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地理必修一第2章气候类型专题课时作业(人教版)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章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环流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2.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解析:根据图中所示,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太平洋上是低压,应为北半球冬季。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印度处于凉季,是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
注意印度最干旱的时候是热季(3~5月),此时太阳直射点已经移到北半球,气温回升快,但雨季尚未来临,所以异常干热。
答案:1 D 2 A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3~5题。
3.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4.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5.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解析: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
三地的季风成因和性质不同。
东亚1月吹西北风。
南亚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性质湿热,其强弱进退影响降水的多少;冬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性质温和干燥;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吹西北风;7月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南风。
答案:3 D 4 D 5 D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8题。
6.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7.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8.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 )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多雨D.温和少雨解析:由纬度可确定该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盛行西风带。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4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双季稻种植每况愈下,播种面积也大为减少。
下图为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距平及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据此回答1〜2题:0 250 500 750 1 000 ] 250 1 500 17別20001. 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变化特点是()A. 持续上升B.波动上升C.波动下降D.暖、冷期交替2. 导致明清时期长江下游水稻播种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战乱使农业设施遭到破坏B. 气候处于寒冷期,气温偏低C.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停滞不前D. 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不足解析:1.D 2.B 第1题,读图可知,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处于暖期和冷期波动变化中,暖冷期交替出现。
第2题,读图可知,明清时期气候处于寒冷期,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3. 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沿岸暖流加强B.全球气候变暖C.极昼天数较多D.太阳辐射增强4. 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 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B. 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C. 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ETmHiia厚期n犢期D;翩m [副肌・潭期iv9O QD. 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 解析:3.B4.C 第3题,从图中可知,从2002年至2090年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小,主要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化的结果。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雪的融化,北部航线将开通。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我国 人口不会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5〜6题:5. 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寒冷一温暖一寒冷交替变化B. 温暖一寒冷一温暖交替变化C. 暖干一暖湿一暖干交替变化D. 湿冷一干冷一湿冷交替变化6. 在M 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解析:5.B 6.C 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树木的生长经历了由快到慢再到快的过程 ,反映了气候温暖一寒冷一温暖的交替变化。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4 全球气候变化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对野象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
读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回答1~2题。
1.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2.关于该历史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1830年)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解析:由图可知,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有野象分布,而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据此推测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
从不同时期的野象分布地点可看出,图中所示历史时期野象分布北界不断南移,说明气温不断降低,是个变冷的时期,与现代气候变暖恰好相反。
变冷时,雪线不断降低,我国1月0 ℃等温线位置不断南移。
答案: 1.D 2.C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
根据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北极海冰范围达到自卫星时代以来历史第二低水平,表明全球变暖的速度已超乎我们的想象。
由于北极海冰大量融化,西北通道未来有望实现通航。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如果西北通道进入大规模商业运营阶段,下列国家经济受冲击最大的是( ) A.丹麦B.日本C.巴拿马D.加拿大4.根据北冰洋海冰的变化趋势预测,阿拉斯加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面临荒漠化的危险B.落叶灌木林的面积增加C.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D.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下降解析:第3题,如果西北通道通航,往来于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船只就不必再通过航程较远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经济收入将减少。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3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下图为副热带高气压影响下的天气形势图。
读图,回答1~3题:1。
图示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A。
4月 B.6月C。
8月D。
12月2。
下列为四种常见天气系统图。
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A。
①B。
②C。
③D。
④3.受该天气系统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天气状况是()A.高温少雨B。
狂风暴雨C.风雪交加D.阴雨连绵解析:1。
B 2。
B 3。
D 第1题,此时降水多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可能为6月份。
第2题,此时长江中下游处于梅雨季节,被准静止锋控制。
第3题,在准静止锋的控制下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在接受中央台记者独家采访时介绍,华北大部地区的强降雪1月4日基本结束,随之而来的会是大风降温天气.北京可能出现—16℃的极端最低气温,逼近四十年来北京历史同期的最低温度。
读图,回答4~5题:4.下图中直接导致北方大风降温的天气系统是()5。
下列哪种情况也是因为该天气系统造成的()A。
地中海地区冬季多雨 B.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C。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解析:4.C 5.C 由材料可知导致北方大风降温的天气系统是冷锋。
2019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及解析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 季风环流与气候
2.2 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季风环流与气候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基础过关】读“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2.a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第29届奥林匹克盛会在北京开幕。
2004年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气候类型图中,可分别代表雅典和北京两地气温、降水状况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5.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①热带草原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能力提升】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6.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7.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8.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10.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A.②吹向①B.④吹向⑤C.⑤吹向④D.④吹向②11.下列气候类型中,终年只受一种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A.温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1)此时是________月,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活动点拨教材第39~40页活动1.(1)①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②温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③寒带的气候类型: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
(2)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大陆西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
2.(1)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降水依次减少,温度依次降低。
(2)大陆西岸:全年降水丰富,夏季凉爽,冬季温和。
大陆内部:全年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大。
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1)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发展;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
(2)这两个地区气候的形成都受到西风带的影响,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学业达标]读下图,完成1~2题。
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解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成西北风。
答案:C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解析:冬季大陆降温快,把分布在陆地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答案:B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3~4题。
3.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⑥解析: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 课时作业
第二章第四节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读“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回答1~3题。
时间含量工业化前(1750-1800) 2801958年3151990年3531998年360单位:体积分数×10-61.在近40年时间里,CO2含量增加值和平均年增加速度分别为( C )A.35×10-6、10×10-6B.45×10-6、10×10-6C.45×10-6、1.1×10-6D.45×10-6、2×10-62.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C )A.吸收太阳辐射,使人体增温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3.联系上表可知,近50年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C )A.自然原因造成B.人为原因造成C.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原因起主要作用D.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起主要作用【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CO2含量增加值和平均速度。
CO2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近50年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人为原因起主要作用。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下图表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据此回答4~5题。
4.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D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5.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C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解析】第4题,主要是通过读图了解年平均气温随年份变化的总体趋势,再结合四个选项的内容逐一排除。
第5题,气温升高,安徽各地的生长期(农作物能够生长的时期)将增长,秋季与春季更易遭受低温冻害影响。
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一、选择题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1~3题。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3.下列人类行为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是(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加强台风预报警报C.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D.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解析:第1题,题干说明图示为某种“环境变迁”,结合图中发生“环境变迁”各地区的共同特征,即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可知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第2题,全球变暖是导致该“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
第3题,解决全球变暖一方面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另一方面要植树造林,增加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答案:1.A 2.B 3.D读我国近5000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的信息表明 ( )A.该图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状况B.近5000年来,我国气温波动范围在4℃以内C.公元前,我国有一次寒冷期,一次温暖期D.从总体上讲,该图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内,我国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5.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而我国将来可能出现( )A.1月份0℃等温线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B.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C.冬小麦的种植区域将向南移D.西北地区因蒸发加剧导致降水增加解析:第4题,读曲线坐标图可得出答案。
该图反映了我国历史时期的气温变化状况;公元前,我国有两次温暖期;该图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内,我国气候温暖期和寒冷期交替出现。
第5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屿的面积将缩小。
答案:4.B 5.B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2018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我国计划在南极建立第风向考虑,南极科考站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A .东北B .西南C.东南 D .西北2•下面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低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B .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C.全球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 .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答案:1.C 2.B3. (2012新海高一检测)读下图,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为()画①-mA •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 •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的成因相同D .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解析:选B。
若该图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
则图中丁处为赤道低气压带,丙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①为信风带。
4•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A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B •夏季偏南,冬季偏北C.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D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解析:选C O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它们作为一个整体随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而移动。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5〜6题。
5. 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6. 如图所示期间。
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 .我国华北地区寒冷干燥B .北极点附近出现了极夜现象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 .我国昼长夜短4个科学考察站。
从盛行解析:图中30°纬线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60°纬线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极点附近是极地高气压带。
图示内容分析思路如下:9•“五旬风”最可能的风向是 () A .东北信风B . 东南信风C .西南风D . 西北风10•该区的“五旬风”可能来自 ( ) A •撒哈拉沙漠 B . 苏丹草原 C .纳赛尔水库D . 东非高原 11. “五旬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① 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我国昼长夜短, 高温多雨 ② 北极点附近出现了极昼现象答案:5.C6.D7.下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 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且G 地纬度较H 地低,则()-④=■ EA①y②h H SA .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 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 G 、H 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D . G 、H 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解析:选C 。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 2附答案
课时作业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
据此回答1~2题。
1.太阳()A.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B.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C.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D.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B.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C.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D.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1~2.解析:第1题,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太阳系不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由卫星和行星组成;太阳与地球最近时是一月初,正值北半球冬季。
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第2题,黑子的发生周期为11年,而非每11年出现一次;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活动增强,会导致地球上气候发生变化,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
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是太阳辐射。
在地球上,能见到极光的地区一般只有高纬度区。
答案:1.D 2.B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4.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4.解析:第3题,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地区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而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位于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阴雨天较多,太阳能资源相对不丰富。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第 2 章地球上的大气一、选择题 (每题 2.5 分,共 50 分)以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域的天气情况可能是()A.阴雨绵延的梅雨天气B.酷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2.当 P 天气系统最富强时,印度半岛为()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快的时候B.农田枯竭,土地龟裂C.乞拉朋齐降水量多的时候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祸答案: 1.D 2.A以下图中 P 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 Q 地常年受西风影响, P、Q 两地的西侧均为大海,40°为纬度。
读图回答3~4 题。
3.以下四个地址的气温降水情况中,最可能为P 地的是 ()4.Q 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寒风B.东南风C.西寒风D.西南风答案: 3.C 4.D读“某月 4~10 日气温变化表示图”,回答 5~6 题。
5.此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以下哪一种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6.图中哪幅图能反应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答案: 5.A 6.A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 7~9 题。
月份气温 (℃ )降水(mm)124.718224.425321.265416.579511.78068.21077 6.9132第1页/共5页87.9122910.6771013.7721117.9611221.5447.该地的天气种类是 ()A.温带季民风候B.亚热带季民风候C.地中海天气D.热带草原天气8.该地可能是 ()A.北京B.悉尼C.罗马D.开普敦9.受气压带微风带交替控制的天气种类是 ()A.热带季民风候B.热带雨林天气C.热带草原天气D.温带大海性天气答案: 7.C 8.D9.C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 10~12 题。
10.使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升的热量传达过程次序是()A.① —②—③ B.① —④—②C.② —③—④ D.③ —④—②11.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高升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12.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域对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假如因为()A.大气汲取①辐射少B.大气汲取②辐射少C.地面汲取③辐射少D.地面汲取④辐射少答案: 10.B 11.B12.B读图,回答 13~14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气候类型专题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C)
A.0°~10°N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
C.30°N~40°N盛行西南风D.20°N~30°N盛行上升气流
2.下图中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与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C)
【解析】第1题,图示为北半球,气压带位置南移,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
0°~10°N 和10°N~20°N均受信风控制,风向为东北风;30°N~40°N盛行西南风;20°N~30°N间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
第2题,P点为地中海气候,与C图吻合。
A图为热带雨林气候,B图为热带季风气候,D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C)
A.正午太阳高度B.昼夜长短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大气环流
4.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B)
A.纬度B.大气环流
C.地形D.海陆位置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X地位于海洋,Y地位于陆地,两者吸热和放热的速度不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第4题,M、N、P三地都位于大陆西岸的沿海地区,P地位于40°N以北,常年受西风的影响;N地位于北纬30°~4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M地位于30°N以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因而大气环流是造成三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
下图表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状况,读图回答5~6题。
5.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相一致的城市分别为(D)
A.伦敦、悉尼、莫斯科、开普敦
B.圣保罗、开普敦、孟买、北京
C.圣保罗、开普敦、北京、巴西利亚
D.巴西利亚、伦敦、开普敦、北京
6.当丁气候类型处于少雨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地中海沿岸多雨B.中国江淮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C.青藏高原景区正值旅游旺季D.我国江南地区桃红柳绿
【解析】第5题,读图可以看出:甲月均温高于15℃,为热带气候,降水量为1000至1500毫米,因此为热带草原气候。
乙月均温最低为0℃以上,最高为22℃左右,降水量为800毫米左右,因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丙月均温最低为0℃以上,最高为25℃以上,降水量为800毫米左右,为地中海气候。
丁月均温最低为0℃以下,最高为25℃左右,降水量为700毫米左右,为温带季风气候。
第6题,当丁气候类型处于少雨季节时为北半球冬季,
则地中海沿岸多雨,我国处于冬季。
二、综合题
7.读下面的“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风向分布模式图可知是__北__半球__冬__季。
(2)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在风向分布模式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C__、__A__、__B__、__D__。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__甲__(填代号)。
(4)C、D同为30°N~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__C位于大陆西岸,是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地中海气候,而D位于大陆东岸,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形成的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__
【解析】第(1)题,根据大陆东岸吹偏北风,或大陆西岸30°~40°吹西南风,结合海陆分布的相关知识,可判断是北半球冬季。
第(2)题,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别对应图中的C、A、B、D。
第(3)题,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第(4)题,两地海陆位置不同,大气环流形势不同,因而气候不同。
综合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a、b、c代表单元格),完成1~2题。
1.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我国特有a a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a a D.冬雨夏干
2.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C)
A.a、b、c B.b、c、a
C.c、a、b D.c、b、a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可以确定:a为温带季风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为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第2题,按照纬度由低到高,应为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即c、a、b。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
据此回答3~4题。
3.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D)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a a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4.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a(B)
A.太阳辐射a a B.大气环流
C.洋流a a D.人类活动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甲地全年降水较少,最低气温在0℃以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根据甲地的经纬度位置,也可判断出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乙地
雨热同期,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为温带季风气候;根据乙地的经纬度位置,也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区。
第4题,甲、乙两地都位于40°N纬线上,但它们分别位于大陆的中部、东部,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而甲地不易受到来自海洋的气流影响,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下图是“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沿45°纬线地形剖面的是(C)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根据降水量多少判断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图中所示西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B)
A.东南风B.西北风
C.东北风D.西南风
【解析】根据图中降水量及经纬度分布可以看出,此地属南半球中纬西风带区域,常年盛行西北风。
7.读某区域图,并结合P地气候资料,判断P地的气候特点(A)
A.全年温和多雨B.年均温低于0℃
C.全年光照强烈D.各月降水差异较大
【解析】由气温和降水图可知,该地位于南丰球,结合海陆分布以及经纬度确定P地位于副极地低气压控制下的
区域,气候温和湿润,选项A正确。
二、综合题
8.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副热带高气压带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为北半球的__夏季__(季节)。
(2)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②__热带沙漠气候__,④__温带海洋性气候__,⑥__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__。
(3)③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__;图示季节的气候特点是__炎热干燥__,其形成原因是__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__。
(4)由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典型气候类型是序号__①__和__③__。
(5)比较⑤⑦两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相同点是__形成都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关__,不同点是__⑤处气候的形成还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__。
(6)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⑦气候分布?为什么?
__没有。
该气候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其他大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
__【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图中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
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因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
⑦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