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书籍的设计
电子书籍装帧特点和发展趋势
电子书籍装帧特点和发展趋势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子书籍的概念,其次分析了电子书籍相较于传统书籍的优势,最后探索了电子书籍装帧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电子书籍装帧设计传统书籍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书籍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传统书籍受到冷落,而电子书籍市场则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
据调查,在2010年我国的电子书阅读器销量已跃升至300万台,占全球市场的20%[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电子书籍市场的不断扩大是显而易见的。
自然,电子书籍的装帧设计也必然会向着更加系统化、学术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门新兴专业学科,将来一定会迅猛发展成为更多人群或群体接受和应用的专业学科门类。
电子书籍充分发挥了现代电子书籍技术的低成本、高效益、人机交互、人性化、灵活便捷等优势,深入到广大用户的生活、学习、工作当中,给更多人带来益处。
网络时代的电子书籍装帧设计学习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概念电子书籍一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e-book(软件),另一种是指专门阅读电子书籍的电子终端(硬件)。
e-book是指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的出版物,不同于传统以纸张为载体的出版物,是一种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以数字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的电子书籍。
而阅读器广义上来说,凡是主打阅读电子图书的手持设备都能叫做电子书,包括实体电子书、手机、笔记本、台式电脑等电子终端平台。
二、电子书籍相较于传统书籍的优势1.传播方式多元化。
专业电子书籍、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等电子平台皆可以阅读。
书籍可以直接从网络下载阅读,不受传统纸质书籍的体积、重量的限制。
我们不会随身携带一本甚至几本上百万字的图书,但是一般随身携带各种电子终端设备,方便我们随时取用需要的书籍。
这样读者更加可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阅读,既增加书籍阅读时间又提升书籍阅读数量。
试论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趋势
文化 广 角
试论 中国书籍装帧设 计的发展趋势
潘 小 玲
2 5 0 1 O 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 济 南
摘 要 : 书籍装 帧艺术是一 个不断发 展演变 的动 态的过程 ,随着改革 ( 2) 书 籍的 版式 设计 受到 重视 ,舒 适 的版式 设计 让人 轻松 愉 开放 的不断深 入和市场经济 的飞速 发展,我 国书籍装帧设计呈现的发辰 快 。 趋势是重视技 术、材料与艺术的结合 、重视设计理念 、创新设计风格, ( 3 J 书 籍的 材料 以及 运用 :包 括纸 张 的选用 种类 、性能 以及 应 用 :封 面材料 的种 类及应 用等 并考虑市场 因素等 。 ( 4)书籍 印 刷 与 装订 工 艺 。 书 籍 的 制版 水 平 和 印 刷 制作 水 关键词 :中国书籍;装帧设计; 发展趋势 平 、书籍 装订 的工 艺水平 都影 响着书籍 的质 量和美 观程度 。 以后设 书籍 是 人 类社 会 文 明的智 慧 积 淀 ,是 人 类文 明进 步 的阶 梯 。 计 师越老 越从 各个 方面注 意细节 的设计 ,不 管是精 装书 籍还是 平装 书籍 装帧设 计从 古至今 经历 了五 千年 的发展 历程 ,是 一 门艺 术 与技 书籍 ,都 讲究 其使 用功能 和 审美功能 ,让 书籍不仅 使用 方便而 且美 术相 结 合 的学科 。几 千年来 。中国书籍 一直 沿用 古籍 书的装 帧设 计 观 大方 ,令人 对书籍 这一精 神食 粮更 加爱不 释手 。 因此 ,新 的时代 风 格 。一 直 到 2 0 世纪 初 期 受 国外 的影 响 ,装 帧 形 态也 随 之发 生 了 下 书籍 装帧设计 应体现 技术 、材料 与艺术 的完 美结合 。 变化 。五 四运动 以后 ,书籍 的装 帧艺术 也 随着很 多艺术 家 、作 家、 三 、创新 设计风 格 出版家 的参 与很 快繁 荣起来 ,装 帧艺术 从古 籍风格 逐渐 向现 代风格 中国风格 自从2 0 0 8 年奥运会之后更是大行其道 ,奥运会让世 的生 产方 式 与设 计 形 式转 变 。 1 9 4 9 年建 国以后 ,出版 事 业 出现 了 界 对 中国有所 了解 。中国的设计 风格也 初露 端倪 。因此 ,要想 更加 崭 新 的面貌 ,书 籍装 帧艺术 也有 了进步 和发 展 ,但 十年 浩劫 却使 书 繁 荣发展 ,中国风格 必然 要有创 新 ,不能只 是胡乱 堆砌 中国元 素 , 籍 装帧 设计 有所 倒退 。改革 开放 以后 ,书籍 装帧 艺术充 分地展 现 了 而 不讲究 设计 原则和 新时 代下人 们的 审美观 念 ,创 新既 有 中国传统 勃 勃生机 。书籍 装帧艺 术家 的思 想得到 了解 放 ,有机会 发挥 自己的 元 素 ,又 有 时代 精 神 和现 代 科 学 的东西 ,避 免盲 目自大 ,关起 门 创 作 才能 ,书 籍装 帧 设计 呈现 了一 片欣 欣 向荣 的 景 象。 自1 9 5 9 秋 来 只搞 中国风 格研 究。 中国历史 上 富强 的时代都是 中西 文化互 相渗 季 第一 次参 加德 国莱 比锡 国际 图书展 以来 ,我 国书籍 装帧设 计 已经 透 ,互相 结合 ,当然有主 有次 ,体现 了能 接受和 包容 以及 科学 利用 先 后 多次获 得 国家奖 、金奖 、银 奖 、铜 奖 ,不仅 证 明了我 国书籍 装 外 来文化 的大 国强 国风范 。全球 化 的程 度下 ,网络 使地球 人近 在咫 帧 艺术 具有 世界 水平 ,而且 为 中国在 国际上 赢得 了崇 高的荣 誉 。并 尺 ,因此 ,多与世界交流 ,尤其是设计水平较高并有个性特点的设 促 进 了中外 书籍 装帧 艺术 的交流 。 目前 ,中国的 经济 发展令 世界 瞩 计 国家 互通有 无 ,交 流设计 ,共 同促进 书籍装 帧设计 的发展 。 目 ,书籍 装 帧艺术也 在 新的 时代 具 有了更 加快速 而崭 新的 发展 。 四 、与市 场接轨 通观 中国书籍装帧的发展演变过程 ,使我们认识到了书籍装 虽 然 书籍 不 同 于一 般 商 品 ,有 其特 殊 的 文化 性 和艺 术 性 ,但 帧 艺术 是一 个不 断发展 演 变的动 态的过 程 ,一个 不 断进 步不 断上 升 是书籍首先是商品,有其商业性。而且在将来的市场,这种性质将 的过 程 ,目前国 内的 书籍装 帧设计 虽然 取得 了~定 的成 绩 ,但 在 当 越来 越 明显。 书籍 的发达市 场和 有力 宣传能促 进人 们的读 书机会 和 前浮 躁 的物 质社会 大环 境下 ,在百 花齐 放 、令人 眼花缭 乱 的时代 , 学 习机会 ,让人 们 提升 品味 和修 养 。提 高 人们 的文 化水 平 和认 识 各种 风格 、流派 以及各 种思 潮不 断涌现 ,使 得设计 师对 书籍 装帧设 水 平 ,因此应 重视市 场运 作 。市 场运 作 中书籍装 帧设计 就是一 个 比 计的认识模糊 、迷茫,对设计方向把握不清 ,而流于模仿、追求时 较关键的步骤。很多畅销书都要经过一定的市场运作,加大力度宣 尚。眼看西方,自信心不足等等。因此 ,设计师应该在实践的基础 传 ,用简 明而精辟的设计形式深刻地显示主题。为其宣传和销售锦 上加 大理 论研 究 的力度 。随 着改 革开放 的不 断深入 和市 场经 济 的飞 上添花。设计师是设计书籍装帧的主体 ,面对众多的书籍,必须要 速发展 。我国书籍装帧设计呈现的发展趋势是: 熟悉 每一 本书 ,熟悉 书的 内容和 精神 实质 。还要和 书的作 者交 流 , 装帧 设计 理念 的升华 了解 其意 图 ,对市场 进行调 查 ,分析 同类书 籍不 同出版社 的不 同装 最 初 ,人 们 认 为 书籍 的文 字 内容 是 主 要 的 ,能 看 明 白文 字就 帧 设计风 格 ,对书籍 市场 把脉 ,针对 不 同层 次的 受众消 费者设 计不 行 ,而且 要节 约用纸 ,字体 密密麻 麻 的排列令 人看 的头 晕眼 花 。只 同 的风格 ,做 到 以人 为本 ,让读 者手捧 书籍 爱上 阅读 ,不 仅享 受内 是 因为 内容 的有趣 才 吸引人们 阅读 ,认 为装 帧设计 可有 可无 ;后来 容 的精彩 ,还能 享受 到优秀 装帧设 计的魅 力。 人们 认 为书 籍 的 内容 是 第 一位 的 ,书籍 装 帧是 第 二 位 的 。 明显还 总之 ,中国 的书籍装 帧设计 是一个 系统 工程 ,优秀 的装帧 能为 是不 太注 重 书籍 装 帧设计 ;但 是随 着观念 的 改变 ,人们 才发现 书籍 书籍 服务 ,为市 场服 务 ,为读者 服务 ,为国 家的文 化建设 和经济 建 的 内容和 装帧 都很重 要 ,可 以看做 是一体 的 必要 的 ,没 有装 帧的 书 设服 务 。将来 的书籍 装帧设 计会 更重视 技术 、材料 与艺术 的结 合 、 籍或 者装 帧不 合适 的书 籍其 内容对 于读 者的理 解也 会受 到影 响。装 重视 设计 理念 、创新 设计风 格 ,并考 虑市场 因素 ,呈现 以人 为本的 帧的 质量 、设计 水平 和 美化程 度影 响着甚 至左 右着 书籍 的销售 和读 精美 设计 ,设计 师也 要不 断 了解 技术 和各种 知识 .成长 为素质全 面 者的选择。同类书籍不同出版社的装帧设计不同,销售业绩也有不 的综 合性 的书籍 装帧设 计人 才。 同 ,在市 场经济 下 ,不仅 要重视 书 籍 的使 用 功能 。还要 重视 其审美 参考 文献 : 功能 ,才能 在市 场经济 的大 潮 中引领潮 流。 [ i王 1 ] 受之. 世 界现代 平 面设 计 史. 新世 纪 出版社 ,l 9 9 8 . 二、技 术 、材料 与艺 术的结 合 [ 2 ] 漆杰峰. 书籍装帧设计. 中南大学出版社,2 0 0 9 . 书籍装帧设计已经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因素的全面 的系统工 作者 简介 : 程。 潘 小玲 ( 1 9 7 0 ~ ),女 , 山 东莱州人 ,山 东农 业 工程 学 院艺术 系 ( 1】 设 计 内容 包 括 :护封 设计 、封面 设计 、书脊 设计 、封底 讲 师 。 设 计 、环衬 设计 、书籍勒 口设计 、扉 页设计 、书籍 插图设 计 、版权 页设 计 、 目录 设 计 、版 式 版心 设计 、天头 地 脚 设计 、书 眉 中缝 设 计 、页 边距 页码设 计 、切 R插 页设 计等等 。
网络化时代下的电子书籍和实体书籍:两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网络化时代下的电子书籍和实体书籍:两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网络化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电子书籍和实体书籍成为了阅读的两种主流形式。
电子书籍作为一种数字化的阅读方式,以其便捷、实用和环保的特点,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而实体书籍则以其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触感和承载文化历史的意义,仍然深受读者喜爱。
在这两种形式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关系。
首先,电子书籍和实体书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许多人选择电子书籍进行阅读,而不再购买实体书籍。
电子书籍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读者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
与之相对,实体书籍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不方便携带。
此外,电子书籍的价格相对较低,有些甚至是免费的,而实体书籍的价格较高。
这些因素促使了一部分读者选择电子书籍,对实体书籍的需求有所下降。
然而,实体书籍并没有被淘汰,它与电子书籍有其独特的优势,仍然受到许多读者的青睐。
首先,实体书籍能给人带来更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通过触摸纸张、翻页等动作,读者能够与书本建立更加亲密的联系,享受到与实体书籍互动的乐趣。
其次,实体书籍不受电池寿命限制,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此外,实体书籍集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每一本实体书籍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类的智慧,具有收藏价值。
尽管电子书籍和实体书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它们也有着合作的一面。
在当今网络化时代,许多实体书籍被数字化为电子书籍进行发布和销售。
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且能够将传统文化资源便捷地传播到更多的读者中。
同时,电子书籍也可以通过链接实体书籍的方式,引导读者进一步探索和了解。
比如,电子书籍可以提供跳转链接,使读者了解更多相关的资讯、书籍推荐和作者访谈等等。
这样的合作关系使得电子书籍和实体书籍能够相互借力,共同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网络化时代下的电子书籍和实体书籍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关系。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精选五篇)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2.、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网络中搜集资料,帅选、整理资料。
4、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二、教学方法1、调查问卷法:这是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并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对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研究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重要意义。
2、小组合作法:以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为主。
要求在小组中进行合理分工,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做到有理、有据、有礼。
3、点拨指导法:在课堂展示等活动过程中,教师中适当进行指导和点拨。
三、课时安排课前准备:完成活动准备和活动指导,分配任务。
把全班分成三大组,分别完成三项任务:1.网络语言小研讨(1)小组合作,搜集一些常见的或流行的网络语言,查清楚意思,然后分类,并分析产生原因。
(2)小组合作,搜集已被收录工具书的一些网络词语,并试着用“非网络语言”表述它们的意思,思考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的独到之处。
(3)小组讨论:写作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可以使用什么样的?应如何使用?最后归纳意见,转告老师,听取老师意见。
2.电子阅读面面观(1)小组合作,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电子阅读时间、方式、途经、以及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所占的阅读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问卷对象:同学,老师,家长,亲友等。
(2)回收,统计,汇总,分析,发现。
(3)小组研讨:电子阅读会不会代替传统阅读?3.用互联网学语文(1)邀请信息技术老师利用课外时间举办专题讲座,教大家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网络词典和专题数据库等。
关于网络时代下的电子图书发展现状研究
关于网络时代下的电子图书发展现状研究摘要:电子图书在这个信息化程度已经非常高的社会中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电子图书的整个认识我们就需要更多地去进行分析和了解。
本文主要是对网络时代下电子图书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对于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地分析,并且对于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网络时代电子图书阅读器版权阅读格式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011-01当前这一个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任何的传统阅读方式都无法和网络时代的电子图书的广泛阅读之盛况相提并论。
自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电子图书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很快就影响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并且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里。
电子书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图书出版业,改变了世界上很多人的阅读习惯,成为一种人类在知识型社会时期一种重要的社会变革。
只有对网络时代下的电子图书发展的现状进行相关的研究,才可能指导我们更好地去发现电子图书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顺利地引导电子图书的发展产生突破,能够成为一个更具备潜力的文化载体,推进学习型社会,同时为社会上的读者提供价格更为低廉的阅读,提供更好的支持。
1 网络时代下电子图书的发展现状电子图书,也叫做数字图书,一般大众习惯简介称之为电子书,是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模式对这部图书进行保存,然后以数字化的模式在互联网上面进行相关的出版和发型的,社会上的读者可以使用相关的电子阅读终端进行下载,并且储存相关的电子图书。
一般来说,电子图书可以是两种不同的阅读形式,一种是通过网络连接相关的服务器,然后进行电子图书的下载,把电子图书储存在电子计算机或者其他的数字存储介质上面,可以不需要任何的网络接入,就可随时随地地观看相关的电子图书;另外一种是通过网络连接,进行在线阅读,可以阅读相关的电子图书网站中所提供的任何的书籍,当然也存在一些电子图书网站通过一些计费方式,让读者进行付费的阅读。
《网络新世界》教学设计
《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互联网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全方位变革和发展。
2、通过对比体会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的便捷服务。
3、了解网络世界的安全风险,能够遵守网络规则。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的便捷服务。
难点:了解网络世界的风险,能够遵守网络规则。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视频《神奇的网络》师:互联网将人类的文化传播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称之为网络时代。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新世界,了解它的神奇之处。
(板书:网络新世界)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新世界很精彩1、课堂小调查(1)你有过上网的经历吗?(2)你每个星期有多少时间在上网?(3)你上网都做些什么?2、网络的便利师:我们正在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捷服务,下面我们看一组以前无网络时代和现在网络时代的图片(展示图片)大家小组讨论,网络都给你带来了什么,和以前比有什么变化?预设: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中包罗了网络对信息传播以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贡献,看来网络真是强大无比,网络让我们的世界一切变得简单有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板书:便捷)活动二新世界有规则1.网络世界中的危险师: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然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大家思考一下,在网络的世界里,会有哪些“危险”存在?预设: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暴力2.保护好自己师:网络的世界并不是一滩净水,我们要学会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要保护好自己,怎么来更好的保护自己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视频。
(播放视频《青少年上网那些事》)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哪些保护自己的小技巧?预设:远离不良信息、避免泄露隐私、慎重网上交友师:你还知道哪些网络安全防护小技巧?预设:安装杀毒软件、屏蔽弹窗广告3.不伤害别人师:我们在网络上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还要做到不伤害别人。
书籍装帧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表现特征
书籍装帧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表现特征摘要:我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之一,书籍存储量之庞大,书籍装订形式之繁多,都为我国现代社会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视觉传达作为设计领域的专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让其永葆活力。
书籍装帧设计作为设计领域中的一类,与视觉传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本文将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探索书籍装帧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探讨书籍装帧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表现特征和意义。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视觉传达;表现特征1.书籍装帧设计和视觉传达的关系书籍装帧设计与视觉传达同作为设计领域的一门类,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互相作为对方正向发展的动力。
1.1书籍装帧设计的定义书籍装帧,顾名思义,是将文字稿件装订成册,让文稿以书的形式出版的过程。
我国古代,将文字整理成书的过程叫做“装订”。
在我国,“装帧”一词最早见于1928年丰子恺等人为《新女性》杂志撰写的文章,“装”有装裱、装潢和装订的意思,“帧”为画幅的量词,装帧一词的本意就是将多副单页装订起来,并且进行装饰。
从清代藏书家孙庆增在《藏书纪要》中对装订艺术的论述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籍装帧的原则是保护书籍,是书籍阅读功能和审美需求辩证的统一,这也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主要原则。
简而言之,书籍装帧设计就是指书籍文稿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过程,是书籍文稿从平面化向立体化发展的过程,它包含了艺术思维、构思创意和技术手法的系统设计。
1.2书籍装帧设计与视觉传达的差异和共性同一个领域的各行各业都有其发展的共性和不同,书籍装帧设计和视觉传达也是如此。
1.2.1二者之间的差异书籍装帧设计涉及各个领域,包含文字的排版、材料选择、装帧形式、封面设计、插图设计等方面。
视觉传达主要指设计方面,无关具体材料的选择,其构成较为简单。
书籍封面图形的选择和创意只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一部分,称之为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这类对文字、图形等进行创意运用的构思和过程,总称视觉传达。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中书籍形态的创新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中书籍形态的创新作者:马欢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4年第11期摘要:书籍装帧的形态美是书籍艺术性的外在视觉表现,也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任务。
通常设计者在了解书籍内容以后,从内容出发把握书籍的形态特征,从而提高书籍形态的认可性、可视性、可读性、审美性,以形态承载书籍的内涵。
关键词:书籍装帧;书籍形态;创新在当今社会,书籍装帧设计中书籍形态的创新是书籍装帧设计发展到现代的一个突破方向。
现代书籍形态的设计追求对传统装帧观念的突破,新时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应该是具有三维空间特性、多侧面、多因素、多层次的文化产物,时代的不断发展势必造就书籍形态的多元化发展。
书籍装帧设计已经完全从封面设计中突破出来,真正开始从结构、层次、内涵的深度进行书籍装帧设计。
一、新的媒介发展促进书籍形态的创新新的媒介包括数字化媒介和电脑网络媒介。
数字化媒介包括桌面上的个人计算机、手持数字设备、专业阅览器等媒介。
其中以专业的电子书籍阅览器最为常用。
电子书籍阅览器是一种采用LCD、电子纸为显示屏幕的新式数字阅读器,可以阅读网上绝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例如PDF、CHM和TXT等。
不过现在的电子阅览器越来越多的采用的是电子纸技术,提供类似于纸张阅读感受的电子阅读产品。
电脑网络媒介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工具,是一个新兴的媒介工具,功能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
网络媒介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及视觉享受。
新的数字化媒介和电脑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和嵌入意味着读图时代的来临。
现在国内很多纸质媒介也在探索、转型,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新兴媒介不同于纸质媒介,有着许多无法取代的优点。
电子阅览器方便携带,体积较小,储存量大,可以同时储存成千上万的书籍、资料、信息,使学习知识、检索信息更加方便。
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价格比传统书贵;LCD屏幕由于不断刷新会造成眼睛疲劳。
14秋福师《书籍设计》在线作业一答案
正确答案:ABCD
二,单选题
1. 20世纪()将德国、英国等欧洲的插图和日本风格的书籍装帧介绍到中国。
A.胡适
B.柳宗元
C.蔡元培
D.鲁迅
?
正确答案:D
2.新中国成立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书籍设计专业,由伟大的艺术家、教育家()主持。
A.元古
B.李桦
C.邱陵
D.蔡元培
?
正确答案:C
3.美国前卫作家维里莫·戈斯形容文字犹如广阔草原中伴随风中扩散蔓延的形象,比喻的是()。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B
10.版面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字体种数,避免花哨,而以时尚为中心的出版物,则采用多样化的数字组合,以表达现代人的心态和动律追求。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B
福师《书籍设计》在线作业一
一,多选题
1.随着12世纪城市的复兴,金属活字版印刷术出现,()印刷的()堪称是活版印刷的里程碑。
A.毕昇
B.《圣经》
C.《古腾堡
D.《羊皮卷》
?
正确答案:BC
2.以下属于18世纪书籍设计形式的是()。
A.洛可可艺术形式
B.马赛克形式
C.封皮上印有拥有者的纹章
D.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A.唐朝
B.东汉
C.西汉
D.清朝
?
正确答案:B
7. ()是罗马人发明的,是在书本大小的木板之间,开出一块长方形的宽槽,在槽内填上黄黑色的蜡做成的。
A.楔形文字
B.雕刻书
C.蜡板书
D.卷轴书
?
正确答案:C
8. 1920年利希斯在儿童故事书()中对第四维“时间”、书本的三个维度以及书页的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习惯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习惯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纸质书籍逐渐被电子书籍所取代,而新媒体平台上的文学创作也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习惯的变化,并分析其对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1.1 网络文学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创作形式。
网络文学以其便捷的传播方式和多样化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和创作者。
相比传统文学创作,网络文学更加注重情节的紧凑和节奏的快速,更加贴近读者的口味和需求。
1.2 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兴起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作家可以与读者进行直接的互动和交流,获取读者的反馈和意见。
同时,社交媒体也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素材,使得文学创作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1.3 多媒体形式的创新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而是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创新。
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的结合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了更多的读者。
同时,多媒体形式的创新也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的阅读习惯2.1 电子书籍的普及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书籍成为了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
电子书籍的便携性和存储容量大大方便了人们的阅读,使得阅读成为了一种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活动。
同时,电子书籍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功能和交互方式,如搜索、标注、分享等,使得阅读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2.2 短篇阅读的流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短篇阅读逐渐成为了主流。
微小说、微信公众号文章等短篇阅读形式以其简洁明了的叙事方式和内容的精炼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短篇阅读不仅适应了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多样性。
2.3 社交阅读的兴起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阅读成为了一种社交活动。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推荐,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社交阅读不仅丰富了阅读的体验,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推荐。
互联网文学数字化时代的创作与传播
互联网文学数字化时代的创作与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文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文学的创作与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文学数字化时代的创作与传播,并分析其对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影响。
一、互联网文学的创作方式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文学的创作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传统的纸质书籍出版需要经过繁琐的流程,而互联网文学的创作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
创作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创作,无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互联网文学的创作方式也更加开放和互动。
创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读者进行实时互动,了解读者的反馈和意见,从而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同时,互联网文学也鼓励读者参与到创作过程中,例如开设读者投稿栏目,让读者有机会成为创作者。
二、互联网文学的传播方式互联网文学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纸质书籍需要通过出版社和书店进行传播,而互联网文学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
读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阅读互联网文学作品,无需购买实体书籍。
互联网文学的传播方式更加快速和广泛。
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迅速传播,读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分享作品,从而扩大作品的影响力。
同时,互联网文学也鼓励读者进行二次创作,例如写作评论、创作同人作品等,进一步推动作品的传播。
三、互联网文学对创作的影响互联网文学的数字化时代对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文学的创作方式更加开放和自由,创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互联网文学的创作方式也更加注重实时互动,创作者可以通过与读者的互动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反馈,从而对作品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互联网文学的传播方式使作品的传播更加快速和广泛。
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迅速传播,读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分享作品,从而扩大作品的影响力。
这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使更多的优秀作品得以被发现和传播。
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
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图书出版编辑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需要创新发展策略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
基于此,本文章对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创新发展;策略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新媒体技术对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作为图书出版的重要一环,编辑工作在新媒体时代需要创新发展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编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优化图书内容和出版方案。
同时编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只有不断创新和适应时代的变化,编辑工作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取得更大的发展。
1新媒体的概述1.1含义新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造、传播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媒体形式。
它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补充,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新媒体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
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改变,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参与的机会。
同时,新媒体的兴起也带来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创新,使得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新媒体的竞争和冲击。
1.2特点1.2.1互动性传统媒体主要是一种单向传播的模式,而新媒体则更加注重用户的参与和互动。
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点赞、评论、分享等操作,同时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强了用户与新媒体内容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1.2.2多媒体性传统媒体主要以文字、图片和声音为主要表达形式,而新媒体则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融合和展示。
这种多媒体性不仅能够更好地表达信息,也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用户体验。
刍议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趋晦
工 艺、 装订工 艺等全部设计 活动 的总和 , 计者对书籍 内容进 是设
行准确 阅读 、 理解 、 整理后 , 进行 一系列有 条理 、 有秩序 的立体 思
考行 为 , 并最终构建 出设 计者心 中的、 映书籍本 身特征 的“ 反 建 筑 物” 。尽管这种 概念的变化和 必要 性还 有待 商榷 , 至少说 明 但
刍议 当代书籍 装帧设计的发展趋 向
口董 有 国
参 与性和操纵 性 融入其 中, 而获取情感体 验 , 从 致使产 品 成为 了过度 纵容人 性的东西 。这 些现象是人 类对高科技
持 放纵态度 而对 自然 不谦卑 的表 现。人性化 并不是一 味
去迎合人的舒适性需求 , 而应该是在人享 受天性和对 自 然
到预期效果 , 能够打 动不 同地域和文化背景 的读者。 才 《 浒传》 我国 四大古典名著之 一。笔者 看到 了一套精装 水 是
生 了“ 数码读 物” 数码 时代使设 计 师可 以结合现代 新视 听技术 ,
创造 出前所未有 的阅读表现力 。
五、 书籍装帧设计倾向于绿色设计
当今世界各 国的人们 比任 何时候都关注 生态环境 不断恶化
20 . 0 3
籍装 帧设计对 书籍装 帧概 念有 了新的认识 , 强 了书籍装 帧的整体 加
设计 , 特别 强调对书籍特有 的文化 内涵 的综合表现。 越来 越 多的人 已经 意识到书籍 的本体 意义 , 即书籍 中不仅包含 各个 时代 的文化信息 , 更包含 着设计者 的审美追 求, 以书籍装 帧设 所 计者 必须在认 真 阅读原作 内容和理解原作风格 、 精神 的基 础上, 巧妙
编辑 杨 婷
这种 装帧设计观 念 的改进 , 是书籍装 帧 艺术的新进步 。它不仅 促进 了书籍设计 者对装 帧美 的深 刻挖掘 , 同时也有力地推 动了书籍
网络时代de档案与图书
一
首先 ,档案 与图 书 内容 上互 为一体 。 档案是 国家机构 、 社会组 织 和个 人 在 社 会 活 动 中形 成 的 ,
() 4 发行量太 图书的发行量
少 则几 千册 , 达百 万册 , 多 () 5 出版 刊号 。 图书要 向专 门 机 构 申请 到一个 出版 刊号 才能 出
与图书
一
成册, 自成体系。它 由封面、 书名 页 、 章 目次 、 篇 正文 、 出版页 、 封底
组成 一个 独 立的整体 , ( 2 内容特 征 。主题 突 出 , J 反
映 的知识 内容 比较完整 、 系统 , 论
档 案总是 按照 一定 的来 源有 规 律地 形成 的 。错 综 复杂 的社会 实践 ,决定 了档案 来源 的广 泛性 和 内容 的丰 富性 档 案库房 的温湿 度都有 明确 的要求 图书对库房 的贮存 条件 要求 不 高 , 般是常 温 。 种文献 一 特 和 善本 等珍 贵文 献 、光盘是 例外
足 的问题 ,使 各种 文献 的存 贮技 术 和提 取技术 有 了很 大 的发展 。 () 2 文献 检索 的高速 化 、 网络化 , 以解 决 信 息 部 门馆 藏 结 构 单一 , 信 息 不 全 ,提 取 速 度 较 慢 的矛 盾 。(j 3 促使 办公 现代 化 , 大大提 高 了工作 效率 和服务 质量 。 2 .档 案 与 图 书 资 料 内容 交 叉 、重 复的现 象促 使 两者之 间 的 综 合开发 、 利用 , 以提 供 全 、 、 准 精 的信息服 务 , 为新 的课题 。 成
维普资讯
d 档案 与 图书 e
珠海 市图书馆
计算机与因特网使泱泱世界 变成一个 “ 地球 村” 任 何个 人或 , 组织依靠 自身的力量和知识已不
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创作
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创作在数字化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纸质书籍逐渐被电子书替代,作家们在网络上开启了全新的创作方式。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创作对传统文学的冲击和创新,以及数字化时代给予作家们的新机遇和挑战。
一、电子书的兴起随着数字设备的普及,电子书成为阅读的新选择。
数字化的阅读形式给读者带来了更多便利,无论是在电子书阅读器上还是在智能手机上,人们都可以轻松地随时随地阅读。
与传统纸质书籍相比,电子书具有容量大、携带方便等优势,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效率。
由于电子书对文学创作带来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作家选择在数字平台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他们可以通过自助出版的方式,将作品直接发布在电子书销售平台上,节约了出版成本,提高了创作的效益。
此外,电子书的销售也为作家提供了更广泛的读者市场,使作品得到更多的曝光和传播。
二、网络文学的崛起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创作不仅限于传统的纸质书籍和电子书,更多的作家开始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在网络上。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形式,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边界。
通过网络平台,作家们可以与读者进行更直接的互动,读者可以实时评论和点赞作品,与作家进行深入的交流。
这种互动的模式不仅强化了读者与作家之间的关系,也提供了作家们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反馈。
网络文学的崛起也为文学创作带来了一些挑战。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作品的质量无法保证,在大量的作品中筛选出优秀的作品也变得困难。
此外,网络上存在着侵权、抄袭等问题,这对于创作者的权益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数字化时代的创作方式数字化时代,作家们的创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纸笔创作逐渐被电脑写作取代。
电脑上的文字处理软件不仅提供了更快速、高效的写作环境,还提供了更多的排版和编辑功能,使得作家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文字的修整和整理。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开始在文学创作中崭露头角。
一些AI写作辅助工具能够生成短篇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为作家们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灵感。
新媒体时代书籍传播方式研究
新媒体时代书籍传播方式研究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
对于书籍这一长期以来传统的文化载体而言,新媒体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针对新媒体时代书籍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提升书籍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的书籍传播方式与传统渠道有着显著的区别。
传统的书籍传播主要依赖于出版社、图书馆、书店和图书市场等传统渠道,而在新媒体时代,书籍传播具备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
首先,网络出版和自出版成为了新的选择。
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自建网站进行出版,从而绕过传统的出版渠道,降低了出版门槛和成本。
其次,社交媒体的兴起为书籍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作者可以直接与读者互动,传播书籍信息,并积极推广自己的作品。
然而,新媒体时代的书籍传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超载使得读者在众多的信息中很难发现和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面对数量庞大的书籍和阅读信息,读者容易产生疲劳感,忽略或错过优质的书籍。
其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的人云亦云现象也成为了书籍传播的一大障碍。
有些书籍被大量炒作,但实际内容质量并不高,这使得读者在众多书籍中难以准确判断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此外,新媒体时代也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网络空间,书籍的盗版和非法传播十分普遍,侵权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书籍传播者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首先,提高书籍的内容质量是关键。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优秀的作品才能够博得读者的青睐。
只有具备独特、有深度和影响力的内容,书籍才能在信息超载的环境下脱颖而出。
其次,书籍传播者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进行社交化推广。
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与读者进行互动,进行精准的定位和推广,增加读者的参与度和粘性。
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作品的有效保护,防止盗版问题。
另外,在新媒体时代,个人品牌的建立对书籍传播也至关重要。
作者不仅需要创作好的作品,还需要在网络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打造个人品牌。
数字时代阅读教学设计方案
数字时代阅读教学设计方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纸质书籍逐渐被电子书籍所取代,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在这个数字时代,如何设计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案,使学生在面对众多的信息源时,能够进行有目的性的阅读,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阅读技巧,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背景分析在数字时代,学生容易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
他们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如何从中选择出精华,不被琐事所干扰,成为他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同时,网络上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学生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因此,针对这种背景,我们需要设计一套能够引导学生有效阅读的教学方案。
二、方案目标1.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让他们具备辨别真假信息、评估信息价值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方案内容1.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应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
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
2.教授阅读策略和技巧:在课堂上我们应当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比如快速阅读、扫读、略读等,帮助他们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3.组织讨论和分享: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应该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分享。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同学们进行对话和思想碰撞。
4.设计评估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设计合适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及时评估。
可以通过考试、写作、口语表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
5.倡导合理使用数字工具:在数字时代,数字工具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
然而,滥用数字工具可能会对学生的阅读产生不良影响。
书籍装帧设计在数字媒体时代中的演绎
书籍装帧设计在数字媒体时代中的演绎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而现代科学技术也在日益更新之中,以智能手机、手表及平板电脑等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观。
科技应用的迅猛增长,再结合网络通讯速度的加快,让信息传递有了更强的通达度,而传递方式也变得多元高效,传播、可视化效果也比旧有的纸质时代更加立体吸睛。
但是在这样的社会先决条件下,虽然新媒介的应用推进了城市发展,但是却给传统纸质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本文基于如何在信息洪流之中保持立足之态,选择怎样适合的信息获取工具来作为研究重点。
身处数字媒体时代之中,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电子阅读,而电子阅读的主要特点便是信息更新快及阅读自由方便为主,相比旧有的纸质类传媒工具而言更加时尚.在结合使用经验的情况下,笔者开始探究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纸质传播应该何去何从?需要从哪些面向进行更新,才能使纸质媒介也能在数字时代中有更多的发展前景。
标签:数字媒体;纸质书籍;装帧设计引言书籍本就为传承华夏文明上千年历史的载体,发展到当下的数字媒体时代,是人们获取信息最基本的途径。
经历了陶瓷、龟骨、墙壁到绢帛、竹等传递方式的更迭后,出现沿用至今作的记录书写信息媒介--纸张,改变了人们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的途径,作为新興的阅读载体加速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同时推动文明兼具创新与传承。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数字媒体时代中,书籍传播早已不再局限于纸媒这一种方式,依托于移动自媒体应运而生的电子书籍,对传统纸质书籍造成不小冲击,将信息传递、阅读载体更新为三维空间。
而电子书籍本身具有易携带性与实时性,让人们愈加愿意选择其为主要的阅读形式,笔者基于此进行了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的区别及分析,结合实践对于纸质媒介应对电子媒介的冲击展开研究。
探讨如何在数字媒体时代下更新书籍装帧设计,让旧有纸媒能够在数字时代中依然能够发挥自身价值而做出思考。
一、在时代发展中纸质载体的必要性我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提高自身境界,便于更好的了解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摘 要 :本 文 主 要 研 究 书 籍 未 来 的 发 展 趋 P A 至手 机等 终端 上 阅读 的媒 介形 态 。 D乃 势 。从 而 预 测 书 籍 设 计 的 发 展 方 向 。 网 络 数
在 媒 介 属 性 上 电 子 书在 很 人 程度 上 继 承 了传 统纸 质 书 的特
字化 阅 读 开 始 成 为人 们 尤其 是 年 轻 一 代 阅 读 的 点 ,今天 的 子 书 在受 众 定位 、版 面 设 计、 内容 的选 择 上都 受 书
间 ;从静 态表现 转 向动 态传达 。设计 的范畴将 “ ”这个 名称 。 书 更加 宽泛 ,语 言也更加 丰富 。只有对 网络 时代 阅 读方 式 的改变 给平 面 设计 带来什 么 样 的影响 ? 甏 _| || | 人 们 的阅 读方 式 发生 改 变 。不 再是 单 一 的传统 书 本 阅读 , 网 _一 电子 书将 成 为阅读的主 流这一 趋势有 更深 的认 }… 识 ,设 计才能在 发展 中进步 ,设计 师才能始 终 络 阅读 、电子 文 本受 到 很 多人尤 其 足年 轻 人 的青 睐 。因 为阅 读媒 董 , | 站在 潮 流 的 前 沿 。 介 是 电脑 显示 器 、手 机 和 电子 阅读 器 。所 以 阅读 方式 也成 了屏幕 鬻 。 t 关 键 词 : 阅读 方 式 ; 网 络 ; 电子 书 ; 多媒 阅 读 。 体技 术 ; 书 籍 设 计 阅 读方 式 的 改变 给 书籍 设计 带 来 了新 的课题 ,设 计 的 内容从 l 单一 的 印刷 平 面深 入 到 了动态 的 、 互动 的集 视 听一 体 的新 的 设计 ≯ 00 … 2 0 年 l 月 2 日消 息 , 美 国华 盛 顿 哥 方式 。阅读 书 籍从 简单 的纸质 媒 体变 化 到 了 电脑 显 示器 、手机 和 09 1 5 伦 比亚特 区最 大 、最 古 老 的报 纸 《 华盛 顿 邮 电子 阅 读器 。设计 的 内容 也 从纸 质版 面 设计 开 始转 化到 屏 幕 的界 报 》 , 为节 省 开 支和 集 中 资源 报 道美 国政 治 面 设计 。传 统 的平 面 设计 和 多媒 体 设计 的 界限将 模 糊 。除 了文 字 和 政 府信 息 ,将 关 闭其 在 华盛 顿 之 外 的大 部 和 图像 以外 ,还包 含 声音 、 视频 和动 画 等新 兴 多媒 体元 素 ,在 经 分分 支机 构 。而 网络 版 w s i g o p s . o 历 二维 程式 化 的设 计之 后 , 设计 师 要探 索新 的 界面 , 力求 打 开新 a h n t no tc m 却 欣 欣 向荣 。这 样久 负盛 名 的报 刊 转战 网络 的 思维 空 间 。人 的想象 随 着 时空 概 念 的变化 而 延伸 ,平 面 设计 也 使 我 们 不得 不 对 信息 时 代 下 的纸 质 媒体 的发 逐 步从 二维 向三维 到 四维 空 间延 展 ,设 计 中的 时 间和 空 间的编 排 展有 进 一步 的思考 。 为我们 展现 出丰 富的 多维 设计效 果 。 同样 ,手 机 、 电脑 、 电子 书 ,在 海 量信 但 是 对 读 者 来 说 最 重 要 的 问题 足 : “ 本 书 到 底 在 讲 什 这 息通 过 各 种 新科 技 如 潮水 般 涌 来 的时 候 ,越 么 ?”我 国 书装 大师 ,清华 美 院教 授 吕敬 人 先生 在 《 艺 问道 》 书 来越 多的 中 国人 感 叹 “ 统 阅 读 已经 过 时 ” 传 中提 出 ,设 计书 籍 的步 骤 为 : ( )主 调 设: ( )信 息分 解 ; 一 ; 二 了。 ( )符 号捕 捉 : ( )形态 定 位 ; ( )语 占表达 ; ( )物 化 呈 三 四 五 六 到底 是谁 冲击 着传 统 阅读 ? 现 ; (2 阅读检 验 ; ( )书 籍美 学 。 “ H) 八 计师 将 书 中繁 杂或 ,长 几 信 息 化 浪 潮 影 响 着 现 代 人 生 活 的 方 方 的信 息 ,进行 逻 辑化 、 秩序 化 、趣 味化 的重新 整 合 与创造 ,使读 毒 纂 参 * 赫嚣 童 面 面 ,从 各 个地 方 渗透 到 人 们 生活 的细 枝末 者 能有 效 、快 捷 地把 握 书籍 的 主 旨 ,完成 信 息 明晰 的表达 和 准确 节 。一 方 面互 联 网 的 普及 使人 们 足 不 出户 就 的 传递 。同 时赋 予文 字 、 图像 等视 觉7 素 寓 有情 感和 精 神内 含的 亡 可 以获得 信息 ,传 递 信息 。 另一 方面 手机 等 电子产 品早 已普及 , 视觉 表 现形 式 ,并 将 图文 信 息进 行 戏剧 化 的演 绎 , 以赢 取 读者 视 技 术还 在 不断 发展 ,例 如 智能 手机 (m r p oe 的功 能不 仅仅 是 线 、感 动读 者 的心 灵 。 ”基本 的宗 旨并 没仃 改 变 。设计 师在 利 用 S a th n ) 人 与 人 之 间 传 递信 息 , 更 多 的是 人 们 通 过 手 机 这 个 媒 介 获 得 信 先进 的 技术 手 段做 设计 的时候 , “ 以人 为本 ”的思 想始 终 不能 改 息。 变 。在 文本 主 体与 传达 客 体之 间找 到一 种平 衡 关系 ,使 读者 真 正 现 在人 们 尤其 是新 一代 年 轻人 对 电子 化 生活 的 认 同度 逐渐 增 的 “ 阅读 ”,而不 是 被科 技的 洪流 淹没 。 高 。在 不知 不 觉 中 ,不 同种类 的新 媒 体 已经 慢慢 渗 透人 群之 中 , 在 网 络 时 代 , 书 籍 的 设 计 走 上 数 字 化 的 道 路 , 从 单 一 的 媒 新 媒体 群 已经 悄悄 崛起 ,各呈 所 能极 力 争夺 着过 客 的眼 球 。使 用 体往 多媒 体 化 发展 ,二 维 延伸 至 多维 , 静态 走 向动 态 。但 是一 些 新 媒 体 的 消 费 者越 来越 多 ,第 七 次 国 民阅 读 调 查 日发 布 的 最 新 设计 的 基本 思想 和 宗 旨并 没有 改 变 。设 计必 须 有利 于书 的 内容 编 调查 ,2 0年 我 国 l至 7 岁的 国 民中 ,数 字化 阅读 呈 持续 增 长态 排 , 要与 整体 关 系贴 切 ,让 读 者能 够十 分 清晰 地读 到 内 容 。设 计 09 8 9 势 。在新 闻 出版 总署 进行 的阅读 调 查 中 ,阅读 传统 出版物 的人 数 师 要通 过 对文 本 的分 析 ,各 种 相关 素材 的 寻找 ,图像 的配 置 ,字 在 以每年 1% 2 的速 度 下 降,而 阅读新 媒 体的 人 数则 以3 % 0 的速度 在 体 和文 字 群在 空 间 内的 安排 和 时间 上 的游 走 ,文 本传 达 结构 的处 增长 ,特 别是 年 轻人 和知 识 分子 人 群表 现 尤为 明显 ,他们 正 是我 理 等方 面理 解和 阐释 作 品 。 们 出版物 市场 未 来消 费 的最 大主 力 。所 以,数 字化 发 展应 该 是未 来 中国书籍 发展 的一 个主 要命 题 。 参考书 目 什 么 是电子 书呢 ? [ 马歇 尔 麦克卢汉 著/ 1 】 何道宽 译 《 解媒 介》商务印书馆2 0 年 理 o0 参照 社 科 院新 闻研 究 所 闵 大 洪 研 究 员 对 电子 书 的定 义 : 将 【 吕敬人 《 2 】 书艺问道 》 中国青年 出版社 2 0 年 06 的书 内容数 字 化 ,通过 特 定 的阅 读软 件 在特 制 的阅 读 器或 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