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
10kV系统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10kV系统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比较摘要:本文简要研究比较了10kV系统不同接地方式之间的优缺点,主要研究比较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四种方式。
关键词:10kV系统;接地方式;优缺点一、前言本文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多个变电站10kV系统由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改造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
简要研究了10kV系统的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比较,主要研究比较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四种方式。
中性点接地的方式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会产生影响,考虑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过电压和设备绝缘水平、继电保护和是否准确跳闸等因素。
近年来,10kV配电网中的接地故障或者线路断线造成的社会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
10kV配电网中,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有的线路接地故障发生时,该线路未能及时切除,故障点未能及时与电源断开。
二、10kV系统的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比较1、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主要优点:(1)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故障点流过的电流只是系统等值的电容电流。
在接地故障电流小于10A的情况下,一般息弧能自动发生。
(2)故障发生时,该相电压将降低至零,非故障相线电压将保持不变,相电压升为原来的倍,故障线路可保持1~2小时运行状态,供电的可靠性相对地提高了。
主要缺点:(1)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非故障相的电压会上升到线电压,且因为过电压会保持较长的一段时间,在选择设备的耐压水平时需要按线电压的电压水平考虑,提高了设备绝缘水平要求。
(2)因为线路对地的电容中积蓄的能量得不到释放,电容电压伴随每个循环会升高,因而在弧光接地过程中,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电压能达到比较高的倍数,极大地危害了系统设备的绝缘。
(3)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故障或者倒闸操作,线性谐振或铁磁谐振可能引起谐振过电压,电压互感器的绝缘容易被击穿。
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编号:AQ-JS-06625(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Discussion on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mode of 10kV distribution network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三种不同接地方式在我国的10kV配电系统中,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基本上有三种:中性点绝缘接地方式、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这三种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特别对于小电阻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孰优孰劣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
1.1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是我国10KV配电网采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式。
这种接地方式在运行当中如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由于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当10kV配电系统Ijd限制在10A以下时,接地电弧一般能够自动熄灭,此时虽然健全相电压升高,但系统还是对称的,故可允许带故障连续供电一段时间(规程规定为2小时),相对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这种接地方式不需任何附加设备,只要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发现单相接地故障后能迅速处理,避免单相故障长期存在发展为相间短路故障。
由于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对地是绝缘的,当发生弧光接地时,由于对地电容中的能量不能释放,因此会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或谐振过电压,其值一般可达2—3.5Uxg,会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的选线准确率比较低,还未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发生接地故障的线路。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一般采用人工试拉的方法寻找接地点,因此会造成非故障线路的不必要停电。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10kV配网是指电压等级为10kV的配电网,其接地方式是配网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接地方式可以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电气事故的发生率。
对10kV配网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于提高配网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0kV配网接地方式目前主要有TT接地和TN接地两种方式。
在TT接地系统中,配变的零点通过专用的“零线”直接接地,各用户的电气设备零线与大地隔离。
在TN接地系统中,配变的中性点通过专用的N线连接,零线和大地连接在一起,用户的电气设备零线通过接地装置连接到地线上。
1. TT接地系统TT接地系统将变电站的零点通过专用的“零线”直接接地,对用户设备的零线进行隔离接地。
该系统适用于可靠性要求不高,电网负载率较低的场合。
TT接地系统对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要求不高,且适用于小型配电系统,不适用于大型配电系统。
为了提高10kV配网接地方式的效率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提高接地电阻为了减小接地故障时的感应电压,可以通过增加接地电阻的方式来改善系统的接地效果。
在TN接地系统中,可以通过增加接地电极的数量或者增大接地电极的面积来提高接地电阻,减小接地电压。
2. 引入分布式接地在传统的配网接地方式中,接地电阻一般都是集中在变电站周围。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引入分布式接地方式,将接地电极分布在整个配网范围内,从而加强整个系统的接地效果。
3. 使用耐腐蚀材料为了减小接地电阻的增大,可以使用抗腐蚀材料或者对接地电极进行防腐处理,提高接地设备的使用寿命。
4.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接地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接地电阻增大或者设备损坏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保障系统的接地效果。
5. 使用智能接地监测系统智能接地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接地电阻和设备状态,及时发现接地问题并进行预警和处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41目前,就我国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来看,主要采用3种接地方式:第一种是中性点对地绝缘接地方式;第二种是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第三种是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接地方式的不同,其本身的应用场合和特点也有所不同。
中性点对地绝缘方式对设备绝缘击穿的概率相对较大,主要因为这种接地方式发生接地故障时,往往会产生较高的过电压。
此外,中性点对地绝缘方式在故障定位方面相对困难,对于发生的事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因此,这种方式在很多电网中已经被取消。
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介绍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的配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供电,但是配电网的这种优势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却不在显现。
通过对这种配电网的改进,进而研制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其中,消弧线圈主要是一个可调电感线圈,在变压器的中性点位置进行装设。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配电网为电缆混合线路和架空线路组成时适合使用,主要在于这种方式可以抑制过电压,有利于降低接地故障,能够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配电网运营现状2.1 消弧线圈的基本原理分析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接地故障时,在零序电压作用DOI:10.16660/ k i.1674-098X.2017.16.041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丁道敏(国网浙江临海市供电公司 浙江台州 317000)摘 要:为了保障配电网系统的有序运行,配电网的接地方式应该选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才能更好地保障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该文就1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情况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10 kV配电网 中性点接地 优化策略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6(a)-0041-02下,消弧线圈就会产生感性补偿电流,该电流的方向与流过故障点的电网电容电流方向相反,所以,流经故障点的就是感性补偿电流与电网电容电流的矢量和,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流经故障点的电流,电流在过零点时会熄灭电弧,以此来切除故障点。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一、引言10kV配网是城市电力配送系统的基础,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
配网接地是城市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确保电网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对10kV配网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1. 常见的配网接地方式10kV配网的接地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间接接地和混合接地三种方式。
(1)直接接地:将中性点接地,使得中性点电位为零。
这种方式简单、安全可靠,但在接地电阻较高时,对保护线路和设备的影响很大。
(2)间接接地:通过绝缘电阻器使一定比例的绝缘泄漏电流成为中性点地极的泄漏电流,这样可以减小中性点电位与地电位之间的差值,提高绝缘可靠性。
(3)混合接地:即通过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采用混合接地方式的10kV配网能够兼顾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的优点,具有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减小故障影响范围等优点。
2. 现有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现有的10kV配网接地方式存在着几个问题,主要包括:(1)接地电阻大:由于土壤电阻率很大,导致接地电阻较大,影响接地效果。
(2)接地电位差大:在直接接地方式中,由于接地电阻大,容易导致接地电位与地电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值,增加了绝缘的难度。
(3)安全隐患:对于电网本身存在的泄漏电流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存在安全隐患。
三、改进措施为了解决10kV配网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1. 优化现有接地系统(1)减小接地电阻:可以采用混合接地方式,通过综合考虑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减小接地电阻。
(2)优化接地网格结构:合理设置接地网格,减小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3)增设接地装置:在城市配网中增设接地装置,分散接地电流,减小地极电位,提高绝缘可靠性。
2. 提升现有接地装置的性能(1)采用高效接地装置:采用低电阻材料或降低接地引线的电阻,减小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10kV配网接地是指将电网的中性点与地面相连,以确保电网在正常工作时可以有效地将电流引入地下,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接地方式有三种主要类型: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低阻接地。
单点接地是将配电系统中性点与地面相连,并通过接地电阻将中性点上的电流引入地下。
单点接地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由于存在接地电阻,可能会造成接地电流过大,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引起设备的损坏。
在单点接地时,需要合理选择接地电阻
的大小,以确保接地电流的合理范围。
低阻接地是通过降低接地电阻的方式来减小接地电流。
低阻接地一般采用接地网来实现,即将多个接地点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接地网,以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目的。
低阻接地
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减小接地电流,提高系统的接地效果。
低阻接地的施工难度较大,需
要考虑接地网的铺设布局、接地点的选择等因素,以确保接地效果的良好。
改进措施方面,首先可以在设计阶段加强对接地方式的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
的接地方式。
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接地电阻的大小、接地点的位置和数量等来优化接地系统
的设计。
还可以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以结合现
代技术手段,如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远程监测等技术,实现对接地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0kV论文: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
10 kV论文: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摘要随着供电网络的发展,使得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
对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本文对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问题,进行简要综合分析探讨。
关键词10 kv;接地;分析1中性点接地方式比较在我国的10kv电网系统中,大部分为不接地或小电流接地系统。
其中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①中性点不接地方式;②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③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现就这三种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与探讨。
各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1)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即中性点对地绝缘,结构简单,运行方便,多用于10kv架空线路为主供电系统。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经故障点的稳态电流可近似看成电网中非故障相电缆、架空线路及所有电气设备对地藕合电容电流,如果是瞬时故障,一般能自动熄弧,恢复正常运行。
其优缺点是:①在系统参数的特定匹配下也可能产生异常过电压。
发生铁磁谐振过电压时,其值可达4倍相电压;发生间歇性弧光接地时,有时可达到3.5倍相电压值;②多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小,能迅速自动消除单相接地故障,即使是永久性故障时也不跳闸,但如单相接地电流较大,则可能产生间歇电弧,对人身安全是很不利的。
③由于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当零序保护动作不及时或拒动时,将使接地点及附近的绝缘受到更大的危害,导致相间故障发生。
④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只是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而相电压和线电压维持不变,故一般不影响用户持续运行。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自1916年发明了消弧线圈,并于1917年首台在德国pleidelshein电厂投运至今,已有95年的历史,运行经验表明,其广泛适用于中压电网,在世界范围有德国、中国、前苏联和瑞典等国的中压电网均长期采用此种方式,显著提高了中压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小(电容电流<10a),其特点是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可不立即跳闸,按规程规定电网可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2h。
试论10kv配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2 . 中 性 点接 地 方 式 的选 择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具有供电可靠性 高 . 对人身及设备有较好的安 《 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 中规定 : 3 一 l O k V电力 网, 当 全性 . 通讯干扰小 . 投资少等优点。 比 较适合用 于系统不 大 , 网络结 构
◇ 科技论坛◇
科技 强向导
2 0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魏 学 平 ( 阿拉善电业局 内蒙古 阿拉善
【 摘
7 5 0 3 0 6 )
要】 在我 国的 1 0 k V 配电系统 中, 中性点的接地 方式基本 上有三种: 中性点绝缘接地 方式、 中性点经小 电阻接地方式和 中性 点经 消弧
1 . 1 O k v配 电网 中性 点 几 种 接 地 方 式 的优 缺 点 分 析
1 . 1中性 点 不 接 地
接地 故障。 由于流过故 障点的电流仅 为电网对地 的电容电流 , 当 l O k V 的绝缘 。 l _ 3中性点经 消弧线 圈接地 配 电系统 I i d限制在 I O A以下时, 接地 电弧一般 能够 自动熄灭, 此时虽 消弧线 圈是一个装设 于配 电网中性点的可调 电感线圈 . 当电网发 然健全相 电压升高 - f 旦 系统还是对称 的, 故可允许带故 障连续供 电一段 生单 相接地故障时 . 其 作用是提供一个感 性电流 . 用来补偿 单相接地 时间f 规程规定 为 2 小 时) , 相对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而且这种接地方 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 式不需任何 附加设备 . 只要装设绝缘监察装置, 以便 发现单相接地故 障 的容性 电流 采用 中性点经消弧线 圈接地方式 . 利用 消弧线圈的 电感 电流对接地 电容 电流进行补偿 . 使 流过接地 后能迅速处理, 避免单相故障长期存 在发展 为相间短路故 障。但随着 时. I O A以下 ) 到 能 自行熄 弧范围 . 因接地电流电容电流得 配电 网的扩大, 电缆线路 的增多 系统对地 电容 电流增 大到一定数值后 点 的电流减小 ( 到补偿 . 单相接地故 障并不 发展为相 间故 障 . 按规程规定 系统可带单 上述优点就不再 明显 并带来下述 系列 问题: h 因此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的供 电可靠性 . f 1 1 当配 电网发生接地后 由于接地 电弧不能熄 灭, 导 致相 间短 路, 相接地故 障运行 2 高于中性点经小 电阻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消弧线 圈接地 的特点有 : 造成用户停 电和设备损坏事故 ( 1 ) 故障点接地电弧可 自行熄灭 , 提高 了供 电可靠性。 由于消弧线 f 2 1 当发 生断续性 弧光接地 时, 会 引起较 高的弧光 过 电压 , 一 般为 3 . 5 倍相 电压 . 波及整个配 电网。 使绝 缘薄弱的地方放 电击穿, 引起 设备 圈的感 性电流对故 障容 性 电流 的补偿 .使单相故障接地容性 电流在 1 0 A以下 , 因此 接地 电弧可 以 自行熄灭并避免重燃 损坏和停 电的严重事故 f 2 ) 可降低 了接地工频 电流f 即残流) 和地 电位升高 . 减少 了跨 步电 f 3 1 配电网长时间谐振过 电压 现象 比较普遍. 这种铁磁谐 振过电压 减少 了对低压设备的反击 以及对信息系统的干扰。 幅值并 不高, 但持续 时间长 以低 频摆动, 引起绝缘 闪烙或 避雷器爆 炸, 压和接地 电位差 . ( 3 ) 传统 的消弧 线圈需要人工进行调谐 . 不仅会使电网短时失去补 或在互感器 中出现过 电流引起熔断器熔断等故障 。 而且不能有效地控制单相接地的故障电流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 f 4 1 在架 空线与 电缆头下方有靠 近线路的树木时, 则在 刮风下雨时 偿 . 圈装置则 能够随电 网运行方式 的变化 , 及 时、 快速地调节消 弧线 圈的 会引起单相接地, 导致相间短路跳 闸停电事故 。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 地时 . 消弧线 圈的电感 电流能有效地 补偿 f 5 1 由于 目 前普遍使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的选线准确率 比 电感值 . 避免 了间歇性弧光接地 过电压 的产生 。 较低. 还未能 够准确地检测 出发 生接地 故障的线路 。发生单相接 地故 接地点 的电容 电流 , 障后. 一般采用人工试拉的方法寻找接地点。 因此会造成非 故障线路 的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电力系统中,配电系统是最靠近用户的系统,其中10kV配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对于10kV配网的接地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
本文将对这些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 单点接地方式
这种方式使用一个接地极将所有配电设备的接地线都连接起来。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结
构简单,成本低。
缺点在于,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无法快速定位故障点,容易产生大面积
的故障影响,同时还会增加对设备的损坏。
这种方式在系统中设置多个接地极,将不同设备的接地线分别连接到不同的接地极上。
这种方式可以减小故障的影响范围,同时也能提高故障的定位速度。
缺点在于,需要较多
的接地极,成本较高。
4. 接地电阻式接地方式
这种方式将接地极和接地线之间加上电阻。
这样可使接地电流在正常情况下减少,从
而保证了配电系统的稳定性。
但缺点在于,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能出现过大的接地电流,损坏设备。
改进措施:
在上述不同的接地方式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在采用接地电阻式接
地方式时,应选用合适的电阻,从而在正常情况下使接地电流达到适当的水平。
此外,应
增加保护措施,以保护设备免受由于过大的接地电流造成的损坏。
例如,可以将过大的接
地电流通过避雷器等设备引入接地杆并消耗掉,以减小对设备的损害。
综上所述,对于10kV配网接地方式的选择与改进,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选择接地方式时,应综合考虑结构、成本、稳定性等因素,并在采用接地电阻式接地方式时,加强
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设备损坏。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提升10kV配电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区域内电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文章将配网接地方式作为研究核心,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梳理配网接地的集中类型,充分借鉴过往有益经验,不断创新改进方法,以期为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标签:10kV;配电网;接地方式;改进方案前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体量的扩大,使配电网络用电负荷逐步增加。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配电网络升级,推动电力线路的电缆化,并对配网接地方式进行调整,通过必要的技术处理,做好中性点接地处理,避免在用电负荷过大的情况出现,接地点出现电弧自动熄灭时间过程,减少停电故障发生机率。
文章立足于实际,以中性点配网接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中性点接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做好相应的技术改进工作。
1.10kV配网中性点接地概述对10kV配网中性点接地的概述,有助于引导工作人员在思维层面形成正确的认知,明确10kV配网中性点接地的基本流程以及相关特点,为后续相关技术改进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作为一种常见的接地方式,在三相交流电机制内,将中性点与参考地之间进行电气连接,以中性点接地作为切入点,实现了电气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大大提升电力网络自身的绝缘水平,同时对于10kV配电网过压水平、继电保护、通讯机制等产生了积极作用,将10kV配电网保持在合理的运行空间内[1]。
在过往的技术处理环节,对于10kV配电网,通常使用小电流的接地方式,也就是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逐步形成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高阻接地以及低阻接地等多种方式。
在中性点接地框架下,10kV配电网即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短路电流得到有效控制,电流体量较小,不会出现大面积停电的情况,为后续电力故障检修争取时间。
2.10kV配网中性点消经弧线圈接地方案分析与其他几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相比,经消弧线圈实用性较好,成本较低,适应性较强,较好地满足现阶段配电网络建设与升级的相关要求,确保对单相接地故障的高效防范。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电力系统中,10kV配网作为城市及工业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正常生产和居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配网的接地方式是保障配网运行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对10kV配网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于提高配网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在10kV配网中,接地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接地和无功补偿接地两种方式。
直接接地是指把中性点通过接地电阻直接接地,使得中性点的电位保持在零电位;无功补偿接地是指在中性点接地时增加一个无功电流补偿电容器,使得中性点的电位保持在零电位。
1. 直接接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是传统的接地方式,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
直接接地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接地电阻常常受到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接地电阻值不稳定;直接接地方式在接地电阻大型化的情况下,会存在散流电容大、超电压和过电压等问题,从而对配网的运行安全性造成影响。
2. 无功补偿接地方式无功补偿接地方式是一种相对先进的接地方式,其优点是可以减少接地电阻,提高接地电阻的稳定性,降低散流电容,改善配网的运行性能。
无功补偿接地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需要增加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增加运行维护的难度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直接接地方式和无功补偿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而且适用的场景也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场景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针对直接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来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是要采用优质的接地电阻材料,确保接地电阻的稳定性;其次是要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排除;加强对接地电阻周围环境的管控,保证其处于良好的状态。
无功补偿接地方式在提高接地稳定性的也需要优化其设计和运行方式。
10kV配电电缆中性点改进方法
10kV配电电缆中性点改进方法摘要:配电网建设中电压互感器的接地形式分为电压互感器不接地恢复系统、电压互感器间接接地恢复系统和电压互感器再接地恢复系统三种。
电压互感器间接接地恢复系统分为电压互感器电压电流直接接地和电压互感器无功补偿装置接地。
本文是基于MATLAB电力系统电压互感器接地选择模式之一及其自动化仿真模型选择模式。
配电网建设中的不同电压互感器接地方式的10kV电压等级下,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会产生不同的波形。
总结了10kV电压梯度下三种接地方式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范围与改进方法。
关键词:10kV;电缆;中性点;改进方法引言中性点接地方式是配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它涉及许多方面,例如技术、经济和安全。
它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之一,在实际系统的稳定运行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配电网容量的增加,电压的升高,系统的单相接地电流也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事故也迅速增加。
因此,原有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
因此,从根本上研究更好地电压互感器的接地形式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具体要求,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一、不同接地方式的模拟和波形分析分析了中低压电网系统中电压互感器直接接地形式的现状和主要特点,研究了配电网建设中电压互感器直接接地形式的不同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不同直接接地形式下的三相差异。
平衡工作不正常,如三相不平衡前的动平衡分析、三相不平衡瞬态响应的具体分析、恢复系统相关参数分析等。
分析了三相四线制系统异常运行对配电网建设故障点电压电流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往往根据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构建了10kV电压电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实体模型。
借助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计算机仿真,对变压器容量为10kV的中低压配电网建设的各种直接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更适合的电压互感器接地方式。
(一)中性点非接地系统当电压互感器未接地且恢复系统发生三相不平衡运行异常时,不运行为异常相的两相电压将作为网络电压上升。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配电网的接地方式是指将设备、线路及其他导体与大地形成一定的电气连接方式。
在10kV配电网中,接地方式对系统性能和运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10kV配电网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 传统接地方式传统的10kV配电网接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点接地法:将系统的一个点接地,其他部分不接地。
3)阻抗接地法:将电网与电源通过阻抗接地相连,阻抗一般在几百欧姆左右。
接地方式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电学性能。
1)电学性能:接地方式决定了系统的谐波分布、过电压水平和波形畸变等电学特性。
2)运行安全:接地方式会影响断路器的故障电流的大小,进而影响系统的过电压水平和运行安全。
3. 改进措施改进配电网的接地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电学性能和运行安全,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多点接地方式:多点接地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安全,能够有效地减小故障电流的大小。
在多点接地方式中,各个接地点电位之间存在一定的电势差,因此需要采用精密接地方案。
2)采用耐受性接地方式:在配电网中,故障电流通常较大,为了减小电流的大小,可以采用耐受性接地方式。
这种方式在接地线路中引入额外的电感、电容并联,能够有效地降低故障电流的大小。
3)采用无电抗接地方式:无电抗接地方式是通过串联物理无源元件在系统中实现的,这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无功容纳能力和抗击电压上升的能力。
4. 结论10kV配电网的接地方式对系统性能和运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
采用多点接地、耐受性接地和无电抗接地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一、现状分析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10kV配网在城市和乡村的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10kV 配网中,地线接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承担着保护运行人员安全和设备运行稳定的重要责任。
10kV配网的接地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10kV配网接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直接接地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将中性点直接与地相连接,该方式简单易行,设备要求低,但在电气故障时,可能会出现过电压,导致设备受损。
2.接地前自耦变压器方式在耦合变压器上接星形连接点,能够限制对中性接地的绕组电压;因此中性绕组接地方式在耦合变压器方法具有操作特性保护,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靠性高,但对设备要求高。
3.直接接地降抑制射频干扰方式通过电容的方式,将零点与地相接,抑制射频干扰源,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对设备的影响,但是成本较高。
以上三种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但都存在改进的空间和必要性。
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电网每况愈下的今天,10kV配网接地方式的规范与完善显得尤为迫切。
二、改进措施建议1. 优化土壤电阻率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的大小成正比,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土壤电阻率的方式来改善10kV配网的接地情况。
提高土壤的湿度和含水量、添加导电物质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电阻率,减小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2. 采用地网接地方式地网接地方式是一种成熟、稳定的接地方式,通过铺设合理的地网,可以有效地提高接地效果。
地网接地方式还可以减小接地电阻,抑制接地电压的上升,避免对设备的损害,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采用接地前自耦变压器方式在耦合变压器上接星形连接点,能够限制对中性接地的绕组电压,提高系统可靠性,减少对设备的损害。
该方式对设备的要求高,但通过科学合理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电气性能和安全稳定性。
4. 提高配网设备的绝缘性能提高配网设备的绝缘性能是改善接地方式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高性能的材料,提高设备的绝缘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网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随着电力供应网络的不断发展,10kV配网接地方式也需要不断改进以满足新的需求和标准。
本文将分析目前常见的10kV配网接地方式,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目前常见的10kV配网接地方式主要有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两种方式。
单点接地方式是指将配网系统的中性点与大地相连,形成一个接地点。
多点接地方式是指在配网系统中设置多个接地点,将中性点与大地相连。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两种接地方式进行分析。
从接地效果来看,单点接地方式相对来说较好。
由于只有一个接地点,电流分布相对均匀,能够有效地降低电压梯度,提高系统的接地效果。
而多点接地方式由于存在多个接地点,电流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电压梯度过高的情况,影响接地效果。
1. 采用混合接地方式。
混合接地方式是将单点接地方式和多点接地方式相结合,既能够提高接地效果,又能够提高安全性。
可以在主接地点附近设置多个支路接地点,有效地降低电压梯度,保证系统的接地效果。
2. 加强接地系统的维护与监测。
无论采用单点接地方式还是多点接地方式,都需要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维护与监测。
及时发现接地电阻增大或者接地点故障等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引入智能监控系统。
利用现代智能监控技术,对配网系统的接地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预警和预防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0kV配网接地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电力系统组成部分,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采用适当的接地方式和改进措施,能够提高系统的接地效果和安全性,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10kV配网的接地方式是指配电网工程中,将发电变电所以及输电线路的设备和金属结构与大地相连接,形成接地系统,以实现电流的安全排除和人身安全的保护。
本文将对10kV配网的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0kV配网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系统接地:将所有设备和金属结构都与大地相连接,形成一个共同的接地系统。
这种接地方式适用于设备和金属结构较少的场景,可以减少工程成本和施工难度。
以上几种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
无论采用哪种接地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改进措施:1. 接地电阻的测量和监测:对接地系统的各个接地体进行定期的电阻测量和监测,及时发现接地电阻异常或增加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2. 使用优质的接地材料:选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接地材料,如铜材或镀铜材料,可以提高接地系统的导电性能和使用寿命。
3. 合理设计接地系统布局: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条件,合理设计接地系统的布局,减少接地电阻,提高电流排除能力。
可以通过增加接地体的数量或改变接地体的排列方式来改善接地系统的性能。
4. 接地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接地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如清理接地体的表面污物、杂草等,保持接地系统的良好接触状态,防止接地电阻增加。
5. 综合考虑安全和经济因素:在选择接地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安全和经济因素,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成本较低的接地方式。
对于10kV配网的接地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改进。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维护,可以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docx
10kV配网接地方式分析及改进措施.docx
10kV配电网电网接地是指将高压电网和地面之间建立连接,以抑制和消除电网中的潜在电击危险。
接地方式的安全性直接影响配网的安全性。
因此选取正确的接地方式和设计
严谨的接地系统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10kV电网的接地方式有三种:耐张接地:也叫耐张碰接接地,在电缆的中心线上安装一根弝拉螺栓,将螺栓放入接地电阻直接连接到地线,采用首拉和尾压;分段接地:细分多段,配备多只地针,其中每个段都有一只接地针,一
次接地全部段,只需要一只地针,提高了接地效率;整沟接地:所谓的整沟接地,即把电
缆沟中的一侧及沟底与地线连接在一起接地。
由于每种接地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下列三个方面:安全性、性价比及维护费用。
综合考虑后,通常推荐采用耐张接地,该方法相对廉价,保
证了安全性,维护费用也相对较低。
在设计10kV配电网接地系统时,还应加强设备管理,包括加强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运行失误,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要注意防
腐蚀,做到接地电阻和电缆外壳的接触面处要有足够的抗腐蚀性,以保证系统的永久可靠
性持久稳定。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应采取更多备件和技术措施,比如增加接地点的数量,建立接地系统的报警机制,及时发现接地电位异常;并确保接地电阻持续处于保护有效电位;采用显示器,实时显示接地电位,时时监控接地电阻的状态;在重要的配电线路上,
配置隔离开关和熔断器,在有一定的危险时,快速切除电源,及时阻断危险电流,保护环
境和设备免受伤害等。
试论10kv 配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试论10kv 配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摘要】在我国的10kV 配电系统中, 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基本上有三种:中性点绝缘接地方式、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这三种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特别对于小电阻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孰优孰劣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
本文分别介绍了几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接地补偿的方式,为市民提供可靠的供电。
【关键词】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1.10kv配电网中性点几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1.1中性点不接地10kV 配电网中大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它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后,允许维持二小时左右的运行时间,不致于引起用户断电,可以满足供电的要求。
因为,这种接地方式在运行当中如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由于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当10kV配电系统Ijd 限制在10A以下时,接地电弧一般能够自动熄灭,此时虽然健全相电压升高,但系统还是对称的,故可允许带故障连续供电一段时间(规程规定为2小时),相对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而且这种接地方式不需任何附加设备,只要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发现单相接地故障后能迅速处理, 避免单相故障长期存在发展为相间短路故障。
但随着配电网的扩大,电缆线路的增多,系统对地电容电流增大到一定数值后上述优点就不再明显,并带来下述系列问题:(1)当配电网发生接地后,由于接地电弧不能熄灭,导致相间短路,造成用户停电和设备损坏事故。
(2)当发生断续性弧光接地时,会引起较高的弧光过电压,一般为3.5倍相电压,波及整个配电网,使绝缘薄弱的地方放电击穿,引起设备损坏和停电的严重事故。
(3)配电网长时间谐振过电压现象比较普遍,这种铁磁谐振过电压幅值并不高,但持续时间长以低频摆动,引起绝缘闪烙或避雷器爆炸,或在互感器中出现过电流引起熔断器熔断等故障。
(4)在架空线与电缆头下方有靠近线路的树木时,则在刮风下雨时会引起单相接地,导致相间短路跳闸停电事故。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摘要:为了保障配电网系统的有序运行,配电网的接地方式应该选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才能更好地保障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该文对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旨在为有关需要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优化策略引言在10kV配电网中,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性能及其供电的可靠性。
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两种,其中,小电阻接地方式比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限制过电压水平低,但是在运行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因此,在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的选择中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1 中性点接地概述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
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我国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漏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
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要求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中压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在国内也有不同的观点,并已成为电网改造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根据我国多年的运行经验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了中压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长期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自动跟踪消弧线圈及接地选线装置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为中压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提供了技术保障。
为此,在我国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是我国中压电网的发展方向。
2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1 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这种方式的弊端主要来自于消弧线圈本身的元件特性,因此,为了消除这种弊端,人们开始考虑用另一种元件来代替消弧线圈进行中性点接地,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最后选择了使用电阻来代替消弧线圈,也就产生了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这一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
作者:丁道敏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16期
摘要:为了保障配电网系统的有序运行,配电网的接地方式应该选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才能更好地保障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该文就1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情况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1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6(a)-0041-02
目前,就我国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来看,主要采用3种接地方式:第一种是中性点对地绝缘接地方式;第二种是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第三种是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接地方式的不同,其本身的应用场合和特点也有所不同。
中性点对地绝缘方式对设备绝缘击穿的概率相对较大,主要因为这种接地方式发生接地故障时,往往会产生较高的过电压。
此外,中性点对地绝缘方式在故障定位方面相对困难,对于发生的事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因此,这种方式在很多电网中已经被取消。
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介绍
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的配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供电,但是配电网的这种优势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却不在显现。
通过对这种配电网的改进,进而研制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其中,消弧线圈主要是一个可调电感线圈,在变压器的中性点位置进行装设。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配电网为电缆混合线路和架空线路组成时适合使用,主要在于这种方式可以抑制过电压,有利于降低接地故障,能够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配电网运营现状
2.1 消弧线圈的基本原理分析
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接地故障时,在零序电压作用下,消弧线圈就会产生感性补偿电流,该电流的方向与流过故障点的电网电容电流方向相反,所以,流经故障点的就是感性补偿电流与电网电容电流的矢量和,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流经故障点的电流,电流在过零点时会熄灭电弧,以此来切除故障点。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所使用的10 kV配电网络的电源出线侧采用的接线方式一般都是三角形接线方式,系统中没有中性点引出,因此,需要采用人工方式建立一种中性点。
针对系统运行的中性点问题,当前使用Z型接地变压器来解决,与普通的三相芯式电压变压器相比,两者的结构基本相同。
每相铁芯上的绕组一般会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呈现曲
折形的连接,即所谓的Z型连接。
由于Z型接地变压器的接线方式相对独特,在同一柱上两半部分绕组的零序电流方向往往会相反,因此,所产生的零序电抗相对较小,不会对零序电流产生扼流效应。
如果将Z型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可让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自由的流过,因此,这种变压器经常被用作接地变压器。
电容电流的补偿一般分为3种方式,主要包括完全补偿方式、欠补偿方式以及过补偿方式,在电网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避免谐振过电压的产生,往往采用的补偿方式是过补偿方式。
2.2 跟踪补偿式消弧线圈
随着配电网的改造以及新线路的投产运行,导致互联网中的很多线路退出了运行,电力系统的对地零序电容电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为了避免电力补偿中谐振过电压的产生,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需要随着系统对零序电容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
我国当前使用的消弧线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手动调节的形式,还有一种是自动跟踪补偿的形式。
在采用手动调节的情况下,消弧线圈需要退出运行的状态,且需要通过人为方式估算电容电流值,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后一种自动实施电容和电流量测量的方式可以自动调整消弧线圈,确保补偿电流能够快速地适应系统的变化,这种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线圈是人们的主要选择。
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线圈分为4种方式,包括调匝式、直流偏磁式、调气隙式以及二次调容式等类型,各种调节方式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一般电网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是二次调容式消弧线圈。
二次调容式消弧线圈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器的投退组合实现电容量的多级变化,通过电容量的变化控制电感以及电流的大小,最终达到控制消弧线圈补偿容量的目的。
消弧线圈的成套装置通常由6个部分组成,包括Z型变压器、二次调节消弧线圈、阻尼电阻箱、自动跟踪调节、选线控制器、电容调节柜和控制屏。
2.3 消弧线圈的故障检查
如果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大小一般等于该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线路的方向是从母线流向线路的容性流。
在故障线路的开始阶段,出现的零序电流通常是两个电流的矢量和,其中一个是感性补偿电流,还有另外一个是电网电容电流,在过量补偿情况下,电流的方向是从自线路流向母线,也可以看作是自母线流向线路的容性电流。
所以,故障线路保护安装位置零序电流的大小等于故障相补偿残余电流与非故障相接地电容电流之和,其本身的方向是从母线流向线路的容性电流。
由此可知,通过线路补偿之后,费故障线路和故障线路之间的零序电流幅值大小以及电流方向上的差异性就不是特别明显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接地选线装置的选线难度。
虽然国内外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面已经有了突出的研究,且在这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但是,通过这些选线原理制造的选线装置,不够具备电力系统推广应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对于这种现象,电力领域的研究学者和专家认为,还没有相对准确的微机装置能够制动电力跳闸现象。
目前很多电网中虽然广泛地应用
了跟踪补偿式消弧线圈装置,但是为了保障这种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并没有将其真正地投入运行当中。
3 1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策略分析
在配电网运行中,由于线路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非故障相上所产生的瞬态过电压会在电力系统绝缘相对薄弱的位置造成闪络,导致电力事故的出现。
为了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需要加强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而新型接地方式就是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优化的结果,这种方式本身具有补偿电容电流能力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降低接地的瞬态过电压,无论是在哪一种接地的情况下,都可以顺利地选出可能出现的故障线路。
具体的接地模块结构图如图1所示。
在图1中,L是消弧线圈的本体,R1为15 Ω的小电阻,R2为1 200 Ω大电阻,R3是10~100 Ω的可以调节选线的电阻。
各电阻的取值依据都不同,R1的取值依据是在抑制瞬态过电压的同时,避免过大的故障点电流,而R2的取值依据则是在发挥消弧线圈灭弧性的同时,避免电压漂移。
当电力系统的运行保持正常时,图1中的K1、K2就会呈现闭合状态,而K3就会断开,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位置的小电阻会接地,如果系统在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K1断开的时间就会延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位置的大电阻就会接地,在单项接地故障消失之后,
K1会继续闭合,中性点接地的运行将会恢复正常状态;如果单向接地故障是永久性的状态,K2就会同可调电阻R3配合,最终实现故障选线。
最后通过系统运行确定中性点位置电压,延长电压的恢复时间,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发生间歇性电弧接地的概率。
4 结语
与传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新型的1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电网保持在正常运行状态时,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并联电阻接地,能够避免虚幻接地现象的产生;如果整个线路在发生瞬时性接地后,中性点接地就会转为经消弧线圈并联高电阻接地,相应的系统阻尼会适当的减少,同时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新型接地方式对接地时的瞬态过电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母线上的瞬时过电压;最后,在线路发生金属性接地时,能够判断线路的故障点位置。
参考文献
[1] 刘渝根,王建南,米宏伟,等.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5(10):3355-3362.
[2] 张威.佛山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评估与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 王辉.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