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No.4 可靠性建模与分析(2)
软件可靠性模型与评估方法
软件可靠性模型与评估方法
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中,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以满足用户需求
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用性的概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确保软件的
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软件可靠性模型与评估方法,以帮
助开发人员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一、可靠性定义与重要性
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软件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以满足用户
需求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用性的概率。软件可靠性评估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确定软件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以评估软件系统的可信
度和稳定性。软件可靠性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用户对软件系统的满意
度和信任度。
二、软件可靠性模型
1. 静态模型
静态模型是通过对软件设计和代码进行分析,检测潜在的软件错误,以预测软件系统的可靠性。静态模型主要包括代码静态分析、软件结
构分析和软件测试。
1.1 代码静态分析
代码静态分析通过对源代码的分析,发现代码中的潜在错误和缺陷。常用的代码静态分析工具包括Lint、FindBugs等,可以帮助开发人员
提前发现代码中的潜在问题,从而减少软件系统的错误率。
1.2 软件结构分析
软件结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软件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检测系统的层次结构、调用关系、模块依赖等,以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软件结构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等。
1.3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通过执行一系列测试用例,检查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错误和缺陷。软件测试主要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通过全面的软件测试,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是通过对软件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常用的动态模型包括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块图和Markov模型等。
可靠性分析模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可靠性分析模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工程设计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许多关键因素,其中之
一就是可靠性。可靠性分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中,以帮助工
程师评估和提高设计的可靠性。本文将探讨可靠性分析模型在工程设
计中的应用,并介绍几种常见的可靠性分析模型。
一、可靠性分析模型简介
可靠性分析模型是一种定量分析工具,用于评估系统或构件的失效
概率和寿命。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统计方法,对设备的可靠性
进行定量计算和预测。可靠性分析模型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设备的寿命、优化维修计划、改进设计等,从而提高工程设计的可靠性。
二、可靠性分析模型的应用
1. 故障树分析(FTA)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它通过树状图的方式描
述系统或构件发生失效的逻辑关系。工程师可以通过故障树分析模型
找出系统故障发生的关键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设计的可靠性。例如,在核能领域,故障树分析被广泛用于评估核电站的可靠性,以确保安全性能。
2. 事件树分析(ETA)
事件树分析是另一种常见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它通过图形表示系统
失效的各个可能性,从而帮助工程师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水平。与故障
树分析类似,事件树分析也可以用来预测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并通过制定相应的维修策略来提高可靠性。例如,在航天领域,事件树分析可用于评估火箭发射的可靠性,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3. Monte Carlo模拟
Monte Carlo模拟是一种基于大量随机抽样的数值计算方法,用于评估系统的可靠性。通过生成大量的随机数,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从而计算系统失效的概率和寿命。Monte Carlo模拟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中的一些假设和限制,更准确地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它在机械、电子、航空等领域的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可靠性建模
可靠性模型
1、概述
用于定量分配、估算和评价产品可靠性的一种数学模型叫“可靠性模型”。可靠性模型包括可靠性方框图和可靠性数学模型二项内容。
可靠性方框图与产品的工作原理图相协调。产品的工作原理图表示产品各单元之间的物理关系,而可靠性方框图表示产品各单元之间的功能逻辑关系。两者不能混淆。
例如:某振荡电路,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缺一不可,其工作原理图和可靠性方框图如图1所示:
L
C L C
工作原理图可靠性方框图
图1 LC 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图和可靠性方框图
从图1可以看出,工作原理图中,电感L和电容C 是并联的关系,而可靠性方框图中,它们却是串联关系。
产品的可靠性数学模型是定量描述产品可靠性的各种参数,如:失效率λ,可靠度R(t)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等。
λ——产品的故障总数与工作时间和寿命单位总数之比。
R(t)——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MTBF——产品的总工作时间与发生的故障次数之比。对于寿命服从指数分布的电子产品,MTBF=1/λ。
2、典型的可靠性模型
典型的可靠性模型有四种:串联模型,并联模型,r/n表决模型和旁联模型。
设产品由n个单元组成,各单元寿命服从指数分布,产品和各单元失效率分别为λs和λi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分别为MTBF S=1/λs和MTBF i=1/λi,可靠度分别为Rs(t) =e-λS t和Ri (t)=e-λi t,i=1,2,...n,t为产品的工作时间。
⑴串联模型——组成产品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失效都会导致整个产品失效的模型。
①可靠性方框图
系统可靠性设计中的可靠性建模案例分享(Ⅰ)
系统可靠性设计中的可靠性建模案例分享
在工程设计领域中,系统可靠性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无论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产品还是工业设备,都需要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以确保其在运行中不会发生故障或失效。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工程师们通常会采用可靠性建模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设计。本文将分享一些系统可靠性设计中的可靠性建模案例,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领域。
1. 可靠性建模的基本概念
在介绍具体的案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可靠性建模的基本概念。可靠性
建模是指通过对系统的各种组成部分、环境条件、使用方式等进行分析,来评估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故障的概率。这种分析可以采用数学统计的方法,例如概率论、可靠性理论和生存分析等,来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量化和预测。
2.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建模
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可靠性建模通常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例如,一家电子
产品制造公司在设计新款智能手机时,需要对手机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可靠性建模分析,以确保手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故障。在这个案例中,工程师们可以利用故障树分析(FTA)来对各个组成部分的故障概率进行评估,从而得出整个手
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同时,他们还可以采用可靠性增长模型(RGM)来预测手机
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进行维护和改进。
3. 航空航天领域的可靠性建模
在航空航天领域,系统的可靠性更是至关重要。一家航空航天制造公司在设计新型飞机时,需要对飞机的结构、发动机、航电系统等进行可靠性建模分析,以确保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故障或失效。在这个案例中,工程师们可以采用可靠性负载分析(RLA)方法,对飞机各个关键部件的寿命和故障概率进行评估,从而得出整个飞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同时,他们还可以采用故障模式影响与关联分析(FMECA)来对系统的故障模式和影响进行分析,以便提前预防和应对可能的故障情况。
第二章系统可靠性模型04
由上述可见,当:
R1 0.905 时,有 R2 R1 R4 R3 R1 0.368 时,有 R2 R4 R1 R3
14
即:t 100h时 R1 0.905,R2 0.819 R3 0.991,R4 0.975 t 1000h时
实际上可以论证:
RS (t) ne(n1)t (n 1)ent
2. 当单元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时,系统的平均寿命为
n n 1 1
1
MTBF
0
RS(t)dt (n 1)
n
(n 1) n
返回1
五、k/n[G]系统可靠性
11
设n个单元组成的系统中每个单元的可靠性都为R(t),则
(2)n中取 k 坏系统 k/n [F]是指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有 k个或k个以上单元失效,就不能正常工作的系统称n中取 k 坏系统 。
2. 特点:
3
(1) n中取k好系统等于n中取(n-1+k)的坏系统,即 k/n [G] = (n-k+1)/n [F]
(2) n中取n的好系统(n / n [G]) 为 n 个单元组成的 串联系统。
1. 假定转换开关完全可靠,各单元平均寿命为 mi ,i =1~n+1 ;则系统平均寿命显然等于各单元平均寿命之和,
即
n1
2018数学建模国赛B题
RGV动态调度模型
摘要:RGV是智能加工系统的中间环节,控制RGV的动态调度也就是控制了智能加工系统的工作流程。需要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对RGV进行调度分析:单工序、单工序有故障、双工序、双工序无故障。
单工序的情况下建立了三个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单工序局部最优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将第i件物料的上料时间、下料时间、CNC编号等设为自变量,以RGV的15个初始状态、一台CNC上相邻处理的两件物料的上料时间关系等因素作为约束条件,以最后一件物料的上料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但因为求解这种模型的程序时间复杂度较高,准确度较低,又建立了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和单工序局部最优模型,用算法模拟该智能加工系统的工作流程。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中,RGV每次判断执行请求的次序时,都会预先模拟系统向下选择两次,找到效率最高的一种方案。单工序局部最优模型是以发出请求的CNC与RGV之间的距离为衡量指标,优先选择距离最近的请求,如果距离一样,优先选择CNC编号为奇数的请求。三种模型的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数学规划模型、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单工序局部最优模型。但是数学规划模型只能算出前88件物料所用时间,8个小时内可以加工的总物料数目只能推测出来,准确度有待验证。因此判定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是三个模型中最优的模型,该模型下得到的第1组、第2组、第3组在8小时内分别可以完成的物料数目为357件、364件、344件。
单工序有故障的情况下,我们在单工序分层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将1%的故障率转化为每秒钟CNC发生故障的概率,然后产生一个[10,20]间的随机数作为CNC的维修时间,其他算法步骤与无故障的相同。得到的第1组、第2组、第3组在8小时内分别可以完成的物料数目为307件、336件、319件。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系统可靠性分析
1.2 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1)提高系统或产品的可靠性,防止故障和事故发生。随着 科技进步,系统或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产品的复杂性增加。
波音747喷气客机有450000个部件, 当单个元件可靠性为99.999%时, 若系统由10个、100个、…,元件 组成串联系统,可靠性为:
一台600MW的发电 机由于故障停运一天,使 电厂的收入减少432万元;
一般指由用户提出的指标和要求。
1.1 可靠性基本概念
(2)可靠性的定量定义
可靠性就是系统在时间t内不失效的概率P(t)。如 果T为系统从开始工作到首次发生故障的时间,系统 无故障工作的概率有下式:
P(t)=P(T>t) P(t)具有下面三条性质: (1)P(t)为时间的递减函数; (2)0≤ P(t) ≤ 1; (3)P(t=0)=1;P(t=∞)=0 系统或设备的可靠性是一个与时间有密切关系的 量,使用时间越长,系统越不可靠。
lim F (t t) F (t)
t 0
R(t)t
F ' (t) R(t)
f (t) R(t)
系列关系式:
R(t) 1 F(t)
失效率:(t) F ' (t) F '(t) f (t) R'(t)
R(t) 1 F (t) R(t) R(t)
重要关系式:R(t) exp(
t
可靠性建模分析
目录
系统可靠性建模分析 (2)
摘要 (2)
关键词 (2)
1.可靠性框图 (2)
2.典型的可靠性模型 (3)
2.1串联模型 (3)
2.2并联模型 (4)
2.3旁联模型 (4)
2.4r/n(G)模型 (5)
2.5复杂系统/桥联模型 (6)
图1:自行车的基本可靠性与任务可靠性框图 (3)
图2:典型可靠性模型 (3)
图3:串联可靠性框图 (4)
图4:并联可靠性框图 (4)
图5:旁联可靠性框图 (5)
图6:r/n(G)系统可靠性框图 (5)
图7:桥联系统示例原理图及可靠性框图 (6)
图8:复杂系统实例 (7)
表1:复杂系统完全列举 (7)
系统可靠性建模分析
[摘要] 为了设计、分析和评价一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性特征,就必须明系统和它所有的子系统、组件和部件的关系。很多情况下这种关系可以通过系统逻辑和数学模型来实现,这些模型显示了所有部件、子系统和整个系统函数关系。系统的可靠性是它的部件或系统最底层结构单元可靠性的函数。
一个系统的可靠性模型由可靠性框图或原因——后果图表、对所有系统和设备故障和维修的分布定义、以及对备件或维修策略的表述等联合组成。所有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都是在系统概念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
[关键词]可靠性框图,串联,并联,表决,复杂系统,可靠度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个单元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对于系统管理者而言,系统完成预期任务可靠性以及对系统维修特征等因素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这时就需要借助于系统逻辑及数学模型德理论进行评价分析。本文就是基于可靠性框图(RBD)理论对系统可靠性建立常见的数学分析模型,并结合一些实际例子予以解释说明。
利用可靠性建模方法研究网络可靠性的方法(一)
利用可靠性建模方法研究网络可靠性的方法
概述
网络可靠性是指网络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在现代
社会中,网络的可靠性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线交易、数据传输和信
息共享等方面。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研究网络可靠性的方法变
得尤为关键。本文将介绍一种可靠性建模方法,用于研究网络可靠性。该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网络系统中的各种故障和恢复机制,以
评估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建模方法
可靠性建模是一种对网络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其核心思想
是将网络系统中的各种故障和恢复机制抽象为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
分析来评估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以下将介绍目前常用的可靠性建模方法:
1. 影子图法
影子图法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可靠性建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
将网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抽象为节点,将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抽象
为边,构建一个图形模型来表示网络系统。在该图形模型中,节点代
表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边代表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通过对图形
模型进行分析,可以评估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2. 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可靠性建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
通过将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抽象为树状结构,将故障的发生与否以及
传播关系用逻辑门表示,根据逻辑门之间的关系,对系统的可靠性进
行分析。通过故障树分析,可以找出网络系统中导致故障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3. 马尔可夫模型法
马尔可夫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可靠性建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
通过建立系统状态变化的概率模型,对网络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马尔可夫模型可以刻画系统在不同状态之间转移的概率,并通过计算
可靠性分析的方法
可靠性分析的方法
可靠性分析是对系统或产品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以下是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1. 故障树分析(FTA,Fault Tree Analysis):将系统的故障分解成若干事件,并用树状图表示,通过逻辑与、逻辑或等关系分析不同事件间的关联,找出导致系统故障的最主要风险因素。
2. 事件树分析(ETA,Event Tree Analysis):类似于故障树分析,但是以特定事件(如事故)为起始点,分析可能引发的各种可能后果和其概率,用于评估系统在事故或灾难情况下的可靠性。
3. 可靠性块图分析(RBD,Reliability Block Diagram):绘制系统各个可靠性部件之间的连接和关系图,通过计算各个部件的可靠性指标,得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4. 可靠性模型分析(Reliability Model Analysis):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或产品的可靠性行为,通过模型求解,得出系统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预测和分析结果。
5.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对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分析,确定各个部件的故障模式、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故障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可靠性改进。
6. 寿命试验与数据分析(Life Testing and Data Analysis):通过对大量可靠性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系统或产品的寿命分布曲线、可靠性函数等参数,进而预测系统的可靠性性能。
以上方法都可以根据系统或产品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到更全面和准确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论采用AADL的软件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方法
采用AADL的软件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方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方法是软件开发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基于包括Architecture Analysis and Design Language(AADL)和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在内的新技术出现,使得
软件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更加容易和高效。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基于AADL的软件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方法。更精
确地说,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AADL的基于规约的可靠性建
模与评估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功能性和可靠性的软件评估来验证和辅助系统分析、设计和测试过程。我们提出的方法被证明可以实现有效的可靠性建模和评估。
关键词:AADL;MBSE;软件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基
于规约
正文: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导致软件系统在工业应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是影响其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目前软件工程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基于有效的软件系统可靠性建模和评估方法,为保证软件系统高可靠性而可行的方法是提供完整的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设计和测试的前提。
2. 相关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如Architecture Analysis and Design Language(AADL)、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
(MBSE)等,已经极大地促进了软件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的发展。
3. 方法
基于AADL和MBSE,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规约的软件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方法。该方法使用AADL来定义系统的架构,并使用MBSE技术来描述系统的行为,以识别系统的可靠性特性。然后,基于AADL定义的模型,使用统计方法对可靠性特性进行建模和评估。最后,通过对系统的功能性和可靠性的软件评估来验证和辅助系统分析、设计和测试过程。
可靠性工程与风险评估第4章-可靠性设计
或
y ln r ln s y C r2 C s2
从式(3—7)、(3—10)推导过程中可知,可靠度为:
R t P y 0 1
式中 (· )——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是失效概率 的度量,对于某固定的概率 值越大, 越小,亦即结构具 密度函数而言, 有更大的可靠度。表4—5是正态分布时,可靠度系数 (安全指标)与失效概率的关系。
倘若 x有n个值,则式(4—2)有n项。
2、矩法(代数法)
3、Taylor级数展开法
二、工程材料性能数量的统计意义 工程材料性能的数据是可靠性设计的重要依据。 所谓工程材料性能是指有关其性能特征的全体,例如 强度、弹性模量、延伸率和断裂韧性等。由于材料性 能具有不确定姓,因此,它们可以用随机变量的概率 模型来捞述。所以,工程材料性能就可以用其性能特 征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数来表示。 强度是材料性能的主要指标。根据大量的统计 资料表明,材料强度的概率分布可以假定服从正态或 对数正态分布。因此,材料强度可以用其分布的平均 值和标准差(或者变异系数)来描述;另一种方法是以 rk Pk 规定的性能特征的标准值 ,以及低于该值的概率 来描述。
第一节 设计参数的确定
一、函数的统计特征值 系统、装置或零部件工程设计的可靠度,通常是几 个设计变量和参数的函数。这些变量和参数大部分是随 机的。随机变量之间相互组合的问既是可靠性设计中可 能经常遇到的。 这里,首先叙述随机变量的变换。然后叙述随机变 量的和、差、积、商以及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和方差的 近似计算方法。
储能系统中全钒液流电池的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储能系统中全钒液流电池的可靠性建模
与分析
摘要:本论文针对储能系统中的全钒液流电池进行了可靠性建模与分析研究。首先,对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了介绍。随后,基于可靠性工程理论,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环境、操作和系统因素的全钒液流电池可靠性模型。通
过考虑诸如电解液循环稳定性、电极材料腐蚀等关键因素,分析了全钒液流电池
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并提出了优化策略。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
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为全钒液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靠性分析的理
论支持。
关键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可靠性建模、可靠性分析、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储能技术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全钒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储能解决方案,因其高效能、长寿命等优
势备受瞩目。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问题仍需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可靠性模型,旨在为全钒液流电池的可靠性评估
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其工作原理、结构及关键因素的分析,我们致力于
为储能领域的可靠能源储存打下坚实基础。
一、全钒液流电池工作原理与结构分析
全钒液流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技术,因其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可调
控性等方面的优越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将深入探讨全钒液流电
池的工作原理与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储能机制和内部组成。
1.工作原理: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两种不同氧化态的钒离子(V2+和V3+)之
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过程中,V2+离子在阳极被氧化为V3+离子,而在放电过
工程可靠性选讲(2):重力荷载的概率分布
t1 t2 t3
ti
t
在任意时点t的概率分布函数为:
FQ (t, x)= q + pF (x)
平稳性:统计特性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适用于在时域内周期性出现荷载波动的随机荷载建模。
百度文库
复合泊松过程模型
在时域内随机性出现荷载变动的随机荷载模型,临时性活 荷载
Q(t)
发生次数:
P[N (t=) k=] (λt)k e−λt
统计方式:平稳,查有无荷载;泊松,查变动次数。 从统计角度看,泊松过程之λ较之平稳二项分布的p更易于 统计;
反映荷载变异性的概率模型
3、简化随机场模型
对于随空间分布发生变化的重力荷载,可采用简化随机场 模型加以反映。“简化”这一术语意在强调不考虑重力荷载 的空间相关特性,以避免统计上的困难。
FM (a) = exp[− exp(−a(x − κ ))]
&4. 建筑工程的重力荷载模型
1977年—1981年,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荷载调查实测 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构成了我国现行设计规范的基础。
1、恒荷载
统计实测了17个省市、35个预制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2667块;
在8个省市实测找平层、垫层、保温隔热层1万余个测点;
程本身为独立随机变量序列,故可用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 FM (a)
r
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技术(可靠性工程师培训PPT)
300-400
400-500
1
1
3
4
800-900
900-1000
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
设 N 个不可修复的产品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试验,
0
测得其全部故障时间为 t1 , t 2 , …t N 。其平均故障前时间
0
(MTTF)为:
1 N0 MTTF ti N 0 i 1
当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时,
MTTF e t dt 1 /
0
可靠度函数、累积故障分布函数 如前所述,产品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 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描述的是产品功能随时间保持的概 率,即产品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一般用R(t)表示,产品 的可靠度函数即: R(t)=P(T >t) 式中:T——产品发生故障的时间; t——规定的时间。
试验故障统计表
MTBMA-平均维修活动间隔时间 MMT-平均维修时间
使用可用性:与能工作时间和不能工作时
间有关的一种可用性 MTBMA
Ao=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可靠性建模方法研究网络可靠性的方法(二)
1. 引言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网络可靠性
的问题变得日益重要。因此,研究网络可靠性的方法成为了一项关键
任务。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可靠性建模方法来研究网络可靠性的方法。
2. 可靠性建模方法的概念
可靠性建模方法是一种以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网络进行建模
来评估其可靠性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定量分析和预测来评估网络的
可靠性,从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3. 可靠性建模的基本原理
可靠性建模方法通常基于两个基本原理:可靠性基本原理和可靠
性评估原理。
可靠性基本原理
可靠性基本原理是指通过将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环境等因素进行
建模,并结合网络硬件和软件组件的故障概率来分析和解决网络可靠
性的问题。常见的可靠性基本原理包括:
- 随机过程理论:通过将网络观测为一个随机过程,根据过程的
特性和概率,分析网络的可靠性。
- 图论:将网络建模为图的形式,通过图论算法来评估网络的可
靠性。
- 依赖分析:通过对网络中各个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分析,
评估网络可靠性。
可靠性评估原理
可靠性评估原理是指通过利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来评估网络的可
靠性。常见的可靠性评估原理包括:
- 失效树分析:将网络的故障视为树的分支,通过对树的拓扑结
构和故障概率的分析,评估网络的可靠性。
- 蒙特卡洛模拟:通过随机模拟网络的行为,根据模拟结果对网
络可靠性进行评估。
- 马尔可夫链模型:通过马尔可夫链的性质和转移概率进行分析,评估网络的可靠性。
4. 可靠性建模方法的应用
可靠性建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几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s t e
MTTF 1
1t
e
1
2t
e
1 2 t
1
2
1 1 2
2t
s t
1e
1t
2 e e
1t
1 2 e e
1 2 t
1 2 t
e
2t
1
n
Page 28
3.3.1 纯并联系统
例3-4 某飞控系统由三通道并联组成,设单通道服从指数分布 ,失效率为 =1×10-3/h ,求系统工作 1h 的可靠度、失 效率和平均寿命。
Rs t 1 1 Ri t
i 1
n
s t
0
Rs t Rs t
MTTF
对三通道并联:
3
1
1000h
t 2 t 3 t RS t 1 1 1 R t 3 e 3 e e i i 1
Page 30
3.3.1 纯并联系统
例3-4 某飞控系统由三通道并联组成,设单通道服从指数分布 ,失效率为 =1×10-3/h ,求系统工作 1h 的可靠度、失 效率和平均寿命。 解:
X s max x1 , x2 , , xn
系统的可靠度
Rs t P X s t P max x1 , x2 , , xn t
1 P x1 t , x2 t , , xn t
1 1 Ri t
RS 30 e 3059/3500 e0.5057 0.6030
Page 15
3.2 串联系统
例3-2
10个独立和相同的分系统组成一个串联系统。每个分系 统的失效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其 MTTF 均为 2000h ,假 定在时刻t=0时系统开始工作,计算当t=50h时该串联系 统的可靠度。 解:
Page 3
3.1 可靠性框图
基本概念
对于复杂产品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功能模式,用方框表 示的各组成部分的故障或它们的组合如何导致产品故障 的逻辑图。
特点
系统所完成功能不同,或者定义它的失效状态不同时, 可靠性框图也可能不同。
Page 4
3.1 可靠性框图
流体系统
实际物理模型
可靠性框图a
可靠性框图b
R1 30 e 30/250 e 0.12 0.8869 R2 30 e30/100 e 0.3 0.7408 R3 30 e 30/350 e 0.0857 0.9179
Page 14
3.2 串联系统
例3-1
某系统由三个单元串联构成,若各单元的平均失效时间 分别为 250 , 100 , 350h ,求系统的平均失效时间,并 比较系统和各单元在30h的可靠度(设各单元均服从单 参数指数分布)。 解: 当t=30h时:
3.3 并联系统
3.3.1 纯并联系统 3.3.2 串-并联系统 3.3.3 并-串联系统
3.3.4 n中取k表决系统
Page 23
3.3.1 纯并联系统
设第 i 个部件的寿命为 xi ,可靠度 Ri=P{xi>t}(i=1,2,…,n) 。假定x1,x2,xn随机变量相互独立,若初始时刻t=0, 所有部件都是新的,且同时工作。 并联系统的寿命
Page 8
3.2 串联系统
设第 i 个部件的寿命为 xi ,可靠度 Ri=P{xi>t}(i=1,2,…,n) 。假定x1,x2,xn随机变量相互独立,若初始时刻t=0, 所有部件都是新的,且同时工作。 (1)串联系统的寿命
X s min x1 , x2 , , xn
(2)系统的可靠度
MTTF Rs t dt
Page 29
3.3.1 纯并联系统
例3-4 某飞控系统由三通道并联组成,设单通道服从指数分布 ,失效率为 =1×10-3/h ,求系统工作 1h 的可靠度、失 效率和平均寿命。
t 0.0011 R t 1 e e 0.999 解: 对单通道:
Page 26
3.3.1 纯并联系统
当n=2,1= 2= 时,
Rs t e
t
e
1
t
e
t
2e
t
e
2 t
1 3 MTTF 2
当n=3,1= 2 = 3 = 时,
1
Rs t 3e t 3e 2 t e 3t
t 2 t 3 t RS t 1 1 1 R t 3 e 3 e e i 3 i 1
i 1
n
Page 24
3.3.1 纯并联系统
当部件的寿命服从参数为i的指数分布: 系统的可靠度
Rs t e
i 1 n i t n i t i 1
1i j n
e
i j t
1i j k n
Biblioteka Baidu
Page 20
工作储备 (平行冗余)
串并联系统 表决系统
3.3 并联系统
工作储备系统
使用多个零部件来完成同一任务的组合。 分类: (1) 所有单元一开始就同时工作,其中任一单元都能单 独地支持整个系统运行; (2) 要求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单元正常工作,系统才能正 常工作——“n中取k”或“表决”系统。
Page 5
3.1 可靠性框图
电阻系统
实际物理模型
可靠性框图a
可靠性框图b
Page 6
第三章 可靠性模型与分析
3.1 可靠性框图 3.2 串联系统 3.3 并联系统 3.4 非工作储备系统 3.5 网络系统
Page 7
3.2 串联系统
基本概念
设由n个部件组成的系统,其中任一部件发生故障,系 统即出现故障,称为串联系统。
Page 17
第三章 可靠性模型与分析
3.1 可靠性框图 3.2 串联系统 3.3 并联系统 3.4 非工作储备系统 3.5 网络系统
Page 18
3.3 并联系统
基本概念
设系统由n个部件组成,若至少一个部件正常工作则系 统正常运行,称为并联系统。
Page 19
3.3 并联系统
基本概念
为了完成某一工作目的所设置的设备除了满足运行的需 要外还有一定冗余的储备,称为并联冗余系统。 串联系统 并联系统 系统 网络系统 其他系统 非工作储备 (开关系统) 理想开关系统 非理想开关
i u du 0 e Rs t e
i 1 n
t
i u du 0 i 1
t n
s u du 0 e
t
则系统的失效率:
s u i u
i 1
Page 10
n
3.2 串联系统
(3) 串联系统的平均寿命MTTF
第三章 可靠性模型与分析
产品(系统) 电子产品的系统、分系统、整机、分机、零部件及 电子元器件等通称为产品或系统。 部件(单元) 组成各系统或产品的组成部分。 典型不可维修系统
假定:系统及各组成单元的失效相互独立,而且各单元在任 意时刻只处于两种状态之一:成功或失败。
Page 1
第三章 可靠性模型与分析
Page 12
3.2 串联系统
例3-1
某系统由三个单元串联构成,若各单元的平均失效时间 分别为 250 , 100 , 350h ,求系统的平均失效时间,并 比较系统和各单元在30h的可靠度(设各单元均服从单 参数指数分布)。
1 1 1 59 1 1 h 解: S 1 2 3 h 3500 250 100 350
MTTF Rs t dt
0
0
s u du 0 e dt
t
当部件的寿命服从参数为i的指数分布:
Rs t e
it
i 1
n
MTTF
1
i 1
n
i
Page 11
3.2 串联系统
串联系统的性质 (1) 系统的可靠度等于各个部件的可靠度乘积; (2) 系统的失效率等于各个部件的失效率之和; (3) 系统的可靠度总是小于或等于最不可靠部件的可靠度。 结论: 设计串联系统时,应选择可靠度较高的元件,并尽量减少 串联的元件数。
3 1 11 MTTF 2 3 6 3
Page 27
3.3.1 纯并联系统
当n个相同且独立的单元并联时,系统的可靠度
Rs t 1 1 e
其平均寿命为
t n
1 exp ne t
MTTF
0
1 RS t dt i 1 i
3.1 可靠性框图 3.2 串联系统 3.3 并联系统 3.4 非工作储备系统 3.5 网络系统
Page 2
3.1 可靠性框图
基本概念
对于复杂产品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功能模式,用方框表 示的各组成部分的故障或它们的组合如何导致产品故障 的逻辑图。
意义
(1) 通过可靠性框图可抽象出数学模型; (2) 可靠性框图和数学模型是可靠性预测和可靠性分配 的基础。
某计算机由 60 片集成电路芯片组成,每片上有 25 个焊点, 15 个金 属化孔。这 60 片集成电路芯片分别装在两块板上,每块板平均有 80个插件接头。其中,任一部件失效均导致计算机不工作。 设各部件服从指数分布: 集成电路芯片故障率为1=1×10-7/h; 焊点故障率为2=1×10-9/h; 金属化孔故障率为3=5×10-9/h; 插件接头故障率为4=1×10-8/h, 求系统工作2h的可靠度Rs(t)和平均寿命MTTF。
Rs t P X s t P min x1 , x2 , , xn t
P x1 t , x2 t , , xn t P xi t
Ri t
i 1 n
n
i 1
Page 9
3.2 串联系统
当第i个部件的失效率函数为i,则系统的可靠度:
t 2 t 3 t RS t 1 1 1 R t 3 e 3 e e i i 1 3
1 1 e
t 3
0.999 999 998
Page 31
3.3.1 纯并联系统
例3-4 某飞控系统由三通道并联组成,设单通道服从指数分布 ,失效率为 =1×10-3/h ,求系统工作 1h 的可靠度、失 效率和平均寿命。 解:
e
i j k t
1
n 1
e
系统的平均寿命
1 1 n 1 MTTF 1 1 2 n i 1 i 1i j n i j
Page 25
n
1
3.3.1 纯并联系统
特别当n=2时,
Page 21
3.3 并联系统
非工作储备系统 系统中有一个或多个单元处于工作状态,其余单元 则处于“待命”状态,当工作的某单元出现故障后 ,处于“待命”状态的单元立即转入工作状态。
特点
故障的监测
转入工作状态时,必须经过转换开关,开关的可靠性问 题
非工作储备系统的可靠度一般高于工作储 备系统(在一定前提下) Page 22
n 10
t 50h
i MTTFi 2000h
1 1 1 1 S i n 10h h 2000 200
当t=50h时:
RS 50 e ni t e
10
1 50 2000
0.7788
Page 16
3.2 串联系统
例3-3 (留作思考题)
系统的平均失效时间:
3500 S MTTFS h 59.322h S 59
1
Page 13
3.2 串联系统
例3-1
某系统由三个单元串联构成,若各单元的平均失效时间 分别为 250 , 100 , 350h ,求系统的平均失效时间,并 比较系统和各单元在30h的可靠度(设各单元均服从单 参数指数分布)。 解: 当t=30h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