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训练试卷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

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

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

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

太阳产生微波,但是,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有重大区别。

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

微波炉是怎样烹饪食物的?交流电可以产生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微波。

水分子有正极和负极,因此当水接受正负交替的微波能量时,水分子会迅速转动。

这有点儿类似用磁石把平面上的大头针吸得团团转的情形。

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使食物迅速加热。

事实上,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质量检测机构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

1991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

一位名叫诺尔玛?利沃特的妇女的家人为她的误死起诉。

诺尔玛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

手术很成功,诺尔玛却死了。

诺尔玛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

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破坏。

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会有什么情况呢?食物的分子吸收了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导致了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分子异变。

结果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现了。

问题就在这里,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

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还可能致癌。

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汉斯?赫尔特博士和博尔纳德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万分。

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

说明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说明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题(一)奇妙的书(15分)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

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人的声音。

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

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更有趣的是一种叫作“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

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

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

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时,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

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

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

“缩微图书”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券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

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的大小。

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被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千克。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奇妙的书指( )。

(2分)A.电视B.故事书C.会跳舞的书D. 会说话的书2.本文所描述的“书”的共同特点是。

(2分)3.文章第四、五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分)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

(2分)5.第四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是一个句,它的作用是。

(3分)6.结合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书籍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二)空天飞机(14分)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与药物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测评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测评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测评卷。

(含答案)天坛之美北京是中国的都城,历朝历代的帝王在城中建造各式各样的祭拜场所,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天坛了。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位于北京故宫的正阳门外东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

它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祭祀建筑群。

1998年XXX将其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的精神内涵,将意境之美融于建筑之中。

天坛的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中轴线上。

自南端向北,建筑高度连续性逐渐上升。

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比象征帝王的故宫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这出人意料的“高”象征着“天”的至高无上,可见古人对“天”的无比崇敬。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因此,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建筑,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的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天空相融。

这“圆”的设计,更是一种祥和的象征。

黄帝内经》中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天坛是祭天之地,建筑采用了深蓝色的琉璃瓦,园内大面积种植四季常青的柏树——整体色调可谓是“青”色。

墨绿的树、深蓝的琉璃瓦和浅蓝的天空形成了色彩的深浅对比。

你知道这“青”色又象征着什么吗?天坛和故宫相比,两者之美截然不同。

故宫建筑群庞大,以气势取胜,而天坛建筑群少而精,以宁静著称;故宫的空间图形是方形的,而天坛的空间图形是开放式的一个个圆;故宫的颜色以红色为主,而天坛以青色为主;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面面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圆形为特点。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B)。

A.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B.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北形状不同。

C.天坛的琉璃瓦采用深蓝色,是为了与浅蓝的天空相融合。

2.结合短文选择恰当的内容,将序号填在第六自然段的横线上。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鳖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①鳖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

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

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和吞食。

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镜下更加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

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捕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

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

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

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

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

结果发现,与罗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尺寸小4%。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心!二维码暗藏杀机①不知不觉中,你可能已经习惯用智能手机拍下身边各种各样的二维码,享受轻松在线获取信息的便捷了。

但你了解二维码吗?有没有意识到,二维码也可能暗藏“杀机”?②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

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

因此,相比前者,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

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

二维码还有一维条码没有的“容错机制”——即使二维码被穿孔或是污损,甚至损毁面积高达50%,仍可恢复信息。

另外,二维码有三个定位点,这三个定位点提供读码机辨识。

正是有了这些定位点,不管是从何种方向读取,它都可以被辨识。

③鉴于二维码的诸多好处,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很快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商家在广告中加入二维码,引导消费者在线了解更多产品和服务信息;物流仓储中心靠扫描二维码,掌控货品去向和信息;护照、身份证、会员证印有二维码,可以帮人们快速输入核对个人信息;社交网站生成的个人二维码,让我们“互粉”变得轻而易举;二维码还是防伪的好帮手……④咔嚓一拍,信息自来。

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习惯这种轻松获取资讯的方式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⑤如今我们常见的QR条形码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

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

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二)(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二)(含答案)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二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练习。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

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 、酸碱度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

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

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

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

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

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

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

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说明文的特点?A. 语言准确B. 条理清晰C. 情感丰富D. 逻辑严密2. 在说明文中,作者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来阐述事物?A. 叙述B. 描述C. 议论D. 抒情3. 说明文的目的是:A. 娱乐B. 说服C. 教育D. 启发4. 说明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哪些部分?A. 引言、正文、结论B. 问题、分析、答案C. 背景、过程、结果D. 论点、论据、论证5. 说明文中的图表和数据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B.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C. 增加文章的难度D. 丰富文章的内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______。

2. 在说明文中,作者会使用______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3.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 说明文的结构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5. 说明文中的图表和数据可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别。

答:说明文主要是客观地介绍事物,阐述事物的特征和性质,而议论文则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说明文中的图表和数据有什么作用?答:图表和数据在说明文中起到了辅助说明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

四、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太阳系的行星》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八大行星组成。

这些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其中,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而海王星则是最远的。

1. 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什么?答:水星。

2. 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什么?答:海王星。

3. 请列举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吃瓜子会致癌吗①葵花籽致癌的消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各类社交媒体上闹腾一回,甚至有说法称,葵花籽是致癌之首,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②向日葵,又名朝阳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被广泛种植,高可达3米,盘型花宽可达30厘米。

它的果实即葵花籽,除了作为原料被用来榨油外,还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休闲食品。

③葵花籽含有大量我们需要的营养成分,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软脂酸、硬脂酸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E等)和微量元素(如硒、锰、锌、铜等),如果要列举葵花籽的好处,真是相当丰富。

④葵花籽味甘,性平,可用以降低血脂,还能用来驱虫。

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胆固醇,有助于降低人体的血液胆固醇水平,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葵花籽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铁的含量更是达到了葡萄干和花生的2倍,因此,葵花籽被认为具有预防贫血等作用。

每天吃一些葵花籽能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E,对安定情绪、防止细胞衰老、预防成人疾病都有好处。

⑤此外,葵花籽中含有的食用纤维比苹果高很多,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证明,食用纤维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有文献报道,向日葵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抗心绞痛和降压等药理作用。

⑥目前,葵花籽种仁的含油率仅次于大豆,已成为位居第二的油料作物。

既然葵花籽的营养价值如此之高,那为何一些人认为是致癌食物呢?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葵花籽生长速度很快,容易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铅、镍、镉等。

对于土壤而言,这样的作用能够减轻重金属污染,是一种绝佳的绿化植物。

但对于人类而言,吃入富含重金属的植物并在体内不断蓄积则足以致病,甚至致命。

⑦但因此便得出结论说葵花籽致癌是不科学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农作物包括粮食和蔬菜等的生长速度也都很快,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同样很强,我们是不是可以下结论说粮食和蔬菜也具有致癌作用呢?⑧认为葵花籽致癌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其含油量高,且这些油脂大多属于不饱和脂肪酸,进食过多不但会消耗体内的胆碱,使体内脂肪代谢失调,脂肪积聚在肝脏,影响了肝细胞的正常功能,造成肝功能障碍,此外还可能引起结缔组织增生,甚至诱发肝组织坏死或肝硬化。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放下手机,不然你真的会瞎李斐然①微软的报告称,77%的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会在做任何事之前先伸手去找自己的手机。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亚当·奥尔特研究了这种技术上瘾的现象。

在他的调查里,超过59%的人承认,他们依赖社交媒体,如果超过半小时没有上网查看,他们就会觉得焦躁不安,无法集中精力。

在另一次调研中,46%的人表示,他们无法忍受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

显然,我们被眼前的这个屏幕迷住了,逐渐上瘾。

②为什么屏幕会吞没我们的生活,抢走这么多的时间?在采访了开发者,查阅了数据报告后,我终于开始明白,我们每个人身边究竟在发生什么——根据微软加拿大分公司发布的关于人类注意力的研究报告,在2000年,普通人的注意力能保持12秒,而到了2013年,人们只能聚焦8秒。

人类的注意力正在萎缩,但绝大多数科技产品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用户的注意力。

所以,一个成功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在一个又一个8秒内不断地释放新的刺激点,锁住用户的注意力。

③这一切细微设计,从医学角度看,简直就是一出悲剧。

在正常状态下,人类的眼睛每分钟要眨15到20下,也就是说,每隔3秒钟左右,眼睛有一次不自主的眨眼,这个过程被称为“瞬目过程”。

每一次完全的瞬目过程,上下眼睑完全覆盖眼球表面,让泪液均匀分布在角膜和结膜上,保持它们的湿润,并且让眼球得到至少0.2秒的休息。

④但是,电子屏幕设计本身就是对眼睛的一种刺激,导致它无法实现完全地眨眼,每分钟眨眼次数减少一半,甚至减少至1/3。

更要命的是,屏幕还在源源不断跳出新的刺激点,眼球就会不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从一个刺激点接连不断地转移到另一个刺激点,在移动过程中,眼睛持续保持紧张状态,完全瞬目次数明显减少。

⑤屏幕上的这些设计,导致眼睛内膜泪液分布不均匀,增加了泪液的蒸发。

最新的研究发现,过度使用屏幕最终会影响泪腺分泌,因为泪腺受到的刺激少了,总体分泌量就会受损。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机器人改善我们的生活①从儿童玩伴到老人关爱陪护,从外卖订餐送餐到银行业务办理,从扫地、擦窗到物流服务,从驾校的机器人教结到代替或者协助人类进行安防、巡检的安防机器人,可以说只要是能产生大量数据的行业,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都实现了完美的尝试,并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这些能够实现24小时工作的机器人,让人看得见,也能摸得着,让人们充分享受看随之而来的便利。

②京东开启无人机时代当前,你有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一架无人机缓缓降落在快递送货站点。

你可能会以为这仅仅是一场自拍的结束,实则不然,这是顾客订购的货物到了,进行配送的虽然不是快递小哥,但这个“快递员”也非常准时。

京东无人机在2016年经历了多地、多次的成功试运营后,2017年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启动了无人机日常配送运营,开始为周边的农村用户提供便捷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

③我国第一辆无人公交车在深圳开始试运行2017年12月2日,4台“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的深圳巴士集团公交车在福田保税区首发试运行。

这是全球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的智能驾驶公交试运行。

该系统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实时对其他道路使用者和突发做出反应,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已经完全符合公交试运行的要求。

并且它还具备人工和智能驾驶两种模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切换。

④医疗人工智能堪比权威专家上海有多家医院,已成功地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医学影像识别、疾病辅助诊断、外科手术、基因测序等方面,成为医生的“超级助手”。

智能化机器看似无情无义,但诊断起来却是有理有据,它能够帮助医生结合既往病历,为患者制定出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一些患者不必再长途跋涉来医院就诊,只需把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机器终端,智能机器会综合大数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判断,并及时把诊断结果反馈给患者。

同时,它还大大提升了疾病随访和并发症监控的效率及准确度。

19说明文阅读(能力训练)八年级语文下册(原卷版+解析)

19说明文阅读(能力训练)八年级语文下册(原卷版+解析)

19 说明文阅读(一)(2022春·湖北襄阳·八年级期末)阅读说明文,完成各题。

为什么全世界都迷恋冰墩墩①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难求”,连摩纳哥亲王都想多要一个,因为带一个回去不好给龙风胎交代。

没有人能抵挡冰墩墩的魅力,亲王的孩子也是一样。

日本记者连体育资讯都不播报了,改为播报冰墩墩的资讯,“花滑的情报没有,但是我有冰墩墩。

”火爆程度让冰墩墩上线即售罄,不少人甚至彻夜排队只为一墩。

冰墩墩彻底火了,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流。

②为了实现“墩自由”,网友们还打起了设计者的“主意”。

设计者:“很抱歉,我们什么也没有。

”冰墩墩为什么能让全世界都如此上头?其实,冰墩墩最初的灵感只是冰糖葫芦。

但由于食物无法承载国家形象,所以选择了熊猫作为容纳物。

③于是带壳的大熊猫出现了,由于头部边缘还有一圈象征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所以某种角度看上去,还有点像一只漏了馅的芝麻汤圆。

不得不说,这形象物选得真是太对了。

毕竟,看到圆滚滚的熊猫谁不想摸两把。

对大熊猫,全世界有一大批爱慕者。

这种圆滚滚似乎天生就让人喜爱,谁会拒绝一个胖胖萌萌、特别黏人的吃货呢?④为什么熊猫可以戳中我们的萌点?外形上,黑黑的眼圈为它增加了乖巧感,没有黑眼圈的熊猫会让人感到它的脸隐藏了一丝兽性与杀意,失却了萌感。

黑白配色使它有一种不一样的气质,白中有黑,黑中有白。

这似乎与中国的太极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低调匀称的黑白色与中国人无论在审美还是性情上,都有着很高的契合感。

⑤另一种说法是,人类的审美以“趋近己类为贵”为一大特征。

“审美活动一旦打开,审查与被审查便不会对等。

”熊猫的外表与人类的五官区分有着类似的地方。

因而更容易受到人类的喜爱。

笨拙的动作,夸张的躯体,整体以圆润构成的轮廓……⑥外在形象使得熊猫从一开始就能够让人对其降低戒备,甚至让人觉得有种别样的亲和力与吸引力。

憨态可掬,撒娇卖萌,像极了小时候的人类。

⑦作为当代一种代表“萌”的特殊符号,可爱天真、单纯无邪拥有萌感的熊猫可以轻易地冲破人们的心理防线,打破文化壁垒,走向世界。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说明文阅读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

“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

1925- 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

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

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

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

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

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

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

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

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

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

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

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

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了下去。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 阅读下文, 完成下列各题书香缕缕为何来①打从认字开始, 我们便开始了与书为伴的生活, 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纸质书不断受到电子阅读器的冲击, 但仍有许多人执著地钟爱纸质书。

纸质书除了能给人手捧书卷的实在感, 那时不时地从书页中飘散出来的缕缕书香, 也时常令爱书人陶醉, 有人喜欢新书的油墨香, 也有人享受旧书特有的“时间的味道”。

②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书香”呢?③书, 无论新旧, 都会释放出几百种有机化合物, 与所有香味一样, 书香之源可以被追溯到若干化学成分。

“新书气味”主要有三个来源: 纸品本身以及制造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用于印刷的油墨以及用于书本装订的胶剂。

④纸品制造的过程经常需要用到化学品。

例如用“苛性钠”(氢氧化钠)来提高造纸木浆的pH值, 并使木浆纤维膨胀, “上浆剂”常用来提高纸的耐水性。

这些化学品可以通过它们的反应或者其他过程, 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成为我们可以觉察到的气味, 油墨和胶剂也一样。

⑤不同的纸张, 胶剂和油墨的使用会影响到“新书气味”。

所以不是所有的新书闻起来都一样。

⑥通常说来, 是纸张中的化合物分解导致了“旧书气味”的产生。

纸张包含纤维素、少量的木质素还有其他化学成分。

虽然现代的高质量纸品会通过化学过程来清除木质素, 但是纸张中的纤维素分解过程仍然会缓慢发生, 这是因为周围环境中存在酸性物质。

这些反应, 统称为“酸水解”, “酸水解”会产生各种各样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很多可能有助于产生旧书的气味。

⑦现已明确的, 纸质书在由新变旧的过程中(化学降解过程)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和它们各自的气味有:苯甲醛有杏仁般的气味、香兰素有香草般的气味、乙苯和甲苯有馨甜的气味、2﹣乙基乙醇有轻微的花香气味。

⑧据说 , 外国有家公司曾经生产了一系列的气雾剂来复制“书香”的味道, 销量很好, 卖到断货, 看来人们对“书香门第”的追求, 古往今来仍未改变。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最精的宇宙,最好的地球“我快没电了,天色渐暗。

”2018年6月,一场火星尘暴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收到了来自“机遇”号火星探测车的信息。

随后,它与地球失去了联系。

“机遇”号原本设计工作90天,但它带着人类的期盼,独自在遥远的火星辛劳了14年——它是21世纪初火星探测的双子星之一、“子午线平原”的主人、太陽系第一深的陨石坑“维多利亚”的客人、“火星马拉松”的首个完成者、“奋进”陨石坑的征服者……如果换作人,那该是怎样孤独而英勇的一生。

当时,NASA给“机遇”号回复了一首美国经典蓝调《再见,后会有期》。

歌里唱着:“我们将再次见面/在夏日让人愉快的每一天/去经历明亮鲜艳的一切/……/当夜晚渐渐来临/我看着那月亮/然后我们将再次见面。

”而下一次见面,或许是在下一个14年。

2018年8月,NASA宣称要用195亿美元在2033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但这将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单程之旅——先不说火星上是否存在不明的危险,抵达火星需要200天左右,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提供大规模的物资运输,也就无法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

不只是火星,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也不友好。

在月球上,一个穿着宇航服的人只能存活7小时,之后会因氧气不足而死亡;在温度介于零下170℃至430℃的水星,人大约只能支撑2分钟;在超高压强的其他星球如天王星、海王星和土星,人一秒钟都活不了。

也就是说,当人类最终冲出地球,首先面临的就是死亡这道铁壁,如科幻作家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所说:“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

”就算解决了在宇宙中的生存难题,人类也可能最终只得到一个“最糟的宇宙”。

《三体》系列的第二部《黑暗森林》认为,如果宇宙中有任何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它将很快被消灭,所以宇宙一片寂静。

这个结论被中国读者称为“黑暗森林猜想”。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泥土的歌唱》,回答问题泥土的歌唱①我国古代依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八种,称为“八音”,其中有一音曰土。

②土——顾名思义,就是由泥土发出的声音,泥土本身是发不出声音的,即使一定要它发音也要伴随着尘土飞扬的壮观场景。

但是人类大约在1万到1. 5 万年前获得了一项革命性的技艺,那就是借助水和火将土重新幻化为一种全新的形态,也就是陶。

③经过这一神奇的转化过程,泥土不仅拥有了全新的样貌,而且也被赋予了全新的质地与功用。

毫无疑问,这项技艺是古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当然作为早期文明的先锋的中国先民,在这方面也拥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甲骨文中的陶字,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至少在4000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陶轮制陶了。

陶轮的使用,或者说借助陶轮的转动,人们就可以制造出比较标准的圆形器皿。

④土本身是不发声的,但是由土制成的陶器,则既可以作为吹奏乐器,又可以作为打击乐器。

尤其是那些比较标准的圆形器,在发音的原理上,与葫芦完全一样,所以很容易让古人通过自然的联想,而发现它们拥有的音乐天赋。

这里面,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埙。

⑤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⑥作为一种在民间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充满了草根气息的乐器的埙,经历了漫长阶段,最初的埙只有最上面的一个孔,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

又过了大约1000年,也就是3500 前,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了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

到公元前1000 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

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上一、前三、后二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鳖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①鳖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

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

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和吞食。

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镜下更加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

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捕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

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

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

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

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

结果发现,与罗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尺寸小4%。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

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

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
①空间站可供航天员在太空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
②空间站“集最顶尖技术于一身”,可以显示国力。
③科字家、工程师需要做各种科学实验来认识太空。
④科学家在太空做的许多科学实验需要有人照料完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假如《福建少年报》要转载这篇文章,请你推测这篇文章最有可能安排在哪个版面? ( )
②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A.载人航天器B.“天空实验室号”C.国际空间站D.苏联“和平号”
2.下列对第②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说明空间站造价昂贵。
B.说明空间站是“非卖品”。
C.说明别墅、私人城堡是最贵的房子。
D.说明空间站比别墅、私人城堡贵一点。
3.人类要在太空建立空间站有哪些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哪一项?( )
5.【思考质疑】文中提到的“细胞”是什么?如果你无法解释,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斗型纹 箕型纹 弓型纹
2.列数字 打比方 其中打比方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指纹的不同类型。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指纹的不同类型。
1.【词语比较】第③段中“分享”一词能否换成“吞噬”“抢夺”等词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024 年下半年语文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试卷

2024 年下半年语文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试卷

2024 年下半年语文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试卷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说明文常用语言的是()A. 解释B. 描述C. 议论D. 说明2. 下列句子中,不符合说明文语言风格的是()A. 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

B. 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C. 他的观点很有见地。

D. 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3. 下列说明文中,不属于举例说明的是()A. 例如,这种植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

B. 比如,这种机器可以自动完成许多工作。

C. 比如,这种动物在夜晚活动频繁。

D. 比如,这种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4. 下列说明文中,不属于列数字说明的是()A. 据统计,我国人口已超过14亿。

B. 据调查,这种产品的销量逐年上升。

C. 据研究,这种药物对治疗该疾病有显著效果。

D. 据观察,这种植物的生长速度非常快。

5. 下列说明文中,不属于作比较说明的是()A. 与其他地区相比,这里的气候条件更为适宜。

B. 与其他产品相比,这款手机的功能更加全面。

C. 与其他动物相比,这种鸟类的鸣叫声非常悦耳。

D. 与其他疾病相比,这种病症的治疗难度较大。

6. 下列说明文中,不属于分类别说明的是()A. 这种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大类。

B. 这种产品可以分为电子产品和非电子产品两大类。

C. 这种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和鸟类两大类。

D. 这种疾病可以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两大类。

7. 下列说明文中,不属于引用说明的是()A. 据专家介绍,这种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B. 据调查,这种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C. 据研究,这种药物对治疗该疾病有显著效果。

D. 据观察,这种动物的生长速度非常快。

8. 下列说明文中,不属于图表说明的是()A. 如表1所示,我国近年来GDP逐年增长。

B. 如图1所示,这种植物的生长周期为一年。

C. 如表2所示,这种产品的销量逐年上升。

D. 如图2所示,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如下。

9. 下列说明文中,不属于逻辑顺序说明的是()A. 介绍这种植物的形态特征。

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温度的百变魔法在整个宇宙当中,温度无处不存在。

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也无论是在赤热的太阳上还是在阴冷的冥王星上,这一切无不由于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存在着温度的差别。

例如,太阳表面温度是6000℃,而处于太阳系里离太阳较远的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却只有-240℃。

又如,传说中的牛郎星与织女星,在夜里的星空中,它们只是闪烁的小亮点,而怎能让人一下子想到牛郎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8000℃,织女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10000℃,真可谓是“热恋之星....”。

正因为宇宙中各行星的冷热不同,才决定着生命的存在与否。

想想看, A , B ;再想想,如果人类要到阴冷的冥王星去,恐怕人的第一次呼吸还没完成就早已在寒冷的温度当中冻成了冰尸。

当然,在这样莫大的宇宙中,只要位置适当,生命是完全可以存在的。

现在的地球就是典型一例。

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有人说是偶然的,其实它也是必然的。

第一个有生命细胞的诞生,那是蕴含着“造物主”多少心思啊,其中温度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因为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化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物质分解或重组,才有了今天这个美丽的世界山川、河流、绿树、红花……才有了生命的诞生。

温度是分子平均功能的标志,它决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物理量,它的基本特征在于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如当温度较低时,分子、原子振动的速度很小,分子之间距离也小,此时物质为液态。

但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分子运动十分激烈,分子间的距离也变大,此时物质为气体。

整个世界这么精彩,就是因为这些不同的分子、原子在不同的温度下变化而来的。

1、文章除了说明“由于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存在着温度的差别”之外,还叙述了哪三点内容?(3分)2、第一段加点的词“热恋之星”该如何解释?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3、利用文中的有关材料,紧扣第二段中心,在A、B两处写上合适的句子。

(2分)A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哪些现象能用文中第..回答并简述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训练(一)饺子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

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

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

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

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

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

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

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

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

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

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分)2、文中还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4、第③段中加点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闲话白菜钱国宏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

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

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

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

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

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

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

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

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1.15第14版,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白菜的三种特征。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段中画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直线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任意选作一题,2分)(1)“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句中的“据考证”能否删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

”句中的“仅”若换成“全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冬虫夏草①不是什么幼虫都能成为冬虫夏草菌的寄生体。

②小虫活动的天空是如此高阔,土地是如此辽远,小虫更是如此之多,何以冬虫夏草菌偏要选择蝙蝠蛾幼虫作为寄生体呢?选菜青虫就不行吗?——其形象并不怎么高雅,但毕竟还是虫,还能够化蝶,翩翩然上下,亦虚亦实,恍兮惚兮,饶有诗意的。

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茵的“培养体”,是被宠幸还是命运的安排?③也不是任何真菌都能生长在蝙蝠蛾幼虫的身体里。

④我们比较熟悉的真菌如蘑菇、霉菌,还有酵母菌等,谁也不会想到要深入如此逼仄、窄小的“虫体环境”。

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内,也不一定是出于什么冤家路窄。

我想,一开始也可能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只是这种偶然多了,才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最后形成如此特定的自然选择。

⑤寒冬是萌生冬虫夏草的季节。

雪野洁白,四野寂静,千山鸟飞绝,野渡雪自白。

这样的日子,蝙蝠蛾幼虫只能躲藏在寒冷的泥土里,随着体质的下降,冬虫夏草菌终于强行钻入它的身体,吸取体内的营养,在体内萌发菌丝体。

经过隆冬到初夏漫长的日子,可怜的幼虫终于被“吃”得只剩下一袭皮,皮中全是密密实实的菌丝体(菌核)。

入盛夏,菌核茁壮成长,不久,便从“虫”嘴巴那头伸出一根中间肥两头略尖、表面上生着一些小球体、里面隐藏着不少冬虫夏草后代(子囊孢子)的棒子。

这棒子窜出泥土以后,怎么看都像夏天的草叶。

⑥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

⑦江南烟雨,天潮潮地湿湿,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

岭南天气,风热温湿,也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

根据科学考察,冬虫夏草只适合生长在我国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一带森林草甸或草坪上。

想来,这真使经济至上的尘世短了不少冬虫夏草的产量。

⑧成为冬虫夏草绝不是菌的美德,而是菌的鸠占鹊巢,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强盗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

菌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建筑在其他生物的死亡之上,谁能想像得出虫的死亡过程有多痛苦?⑨世上不是有“披着羊皮的狼”吗?我以为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

友人从西藏归来,带给我一小包冬虫夏草,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冬虫夏草,因为是从生态环境最好的西藏出产的。

我想,迄今为止人类的所谓生态学观念,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

对于蝙蝠蛾幼虫来说,即便生活在西藏那样的土地上,生态环境也未必能说是好。

⑩冬虫夏草使菌的身价得了道升了天。

冬虫夏草入药,性温味甘,极具补肺益肾功能。

优质的冬虫夏草,药店已售数万余元一斤。

⑩在地球村,新的冬虫夏草依然在产生……(选文有删改)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冬虫夏草形成的必要条件。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⑨段加点的“迄今为止”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代药物学著作《本草从新》中说:冬虫夏草若夏天不摘取,到冬天又会变成虫。

读完本文后,你觉得这种说法科学吗?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不容忽视的光污染①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

这是奥地利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②其实,很多其它动物也套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

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中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_-2000只候鸟。

在2001年的小海龟出生期,人们在犬西洋沿岸发现了很多死去的小海龟。

据分析,刚出生的小海龟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海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海洋的。

大西洋沿岸城市灯火通明,使月光和星光黯然失色,导致那些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最终因缺水而殒命。

③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

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足,而原本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消耗掉。

环境学家还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④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

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小。

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

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玻璃幕墙非常令人不适。

⑤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引起视觉不舒服。

非常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

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

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⑥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