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年级《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及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及教学反思《消化和汲取》是人教版七班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其次章其次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在同学学习了食物中的养分的基础上,引出了人体是如何将食物消化并将其中的养分物质汲取的。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七班级下册生物消化和汲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1、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运用试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操作试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过程,熬炼动手操作和观看力量。
2、通过整理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高分析,归纳,总结等规律思维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科学发觉过程,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透过纷繁简单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初步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flash动画《馒头历险记》,让同学们在观看的时候总结出馒头从被人们吃下去始终到被人体消化汲取直到排出体外分别经受了哪些部位,同学回答消化道及消化腺各部分的名称;老师进一步提问馒头在经过以上各部分的时候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同学无法回答,老师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消化与汲取》二、新课教学(一)利用导入中视频所呈现的食物从摄取到被细胞汲取的画面,引导同学总结出消化的定义: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汲取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二)老师展现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型,通过让同学自主观看引导同学总结出消化系统的组成: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构成,消化腺是由胰,肝唾液腺等构成。
并且让同学指出每个结构对应于身体的什么部位。
(三)通过实际生活,带领同学回忆馒头嚼的时间久了会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引出本节课的探究试验:探究馒头在口腔的变化。
1、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假如是这样,他们各是什么作用?馒头为什么会变甜?2、作出假设: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消化和吸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消化与吸收的概念和过程,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术语。
2.技能目标:能够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能说明食物在不同部位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消化与吸收的兴趣,强化对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标有消化系统结构的模型,食物的示意图。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笔记和问答卡。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介绍阐述消化与吸收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展示食物的图像,让学生思考食物进入口腔后,是如何消化和吸收的。
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1.教师使用幻灯片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
2.通过示意图,讲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强调不同部位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步骤三: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提供不同食物的案例,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一块面包在消化系统中是如何被分解和吸收的?步骤四:实验探究(4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食物在模拟消化液中的变化。
比较不同食物在模拟消化液中的消化速度和程度。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食物的消化特点,并进行讨论和学习。
步骤五:小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消化与吸收的关系和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完成相关习题。
2.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并提交。
3.学生自我总结并写下本节课的收获和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消化与吸收的兴趣和认识。
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和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小结和课后作业,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这种教学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十分有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2章第2节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互评练习成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概念图、流程图等形式,梳理消化和吸收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强调消化和吸收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设计一份符合自己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健康食谱,要求包含早餐、午餐和晚餐,并在食谱中注明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模型、图片等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梳理消化和吸收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4.设计相关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选择一种食物,了解其消化和吸收过程,通过绘制流程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5.结合所学知识,为家人或朋友解答一个关于消化和吸收的疑问,并将解答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6.阅读一篇关于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方面的文章,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业布置要求:
3.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消化吸收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不同食物的消化速度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观察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消化速度。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尝试运用案例分析、实物模型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但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的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表现被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将在下次教学中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讨论话题,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观点,增强课堂互动。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虽然学生们对实验操作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方面,部分学生仍显得不够细致。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下一次实验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消化和吸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营养的吸收:阐述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介绍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如何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4.课后实践:观察并分析不同食物的消化过程,了解消化酶的活性。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消化和吸收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原理,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举例:以淀粉的消化为例,讲解唾液淀粉酶在口腔中的作用,淀粉如何转变为葡萄糖,并在小肠中被吸收。
七年级生物教案 消化和吸收9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消化和吸收9篇消化和吸收 1初二生物教案消化系统导入新课:下面请大家看一组镜头(屏幕显示:人们的用餐镜头),看了这组镜头,大家可能食欲大增吧,可别光想着吃了,大家思考一个很简单问题:“人为什么要吃食物?每天吃的粮食、蔬菜、肉、蛋都到哪去了?”(学生讨论回答:人吃食物是为了活着;是为了吸收营养、食物都被消化了等等)讲授新课:人们吃饭是为了吸收营养,那么这些食物是如何变成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的呢,这项工作由消化系统这个大家庭来完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这个大家庭有哪些成员。
(屏幕显示:人体的消化系统模式图)这些器官大家都不陌生吧,谁告诉老师你认识哪一个?(提问学生,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指出器官并说出名称),好,我们来看看他说得对不对(屏幕显示各器官名称)。
这些器官就是我们吸收营养不可缺少的,我们把他们称作是“消化系统”(屏幕显示:消化系统模式图)。
下面我们对着这个图在自己身上找出他们的部位。
下面请一位同学上来给我们指一指。
(一位学生上讲台,边找部位边说出名称)。
知道这些器官的名字以后,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一下三个家庭成员:最硬的牙齿、最粗状的胃、最长的小肠。
第一个朋友来了,大家把嘴巴张开,他叫“牙齿”(屏幕显示牙齿结构图:牙齿――人身体上最坚硬的器官)。
请大家说说牙齿的功能和下列哪些物品的功能有点相似?(屏幕显示物品图:剪刀、锤子、刀子、石磨。
学生回答各种物品的功能)既然牙齿有这么多功能,我们就来看看它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
(屏幕显示:牙齿的结构图)牙齿长在上颌骨和下颌骨的牙槽里,每个牙齿分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
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牙本质。
牙冠的表面覆盖着一层乳白色的釉质,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损坏后不能再生。
在牙根部分,牙本质的外面是牙骨质。
牙髓填充在牙齿中央的牙髓腔里,其中含有血管和神经。
牙齿是非常重要的器官,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它?对,首先就是要勤刷牙,大家知道刷牙的方法吗(一学生模拟刷牙,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刷牙的步骤和方法)?因此,如果牙齿损坏后会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下面大家看看龋齿病的形成。
《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消化与吸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要掌握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食物在消化道中的运动和消化液分泌过程;了解吸收的机制和各种物质的吸收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兴趣,增强对生命科学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食物在消化道中的运动和消化液分泌过程,吸收的机制和各种物质的吸收方式。
2.难点: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液分泌过程,各种物质的吸收方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小游戏“消化旅行”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一下食物在消化道中的运动和消化液分泌过程。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果冻,让学生扮演消化道的各个部分,通过轮流传递果冻,模拟食物在消化道中的运动和消化液分泌的过程。
2.理论讲解(20分钟)通过PPT等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食物在消化道中的运动和消化液分泌过程。
3.实验展示(20分钟)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材料,了解各种消化液的分泌过程。
教师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盐酸、胃蛋白酶等,模拟消化液的分泌过程,并向学生演示各种消化液对于不同食物的作用。
4.合作探究(3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食物,通过调查和研究,探究该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和吸收方式,并记录下来。
最后,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并进行讨论。
5.总结归纳(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液分泌过程和吸收方式进行梳理和复习,并进行解惑。
6.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有关消化道的实际应用和研究成果,如医学诊断与治疗、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相关应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1.定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展示和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分析和解答问题。
2.定量评价:设计一份问题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填空题、选择题等,并给予评分。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及反思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及反思主题:消化和吸收学科:生物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 掌握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教学难点:1. 消化和吸收的关系。
2. 消化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
2. 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举例子引入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 讲解: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讲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模拟消化实验,让学生了解消化和吸收的具体过程。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消化和吸收在人体中的作用。
作业:1. 完成消化和吸收相关的练习题目。
2. 思考并写下消化和吸收对健康的影响。
【反思范本】在本次教学中,我认为我做得好的地方是引入和讲解环节让学生容易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通过举例子和实验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我也认为在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环节做得不错,能够帮助学生思考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讨论和总结环节应该更加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讨论。
其次,我应该更多地使用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改进,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操作,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2节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2.小肠绒毛的结构和功能;
3.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的生理调节机制;
4.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参考课本、查阅资料、分享生活经验等。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悟。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一系列针对消化和吸收知识点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练习题包括:
1.判断题:关于消化酶的作用机理和分泌部位;
2.选择题:关于小肠绒毛的结构和功能;
3.填空题:关于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的生理调节机制;
4.简答题:分析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消化和吸收知识。首先,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重点知识点,如消化酶的种类、作用机理、小肠绒毛的结构和功能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2节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掌握消化酶的作用和特点。
-通过观察消化系统模型、实物标本及图片,使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通过实验、动画和案例,让学生掌握消化酶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分泌部位,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保持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
-引导学生从心理层面关注身体健康,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消化系统器官或疾病作为研究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讨论。
2.设计讨论问题,如“如何通过饮食来保护我们的胃?”或“为什么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详细讲解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2.介绍消化液的作用和消化酶的特性,通过实验视频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消化酶的活性。
3.阐述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特别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与吸收,结合教材中的图解,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这一过程。
1.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消化问题,如“为什么吃辣的食物会胃疼?”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物学问题。
2.针对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设计相关问题,如“小肠为什么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等,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掌握消化酶的作用和吸收过程。
-学生能够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肝、胆等器官。
-学生能够解释唾液、胃液、胰液、肠液等消化液的作用,了解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影响的特点。
-学生能够阐述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分解与转化,以及营养物质在小肠的吸收机制。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消化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2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针对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集中讲解,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消化和吸收的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吃饭太快导致胃不舒服的情况?为什么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饮食方面的经历和困惑,引导他们思考消化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4.学会运用生物学术语描述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并能用图示和模型进行演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和图表,培养学生对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提高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体验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消化和吸收的动态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4.着重讲解小肠吸收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营养物质如何通过小肠黏膜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它们之间如何协同工作?”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组内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消化和吸收的奥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消化系统各器官之间的协同作用。
6.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如何合理安排饮食,使消化和吸收更加高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关注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
初中初一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腺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以及各类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方式。
3.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日常饮食中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提高对营养搭配的认识。
4.能够运用图表、模型等辅助工具,形象地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高观察、表达、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展示一张食物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这些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经历了怎样的旅程?它们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呢?”从而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利用PPT、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详细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腺等。
2.结合食物的消化过程,解释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以及各类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方式。
3.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合理膳食等。
2.邀请学生上讲台演示消化系统的模型,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3.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和价值。
(五)作业小结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生活化的场景,如家庭聚餐、食堂吃饭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探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教学内容: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3.掌握消化和吸收的关键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消化和吸收的过程难点:理解消化系统中各器官的功能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生物》2.实验材料:小饼干、盐水、碘酒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盐水、饼干等物品来引入新课,引发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兴趣。
二、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消化和吸收的定义,以及消化系统中各器官的功能。
三、消化和吸收的过程(15分钟)教师用图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让学生了解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被分解和吸收的。
四、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
五、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碘酒在物质中的变化,从而更直观地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六、概念巩固(10分钟)教师进行概念巩固讲解,复习消化和吸收的关键概念,确保学生掌握。
七、课堂检测(5分钟)教师进行简单的课堂检测,检查学生对于消化和吸收的理解程度。
八、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课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
九、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实验操作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验案例,深化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理解。
消化和吸收初中生物教案
消化和吸收初中生物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动和消化过程。
3. 了解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过程。
教学重点:1.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动和消化过程。
3. 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1. 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过程。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消化系统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出问题:“为什么吃进去的食物会被消化?”二、讲解(10分钟)1. 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功能。
2. 介绍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动和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的过程。
三、实验演示(15分钟)利用消化系统模型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动和消化过程。
四、讨论(10分钟)1. 与学生讨论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过程。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有何异同?”3. 引导学生思考“好吃的食物不一定是对身体好的,为什么?”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消化和吸收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小册子,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动和消化过程、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过程等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验、案例和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理解。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的教案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的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教学难点:1. 消化过程中关键酶的作用2. 吸收过程中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消化系统模型或图片3. 实验器材:试管、盖玻片、面包、盐水、消化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认识。
二、学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展示消化系统模型或图片,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和功能。
2. 讲解消化系统中重要的器官如口腔、食道、胃、小肠等的作用。
三、学习消化和吸收的过程(15分钟)1. 讲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2. 示范实验:在试管中放入面包,加入盐水和消化酶,观察其反应过程。
四、消化和吸收的关键酶和细胞(15分钟)1. 讲解消化系统中的重要酶及其作用,如唾液中的淀粉酶。
2. 讲解肠道中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包括微绒毛和肠壁上的细胞。
五、小结与讨论(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消化和吸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2. 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小作文,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消化和吸收》教案、教学设计
1.利用图片展示各种食物,引发学生对食物的兴趣,提问:“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如何被身体吸收利用的呢?”
2.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人体消化系统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营养物质如何通过肠道壁被吸收,以及吸收过程中的选择性。
3.解释消化和吸收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如何转化为身体能量和生长所需。
4.引导学生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和视频,直观展示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知结构。
2.通过实验活动,如模拟消化酶的活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消化过程,加深对消化酶作用的理解。
2.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完成作业时相互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4.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完成作业。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与消化和吸收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
3.针对课堂练习中的难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消化和吸收的知识点。
2.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科普文章,可以是常见的胃溃疡、胃炎、便秘等,要求文章中包含疾病的成因、症状、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3.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消化和吸收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消化的过程和作用。
3. 掌握消化吸收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消化的过程和作用。
3. 消化吸收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1. 掌握消化系统中涉及的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对消化的贡献。
2. 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和PPT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消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2. 介绍每个器官的功能和对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
3. 解释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
三、实践活动(20分钟)
1.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模拟消化系统的实验,模拟食物在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
2. 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一个器官的角色,观察和记录食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变化。
四、总结(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化消化吸收的相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消化系统相关知识的复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教案、教学设计
1.利用图示和模型等教学资源,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对消化系统结构的直观认识。
-使用消化系统图解、立体模型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形成对消化器官布局和功能的认识。
2.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消化酶的作用,加深对消化过程的理解。
-安排简单的消化酶实验,如使用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1.选择题与填空题:设计一组包含5-10道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练习,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如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等。通过此类题目,帮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简答题:布置2-3道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例如:“请简述小肠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结构特点。”此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消化不良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教育学生合理搭配膳食,注意饮食卫生。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中,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尊重不同意见,共同探索消化和吸收的奥秘。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在生物学科方面,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细胞结构和基本的生命现象,但对人体消化系统的认识尚浅。此外,他们对实验活动和合作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5.小组讨论:布置一道小组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某一消化和吸收问题。例如:“讨论如何通过饮食调整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6.课后阅读:推荐一本与消化和吸收相关的生物学科普书籍,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并撰写读后感。此类作业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初中生物七年级《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七年级《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②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2、能力目标:通过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学生对生物课有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课的科学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教学难点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三、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小品表演,引起思索人的胖瘦与消化吸收的关系。
观看画面、回答问题(周围的人有的吃的很少却长的很胖,有的人吃的很多,却长的很瘦,这是为什么呢?引出消化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教师指出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学生通过看图,找出哪些是消化道,哪些是消化腺。
指出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是口腔,提问学生在吃馒头时你的口腔都对馒头进行了哪些处理?馒头有什么味道?这样引导学生对口腔的消化过程有了感性认识,同时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1、展示课件(学生通过看课本分小组预习交流完成所示关于消化系统的问题)。
2、展示课件,总结消化系统的组成并引导学生掌握其功能。
3、展示课件,让学生根据消化系统结构图限时训练完成课件所示内容。
4、展示课件,描述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并展示课件,理解消化的定义。
(二)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展示课件,通过问题及图示完成拓展延伸题目(教师间接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四、板书设计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3、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五、巩固练习1、自我回忆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描述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六、教学反思知识掌握上,学生刚刚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可以在学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时进一步巩固食物中有哪些营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初中生物七年级消化和吸收公布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中生物七年级《消化和吸收》公布课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教学内容分析知识把握上,学生在上学期接触过系统的概念,可是没有系统的学习,对系统概念明白得不是很深刻,因此在讲解消化系统时应付学生明确系统的概念。
学生方才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能够在学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时进一步巩固食物中有哪些营养。
二、学习者特点分析由于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明白得能力和思维特点和生理特点,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观点,希望取得教师的夸奖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爱好,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制造条件和机遇,让学生发表观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②运用实验法探讨馒头在口腔中的转变,并得出合理的结论;③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能力目标:探讨馒头在口腔的转变,培育学生的探讨能力情感目标:学生对生物课有爱好,教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熟悉到生物课的科学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讨馒头在口腔中的转变,培育学生的探讨能力;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教学难点探讨馒头在口腔中的转变,培育学生的探讨能力;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五、教学环境要求一、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二、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3、其他:相关的实验预备(实验工具:每小组试管3个,试管架一个,滴管1个,玻璃棒1个,清水(37 ℃),唾液,馒头块(等重)、碘液、温度计、量筒一个。
)六、教学策略选择教法选择:借助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学法指导:“多观看、动脑想、斗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式七、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利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刻媒体来源1 消化系统组成文字图片明白得把握D E系统把握10 资料2 探讨实验文字图片把握实验步骤要求学会运用实践 ADA 学会实验20范图资料3 解读曲线图文字图片能解答曲线图 CJE 增强明白得 8 查阅资料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成立体会;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成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进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发思辩;H.展现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温习巩固;K.自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人体的消化系统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人体的消化系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理解消化过程。
3.记住消化的概念,了解不同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会信息资料、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讨论食物的消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3.关注“三鹿奶粉”等新闻时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参与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消化的概念•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合作教具•试管、碘酒、馒头、消毒棉絮、温度计、清水、热水等教学内容与方法一、课程引入•教师活动:o通过提问引入课题:“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这些成分是如何转化成人体内的成分的?”o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的消化过程。
•学生活动:o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分享他们对食物消化的理解。
o学生讨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在人体内的作用。
二、明确目标•教师活动:o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强调消化的概念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
•学生活动:o学生记录学习目标,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三、授课•教师活动:o引入新课:“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口腔中有哪些与消化有关的结构?”o引导学生回顾进食时口腔各结构的作用。
•学生活动:o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分享他们对口腔结构及其作用的理解。
o学生讨论牙齿、舌头和唾液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
四、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师活动:o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请一位同学吃馒头,但不能白吃,要求慢慢地嚼咀,细细地体味。
看能否吃出什么味道。
”o提出问题:“馒头并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活动:o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体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o学生思考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七年级《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学科生物授课年级七年级授课时数一课时
设计者XXX所属学校 XXXXXXXX
一、教学内容分析
知识掌握上,学生在上学期接触过系统的概念,但是没有系统的学习,对系统概念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讲解消化系统时应对学生明确系统的概念。
学生刚刚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可以在学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时进一步巩固食物中有哪些营养。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标: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②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③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能力目标:探究馒头在口腔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对生物课有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课的科学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教学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五、教学环境要求
1、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
2、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
3、其他:相关的实验准备(实验工具:每小组试管3个,试管架一个,滴管1
个,玻璃棒1个,清水(37 ℃),唾液,馒头块(等重)、碘液、温度计、量筒一个。
)
六、教学策略选择
教法选择:借助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
七、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学习媒体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使用所得结论占用媒体
编号目标类型作用方式时间来源
1消化系
统组成
文字
图片
理解掌握D E系统掌握10
资
料
2探究实
验
文字
图片
掌握实验步骤要求学
会运用实践
AD A学会实验20
范图
资
料
3解读曲
线图
文字
图片
能解答曲线图CJ E 增强理解8
查阅
资
料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八、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小品表演,引起思索人的胖瘦与消化吸收的关系。
观看画面、回答问题(周围的人有的吃的很少却长的很胖,有的人吃的很多,却长的很瘦,这是为什么呢?引出消化系统的概念。
)
教师指出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学生通过看图,找出哪些是消化道,哪些是消化腺。
指出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是口腔,提问学生在吃馒头时你的口腔都对馒头进行了哪些处理?馒头有什么味道?这样引导学生对口腔的消化过程有了感性认识,同时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
二、新授课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展示课件3(学生通过看课本分小组预习交流完成所示关于消化系统的问题)
2、展示课件4总结消化系统的组成
3、展示课件5让学生根据消化系统结构图限时训练完成课件所示内容
(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展示课件6(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并对实验作出假设。
2、展示课件7给予学生温馨提示注意事项。
3、展示课件8通过本小组对实验提出的的假设分8组进行实验。
4、展示课件9学生通过课件中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在实验中进行观察及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5、资源共享(通过实验验后每小组派代表回答课件9中所提的问题)之后老师进行总结。
6、展示每小组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原因并与预猜想的结果比较得出各自的结论(教师展示课件10进行总结)并展示课件11得出正确结论。
7、展示课件12描述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并展示课件13理解消化的定义(生齐读消化的定义)。
(三)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展示课件14通过问题及图示完成拓展延伸题目(教师间接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三、练习巩固
展示课件15-17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交流共享(先由学生交流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师补充)
五、作业《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P27页11、13、15题
九、板书设计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二、探究馒头在口腔的变化
三、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十、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