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理和复习教案青岛版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会读、会写比,认识比的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过程]1.复习。

出示一组题,要求学生逐题列式计算。

(1)书法小组有男生6人,女生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火车4小时行2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求速度:240÷4=60(千米)(3)买3支钢笔用6元,每支钢笔多少元?求单价:6÷3=2(元)教师小结:以上三道题,可以列出四个算式,观察以上四个算式,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像这样存在相除关系的两个数,在实际应用当中,还经常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这就是“比”。

什么是“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教学意图:先从与新知识有密切关系的旧知识入手,复习同类量相除、不同类量相除的内容,为学习比的意义做必要的准备,从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比,理解比的意义。

(利用上面复习中的题目)①要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用6除以5,我们可以说成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比5。

②要求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用5除以6,可以说成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5比6。

③240除以4可以说成是几比几?240比4是谁和谁的比?(240除以4可以说成240比4。

240比4是路程与时间的比。

)④6除以3是谁与谁的比?总价和数量的比是几比几?总价和数量的比表示什么?(6除以3是总价与数量的比,为6比3。

总价与数量的比表示单价。

)小结:两数相除可以写成什么形式?(两数相除可以写成比的形式。

)⑤2除以7可以写成几比几?7除以2呢?(2除以7可以写成2比7,7除以2可以写成7比2。

)⑥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提问:工作效率可以写成谁与谁的比?回答:工作效率可以写成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

4.1.1《比的意义》(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4.1.1《比的意义》(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4.1.1《比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2.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3. 比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比的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的意义。

例如: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重量等。

2.新课导入通过讲解比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比的定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叫做比。

3.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讲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

1)比与除法的关系比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除法运算,比的两个数相除,就是它们的比。

例如:a:b = a÷b2)比与分数的关系比可以表示为分数的形式,比的两个数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

例如:a:b = a/b4. 比的应用通过讲解比的性质和应用,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

1)比的性质比的两个数相乘或相除,比的大小不变。

例如:a:b = (a×c):(b×c) = (a÷c):(b÷c)2)比的应用比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如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重量等。

5. 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比的概念的理解。

6.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解清楚比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同时,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2.能够运用比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和实践的热情;2.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比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同比、反比、比的分离及其应用等。

2. 教学步骤(1)导入和预习教师准备比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比的现象,引出比的概念。

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点,做好预备知识。

(2)讲授比的概念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比的概念,并交替示范同比和反比。

(3)掌握比的性质在讲解比的基本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比的性质,包括同比、反比、等比、基准比例和不等比等。

(4)巩固比的应用教师利用课堂互动和分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比的应用习题,激发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1.让学生灵活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比的概念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课堂讲授法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明确比的性质和应用方法,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小组合作法设计具体问题,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并应用比的知识。

5. 教学手段(1)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展示图片和课件,辅助教学。

(2)白板和黑板用于讲解和练习。

(3)教材、练习本用于教学和练习。

三、教学评价1. 教学方式教师以引导为主,注重鼓励和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评价方法对于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团队协作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四、教学延伸1. 作业布置对于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师生互动的讨论,并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作业。

比的意义(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意义(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意义(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材分析本文的内容将主要围绕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中的“比”的概念展开,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刻认识“比”的概念以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

2.能够使用比来描述不同的物体或现象。

3.能够对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物体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比的概念。

2.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

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或现象,来理解比的概念和应用。

2.比较法。

通过对不同物体的比较,来加深学生对比的理解。

3.实例分析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深入学生对比的理解。

五、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1.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的物体或现象,让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如:通过展示两个相同大小的球,让学生发现两个球在大小上没有任何区别。

1.2 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看看有没有什么工具或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来描述这两个球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学习比的概念,解释“比”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构建比的整体概念。

1.3 确立概念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对比的概念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并理解比的含义和作用。

2. 比的应用2.1 比的基本形式介绍比的基本形式,包括整比和部分比,并举例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 比的比较通过比较一些不同的物体或现象,来加深学生对比的理解。

例如:比较不同大小的物品、不同形状的物品和不同用途的物品等。

2.3 比的判断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对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物品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或现象,让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看看有没有什么工具或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来描述这两个物体之间的不同之处,然后引出比的概念。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比的基本性质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2. 比的基本性质3. 比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的基本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的概念。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比较大小、比较长短等情况?这些比较其实就用到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概念。

2. 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讲解比的定义: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

- 讲解比的表示方法:比可以用分数线表示,如a:b(a比b)。

-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 反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c/d。

- 比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 比的倒数性质:如果a:b=c:d,那么b:a=d:c。

-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3. 比的应用- 讲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比较速度、比较价格等。

-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 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应用规律。

4. 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强调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比,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了比的概念,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比的基本性质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一、比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性比的基本性质是数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更加方便地进行计算和推理。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律。

2. 教学难点: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具、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的概念。

例如: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重量等,引出比的含义。

2. 探究新知(1)比的含义:两个数相除,叫做比。

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2)比的性质:比的大小不变,当两个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时。

(3)比的运算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的大小不变。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比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律。

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1. 是否达到教学目标: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使之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检查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确保学生掌握比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律。

4. 教学氛围是否融洽: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5. 教学效果是否显著: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和复习教案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和复习教案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理和复习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的意义的复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比的作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复习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写出比,并能简单解释比的含义。

2. 比的基本性质:复习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的前项和后项乘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运用。

难点:比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比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比的意义。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和性质解决问题。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意义的复习,发现并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2. 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比的作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比的概念和性质。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相关知识点。

2. 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讲解和练习。

3. 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和课件,方便学生复习和理解。

八、教学反馈:1. 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人体的奥妙—比信息窗1 人体中的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42页,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各部分的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2、在探索比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了解人体中有关数据比的奥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铺垫引入课前让大家测量了自己身体各部分的长度,谁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自己的测量数据)老师查阅了有关赵凡同学身体高度的一些资料,我们来了解一下好吗?(出示情景图)(学生独立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交流时,教师可把求差、求倍数两类问题分类板书,边板书边让学生口头列式解答)像这样求赵凡的腿长是臂长的几倍或者求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都可以用“比”来表示。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比。

(板书)二、自主实践,探求新知(一)探究同类量的比1、求赵凡的腿长是臂长的几倍,96÷72还可以说成赵凡的腿长与臂长的比是96 :72,同样赵凡的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72÷96还可以说成是赵凡的臂长与腿长的比是72 :96。

根据刚才的理解,你觉得前面提出的问题中,哪些还可以用比来表示?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运用。

2、不管是臂长与腿长的比,还是头长与身高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二)探究非同类量的比1、一架飞机3小时飞行2400千米。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2400÷3=800(千米)这时候,我们又可以说路程与时间的比是2400 :3。

2、上面的例子如果改为: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飞行2400千米需要几小时?用比又改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说明理由。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试着举几个吗?(学生试举)(三)总结比的意义1、结合前面的例子,谈谈你对比有怎样的理解?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想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和复习教案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和复习教案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理和复习教案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 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比的意义1. 复习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 除法,比= 分数。

二、比的基本性质1. 复习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将复杂的比化简,求比值。

三、比的计算1. 复习比的计算方法:先写出比的各个部分,进行计算。

2. 练习计算比的例子,巩固计算方法。

四、比的应用1. 复习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比较价格等。

2. 练习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与复习1. 总结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复习比的计算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的计算和实际问题,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评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思维能力。

参考教材: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比的扩展与应用1. 讲解比的扩展概念: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 练习解决比例问题,如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七、比例尺的理解与应用1.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 练习计算比例尺,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八、比例的变形1. 讲解比例的变形:比例的倒数、比例的乘法。

2. 练习比例的变形计算,巩固变形方法。

九、比例的应用举例1. 讲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比较价格、制定计划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比的意义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比的意义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比的意义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教案,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讲授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 4.1比的意义,青岛版教材。

我们将探讨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如何求比值。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理解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难点是比与除法关系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黑板、粉笔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入比的概念,例如比较两辆汽车的速度。

2. 讲解:我会用PPT和黑板来讲解比的定义和意义,以及比与除法的关系。

3. 演示:我会通过PPT和黑板上的例题来演示如何求比值。

4. 练习:学生们将进行随堂练习,我会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求比值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求下列比的比值:(1)6:3;(2)8:4;(3)10:5。

答案:2;2;22. 题目:比较下列两组数的大小:(1)3:2和4:3;(2)5:4和6:5。

答案:3:2<4:3;5:4<6: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

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部分,我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运用比的概念,例如比较商品的价格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实际例子来引入比的概念。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实际例子,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比的含义。

例如,我选择了比较两辆汽车的速度。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等。

2.加强理解知识点的内部特征,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类整理,提高学习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感。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上,会熟练的求比值、化简比等。

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感。

【学习过程】一、课前回顾(约5分钟)要求:自己独立完成,组内检查订正答案。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除号相当于(),商相当于();分数与除法的区别:分数是一个(),而除法是一种()。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

二、自主练习1.走入情境问题:我们班的男生女生比例,理解问题根据我班的情况,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问题:?解答方法:2.1、鸡有80只,鸭有100只,鸡和鸭只数的比是(),比值是()。

2、长方形长3分米,宽1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比值是()。

3、小李5小时加工60个零件,加工个数与时间的比是(),比值是()。

4、一本书读了55页,45页没有读,已读与总数的比是(),比值是()。

5、甲数相当于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6、三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三好学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7、白兔只数的与黑兔相等。

白兔与黑兔的比是(),白兔与黑兔的比是()8、若A÷B=5(A、B都不等于0)则A:B=( ):( )若A=B(A、B都不等于0)则A:B=( ):( )2.数学课本43-44页第七题.八题、九题、十一题、十二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学习小结(约2分钟)学习完今节课后,你有哪一些收获? (可谈一谈自己收获的知识、方法、学习感悟等)。

四、课后拓展数学与生活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青岛版,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涉及到教材的第四章第二节。

我将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推导和运用,难点是理解比例的内涵和外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准备好练习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如果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它在2小时内行驶了多远?”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然后,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一些相关的比例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研究比例的运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就是我对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设计。

我相信,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例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这是培养学生兴趣和启发思维的关键。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发现比例的奥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2比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2比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2比的基本性质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了解比的基本性质:相等比的比值相等,比例倒数相等的两对比成比例。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比的基本性质的掌握。

2.比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

2.讲解法。

3.组织讨论法。

4.情景模拟法。

四、教学过程1. 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展示一个装有苹果和橙子的篮子,问学生苹果和橙子的数量谁多?引出比的定义。

2.介绍比的表示方法。

例如,苹果和橙子的数量比为2:3,可表示为2/3或2:3。

2. 比的基本性质1.相等比的比值相等。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例如2:1和4:2是相等比,因为它们的比值相等。

2.比例倒数相等的两对比成比例。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例如2:3和4:6比例倒数相等,因为它们都为2/3。

3. 比的应用能力训练1.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校初中一年级有男生500人,女生600人,男女比例为5:6,求该校学生总数及其中女生的人数。

2.情景模拟训练。

例如,学生们自己编写一组实际问题,然后通过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最后展示在班级上并进行讨论。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

2.课后作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如将概念讲解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组织讨论法以及情景模拟法等。

但是,对于学生的基础掌握程度和学情变化的情况,教师要灵活应对,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比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比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比的基本性质(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定义、性质和比值的计算。

-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的概念。

-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定义- 比是两个数的比较,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 比可以用分数、小数或整数表示。

2. 比的性质- 比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差来确定。

- 如果两个数的差为正数,则第一个数大于第二个数;如果差为负数,则第一个数小于第二个数;如果差为零,则两个数相等。

- 比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来保持不变。

3. 比值的计算- 比值是两个数的比较结果,表示为分数、小数或整数。

- 比值的计算方法是将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就是比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定义、性质和比值的计算。

难点-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的意义。

2. 探究-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 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差来确定,以及比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来保持不变。

3. 讲解与示范- 讲解比的定义、性质和比值的计算方法。

- 通过示例题,示范如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与巩固-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总结比的基本性质,并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青岛版张风云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青岛版张风云

青岛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比”这个字吗?它有什么意义?(播放课件)出示课题,介绍本课内容: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老师问:你看到图片,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一) ppt出示图片教学例题.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情景图,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方法:问题一:赵凡的头部长和身长有怎样的关系呢?问题二:头部长是身长的几分之几?问题三:身长是头部长的几倍?……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开火车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学生做练习)教学第二个例题赵凡3分钟走了330米,她的行走速度是多少?330÷3=110(米/分)路程÷时间 = 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330 : 3出示练习题,学生做做(1)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120天,血小板的寿命只有10天。

写出红细胞与血小板的寿命比。

(2)一架客机3小时飞行2400千米。

写出这架客机飞行路程与时间的比。

什么是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除法中的除数和分数中的分母不能“0”,那么比的后项呢?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想一想,比有怎样的性质?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看比值的变化情况。

举几个例子试一试。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意义》(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比的意义》(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比的意义》(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比的表示方法:用冒号“:”表示,如 a:b。

3.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比的应用。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的概念和应用。

五、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比的意义。

3. 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比的概念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测试成绩:通过定期测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比的概念。

2.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比的概念–基本概念:比的定义、比的性质。

–比的表示方法:用分数表示、用冒号表示。

2.比的应用–计算比例:增加比例、减少比例。

–比例问题:包括物品的价格、重量、长度等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概念和定义。

2.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

2.运用比例思维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1.案例引入法:利用真实案例为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归纳法:通过实例让学生归纳比的相应概念和性质。

3.解决问题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比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与比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这样问:假如这个班有30个人,其中20个是男生,10个是女生,你们知道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吗?2. 检查与讲解(20分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正确理解比的定义和性质。

然后教师通过对比两个物品,让学生掌握比的表示方法。

例如,两本书的价钱分别是20元和30元,如何表示这两本书价格的比例?3. 练习(20分钟)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整理一些实际数据(如学生成绩、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让学生用比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4. 归纳与总结(15分钟)让学生讲解自己所做的练习,通过实例让学生总结出比的相关性质。

例如,a∶b = m∶n,那么a+b和m+n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5. 扩展(15分钟)引入一些选择性扩展内容,例如变化性比例问题,带有小括号的比和比例的性质以及比的应用等内容。

6. 作业(5分钟)布置适当难度的作业,既能够巩固所学内容,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心得本单元以比的概念为导入,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原创】《比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原创】《比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六(3)班男生16人,女生14人,用比说一说人数的关系?
生:可能有:
男生:女生= ( );女生:男生=( )。
男生:全班人数=( );女生:全班人数=( )。
(通过班级人数这个实际情境,用比说一说人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师:对于比各部分的名称谁来说一说。
生回答(师出示课件并肯定学生的回答)。
比的整理与复习
课题
比的整理与复习
课时
使用日期
教学目的
1.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巩固比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3.通过交流整理与复习的不同思路,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比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巩固比的有关知识。
0.25∶1.6=(0.25×100)∶(1.6×100)=5∶32
2、一种足球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制成的,其中黑、白皮块块数的比是3∶5。黑色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
黑色皮块占3份,白色皮块占5份。
3 + 5 = 8
32 ÷ 8 × 3 = 12(块)
32 ÷ 8 × 5 = 20(块)
鼓励孩子质疑、答疑。老师针对一些重点交流提问。
重点一: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化简比的?
重点二: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化简的结果是一个什么?(还是一个比)
生结合学过的内容思考后回答。
重点强调:要化成最简整数比,也就是前项和后项一定是整数并且要互质。
(三)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
1.引导比较。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求比值和现在的化简比来比较一下,它们各自的依据和方法有什么区别,结果有什么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整交流时教师即使填表。




二、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1.判断对错,并说出原因。
1)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6,表示女生比男生少 。
2)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比值不变。
3)加工一个零件,师傅要8分钟,徒弟要10分钟,徒弟和师傅的工效比师4:5。
4)小强身高1米,他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强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5)比的前项增加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增加5。
6)盐占盐水的 ,盐与水的比是1:20。
2.填空:
1)把1.2吨:350千克化简比后是(),它的比值()。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3,这两个锐角分别为()和()。
3)一个比的前、后项互为倒数,其中后项是 ,前、后项的最简比是(),比值是()。
10.把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8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A、4:5 B、5∶4 C、10:8
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独立判断,说出原因。
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4)7.2:0.08化简为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0.35: 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走一段路,甲用了15小时,乙用了10小时,甲与乙所行时间的最简比是(),甲与乙行走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梳理归纳,形成网络。
1.用喜欢的方式整理比的有关知识。
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比的意义-----求比值
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师:对于这部分知识,你认为要提醒学生注意什么?
师:比的基本性质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
(类推的方法)
2.师:讨论哪些知识之间有联系?哪些知识之间有区别?你还能联想到什么知识?用表格的形式整理。
如1)已知四二班有学生72人,男女各多少人?
2)已知四二班有男生45人,全班有多少人?
3)已知男生比女生多9人,四二班有学生?
三、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独立选择,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交流。
独立选择,集体订正。




2)与0.25:0.45比值相等的比是()。
A、2.5:45 B、5:0.9 C、1:1
3)一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16 B、60 C、30
4.比的应用。
四二班男工与女工的比是5:4,-----,-----?
想一想,补充什么条件,提出什么问题?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理和复习
课题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理和复习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等内容的回顾整理,沟通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提高归纳、整理知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交流不同思路,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教学
重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5本作业本共7.5元,总价与数量的比是(),比值是(),这个比值表示()。
7)大圆的半径与小圆的直径相等,大圆与小圆周长的比是(),大圆与小圆面积的比是()。
8)一块三角形菜地,边长的比是4:3:5,周长是168米,其中最长的边长是()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9)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其中最大内角是()度,这是()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