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及评价

合集下载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常常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了数学能力的提升。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抽象思考等能力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而在数学教育中,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则被视为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因素。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

这种经验并不仅仅是来自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是在实际操作、问题解决、观察推理等过程中形成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核心思想,培养出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这包括了进行数学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数学实验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了解到数学并非只是书本上的公式和题目,而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还应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考方式。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同时,合作探索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团队的力量,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升沟通协作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我们需要尊重这种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对于那些在数学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更应该耐心指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建立起对数学的信心。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同时他们的个体差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逻辑思维、问题解决、抽象思考等能力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思考和总结积累的经验。

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越来越受到,成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及评价-最新文档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及评价-最新文档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及评价数学活动经验并不是这几年才提出的一个概念。

2001 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体目标中就已经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虽已提出数学活动经验的概念,但由于将其归为数学知识的范畴,所以对其关注和研究者甚少。

而《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可见,《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已经将基本活动经验从基础知识中单列出来,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从而引发教学的变化和与之相应的评价的变化,成为当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经验”的解释有两种:一是作名词,解释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二是作动词,解释为“经历、体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中的“经验”若取名词含义,可解释为“在数学活动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

显然,这又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等同于知识或技能,有悖于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单列基本活动经验的本意。

若取动词含义,可解释为“经历、体验数学活动过程”。

这样解释强调了经历过程,但并未阐明经历、体验后学生获得的结果。

那么,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中所指的“经验”到底该作何解释呢?我以为,这里所指的“经验”可解释为“策略与方法”,介于知识、技能与思想之间。

因此,我们可以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理解为: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策略与方法。

具体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1.在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这要求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身心投入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过程。

对基本活动经验的一点认识

对基本活动经验的一点认识

对基本活动经验的一点认识新《数学课程标准》将“双基”改成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对于四基的内涵及关系,我查阅了许多资料。

其中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引起了我的思考。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这样理解: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形成和积累的过程知识。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三个要素:第一,是数学的。

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学目标。

第二,是经验的。

第三,是活动的。

主要指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探究活动。

我认为基本活动经验并不陌生,其实它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课堂。

片段一:记得在教学“认识球、圆柱”一课,为了让学生记住圆柱“上下一样粗”的特征,我专门把教室里上粗下细的水桶举起来问:“这是不是圆柱体”,所有学生都沸腾了,一个个高举着手,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接着,我又拿起篮球孩子们更乐了,随后,我让他们自己举出生活中是球体的物体,他们更是兴致盎然:“玻璃珠,乒乓球,地球仪,小皮球……”种种答案都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分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育着数学。

只有扎根于生活之泥的数学才能开的更鲜活灿烂,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

因为让学生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来接受新知识,所以,通过观察、体验、联想自己就掌握了。

这个过程,我认为是将他们的生活经验升华的过程,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片段二: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

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名词解释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名词解释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名词解释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实际活动所
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数学游戏、数学实践、
数学探究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
乐趣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数学游戏是一种通过游戏形式来进行数学学习的活动,例如数
学拼图、数学卡片游戏等,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实践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活动,例如购物计算、时间管理等,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可以将抽
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探究是指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实验和研究,自主探索数学
问题的活动,例如数学建模、数学问题解决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通过各种实际活动来促进学生对数
学的学习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和具体。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活动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数学活动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数学概念理解,还能够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的方式来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开展数学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在进行数学活动时,要注意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化的数学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习中乐。

可以设计一个数学迷宫游戏,让学生在迷宫中寻找答案,通过解决问题来寻找出路,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还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注重实际应用数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可以设计一个测量教室面积和周长的活动,让学生用尺子和卷尺测量教室的长、宽、高,然后计算面积和周长,这样学生既能够锻炼测量和计算能力,又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倡导合作学习数学活动中可以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小组之间进行数学竞赛或者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及时总结与反思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从而增强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师也要及时总结活动的优缺点,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以便提高数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数学活动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随着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基本数学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基本数学活动是幼儿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提高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开展基本数学活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下面就我个人的经验浅谈一下基本数学活动的开展。

一、利用游戏开展基本数学活动游戏是幼儿学习过程中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

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数学的乐趣。

比如,按数码排队游戏,数的拆分和组合游戏等都可以供孩子们玩耍和学习。

在游戏中教育,适当手动模型、板块、小球等一些物品可以使学习更加直观,让孩子们可以动手操作,加上生动活泼的语言等多种方式,使之更加生动有效。

二、欣赏数学画数学画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在欣赏中感受数学的美妙。

通过观看数学画,幼儿可以得到平面几何图形的认知,也可以了解到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线条、角度、面积、体积等。

而且孩子们可以在画中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和规则,如阶梯状的线条和圆形的转变等,为他们以后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三、用物品体验数学很多幼儿不擅长理论计算,但如果让他们亲手去拿几个桶子,装上几个小球,就能让他们对容积理解更加深入。

可以将数学活动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如量米量高,量田头地块大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知识。

有实物的代入,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数学。

四、适当的让孩子引导在一些基本数学知识的教学中,适当让孩子自己参与其中,引导他们去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会让学习更加深入和自信。

比如发现自然界中的图形,创造家庭周围的数学问题等。

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更能开发小孩子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

总之基本数学活动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和能力对于孩子未来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幼儿数学教育的核心就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尊重他们的学习特点,适度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与成就。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在学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更是贯穿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数学,数学活动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下面将就基本数学活动的经验进行一些探讨。

数学活动应该从生活中出发,紧扣实际。

有时候,孩子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数学与生活脱节。

我们在设计数学活动的时候,要尽量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在学习加法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去数操场上的树木,或者数食堂的桌子和椅子,这样孩子们就能感受到加法的实际运用,而不再觉得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数学活动应该突出互动性和趣味性。

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来引导他们学习,那么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在设计数学活动的时候,可以运用游戏、实验、实物与图片,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从而使数学知识变得有趣起来。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数学算式,或者通过实物与图片的对比来帮助他们理解几何概念。

数学活动应该注重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会独自解决数学问题,通常需要和他人进行合作。

在数学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习,相互之间交流思想,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扮演数学问题的解决者,这样可以使他们更深入地去体验数学的魅力。

数学活动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和巩固复习。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操作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应用,才能够真正掌握其中的奥秘。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的环节,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去解决数学问题,比如通过制作手工模型、进行游戏竞赛等方式,来锻炼他们的数学能力。

定期进行巩固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反复的巩固,才能够让孩子们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活动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与数学能力。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理财,到工作中的计划、数据分析,都离不开数学的知识和运用。

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无穷。

而数学活动是培养孩子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接下来我们将浅谈一些基本数学活动的经验。

数学活动需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和兴趣。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数学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安排。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可以利用各种有趣的游戏和玩具来引导他们学习数学,比如积木、拼图等,这样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概念,还能够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挑战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数学竞赛、数学团队活动等。

数学活动要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少家长会觉得数学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孩子很难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而其实,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

在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帮忙计算价格、找零;在做饭时可以让孩子帮忙测量食材的重量和容量;在整理房间时可以让孩子帮忙计算某个物品的数量。

这样一来,孩子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对数学也会有更深的认识。

数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活动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一些数学谜题和问题来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锻炼思维。

数学活动要注重与家长和老师的合作。

家长和老师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引导者,他们的支持和参与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数学。

在开展数学活动时,可以邀请家长和老师一同参与,让他们给予孩子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家长和老师可以相互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共同为孩子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具有理论性,也具有实践性。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活动的目的、内容与方法、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

数学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巩固知识。

通过数学活动,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知识的运用水平。

二是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丰富了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是促进团队合作。

数学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数学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进行调整。

常见的数学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方面:数学游戏,通过各种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数学,如数学拼图、数学挑战等;数学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数学竞赛,通过参与数学竞赛,让学生接触到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数学活动的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思维能力。

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要注重合作学习。

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要注重探究性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探究问题的方式,自主发现知识、规律,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数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数学活动,学生可以巩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促进团队合作。

在教学中应注重数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数学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而基本数学活动,则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设计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基本数学活动,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提高的技能。

教师在设计基本数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兴趣。

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活动应该具有趣味性,能够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比如数学拼图、数学迷宫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教师还可以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数学活动,比如校园寻宝活动、数学物品分类游戏等,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基本数学活动的设计还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数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让孩子们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数学游戏中,可以要求孩子们分组合作,一起解答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领导意识和团队精神。

基本数学活动的设计还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科,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通过一些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和谜题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让他们通过思考和探索来解决问题。

在数学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难度适当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动脑筋,思考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基本数学活动的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动力。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教育方法的推广,数学教育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

通过贯彻数学活动教学法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基本数学活动包括:计算、观察、比较、绘图、解题、研究等。

以下是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讨论。

一、计算计算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活动,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和分数、小数、百分数等计算方法。

通过运用反复练习、口算和抽象模型的方式来实现数学计算的自动化。

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灵活掌握教学节奏和难度,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计算的兴趣和成就感。

二、观察观察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让学生有全面了解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从而让学生理解各种数学概念与规律。

在数学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些观察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加以总结,如制作数据表和图标等等。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观察的事物进行更加深入、深刻的分析与判断。

三、比较比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它可以让学生从多个对象的特征和性质中,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比较问题,促使学生分析、比较并总结有关的特征或性质,让学生了解科学的验证和不断发掘未知的乐趣。

四、绘图绘图是对数学形象化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数学学习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绘图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在演示和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体验绘图的过程,通过实例演示和模仿,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和知识。

五、解题解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教师要通过阅读和编制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逐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创新解题思路。

六、研究研究是数学学习的高级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跨学科和综合学科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一些研究课题,去探索和研究数学的一些难点和疑难,以便发现和制定新的数学理论、方法或原则。

简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同时结合你的教学经验简述其教学策略

简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同时结合你的教学经验简述其教学策略

简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同时结合你的教学经验简述其教学策略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所谓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当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并指出其具有以下的特征:首先,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具有数学目标的主动学习的结果。

它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却高于日常经验。

其次,它专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具体操作和探究所获得的经验,以区别于广义的抽象数学思维所获得的经验。

再次,它也是人们的“数学现实”最帖近现实的部分,并且还指出,需要与探究性学习相联系,才能形成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首先是“数学”的,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学目标,没有数学目标的活动不是“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是研究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图形关系、随机关系(主要是统计关系)的。

其次是“经验”的,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包含双重意义,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

数学经验是数学的感性认识,是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的。

再次是“活动”的,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思维活动的教学。

那么包括抽象思维、数学证明、数学解题在内的整个数学教学活动都是“数学活动”,这样就过于泛化。

我理解的“数学活动经验”所指的“活动”其特定含义主要是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形象操作探究活动。

二、教学策略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最有效呢?著名教育家赞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实践了以下几种基本的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A、互动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互动教学策略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实践互动等改善课堂人际关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B、合作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合作策略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合作,达到某一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除互相探讨交流外,还可采用分组竞赛、竞答、游戏、实验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协作精神。

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一、请在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两个核心概念中选择一个,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在理解和运用方面的观点或做法。

二、对于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您有哪些成功做法?有哪些困惑?请您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加以阐述。

经验来源于生活,而不是机械的重复
我个人认为活动经验,就是在活动中去经历活动过程,去体验活动过程,然后再把这种经历这种体验,日积月累起来,就叫活动经验。

所谓数学活动,不仅仅指在数学课堂上,正重要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

比如,在生活中当孩子第一次问你,指着钟表问:‘爸爸,这是几点了’,你可以告诉他你看看钟表的针指着几呀?可能他第一次看不懂,但是第二次,第三次-------,连续几次,就引起他的注意了,潜移默化的就学回了,不用刻意的去背,去记忆。

我觉得他一次一次的观察,哪怕前几次是错误的,但是慢慢地就会总结出自己的规律,这就是经验。

再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小数,这部分知识就很难,很抽象。

如果只是依靠教师在黑板上讲,没有数学经验的学生就很难掌握,我再教这部分的时候,我都是利用周末的时间,让学生和家长去开心的逛一次超市,看超市物品上的价格,在我安排任务之前,可能他们不知逛了多少次超市,但是没注意观察,经验没积累,但是安排任务之后,效果就很明显了,学生学起来就很轻松了,这就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很多数学活动就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错过了。

因此,我号召老师们,让孩子的数学活动,远离繁多的无味的作业,机械的练习,把数学带到美好的生活中去吧,这样得来的活动经验,才是学习的本质。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了解理论重在实践——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明确地将“数学活动经验”列入义务教育教学课程的目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又进一步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即:“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由此,数学活动经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并列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

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数学课程、教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一、数学活动经验的含义数学活动课标(2011版):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P2-3)课标解读(史宁中主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编写):数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与建构等都是数学活动。

(P271)目前,我国有关数学活动经验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比较薄弱,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一直难以界定,至今尚有未达成共识。

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数学活动经验属于学生主观性数学知识的范畴”,数学知识不仅包括数学事实,也包括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认识,特别是感性认识。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数学目标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3.数学活动经验是体验,是经历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之后所留下的直接感受、体验和感悟。

4.数学活动经验既是知识,也是过程数学活动经验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

从静态上看是知识,是学生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和感悟等;从动态上看是过程,是经历。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与理解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与理解
详细描述
通过动手剪切、拼接、折叠等方 式,探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 法,理解面积的物理意义和数学 表达式的联系。
案例二:概率统计的应用
总结词
通过实际情境,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 知识和应用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如预测天气、 分析股票数据等,掌握概率、统计的 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数据背后的规 律和不确定性。
教师运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进 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抽 象概念和解决问题。
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中运用数学基本活动 经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报 告编写。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中使用数学基本活动 经验进行实证分析、模型构建 和理论推导。
05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
总结词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几何图形面 积计算的方法和原理。
80%
物理实验
在物理学研究中,数学基本活动 经验用于数据处理、模型建立和 理论推导。
100%
计算机编程
在软件开发和算法设计中,数学 基本活动经验用于逻辑推理、算 法优化和数据分析。
80%
工程设计
在建筑、机械、电子等领域,数 学基本活动经验用于结构分析、 材料力学和电磁场模拟。
教育领域的应用
数学教学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与理 解

CONTENCT

• 引言 •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定义与特征 •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途径 •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应用场景 •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亲 身参与和体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实际 操作能力。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动手实践,通过观察、操 作、实验、推理等方式,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感 受和认识,加深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和 掌握。

我对“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

我对“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

我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数学活动经验可以这样理解: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

感性知识是指具有学生个人意义的过程性知识,也包括学生大脑中那些未经训练的、不那么严格的数学知识;情绪体验是指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对数学严谨性与数学结果确定性的感受以及对数学美的感受与欣赏等;应用意识包括“数学有用”的信念、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拓展数学知识应用领域的创新意识。

针对数学基本活动的这几方面的含义,结合我所处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目的和自身的教学经验。

我认为采取以下几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我们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一、积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充分了解学情。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现实的、有趣的、有用的,小学数学是学生在生活与活动中产生的数学我们有必要对他们的生活经验即日常数学进行数学化,进行经验提升,以生成新的经验,促进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经验改造或重新改组。

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促进学生的认识从模糊趋向清晰,从形象趋向抽象,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并经常在解决问题后的反思中,进一步体验生活经验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好处,积极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去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经验。

第二,活动经验积累要有活动,要注重过程。

这里所说的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和解题活动,而是需要学生参与其中的数学探索活动,是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做”数学的活动。

在做的过程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使学生有了体验和经历。

第三,活动经验要在不断做的过程中积累。

积累不能指望有一两次这样的活动学生就有数学活动经验,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

这样的活动可以是在课内,也可以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可以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解决。

在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里都有机会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活动。

“综合与实践”领域更是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很好的载体。

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

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

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以“讲授主导、信息单向传递”为主要模式,学生缺乏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而高中数学基本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学的实践与评价进行研究。

一、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的概念与特点高中数学基本活动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发现、探究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主要包括数学探究、问题解决和数学建模等几个方面。

首先,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探索等活动,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规律和定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考能力。

其次,问题解决是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的另一个核心。

通过给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分析和求解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基本活动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主动参与。

高中数学基本活动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2.强调实践操作。

高中数学基本活动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3.培养问题意识。

高中数学基本活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解问题的能力。

4.提高综合素质。

高中数学基本活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数学探究、问题解决和数学建模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的实践与方法1.数学探究在数学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实验、观察等活动,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总结来建立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一)

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一)

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一)一、基本活动经验及其类别(一)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史宁中等教授指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符合通常意义下对于“经验”的哲学解释和教育解释。

从学习者个体角度来说,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从事某种学科活动之中留下的有关这种学科活动的直接反映,它既有感觉、知觉的成分,更有在感觉、知觉基础之上经过自我反省而提炼出来的那些规律性内容,既包括策略性、方法性内容,也包括个体对于相关学科活动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映。

基本活动经验属于典型的个体知识(这里的知识是广义的),它与个体的认知水平、情意状态以及个体对于已有经验素材加工的深广度直接相关,也与个体参与活动的程度密切相联。

一般地,高层次的参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总与高水平的思维活动相伴。

从学习者群体角度来说,基本活动经验是从事学科活动所积淀的学科直观,它属于学习者对于本学科思维方式、学科思维活动特征的整体把握,是绝大多数学习者在经历同一个学习活动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共性特点和普适性的个体经验。

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经历相关学科活动之后所积淀的内容,它既有学生针对有关这种学科活动而获得的那些直接经验,也有学生经过不同程度的自我反省而提炼出来的个体知识。

针对某一门具体的学科学习而言,相对丰富的基本活动经验,经过不断积淀和升华,可以形成有关这学科的直观能力。

(二)基本活动经验的“基本”的具体表现基本活动经验是学习者在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之中从事相应的学科活动所积淀的经验,虽然属于个体知识(即广义的知识),具有个体特征,但是,这些经验属于个体对于这类学科活动的自我诠释;就群体而言,这些经验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应学科活动最基本的活动特征。

因而,这里的“基本”是相对于具体的学科而言的。

一般而言,每个学科的基本活动经验都包括基本的操作经验、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活动经验、综合运用本学科内容进行问题解决的经验、思考的经验等类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及评价
作者:朱国荣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3年第09期
数学活动经验并不是这几年才提出的一个概念。

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体目标中就已经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虽已提出数学活动经验的概念,但由于将其归为数学知识的范畴,所以对其关注和研究者甚少。

而《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可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将基本活动经验从基础知识中单列出来,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从而引发教学的变化和与之相应的评价的变化,成为当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经验”的解释有两种:一是作名词,解释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二是作动词,解释为“经历、体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中的“经验”若取名词含义,可解释为“在数学活动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

显然,这又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等同于知识或技能,有悖于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单列基本活动经验的本意。

若取动词含义,可解释为“经历、体验数学活动过程”。

这样解释强调了经历过程,但并未阐明经历、体验后学生获得的结果。

那么,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中所指的“经验”到底该作何解释呢?我以为,这里所指的“经验”可解释为“策略与方法”,介于知识、技能与思想之间。

因此,我们可以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理解为: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策略与方法。

具体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1.在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
这要求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身心投入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过程。

一项学习是否可以理解为数学活动,判断标准是看“是否有数学思维的参与”,仅是模仿、记忆的数学学习不能被称为数学活动。

2.具有个性特征
在经历同样的数学过程中,不同学生因其认知基础、认知特点、认知水平不同,获得的经验也不尽相同,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

这一方面是不同学生不同发展的自然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交流与共享的基础。

3.指向于策略与方法
经验的获得离不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但经验又高于知识和技能,是一种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偶然间,读到一篇小学语文课文《小马过河》,我读出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

课文说的是小马要过一条小河,不知河水是深是浅,这时正好碰上了老牛和松鼠。

老牛告诉小马“水很浅”,而松鼠却说“水很深”。

小马没办法,只有回家问妈妈。

妈妈让小马自己去试试,结果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在这篇课文中,河水的深浅是知识,趟水过河是技能。

如果把小马过河这一过程看成一项数学活动,那么小马经历这一活动获得的经验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小马原有的经验:碰到问题无法解决,策略与方法是“回家问妈妈”。

经过妈妈的点拨和自己的实践积累了新经验:碰到问题无法解决时,策略与方法是“自己去试试”。

当然,如果妈妈的教学能力再强一些,可以引导小马“先思后试”,先让小马思考“为什么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初步得出结论后,再通过实践来验证。

如果这样,小马将获得更高层次的经验:碰到问题无法解决时,策略与方法是分析、比较,通过逻辑推理获得知识或技能。

显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关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比鼓励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显得更为重要。

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评价
近年来,我市开展了“指向于数学活动经验的评价与检测”改革研究,从活动过程检测、个性经验检测、策略与方法检测三个维度,开展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评价研究。

1.从模仿和应用两个层次,开展对“活动过程”的检测
(1)模仿层次。

也就是立足于教材,检测教师是否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了相关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等。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期末检测时,我们设置了如下检测题:
【试题1】晶晶写出20以内的所有退位减法算式并进行了整理(如下表),但还有一些算式没有填好。

通过此题,我们一方面检测了教师在复习时,是否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算式的整理过程,也检测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又如,在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单元检测时,我们设置了如下检测题:
【试题2】圆周率(π)是一个固定的数。

请你回忆一下,在数学课上,你们是怎么得出圆周率的?把探究过程简要地写下来。

检测结果分析发现,教师教学方式不同,所教学生的解答水平差异显著。

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两张皮”的现象。

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都认同圆周率的探究过程十分重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研究与公开教学时,教学过程展开充分,教师重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但一旦回到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过程展开时,往往虚晃一枪,教学着力点又倾向于知识获得和技能训练。

究其原因,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是改革最大的制约因素。

而上述检测,旨在引发教师对“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关注与重视,从而推动教与学方式的改革。

(2)应用层面。

在检测时,创设一个新的问题解决的情境,检测学生经验的迁移能力。

如在六年级下册期末检测时,我们设置了如下检测题:
【试题3】阳阳有一块小小的鹅卵石,他想知道这块鹅卵石的体积。

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方案,求出这块鹅卵石的体积。

2.立足多样化,用求异思维开展对“个性经验”的检测
求异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希望学生的思维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模具。

关注对“个性经验”的检测,有利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时,我们设置了如下检测题:
【试题4】如下图,在我们的课本上,采用把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请你用画示意图、写文字等方法加以说明。


又如,在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时,我们设置了如下检测题:
【试题5】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除了这样计算,你还能想出别的计算方法吗?
3.着眼问题解决,展现思维过程,开展对“策略与方法”的检测
解决相同问题,如果从结果上分析,不同学生可能没有差异。

但如果追究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就显露无遗了。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期末检测时,我们设置了如下检测题:
【试题6】用2个○,能摆出三个不同的数。

用5个○,能摆出几个不同的数,在下表中画一画,填一填。

观察学生画和填的结果,可以分析学生是否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所有的数,还能看出学生是否初步具备了有序思维的能力。

又如,在六年级下册期末检测时,我们设置了如下检测题:
【试题7】算一算。

(1)计算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

(2)计算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

分析此题的检测结果,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显著不同。

善于借助图形与变换方法进行转换的学生解答起来快速而简洁,而只知道组合图形合并与分割两种基本方法的学生则困难重重,错误百出。

传统数学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忽视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表现出“快教育”的特征。

而我们认为,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智慧并不仅仅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也不仅仅表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表现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
表现在思考的过程中。

因此,面对创新型人才培训的目标,我们要记得放慢教与学的脚步,关注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数学化”和“朴素理解”之间缓缓而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