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含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2. 传统节日的相关诗词、故事、谚语等3. 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及文化内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收集、整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故事、谚语等资料。

4. 课堂分享: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收集到的资料,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

5.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从传统节日的习俗、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挖掘文化内涵。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手抄报或绘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2. 板书内容: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意义、相关诗词、故事、谚语等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手抄报或绘画作品2. 搜集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故事、谚语等资料,进行课堂分享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3.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准备】(1)教师确定要研究的几个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研究其他节日。

(2)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学生推荐相关资料、网站,指导研究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居住地的远近,划分活动小组,并选出组长;然后各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节日。

教师要加强指导,以免选择重复。

(4)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方案,并拟出草案交教师审核指导。

(5)小组长根据个人特长,进行组内分工。

小组成员利用暑假到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搜集有关资料;到民俗保存较多的农村采访,了解民俗,搜集传说、民谣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方面。

(6)研究活动建议:对于每个节日,教师可提供以下几个研究角度,学生按照组内分工,进行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关于传统节日的史书记载;传统节日的旧民俗与新民俗之比较;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的地方特色,要突出本地,兼顾外地;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民谣;与外国类似节日民俗作比较;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及向国外的传播。

【活动过程】一、创境导入: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好多收获。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含作业板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含作业板书反思
4.辨别传统节日
上面展示的哪些节日中:
中秋、端午、重阳节分别是农历八月十五、五月初五、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而“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则是世界通用的节日,是一些公历节日,因而不是中国传统节日。
(三)分享、交流课前搜集资料
课前,大家去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谁来和大家分享?(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相互补充,师相机板书:风俗、食俗、由来、传说、诗词)(出示课件4)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节日里都有不同的习俗。让我们了解这些节日,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借“春节”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新课
教学
()分钟
2、学习探究,辨别节日
(一)探讨方法
你打算如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及习俗?又如何记录呢?
(板书:节日由来 庆典活动)
三、小组探究、制定方案
1.师:说到不如做到,我们马上行动吧!刚才我们已经分好小组了,现在制定活动方案。当然这只是初步方案,所以你们可以用铅笔写,以后想到要补充或改变的,还可以适当调整。
2.各小组汇报活动方案,师生评议,提出意见或建议。
3.各小组修改、完善活动方案,提出注意事项。
(出示课件5)师随着画面简要介绍: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到旷野中游行。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用相互泼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达努节,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如,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清明节的扫墓、踏青;春节的对联、扫尘、守岁等;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元宵节的猜灯谜、逛花灯、吃元宵、庆团圆……(板书:端午 清明 中秋 元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2.课程平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教学课件。
3.信息化资源:互联网上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视频资料。
4.教学手段:讲解、示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动手实践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3.思维发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将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4.文化传承: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将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他们能够自觉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多媒体资源:通过展示与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实践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情感教育: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如春节、中秋节等,对节日的习俗和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还能够运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们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和参与课堂活动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们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学习,同时也喜欢进行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的词语和表达方式的理解上存在困难。另外,对于一些较小众的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学生可能不太了解。此外,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和探究活动,以及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际生活中,也是学生需要面临的挑战。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优质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手抄报、绘画等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中国传统节日》2. 课内实践活动:手抄报、绘画、调查报告等3. 课外拓展阅读:《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何指导学生创作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2. 学具:课外阅读书籍、手抄报、绘画材料、调查问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华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中国传统节日》,了解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并分享节日的习俗和有趣的故事。

4. 课堂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手抄报、绘画等作品,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5.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中华传统节日2. 主要内容: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3. 重点:了解传统节日,培养传统文化素养4. 难点:如何深入了解传统节日,激发兴趣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手抄报、绘画等作品。

2. 深入了解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调查报告。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4.辨别传统节日
(三)分享、交流课前搜集资料
课前,大家去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谁来和大家分享?师相机板书:风俗、食俗、由来、传说、诗词
(四)补充少数民族的节日(师随着画面简要介绍)
(五)讨论与交流,方法引路
师:中国传统节日可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呀!想不想更详细、深入地去了解、研究它们?
6.板书设计
公历日期 农历日期 节日由来 庆典活动
汉族:端午 清明 中秋 元宵
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
少数民族:
瑶族:过努节 苗族:龙舟节
注重对设计活动方案的引导与评价,设计了“友情小提示”,并创造了一个美妙的设计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环节四:总结,提出希望
5.作业设计:
必做:完成习作。
选做:完成一幅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思维导图。
师:同学们,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生活习性、民族心理的有力体现,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同学们会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地去探究丰富多彩的节日,预祝大家探究之旅成功,也希望下节课我们能看到更多的收获!
8.生小组讨论研究小课题并取组名。
9.生交流方法。
活动意图:
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
环节三:小组探究、制定方案
教师活动:
1.师:说到不如做到,我们马上行动吧!刚才我们已经分好小组了,现在制定活动方案。当然这只是初步方案,所以你们可以用铅笔写,以后想到要补充或改变的,还可以适当调整。
2.各小组汇报活动方案,师生评议,提出意见或建议。
3.各小组修改、完善活动方案,提出注意事项。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将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下去。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其文化内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节日习俗和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培养审美情趣:通过欣赏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故事,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4.增进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分享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挖掘节日的内涵,创造性地设计庆祝活动,激发创新意识和思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包粽子的过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如“传统节日如何传承和创新?”等。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选自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涵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具体内容包括:
1.春节:介绍春节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
2.清明节:讲解清明节的来历、扫墓、踏青等习俗,了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比如春节的团圆、清明的祭祖、端午的纪念屈原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

本单元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学生对其所了解的传统节日进行分类和描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的多样性;第二部分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本介绍传统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相关习俗等;第三部分是通过阅读相应的节日诗词、童谣等文本,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浪漫和欢乐;第四部分是通过听取祖辈讲授经历和传统习俗,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学会传承文化;最后一部分是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传统节日的形象感知。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能将其分类;②知道一些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相关习俗等;③学会阅读和欣赏节日诗词、童谣和传统文化经典;④了解祖辈们的传统习俗,明白其与现代生活的关联;⑤观看多媒体素材,形象感知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①能够观察、分类、描述、表达和创作;②能够听取祖辈讲述,了解传统文化;③能够理解诗词、童谣中的传统文化内涵;④培养学生的传统节日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目标①学会尊重、珍视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自信;②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和魅力,增加爱国情感;③培养学生的习惯,爱好和良好的品质,增进同学和社会交往。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能够准确分类描述中国的传统节日;②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欣赏诗词、童谣,理解其含义。

2.教学难点①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②学会欣赏诗词,理解并感受内在含义。

四、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利用图片展示、口语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

2.项目化教学: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制作月饼、包饺子、写年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

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中了解传统节日的庆祝习俗,与家长、长辈进行交流,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案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案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1.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任务驱动小组合作阶段推进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3课时1.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能了解收集资料、展示成果的方式。

板块一分享交流,建立小组师: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

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

(板书:中华传统节日)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你们还记得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哪些传统节日吗?生: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春节、清明节和重阳节。

师: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课前,大家都收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谁来和大家分享?(出示课前预学单,指名分享。

)生:我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大家在那一天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庆团圆。

生:我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人们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生:我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等。

生:我知道4月5日前后的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生:我知道春节从正月七年级到正月十五,人们会贴春联、拜年等,除夕还会扫尘和守岁。

师:中华传统节日可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呀!想不想更详细、更深入地去了解、研究它们呢?生:想!师: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要调查了解的节日,在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的表格对应的小组栏里写上自己的名字,选择相同节日的同学即为同组。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掌握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并能口头和书面表达相关内容;2.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欲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和庆祝方式;2.观看与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影视资料;3.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和分享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环节老师播放一段有关中国的视频,以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好风景,引起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老师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是中华传统节日。

3. 预习小活动3.1. 学生自己搜索了解和自己有关的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3.2. 小组内讨论并总结所学到的信息。

第二课时1. 詹伐树的节日1.1. 打开电子PPT,为学生介绍“詹伐树的节日”;1.2.向学生展示节日庆祝活动图片、故事、神话传说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庆祝方法和历史背景。

2. 组织小组分享2.1. 老师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2.2. 教师出示有关“詹伐树的节日”的问题,要求小组讨论并用华文汇报,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

第三课时1. 北京的庆祝活动1.1. 播放介绍北京地区庆祝节日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庆祝的方法和方式;1.2. 反复模拟庆祝活动,让学生自己领会节日的氛围和文化内涵。

2. 学生研究2.1. 小组内学生研究自己所选的传统节日,总结习俗、庆祝方法等等;2.2. 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并将资料提交老师审核。

3. 总结讨论3.1. 边界小议论,包括节日的起源,庆祝方法等问题;3.2. 老师给予指导和提醒。

四、教学反思本次语文教学主题是“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的实施由于设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通过活动、讲解介绍、影片欣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培养了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三年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2.掌握节日相关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和介绍节日的习俗和传说,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课堂互动和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节日图片和物品引发学生对节日的认知和情感反应;2.通过小组互动介绍和分享,让学生自由谈论一些了解过的传统节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

第二步:学习(30分钟)1.介绍学生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起源和演变,以及庆祝方式和特点;2.分组让学生自义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词汇和表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朗读、模仿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描述节日活动、习俗以及传说的基本语言规范和表达技巧。

第三步:巩固(20分钟)1.分组讨论和设计本班即将到来的某个传统节日的庆祝方案和节目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发挥主观能动性;2.指导学生自己开展调研和编制学校周边传统节日的文化探究,形成小论文和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传统节日的思考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起源和演变;2.节日相关的基本词汇和表达;3.描述节日活动、习俗以及传说的基本语言规范和表达技巧;4.手把手引领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发挥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2.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3.整合语文、美术、音乐和体育等多个学科,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节日学习体验。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了解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掌握情况以及参与合作讨论的积极性。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设计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以适当的方式展开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3.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学会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用不同方式展示成果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播放春节贴春联、清明节踏青、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的画面。

2.谈话激趣: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生活的精彩画面,比如:团圆与亲情、追思与纪念、狂欢与喜悦等等。

中国人的各种情感都融入了这些传统节日里。

那么,大家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谁能说说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呢?(自由交流)3.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华传统节日,去感受一下这些节日的风情吧!二、展示活动成果1.分小组合作,合作要求:(1)按照自己搜集的资料,找到对应小组,自由组合。

(2)小组内交流资料内容,派选一位成员作为代表发言。

(3)小组代表发言,师生评议。

2.小组展示。

(1)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关于“年”的故事表演、贴春联、年画习俗讲解、《元日》古诗朗诵)(2)元宵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猜灯谜游戏、元宵节传统食物介绍、元宵节习俗活动介绍)(3)清明节小组同学展示交流。

(介绍清明节相关习俗)(4)端午节小组同学展示交流。

(播放赛龙舟、包粽子视频来介绍节日习俗)(5)中秋节小组同学展示交流。

(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以诗朗诵结束展示)(6)重阳节小组同学展示交流。

(讲故事介绍重阳节的由来,发出“看望孤寡老人”爱心活动的倡议)3.评一评:哪一组的活动开展得好?4.师:刚才我们把自己的研究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了分享。

同学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预设:生1: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太神奇了!生2:了解一个传统节日,还能读到很多著名的诗词。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内涵以及传说故事。

2.了解并学习相关生字词汇。

3.学会简单的写作技巧,写作幸福美满的设想。

2.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尝试使用多种途径进行获取和应用信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爱和尊重传统、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内容1.知识内容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2.教学重点认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了解相关的习俗和传说故事。

3.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读懂相关文章中的生字词汇,及时解决学生生字词汇的理解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1.热身与预习(5分钟)•号召大家一起来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简要说一下喜欢的原因。

•让同学自由阅读本单元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写下一些疑惑和问题。

2.引入(10分钟)•根据五月份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传说等相关知识。

•给出几个生字词汇,帮助学生理解传统节日相关文章的阅读。

3.探究(30分钟)•分组:将学生分为竞赛组和合作学习组。

•竞赛组要求:在20分钟内独自完成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并尽可能地运用到本单元所学句型和生字词汇,文章的细节和逻辑性也需要切实体现。

•合作学习组要求:在20分钟内合作完成关于中秋节、春节或其他节日的文章,同样需要尽可能地运用到所学句型和生字词汇,并关注文章的细节和逻辑性。

•最后每个组在文化节开幕式上进行展示和评选。

4.巩固(15分钟)•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两篇文章,并即时反馈改进和提高之处。

5.拓展(20分钟)•让学生阅读一篇简单的精神小说,并以此为基础,写下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设想。

•每位学生将自己的文章与其他同学的进行比较和学习,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之处。

6.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次课堂学习所得,并提醒学生进行作业。

•作业:根据刚刚的精神小说素材,撰写一篇幸福美满的设想文章,要求不少于300字,同时将自己的作品发到班级微信群,互相学习、交流和分享。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认识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节日起源: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

2. 节日习俗:学习各个节日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扫墓、赛龙舟、赏月等。

3. 节日意义:探讨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如家庭团聚、尊重长辈、弘扬民族精神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图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各个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分享节日的习俗和趣事。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手工制作、绘画、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板书设计1. 中华传统节日2. 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3. 正文:介绍各个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以及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实践活动。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节日的作文。

2. 要求:字数300字左右,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第4课时)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第4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第4课时)1.能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1.能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能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师:前面我们进行了习作,还相互配合确定并完成了活动成果展示的方式。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展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吧。

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展示习作。

1.小组内分享交流习作。

教师:首先,我们先来展示我们关于传统节日的习作吧。

请同学们先按照下面的交流任务和要求,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

交流任务:①小组成员依次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成员按照评价要求对习作进行评价并记录修改意见。

②交流完毕后,选出本组最佳习作。

评价要求:①如果写如何过节,需要写清楚一家人过节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②如果写印象深刻的事,事情要与节日密切相关。

③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④过程要详细,内容要清楚、条理。

2.班级内分享交流。

各小组代表依次分享习作,全部分享完以后,教师可选取其他组组员根据“评价要求”对其进行评价。

(二)探究二:展示活动成果。

1.选出评委团。

各小组选出一位组员,选出的组员们组成评委团。

2.小组进行展示。

教师:我们选出了评委团,现在就轮到各小组展示成果了。

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流程来一一展示吧。

展示流程:①各小组按照次序依次上台展示。

②小组展示完以后,本组组员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③待补充和提问完成以后,评委团各评委按照评价表给各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

④待所有展示和评价完成以后,对评价进行整合,选出“最佳活动展示小组”。

“____小组展示”评价表【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展示,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节日习俗,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探究三:活动总结。

1.学生总结。

教师:我们这一次的综合性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目标】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积累较为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活动时间】课时(一课时布置任务准备,一课时完成活动任务)【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1、播放节日童谣的课件。

师:儿歌中说到了很多节日,你记住了几个呢?学生上台板书节日名称2、按时间排顺序,这些节日是从我们的老祖先开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他为传统节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去感受其中浓郁的传统文化吧。

(板书)二、综合实践学习任务单师:前两天我们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据了解,大家的兴趣很浓,都想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这节课就来比赛一下。

1、自主学习单2、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办一期手抄报三、成果汇报展示师:孩子们,在一年里我们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是哪个节日呢,俗称“过年”,那什么是年呢?哪一组来汇报(一)春节知多少(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1、年的来历学生讲: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每到除夕,爬上岸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们就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村里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zhàn lì],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师:过年过年,原来年是一种会吃人的猛兽,过了除夕这个时候"年"就不闹了,所以叫过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
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
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
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
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
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
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
活动三:节日习俗了解
1.师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资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共同分享。

活动四:传统文化要传承
1.演示课件:令人关注的端午节文化。

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2.小组讨论。

3.展示本小组成员设计的春联。

4.展示本小组成员做的月饼。

5.展示本组成员准备的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活动五: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那颗火热的爱国心令老师感动!我们的祖国会因你们骄傲!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的政策。

相信大家在假日里与家人共度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也一定会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一、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本单元所学的“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请楚”的具体方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1)《超州桥》第三自然段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是怎么围烧一个意思写清的。

2.组织全班交流
出示两个例子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3、让学生仿照上述方法写句子
4.小组讨论可以围绕哪个意思来写。

5.组织交流。

6.学生仿照例子练习写一段话。

(1)独立练习。

(2)集体交流,师生互评。

一、识字加油站
提问:我们除了在语文课上能认识字,还能通过些途径识字呢?指名回答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提问:(1)小明很喜欢看书,他应该去哪里呢?
(2)学生交流
(3)总结:平时我们经常会去各种场所,如果我们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在生活中认识很多汉字。

(4)出示场所图片,场所的标牌上写着“税务局”“咖啡馆”等,生字带有拼音提问:图上这些是什么场所呢?
①借助拼音读准这些场所的名称
②小组齐读,师相机纠正读音,指导读准“税、档、阅
③交流如何识记这些汉字,如“咖啡”是一种喝的饮品,都是口字旁
3.了解这些场所的用途
提问:这些地方都是干什么的?你对哪些地方比较了解?选一个来说说,指名交流,随机指导。

4.拓展交流。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场所?它们又都是干什么的?
指名交流出示:加油站、公交枢纽、游泳馆
5.总结。

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可以识字,只要做有心人,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很多的汉字交流平台与词句段运用
三、词句段运用
(一)对照流程图读下面这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1.引导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纸的发明》,知道了蔡伦是怎么造纸的。

回忆一下课文是怎么把造纸的过程说清楚的。

启发谈话,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例子,说说蔡伦造纸的步骤。

(1)看图示,说说蔡伦造纸分为哪几步。

(2)让学生用这几个动词介绍蔡伦是怎样造纸的。

2.以“剪纸”为例指导口头介绍制作的过程。

(1)播放多媒体,让学生看一段剪纸的视频。

(2)让学生仿照例子把观看到的剪纸过程用图示呈现出来。

(3)让学生抓住剪纸时每一步的动作,自行练习介绍剪纸活动的过程。

3、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4.谈话回忆以往的学习经验。

(二)想想下面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1.自读教材中的例子,说说这两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两段话都是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

☆两段都用到了“有的…有的…有的
2.指导学生围绕“操场上真热闹”这个熟悉的话题,仿照样子写一写。

3.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话题,进行仿写练习。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选择的话题。

话题是开放的,可以是关于传统节日的,也可以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2)学生仿写。

4.教师巡视,选取写得较好的和存在问题的例子,组织学生共同评价。

然仿(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选择的话题。

话题是开放的,可以是关于传统节日的,也可以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2)学生仿写。

5.教师巡视,选取写得较好的和存在问题的例子,组织学生共同评价。

四、日积月累
1.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开展小组间的相互评价。

评价要点:(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这些四字词语读正确。

指导读准“雅人四好”中的“好”的读音。

这里的“好”是爱好的意思,读四声。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四字词语的意思。

(3)看图或播放音像资料。

(4)让学生说说看了图片或音像后,对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有了哪些了解。

2.让学生看图,向大家介绍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

3. 组织开展游戏活动:词语对对碰。

比如人说“文房四宝”,另一人就要对“笔墨纸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