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大纲

合集下载

2015中国传媒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2015中国传媒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I.语法与词汇 语法: 从词法上能熟练掌握名词、代词、冠词、形容词的性数变化;掌握常用介词、连词、副词和感叹词的用法; 熟练掌握直陈式各种时态的基本用法;掌握条件式现在时和过去时的基本用法;掌握虚拟式现在时和过去时的 用法;掌握主动态和被动态; 从句法上掌握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让步、对立状语从句、后果状语从句、条件状语 从句、比较状语从句等;掌握肯定句、疑问句、否定句、命令句、分词句、不定式句、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 转换、感叹句和无人称句的基本结构。
③710基础法语、711基础俄语选 一
④813欧洲语言文学综合知识
3(1)
第 2 页 共 21 页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211)
01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传播 02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3年 7(2)
第 1 页 共 21 页
拟招人数
学制
9(2)
3年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04 英语播音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
01 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传播 02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8(2)
3年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2014 年招生目录(含人数)
科,突出认知语用学和话语语言学研究,力图通过研究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当代 西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重要流派及其最新发展,探讨英语语言的本质属性。该方向注重从认知语言学的视 角研究语用学;注重运用话语语言学的视角,研究新闻语篇的呈现模式和语篇特色,力求形成研究视野跨学科 性、分析模式多样性的特点。
3.翻译理论与影视译制方向 翻译理论与影视译制方向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翻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语言学、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初试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初试考试大纲

汉语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汉语应用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汉语基础考试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汉语语言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语言学基础2.汉语概况3.现代汉语语音4.现代汉语词汇5.现代汉语语法6.汉字7.古代汉语(二)汉语应用能力汉语应用能力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 辨音和标音能力2. 字形、字义辨别能力及汉字书写规范3. 词汇、语法规范4. 文言文阅读理解(三)汉语语言分析汉语语言分析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语音分析2.词义分析3.语法分析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80分,汉语应用能力40分,汉语语言分析3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80分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判断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选择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汉语应用能力40分语音能力题(标注拼音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10分汉字能力题(改正错别字、汉字书写、选择题、判断题等),共15分语法词汇规范(选择题、判断题等),共5分文言文阅读题(加标点、填空题、选择题等),共10分汉语语言分析30分语音分析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5分词语辨析题,共10分语法分析题(辨别词性、句子分析),共10分病句修改题,共5分五、样卷(见附件一)附件一: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基础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基础综合考试试卷(样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814《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814《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的考核内容包括汉语语音学、普通语言学、新闻学的基础理论,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支撑体系,对将来学习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起着重要作用。

考试偏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查考生的知识架构。

二、考试内容:
(一)汉语语音学部分:
(1)语音的基础
(2)元音和辅音
(3)音节和音节结构
(4)声调
(5)语流音变
(6)轻重音和语调
(7)音位
(二)语言学部分:
(1)对语言的认识
(2)语言的社会功能
(3)语言是符号系统
(4)语音、语法、词义
(5)文字和语言
(6)语言的发展
(7)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不考)
(三)新闻学部分:(关于新闻学研究不考)
(1)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2)新闻及新闻价值
(3)新闻的真实性
(4)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5)新闻自由
(6)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7)新闻职业道德
(8)新闻舆论
(9)媒介批评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考研大纲--新祥旭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考研大纲--新祥旭

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050101文艺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文艺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文艺理论》是文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

它以丰富的古今中外文学实践为基础,探求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

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学的基本理论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两部分。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艺理论的基本概念、命题及思想,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文学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第一部分文学基本理论(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学理论的性质2.文学理论的形态3.文学理论的当代性问题(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文学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论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5.艺术交往论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三)、文学作为活动1.生活活动与文学活动2.文学四要素3.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四)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文学的含义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五)文学创造过程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2.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3.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六)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真: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2.善:情感评价、人文关怀3.美:形式创造(七)文学创造的类型和体裁1.文学作品的类型2.文学作品的体裁(八)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2.文学典型3.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九)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1.叙事性作品2.抒情性作品(十)文学风格1.风格的观念和理论2.风格的类型与价值3.文学风格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及流派风格(十一)、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1.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2.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3.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高潮(十二)、文学批评1.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2.文学批评的模式3.文学批评的实践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一)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1.儒家的文学思想2.道家的文学思想(二)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理论1.《毛诗序》2.汉代对《楚辞》的评论3.曹丕《典论·论文》4.陆机《文赋》5.刘勰《文心雕龙》6.钟嵘《诗品》(三)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理论1.陈子昂与初唐文学理论2.李白、杜甫的文学理论3.白居易的文艺理论4.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5.司空图及唐代诗境理论6.苏轼的文艺思想7.严羽《沧浪诗话》8.元好问与金元文学批评(四)明清时期的文学理论1.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理论2.李贽与公安派的文学理论3.明清小说戏曲理论4.清代前中期的诗文理论5.清代词论(五)近代文学理论1.刘熙载《艺概》2.王国维《人间词话》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初试考试大纲-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初试考试大纲-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出版综合素质和能力”考试大纲I、考查目标“出版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考生的文化常识和知识面以及语言文字表达、逻辑思维和写作等将来从事出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等设备。

三、试卷内容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测试方法。

涉及内容如下:1、文化常识。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知识,以大学本科毕业生应知应会知识为主。

建议分值:50分。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汉语语言文字基础。

包括文字规范、修辞、语法、古汉语、写作等知识。

建议分值:80分。

(1)文字规范汉字常识及使用规范;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及语音规范;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2)修辞词语锤炼;词语活用;炼句;常见句式及其修辞效果;常见修辞格及其综合运用。

(3)语法词的构成;词及词形、词音与词义;异形词、同音词、多音词、异读词;同义词与反义词、单义词与多义词;句子成分;短语;单句与复句。

(4)古汉语通假字与古今字;词的本义与引伸义、古义与今义;实词与虚词;古汉语常见句式;古汉语标点;古汉语今译。

(5)写作能熟悉撰写常用文体,做到文字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笔优美。

3、逻辑基础。

建议分值:20分。

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的基本知识。

四、题型结构题型建议采用选择、简答、改错、写作等形式。

各部分所占分值初定如下: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简答题:2~4题,每题10~15分,共计30~40分,改错题:2-3题,每题15~20分,共计40~50分,写作题,1题,每题50分,共计50分。

III、参考教材:文化常识部分,考生可参考“中国文化史常识”、“自然科学概论”等书籍。

汉语语言文字基础和逻辑基础部分,考生可以参考:《出版专业基础(初级)》(2007年版)(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崇文书局,2007)第五~第九章。

811《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811《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的考核内容包括汉语语音学、普通语言学、新闻学的基础理论,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支撑体系,对将来学习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起着重要作用。

考试偏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查考生的知识架构。

二、考试内容:
(一)汉语语音学部分:
(1)语音的物理、生理、心理、社会基础
(2)元音
(3)辅音
(4)音节和音节结构
(5)声调
(6)语流音变
(7)轻重音和语调
(8)音位
(二)语言学部分:
(1)对语言的认识: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2)语言的社会功能
(3)语言是符号系统
(4)语音(因素、元音、辅音、音响、音位)
(5)语法及语言的结构类型
(6)词义
(7)文字和语言
(8)语言的发展
(9)语言的接触
(10)语言系统的发展
(三)新闻学部分:
(1)关于新闻学研究
(2)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3)新闻及新闻价值
(4)新闻的真实性
(5)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6)新闻自由
(7)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8)新闻职业道德
(9)新闻舆论
(10)媒介批评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2016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古代汉语》 《语音学教程》 《语言学纲要》
《现代汉语》 《计算机操作系统》
王力
中华书局
王理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蜚声
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伯荣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子瀛
西安电子科大
四、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
705 语言学理论
一、名解 隐喻 社会方言 聚合关系 歧义结构 音系学 ) 二、分析题 1、分析音位和音位变体[d-t],[g-k,],[i-u],[A-a],[p-ph] 2、给出三个语言形式,表达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 3、层次分析(中国驻什么大使馆与什么代表就什么问题与他们进行反复沟通协 调。) 4、从语法、语义、语用角度分析《1942》这个电影我看了,我看了《1942》这 个电影了 5、新词语的特点:裸官、团购、元芳体等 6.判断正误并分析原因 (1)冬至与霜降构成方式一样。 (2)单音节词与单纯词一样。 三、简答题
备注
接收推免生比例 或人数:13人左右 接收推免生比例 或人数:2人左右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03语言信息处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 语或203日语③706算法与数据结构④806 综合考试[语言2]
二、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考研复试 分数线
(一)择校预备阶段(12 月底——3 月初):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 确定考研院校专业 、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 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 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 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考研就是给 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 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 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2016年中传艺术硕士考研大纲

2016年中传艺术硕士考研大纲

2016年中传艺术硕士考研大纲凯程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中传MFA考研大纲,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艺术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艺术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各专业方向,其中包括播播音与主持艺术、动漫创作、艺术管理、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市场、媒体策划与运营、电视编导、传媒音乐应用、电视制作、编剧、电影创作等。

《艺术基础》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考试内容为艺术的基本原理。

本考试的特点是基础性强;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当代艺术的热点现象和动态。

二、考试的内容1.概述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基本理论中常见观点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l 艺术的构成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艺术家(artist)-艺术品(work)-观赏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言(语言)-象(形象)-意(意蕴)l 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艺术的本质: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艺术的功能: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认识l 艺术的分类实用艺术,审美艺术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动态艺术,静态艺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综合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l 艺术家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艺术家的修养与能力l 艺术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l 艺术的至境形态艺术意象艺术意境艺术典型l 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内容:主题,题材、情节艺术的形式:语言,结构、技巧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l 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第 3 页 共 7 页l 艺术风格、流派、思潮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l 艺术的接受艺术接受性质与社会环节艺术欣赏的性质、过程及效果艺术批评的观念及效用l 艺术的起源摹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l 艺术的发展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发展与传播媒介的变迁3.参考教材l 推荐教材(任选一本即可)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l 推荐教材的使用方法以上推荐两种教材,考生任选一本即可,基本都能涵盖以上考试范围。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

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基础英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基础英语》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测试考生的阅读、写作、翻译三个方面的技能。

二、考试的内容本考试包括四个部分:语法与词汇、阅读理解、翻译、写作。

测试要求:I.语法与词汇语法:1.能识别词类;区分名词的可数性和不可数性、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基本掌握各种代词的形式与用法、基数词和序数词、常用介词和连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句法功能、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基本句型、冠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动词的主要种类、时态、语态及不定式和分词的基本用法、句子种类、基本句型和基本构词法。

2.掌握主谓一致关系、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句型、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用法、动词不定式和分词的用法、各种时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和构词法。

熟练掌握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倒装句和各种条件句。

3.较好地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如照应、省略、替代等。

词汇:具有良好的外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的积极词汇,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II.阅读理解1.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政治和书评,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

2.能读懂一般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既能理解其字面意义又能理解其隐含意义。

3.能分析上述题材的文章的思想观点、通篇布局、语言技巧及修辞手法。

III.英汉互译汉译英项目要求应试者运用汉译英的理论和技巧,翻译我国报刊杂志上的论述文和国情介绍,以及一般文学作品的节录。

速度为每小时约250-300汉字。

译文必须忠实原意,语言通顺。

英译汉项目要求应试者运用英译汉的理论和技巧,翻译英、美报刊杂志上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论述文以及文学原著的节录。

速度为每小时约250-300词。

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

2016中国传媒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中国传媒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 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如 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 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 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 一点是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 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 答题法”,即 what,why,how。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 词,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必要性,罗列要点,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 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 来。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 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 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 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方法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紧扣理论。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但是条数也不宜 过多,在 5-8 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论述题字数在 1500 左右。用时为 25-30 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 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 30 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但是案 例分析题并不难,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 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先理论后结合案例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要采用“理论——材料分析法”。 第一,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并在答题的第一部 分将理论部分写透。(这是主要的部分)

811《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811《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的考核内容包括汉语语音学、普通语言学、新闻学的基础理论,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支撑体系,对将来学习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起着重要作用。

考试偏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查考生的知识架构。

二、考试内容:
(一)汉语语音学部分:
(1)语音的物理、生理、心理、社会基础
(2)元音
(3)辅音
(4)音节和音节结构
(5)声调
(6)语流音变
(7)轻重音和语调
(8)音位
(二)语言学部分:
(1)对语言的认识: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2)语言的社会功能
(3)语言是符号系统
(4)语音(因素、元音、辅音、音响、音位)
(5)语法及语言的结构类型
(6)词义
(7)文字和语言
(8)语言的发展
(9)语言的接触
(10)语言系统的发展
(三)新闻学部分:
(1)关于新闻学研究
(2)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3)新闻及新闻价值
(4)新闻的真实性
(5)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6)新闻自由
(7)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8)新闻职业道德
(9)新闻舆论
(10)媒介批评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初试考试大纲 .doc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初试考试大纲 .doc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设计艺术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广告设计方向以考核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为主,设计艺术史论方向以考核学生的史论研究能力和专业写作素养为主。

二、考试的内容
以设计创作实践为主要考核重点,以设计史论和中外美术史方面的内容为辅。

考试内容还涉及到对设计界和广告界最新发展问题的关注度及认知度的考察。

1.设计基础:如图形想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等。

2.广告创意:如招贴设计、广告脚本创作等。

(设计艺术史论方向不作要求;广告设计方向重点考查)
3.设计和广告评论:如作品分析、设计批评等。

(设计艺术史论方向重点考查;广告设计方向不作要求)
4.设计史和中外美术史常识
5.设计和广告学科的最新发展问题评述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设计题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含设计创作和卷面问答。

请准备绘画工具。

考试时间:3小时。

806《综合考试[语言2]》考试大纲

806《综合考试[语言2]》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语言2]》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试[语言2]》由“语言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两部分组成。

“语言学基础”结合了《语言学》和《现代汉语》两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汉语语言现象的能力。

“计算机基础”部分主要以“C语言”为考试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框架、特点和方法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测试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规划、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语言学基础部分(一)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的概念2、语言和说话的关系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5、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二)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2、符号和征候联系和区别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4、语言的层级体系5、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6、语言能力(三)语音1、语音的最小单位2、音标3、语音四要素4、音质的音响分析6、音位7、汉语音位组合中的“四呼”8、音素和音位的关系9、音位变体10、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11、语音的区别特征12、音节13、语流音变(四)语法1、语法规则2、语法单位3、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4、组合的层次性5、组合的递归性6、词语的构词方式7、短语的结构类型8、句子成分分析与层次分析9、变换与句法同义、句法多义10、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五)词义1、词的词汇意义2、词义的概括性3、单义和多义4、歧义分析5、同义词6、反义词7、词语的搭配8、词义和环境(六)文字和书面语1、文字和语言2、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七)语言的发展1、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2、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3、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发展4、语言发展的特点5、语言的分化6、社会方言7、地域方言8、亲属语言和语言谱系分类9、语言的统一10、共同语11、共同语的规范(八)语言的接触1、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2、语言的融合3、融合的原因4、融合的方式和途径5、融合的过程6、皮钦语7、克里奥尔语8、国际辅助语(九)语言系统的发展1、语音的发展2、语言演变的规律性3、语法的发展4、组合规则的发展5、聚合规则的发展6、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7、词汇的发展8、词语的替换9、词义的演变计算机基础部分(C语言)(一)C语言程序的结构1. 程序的构成,main函数和其他函数。

2016年中传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大纲及复习指导

2016年中传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大纲及复习指导

2016年中传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大纲及复习指导2015年中传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大纲如下,16大纲将在9月公布, 凯程老师也会及时为同学们更新信息, 欢迎关注凯程教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代码440)》(以下简称《专业基础》)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

《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外新闻事业史(一)中国新闻事业史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4、《字林西报》5、《万国公报》6、《申报》7、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8、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9、王韬和《循环日报》10、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11、梁启超和《时务报》12、维新派办报活动、办报思想及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13、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14、《苏报》和“苏报案”15、《民报》16、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17、章太炎的报刊活动18、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19、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20、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21、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22、癸丑报灾23、民初著名记者24、《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25、《每周评论》26、《共产党》月刊27、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28、《向导》周报30、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31、五卅运动中新闻界的斗争32、工农运动高潮中的工农报刊33、北洋政府统治地区私营大报的发展34、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及国人自办广播电台的出现35、国统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形成36、民营广播事业的发展37、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38、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39、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界40、《申报》的改革41、邹韬奋的报刊活动42、斯诺与《西行漫记》43、范长江的新闻活动44、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4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46、《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斗争47、上海“孤岛”时期新闻界的抗争48、“拒检运动”49、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强化50、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5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转移和宣传工作52、毛泽东、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53、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54、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闻报道及新闻工作的改进55、1956年新闻工作的改革56、《人民日报》的改版57、六十年代初新闻工作的调整和改进58、“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59、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二)外国新闻事业史1、手抄新闻2、古罗马《每日纪闻》3、古腾堡印刷术及其影响4、皇家特许制度与“星法院”5、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6、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时期7、便士报与廉价报刊8、本杰明·戴与《太阳报》9、近代西方大众化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10、《泰晤士》报11、《费加罗报》12、通讯社出现的历史背景13、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14、“三社四边”协定15、《新莱茵报》创办经过和内容特色16、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报刊思想17、斯克里普斯报团18、《纽约时报》19、普利策、赫斯特与“黄色新闻”20、“扒粪”运动21、《真理报》22、日本广播协会(NHK)23、“白虹贯日”事件24、广播的诞生与早期发展25、美国三大广播公司26、爱德华.莫罗27、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类型28、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第二部分新闻理论(一)绪论1、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2)中国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3)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2、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2)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二)新闻1、新闻的起源与本源2、新闻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3、新闻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异同(1)新闻与信息(2)新闻与舆论(3)新闻与宣传(4)新闻与历史(三)新闻传播1、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2、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3、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四)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1、新闻价值(1)新闻价值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2)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3)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4)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2、新闻选择的标准(1)新闻价值标准(2)新闻宣传政策选择(3)新闻伦理及法规选择(五)新闻真实性原则1、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2、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3、新闻失实的产生原因4、防治新闻失实,提高媒体公信力(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客观与公正原则1、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要求2、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3、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4、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七)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的社会责任1、新闻出版自由(1)“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2)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3)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质(4)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5)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2、媒体的社会责任(1)“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2)“社会责任理论”的贡献及局限性(3)媒体社会责任的内涵及要求(4)“公共新闻学”的产生及内涵3、坚持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八)新闻舆论监督1、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2、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3、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与“以正面宣传为主”原则的协调统一(九)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1、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产生与发展(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三为”方针(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2)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3)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1)“三贴近”原则的内涵(2)“三贴近”原则的基本要求4、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提高新闻宣传效果(1)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的基本要求(2)提高新闻宣传效果的基本要求第三部分新闻业务(一)新闻采访1、新闻记者的产生和发展2、新闻记者的常见分类3、新闻采访的内涵与性质4、新闻采访的常见方式及基本要求(1)访问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观察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书面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4)电话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互联网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及基本要求(1)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体验式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追踪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6、采访准备的内涵及基本要求7、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方法8、新闻线索的内涵及获取方法9、采访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技巧10、新闻发布会的内涵及采访技巧11、突发事件的内涵及采访要求12、旅行采访的内涵及要求(二)新闻写作1、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借助“直接引语”说话2、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3、新闻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方法4、新闻跳笔的内涵及运用方法5、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6、消息的内涵、特点与优势7、消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8、各类消息的内涵及基本写作要求(1)事件性消息(2)非事件性消息(3)描写性消息9、通讯的内涵、特点10、消息与通讯的区别11、通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提炼主题(2)通讯选材(3)通讯的结构12、各类通讯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人物通讯(2)事件通讯(3)工作通讯(4)风貌通讯(5)社会观察通讯(6)专访写作(7)新闻特写(三)新闻编辑1、新闻编辑的内涵及特点2、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3、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4、编辑策划(1)编辑策划的内涵(2)编辑策划的意义(3)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5、新闻稿件的分析及选择6、新闻稿件的修改7、制作新闻标题(1)新闻标题的内涵及功能(2)新闻标题的特点(3)新闻标题的类型8、新闻稿的配置9、版面和图片编辑10、专刊与副刊编辑11、广播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12、电视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13、网络编辑特点与要求(四)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的内涵及特点2、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3、新闻评论的类型4、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5、新闻评论的选题6、新闻评论的立论7、新闻评论的论证8、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社论和编辑部文章(2)评论员文章和特约评论员文章(3)专栏评论(4)短评(5)编者按(6)述评(7)广播新闻评论(8)电视新闻评论(9)网络新闻评论四、考试题型与分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论述题、写作题等。

811《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811《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的考核内容包括汉语语音学、普通语言学、新闻学的基础理论,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支撑体系,对将来学习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起着重要作用。

考试偏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查考生的知识架构。

二、考试内容:
(一)汉语语音学部分:
(1)语音的物理、生理、心理、社会基础
(2)元音
(3)辅音
(4)音节和音节结构
(5)声调
(6)语流音变
(7)轻重音和语调
(8)音位
(二)语言学部分:
(1)对语言的认识: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2)语言的社会功能
(3)语言是符号系统
(4)语音(因素、元音、辅音、音响、音位)
(5)语法及语言的结构类型
(6)词义
(7)文字和语言
(8)语言的发展
(9)语言的接触
(10)语言系统的发展
(三)新闻学部分:
(1)关于新闻学研究
(2)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3)新闻及新闻价值
(4)新闻的真实性
(5)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6)新闻自由
(7)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8)新闻职业道德
(9)新闻舆论
(10)媒介批评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英语考试纲要(doc 7页)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英语考试纲要(doc 7页)

听力:学生应能听懂不同情景的对话、一般性的谈话、讨论以及英语新闻。

要求能够理解其主旨要义,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获取真实信息;理解明确表达或隐含其中的意义;进行合理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说话人意图及观点倾向等。

阅读:学生应能应能顺利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日常生活、科普知识等内容的文章,以及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国际新闻报道、社论和书评等。

文章体裁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

综合技能:在上述的语法和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准确的运用词汇完成语篇层面上语言运用。

写作:应具备基本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根据所给出的提纲、情景或图表按要求写出相应的短文。

写作时,学生应能:1)正确选择词汇和句型、遵循语法规则,要求拼写、标点正确,用词恰当;2)在缜密审题基础上能正确立意、恰当选材以支持其观点;3)遵循文章的特定文体格式;4)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其内容统一、连贯;二、考试目的、内容、形式、参加对象和时间1、考试目的:考核硕士研究生是否达到本大纲规定的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和学科方向的专业英语技能。

2、考试内容:英语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科方向专业英语技能(包括新闻传播、影视艺术、理工等学科专业方向的专业英语技能)。

3、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总分100分,时间为150分钟。

4、参加对象:中国传媒大学所有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包括学历硕士,专业硕士(工程硕士、艺术硕士,高校教师),同等学力人员等。

5、考试时间:入学后第二学期至毕业后一年内。

考试每年举行两次。

6、小语种学生:小语种学生外语学位考试单独进行。

7、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位英语不作要求。

三、试卷结构和内容考试采用主观题、客观题结合的方式:主观题占40%,客观题占60%。

试题共有六个部分:听力理解(占15%)、阅读理解(占40%)、词汇与语法结构(占10%)、改错(占5%)、完形填空(占10%)、写作(占20%)。

2016年中传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大纲及考研经验之我见

2016年中传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大纲及考研经验之我见

2016年中传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大纲及考研经验之我见2015年中传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大纲如下,16大纲将在9月公布, 凯程老师也会及时为同学们更新信息, 欢迎关注凯程教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代码440)》(以下简称《专业基础》)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

《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外新闻事业史(一)中国新闻事业史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4、《字林西报》5、《万国公报》6、《申报》7、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8、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9、王韬和《循环日报》10、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11、梁启超和《时务报》12、维新派办报活动、办报思想及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13、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14、《苏报》和“苏报案”15、《民报》16、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17、章太炎的报刊活动18、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19、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20、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21、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22、癸丑报灾23、民初著名记者24、《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25、《每周评论》26、《共产党》月刊27、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28、《向导》周报30、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31、五卅运动中新闻界的斗争32、工农运动高潮中的工农报刊33、北洋政府统治地区私营大报的发展34、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及国人自办广播电台的出现35、国统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形成36、民营广播事业的发展37、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38、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39、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界40、《申报》的改革41、邹韬奋的报刊活动42、斯诺与《西行漫记》43、范长江的新闻活动44、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4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46、《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斗争47、上海“孤岛”时期新闻界的抗争48、“拒检运动”49、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强化50、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5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转移和宣传工作52、毛泽东、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53、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54、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闻报道及新闻工作的改进55、1956年新闻工作的改革56、《人民日报》的改版57、六十年代初新闻工作的调整和改进58、“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59、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二)外国新闻事业史1、手抄新闻2、古罗马《每日纪闻》3、古腾堡印刷术及其影响4、皇家特许制度与“星法院”5、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6、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时期7、便士报与廉价报刊8、本杰明·戴与《太阳报》9、近代西方大众化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10、《泰晤士》报11、《费加罗报》12、通讯社出现的历史背景13、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14、“三社四边”协定15、《新莱茵报》创办经过和内容特色16、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报刊思想17、斯克里普斯报团18、《纽约时报》19、普利策、赫斯特与“黄色新闻”20、“扒粪”运动21、《真理报》22、日本广播协会(NHK)23、“白虹贯日”事件24、广播的诞生与早期发展25、美国三大广播公司26、爱德华.莫罗27、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类型28、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第二部分新闻理论(一)绪论1、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2)中国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3)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2、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2)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二)新闻1、新闻的起源与本源2、新闻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3、新闻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异同(1)新闻与信息(2)新闻与舆论(3)新闻与宣传(4)新闻与历史(三)新闻传播1、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2、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3、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四)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1、新闻价值(1)新闻价值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2)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3)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4)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2、新闻选择的标准(1)新闻价值标准(2)新闻宣传政策选择(3)新闻伦理及法规选择(五)新闻真实性原则1、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2、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3、新闻失实的产生原因4、防治新闻失实,提高媒体公信力(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客观与公正原则1、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要求2、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3、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4、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七)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的社会责任1、新闻出版自由(1)“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2)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3)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质(4)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5)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2、媒体的社会责任(1)“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2)“社会责任理论”的贡献及局限性(3)媒体社会责任的内涵及要求(4)“公共新闻学”的产生及内涵3、坚持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八)新闻舆论监督1、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2、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3、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与“以正面宣传为主”原则的协调统一(九)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1、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产生与发展(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三为”方针(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2)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3)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1)“三贴近”原则的内涵(2)“三贴近”原则的基本要求4、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提高新闻宣传效果(1)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的基本要求(2)提高新闻宣传效果的基本要求第三部分新闻业务(一)新闻采访1、新闻记者的产生和发展2、新闻记者的常见分类3、新闻采访的内涵与性质4、新闻采访的常见方式及基本要求(1)访问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观察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书面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4)电话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互联网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及基本要求(1)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体验式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追踪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6、采访准备的内涵及基本要求7、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方法8、新闻线索的内涵及获取方法9、采访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技巧10、新闻发布会的内涵及采访技巧11、突发事件的内涵及采访要求12、旅行采访的内涵及要求(二)新闻写作1、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借助“直接引语”说话2、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3、新闻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方法4、新闻跳笔的内涵及运用方法5、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6、消息的内涵、特点与优势7、消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8、各类消息的内涵及基本写作要求(1)事件性消息(2)非事件性消息(3)描写性消息9、通讯的内涵、特点10、消息与通讯的区别11、通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提炼主题(2)通讯选材(3)通讯的结构12、各类通讯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人物通讯(2)事件通讯(3)工作通讯(4)风貌通讯(5)社会观察通讯(6)专访写作(7)新闻特写(三)新闻编辑1、新闻编辑的内涵及特点2、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3、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4、编辑策划(1)编辑策划的内涵(2)编辑策划的意义(3)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5、新闻稿件的分析及选择6、新闻稿件的修改7、制作新闻标题(1)新闻标题的内涵及功能(2)新闻标题的特点(3)新闻标题的类型8、新闻稿的配置9、版面和图片编辑10、专刊与副刊编辑11、广播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12、电视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13、网络编辑特点与要求(四)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的内涵及特点2、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3、新闻评论的类型4、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5、新闻评论的选题6、新闻评论的立论7、新闻评论的论证8、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社论和编辑部文章(2)评论员文章和特约评论员文章(3)专栏评论(4)短评(5)编者按(6)述评(7)广播新闻评论(8)电视新闻评论(9)网络新闻评论四、考试题型与分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论述题、写作题等。

2016中国传媒大学英语笔译(外国语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中国传媒大学英语笔译(外国语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一、选择 IMF 是什么的缩写? over the hill 恰当的翻译是什么? 最早的自然科学是什么? 两个老和尚翻译家的题目,其中一个是问四大佛经翻译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偏文学,天主教,利玛窦,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哥特式文学,XXX 戏剧,子 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让你解释诗、礼、乐分别是什么。 三、应用文 就你熟悉的事情写一篇通讯,500 字左右 四、作文 以“位置”为话题,写一篇 800 的议论文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第二,A 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A 的 5 点内涵。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控制时间作答。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 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 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 5 分钟以内。 第二,专业课资深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 150-200 字 为佳。如果是 A4 的纸,以 5-8 行为佳。 (二) 名词辨析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 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我们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 类为“A 是„”“A 和 B„”“AB 和 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 例如“A 就是 B”。(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 和 B„”类型的题目) 第一,A 的定义。 第二,B 的定义。 第三,总结:A 与 B 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 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 350-400 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篇幅占到 A4 纸的半页为佳。 (三) 简答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 诵程度。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因此,只要大 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 5-7 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 词解释一样。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 易忽视的一点。

中传传媒教育考研大纲及英语复习经验

中传传媒教育考研大纲及英语复习经验

中传传媒教育考研大纲及英语复习经验中传传媒教育考研大纲及英语复习经验2016年考研大纲会在2015年9月出来,届时予以关注凯程网站,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和广告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历史与理论》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一)传播学史1.美国主流范式的诞生与发展2.批判研究与多元化3.本土化:中国传播研究的发展(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传播与媒介研究的主要方法2.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差异与结合(三)传播1.传播的概念2.人类传播演进的历史进程3.人类传播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四)信息、符号与讯息1.信息及相关概念2.三论3.符号的概念、特征与类型4.有关符号的理论(五)传播类型1.内向传播的定义2.人际传播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理论3.群体传播的定义、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4.组织传播的定义、形式与功能5.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征6.传播的功能研究(六)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1.不同视角下的传播过程2.重要的传播模式(七)传播者与传播体制1.传播体制研究与媒介规范理论2.把关研究3.媒介垄断、媒介组织及其结构4.媒介专业主义及其反思(八)传播内容与文化1.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2.大众传播内容的商业化3.大众文化(九)传播媒介1.媒介及认识媒介的基础性原则2.各种媒介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劣势3.新媒介与媒介融合4.媒介与技术:英尼斯、麦克卢汉等人的理论(十)受众1.受众的概念、特征、类型2.受众观的变迁3.受众的行为4.关于受众的各种理论(十一)传播效果1.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2.认知理论与传播效果3.态度劝服研究4.宣传研究5.两级传播论6.创新扩散论7.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动力及社会认同研究8.舆论研究与沉默的螺旋9.议程设置、铺垫作用10.知识沟、数字鸿沟11.媒介对现实的建构12.涵化理论13.电视暴力研究14.媒介与性别研究15.媒介效果理论的批判及其新发展(十二)传播研究的专题领域1.新媒介研究2.全球化与大众媒介、发展传播学、文化依附、全球传播3.国家形象与大众媒介4.媒介事件5.健康传播学6.媒介素养7.消费主义与大众媒介8.阶层、社会公平与大众媒介9.广告研究、公共关系、危机传播、品牌战略10.其他传播研究的前沿课题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050201英语语言文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基础英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基础英语》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测试考生的阅读、写作、翻译三个方面的技能。

二、考试的内容本考试包括四个部分:语法与词汇、阅读理解、翻译、写作。

测试要求:I.语法与词汇语法:1.能识别词类;区分名词的可数性和不可数性、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基本掌握各种代词的形式与用法、基数词和序数词、常用介词和连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句法功能、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基本句型、冠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动词的主要种类、时态、语态及不定式和分词的基本用法、句子种类、基本句型和基本构词法。

2.掌握主谓一致关系、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句型、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用法、动词不定式和分词的用法、各种时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和构词法。

熟练掌握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倒装句和各种条件句。

3.较好地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如照应、省略、替代等。

词汇:具有良好的外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的积极词汇,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II.阅读理解1.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政治和书评,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

2.能读懂一般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既能理解其字面意义又能理解其隐含意义。

3.能分析上述题材的文章的思想观点、通篇布局、语言技巧及修辞手法。

III.英汉互译汉译英项目要求应试者运用汉译英的理论和技巧,翻译我国报刊杂志上的论述文和国情介绍,以及一般文学作品的节录。

速度为每小时约250-300汉字。

译文必须忠实原意,语言通顺。

英译汉项目要求应试者运用英译汉的理论和技巧,翻译英、美报刊杂志上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论述文以及文学原著的节录。

速度为每小时约250-300词。

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

IV.写作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一篇400词左右的说明文或议论文。

该作文必须语言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具有说服力。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试题内容可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英汉互译、以及英语作文。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闭卷,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考查考生对英美文学、语言学和翻译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

其中,英美文学主要考查考生了解英美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历史事件、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熟悉具体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和所属流派;能读懂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并能分析评介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篇章结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文体风格;能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重要的文学术语有相当的了解并能在文学批评中加以运用。

语言学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的掌握程度,考生需要系统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分析与语言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翻译部分本旨在全面考查考生的英汉双语的翻译能力,考生需要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文学、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具备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功,并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I.英美文学第一章中世纪英国文学1.英国早期的三次征服,以及英国早期的三次征服对英国的影响2.史诗《贝奥武甫》的大概内容3.头韵诗史诗体4.乔叟及《坎特伯雷故事集》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1.文艺复兴运动概述2.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3.伊丽莎白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4.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埃德蒙·斯宾塞,《仙后》;克里斯托夫·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威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悲剧《哈姆雷特》、十四行诗;弗兰西斯·培根,《论学习》)第三章十七世纪英国文学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约翰·弥尔顿,史诗《失乐园》;约翰·邓恩,玄学诗派)第四章启蒙运动时期英国文学1.启蒙运动以及启蒙运动对英国文学的影响2.新古典主义以及新古典主义对英国文学的影响3.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中叶);哥特式小说与伤感主义文学的兴起(后叶);约翰·班扬,《天路历程》;亚历山大·蒲伯;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亨利·菲尔丁,《汤姆·琼斯》;理查德·比·谢立丹,《造谣学校》;托马斯·格雷,《写在教堂墓地的挽歌》)第五章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1.浪漫主义时期概述(浪漫主义时期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法国大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浪漫主义文学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2.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威廉·布莱克,《天真之歌》;威廉·华兹华斯,《序曲》;塞·特·科勒律治,《老水手之行》;乔治·戈登·拜伦,《唐璜》;珀·比·雪莱,《西风颂》;约翰·济慈,《夜莺颂》;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第六章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1.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背景2.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的特点和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布朗蒂姐妹,《简·爱》、《呼啸山庄》;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国王叙事诗》;罗伯特·布朗宁,《指环与书》;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第七章二十世纪时期英国文学1.现代时期概述(20世纪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现代主义文学对当代英国文学的影响(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与衰落,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3.20世纪英国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约翰·高尔斯华绥,《现代喜剧》;威廉·勃特勒·叶芝,《驶向拜占庭》;T·S·艾略特,《荒原》;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第八章浪漫主义时期美国文学1.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概述(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及文化背景,清教主义思想,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美国浪漫主义在文学上的表现)2.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华盛顿·欧文,《见闻札记》;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论自然》;纳撒尼尔·霍桑,《红字》;华尔特·惠特曼,《草叶集》;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第九章现实主义时期美国文学1.现实主义时期概述(美国南北战争,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达尔文主义和法国小说家佐拉的影响,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2.美国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方色彩小说,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现实主义文学和自然主义倾向之异同)3.美国现实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亨利·詹姆斯,《黛西·米勒》;艾米莉·狄金森;西奥多·德莱塞,《嘉丽妹妹》)第十章现代主义时期美国文学1.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文学(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及文化背景)2.战后美国文学(战后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垮掉的一代,黑人小说,犹太人小说,实验小说(荒诞派小说),美国现代文学多元化的现象)3.美国现代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埃兹拉·庞德,《地铁站一瞥》;罗伯特·弗洛斯特,《雪夜停马在林边》;尤金·奥尼尔,《毛猿》;司各特·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威廉·福克纳,《喧嚣与骚动》)II.语言学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的定义2.语言的识别特征3.语言的功能4.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及分类5.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语音学1.发音器官及其功能2.元音与辅音3.语音的分类4.语音变化5.语音标注第三章音系学1.音位2.音位变体3.音系学规则4.识别特征5.超音段音位第四章词汇学1.词的概念和性质2.词汇单位3.词汇的分类4.词汇的发展第五章语法1.语法的性质2.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3.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4.词的结构和构词法5.词组的性质和类型6.句子和句子成分7.传统语法和现代语法8.结构语法9.转换生成语法第六章语义学1.语义及其分类2.义素分析及语义场3.语义的聚合4.语义的组合5.句义结构第七章修辞学1.语体2.风格和文风3.言语规律与言语修养4.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5.话语修辞第八章语用学1.语境2.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3.所指意义4.指示5.回指6.预设7.言语行为理论8.合作原则及会话含义9.礼貌原则第九章社会语言学1.语言变异2.标准语与非标准语3.双言与双语现象4.社会方言第十章心理语言学1.语言和心理的关系2.言语生成3.言语理解4.语言和人的认知活动5.语言能力和语言掌握第十一章语言习得1.母语习得2.第二语言学习3.第二语言学中的个体差异4.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学习III.翻译要求应试者具备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初步了解中国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译文忠实于原文,无明显误译、漏译;译文通顺,用词正确,表达基本无误;译文无明显语法错误;英译汉速度为每小时250-350个外语单词,汉译英速度为每小时150-250个汉字。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英汉互译题、论述题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笔试,除英译汉之外,用英文答题,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