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31溶液的形成同步测试题新版鲁教版09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4)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4)

章节测试题1.【答题】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A.水B.酒精C.汽油D.苯【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形成。

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是不同的,一般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

【解答】由题中信息可得知,碘在酒精中可溶,在汽油和苯中易溶,但汽油和苯对人健康不利,故应该选择酒精来洗净衣服上的碘。

故选B。

2.【答题】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蒸馏水B.矿泉水C.碘酒D.盐酸【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形成。

【解答】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A、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B、矿泉水、碘酒、盐酸含有多种溶质,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是溶液。

故选A。

3.【答题】下列有关水溶液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B.向路面上的积雪中撒些食盐,能加快冰雪的融化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D.冬天在汽车水箱内常加入少量乙二醇,其目的是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混合物的沸点比纯净物的高,混合物的凝固点比纯净物低。

【解答】A、由于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的沸点高,所以温度高,正确;B、由于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的低,所以向积雪撒盐,冰雪可以很快融化,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是电子,错误;D、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溶解后液体的凝固点降低,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正确。

故选C。

4.【答题】以下物质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悬浊液的是()A.白醋B.冰块C.淀粉D.牛奶【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悬浊液的概念。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3)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3)

章节测试题【答题】(3)针对(2)题中李佳的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下表列出了从探究实验中获取的部分数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______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之一。

【答案】温度【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

【解答】A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质量增大;B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质量也增大;C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的质量减小。

故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

【答题】(4)针对(2)题中陈军的问题,老师以食盐溶于水为例,设计如下方案:变量:是否搅拌。

方案: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的食盐;搅拌甲烧杯,乙烧杯静置。

现象:甲烧杯中的食盐先溶解完。

结论:搅拌比不搅拌溶解得快。

请你模仿老师的方案,再探究一种影响因素: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答案】溶剂的温度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的食盐,甲、乙两烧杯都静置温度高的烧杯中的食盐先溶解完温度越高溶解越快【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答】影响溶质的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搅拌、溶剂的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等。

探究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若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是溶剂的温度,则需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即水的体积、溶质的质量、颗粒大小、溶解时不搅拌,故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的食盐,甲、乙两烧杯都静置,温度高的烧杯中的食盐先溶解。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温度越高溶质溶解越快。

【答题】(5)请再探究一种因素并填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处: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答案】颗粒的大小向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同温度等体积的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粉末状和颗粒状的食盐,甲、乙两烧杯都静置粉末状的食盐先溶解完颗粒越小溶解越快【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1)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有关蔗糖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蔗糖水中的溶剂是水B.各部分一样甜体现了溶液的均一性C.蔗糖溶于水体现了分子不断运动D.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答】A、固体溶于液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所以蔗糖水中的溶剂是水,故A正确;B、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所以各部分一样甜体现了溶液的均一性,故B正确;C、蔗糖溶于水的过程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而消失的过程,故C正确;D、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并不放热,故D错误。

故选D。

2.【答题】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温度越高,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量越大),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蒸发溶剂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D.加入KNO3固体【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答】温度越高,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量越大,则降低温度可以使水中溶解硝酸钾的量变小,即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因此,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的方法把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故选B。

3.【答题】变量控制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设计方法。

在探究影响不同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时,不需要控制的变量是()A.烧杯的体积B.溶剂种类C.溶剂的质量D.温度【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答】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外因是温度;所以在探究影响不同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时,需要控制的因素主要有①溶剂种类,②溶剂的质量,③温度,而烧杯的体积对固体物质的溶解量并无直接影响。

4.【答题】温度不变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不饱和溶液。

2022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同步检测题附答案

2022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同步检测题附答案

《3.1溶液的形成》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面粉B. 冰块C. 花生油D. 蔗糖2.在大烧杯中倒入一定量水,加入适量硝酸铵,搅拌,水的温度会急剧降低,说明硝酸铵溶于水时()A. 吸收热量B. 放出热量C. 既不吸热也不放热D. 无法判断3.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向水中扩散时,不吸收热量B. 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时,不放出热量C. 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与其形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基本相等D. 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存在离子的扩散过程,也不存在离子的水合过程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B. 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C.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Na+和Cl−5.下列物质加到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 花椒粉B. 面粉C. 食盐D. 食用油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 芝麻油B. 食盐C. 味精D. 白醋7.小红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她应该购买的是()A. 蔗糖B. 氢氧化钠C. 生石灰D. 硝酸铵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溶液的一组是()A. 碘酒、盐水B. 冰水、稀硫酸C. 澄清的石灰水、蒸馏水D. 可口可乐、牛奶9.将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不可行的方法是()A. 加入CaOB. 加入Ca(OH)2C. 升高温度D. 加入CaCO310.“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③④⑤11.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 蒸发溶剂B. 降低温度C. 加入硝酸钠固体D. 升高温度12.“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 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 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D. 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13.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物质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C. 用肥皂液洗衣服D. 用沐浴露洗澡14.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汽油中,充分搅拌,可得无色溶液的是()A. 高锰酸钾B. 碘C. 酒精D. 水15.2019年岁末爆发的武汉新冠肺炎,让人们再次认识医用酒精是病毒的“克星”。

化学九年级上册3.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鲁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3.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鲁教版

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答题时间:10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 食盐水B. 矿泉水C. 蒸馏水D. 冰汽水2.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食用油B. 白醋C. 白糖D. 食盐3. 可以作为溶质的是()A. 只有固体B. 只有液体C. 只有气体D.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4. 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B. 各部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分的均一性C. 饮用生理盐水可以为人体补充无机盐D. 水分子是保持NaCl性质的最小微粒5. 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A. 食盐和水B. 蔗糖和水C. 固体氢氧化钠和水D. 硝酸铵和水6. (厦门)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D. 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7. (昆明)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 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D. 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二、填空题8.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9.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水、NH4Cl、CaCl2、NaCl;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水的体积所加物质测量液体温度(℃)实验1 50mL NH4Cl 15实验2 50mL CaCl228 实验3 X NaCl 21 实验4 50mL 无22(1)表中X为 mL。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3.1  溶液的形成-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D.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基本概念。

【解答】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A选项中,溶质不一定是固体,还可以是气体、液体,如汽水是二氧化碳溶于饮料中,医用酒精是乙醇溶于水中,说法错误;B选项中,根据溶液的定义可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的说法正确。

C选项中,根据溶液的定义可知,此说法错误;D选项中,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如碘酒的颜色是紫色。

故选B。

2.【答题】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解答】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溶液并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面粉不溶于水,与水形成的是悬浊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但还能溶解其他溶质;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故选D。

3.【答题】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牛奶C.果粒橙D.豆浆【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形成。

【解答】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蔗糖水是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故选A。

4.【答题】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振荡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植物油C.蔗糖D.高锰酸钾【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形成。

【解答】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不可能形成溶液的是A.酒精B.食盐C.蔗糖D.冰块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食物腐烂是氧气剧烈氧化的结果D.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3.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后挥发逸去,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了。

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A.用洗涤剂洗碗B.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放出大量的热C.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泡沫D.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5.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A.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B.走近花圃,能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洗涤剂洗掉衣服上的油污﹣﹣﹣油污能溶于水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溶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7.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小试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开始时,U形管中a、b两液面处于同一水平线,向其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进行溶解时,会造成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b低a 高的情况()A.氯化钠B.氢氧化钠C.氧化钙D.硝酸铵8.下列实验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后停止加热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9.下列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的实验操作中,会引起溶液中Na2CO3质量分数偏小的是()A.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Na2CO3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了游码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在瓶外10.相同温度下,将等质量的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两只烧杯中,搅拌后均完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小于乙B.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可能相同C.溶液的状态: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大于乙11.MnSO4、Mg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溶液的形成 同步测试题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溶液的形成 同步测试题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溶液的形成同步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是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物质析出晶体都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把20克a物质加入50克水,得到溶液70克B.t2℃时a. 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t3℃时,将等质量a. b. 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a物质D.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2 .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水可鉴别NaCl与NH4NO3B.用水可除去CaCl2中的Ca(OH)2C.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可配制稀硫酸D.用水与熟石灰反应可制取生石灰3 . 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饱和溶液,另一瓶为不饱和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略降低温度D.蒸发少量水4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钢丝球刷洗铝锅的表面,使铝锅表面洁净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去除餐具上的油污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以提高肥效D.深埋废弃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5 . 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牛奶B.氯化钠C.汽油D.面粉6 .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食盐C.无水硫酸铜D.蔗糖7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C.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浓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D.从一杯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倒出一半,余下的溶液质量分数为5%8 . 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9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10 .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面粉C.食盐D.酒精11 .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B.物质溶解时一定放出热量C.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12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B.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紫色石蕊C.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水D.羊毛与腈纶点燃闻气味二、选择填充题13 . 小军将一支装有饱和石灰水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或通入物质X,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小军加入的物质X是(____)A.CaO B.CO2C.NH4NO3D.________三、填空题14 . 现有C、H、O、N四种元素,选择项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化学式表示:(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31溶液的形成同步测试题新版鲁教版0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31溶液的形成同步测试题新版鲁教版0

3.1溶液的形成一、单选题1.在密闭、隔热的条件下,向装有水的保温瓶胆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下降,则这种物质可能是( )A. 生石灰B. 氢氧化钠 C. 食盐 D. 硝酸铵2.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 番茄汁B. 矿泉水 C. 牛奶 D. 蒸馏水3.下列常用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蔗糖B. 白醋C. 芝麻油 D. 食盐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 B. 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C. 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5.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A. 氢氧化钠B. 氯化钠 C. 浓硫酸 D. 硝酸铵6.在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后,则()A. 晶体减少B. 浓度增大 C. 晶体质量不变 D. 溶质的溶解度变大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饮料种类越来越丰富。

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 牛奶B. 豆浆 C. 冰水 D. 雪碧8.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B. 用稀硫酸除铁锈C.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 用食醋除去水垢9.可证明一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蒸发掉1 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 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 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D. 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10.下列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 用水洗去手上的污渍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 用明矾净化黄泥水11.属于溶液的是()A. 汽水B. 蒸馏水 C. 牛奶 D. 豆浆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B.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二、填空题13.请根据如表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4.下列物质溶于水放热的是________ .A.Ca(OH)2 B.CaO C.NaOH D.________15.某5克物质(不含结晶水)溶于10克水中,得12克溶液,则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克.16.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5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gNaOH、NaCl、NH4NO3固体,振荡.(1)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________ 溶液,这是因为________ .(2)装有NH4NO3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________ .17.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5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gNaOH、NaCl、NH4NO3固体,振荡.(1)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________ 溶液,这是因为________(2)装有NH4NO3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8.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什么?四、实验探究题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水是一种罕见的溶剂B. 临时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安康C. 过滤能除去自然水中一切的杂质D. 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2.以下应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用稀硫酸除铁锈C.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D. 用盐酸除去水垢3.以下物质放入水中,能构成溶液的是〔〕A. 泥沙B. 面粉C. 蔗糖D. 汽油4.把大批以下物质区分参与或通入水中,充沛搅拌,不能构成溶液的是〔〕A. 氯化氢气体B. 蔗糖C. 面粉D. 食盐5.把大批以下物质区分参与水中,充沛搅拌后不能失掉溶液的是〔〕A. 蔗糖B. 氯化钠C. 酒精D. 花生油6.关于溶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溶剂是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B. 只要水能作为溶剂C. 硫酸铜溶液中的溶剂是水D.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于溶质的质量7.溶液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普遍.以下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 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 溶液中各局部密度不同D. 溶液中各局部性质相反8.以下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C.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D. 稀溶液也能够是饱和溶液9.以下各组物质混合搅拌后,能构成溶液的是〔〕A. 面粉和水B. 汽油和水C. 蔗糖和水D. 食用油和洗濯剂10.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参与硝酸钾晶体,以下图中契合溶液中溶质质质变化的是()A. B. C. D.11.在手心放一些洗衣粉,滴加一些水,发现有清楚的放热觉得.以下是同窗们对这种现象作出的猜想,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 洗衣粉含有大批的生石灰、遇水放热B. 洗衣粉含磷,暴露在空气中发作氧化而放热C. 洗衣粉加了发热剂,溶于水能提高水的温度利于洗净衣物D. 洗衣粉溶解时出现了发热现象二、填空题12.向如下图装置的试管中参与氢氧化钠,U型管中出现的现象为①________,发生此现象的缘由是②________,使瓶内温度③________,压强④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发生此现象.13.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以下实验操作中能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________A、t℃时,加一定量的水B、t℃时,蒸发一定量的水C、降高温度D、________ .14.将溶质和溶剂的称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溶液的形成同步测试题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溶液的形成同步测试题新版鲁教版

3.1溶液的形成一、单选题1.在密闭、隔热的条件下向装有水的保温瓶胆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下降则这种物质可能是( )A. 生石灰B. 氢氧化钠 C. 食盐 D. 硝酸铵2.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 番茄汁B. 矿泉水 C. 牛奶 D. 蒸馏水3.下列常用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蔗糖 B. 白醋 C. 芝麻油 D. 食盐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 B. 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C. 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5.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A. 氢氧化钠B. 氯化钠 C. 浓硫酸 D. 硝酸铵6.在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后则()A. 晶体减少B. 浓度增大 C. 晶体质量不变 D. 溶质的溶解度变大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饮料种类越来越丰富。

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 牛奶B. 豆浆C. 冰水 D. 雪碧8.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B. 用稀硫酸除铁锈C.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 用食醋除去水垢9.可证明一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蒸发掉1 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 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 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D. 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10.下列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 用水洗去手上的污渍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 用明矾净化黄泥水11.属于溶液的是()A. 汽水B. 蒸馏水C. 牛奶 D. 豆浆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B.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二、填空题13.请根据如表所示实验回答问题: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全部溶解得溶液①再加10g硝酸钾搅拌还有3.4g固体不溶得溶液②溶液②的质量为________ g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填序号).14.下列物质溶于水放热的是________ .A.Ca(OH)2 B.CaO C.NaOH D.________15.某5克物质(不含结晶水)溶于10克水中得12克溶液则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克.16.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5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gNaOH、NaCl、NH4NO3固体振荡.(1)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________ 溶液这是因为________ .(2)装有NH4NO3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________ .17.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5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gNaOH、NaCl、NH4NO3固体振荡.(1)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________ 溶液这是因为________(2)装有NH4NO3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8.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什么?四、实验探究题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同步练习1.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以下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别离2.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3.将厨房里常用的以下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4.现有以下溶液: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碘的酒精溶液;③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④硝酸钾溶液。

其中溶剂一样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③④5.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下图)。

以下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6.以下关于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溶液里各局部的性质不一样7.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谷氨酸的钠盐)、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8.配制溶液时,以下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

A.酒精B.水C.汽油D.植物油9.以下关于洗涤剂能除去油污的原因,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洗涤剂是溶剂,油污可溶解在其中B.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C.洗涤剂使油污发生了化学反响,生成了溶于水的物质D.洗涤剂使油污转化为气体,从而除去油污10.图示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它能帮助我们更清晰、直观地理解化学根本概念和原理。

如下图是表示的以下哪种化学概念或原理( )。

A.乳化作用B.催化作用C.水合作用D.化学变化11.向如下图试管的水中参加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那么参加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B.细沙C.硝酸铵D.食盐12.以下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溶液的是( )。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同步练习题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同步练习题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一、选择题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A. 牛奶B. 食盐C. 菜油D. 面粉2.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加入于水,可能得溶液的是()A. 植物油B. 味精C. 面粉D. 牛奶3.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醋酸B. 蔗糖C. 食盐D. 香油4.将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加入足量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面粉B. 植物油C. 白糖D. 沙土5.蔗糖水是溶液,是因为()A. 由两种物质组成B. 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中C. 是无色透明的液体D. 加热至沸腾也不分解6.下列物质分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泥土B. 面粉C. 高锰酸钾D. 食用油7.下列调味剂加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蔗糖B. 白醋C. 花椒粉D. 食盐8.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D.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9.下列事实中,能说明X物质的溶液在t℃时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有()①溶液中有大量的X物质②加入5gX时,有X固体未溶解③加热蒸发掉一定水后再冷却到原温度时,会析出X晶体④冷却时有X晶体析出A. 0个B. 1个C. 2个D. 3个10.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 融雪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11.要使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以下措施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恒温蒸发溶剂B. 加水C. 降低温度D. 加入适量硝酸钾12.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②中溶液是饱和洛液B.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二、填空题1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A.蔗糖 B.食盐C.汽油 D.________14.医疗用的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70mL酒精和30mL水互溶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三单元_溶液_3.1_溶液的形成_同步测试(有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三单元_溶液_3.1_溶液的形成_同步测试(有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第三单元溶液 3.1 溶液的形成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植物油和水B.硝酸钾和水C.碘和酒精D.蔗糖和水2. 以下物质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悬浊液的是()A.白醋B.冰块C.淀粉D.牛奶3.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洁厕剂清洗厕所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C.用汽油清洗油污D.用硫酸清洗铁锈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酒中的溶剂是水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C.氯化钠放入水中,形成无色溶液D.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剂是氯化钠5.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C.用汽油清洗油污D.用盐酸清除铁锈6. 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些方法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①溶解时不断搅拌②把大颗粒的固体碾成粉末③溶解时给物质加热.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①②③7. 能证明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A.在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B.取少量溶液降温至有固体析出C.在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D.取少量溶液加热至无固体析出8.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下列物质溶解在水中时,前一过程明显弱于后一过程的是()A. B. C. D.蔗糖9. 下列可以通过升高温度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是()A.石灰水B.食盐水C.硝酸钾溶液D.碳酸钠溶液A.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B.将植物油加入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C.将的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11.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关系的是()12. 关于饱和溶液的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有晶体析出的溶液B.是浓溶液C.混合物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13. 要使常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A.降低温度B.蒸发部分溶剂后又恢复至常温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D.加入蒸馏水14.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5. 小英的妈妈在洗碗筷时,经常在水中加入一种物质,很快就能将“油乎乎”的菜盘洗得干干净净.小英的妈妈在水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烧碱B.洗洁精C.纯碱D.汽油16. 一定温度下,把熟石灰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对于静置后得到的上层清液,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它是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B.它是浓溶液C.它是稀溶液D.它是该温度下熟石灰的饱和溶液17.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条件一定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一杯溶液中各部分浓度、密度和性质一定相同C.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18.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________.(2)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________区域(选填“”、“”、“”、“”);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或________.19. 如图所示,四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集合,、、、集合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请你各举一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_不是无色的;(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______是液体但不是溶液;(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__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21. (10分)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右侧形管中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请在下表的空白处填写型管中液面会发生的变化.型管右侧液面变化22. 星期天,小明给妈妈帮厨,发现厨房中有三种液体物质分别是:①香油;②酱油;③食醋.还有三种固体物质分别是:④白糖;⑤小苏打粉末;⑥土豆淀粉.但它们的标签都模糊不清,可小明很快就准确地判断出每一种物质.(1)小明根据物质的状态,并打开瓶盖闻了闻,就判断出香油、酱油和食醋.请问小明是利用了这三种物质的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2)在上述物质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标号)(3)请写出小明鉴别三种固体物质的实验过程(要求: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23. 根据下列实验报告回答问题:【活动与探究】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液体温度的变化【探究目的】①了解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②学习测量液体温度变化的方法.【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氢氧化钠固体、水【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怎样改正?(2)图示③中错误操作改正后,上述实验能否测得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范围?为什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第三单元溶液 3.1 溶液的形成同步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答案】A【考点】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解答】解:.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硝酸钾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形成溶液..碘易溶于酒精,能和酒精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形成溶液..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形成溶液;故选.2.【答案】C【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悬浊液是由难溶性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白醋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冰和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淀粉不能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了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由于淀粉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存在于混合物中,属于悬浊液;、牛奶不溶于水,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3.【答案】B【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解析】、用洁厕剂清洗厕所是利用酸的性质解答;、盐酸能和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油污易溶于汽油;、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解答】解:、目前市场上的洁厕剂大多为酸性,含有一定量的稀酸(如稀盐酸、稀磷酸等),不是乳化原,故选项错误;、用汽油清洗油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溶解.故选项错误;、用盐酸清除铁锈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利用盐酸能和铁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4.【答案】C【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解析】解答此题必须弄清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理解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的特征.【解答】解:、碘酒是碘溶于酒精中形成的,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错误;、食用油不溶于水,两者混合,振荡,得到乳浊液,不是溶液,所以不能说食用油是溶质,故错误;、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故正确;、氯化钠放入水中得到无色的食盐水,溶质是氯化钠,故错误.故选:.5.【答案】B【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解析】自来水可以把手上的灰尘、汗液冲去;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油污易溶于汽油;盐酸能和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解答】解:、用自来水洗手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用汽油清洗油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用盐酸清除铁锈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故选.6.【答案】D【考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搅拌,加热,磨成粉末等,其中研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加溶质溶剂的接触面积.【解答】解: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搅拌,加热,磨成粉末等,其中研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加溶质溶剂的接触面积;增加或减少溶剂的量实际上是影响溶解溶质的量的多少,与溶解速度无关.故选.【答案】C【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解析】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可以判断,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解答】解:、我们判断饱和的方法是看溶质是不是能够继续溶解,所以向的溶液中加入水,不能判断是不是饱和,故错误;、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溶液是否饱和是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的,温度改变了也就难以判断了,故错误;、向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不溶解说明已经饱和,能继续溶解说明不饱和,故正确;、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溶液是否饱和是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的,温度改变了也就难以判断了,故错误.故选.8.【答案】B【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蔗糖等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的热量明显大于放出的热量,故选项错误.、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的热量明显弱于放出的热量,故选项正确.、氯化钠溶于水吸受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相差不大,故选项错误.、蔗糖溶于水吸受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相差不大,故选项错误.故选.9.【答案】A【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特点进行分析,解题时要同时考虑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解答】解:可以通过升高温度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给出的选项中只有物质符合.故选:.10.D【考点】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解析】、溶液不一定无色,如溶液为蓝色、溶液为浅绿色、溶液为黄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解答】解:、溶液不一定无色,如溶液为蓝色,故错.、植物油不溶于水,滴入水中,不溶解,不能形成溶液.是乳浊液.故错.、溶液具有均一性,将的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故错.、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蒸发一部分水,后有晶体析出,析出晶体的溶液是母液,母液是饱和溶液.故正确.故选.11.【答案】A【考点】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解析】、根据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解答】解:、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关系符合关系,故选项正确.、悬浊液、乳浊液、溶液三者是并列关系,不符合关系,故选项错误.、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稀溶液、浓溶液与饱和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不符合关系,故选项错误.、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不符合关系,故故选:.12.【答案】D【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解析】饱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溶液叫饱和溶液.【解答】解:、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如加入水中,虽有晶体,但这是因为它不溶于水,不符合概念,故错误;、溶液饱和还是不饱和,是看在一定温度下能否继续溶解溶质,而不是看浓稀,如有浓硫酸也有稀硫酸,故错;、饱和溶液是溶质和溶剂的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错;、根据概念可知正确.故答案为.13.【答案】D【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方法有加溶剂、升温(降温).【解答】解:、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越低,溶解的越少,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故错误;、蒸发部分溶剂后又恢复至常温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故错误;、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仍然是饱和溶液,故错误;、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加入水,溶液中溶剂量增多,成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故选.14.【答案】D【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根据溶液的基本特征、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溶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的各种粒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不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其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5.【答案】B,C【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解析】利用常见的洗涤原理,乳化或溶解等方式,结合选项中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洗碗筷,故选项错误.、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正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溶于水显碱性,能与油污发生反应,可以去除油污,故选项正确.、汽油能溶解油污,但不适合洗碗筷,故选项错误.故选.16.【答案】C,D【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一定温度下,把熟石灰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说明该温度下上层清液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是该温度下熟石灰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一定温度下,把熟石灰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说明水中溶解的熟石灰的质量小于,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较小,属于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一定温度下,把熟石灰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说明水中溶解的熟石灰的质量小于,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较小,属于稀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一定温度下,把熟石灰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说明温度下上层清液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是该温度下熟石灰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17.C,D【考点】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解析】根据溶液的性质:均一性、稳定性来分析此题,均一性指的是溶液各部分性质完全一样,即溶液各部分的颜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都相同,稳定性指的是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质和溶剂长期共存,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解答】解::溶液有稳定性,故正确;:溶液有均一性,故正确;、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错误;、溶液不一定没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的,故错误.故选.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答案】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至不再继续溶解,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考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和溶液的浓稀没关系.(2)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改变温度,增加溶质和蒸发溶剂.【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所以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2)的生理盐水因为浓度太小,所以是稀溶液;而且也不是饱和溶液,因为在食盐的溶解度是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所以应该属于区域;接近饱和的溶液,要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有:①降温,②加入,③蒸发溶剂.19.【答案】饱和浓溶液,饱和稀溶液,不饱和浓溶液,不饱和稀溶液【考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解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和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关系.【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处是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的区域,故是饱和浓溶液;是饱和溶液和稀溶液的相交处,是饱和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处,是不饱和浓溶液,处是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的区域,故是不饱和稀溶液;故答案:.饱和浓溶液.饱和稀溶液.不饱和浓溶液.不饱和稀溶液20.【答案】硫酸铜溶液(或碘酒)(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答案为:蒸馏水(3)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可以是气体或液体.故答案为:氯化氢气体(或酒精)【考点】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3)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21.【答案】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解答】解:硝酸铵溶于水时伴随吸热现象,广口瓶内液体温度降低,广口瓶内气体降温体积减小,广口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压强,型管右侧液面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伴随放热现象,试管内液体温度升高,广口瓶内气体升温体积增大,广口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型管右侧液面升高;氯化钠溶于水,试管内液体温度基本没有变化,广口瓶内气体体积不变,广口瓶内压强不变,型管右侧液面没有明显变化;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2.【答案】(1)物理(2)①⑥(3)分别取少量三种固体放入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食醋,有气泡产生的,则该物质是小苏打粉末;没有气泡产生,但能够完全溶解的是白糖;没有气泡产生,也不能够完全溶解的是土豆淀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考点】酸、碱、盐的鉴别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1)根据物理性质的定义分析解答(2)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解答(3)根据三种固体的溶解性及遇酸时的不同现象分析解答.【解答】解:(1)物质的气味属于物理性质;(2)香油和淀粉不能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3)根据三种固体的溶解性及碳酸盐能与酸反应产生气泡进行设计实验.可分别取少量三种固体放入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食醋,有气泡产生的,则该物质是小苏打粉末;没有气泡产生,但能够完全溶解的是白糖;没有气泡产生,也不能够完全溶解的是土豆淀粉.23.【答案】(1)用玻璃棒搅拌.(2)不能;因为没有测量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前水的温度.【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析】(1)根据温度计的用处和溶解的操作进行分析.(2)实验目的是测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液体温度的变化,需要测出溶解前后的温度【解答】解:(1)温度计不能用来搅拌,这样可能使水银球破裂,应用玻璃棒搅拌.(2)实验目的是测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液体温度的变化,需要测出溶解前水的温度,然后再测定氢氧化钠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 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卷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 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卷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3.1 溶液的形成》2017年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空气B.石油C.蒸馏水D.碘酒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B.食盐水C.蒸馏水D.澄清石灰水3.某同学喝一杯糖开水,第一口与最后一口“甜度”相同,这说明溶液是()A.混合物B.澄清的C.均一的D.稳定的4.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硫酸铜B.蔗糖C.汽油D.面粉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A.增加B.不变C.减小D.无法确定6.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C.可以沉降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B.把铁放入水中,铁为溶质,水为溶剂C.所有的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D.葡萄糖和水不能形成溶液8.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A.食盐B.硝酸铵C.生石灰D.氢氧化钠固体9.下列关于溶解和乳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B.乳化后得到的混合液不属于溶液C.用酒精洗去衣服上的碘迹是溶解现象D.溶液一定是无色的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搅拌,可以得到溶液11.下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B.含溶质较少的溶液C.颜色很深的溶液D.加入该溶质后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可相互转化D.浑浊的液体一定不是溶液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入溶质D.减少溶剂14.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糖水热的时侯白糖全部溶解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15.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碘酒:溶质为,溶剂为.白糖水:溶质为,溶剂为.75%的酒精溶液:溶质为,溶剂为.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溶质为溶剂为.16.下面是一个概念图,概念图在整理知识时是十分有用的.请在图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17.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20℃时,在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3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g未溶解,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向烧杯里加入20g水,从生活经验判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可能是该物质的溶液.18.物质溶解的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要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这一过程要热量;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是因为.19.请将下面A选项中与B选项中相关说法的序号,填在B项中对应的横线内.A项:a.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b.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d.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e.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B项:①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②碘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③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⑤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三、分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0.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1)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是液体,但不是溶液.(2)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3)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溶液中的溶剂不是水.21.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很强,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蔗糖204g.有一天,小红冲了一杯糖水,她喝了一口,觉得很甜,她高兴地自言自语:这是一杯饱和的蔗糖溶液.问:(1)小红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你如何判断小红冲的糖水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3)在20℃时,你能将100g蔗糖溶解在50g水中吗?得到溶液是饱和溶液吗?.(4)如何使一定量的蔗糖固体尽快溶解在水中,请提出你的操作建议.(说出一点即可).鲁教版九年级全册《3.1 溶液的形成》2017年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空气B.石油C.蒸馏水D.碘酒【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液态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石油中含有多种烃类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B.食盐水C.蒸馏水D.澄清石灰水【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糖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食盐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蒸馏水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澄清石灰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C.【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3.某同学喝一杯糖开水,第一口与最后一口“甜度”相同,这说明溶液是()A.混合物B.澄清的C.均一的D.稳定的【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分析.【解答】解:喝一杯糖水,第一口与第二口“甜度”相同说明所含的糖分相同,即说明了溶液的均一性.故选C.【点评】要熟记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难度不大.4.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硫酸铜B.蔗糖C.汽油D.面粉【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硫酸铜溶液有颜色考虑;B、蔗糖易溶于水考虑;C、汽油不溶于水考虑;D、根据悬浊液考虑.【解答】解:A、硫酸铜的水溶液是蓝色,故A错;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且是无色,故B正确;C、汽油与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C错;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D错.故选B.【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开.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A.增加B.不变C.减小D.无法确定【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不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而不是增加,故选项错误.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不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不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而不是减小,故选项错误.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不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而不是无法确定,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C.可以沉降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考虑本题.【解答】解: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是洗涤剂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乳化作用的定义,了解了常见的乳化现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B.把铁放入水中,铁为溶质,水为溶剂C.所有的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D.葡萄糖和水不能形成溶液【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B.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C.根据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解答】解:A.食盐水和糖水混合后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正确;B.铁不溶于水,所以将铁放入水中得不到溶液,故错误;C.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如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多种溶质,故错误;D.葡萄糖能溶于水,形成葡萄糖溶液,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概念、形成、组成与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A.食盐B.硝酸铵C.生石灰D.氢氧化钠固体【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有的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浓硫酸等;有的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如生石灰;也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吸收热量会使塑料片的水结冰.【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B、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到0℃以下,会使塑料片的水结冰.C、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故选B【点评】物质溶解于水时有三种表现: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以氢氧化钠、浓硫酸为代表;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以硝酸铵为代表;其它大部分物质溶解时无明显的热量变化,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9.下列关于溶解和乳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B.乳化后得到的混合液不属于溶液C.用酒精洗去衣服上的碘迹是溶解现象D.溶液一定是无色的【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B.根据乳化现象来分析;C.根据溶解的原理来分析;D.根据溶液的颜色来分析.【解答】解:A.水可以溶解多种物质,故正确;B.乳化后得到的混合液不具有均一性与稳定性,不属于溶液,故正确;C.碘能溶解在酒精中,所以可用酒精洗去衣服上的碘,故正确;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原理与乳化现象,溶液的性质、特征,难度不大.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搅拌,可以得到溶液【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质的状态来分析;B.根据溶液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来分析;D.根据溶液的概念来分析.【解答】解:A.溶质可以是固体如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可以是气体如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可以是液体如消毒酒精中溶质是酒精,故错误;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正确;C.由于未知温度及溶质的种类,故无法比较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故错误;D.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错误.故选B.【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11.下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B.含溶质较少的溶液C.颜色很深的溶液D.加入该溶质后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解答】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B、含溶质较少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C、颜色很深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D、加入该溶质后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说明已达到饱和状态,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理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解题的关键.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可相互转化D.浑浊的液体一定不是溶液【考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进行解答;B、根据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进行解答;C、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可相互转化进行解答;D、根据浑浊的液体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可相互转化,只要改变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关系就行,故C正确;D、浑浊的液体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不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饱和与不饱和、浓稀溶液的判断标准,以及概念的严密性.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入溶质D.减少溶剂【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分析即可,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有:改变温度、改变溶质的量、改变溶剂的量.【解答】解:A、温度会影响溶解度,但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也有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Ca(OH)2,所以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对于不同的溶质改变温度的方式不一样.若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需要降温;若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需要升温.B、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来说,降低温度会使该物质的溶解度更大,即使溶液离饱和越来越远,可知此时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需要升温.C、由定义可知: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相对来说少,所以增加溶质的量可以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故本选项正确;D、对于溶液来说减少溶剂一般采用蒸发的方式,可以让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操作较为复杂,不是最简便的方法.故选C【点评】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复杂: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Ca(OH)2;有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如KNO3,而有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如NaCl.14.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糖水热的时侯白糖全部溶解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去做,饱和溶液:某一温度下,当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解答】解:A、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的溶液没说是否有不溶物,所以不一定饱和,故A错;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B错;C、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说明此时有不溶物,属于饱和溶液,故C正确;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与浓度有关,与是否饱和无关,故D错.故选C.【点评】要严格按照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考虑,不能再溶解了说明饱和.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15.(16分)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碘酒:溶质为碘,溶剂为酒精.白糖水:溶质为白糖,溶剂为水.75%的酒精溶液:溶质为酒精,溶剂为水.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溶质为白磷溶剂为二硫化碳.【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故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填:碘;酒精;白糖水溶质是白糖,溶剂是水,故填:白糖;水;75%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填:酒精;水;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白磷,溶剂是二硫化碳,故填;白磷;二硫化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掌握常见溶液的组成、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6.下面是一个概念图,概念图在整理知识时是十分有用的.请在图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来解答,溶液分为溶质和溶剂,水是常见的溶剂;【解答】解:溶液有溶质和溶剂组成,常见的溶剂为水;故答案为:溶质;水(或汽油等,答案合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组成,溶液分为溶质和溶剂.17.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20℃时,在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3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g未溶解,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饱和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向烧杯里加入20g水,从生活经验判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可能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起溶解作用的叫溶剂;在20℃时,在盛10g水的烧杯中加入3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g剩余,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饱和溶液,因为有1g剩余固体,也说明在该温度下,10g水中最多能溶解2g溶质;若温度不变,继续向烧杯里加入2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因为20g水中最多能溶解4g溶质.【解答】解:在20℃时,在盛10g水的烧杯中加入3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g剩余,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饱和溶液,因为有1g剩余固体,也说明在该温度下,10g水中最多能溶解2g溶质;若温度不变,继续向烧杯里加入2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因为30g水中最多能溶解6g溶质;故答案为:饱和;不【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还考查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基础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知识点,并理解应用.18.物质溶解的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是因为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解过程的吸放热现象和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溶质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是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是因为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故填:吸收;放出;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点评】掌握常见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19.请将下面A选项中与B选项中相关说法的序号,填在B项中对应的横线内.A项:a.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b.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d.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e.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B项:①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e②碘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b③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a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d⑤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c.【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普通用卷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普通用卷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取少量液体B. 取用固体粉末C.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溶液D. 给液体加热2.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 石灰石B. 硝酸铵C. 烧碱D. 食盐3.下列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 取固体药品B. 称量固体药品C. 量取液体体积D. 溶解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乳浊液的是()A. 沙子B. 食盐C. 面粉D. 橄榄油5.下列与人关系密切的四种液体中,属于溶液的是()A. “伊利”纯牛奶B. “娃哈哈”矿泉水C. 肥皂水D. 血液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 牛奶B. 豆浆C. 冰水D. 糖水7.以下是一些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⑤稳定;⑥各部分性质相同。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③④⑤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D. ①③⑤⑥8.在25℃时,向饱和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恢复到25℃时,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质质量不变B. 溶质质量减少C.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9.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在记者会上透露,75%医用酒精可以有效消灭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75%医用酒精中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B. 75%医用酒精中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没有间隔C. 75%医用酒精中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D. 75%医用酒精具有挥发性,使用时要避免接触火源10.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植物油B. 硫酸铜C. 高锰酸钾D. 食盐二、填空题11.鸡汤是一道传统的汤菜,向来以美味著称。

制作原料主要有鸡、水、调料等。

烹饪前,在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葱、姜、盐、料酒等调味品。

这些调味品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有______。

12.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1)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酱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3)烹煮后的油锅很难用水洗干净,加点洗洁精就能轻而易举地洗掉,这是因为______.13.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溶液的形成
一、单选题
1.在密闭、隔热的条件下,向装有水的保温瓶胆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下降,则这种物质可能是( )
A. 生石灰
B. 氢氧化
钠 C. 食
盐 D. 硝酸铵
2.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番茄汁
B. 矿泉
水 C. 牛
奶 D. 蒸馏水
3.下列常用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蔗
糖 B. 白
醋 C. 芝麻
油 D. 食盐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
钠 B. 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C. 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
液 D.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
5.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
A. 氢氧化钠
B. 氯化
钠 C. 浓硫
酸 D. 硝酸铵
6.在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后,则()
A. 晶体减少
B. 浓度增
大 C. 晶体质量不
变 D. 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饮料种类越来越丰富。

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豆浆
C. 冰
水 D. 雪碧
8.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
污 B. 用稀硫酸除铁锈
C.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
污 D. 用食醋除去水垢
9.可证明一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
A. 蒸发掉1 g水,有少量固体析

B. 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 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D. 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10.下列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 用水洗去手上的污
渍 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
碘 D. 用明矾净化黄泥水
11.属于溶液的是()
A. 汽水
B. 蒸馏
水 C. 牛
奶 D. 豆浆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
剂 B.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
的 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二、填空题
13.请根据如表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溶液②的质量为________ g,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14.下列物质溶于水放热的是________ .A.Ca(OH)
B.CaO C.NaOH D.________
2
15.某5克物质(不含结晶水)溶于10克水中,得12克溶液,则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克.
16.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5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gNaOH、NaCl、NH4NO3固体,振荡.(1)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________ 溶液,这是因为________ .(2)装有NH4NO3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