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龙区间中常洪水与暴雨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区域性暴雨特性分析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区域性暴雨特性分析

Re i na i so m a a t r si s An l i n He Lo g Re c o h i l a he f g o lRa n t r Ch r c e itc a yss o - n a h ft e M dd e Re c s o
t lo Ri e he Ye l w v r

要: 利用泰 森 多边形 法, 借助于计算机信 息处理技 术, 筛选 出黄河 中游河龙 区间 15 -2 0 9 2 06年 2 3个 区域性暴 雨过 4
程 , 其 日大于 2 nI 大于 5 i 降水 范围分别超过 2万、 按 51T或 T 0ml l 1万 k m 及持 续 日数情 况, 分为 大面积暴雨、 小面积暴 雨、
Ab t a t s r c :Usn h e s n p lg n meh d a d c mp t r i fr t n p o e sn e h o o y il r o tt e Yel w Rie - o g r a h 1 5 o i g T i se o y o t o n o u e n o ma i r c s i g tc n lg ,f t u h lo v r He L n e c 9 2 t o e
2 0 2 3rgo a ris r rc s , h a f ana a rae a 5 m 0 6, 4 e i l antm p o es ted yo i l w sgetr h n2 m, 0 mm o rae ri a era ho oeta 0, 0 k n o r fl t 5 r etr an l i t ec f r h n2 0 m , g f ln h m 0
L ig,GA0 hidig,S EIM n Z — n ONG e— ua W ih

河流洪水情况分析报告

河流洪水情况分析报告

河流洪水情况分析报告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撰写一份关于河流洪水情况分析的报告。

请注意,由于篇幅限制,以下只是部分内容,具体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河流洪水情况分析报告1. 简介洪水是指河流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或溢出河岸的自然现象,其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本报告对我国河流洪水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帮助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洪措施并保障公众的安全。

2. 洪水成因洪水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降雨情况等。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不规律性增加,洪雨频发,降水集中和暴雨等现象更加突出,从而增加了洪水的发生概率和规模。

3. 洪水影响洪水对经济、农业和生态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首先,洪水会破坏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和建筑物,给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很大阻碍。

其次,洪水会对农田造成严重破坏,农作物受淹、土壤侵蚀等问题导致农业产量下降。

此外,洪水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导致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

4. 洪水防控措施针对洪水的威胁,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洪措施。

首先,加强河流治理,清淤、疏浚河道,增加河床容积,提高河道排水能力。

其次,建设抗洪堤坝,修建或强化沿河的堤坝体系,提高堤坝的防洪承载能力。

此外,还应加大对洪涝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力度,及早发布洪水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

5. 实例分析以某省某河流为例,分析其近年来的洪水情况。

通过对历史洪水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洪水在该河流的发生频率和规模逐年增大的趋势。

进一步分析降雨情况和气候变化对洪水的影响,推算未来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危害。

6. 建议与总结针对河流洪水情况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减少水灾风险;加强气象监测,提高气象预警能力,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继续加大投入,提升抗洪系统的综合效能,提高抗灾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7. 结论河流洪水情况的分析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洪措施和灾害应对策略的基础。

暴雨与洪水:水文循环中的极端事件

暴雨与洪水:水文循环中的极端事件

制定洪水风险图,加强洪水灾害的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和自救 能力。
洪水预警与调度
通过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洪水信息 ,合理调度水库、水电站等水利设施 ,减轻洪水灾害。
城市排水系统的改善
老旧管网的改造
对老旧、破损的排水管道进行维 修和更换,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
能力。
雨污分流改造
通过雨污分流改造,将雨水和生 活污水分别处理,减轻排水系统
国际上成功应对暴雨与洪水的案例
总结词
综合治理措施得力
详细描述
某发达国家通过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水库、整治河道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应对暴雨和洪水灾害,减少损失 。
THANKS
暴雨是洪水的主要成因之一,大 量降水可能导致河流迅速涨水, 引发洪水灾害。
02
洪水灾害的程度不仅取决于降水 量,还与地形、土壤湿度、河流 水系特征等多种因素有关。
02
水文循环与极端事件
水文循环的概述
01
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各种形态(固态、 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运动。
02
它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流动等 过程,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暖空气交汇
暖湿空气与冷空气相遇,促使水 汽凝结成云。
气流上升
气流上升将水汽带到高空,形成 云层并逐渐增厚。
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效率高
云层中的水汽迅速凝结并形成大 量雨滴,导致短时间内大量降水

暴雨的预报与监测
气象卫星监测
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暴雨 云团的发展趋势和移动
路径。
雷达观测
通过雷达观测降水强度 和范围,预测暴雨的落
3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雨、洪水、干旱 等。

暴雨对河流和水库的影响:分析暴雨对河流、水库等水文设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暴雨对河流和水库的影响:分析暴雨对河流、水库等水文设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暴雨对河流和水库的影响:分析暴雨对河流、水库等水文设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引言•暴雨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常常导致洪水和水文灾害。

•暴雨对河流和水库产生直接而潜在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暴雨对河流和水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暴雨对河流的影响洪水的形成与影响•暴雨导致河水迅速增加,形成洪水。

•洪水可能导致河道溢出、土壤冲刷、河流破坏等问题。

•洪水还可能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类居民。

沉积物运输和河道侵蚀•暴雨引起的洪水扩大了河床和河岸的水流。

•沉积物由于水流速度的增加而被冲刷出来,沉积在河道中。

•河道的侵蚀可能导致水位的升高和河道的狭窄。

水质污染和监测•暴雨会导致河流中的污染物被冲刷到水中。

•这些污染物可能包括农业和工业废弃物、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等。

•监测和管理河流的水质是防止暴雨对水生态系统的进一步破坏的关键。

暴雨对水库的影响洪水管理•暴雨导致水库水位上升,可能超过水库的容量。

•水库管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如泄洪等,以防止水库溃坝。

•合理的洪水管理是确保水库安全的重要步骤。

沉积物管理•暴雨引起的洪水常常带来大量的沉积物。

•沉积物会在水库中沉积,并可能影响水库的存储能力和水质。

•水库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清理沉积物,以确保水库的正常功能。

水质调控和处理•暴雨会带来大量的污染物,可能导致水库的水质下降。

•水库管理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水质调控和处理,以保持水库水质的良好状态。

•这包括过滤、消毒和监测等措施。

应对暴雨的策略河流管理•建立有效的水文观测和预警系统,以便能够及时应对暴雨导致的洪水。

•修复和加强河道和河岸的防洪设施,以减少洪水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以防止暴雨引起的水质污染。

水库管理•建立完善的水库调度和管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减缓洪水的冲击。

•定期清理水库中的沉积物,以确保水库的正常存储能力和水质。

•加强对水库水质的调控和处理,以保持水库水质的良好状态。

综合管理和防灾减灾•综合管理包括水文观测、预防性维护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河北省“12·7”暴雨洪水与历史暴雨洪水的分析比较

河北省“12·7”暴雨洪水与历史暴雨洪水的分析比较
性 强 3 . 洪峰 流 量 比较
是 同站 点短 历 时 暴 雨 比较 在保 定 市 大
清 河 北 支 拒 马 河 流域 选 取 了王 安 镇 等 9个 雨 量
口 刘 华
站资料 . 比较 发 现 : “ l 2 ・ 7 ” 短历 时 ( 小于 2 4 h ) 最
大降雨 量均 超过 了“ 6 3 . 8 ” 和“ 9 6 . 8 ” 暴雨. 有 的
量超过 了“ 6 2 . 7 ” 和“ 7 7 . 8 ” 暴雨 . 其中, 蓝 旗 营 站
彦 站 为 有 资 料 记 载 以 来 的最 高历 史 记 录 :在 承 德
洪 峰 流 量较 大 . 其 他 河 流 洪 峰 流 量相 对偏 小 。紫
荆关站“ 1 2 . 7 ” 洪 峰流量小于 1 9 6 3年 . 为 建 国 以
没 有 超 过 大 水 年 的暴 雨 中 心 降 雨 量 :蓟 运 河 水
8 ” 以来 最 大 一 次 暴 雨 洪 水 过 程 。保 定 北 部 、 廊 坊
北部 、 承德 南部 、 唐 山北部 降特 大暴雨 , 暴 雨 中 心王安镇降雨量 3 7 8 mm ( 最大 6 h降 雨 量 2 7 4 . 6
mm. 约为 2 0 0年 一 遇 ) 。暴雨引发 大清河 、 北 三 河、 滦河水系部分河 道发生较大洪水 , 大 清河 水 系 拒 马 河 紫 荆 关 水 文 站 洪 峰 流量 2 1 6 0 mT s . 北 三
河 水 系 青 龙 湾 减 河 土 门 楼 水 文 站 最 大 流 量 1 0 9 0 m 7 s . 滦 河 水 系澈 河 蓝 旗 营 水 文 站 洪 峰 流 量 l 8 9 0 m s .均 为 2 0年一 遇 洪 水 。 因此 ,通 过 对

河流水位变化与洪水灾害

河流水位变化与洪水灾害

河流水位变化与洪水灾害河流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饮用水、灌溉水和发电等重要用途。

然而,河流的水位变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洪水灾害频发的地区。

本文将探讨河流水位变化与洪水灾害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河流水位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降雨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当大量降雨超过土壤的渗透能力时,水分会迅速流入河流,导致水位上升。

此外,融雪和冰川融化也会增加河流的水量。

气候变化对河流水位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剧,降雨模式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更频繁和更严重的洪水。

河流水位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洪水是最常见的河流水位变化现象之一,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洪水可以摧毁农田、房屋和基础设施,造成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

此外,洪水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河流的水位上升会淹没沿岸湿地和鱼类的繁殖场所,破坏生物多样性并影响食物链的平衡。

为了应对河流水位变化带来的洪水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河流水文数据的监测和预测。

通过收集和分析河流的水位、流量和降雨等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河流水位的变化趋势,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河道的管理和维护。

清理河道中的杂草和垃圾,确保河流的畅通,减少水流的阻碍,有助于减轻洪水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建设护岸和堤坝等措施,以防止洪水侵袭。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应对河流水位变化带来的洪水灾害。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河流的水位和流量,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洪水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制定洪水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以便在洪水来临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行动。

总之,河流水位变化与洪水灾害密切相关。

了解河流水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测、河道管理和维护,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河流水位变化带来的洪水灾害,保护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2012.07”暴雨洪水特性简析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2012.07”暴雨洪水特性简析

・154・建筑知识水利水电Architectural Knowledge 黄河河口镇~龙门区间位于黄河中游区上段,简称河龙区间(以下简称本测区)。

本测区是黄河三大洪水来源区之一。

[1]2012年7月下旬,本测区发生了3次强降雨过程,受强降雨影响,区间发生了3次明显的洪水过程。

测区多条支流发生洪水,其暴雨量级之大,支流形成洪水过程之多,为多年来所罕见。

1 2012年7月下旬暴雨洪水过程1.1 第一次暴雨洪水1.1.1 雨情。

7月20~21日凌晨,本测区出现入汛以来第一次强降雨过程。

降雨主要集中在窟野河、清水川、皇甫川、孤山川、县川河、偏关河和黄河干流府谷河段等区域。

暴雨中心次降雨清河二道河湾站217.3mm 。

1.1.2 洪水情况。

7月21日的强降雨致使窟野河、皇甫川等支流和黄河干流相继发生洪水。

皇甫川皇甫站21日10:48洪峰流量4720m 3/s ;黄河府谷站12:24洪峰流量4180m 3/s 。

支流孛牛川新庙站21日09:24洪峰流量2110m 3/s ;神木站14:18洪峰流量2100m 3/s ;孤山川高石崖站21日15:00洪峰流量805m 3/s ;窟野河王道恒塔站16:24洪峰流量644m 3/s ;温家川站18:48洪峰流量2050m 3/s 。

干流吴堡站22日8:30洪峰流量4440m 3/s 。

1.2 第二次暴雨洪水1.2.1 雨情。

7月26日18时起到27日14时,本测区出现第二次强降雨过程,降雨主要集中在佳芦河、清凉寺沟、湫水河一带。

暴雨中心佳芦河申家湾站次降雨221.2mm 。

1.2.2 洪水情况。

本次强降雨致使府谷至吴堡区间秃尾河、佳芦河、清凉寺沟、湫水河等支流和黄河干流发生洪峰。

秃尾河高家川站27日5:54洪峰流量765m 3/s ;佳芦河申家湾站27日9:00洪峰流量1680m 3/s ;清凉寺沟杨家坡09:42洪峰流量1020m 3/s ;湫水河林家坪站12:36洪峰流量1400m 3/s 。

黄河河口镇至龙口区间洪水特性分析

黄河河口镇至龙口区间洪水特性分析

暴 雨 下 , 致 超 渗 产 流 , 上 该 地 区 坡 陡 谷 深 , 流 导 加 支 密布 , 容 易 形 成 暴 涨暴 落 、 势 凶猛 的 突 发性 高 含 很 来
6 0 m。s 7 0 0 / 的 5场 次 洪 水 ( 照 不 同流 量 级 别 ) 行 了 统 计 分 析 。 得 出 了河 龙 区 间 Q> 6 0 m。s的 洪 水 按 进 00 / 来 源 、 本 组 成 , 内 分 配 以及 区 间 内 不 同 区 段 洪 水 的 遭 遇 等 基 本 特 性 。 究 河 龙 区 间 洪 水 的 基 本 特 性 , 基 年 研 对于提 高该 区间洪水测 验精度 和黄河 下 游的防汛 有着重要 的意 义 。 关 键 词 : 水 特 性 ; 水 遭 遇 ;河 龙 区 间 洪 洪
( . drlg n ae su csBu e uo M i d eY l w v r 1 Hy oo y a d W trReo re ra f d l el Rie ,YRCC, n h n o Jiz o g,Sh n i0 0 0 a x 3 6 0,C ia;2 H y d hn . dr o ra f gy Bu e u o YRCC,Zh n h u,Heun 4 0 0 e gz o ra 5 0 4,Chn ia) Ab t a t:Ba e n sr c s d o hy r o c ld t fo d olgia a a r m He o he t Lon k uz n o gme e c n r a h,t s pa r a a ys s 5 lo hi pe n l e 7 fo d e e t fLon v n so gme d olgia t ton i lo rv r,w h c r r ha 0 ub cm e e r s c nd. n hy r o c l a i n yel w i e s i h a e mo e t n 60 0 c i t rpe e o

黄河河龙区间输沙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

黄河河龙区间输沙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

第29卷第3期2022年6月水土保持研究R e s e a r c h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V o l .29,N o .3J u n .,2022收稿日期:2020-03-29 修回日期:2020-05-17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资助项目 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水沙变化的时空尺度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 (41471094);国家优秀青年科学资助项目 半干旱区土壤 水文 植被相互作用 (41822103) 第一作者:宁珍(1991 ),女,北京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侵蚀㊂E -m a i l :n i n gz h e n 1991@f o x m a i l .c o m 通信作者:高光耀(1984 ),男,湖北仙桃人,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水文㊂E -m a i l :g y ga o @r c e e s .a c .c n 黄河河龙区间输沙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宁珍1,2,高光耀1,2,傅伯杰1,2(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 要:黄河中游河口镇 龙门区间(河龙区间)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㊂近年来黄河输沙量急剧变化,为了识别黄河输沙量变化的原因,基于河龙区间15个流域1961 2017年的输沙和降雨数据,分析了研究时段内输沙模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时间,定量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输沙减少的贡献率㊂结果表明:研究区内15个流域的输沙模数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突变时间集中在80,90年代㊂降雨减少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增加共同导致了输沙模数的下降,在多数流域,人类活动是导致输沙模数减少的主要因素,80年代后急剧增加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减缓了流域产沙㊂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恢复及水沙调控提供决策支持㊂关键词:河龙区间;输沙模数;降水变化;归因分析中图分类号:S 1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09(2022)03-0038-05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A t t r i b u t i o nA n a l ys i s o f S e d i m e n tY i e l d C h a n g e s i nH e l o n g R e gi o no f t h eY e l l o wR i v e r N I N GZ h e n 1,2,G A O G u a n g y a o 1,2,F U B o ji e 1,2(1.S t a t e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U r b a na n dR e g i o n a lE c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fo rE c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S c i e n c e s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00085,C h i n a ;2.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00049,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S e d i m e n t d i s c h a r g e 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h a sc h a n g e dr a p i d l y i nr e c e n t y e a r s .I t i so f g r e a t s i gn i f i -c a n c e t o i d e n t i f y t h e c a u s e s o f t h e v a r i a t i o no f s e d i m e n t d i s c h a r ge i n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f o r t h e f o r m u l a t i o no f w a t e r s h e dm a n ag e m 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 .H e k o u zh e n -L o n g m e n r e gi o n (H e l o n g r e g i o n )i n t h em i d d l e r e a c h e s o f t h e Y e l l o w R i v e r i s t h em a i n s o u r c e a r e a o f s e d i m e n t y i e l d .B a s e do n t h e s e d i m e n t y i e l d a n d p r e c i pi t a t i o nd a t a o f 15b a s i n s i n t h eH e l o n g r e g i o n d u r i n g 1961 2017,w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t r e n d a n d a b r u p t c h a n ge t i m e of s p e c i f i c s e d i m e n t y i e l dd u r i ng th e s t u d yp e ri o d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 i d e n t i f i e d 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 s o f c l i m a t e c h a n g e a n dh u m a na c t i v i t i e st os e d i m e n t t r a n s p o r tr e d u c t i o n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 t h es pe c if i cs e d i m e n t y i e l do f t h e 15b a s i n s i n t h e s t u d y a r e a p r e s e n t e da s ig n i f i c a n t d o w n w a r d t r e n d ,a n d th e a b r u p t c h a n g e ti m e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i n t h e 1980s a n d 1990s .T h e d e c r e a s e o f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a n d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s o i l a n d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m e a s u r e s l e dt ot h ed e c r e a s eo f s pe c if i cs e d i m e n t y i e l d .H u m a na c t i v i t i e s i n m o s tb a s i n sa r e t h e m a i n f a c t o r l e a d i ng t oth ed e c r e a s eo f s p e ci f i cs e d i m e n t y i e l d .T h es h a r p i n c r e a s e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 m e a s u r e s a f t e r t h e1980sh a de f f e c t i v e l y s l o w e dd o w nt h es e d i m e n t y i e l d .T h i ss t u d y a t t e m pt st o p r o v i d e 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 s u p p o r t f o r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a n dw a t e r a n d s e d i m e n t r e gu l a t i o n i n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 b a s i n .K e y w o r d s :H e l o n g r e g i o n ;s p e c i f i c s e d i m e n t y i e l d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c h a n g e ;a t t r i b u t i o na n a l y s i s 河口 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段,区间内植被稀疏㊁暴雨密集㊁土壤质地疏松,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1]㊂河龙区间面积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5%,贡献了三门峡以上黄河泥沙量的90%[2]㊂流域产沙量主要取决于降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黄河中游实施了大规模的梯田㊁造林㊁坝地等水土保持措施,1999年更是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大型生态修复工程[4]㊂此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龙地区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即潜在蒸散发增加,降水量减少)[5]㊂在降雨减少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近60a来河龙区间产沙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平均每年减少3.3%[6]㊂Z h a n g等[7]指出,气候干旱㊁工程措施和植被增加共同作用导致了1950 2008年黄土高原的产沙量显著减少㊂高海东等[8]以河龙区间为研究对象,认为植被恢复是2000 2017年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㊂胡春宏等[9]以黄河中游为研究区域,发现在极端降雨事件中,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地区比未实施地区的输沙模数减少了75%㊂王飞等[10]发现在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对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程度有一定差异㊂分析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泥沙变化的特征和原因,不仅对黄河可持续管理至关重要,也可以为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参考[11]㊂目前的研究对黄河泥沙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已有全面的阐述,但对各因素作用大小仍缺乏定量的研究[12]㊂另外,多数研究以河龙区间整体为研究对象,忽略了不同子流域间的对比分析㊂因此,本文选取河龙区间的15个流域,分析1961 2017年输沙模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时间,定量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输沙模数的影响,为黄河治理提供参考㊂1研究区概况河龙区间位于黄河中游上段(图1),地处北洛河以东,吕梁山以西,在东经108ʎ02' 112ʎ44',北纬35ʎ40' 40ʎ34'之间,集水面积约11.2万k m2㊂区域内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以黄土丘陵沟壑区㊁风沙区和基岩出露区为主,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流域总面积的60%以上㊂河龙区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ʎ~15ħ,年均降水量310~610m m㊂区域内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年平均降雨量达590m m,西北部年平均降雨量仅为300 m m[13],年内降雨集中在6 9月,占全年总降雨的60%以上㊂作为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地区,截至2006年底,河龙区间水保措施累计治理面积达418万h m2,为1959年的18倍[14]㊂2数据与方法2.1数据来源输沙量数据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黄河流域水文资料获得,输沙模数根据输沙量数据计算而得,数据时间为1961 2017年㊂降水数据由中国气象科技数据中心(h t t p:ʊd a-t a.c m a.c n/)获得,该数据基于国家级台站(基本㊁基准和一般站)的降水月值资料,由薄盘样条法进行空间插值生成,空间分辨率为0.5ʎˑ0.5ʎ㊂各流域的数据使用A r c G I S软件进行剪裁和计算㊂水土保持措施数据来自冉大川[15]和姚文艺等[16]文献㊂图1河龙区间流域、水文站及气象站点位置2.2方法2.2.1 M a n n-K e n d a 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M a n n-K e n d a l l非参数检验法是判断时间序列数据趋势的重要方法[17],现已广泛应用于水文㊁气象等时间序列的趋势性分析[18]㊂与参数法相比,该方法不考虑样本序列的分布特征,且检验结果不受序列中少数异常值和中断点的干扰,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㊂对于给定的时间序列X(x1,x2, ,x n),统计量S定义如下:S=ðn-1i=1ðnj=i+1sg n(x j-x i)(1)式中:x j和x i表示第j和i年的样本值,且j>i:s g n(x j-x i)=1x j>x i0x j=x i-1x j<x iìîíïïïï(2)统计量S近似正态分布,方差为:v a r(S)=n(n-1)(2n+5)18(3)标准化统计量为:Z=s-1/v a r(S)S>00S=0s+1/v a r(S)S<0ìîíïïïï(4)若|Z|>1.96,则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无趋势的原假设㊂当Z为正值时,表示上升趋势,当Z 为负值时,表示下降趋势㊂趋势度β的公式为:β=m e d i a n(x j-x ij-i),∀j>i(5)β大于0时表示序列呈上升趋势,β小于0时表示序列呈下降趋势㊂93第3期宁珍等:黄河河龙区间输沙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2.2.2 P e t t i t t突变点检验法 P e t t i t t检验是目前广泛用于检测水文序列突变点的非参数方法[20]㊂对于给定的时间序列X(x1,x2, ,x n),划分为x1,x2, ,x t和x t+1,x t+2, ,x n两部分,统计量U t,n计算如下:U t,n=U t-1,n+V t,n(6)V t,n=ðn j=1s g n(x t-x j)(7)式中:t=2, ,n;s g n()函数与M a n n-K e n d a l l检验中相同㊂突变点为|U t,n|最大处:K n=m a x U t,n(8)判断显著性水平的统计量p定义为:P=e x p(-6(K n)2n3+n2)(9) 2.2.3输沙变化归因分析使用 水文法 定量区分降雨减少和人类活动对输沙变化的贡献㊂该方法可以用于确定不同时期水文时间序列的差异㊂根据各个流域的突变时间,将突变时间以前的输沙模数序列划分为基准期,突变时间后的时段为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多的措施期㊂首先建立基准期内降雨与输沙之间的回归方程,然后用此方程估计措施期的产沙量,实测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值代表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其余的部分由降雨变化造成㊂公式如下:S S Y1=f(P1)(10) S S Y'2=f(P2)(11)ΔS S Y L U C C=S S Y2-S S Y'2(12)ΔS S Y P r e=(S S Y2-S S Y1)-ΔS S Y L U C C(13)式中:S S Y为实测输沙模数(t/k m2);P为降雨量(mm);S S Y'为拟合输沙模数,下标1,2分别表示基准期和措施期;S S Y1和S S Y2分别代表基准期和措施期的平均实测输沙模数;S S Y'2代表措施期的平均拟合输沙模数;ΔS S Y L U C C和ΔS S Y P r e分别是措施期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降水变化导致的输沙模数变化量㊂R u s t o m j i等发现黄土高原流域年输沙模数的平方根与年降水量呈线性相关[21]㊂本研究中用此来描述降雨 输沙的关系:S S Y=a P+b(14) 3结果与分析3.1输沙序列趋势分析对1961 2017年15个流域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区内各流域的年平均输沙模数差异较大(表1),范围在730.84~11132.60t/k m2之间,相差15倍以上,15个流域的平均值为6064.66t/k m2㊂MK分析结果显示15个流域的年平均输沙模数都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在-20.74~347.26t/(k m2㊃a)之间㊂表11961-2017年各流域输沙模数的年平均值及M K趋势分析流域观测站年平均输沙模数/(t㊃k m-2)统计量Z趋势度β/(t㊃k m-2㊃a-1)皇甫川皇甫10788.43-5.22*-286.89孤山川高石崖11132.60-6.01*-347.26窟野河温家川8202.03-6.19*-255.18秃尾河高家川4134.06-6.51*-114.26佳芦河申家湾9594.87-5.47*-212.29无定河白家川3350.67-4.61*-66.56清涧河延川7923.09-4.00*-147.90延河甘谷驿6122.40-4.07*-111.16云岩河新市河1257.09-5.80*-30.41仕望川大村730.84-6.56*-20.74湫水河林家坪9196.48-5.11*-222.44三川河后大成3440.22-5.78*-88.79屈产河裴沟6877.29-4.51*-132.14昕水河大宁2760.88-5.93*-89.11州川河吉县4441.47-7.70*-146.55平均值-6064.66-5.93*-179.78注:*表示通过99%显著性检验㊂3.2输沙序列突变点检验使用P e t t i t t检验法对15个流域年输沙模数突变时间和显著性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研究区各流域突变时间主要集中在80,90年代㊂表2输沙模数序列P e t t i t t突变点检验结果流域突变年份统计量p流域突变年份统计量p 皇甫川19960.000云岩河19960.002孤山川19970.000仕望川19830.000窟野河19960.000湫水河19810.000秃尾河19980.000三川河19960.000佳芦河19780.001屈产河19980.004无定河19980.004昕水河19960.000清涧河20020.001州川河19820.000延河19960.0003.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输沙变化的贡献率定量区分降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输沙减少的贡献,基准期各流域输沙模数的平方根和降雨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见表3,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在0.53~ 0.72之间㊂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输沙模数减少的贡献率见图2㊂平均来看,降水和人类活动对输沙模数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37.92%和62.08%㊂在云岩河流域和湫水河流域,降水对输沙模数减少的贡献率大于50%,在其余流域,人类活动是导致输沙模数减少的主要因素㊂位于研究区中部的部分流域中,人类活动对输沙04水土保持研究第29卷模数减少的贡献率较高,如清涧河流域和三川河流域,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均大于80%㊂表3输沙模数的平方根与降雨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流域时段回归方程R2p 皇甫川1961 1996年S S Y=0.58P-4.140.690.000孤山川1961 1997年S S Y=0.6P-5.650.710.000窟野河1961 1996年S S Y=0.53P-2.380.720.000秃尾河1961 1998年S S Y=0.31P+2.260.620.000佳芦河1961 1978年S S Y=0.64P-4.830.720.000无定河1961 1998年S S Y=0.28P+1.140.670.000清涧河1961 2002年S S Y=0.38P-3.410.560.000延河1961 1996年S S Y=0.37P-3.260.610.000云岩河1961 1996年S S Y=0.16P-2.520.600.000仕望川1961 1983年S S Y=0.13P-1.890.530.000湫水河1961 1981年S S Y=0.50P-5.520.650.000三川河1961 1996年S S Y=0.28P-4.350.680.000屈产河1961 1998年S S Y=0.41P-5.040.600.000昕水河1961 1996年S S Y=0.25P-3.720.650.000州川河1961 1982年S S Y=0.37P-5.340.570.000图2降水和人类活动对输沙减少的贡献率3.4水土保持措施对输沙的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采取了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梯田㊁坝地等工程措施和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22]㊂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措施,在蓄水拦沙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河龙区间部分流域淤地坝的多年平均减沙效益可达40%以上[23]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从1999年的31.6%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59.6%[24],植被覆盖能削弱降水对地表的溅蚀和冲刷,被认为是减少侵蚀最有效的措施之一[25]㊂图3为研究区60年代以来水土保持措施统计㊂20世纪80年代之前各项措施的实施速度较慢,但在80年代之后显著加快,水土保持措施的急剧增加可能是流域输沙减少的主要原因㊂1959 2006年,水土保持措施总面积占比由1.28%增加到42.4%,其中造林的增幅最高,由1959年的0.75%增至2006年的29.99%,尤其在90年代后,随着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的实施,区间内造林和种草的面积大幅提升㊂至2006年,研究区总水土保持治理度达39.75%,研究区内面积最大的水土保持措施为造林,面积为2.01万k m2,占所有措施总面积的70.92%,种草㊁梯田和坝地依次占16.14%,11.48%和1.82%㊂图3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比例变化使用15个流域的年代际产沙系数与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百分比做线性回归分析,来分析土保持措施对流域产沙的影响,公式如下:S C=-mA C+n(15)式中:S C为产沙系数(S C=S S Y P)的平均值;A C为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百分比㊂各流域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㊂表4年代际产沙系数与水保措施总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值的回归分析流域回归方程R2p皇甫川S C=-0.64A c+48.810.920.010**孤山川S C=-1.04A c+54.240.860.024*窟野河S C=-0.86A c+40.420.930.008**秃尾河S C=-0.50A c+21.100.990.000***佳芦河S C=-1.19A c+54.340.970.002**无定河S C=-0.37A c+17.190.980.001***清涧河S C=-0.20A c+23.880.280.361延河S C=-0.23A c+18.330.710.073云岩河S C=-0.03A c+2.890.230.417仕望川S C=-0.16A c+3.140.870.021*湫水河S C=-1.27A c+46.900.860.024*三川河S C=-0.28A c+13.500.780.048*屈产河S C=-0.21A c+18.770.430.228昕水河S C=-0.20A c+8.930.690.083州川河S C=-2.69A c+79.920.600.126注:***,**和*分别代表显著性水平0.001,0.01,0.05㊂各流域年代际产沙系数随水土保持措施占比面积增大而下降,共有9个流域通过显著性检验(p< 0.05),决定系数R2范围在0.78~0.99之间㊂共有5个流域(皇甫川㊁窟野河㊁秃尾河㊁佳芦河和无定河)的14第3期宁珍等:黄河河龙区间输沙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决定系数大于0.9,这些流域集中在研究区西北侧㊂与东南侧流域相比,研究区西北侧流域的产沙系数与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占比的相关性更强,水土保持措施在减缓流域产沙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㊂4结论(1)研究区不同流域间年平均输沙模数差异较大,相差15倍以上㊂在1961 2017年,所有流域的输沙模数都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高可达-347.26t/(k m2㊃a)㊂(2)研究区各流域突变时间主要集中在80,90年代,以突变年份划分基准期和措施期,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输沙模数减少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7.92%和62.08%,多数流域中人类活动起到主要作用㊂(3)1959 2006年,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占比由1.28%增加到42.4%㊂迅速增加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减缓了流域产沙,尤其在研究区西北侧,流域年代际产沙系数与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占比相关性较强,流域的产沙系数随水土保持措施占比的增加而下降㊂参考文献:[1]王飞,穆兴民,李锐,等.河口镇到龙门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6):28-32. [2]冉大川.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研究综述[J].泥沙研究,2000(3):72-80.[3]李摇敏,朱清科.20世纪中期以来不同时段黄河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的响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17(5):1-8.[4]邓景成,高鹏,穆兴民,等.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5):63-68.[5] Z h a n g L,Z h a oFF,C h e nY,e t a l.E s t i m a t i n g e f f e c t so f p l a n t a t i o ne x p a n s i o na n dc l i m a t ev a r i a b i l i t y o ns t r e-a m f l o wf o r c a t c h m e n t si n A u s t r a l i a[J].W a t e r R e-s o u r c e sR e s e a r c h,2011,47(12):W12539.[6] G a oG Y,Z h a n g J J,L i uY,e t a l.S p a t i o-t e m p o r a l p a t-t e r n so f t h ee f f e c t so f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v a r i a b i l i t y a n dl a n du s e/c o v e rc h a n g e s o nl o n g-t e r m c h a n g e si n s e d i m e n ty i e l di nt h eL o e s sP l a t e a u,C h i n a[J].H y d r o l o g y a n dE a r t hS y s t e mS c i e n c e s,2017,21(9):4363-4378.[7] Z h a n g BQ,H eCS,B u r n h a m M,e t a l.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c o u p l i n g e f f e c t s o f c l i m a t e a r id i t y a n d ve g e t a t i o n r e s t o r a-t i o no n s o i l e r o s i o no v e r t h eL o e s sP l a t e a u i nC h i n a[J].S c i e n c e o f t h eT o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2016,539:436-449.[8]高海东,刘晗,贾莲莲,等.2000 2017年河龙区间输沙量锐减归因分析[J].地理学报,2019,74(9):1745-1757.[9]胡春宏,张晓明,赵阳.黄河泥沙百年演变特征与近期波动变化成因解析[J].水科学进展,2020,31(5):725-732.[10]王飞,穆兴民,焦菊英,等.基于含沙量分段的人类活动对延河水沙变化的影响分析[J].泥沙研究,2007(4):8-13.[11]W a n g S,F uBJ,P i a oSL,e t a l.R e d u c e ds e d i m e n tt r a n s p o r t i nt h e Y e l l o w R i v e rd u et o a n t h r o p o g e n i cc h a n g e s[J].N a t u r eG e o s c i e n c e,2016,9(1):38-41.[12]穆兴民,巴桑赤烈,Z HA N G L,等.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来水来沙变化及其对水利水保措施的响应[J].泥沙研究,2007(2):36-41.[13]付金霞,张鹏,郑粉莉,等.河龙区间近55a降雨侵蚀力与河流输沙量动态变化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6,47(2):185-192.[14]欧阳潮波,王文龙,田勇,等.60年来黄河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特征及人类活动影响评价[J].泥沙研究,2016(4):55-61.[15]冉大川,柳林旺,赵力仪,等.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水土保持与水沙变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16]姚文艺,徐建华,冉大川.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情势分析与评价[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17]M a n n H B.N o n-p a r a m e t r i ct e s ta g a i n s tt r e n d[J].E c o n o m e t r i c a,1945,13(3):245-259.[18] K a h y aE,K a l a y cS.T r e n da n a l y s i so fs t r e a m f l o wi nT u r k e y[J].J o u r n a l o fH y d r o l o g y,2004,289:128-144.[19] F uGB,Y u J J,Y uXB,e t a l.T e m p o r a l v a r i a t i o no fe x t r e m e r a i nf a l l e v e n t s i nC h i n a,1961 2009[J].J o u r-n a l o fH y d r o l o g y,2013,487:48-59.[20] P e t t r r rA N.A N o n-p a r a m e t r i ca p p r o a c ht ot h ec h a n g e-p o i n t p r o b l e m[J].A p p l i e dS t a t i s t i c s,1979,28(2):126-135.[21] R u s t o m j iP,Z h a n g X P,H a i r s i n eP B,e ta l.R i v e rs e d i m e n t l o a da n d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r e s p o n s e st oc h a n g e si nh y d r o l o g y a n dc a t c h m e n tm a n a g e m e n t i nt h eL o e s sP l a t e a u r e g i o n o f C h i n a[J].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R e s e a r c h,2008,44(7):148-152.[22] G u a n g j uZ,T i a nP,M uX M,e t a l.Q u a n t i f y i n g t h e i m p a c to f c l i m a t e v a r i a b i l i t y a n dh u m a na c t i v i t i e s o ns t r e a m f l o wi nt h em i d d l er e a c h e s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b a s i n,C h i n a[J].J o u r n a l o fH y d r o l o g y,2014,519:387-398. [23]焦菊英,王万忠,李靖,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15(1):78-83.[24] C h e nYP,W a n g KB,L i nYS,e t a l.B a l a n c i n gg r e e na n d g r a i nt r a d e[J].N a t u r eG e o s c i e n c e,2015,8(10):739-741.[25] F a r l e y K A,J o b b a g y EG,J a c k s o nRB.E f f e c t s o f a f-f o r e s t a t i o no nw a t e r y i e l d:ag l o b a l s y n th e si sw i t hi m-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p o l i c y[J].G l o b a l C h a n g eB i o l o g y,2005,11(10):1565-1576.24水土保持研究第29卷。

河流暴涨频发的谷雨水灾

河流暴涨频发的谷雨水灾

河流暴涨频发的谷雨水灾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气之一。

它标志着春天即将进入夏天,也宣告了南方地区雨水增多的时节。

然而,伴随着谷雨的来临,河流暴涨的频发也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本文将探讨河流暴涨频发的谷雨水灾,以及应对措施。

一、谷雨水灾的原因1.气候因素谷雨时节,南方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水汽含量也逐渐增加。

加之季风活动的增强,使得大范围的降水集中到一段时间内,导致雨水量猛增。

当大量雨水倾泻而下时,会引发河流暴涨。

2.地理条件南方地区地势多为丘陵和山地,河流纵横交错。

这些河流在平时水位普遍较低,水势平缓。

然而,一旦谷雨季节来临,降雨过多过强,则会超出这些河流的承载能力,导致河水暴涨。

二、谷雨水灾的影响1.严重洪灾河流暴涨后,极易造成洪灾。

洪水泛滥,触及低洼地区和沿河村庄,导致房屋倒塌、农田被淹、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

洪灾还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2.农田大面积受灾谷雨是农作物种植的关键时期,而暴涨的河流却给农田带来灾害。

洪水淹没农田,造成庄稼受灾和农作物减产,严重影响农民的生计和粮食产量。

三、应对措施为了有效应对河流暴涨频发的谷雨水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利用现代化的气象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密切关注谷雨时节的降雨情况,提前做好水灾预警工作,及时通知相关地区居民,减少灾害损失。

2.加强河道疏浚和治理对于容易暴涨的河道,加强疏浚和治理工作,提高河道的承载能力。

清理河道淤泥和杂草,确保水流顺畅,减少河水暴涨的风险。

3.建设防洪设施在容易受灾的地区,加强防洪设施的建设。

例如修建堤坝和挖掘渠道,以便更好地控制河水的流量和方向,减少洪水的泛滥。

4.加强社会救助和灾后重建在河流暴涨频发的谷雨季节,要加强社会救助工作。

及时组织力量营救被困群众,提供临时安置和饮食救助等帮助。

同时,灾后重建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加大投入,帮助灾区居民恢复生产和生活。

暴雨是否会引起洪水?

暴雨是否会引起洪水?

暴雨是否会引起洪水?一、暴雨的定义和形成机制(300-500字)暴雨,指短时间内降水极为集中和强烈的天气现象。

其形成主要受到大气环流、地理地形、水汽和能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在某些地区,特别是气候湿润的河流流域,暴雨频率较高,容易引起洪水。

1.1 大气环流与暴雨:暴雨通常与稳定的气压系统有关,例如热带气旋、冷锋和锋面等。

这些气压系统能够产生大量的对流云团,使得降雨增强并引发暴雨。

1.2 地理地形对暴雨的影响:地形起伏对暴雨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如山地和陡坡地区更容易形成暴雨,因为其地势上升凝聚气流,导致降水增加,进而引发洪水。

1.3 水汽和能量对暴雨的贡献:暴雨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供给。

高温高湿度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水汽的蓄积,而能量的供应则源于太阳辐射、地表特性以及地气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暴雨与洪水之间的关系(300-500字)暴雨是引发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所有暴雨都会导致洪水。

洪水是指河流或湖泊等水体涨水严重,形成泛滥的自然灾害现象,而暴雨则是洪水的一种主要诱因。

2.1 暴雨引发洪水的原因:暴雨下降的降水量大,短时间内集中,超过地表径流的承载能力,导致地表径流增加,进而使得河流水位上涨。

2.2 影响洪水程度的因素:暴雨引发的洪水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降雨强度、雨水的渗透性、地表覆盖、河道容量等。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洪水的规模和影响范围。

2.3 洪水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洪水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农田农作物造成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如何应对暴雨引发的洪水(300-500字)面对暴雨引发的洪水威胁,我们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减轻洪水的影响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1 强化气象预警:加强对暴雨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民众注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可能。

3.2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增加洪水排涝能力,提高河道和水库的容量,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减少城市内涝的风险,减轻洪水带来的影响。

黄河河口镇—龙门区间年输沙量变化原因分析

黄河河口镇—龙门区间年输沙量变化原因分析
维普资讯
第3 0卷第 8期 20 0 8年 8月




Vo .3 No 8 1 0. .
YELLOW RI VER
Au .,0 g 2 08
【 文 ・ 沙】 水 泥
黄 河 河 1 一 龙 门 区 问年 输 沙 量 变 化 原 因分析 3镇



抖J
和年输沙量的关系 , 以揭示降水量变化 和水利水保 工程对 泥沙
的影响 。
年份
1 河 龙区间降水量变化分析
河龙区间雨量站 网几 十年来 发 生 了较 大 的变 化 , 2 由 0世 纪5 0年代的 10多个发展到现在 的 4 4个 , 0 6 雨量 观测站点密度 的不同将影响到资料 的一致性 。因此 , 尽量保持 统计 站点的 为
% ~ 0 4 41 8 . %… , 引起 了人们极大 的 这 关注: 有人认为 17 90年后 河龙 区 间降水 量 的减少 导致 了产 沙 量的减少 ; 有人认 为 17 9 0年后 水利 水保 工程 等人类 活 动是 产 沙量减少的主要 因素 。笔者 通过 建立 河龙 区 间主汛期 降水 量
收稿 日期 :0 8 0 -5 2 0 — 6 2 基金项 目: 十一五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 0 6 A 0 B 1 0 ) 20B B6 0 — 5 。
图 ( 图 1 , 析降水量变化情况 。 见 )分
由图 1可以看 出: ①逐 年 主汛期 降水 量呈 峰谷 相 间状态 , 有一定 的周 期性 ; ②一般 枯值 出现的历时为 2~ 4年 ; 17 ③ 9 0年 以后 , 枯值普遍 比以前减小 , 时 比以前加 长 ; 0世 纪 9 历 ④2 0年 代 中期 以后 , 枯值 历时 已达 1 。 0年 同时 , 从河龙区间主汛期 逐年代 平 均降水 量 变化过 程 ( 图 2 可 以看 出, ) 河龙 区间逐年 代主汛期平均 降水量呈 减少趋势 。

河流水量与降雨关系的时空变化分析

河流水量与降雨关系的时空变化分析

河流水量与降雨关系的时空变化分析一、引言河流是地球上的血脉,水量的丰缺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活。

了解河流水量与降雨之间的关系,对于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河流水量与降雨的时空变化,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时空变化特征1. 季节性变化河流水量和降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以中国的黄河为例,夏季降雨量较大,河流水位明显上涨,形成洪水;而冬季降雨较少,河流水位相对较低。

这种季节性变化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

2. 年际变化河流水量和降雨还存在年际变化。

长期观测数据显示,河流水量和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有些年份,降雨量较多,河流水位上涨;而有些年份,降雨量较少,河流水位偏低。

这种年际变化可能受到气候变化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3. 空间变化河流水量和降雨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方面,不同河流之间的水量和降雨量有所不同,取决于流域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

另一方面,同一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量和降雨量也可能存在差异,这与河流流向、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三、影响因素1. 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河流水量和降雨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化会导致降雨的时空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河流水量。

气候因素包括气温、风向、湿度等,它们与降雨和河流水位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2. 地质因素地质条件也会影响河流水量和降雨。

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水流速度较快,河流水量相对较大;而平坦地区水量较少。

地质构造的不同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对降雨的补给和河流水量的形成都会产生影响。

3.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河流水量和降雨的影响不可忽视。

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和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都会影响河流水量和降雨分布。

例如,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水源枯竭,降雨的补给能力减弱。

四、未来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河流水量和降雨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有研究表明,未来几十年内,全球降雨量的分布将出现较大的改变,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更频繁的干旱和洪涝。

这将对河流的水量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适应措施。

暴雨是否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

暴雨是否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

暴雨是否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一、暴雨及其影响·暴雨的形成和特点:暴雨是指在很短的时间内,降水量极大的降水现象。

它往往伴随着雷电、狂风和冰雹等天气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和农田等带来不利影响。

·暴雨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暴雨会瞬间增大地表径流,导致地势低洼的地方容易出现内涝;同时,暴雨也会带走土壤中的养分,对农田造成损失。

·暴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暴雨过后,会带走大量的泥沙,导致水流变浑浊,增加水质污染的风险;同时,暴雨也会破坏植被覆盖,加剧了土壤侵蚀的问题。

二、暴雨与河流水位的关系·暴雨对河流水位的影响:暴雨一般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特别是在短时间内短暂而集中的暴雨,往往会引发洪水。

河流水位的上涨会带来河水溢出、冲毁河岸和滨水地带,影响沿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暴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暴雨迅速增大的降水使得地表水径流增加,而且土壤饱和度较高,无法有效吸收雨水,最终导致水位上涨。

·河流水位上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河流水位上涨不仅会给沿岸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困扰,还会引发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破坏河谷地带生态的连续性。

三、应对暴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的措施·强化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通过修建更好的排水系统,加大排水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的风险。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在低洼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减少暴雨的影响。

·构建生态护岸和水生态系统:通过生态护岸和水生态系统的建设,减缓河流流速,增加水位调节能力,降低暴雨对河流水位的影响。

·加强气象预警和监测能力:及时预警暴雨天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减少暴雨对河流水位的不可预测性。

四、结语暴雨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对河流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暴雨天气的预警和防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暴雨对河流水位的影响,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

河流水位变化对洪灾频发的影响

河流水位变化对洪灾频发的影响

河流水位变化对洪灾频发的影响近年来,洪灾频发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洪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了巨大影响。

而洪灾的频发与河流水位的变化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河流水位变化对洪灾频发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首先,河流水位的上涨是洪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河流的水量超过河道的容纳能力时,水便会溢出河道,形成洪水。

而河流水位的上涨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降雨量的增加、雨水的集中和物理地貌等。

降雨量的增加是河流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夏季和梅雨季节,降雨量增加导致水流迅速增加,河流水位瞬间上涨。

物理地貌也是影响河流水位变化的因素之一。

河流流经不同地区,地形地貌有所不同,有些地区可能会存在峡谷或狭窄的峡谷,水流受阻,流速加快,从而导致河流水位的上涨。

其次,河流水位的下降也会对洪灾频发产生影响。

当河流水位下降时,河道的容纳能力减小,一旦发生降水,水流无法迅速排除,容易形成洪灾。

此外,河流水位下降还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地下水补给减少,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要解决洪灾频发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首先,要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文监测站和定期对流域进行水文调查,可以及时获取河流水位、流量等信息,提前预警洪灾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要加大对河道的治理和维护力度。

河道疏浚和河床固定是减少洪灾发生的有效手段,及时清理河道中的杂草、垃圾等物质,维护河道的通畅性,可以避免洪水的形成。

此外,加强河岸的护坡和筑堤工程,可以有效地减少洪灾的发生。

再次,要加强涉水工程的建设。

修建抗洪排涝工程,可以将河水和降雨水快速排除,降低洪灾的风险。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流域管理机制,加强河道和水资源的综合治理,确保洪水安全度汛。

总之,河流水位的变化对洪灾频发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河道治理和维护、涉水工程建设以及建立流域管理机制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洪灾频发的问题,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河流洪水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对策

河流洪水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对策

河流洪水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对策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它的形成和发展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

在本文中,将会探讨河流洪水灾害的成因及可能的防治对策。

一、成因分析1.气象因素气象因素是河流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降水量的不断增加会导致河流的水位上升,超过河床容量,从而引发洪水。

此外,长时间的持续降雨和频繁的暴雨、台风等天气现象也会增加洪水发生的可能性。

2.地形因素地形因素也是导致河流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河流的水流速度过快,将会导致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河床中。

当降雨来临时,泥沙和水的凝聚力变弱,造成水流不畅,从而引发洪水。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同样也对河流洪水灾害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河流的固定化、填埋、消失了河道的自然护堤等行为都会增加洪水带来的危害。

另外,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排水系统的不完善等也会导致洪水不能快速排除。

二、防治对策1.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针对气象因素引发的洪水,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非常重要。

通过持续观测降雨情况、天气变化,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人们做好防洪准备。

2.改善地形环境改善地形环境是减少河流洪水的重要措施之一。

有效的河道清淤和河岸修整可以增加河流的通过能力,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对于防治洪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洪水的容量,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水流得以流通,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4.社会参与和教育宣传加强社会参与和教育宣传是灾害防治的关键。

政府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洪水防治的工作,增强公众对洪水的认识,并提供相应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总结起来,河流洪水灾害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人为因素。

为了减少洪水带来的破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改善地形环境、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社会参与和教育宣传等都是减少洪水带来灾害的有效手段。

最重要的是,减少自然和人为不利因素对河流的影响,提高对洪水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河流水文变化与洪涝灾害研究

河流水文变化与洪涝灾害研究

河流水文变化与洪涝灾害研究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其中洪涝灾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洪水的成因复杂多样,和河流的水文变化密切相关。

因此,对河流水文变化与洪涝灾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是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汇的地方,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水文特征非常复杂,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水温等多个指标。

首先,水位是河流水文研究中的最基本指标之一。

水位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河流的水量变化。

当水位超过了河床的容量时,就会造成洪水,形成洪涝灾害。

其次,流量是衡量河流水文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流量的大小决定着河流的输沙能力和水体的排放能力,也是洪水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含沙量和水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河流的水文特征。

含沙量的增加会导致河流淤积加剧,降低河道的容量,从而增加洪水的风险。

水温的变化则影响着河流中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

二、河流水文变化的原因河流水文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气候变化是导致河流水文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降水量的增加和降水模式的改变,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其次,人类活动也对河流水文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导致了大量地表径流的增加,增加了洪水的发生概率。

此外,过度开发水资源、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也会影响到河流的水文特征。

另外,地质构造和土地形态变化也会导致河流水文发生变化。

地质构造的变化会影响到水体的流动路径和地下水位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河流的水位和流量。

土地形态的改变会导致河道断面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水沙运移的能力。

三、洪涝灾害研究的意义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洪涝灾害研究可以为社会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河流水文变化和洪涝灾害的关系,可以为防洪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降低洪灾对人类社会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洪灾河水的暴涨与泛滥

洪灾河水的暴涨与泛滥

洪灾河水的暴涨与泛滥洪灾是一种自然灾害,通常指由于河流、湖泊、海岸等水域的泛滥,引发的水灾。

洪灾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还会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本文将讨论洪灾河水的暴涨和泛滥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洪灾河水暴涨的原因洪灾河水的暴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

首先,暴雨是引发河水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河水的流量明显增加,使得河流水位迅速上升。

其次,融雪期的来临也是河水暴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气温的升高,雪水开始融化,导致大量水源注入河流,引发河水迅速上涨。

而受到降水、融雪等因素影响,河道水位上升的速度相对较快,造成河水暴涨。

二、洪灾河水泛滥的影响洪灾河水的泛滥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

首先,洪水泛滥会造成人员伤亡。

洪水来势汹涌,常常会冲毁房屋和道路,导致人们无处避险,造成人员伤亡甚至死亡。

其次,洪灾还对农田和农作物造成巨大破坏,导致农民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洪水泛滥还会破坏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给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应对洪灾河水泛滥的措施为了减轻洪灾河水泛滥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规划河流治理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洪能力,减少河水暴涨的风险。

其次,加强河道维护和清淤工作,确保河道通畅,增加河水的流量储存能力,从而减缓河水暴涨的速度。

此外,建设防洪堤坝和抗洪设施也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加强防洪堤坝的建设和维修,提高其抗洪能力,以防止河水泛滥。

同时,建立完善的防洪预警系统,及时向公众发布洪水预警信息,提高人们对洪灾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与此同时,加强洪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洪灾的能力和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结起来,洪灾河水的暴涨和泛滥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形式,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通过加强河道管理和维护、建设防洪设施、加强防洪预警和应急救援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轻洪灾带来的影响,保障公众的安全和生计。

洪水成因分析报告

洪水成因分析报告

洪水成因分析报告1. 引言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理解洪水的成因,本报告将对洪水的成因进行分析和解释。

2. 气候因素洪水的形成和发展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气候因素:•降雨量:洪水通常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降雨导致的。

当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并以雨的形式降下来时,如果降雨量过大,地表无法及时排水,就会引发洪水。

•暴雨:暴雨是降雨量非常大且短时间内集中降落的一种降水形态。

暴雨会导致土壤饱和,降雨超过土壤容量时,水就会积聚在地表上,形成洪水。

3. 地理地质因素洪水的成因还与地理地质因素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地理地质因素:•地形:地形起伏对洪水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山区的陡坡和狭窄的河道容易导致洪水,因为水流速度加快,水流量增加,容易形成洪水。

•河流水系:河流的形状和长度也会影响洪水的发生。

河流交汇处和河道狭窄处容易形成水流阻塞,导致水流倒灌,形成洪水。

•湖泊和水库:湖泊和水库的溢出和堤坝破裂也可能引发洪水。

当湖泊或水库的蓄水量超过其容量时,水流就会溢出,并进入周围的地区。

4. 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也是洪水发生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人类活动因素:•城市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水泥和建筑物会覆盖原有的土地,导致地表积水增加,降水无法迅速渗透,从而增加了洪水的发生概率。

•河道改道:为了开发土地和建设城市,人们经常改变河道的路径。

这种改变可能导致水流的堵塞和倒灌,从而引发洪水。

•水资源管理: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可能导致洪水的加剧。

例如,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影响河流和湖泊的水位,增加洪水的风险。

5. 预防和应对措施为了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我们需要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加强气象监测:及时监测降雨量和天气变化,提前预警洪水的发生,为民众和相关部门提供预警信息。

•建立洪水预警系统:通过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向居民和相关部门发布洪水预警,提醒他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 对编 程 。相对 编程 是指 在加工 轮廓 曲线 上 , 各 线段 用修 改程序 和刀 补 的方 法进 行补救 。
… 1 修改程序 : 原程序 中的 X 3 0 不变 , X 2 3 改为 2 3 . 0 3 , X1 6改 为 X1 6 . 0 4 , 这样一来 , 各 轴 段 均 有 超 系 。也 就是 说 , 相对 编 程 的坐标 原 点经 常 在 变换 , 连 X
国黄 金 内蒙古 矿 业公 司 在开 发我 国第 四大铜 钼 伴 生矿 乌努 格 吐 山铜 钼矿 过 程 中 , 受 铜 钼 分离 技 术 、 经 验 制 约, 在采 剥过 程 中 , 始终 控制含 钼矿 石 的入选 , 以生 产经 营铜精 粉为 主 , 企业 可 持续发 展严 重受 阻 。该 公 司在 铜 钼 分离 技术 攻关 中 , 依据 中国黄金 研究 院 大量实 验 数据 , 决定 颠覆 传 统思维 , 转 变低 浓度 浮 选方 式 为高 浓
而分离完成后的钼精粉含铜量均在 0 . 8 % 以下 , 分离作业回收率达 7 0 % 以上。 钼是一种稀有金属 。 纯金属钼 和钼合金具有强度高 、 耐高温、 耐磨损 、 耐腐蚀等多种优点 , 广泛应用于冶金 、 机械 、 化工 、 军工 、 电光源 、 航空 航天等领域。 钼资源的 自然储藏 , 除专 门的钼矿外 , 常与铜矿伴生; 而铜钼分离技术始终为国际技术难题 。 中
续位 移 时必 然 产生 累 积误 差 ,绝对 编 程 是在 加 工 的 出名义尺 寸 的统 一公 差 0 . 0 6 m m。 全 过程 中 , 均有 相 对 统 一 的 基 准 点 , 即坐 标 原 点 , 故 f 2 ) 改刀 补 : 在 1号刀 刀 补 0 0 1 处输 入 U 一 0 . 0 6 。 累积误 差 较相对 编程 小 。数控 车削 工件 时 , 工 件径 向 3 结束语 尺寸的精度一般比轴向尺寸精度高 ,故在编写程序 综 上所 述 ,经 过上 述 程序 和刀 补双 管 齐下 的修 时, 径 向尺 寸 最好 采用 绝 对编 程 , 考 虑到 加 工及 编 写 改后 , 再调 用 精 车程 序 , 工件 尺 寸一 般都 能 得 到有 效 程 序 的方便 , 轴 向尺 寸常 采用 相 对编 程 , 但 对 于重 要 的保证 。数控车床加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 以上几 的轴 向尺寸 , 最好采 用绝 对编 程 。 种操作方法能有效提高产 品精度 和提高生产率 , 这 f 2 ) 数值换算保证尺寸精度: 很多情况下 , 图样上 些操作 方法 可行性 强 , 而且效 果 明显 。数控 车 削加工 的尺 寸基 准 与编 程所 需 的尺 寸基 准 不一 致 ,故应 先 只是 基 于数 控程 序 的 自动化 的加工 方 式 ,实 际 加工 将 图样 上 的 基 准 尺 寸换 算 为 编 程 坐 标 系 中 的 尺寸 。 过程 中,需要操作者具备较强的程序指令运用能力 按 图标注 尺 寸经 换算 后 而得 到 的编 程 尺寸 ,取 两极 和丰富的实践技能 , 方能编制出高质量 的加工程序 , 限尺 寸平均 值后得 到 的编程 尺寸 。 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精度和提高生产率 ,加工出高质 2 . 3 修 改 程序和 刀补 控制 尺寸 量 的工件 。 数控加工 中, 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现象 : 程序 自 动 参 考文 献 运 行后 , 停 车测 量 , 发 现 工件 尺 寸达 不 到 要 求 , 尺 寸 变 化 无 规 律 。如 用 1号 外 圆 刀 加 工 一 个 尺 寸 3 0 m m、 2 3 mm及 1 6m m 台阶轴 工件 时 ,经粗 加 工 和 半 精 加 工 后 停 车 测 量 ,各 轴 段 径 向尺 寸 如 下 :
摘 自《 中 国选矿 技 术 网》
6 8
王森 : 浅析如何提高数控车床精度技巧
第6 期
( 1 )绝 对 编程 保证 尺 寸精 度 - 编 程有 绝 对 编程 和 的终 点位 置 以该 线段 起 点 为坐 标原 点 而确 定 的坐标
3 0 . 0 6 mm、 2 3 . 0 3 m m 及 中l 6 . 0 2 m m。对 此 , 可采
度浮度方式 , 并对整体工艺流程作了大规模优化改造 , 增加 了浮选机作业容积和精选浮选次数 , 一次性成功
打通 工艺 流程 , 并顺利 产 出合格 钼精粉 ; 经 为期一 个 月试生 产 , 目前 已成 功产 出钼精 粉共 计 1 1 0 t 。经质 量监
测, 各项指标合格且优于设计 , 成品完全具备销售条件 。
【 1 ] 张耀宗. 机械加工实用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 9 9 7 . 【 2 】 广州数控设备厂. G S K 9 8 0 T使用手册. 1 9 9 5 . 收稿 : 2 0 1 3 -0 3 -0 8
我 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克 铜 钼 分 离 技 术 难题
中国黄金 集 团旗 下 内蒙古 矿业 有 限公 司攻 克铜 钼分 离技术 难题 ,产 出的钼精 粉平 均 品位 达到 4 9 . 8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