失调、管理不断错位的今天,在城市形象趋向低俗、环境难有改善的今天,在城市抛弃历史文化、丢失传统精神的今天,城市发展早已不再积极思考如何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城市之间的个性差异几乎消失殆尽。

而只有重新引起对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视,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有可能遏止并逆转这一现象。

1 相关概念界定1.1 城市风貌对某个城市而言具有深层文化意义的城市形态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由城市中各种景观综合反映出来,也可以在某些局部景观上突出的反映出来。

1.2 城市特色人们通过城市景观在多方位的感性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具有该城市个性化典型意义的审美特征。

某个城市所独具的个性化和典型意义的城市风貌也称城市特色风貌。

1.3 城市景观人们通过视觉所看到的城市各构成要素的外部形态特征,是由街道、广场、建筑群、小区、桥梁等物体共同构成的视觉图像,是城市中局部和片段的外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景观。

1.4 城市特色风貌塑造1.4.1 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与文化的关系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两者都是以城市景观所具有的感性形态特征作为基础,但城市风貌侧重的是作为文化载体的城市的文化特征,而城市特色所侧重的是作为审美对象的城市的审美特征;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城市,会有基本相同或类似的城市风貌,因为他们呢有相同或类似的文化基础,但这些城市也可以具有各自的城市特色。

日本的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制度

日本的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制度

日本的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制度∙作者:苏东宾来源:《规划师》2005(03)∙1、制度的概要1.1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制度简介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政策一样,日本也有自己的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制度,简称“重要传建保护制度”。

日本的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制度是日本文部科学省为保护全国各地的历史村落、历史街区等历史建筑遗产,于1975年制定的一项制度。

到2003年10月,日本已经有61个地区的10 546栋传统建筑被选定为保护建筑。

1.2“重要传建地区”的申请和认定过程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简称“重要传建地区”,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日本的文部科学省制定了这项保护“重要传建地区”的制度。

在日本,很多具有传统特色的地区都积极申请成为“重要传建地区”,目的是以重要传统建筑为保护中心,促进整个区域的环境治理和改善工作,同时利用传统地区的历史特性,发展区域经济,使本地区充满生机和活力。

“重要传建保护制度”和其它文化财产保护制度不一样。

各保护地区需要先由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决定是否申请成为“重要传建地区”,再由有关部门制定保护条例,设置保护审议会,确定保护地区范围,完成具体的保护规划,最后经文化部审批后才能成为“重要传建地区”(图1)。

1.3“重要传建地区”的分类和认定标准由于每个“重要传建地区”的地方特色的不同,日本的传统建筑群保护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村落;②宿场町(古代的驿站);③港町(即港口地区,如北海岛函馆市的元町、末广町);④商家町;⑤产业町(因地方产业而闻名的地区);⑥武家町(武士集居的地区);⑦门前町(中世纪以后,寺院门前发达起来的地区);⑧城下町(以封建主的城郭为中心,围绕这些城郭发展起来的小城镇);⑨在乡町(农村中自然形成的物资集散地)等。

“重要传建地区”的选定标准有3条:①全体传统建筑物的设计优秀;②传统建筑物及分布保持完好的原状;③传统建筑物及周围环境有显著的特色。

只要符合其中一条标准的地区就有可能被认定为“重要传建地区”。

日本乡村景观的管理重点和机制研究

日本乡村景观的管理重点和机制研究

日本乡村景观的管理重点和机制研究摘要:日本有和我国类似的农耕文化和小农经济传统,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也出现了“过疏化”、“老龄化”等问题。

本文梳理了二战后日本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乡村景观的管理重点及机制,并以古川町为例研究其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乡村景观;社区营造;公众参与二战中,日本遭到严重打击,战后国家经济发展重心放在大都市上,工业和城市得到快速发展,而乡村经济日益下滑,城乡差距逐渐扩大。

经历三次市町村大合并和三次乡村建设,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乡村经济发展迅猛、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镇化率高达93.5%。

一、乡村的概念在日本,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地域概念,是指以从事农林牧渔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在1960年国情调查时提出人口集中地区,指调查区内人口密度为4000人/km2以上,且市、町、村相邻调查区的人口合计为5000人以上的区域,即“城市”,乡村则为其他地区[1]。

日本乡村占国土总面积的97.2%,40%的人口住在乡村,在国民经济、国土保护利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行政与社会治理日本施行中央—县—市町村三级行政架构。

中央政府与乡村风貌管理有关的是农林水产省、国土交通省等五个部门。

都道府县市町村都是地方公共团体,市町村是最基础的行政单位,有地方自治权和一定的立法权。

各级政府会直接作为景观行政团体制定景观条例,同时也是景观规划、建设行为的组织者;协议会、社团法人、企业、社会公众是重要参与者;当地居民更是景观建设的“主人”,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管理全流程。

(1)中央层面——制定法律法规日本没有专门针对乡村风貌的法律法规,管控策略并非按照城乡关系进行“块”式制定,而是按照资源类型进行“条”式组织。

《景观法》划定景观地区、准景观地区,对重点区域的建筑物形态、高度、建筑物占地面积均有限制。

《文化财保护法》明确了市町村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的设定、管理等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历史街区 古川町 遗产保护 风景园林
当今 我国正处在一个快速 发展的时期 ,城 市建
鱼流失 ,河道在 1 2个地方设置了铁栅,每天早晚各

设呈 现出蓬勃的朝气 新 的建筑物在增加 ,一个 又 个 的现代化城市综合 体不断涌现 。与此 同时,具

次对铁栅 上的垃 圾进行清除 ,濑户 川周围的居户
( 2 )厌 恶 破 坏 “ 老规矩 ”
户J I I 。濑户川本为武士住 宅区和商人住宅交 界处的
与其景观 的属性要 指导意义 ,有利 于保持景观 的
原真性 。本文 以古川 町历史街区景观改造 为例,分析 了保
河道,后在元 和元年 ( 1 6 1 5年)“ 一国一城 令”中 , 武士被驱散 ,殿町逐渐变 成商人的居住地 ,界限被
地 方 同 意 。之 后这 个 改 建 的旅 馆 为 与 古 川 町 整 体 建
筑风貌相协调而特意 降低 了一层 。 1 9 9 6年,由古川町居 民自发讨论 的 《 飞睇古川 故乡 景观条例》颁布 ,古 川 I 町历史街区景观改造从 不成文 的 “ 老规矩 ” ,走上将补助标准办法 明文规定 在行政 手续 上的道路 ,此举有 力的约束了外来者进 行建造 活动的力度 。这些 都反映 了古川町居 民对于 老规 矩和传 统文化 的尊重 ,才使得小镇能保 留一份

轮流分担清 除的工作。如今 ,7个町 内的居 民仍然 保 持 着 濑 户 川 的清 理 工 作 。 在 古川町居民的努力下 ,
濑 户 川 清 澈 见 底 ,河 水 可 浇 花 洗 手 。
洁净 的水体环境一旦形成 ,居民则更加关注水
文 的状 况 。濑 户 川 作 为 小 镇 的 重 要景 观 轴 线 ,通 过
统一。
历史 气息的街区 、房屋 却被一个个 ,一片片 的夷 为 平地 虽此种现 象的背后有着复杂 的制约 因素,但 如此做法 已经造 成了一些 “ 麻烦 ” 。今天 ,我们许多 城 市的建筑、景观 已经 失去了地域的特征 ,城市风 景千篇一律,丧失 “ 个性 ” 。 历史街区是城市的足迹,它让整个城市有积淀, 是城市 的名片 ,城市的建设应为具有 代表 性的历史 街区保 留一片天地 。但历史街 区的保 护不 仅仅体现 在 对 建 筑 、景 观 、 空 间 环 境 的 保 留 , 还有 对 街 区 传 统 民俗文化 的传 承。因 民俗文化 与历史街 区物质环 境的属性和类 型有着紧密 的联系 ,如不注 重对文化 的保护 , 那 么对物质环境 的保护会渐渐地失去灵魂 , 街 区将成 为一段躯壳 ,久而久 之,景观也将失去原 真 性 日本 古 川 町 历 史 街 区 的 景 观 改 造 从 习 俗 文 化 入手 ,有效地营造 了历 史街 区的景观氛围 ,收获 了 良好的社会 、经济效益 。
从民俗文化视角看历史街区景观保护 以日 本古川町历史街区素观 造为例
■ 尹 航
【 摘 要l民俗文化 是居民生活的精髓 ,历 史街 区民俗文化
在 日本非常罕见 。1 9 8 9年 ,古川町修建 了 “ 飞驿匠 师文化馆 ” 。这种对老建筑的尊重 ,使其吸 引了大量 的游客 、工 匠、木匠前来参观 、学习,古川町也因 此 闻名 。
清幽。
二、 古川町景观改造的启示 l _我 国现阶段历史街区保护的 问题 我国历史悠久 ,地 域辽阔, 民族众 多,故历史 古城 的数量 、类 型之多,传统特色之 丰富在世界上 并不多见 。历史 古城大 都拥有美丽 的 自然 风景、具 地域特色的老建筑 ,也蕴含了灿烂的 民族文化 。 随着现代社 会经济的发展 ,许多城 市以地价 的 级差效应为 经济 快速增长 的途径 ,依托 房地产业开 发 旧城 区,把原来地价较低的 旧城区开发成为地价 较高 的办公区、商业区 、娱乐 区。此 举也是一把双 刃剑 ,优 点是改善 了旧城 的环境 和基础 设施状况 , 不足 是旧城区改造后 ,区域 内人 口增多,交通压力 大 ,老旧的基础设施就更加不堪 重负,不得 以就要 对 旧城区进一步调整改建 ,这 又会导致人 口数量 的 增加 ,如 此形成 循环,旧城将 一点点的缩小 。
来 游 览 ,带 动 了 当地 旅 游 和 经 济 的发 展 ,如 此 形 成 了 一 种 良性 循 环 。
而不协调 的建 筑出现 ,则会 引起强 烈的舆论。 随着观光客 的增 多,外来户和开发者也开 始出现。 1 9 9 2年 ,古川町车站前常茂惠旅馆进行改建,引发 了当地居 民对于新 建建筑风格 的讨论 因外来开发 者与当地居 民的地 方意识不统一 ,故他们 新建的建 筑与 当地传 统建筑和休闲环境是 否和谐成了 问题 。 古川町制定 了规章制度 ,要求兴建 高楼 时必须得到
放养鲤 鱼的民俗,形成 了清洁 的水体 环境,其周 围 的景 观 设施 也 遵 循 “ 老 规 矩 ” , 与街 道 、 水 体 、建 筑一 同组成 了良好 的亲水休 闲空间。 古川町的民俗文 化活动 , 是当地居 民的凝聚力 。 而当地居民尊重习俗进行合理 的景观 改造 ,又会增 加古川町民俗文化活动 的吸引力和文化氛 围,从而 增加 了古川町的知名度 ,吸引了更多的外地游客 前
养 鲤 鱼 来 监 测 水质 , 并 视 鲤 鱼 为 吉祥 物 。 为 防 止 鲤
历 史街 区的老房子 ,时 间一 久,免不 了要进行 修缮 ,古川 I 町也不例外 。在现代 ,许多老房子在 改 造时不 免应 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 建筑技术 ,导致建 筑 的风 格越来越偏离地域 的特 点,古川 I 町 的建筑 匠 人们 却没有这样做 。在古 川町,民间有一种厌恶破 坏 “ 老规矩 ”的传统 , 即对新整修的房屋进行评价 ,
评价 的标准为是否与周 围环境、建筑相协调 。不仅
仅 是房 屋,甚至连路边 的招牌 、路灯等小 品的风格 和色彩都 要与环 境整体统一。 在这种统 一的意志下, 飞牌 风格的木造建筑得 以保存并更新 。匠人们在进 行建造时,都想创造 出不输 于邻家的建筑 。故在这 种不成文规定 的影 响下,整个街 区的景观氛 围十 分
取 消 , 但 小 镇 轴 心 的 濑 户 川 却 幸 运 的 保 留 了下 来 。
护历史街 区民俗文化 的重要 性。并结合我 国情况,提 出了
保护的设想 。
濑户川 的整治对 于整个古川町历史街 区的景观 改造有重要 的意义 。当地 居民在政府 的鼓动 下,在 河道中放养鲤鱼 以检测水质 , 保 持河道 水体的洁净 。 古川町 的居 民几乎 家家户 户 自发清理河道 ,通过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