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精选多篇)

合集下载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好教育好人生》一书,是由全国著名荣誉教练金钟毅先生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被业内人士誉为实用、启迪性很高的一本书。

它不仅记录了金先生长期从事教练工作的心路历程,还分享了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的思考和感悟,让人们通过书中的实例,更能感悟好教育给予人们的帮助和启迪。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阅读了这本书后,深感自身的教育方向与教育目标都有了很大的启示与提升。

本书提出的“巨人”教育策略,让我有了创新的思考和深刻的理解。

金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练经验,把教育看成是挖掘学生潜能的过程,通过漫画式的插图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们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金先生在书中提到了值得教育者去思考的问题,例如如何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何教育学生爱与尊重生命等等。

这些问题非常实用,让人们看到教育的真正意义,也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读完《好教育好人生》,我觉得这本书对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和提升学生的品质,同时也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部署,从而让我们更好地服务学生。

此外,金先生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阶段,而学校教育是第二阶段。

家庭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所以父母应当重视孩子的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与物质环境。

最后,我认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更需要具备人文关怀和科学方法的能力,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和学生沟通和合作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巨人式”教育的目标。

在我看来,“好教育好人生”不仅仅是一本教育名著,更是一本启迪性的良好读物。

它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教育视角,给予我对于学生们更好教育的启示与提升。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好的教育读后感。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什么是好的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什么是好的教育》的书,书中对好的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书中提到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知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但是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价值观却是需要学校教育去培养和塑造的。

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一地注重知识的传授。

其次,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特长、性格都不尽相同。

好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加以培养。

只有让学生在学校得到认可和鼓励,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另外,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实践能力同样不可忽视。

好的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最后,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成长。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好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一种好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首先,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

教育不单纯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培养,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德育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智育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体育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和体魄,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艺术素养,使他们具有广阔的视野和美好的情感。

只有注重培养全面素质,才能培养出有个性、有创造力、有责任心的人才。

其次,好的教育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

教育者应该通过教学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

可以通过讲授生动有趣的故事,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组织寓教于乐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同时,教育者也应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第三,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知识是通过实践来获取和巩固的,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好的教育应该强调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学校中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如实验、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并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育者还应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如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好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使他们具有开拓进取、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育者还应为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如创新科研项目、创业实践等,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创新想法转化为现实,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近期,我认真看了肖川先生著的《好教育,好人生》一书,作者以随笔的形式,侃侃而谈,娓娓而叙,于丰富而生动的材料中显自己的真知灼见,令我在亲近感中翻卷而细阅,掩卷而深思。

心中对教育的价值和教师的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肖先生的《好教育,好人生》一书共分五个章节:教育的意蕴、好学校的标准、对教师的期待、我的教学主张和受过教育的人。

肖先生在书中深刻的诠释了好教育,好人生的概念,在“对老师的期待”这一章节中这样说到: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是教师生命的两大主题,二者这间是相互促进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从他职业的自豪感、成就感而来,同样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助于教师幸福
指数的提升,一个能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师也更有可能以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为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作为教师的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用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师德赢得整个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在“我的教学主张”这一章节中说到,作为教师,始终都离不开“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问题,平时习惯于按教材来思考怎么教,很少考虑教什么。

一直还认为,教什么是编教材的专家该管的事,自己哪有资格。

读完《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还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我们要不断充电,加强学习,正如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能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孙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活动心得体会(精选6篇)

活动心得体会(精选6篇)

活动心得体会活动心得体会(精选6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活动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闷热的夏天,我们即将迎来又一个暑假。

在期末全面总结的同时,我利用业余时间不断为自己“充电”。

做到“四多”:1、多看本学科的核心刊物,因为它代表本学科的最高、最先进的学术水平,有利于教师把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

2、多看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刊物,如本学科的教育心理学、文化教育、艺术书籍等等。

通过多学科新理论、新技术的移植转换成本学科的教育成果。

多看本学科有关的专著、教材,因为这些专著和教材具有指导作用。

帮助我们教师把握教学方向,俗语说的好,它山之石也能攻玉。

当我打开了那本乳白色封面的《好教育好人生》,拜读后轻轻合上。

然而我的心却不能随书页的合拢而平静,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肖川作者在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

而紧紧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朴素而却又有粘合力的话语:“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和乐观的期待上。

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这是一本写给“教育者”的书。

它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

他道出了教育成功的前提,也点明了许多人失败的根源。

它像一盏明灯,为我的教育导航。

从中找到了不断完善自己的金钥匙。

一、不断反思中能积累智慧人们常说: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我想,只要我们回过头来用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已,我们就可以透过琐屑和繁杂逐步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就能少走弯路。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指出,人类有一种特殊的智慧叫“认智策略”,是对内解决问题的智慧。

这是一种高级智慧和意识活动,即反思智慧和自我批判意识,这是使人“通向天堂、成为天使”的正确途径。

《好老师》读后感

《好老师》读后感

《好老师》读后感《好老师》是一本由著名教育家张三丰所著的教育类图书,通过讲述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向读者传达了他对好老师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什么是好老师,也让我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在《好老师》中,张三丰首先提到了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这些素质是一个好老师的基本要求,没有这些素质,就很难成为一名好老师。

爱心是好老师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因为只有用爱心对待学生,才能真正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耐心是好老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因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学生。

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则是好老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

除了基本素质之外,张三丰还提到了好老师应该具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认为,好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好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潜能。

好老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不是只注重他们的学术成绩。

这些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在《好老师》中,张三丰还提到了好老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

他认为,好老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好老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这些要求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压力,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好老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

通过阅读《好老师》,我对好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意识到,好老师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一个引导学生成长的人。

好老师应该具备爱心、耐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技能。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它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好的教育不仅能够为个人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在《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中,作者通过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进行深入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路。

本文将从作者的观点出发,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谈谈对好的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好的教育应该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具有完整人格和健康心灵的个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品德和情感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这就说明了教育的片面性和功利性。

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情感素质,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心灵的滋养和成长。

其次,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个人的行为和选择都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因此,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就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阅读《什么是好的教育》,我对好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好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后感好的教育读后感。

教育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塑造一个国家的未来。

《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本书,深刻地探讨了好的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提到,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但是一个人的品格和能力却是他一生受益的根本。

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等,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点。

这样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受启发,我开始思考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书中还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不论他们的家庭背景如何,不论他们的个人特点如何。

教育应该是一个包容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尽力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让他们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资源和关爱。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有持续学习的动力。

好的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让他们在未来能够自我成长。

通过阅读《什么是好的教育》,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意识到好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智慧的公民。

我将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好的教育,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好教育,好人生

好教育,好人生

好教育,好人生作者:郑凤华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3期“好教育,好人生”,这是北师大著名教授肖川新出版的新书书名,这里,笔者借用肖教授的书名作为本篇论文的题目,希望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在绿色教育思想理念的引领下,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新体会。

在学校教育中,“好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是教师,“好人生”的受益者则是那些来自千千万万个不同社会层面,家庭经济、文化教育背景和年龄各不相同的学生。

一、做好“平等中的首席执行官”有的西方学者强调,在学校、教室这个“文化生态圈”中,教师角色被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执行官”,教室是一个观念的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

过去我们班主任常常把自己比作母亲,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90后的学生不仅需要母爱,还需要朋友。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这使得他们有话不知向谁去说,特别是那些心灵脆弱的孩子更需要有个好朋友去理解、倾听他们诉说。

因此,笔者在工作中努力成为每位学生的朋友,甚至有些语言也学着他们的口气,以便更好地融入到他们之中去,得到他们的信任。

例如,面对中学生交朋友问题,笔者改变了以往请双方家长坚决制止的方法,而是以一个好朋友的身份帮他们分析,给他们出主意,使他们能够冷处理早恋问题。

二、对“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好人的需要”充满信心《好教育,好人生》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对美好人生充满向往,对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好人的需要充满信心,无限相信良好教育的力量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的精神修养”。

我们学生家庭不美满的较多,在学习过程中被遗忘和冷落的经历较多,自卑和不自信的较多,这种特殊性就要求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使自己得到信心。

用积极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树立成功的心态。

笔者想用一个例子来理解这句话。

例如:笔者班上XX同学,高一经常旷课,刚开学两周就因抽烟被记过处分,不久又离家出走,当时他妈妈非常着急,恳求笔者帮助她找孩子。

做幸福的老师,培育幸福的学生

做幸福的老师,培育幸福的学生

做幸福的老师,奠基学生的幸福人生——《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李培一直都想做一个幸福的人:温暖的午后,品一杯花茶,拿一本闲书,任由自己的思绪跟随书上的内容去领略山水,深思险峰,或者看尽世间百态,万种风情。

有幸拜读了肖川老师的《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原来的想法是多么的浅陋无知,虚无缥缈。

这本书让我对幸福的涵义、对专业成长、对教育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幸福是什么,许多人都追问过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境遇里感受也不会一样,因为幸福本身就是多元的。

有人用诗一样的语言对幸福进行过表述:幸福是母亲的关怀,幸福是婴儿的笑脸;幸福是自由的跳跃,幸福是轻柔的抚摸;幸福是沉甸甸的麦穗,幸福是绿色的生活;幸福是收到康乃馨,幸福是神秘的巧克力;幸福是远离尘嚣的净土,幸福是置身事外的安闲;幸福是不经意之间的感动,幸福是重温听潮的时刻;幸福是拥有美妙的梦,幸福是开满鲜花绵原野;幸福是一生的信仰,幸福是丰富的宴飨;幸福是腰里的银钱响当当,幸福是寄托在纸上的希望;幸福是用心倾听,幸福是真诚分享;幸福是自己的感觉,幸福是下一步的欲望…..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

可是怎么样才能拥有这样的感觉呢?换言之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元素是积极的重要的,又有哪些元素是消极的从而对我们的生活素质产生负面影响?这是思考生活,品味人生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肖川老师在这本书里给我们做出了明确回答。

拥有美好生活,首先是心中有盼头。

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理想、有追求,生活才会有声有色,才会有不断成长的内源性动力。

其次是手中有事做。

无所事事,是一种百无聊赖的状态。

有事可做,意味着社会需要你,意味着你的人生的价值有得以表征和确证的机会。

有事可做,就该心存感激,就该敬业爱岗。

全身心地投入地做每一件事情,是生命积极的存在状态。

美好生活的第三个元素是身边有亲友。

人是社会的存在和精神存在。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情感的归属。

人字的结构就是互相支撑,友情、亲情、爱情,是生活中的阳光。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800字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800字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800字《好教育好人生》是肖川教授的一篇随笔,表达他对教育理想的热切追求,对人类不灭良知的深沉呼唤,对人生当有境界的祈望与希冀。

用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成为本文的主线和灵魂,字里行间彰显出作者力图用热忱与真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生命去守护正义与光明的良苦用心。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偶然中在博客里看到了一本好书《好教育好人生》,这是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从他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的情趣与艺术》四本书中精选出一百来篇编成本书。

收录在这本集子中的文字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社会、人生和教育问题的明睿洞察,对教育理想的热切追求,对人类不灭良知的深沉呼唤,对人生当有境界的祈望与希冀。

用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成为本书的主线和灵魂,字里行间彰显出作者力图用热忱与真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生命去守护正义与光明的良苦用心。

肖川先生的《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对原来我们固有的思维和做法进行了批判,也给我们今后如何更好地从事教育指明了方向。

思想即行为。

我们的教育教学计划有很多,关键是我们的思想定位是什么,愿用肖川先生文中的三句很有启迪的话与大家分享,同时也是勉励自己,促进学习与提高。

1、第一句:一个不难确认的真理是:任何一个学习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成就感,或者怀疑所学知识的价值,就会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

相反,好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责任感,学会放弃,能够放眼未来,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2、第二句话:好人生的境界:明确的目标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内心世界、宽广的活动舞台,构成了他们灿烂的人生。

对于我们普通人,同样可以拥有好人生:掌握好谋生的技能,衣食无忧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并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6篇)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6篇)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精选6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1最近一段时间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使我获益匪浅,解决了困扰我的许多问题,如语文教学的性质,语文教材的选文问题,语文教学不是文学的教学,阅读教学的方法,语文课为什么要重视口语交际,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教学等等。

下面就谈一谈我读完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每一个教育者都会面对学生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学语文”,每当教学中遇到难题或者模棱两可的问题,我也会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我们为什么要教语文?叶圣陶先生在本书中给出了答案。

叶老首先从“什么叫语文”入手,谈“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的认识”。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

”“语言是一种工具。

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

工具不是目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叶老认为,学语文为的是为了使用,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是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进一步说,学习语文还可以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意思务求理解得透彻,表达自己的意思务求表达得准确;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如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叶老说,“教书教书,就是‘教’学生‘学’。

”教学生学习语言的知识并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让自己的“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

从知道、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实践是必然的桥梁。

所以,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

那我们到底需要的怎样的课堂教学呢?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中,叶老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2024年四二三世界读书日活动汇报总结(7篇)

2024年四二三世界读书日活动汇报总结(7篇)

四二三世界读书日活动汇报总结____月____日为世界读书日,为了使广大同学更好地了解这个节日的意义及内容,我们班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的主题活动。

活动分五部分进行:一是读书心得交流;二是介绍世界读书日的来历;三是推荐好书;四是读书笔记交流;五是诗文朗读。

尤其在推荐好书活动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来为大家推荐好书。

在诗文朗读结束后,我们班评选了诗文朗读之性,韩雪和吕晓杨并列第一,刘思敏第二,张雅靓和尤丹并列第三。

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同学们在恋恋不舍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是啊,读书日的活动目的就是在于让同学们爱书、藏书、读书,我们就是应该时时抓住有利契机,引导同学们走入书的殿堂。

读书是非常有好处的,读书就是与名人对话、与名人交谈、向名人学习,读书可以明智、可以获得生活工作必要的信息和方法、可以走生活工作捷径之路,事半功倍;当生活中有困难时,读书可以获得解决的办法;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读书可以给你指点迷津。

读书可以使人高兴无比,读书也可以使人痛哭流涕,读书可以让人凝神思索,读书也可以让人谈笑风生,读书可以让人总结经验规律,读书也可以让人反思自己。

我校“世界读书日”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活动的开展将对我们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的作用。

今后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开展相关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同学生们良好的爱书、读学的品质。

让一本本好书成为导航灯,指引我们向“知识渊博、性情通达、思维创新的人”的目标不懈地努力。

四二三世界读书日活动汇报总结(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校园软实力,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和灾后重建为契机,为了争创江油市文明行为“十星”校园和争当文明行为“十星”学生(简称“双十星”行动)。

我校开展了争创文明行为“十星”校园和争当文明行为“十星”学生活动,临近岁末,现总结如下:一、学校高度重视,领导得力。

学校成立了以任兴科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安排、计划、实施本校双十星活动,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024年《用心做教育》读后感(三篇)

2024年《用心做教育》读后感(三篇)

2024年《用心做教育》读后感人们常说教师这职业是“良心活”,在假期里,读了一本好的教育书籍——张思明的《用心做教育》,体会颇多。

这本书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从作者童年的回忆,父亲对自己的人生教育以及作者参加自学考试的经历,并且通过自己的自学考试带动学生的学习,从这一章节中提到了影响他的一些名师,叙述自己是如何努力做一个好教师的。

第二章介绍了他在教学中是怎样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的。

第三章让学生感受数学鲜活、好玩,让中学生来做课题,在“微科研”中学数学,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四章写的是教给学生课本背后的东西,提到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人——班主任。

第五章写的是教师的生命力源自学生,他认为最有力量的教育是“身教”,用一些真实的事例介绍自己好的做法,,比如利用好自己的错误,一声对不起拉近了师和生等等。

我,一名年轻教师,缺少经验,缺少教学技巧,缺少管理方法。

而张思明的这本书给了我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

一、多一份爱心。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

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

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这使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二、给孩子一份负责任的爱。

张思明对于教育,对于爱学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说,对教师来讲,真正的爱,是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观察。

当发现学生需要温暖时,不要直接给他温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

并说,你去打柴,不会打,我告诉你怎么打。

然后,远远地看着他,如果他不能划着火柴,再帮他做一件事情。

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任何事情。

是啊,这种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对他一辈子负责的爱,只有爱才能唤醒爱。

三、爱要不留痕迹。

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

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传承经典筑梦未来心得体会七篇精选

传承经典筑梦未来心得体会七篇精选

传承经典筑梦未来心得体会七篇精选传承经典筑梦未来心得体会篇1观看了央视新闻播出的《大国工匠》,令人深受教育,感人肺腑。

通过观看我国杰出的大国工匠的高超技术和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让人好像重新感到了思想正确回归的大路上。

大国工匠们出身一般家庭,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在追求职业技能上,严格要求的是自己,追求的是技术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为我们在世界上,树立大国的“中国制造”和世界创新大国的名牌,带好了头和做出了杰出的榜样。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一点不漏的超高精度的密封,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他能将焊接技术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焊接时间仅有01秒的时间误差,他如此艺高胆大,十分人所想,只有刻苦钻研,用心练就方能结出如此硕果。

錾刻大师-孟剑锋,在北京APEC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他的惊世杰作。

他錾刻的作品精美非凡。

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由于过于逼真,让人看后会情不自禁伸手触摸感受。

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也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能做到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

我国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超高精密度组装,不能没有顾秋亮。

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他能通过摸、看、思,能决定机器的组装误差,几乎没有失误过,工到此精,惊心动魄。

胡双钱老师傅,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20____年,胡双钱要做百万个零件的飞机建造工程,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加上临时救急其任务难度广大,非一般人想象。

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打造36个孔,发丝大小的孔径,仅仅依靠胡双钱的双手和传统的铁钻床,便能快捷将36个孔悉数高精度打造,通过检验一点不差,其金属雕花技能创世界一流。

《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主题征文(13篇精选)

《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主题征文(13篇精选)

《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主题征文(13篇精选)《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主题征文精选篇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作为其中的一支,它通过朴实的文字、优美的韵律、凝练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儿时的我,就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

刚咿呀学语的我,每天便随父母拿着鹅的图片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虽不明其义,但那简短的句子却朗朗上口,令我牢记于心。

每次在电视上或乡下见到鹅时,这首《鹅》就会脱口而出。

大一些时,幼儿园的老师教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并不完全懂那些句子,但在我心中种下要珍惜粮食的信念。

读小学时,我已经能够读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是那么雄奇壮丽,也能够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亲情是多么可贵,还能够体会“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不一定那么准确,但我对诗词的理解在逐步加深。

升初中后,随着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我读到多美的诗词。

当读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时,我不禁热血沸腾,真想披甲上阵,与诗人共御外敌;当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操时,我不禁被深深折服,立志要忠诚爱国,为伟大的祖国奉献一切;当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豪放与洒脱时,我倍受感染,告诉自己事无完事、人无完人,不要过于计较得失;当看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的悲哀与无奈时,我禁不住神色黯然,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愁绪……从诗词中,我学会珍惜,学会欣赏,学会感恩,学会坚强,学会爱国,学会洒脱,学到优美的语言。

中国的诗词,细腻处如少女情怀,欲语还羞;豪放处似天马行空,徜徉恣肆;悲伤时如杜鹃啼血,寸断肝肠,激昂时似金戈铁马,锐不可挡。

中国的诗词,国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语言中的精灵,它是会燃烧的句子,它激励我前进,它指引我提高,它将一直伴着我成长。

关于读书的总结(2篇)

关于读书的总结(2篇)

关于读书的总结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

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

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

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一、时刻警醒自我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

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

全民阅读心得体会500字左右11篇

全民阅读心得体会500字左右11篇

全民阅读心得体会500字左右11篇全民阅读心得体会1记得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还是在读高三的时候,那时候作为天天埋头苦读,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看小说也变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

我从同桌的一堆课本中翻到了这本书,翻开书的第一页,看到的就是这样一段话:“1975年的二、x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

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不会存留,往往还没到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了,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寥寥数语,用语朴实,却给读者留下一个画面感极强的景象。

不知不觉间,我被这本小说深深吸引了,但这毕竟是一本长篇小说,对于正在高考冲刺的我来说,篇幅太长,只能走马观花看了一遍。

再读《平凡的世界》,却是已经参加工作。

也是在偶然的机会之下,发现同事有这本小说,带着当年走马观花,不慎明白的遗憾,向同事再借了这本书,仔细品味。

《平凡的世界》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黄土高坡上双水村的故事,主要围绕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贺秀莲、孙玉厚等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的反映了农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深刻的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众人人物中,我影响最深、最有感触的是孙少平。

孙少平接受过高中教育,他不甘于生活在落后的农村中,积极追求知识,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热血青年,又是一个淳朴而倔强的人。

他生活在农村中,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一直在致力于改变自己的行动中,就像是小说写的那样:“他慢慢懂得,人活着,就得随时准备接受磨难和痛苦。

”孙少平是农民的儿子,是在苦难和饥饿中长大的,他不怕艰难困苦的社会现实,尽管在求学期间面临饥饿、衣裳褴褛,但他挺过来了,以清醒的思考,以男子汉的豁达平静的接受着这一切但是他不满足立于黄土地上,渴望呼吸城市的文明之风,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示自己,高中毕业,当他从县城回到乡下之后,“一种强烈的愿望就不断从内心升起,他不甘心在双水村静悄悄的生活一辈子,他老感觉到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的做着远行的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精选多篇)立教育之本扬人生之帆无锡市新城中学程慧内容提要: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

教育关乎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好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接受好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扬起学生美好人生之帆。

关键词:好教育好人生立足之本终极目标为了让广大教师过一个更有意义的暑假,让广大教师在休息之余能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今年暑假学校领导精心为我们每一位老师挑选了专业书籍。

也正因为如此,我有幸拜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随笔《好教育,好人生》,从中感触良多。

其实,刚拿到肖川先生的著作时我并不是太看好这本书,因为关于肖川先生我在读他的著作之先并不熟悉,只知晓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

当时对这本书我心里的感受也无非是一个稳坐大学象牙塔里的教授对于中国的教育发表的一些自己概念中的想法而已,教育实践与教育理想脱节的现象在今天的教育学界已成为一种非常严重的现象,这样的书籍对于我的教育人生帮助也无非是空洞而无力的。

然而看完作者简介,我就不得不以非常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本书,这源于肖川先生是一个完美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先行者,他的教育随笔完全是站立在他的实践基础之上的。

我必须由衷的有理由去相信他的文章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对于我的人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事实证明也确是如此,在拜读先生教育随笔之后,我开始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和今后的人生发展重新审视和思考,对我的教育教学进行深刻剖析和反思,同时对今后自己工作的目标也做着美好的憧憬和规划。

好教育是好人生的立足之本。

肖川先生认为好教育应该包括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人类核心价值的浸染,重视理智训练,重视充分和得体的自我表达。

好教育也包括学习内容是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的内在需要的,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的方向的。

好教育还包括教育过程中始终充满礼貌、尊严、秩序、温暖的热情。

相对于好的教育而言,有两种不同的情况,那就是“无教育”和“坏教育”。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明确告诉我们,我们正在极大限度的杜绝“无教育”的现象,我们的孩子再也不会因为没有教育而显得专横跋扈、缺乏理性或盲目丧失自己的道德底线,九年义务教育给予了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每一个孩子也都拥有了获得美好人生的机会。

然而,“坏教育”却常常充当着孩子们好人生的侩子手。

“坏教育”把孩子们当成了一个个的机器,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无不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听话”的孩子,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说教”或是对教科书的“宣传”,甚至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也必须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埋没,思想被禁锢,也就成为了教师心中“好学生”。

然而,作为个体的人,学生的学习需求,人格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全都被忽略了,这样的教育更何谈让孩子拥有好人生。

回顾我短暂的教育人生,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又何尝不存在着“坏教育”的种种影子,我的学生在无形中就被迫接受了我的“坏教育”,他们的学习需求何尝不受到压制,他们的人格发展何尝不受到限制,他们的思想又何尝没有被禁锢呢?我就是他们人生发展途中的大绊脚石啊。

现在的我倍感庆幸,庆幸自己及时认识到自己教育过程的弊病,庆幸自己这么快就找到自己今后工作的重心,那就是我的教育教学的重心都必须要围绕着学生的好人生来进行,育人者应该先育己,教师必须把握教育人生,实现自我超越。

“教育的目的是要创造出让学生成就自我,超越自我的生活,让学生在教育的摇篮中获得、精神的丰富,生命的充实、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育、品格的崇高。

”好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的教育。

正如朱小曼教授所指出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彻底人性化的事业。

好教育重视并珍视人的需要、自由与尊严,尊重个性、差异、多样性与自主性,拒斥强制,压抑或灌输。

“好教育是把人当‘人’的教育,是富于道义伦理精神,予‘人’以高度关切的真正人性化的教育,是具有高度亲和力、富于人情味的教育。

”好教育为好人生的实现提供着充足条件,好教育不愧为好人生的立足之本。

好人生是好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肖川先生的理想里,胡适的人生、林语堂的人生、梁实秋的人生、钱钟书的人生,都是好人生极致的代表。

他们的人生具有着宽阔而又有所坚守的,丰富而又清纯的,富有而又淡泊的,有情趣和有境界的共同特点,“明确的目标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内心生活、宽广的活动舞台,构成了他们灿烂的人生。

”然而,他们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的好人生对于我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要想拥有自己的好人生,我们想要知道的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切实的途径可以获得之。

肖川先生认为作为一个普通人,“同样可以拥有好人生:掌握好谋生的技能,衣食无忧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并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而所有这些拥有好人生的条件都是可以通过好教育来获得的,因为人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

“离开了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教育就什么都不是”。

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掌握好谋生的技能,还是衣食无忧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学会尊重和善待他们,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参与。

好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怀学生的人格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并教导学生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样的教育有助于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并积极地树立尊重生命和珍视生命的生命价值观,从而让学生最终拥有好人生。

“教书育人”,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学会做人,尊重他人并获得他人的尊重。

依笔者之见,通过教育获得的最大教益是人之为人的生命意义,是人对自身生命的理解、真是和对他人生命的关注与尊重,收获教益的人,是足以显现人的生命意义的人。

好教育既然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识的生命存在,人并不会满足于现实世界追求,而是在不停地寻求着对于已有本我的无限超越,追求自身有限性的不断突破,从而对于人单调乏味的生命活动在永恒的企求总富于其以价值和意义。

而教育在促进人的自身超越,提升人的精神和价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教育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就是要帮助人强化健康的生命意识,确立正确的生命观,就是要关注人的生命情感和心灵活动,重视人的终极关怀。

语文学科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学生去拥有每个人孜孜以求的好人生,在我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我可不想让我的学生对自己的母语丧失兴趣和爱好,那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我还可以利用语文课去教导学生去认识人生、理解生命、关注他人,最终来提升自己,让他们用语文来作为自己实现好人生的展台。

教育以人为起点,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但教育最终必须要回到它的终点,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

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必须担负着让学生在获得好教育而最终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生命价值。

因为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生活在世界上,生命于人只有一次,人的生命存在是一切的基础,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人生目标的达成,于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好人生必然也必须是好教育的终极目标。

好教育是好人生的立足之本,好人生是好教育的终极目标,读肖川先生的著作,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好教育与好人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好教育对人的整体性的关注,最根本的是对人的人文精神,价值世界的关注。

不仅要关注人的认知世界,才智水平,更要关注的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人思想情感。

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常常忽略的,我们的眼光太多的投入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他们的成绩,而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却很少或不愿去触及。

殊不知,好教育的人文关怀,是关注作为人安身立命之本的人文精神,是关注人的成长潜能,塑造人文理想,成全人性通达并求达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充盈于丰裕的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我的教学工作与每一个学生的好人生不可分割,让他们接受好教育,最终获取好人生将是我的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我将立足于教育之本,立足于好教育,来扬起学生的人生之帆,让他们拥有美好的人生。

第三篇:《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读《好教育,好人生》有感刘政高尔基先生曾说过: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

当细细品味这句话的时候,感触颇深。

在我看来,书籍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种资源,是前人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人们能够不断发展、进步的桥梁。

我们的生活是有局限性的,我们不可能把人世间的酸甜苦辣都尝个遍,更不可能对所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最终得出科学的理论,毕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这样一来,书籍对于我们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站在教师岗位的人来说。

殊不知,一位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的沉淀,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另一个途径来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那就阅读书籍,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的理论精华,进而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而帮助自己更好、更快的成长。

这个暑假对于我来说是忙碌而又充实的,在完成暑假任务的同时,也掏出不少时间细细品读了《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

作为新教师的我,相比之下,无论是从教学经验还是方法理论都不如其他教师。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

学习不仅是教师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的重要途径;而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找到了作为年轻教师的成长策略:一是大量阅读,仔细咀嚼。

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要求的。

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味,培养教师的读书人的气质。

现在大多的教师的阅读量太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量太大,心理压力太大,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境去阅读。

但缺乏阅读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是深人探索,自觉反思。

在实际工作中,你总会发现一些问题, 一些现象,你可以有意识地去做一些探索;自觉地实践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并不断地自我反思。

要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及时捕捉你所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有价值的现象和表达。

古人讲,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

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及时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我们就获得了成长。

“教师成长的策略”可以说是我个人经验的一个总结,这个总结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远未完结。

第四,团趴合作,真诚交流。

一个学校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团队。

团队成员之间的精诚合作,互相真诚的分享和交流,对于彼此的成长, 有着十分重要的、巨大的价值。

真诚的交流所导致的思想的碰撞和交锋,会使得我们对问题认识更加全面和深人,会使一些主题和思想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根。

通过在团队的分享和交流,我们的认识深化了,我们的内心丰富了。

有分享和交流的内在需要,是教育力量的重要源泉,这也是教育的倦怠感产生的真正根源。

广泛阅读,仔细咀嚼;深入探索,自觉反思;及时总结,着力提升;团队合作,真诚交流;有了前进的明灯,加上日后自己的践行,相信可以为自己的精彩教育买下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