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3+选修1、3、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逃离母国的贵族子弟或大夫在离开前,如未能行告庙之礼,则行哭墓之礼,向列祖列宗辞行。这说明当时
A. 贵族政治遭到严重破坏
B. 宗法体制规范人才流动
C. 周王室权威已名存实亡
D. 礼乐制度有较大影响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贵族子弟或大夫在离开前,如未能行告庙之礼,则行哭墓之礼,向列祖列宗辞行”可知,在春秋时期礼乐制度还有较大的影响力,故选D。到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日益频繁,贵族政治才遭到严重的破坏,排除A;贵族子弟或大夫要逃离母国了,这说明宗法制已经开始遭到破坏,排除B;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落,但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名存实亡在战国时期,排除C。
【点睛】本题在对选项进行排除时,一定要抓住材料的时间信息,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尽管都属同一个社会转型期,但在程度上是有所区别的。
2.1972年,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了若干竹简、木牍,而最有价值的是那些折叠起来放在漆奁里的帛书,如下图的帛书《杂疗方》。这出土文物可用于证实西汉
A. 使用扁平工整的隶书
B. 纸张未用作书写材料
C. 中医学成就达到巅峰
D. 丝织业生产规模扩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文字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这是隶书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西汉时期其他地区的状况,B项结论过于武断,排除;中医学成就在后世不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巅峰”的说法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C;由材料可说丝织品是当中社会重要的书写材料,但其生产规模如何,仅从一地出土的帛书无法判断,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学生根据古代书法特点即可作出判断,最后结合排除法对正确选项进行验证。
3.著名史学家严耕望指出:及安史之乱,戎机逼促,不得从容,政事推行,率从权便。故中书以功状除官,随宜遣调,而吏、兵之职废矣。诸部之中,所职未废者惟礼部贡举。”这表明此时唐朝
A. 尚书省地位上升
B. 中央权威受到冲击
C. 三省制名存实亡
D. 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故中书以功状除官,随宜遣调,而吏、兵之职废矣。诸部之中,所职未废
者惟礼部贡举”可知,中书省的地位有所提升,而尚书省则除礼部还略有用处外,其余诸部的职能都已被废止,这说明三省制已经名存实亡,故选C。材料提及的是中书省地位上升,排除A;材料强调受安史之乱影响,中央官制发生变化,却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无法得出中央权威受到冲击的结论,排除B;尽管这时唐朝政事的推行,率从权便,但由于分工并不明确,行政效率不一定提高,排除D。
4.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御街”过“州桥”一段,以北为住宅,以南为铺店。明节皇后宅靠近张家油饼店,蔡太师宅则比邻剧院。材料表明北宋
A. 商铺和住宅截然分开
B. 传统市坊规划发生变化
C. 政府废止了抑商政策
D.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明节皇后宅靠近张家油饼店,蔡太师宅则比邻剧院”可以看出坊市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故B项正确;A项太绝对,不符合材料信息主旨,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政策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商人地位变化的信息,排除D项。
5.朱熹相当注意民间生活当中的种种规则和仪式,如他曾经相当细致地对《吕氏乡约》进行修订,甚至不厌其烦地增添细节,比如揖拜应对等;他也相当注意对初学者的启蒙教育,曾经亲自编撰乡塾教学用的教科书。朱熹此举旨在
A. 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
B. 完善理学的理论体系
C. 淡化宗法血缘的影响
D. 加强对基层的思想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定乡约和为初学者制定教科书是加强理学影响力和对基层民众的思想控制力的最有力方式,故选D。经世致用的学风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反对宋明理学的产物,排除A;材料中朱熹的这些做法是强化理学在社会影响力的措施,而不是完善理学
理论体系的具体表现,排除B;朱熹对《吕氏乡约》的修订表明朱熹非常重视宗族对社会的影响力,排除C。
6.明人薛应族在《宪章录》中写道:“当时罢职官员,唯无赃犯重情其有可用者并听举用。自严氏(严嵩,当时首辅)用权,遂以考察中伤善类,倡为不许举之说。自是玉石不分,犯宰臣之怒者,皆禁铜。”这反映了明朝
A. 宦臣利用专制皇权维系威势
B. 皇帝注重强化监督体系
C. 宦官专权致使政治渐趋腐败
D. 内阁掌握了官员选拔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自严氏(严嵩,当时首辅)用权,遂以考察中伤善类,倡为不许举之说。自是玉石不分,犯宰臣之怒者,皆禁铜”可知,自严嵩掌权后,利用皇帝给予的考察官员的权力,培植亲信,树立权臣的威严,故选A。材料并未涉及明代的监察制度,排除B;宦官严嵩的权力来源于皇权,是专制皇权导致政治渐趋腐败,排除C;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机构,不能统率六部百司,材料只是说其有考察官员的权力,并没有官员的选拔权,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学生需结合内阁的特点及材料“自严氏(严嵩,当时首辅)用权,遂以考察中伤善类,倡为不许举之说。自是玉石不分,犯宰臣之怒者,皆禁铜”的描述对选项作出判断。
7.下面为1701~1750年中国金银比价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