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诊疗常规
1麻醉科各种操作常规
基础麻醉常规一、氯胺酮麻醉:适用于各种短暂的体表手术及操作,尤适合于小儿麻醉。
口、咽及气管手术慎用以防喉痉挛。
未经控制的高血压、颅内高压、胸或腹主动脉瘤、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新近发生的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颅内肿瘤或出血等病人应禁忌使用。
实施方法:除小儿应用肌肉注射外,多采用静脉注射。
肌注:4-10mg/kg;追加为首剂的一半。
静脉注射平均剂量1-2mg/kg,多次追加剂量递减。
单次注入诱导后,可用0.1%浓度的溶液连续静点,滴速2-5mg/kg/h,氯胺酮总量不宜超过20mg/kg。
二、神经安定镇痛术:适应证:多用于精神紧张而施行局部麻醉的病人,也常作为复合麻醉中重要的辅助用药及创伤或烧伤换药时的镇痛。
实施方法:目前临床上常有将氟哌利多 5.0mg,芬太尼0.1mg。
两者按50:1比例混为英诺佛分次给病人静注,但复合麻醉中应用仍根据需要以分开静注较为合理,因为氟哌利多作用时间长,而芬太尼作用时间较短。
三、强化麻醉适应证:同上,用于增强麻醉效果。
实施方法;氯丙嗪50mg或异丙嗪50mg加哌替啶100mg分次静注。
也有用氟哌啶5mg和哌替啶100mg者,分次静脉输入。
注意事项:1、强化麻醉常使全麻病人术后苏醒迟缓,而且意识清醒后保护性反射又不能同时恢复。
一旦出现呕吐,可能误吸而造成窒息的危险。
2、强化麻醉后过早地翻动病人,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均增加麻醉后护理的困难,也是近年来应用逐渐减少的原因。
3、氯丙嗪等具有抗肾上腺素作用,椎管内麻醉和腹腔神经丛阻滞时并用氯丙嗪等合剂,可使血压明显下降,偶尔遇到升压困难者,可造成死亡。
故椎管内麻醉时禁用氯丙嗪等药物。
清醒气管内插管操作常规适用于麻醉诱导时不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饱胃的急诊病人。
操作前给予镇静药并详细向病人介绍配合要点,力争得到病人的充分合作。
以1%地卡因1.5~2ml或2%利多卡因2 ml行环甲韧带穿刺进行充分的气管上端及声门、会厌的表面麻醉。
以 0.5%~1%的地卡因喷射舌根、硬腭及咽部,每1~2分钟一次共2~3次,然后将喉镜伸入显露会厌,并于会厌背面、腹面及声门上方各喷射2~3次。
麻醉科诊疗常规
第一部分:麻醉科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一择期手术麻醉前得准备与麻醉前用药1。
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科主任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与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得麻醉。
2、麻醉前准备就是直接关系到病人手术麻醉得安全,其准备工作包括麻醉前访视、麻醉前谈话与签字及麻醉前病人得准备、(1)麻醉前访视:掌握病情与体检,审查化验等检查结果,进行 ASA分级(详见附录一),对病情进行评估,预测麻醉与手术得危险程度。
麻醉医师手术前一日访视病人,阅读病历,检查病人,拟定麻醉前用药,麻醉选择。
手术前讨论决定麻醉方案,麻醉方案包括麻醉方法,用药途径、监测项目、管理措施以及对麻醉中可能发生得问题及其处理作出估计。
(2)麻醉前谈话与签字: 为完善管理措施,必须实行麻醉前谈话,将麻醉全过程及其可能发生得意外与并发症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清楚,并办理麻醉协议书签字手续,谈话由责任麻醉医师施行,也一并签字,作为病案必备项目。
(3)麻醉前病人得准备:术前禁食6小时,婴幼儿禁食4小时,拟全麻患者及剖腹产患者行术前留置导尿,余患者入手术室前先行排尿,并给术前用药,胃肠道手术放置胃管等。
(详见附录二) 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2mg/kg、东莨菪硷0。
006mg/kg 或阿托品0。
01mg/kg,剧痛病人术前可给哌替啶1mg/kg,心血管手术病人术前给不啡0。
2mg/kg,均在术前30min肌注。
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减:①病情差、年老、体弱、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应减量;②年轻、体壮、激动、甲亢病人,应酌情增加剂量;③呼吸功能欠佳,颅内压增高等禁用麻醉性镇痛药;④小儿全麻前,抗胆碱药剂量应稍大;⑤心动过速、甲亢、高热、暑天,不用阿托品,以用东莨菪碱为宜、麻醉用具与药品得准备:麻醉机、插管用具、吸引器、麻醉药与抢救用药等。
3.麻醉医师于麻醉开始前再一次检查麻醉器械,常规配制抢救药物(麻黄碱,阿托品),准备麻醉药物,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得麻醉意外,并做好预防与抢救准备工作,严格按麻醉原则选择麻醉方法,并按计划方案施行麻醉,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损伤。
麻醉科诊疗守则与操作常规
广平县人民医院?麻醉技术操作规范与诊疗常规术前访视诊疗常规择期手术应在手术前一天由麻醉师到病房探视病人,急诊手术视具体情况在手术室进行访视和签署麻醉同意书。
具体内容如下:一、全面仔细阅读病历:包括心电图、胸片、造影、同位素及检验科各项常规生化检查,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有一个总体了解。
二、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的特殊要求。
三、访视病人:(一)、首先向患者行自我介绍,向患者解释麻醉医师职责,建立密切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与患者交谈,进一步了解病情及重要过去史。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询问病史:必须包括主拆、要求手术原因、现病史、过去史、手术麻醉史、外伤史、个人史、家族麻醉史、用药史及过敏史。
(四)、体格检查:应对与麻醉有关的各部位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检。
(五)、交代术前禁食、禁水,术前用药,更衣,小便等情况。
(六)、与患者说明麻醉的基本过程和入室后将要进行的各种操作,术后与麻醉相关的感觉和注意事项,特别要强调具体麻醉方法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手术的要求决定而且术中可能根据病情和手术变化而改变麻醉方法。
(七)、向患家属或患者讲述真实的病情,治疗、麻醉方案、可能的麻醉病发症、可能使用的麻醉方法。
讲明术后镇痛的必要性、优缺点、可能的价格、并说明镇痛装置未列入医保项目。
(八)、住院医师请家属签署麻醉同意书,讲解所列内容的含义。
四、就有关情况与外科医生进行沟通。
五、完成麻醉前会诊记录,具体内容包括:(一)、麻醉前会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
(二)、病人疾病名称、拟施行手术名称、既往史。
(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特别是与麻醉有关的体格检查阳性体征、与麻醉有关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四)、ASA分级,拟施行麻醉方式,是否向病人及家属交代麻醉风险性和是否签署麻醉同意书。
(五)、对病人与麻醉有关的体格检查阳性体征、与麻醉有关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进行分析,就进一步处理提出建议。
麻醉前病情评估诊疗常规一、麻醉前病情分级:参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一、Ⅰ级:正常健康。
麻醉科常见临床诊疗规范
人民医院麻醉科诊疗规范目录硬膜外阻滞麻醉规范全身麻醉规范基础麻醉流程臂丛与劲丛神经阻滞麻醉规范控制性降压规范人民医院麻醉科硬膜外阻滞麻醉规范1.麻醉前必须准备气管插管器械,给氧装置,急救用药。
2.穿刺点不选用颈部和上胸段。
3.穿刺方法:开放静脉。
左侧卧位,首先直入法,穿刺有困难再改侧入法,禁忌带针芯直入硬膜外腔。
主麻穿3次不成功,即换另一人穿刺3次不成功,改麻醉方法。
4.硬膜外间隙:确定阻力减退,注射器装一半盐水和一半空气,连接硬膜外针,注入水无阻力,置入硬膜外导管顺利。
5.硬膜外置管:按确定的方向,导管置入3cm即可。
需将导管拔除从插时,一定要将导管针一起拔出。
置管中病人出现异感,应把穿刺针和导管一并拔除,重新操作。
穿破硬脊膜或硬膜外腔出血,需改间隙只能选上一间隙穿刺。
穿刺针进硬膜外腔出血,退针少许引流,同时静注巴曲亭类止血药止血后拔针,置管出血退管0.5cm,可用巴曲亭盐水冲洗止血后,再注局麻药。
6.硬膜外阻滞给药:局麻药中不加肾上腺素;局麻药禁用高浓度药: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1%罗派卡因。
注药方法:试验量平卧位后注3—5ml,观察5min无脊麻阻滞,每5min注5 ml,总量(首次量)为15—20 ml内。
注药速度0.3—0.5 ml/s。
禁忌单次注药麻醉。
7.病人管理监测持续监测BP、HR、RR、ECG、SPO2测定阻滞平面至少3次(试验量,首次剂量,送病人)常吸氧辅助用药剖宫产钳夹脐带后注药。
给辅助药15min内,严密观察呼吸抑制。
低血压:扩容+麻黄素高血压病人收缩压100mmHg即行处理。
呼吸抑制并作急救。
恶心呕吐、牵拉反应静注镇静镇痛药。
手术结束麻醉平面T10以下(中下段)方可送病人。
二0一二年一月一日制人民医院麻醉科全身麻醉规范1.麻醉前必须准备气管插管器械、胶布、给氧装置、急救用药,备好喉罩。
2.检查麻醉机,连接各种管道、电源、钠石灰是否有效。
3.设置各种需要的参数,开机测试是否正常。
麻醉科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
麻醉科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麻醉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专科,负责为手术患者提供全身麻醉和镇痛等服务。
为了确保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和舒适,在麻醉科领域有一套成熟的诊疗规范和操作常规。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规范和常规。
一、麻醉科诊疗规范1.术前评估:在患者手术前,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药物过敏史、心肺功能、肝肾功能、术前体检等。
通过术前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
2.麻醉方法选择:根据手术性质、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和腰麻等。
在选择麻醉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手术操作难度、风险和患者的意愿。
3.麻醉药物使用: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操作。
麻醉药物的选择应考虑药物的效果、安全性和副作用等因素。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麻醉诱导药、麻醉维持药和麻醉恢复药。
在使用麻醉药物时,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操作,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4.麻醉监测: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并及时记录监测数据。
常见的监测项目包括心电图、血压、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和体温等。
监测数据的记录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5.麻醉风险评估:在麻醉操作中,需要对麻醉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麻醉风险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基础疾病、手术难度、麻醉方法选择等因素。
通过评估麻醉风险,可以对手术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二、麻醉科操作常规1.准备工作:麻醉医生在手术前需要对麻醉设备、药物和监测仪器进行检查和准备。
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药品的有效期。
同时,还要对麻醉器械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感染传播。
2.患者安全:在麻醉过程中,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包括正确位置,尽量避免压迫和移位,维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等。
对于高危患者,还需要做好术前的安全准备,如血气分析、预防低血压和低血糖等。
麻醉科诊疗要求规范与操作常规
广平县人民医院麻醉技术操作规与诊疗常规术前访视诊疗常规择期手术应在手术前一天由麻醉师到病房探视病人,急诊手术视具体情况在手术室进行访视和签署麻醉同意书。
具体容如下:一、全面仔细阅读病历:包括心电图、胸片、造影、同位素及检验科各项常规生化检查,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有一个总体了解。
二、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的特殊要求。
三、访视病人:(一)、首先向患者行自我介绍,向患者解释麻醉医师职责,建立密切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与患者交谈,进一步了解病情及重要过去史。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询问病史:必须包括主拆、要求手术原因、现病史、过去史、手术麻醉史、外伤史、个人史、家族麻醉史、用药史及过敏史。
(四)、体格检查:应对与麻醉有关的各部位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检。
(五)、交代术前禁食、禁水,术前用药,更衣,小便等情况。
(六)、与患者说明麻醉的基本过程和入室后将要进行的各种操作,术后与麻醉相关的感觉和注意事项,特别要强调具体麻醉方法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手术的要求决定而且术中可能根据病情和手术变化而改变麻醉方法。
(七)、向患家属或患者讲述真实的病情,治疗、麻醉方案、可能的麻醉病发症、可能使用的麻醉方法。
讲明术后镇痛的必要性、优缺点、可能的价格、并说明镇痛装置未列入医保项目。
(八)、住院医师请家属签署麻醉同意书,讲解所列容的含义。
四、就有关情况与外科医生进行沟通。
五、完成麻醉前会诊记录,具体容包括:(一)、麻醉前会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
(二)、病人疾病名称、拟施行手术名称、既往史。
(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特别是与麻醉有关的体格检查阳性体征、与麻醉有关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四)、ASA 分级,拟施行麻醉方式,是否向病人及家属交代麻醉风险性和是否签署麻醉同意书。
(五)、对病人与麻醉有关的体格检查阳性体征、与麻醉有关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进行分析,就进一步处理提出建议。
麻醉前病情评估诊疗常规一、麻醉前病情分级:参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级:正常健康。
麻醉学诊疗常规
⿇醉学诊疗常规第⼀章⿇醉科⽇常⼯作常规为保正临床⿇醉有条不紊顺利地进⾏,确保⼿术病⼈安全,做每⼀例⿇醉时,⿇醉前、⿇醉⼿术期间和⿇醉后应按如下常规进⾏:⼀、⿇醉前(⼀)⼿术前l 天⿇醉医师前往病房访视⼿术病⼈,并做好如下准备⼯作。
1 .阅读病史,了解病⼈⼀般情况;现病史、过去史、烟酒嗜好及过去⿇醉史、药敏史、有否合并主要脏器疾病,严重程度;⾎、尿、粪常规、⾎液⽣化、X 线检查、⼼电图检查、肝、肾、肺功能及其他特殊检查;了解特殊药物应⽤情况。
2 .进⾏必要的体格检查、复查循环、呼吸及其他系统,根据⿇醉选择进⾏特殊检查如椎管内⿇醉需检查脊柱,全⾝⿇醉注意有⽆假⽛、门齿是否完整、头预活动度、张⼝程度等。
3.了解病⼈精神伏态,做好解释⼯作,消除病⼈顾虑。
4 .根据病⼈情况,⼿术要求和⿇醉条件决定⿇醉选择和术前⽤药。
5.应检查⽽尚未进⾏或需复查以及⿇醉有困难和危险时,向病房主管医师提出,共同协商解决并向本科上级医师汇报。
(⼆)与病⼈家属进⾏⿇醉前谈话,内容包括⿇醉选择,可能发⽣的⿇醉并发症以及所⽤药物的不良反应,取得理解和同意后由家属签字。
(三)病⼈情况⿇醉选择和处理意见在术前l 天下午或术⽇晨早会向科内汇报。
(四)根据⿇醉要求,⿇醉前备好所⽤器械、监测仪及药物等。
(五)⼿术当⽇施⾏⿇醉前要做好如下准备:1 .复查⿇醉⽤具、药物、监护仪、氧⽓、吸引器等,各种⽤药核对药名、剂量、注射器抽药后应标明。
2 .核对病⼈姓名、住院号、床号、术前诊断、⼿术名称及⿇醉⽅法等,检查术前⽤药是否使⽤,是否按规定禁⾷(⼩⼉⿇醉前2⼩时,开始禁清饮料),核对⾎型,有⽆备⾎。
3 .测量⾎压、脉搏、呼吸、⼼电图和sPO2并记录在⿇醉单上,必要时测体温、中⼼静脉压等。
4 .全⾝⿇醉时检查假⽛是否已取下,活动⽛齿需及时处理,估计困难插管,准备好药、械。
(六)急诊⼿术:接到通知后即去病房访视病⼈,决定⿇醉选择和术前⽤药。
检查术前准备⼯作,⿇醉前6h 内已进⾷者,因病情需⽴即⼿术选择全⿇者,应向病房医师及家属说明饱⾷的危险性,同时采取措施预防误吸。
麻醉科诊疗项目
麻醉科诊疗项目1、临床麻醉
(1)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未插管)
气管内麻醉:双腔气管插管
单腔气管插管:经鼻、经口
盲探气管插管
逆行气管插管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喉罩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异丙酚滴注
异丙酚靶控输注
吸入麻醉:异氟烷吸入麻醉
氨氟烷吸入麻醉
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
蛛网膜下腔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颈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全麻复合麻醉
(2)监测项目:中心静脉压监测
动脉血压监测CO2监测
(3)操作:锁骨下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桡动脉置管测压(4)麻醉后监护室
(5)疼痛治疗:硬膜外术后镇痛
皮下镇痛治疗2、门诊麻醉
无痛技术:无痛人流
无痛取环
3、无痛分娩。
麻醉科诊疗规范与操作常规
(2)麻醉前谈话和签字: 为完善管理措施,必须实行麻醉前麻醉科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第十三章谈话,将麻醉全过程及其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向病人或家属临床麻醉第一节交代清楚,并办理麻醉协议书签字手续,谈话由责任麻醉医师施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是提高麻醉医疗质量,行,也一并签字,作为病案必备项目。
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
麻醉医生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3)麻醉前病人的准备:术前禁食6小时,婴幼儿禁食4小执行工作程序,与手术医师既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又有密切的互时,入手术室前先行排尿,并给术前用药,胃肠道手术放置胃管相配合,遇有病情变化或意外情况时要全力以赴,共同协作,使等。
手术病人顺利度过手术关。
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2mg/kg、东莨菪硷0.006mg/kg或阿病人情由科主任根据手术种类、1.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托品0.01mg/kg,剧痛病人术前可给哌替啶1mg/kg,心血管手术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
人术前给吗啡0.2mg/kg,均在术前30min肌注。
其准备工作麻醉前准备是直接关系到病人手术麻醉的安全,2.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减:包括麻醉前访视、麻醉前谈话和签字及麻醉前病人的准备①病情差、年老、体弱、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液质者麻醉前访视:掌握病情和体检,审查化验等检查结果,进(1)应减量;分级,对病情进行评估,预测麻醉和手术的危险程度。
麻行 ASA②年轻、体壮、激动、甲亢病人,应酌情增加剂量;醉医师手术前一日访视病人,阅读病历,检查病人,拟定麻醉前③呼吸功能欠佳,颅内压增高等禁用麻醉性镇痛药;用药,麻醉选择。
手术前讨论决定麻醉方案,麻醉方案包括麻醉④小儿全麻前,抗胆碱药剂量应稍大;方法,用药途径、监测项目、管理措施以及对麻醉中可能发生的⑤心动过速、甲亢、高热、暑天,不用阿托品,以用东莨菪碱问题及其处理作出估计。
.为宜。
变化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应急措施上和预防上提出主导意见,与副麻互相协作进行处理。
麻醉科诊疗规范
医院麻醉科诊疗规*麻醉准备与记录1、术前访视事项:〔1〕麻醉医师于术前1日访视病人,特殊病人及时会诊,以便做好术前准备。
〔2〕术前访视内容包括:1〕全面了解病人疾病和安康状况,心肺肝肾功能和各种检查结果。
2〕特殊病人术前准备是否充分。
3〕手术部位及体位要求。
4〕进展必要的体格检查。
5〕进展麻醉相关的特殊体查:如椎管内阻滞麻醉查脊柱情况,全身麻醉注意口齿、气管、颈长和头的活动度等,其他如动静脉穿刺条件的判断,肿瘤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等。
〔3〕麻醉前心理干预:了解病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和对麻醉的要求,给予细心合理的解释,消除病人紧*恐惧感。
〔4〕根据病人病史和检查结果,拟定麻醉方法。
〔5〕术前准备麻醉所需用具和麻醉机。
〔6〕麻醉前准备不完善者,应向主管医师提出,完善检查和准备,假设估计麻醉有困难或高度危险时,应于手术前一日向病房和麻醉科上级医师提出,共同协商解决,必要时向医务科汇报。
〔7〕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医师应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拟采用的麻醉方法,麻醉中可能发生的意外等风险,并如实答复对方的提问,在确认病人和家属对此麻醉知情和自愿其风险的前提下签名。
2、麻醉前考前须知:〔1〕手术当日麻醉前必须检查氧气、笑气〔氧化亚氮〕、吸引器,并正确接通气源。
〔2〕全身麻醉前应检查麻醉机是否运转正常、麻醉用具齐备。
〔3〕根底麻醉、静脉全身麻醉必备气管内插管等抢救器具。
〔4〕椎管内阻滞麻醉所用麻醉包,使用前检查消毒日期。
〔5〕麻醉前首先开放静脉,保证输液通路〔小儿不合作者可在根底麻醉后行静脉穿刺〕。
〔6〕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后再行麻醉操作。
〔7〕严格无菌操作,麻醉前施麻醉者应洗净双手,防止穿插感染。
〔8〕剖腹产麻醉时备好新生儿抢救设备,便于协助产科医师进展新生儿抢救。
〔9〕气管内插管或各种穿刺两次以上均未成功者,应由上级医师接手操作,假设仍遇困难者应请示主任协助和指导解决。
〔10〕凡经术前讨论的疑难重危病人,应按集体讨论意见方案实施麻醉。
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常规
第七十六章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第一节术前访视病人注意事项1. 麻醉医师见手术告知单后均应于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接到会诊单的特殊病人及时会诊,以便做好术前准备。
2. 术前访视内容涉及:(1) 全面了解病人健康状况,心肺功能,X光检查(MRI、CT)和各种实验室检结果。
(2) 特殊病人术前准备是否充足。
(3) 手术部位及麻醉方法。
(4) 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5) 根据麻醉方法进行特殊检查。
如椎管内阻滞麻醉检查脊柱,全身麻醉注意有无假牙,气管内插管门齿是否完整,颈部长度和活动度。
其它尚有动静脉穿刺的难易、肿瘤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等。
3. 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对麻醉的规定,部位麻醉必须耐心解释,消除病人恐惊。
4. 根据病人病史和检查结果,决定麻醉方法。
5. 术前准备麻醉所需用品和麻醉机。
6. 麻醉前准备不完善,应有的检查尚未进行或需要复查,以及麻醉有困难或危险时,应于手术前一日向病房提出,共同协商解决,必要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任永功)第二节麻醉记录单记录方法1. 麻醉记录单涉及术前检查,术中记录和术后随访三项内容,均应按规定期间完毕记录(术前检查,术中记录每5~10分钟记录一次,术后随访术毕后3天完毕)。
2. 记录应按表中所列项目逐次填写,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等,力求精确,文字简明扼要,记录客观详尽,字体工整洁净。
3. 术中抢救病人时,抢救措施,所用药物应具体记录。
4. 麻醉小结应于术毕完毕,最长不超过24小时。
其内容涉及:麻醉分析,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变化,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等。
5. 麻醉记录单一式两份(两联复写),一页留在麻醉科存档,一页存放于病人病历保存。
6. 术后随访内容:有无麻醉并发症,治疗通过和疗效,全麻完全清醒时间,椎管内阻滞,神经丛阻滞开始出现疼痛时间。
术后如有异常表现,记录解决方法。
7. 麻醉记录的具体填写方法可参照《现代麻醉学》有关章节。
(任永功)第三节麻醉前注意事项1. 手术当天麻醉前必须检查氧气、笑气(氧化亚氮)、吸引器,并对的接通气源。
麻醉科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
第十三章麻醉科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第一节临床麻醉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是提高麻醉医疗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
麻醉医生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执行工作程序,与手术医师既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又有密切的互相配合,遇有病情变化或意外情况时要全力以赴,共同协作,使手术病人顺利度过手术关。
1.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科主任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
2.麻醉前准备是直接关系到病人手术麻醉的安全,其准备工作包括麻醉前访视、麻醉前谈话和签字及麻醉前病人的准备(1)麻醉前访视:掌握病情和体检,审查化验等检查结果,进行 ASA分级,对病情进行评估,预测麻醉和手术的危险程度。
麻醉医师手术前一日访视病人,阅读病历,检查病人,拟定麻醉前用药,麻醉选择。
手术前讨论决定麻醉方案,麻醉方案包括麻醉方法,用药途径、监测项目、管理措施以及对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作出估计。
(2)麻醉前谈话和签字: 为完善管理措施,必须实行麻醉前谈话,将麻醉全过程及其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清楚,并办理麻醉协议书签字手续,谈话由责任麻醉医师施行,也一并签字,作为病案必备项目。
(3)麻醉前病人的准备:术前禁食6小时,婴幼儿禁食4小时,入手术室前先行排尿,并给术前用药,胃肠道手术放置胃管等。
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2mg/kg、东莨菪硷0.006mg/kg或阿托品0.01mg/kg,剧痛病人术前可给哌替啶1mg/kg,心血管手术病人术前给吗啡0.2mg/kg,均在术前30min肌注。
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减:①病情差、年老、体弱、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液质者应减量;②年轻、体壮、激动、甲亢病人,应酌情增加剂量;③呼吸功能欠佳,颅内压增高等禁用麻醉性镇痛药;④小儿全麻前,抗胆碱药剂量应稍大;⑤心动过速、甲亢、高热、暑天,不用阿托品,以用东莨菪碱为宜。
麻醉用具和药品的准备:麻醉机、插管用具、吸引器、麻醉药和抢救用药等。
医院麻醉科常规
医院麻醉科常规第一节一般常规一、麻醉前准备工作1.麻醉所用各种器械和仪器应保持良好状态,并定位放置,便于随时取用。
经常检查药品的储存数量、质量及保管等情况,对规定的剧毒药和成瘾药应由专人保管,建立使用登记制度,严格领用制度。
2.麻醉科应有一套完整的急救设备,包括各种急救药物、气管内插管及附属用具、纤维支气管镜、人工呼吸器、快速输血器、心电监测仪、心脏除颤起搏器和各种监测仪。
平时应经常检查急救物品和外出急救箱的准备情况,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3.术前应将气管导管、喉镜、氧气、麻醉机、吸引器等准备妥当,并检查是否合用;碱石灰是否失效,消毒穿刺包是否过期,各种导管和药品的质量和消毒是否可靠,吸引器的效能和氧气的贮备情况更应仔细检查。
4.麻醉中如作血气、血清电解质等特殊检查,麻醉前应先将仪器校准,以便随时使用。
麻醉中如测中心静脉压、动脉内直接测压、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嵌入压及心排血量等,应将有关器材和仪器准备好。
5.实施麻醉前应核对患者姓名、手术部位,并应检查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
二、术前访视麻醉前应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包括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的全面情况,着重了解以往手术史、麻醉史和术前准备情况,并作必要的检查。
同时了解患者对本次手术和麻醉有何顾虑、意见和要求,作必要的解释工作。
同时应向患者家属讲明麻醉可能发生的危险和并发症。
根据患者的合作程度和手术方式,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方法,必要时对术前准备提出补充意见。
三、术前讨论对重危患者和疑难病例麻醉科应进行讨论,必要时麻醉医师参加病房术前讨论,提出麻醉方案,包括麻醉前准备、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麻醉人员的安排,预测可能发生的困难、并发症、意外及预防措施。
四、麻醉期间的观察和处理1麻醉期间的观察和处理应包括麻醉的操作、麻醉情况的观察、对患者的监测,掌握手术中输液、输血和根据麻醉与病情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2.麻醉中的监测一般包括脉搏(或心率)、血压、呼吸和SpO2,根据病情需要可监测体温、心电图、吸入氧浓度、尿量、中心静脉压(CVP),呼气末CO?与麻醉气体浓度和肌松情况,必要时监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入压、心排血量和测定血液pH、PO2、PCO2及血清电解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麻醉科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一择期手术麻醉前的准备和麻醉前用药1. 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科主任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
2. 麻醉前准备是直接关系到病人手术麻醉的安全,其准备工作包括麻醉前访视、麻醉前谈话和签字及麻醉前病人的准备。
(1) 麻醉前访视:掌握病情和体检,审查化验等检查结果,进行ASA 分级(详见附录一),对病情进行评估,预测麻醉和手术的危险程度。
麻醉医师手术前一日访视病人,阅读病历,检查病人,拟定麻醉前用药,麻醉选择。
手术前讨论决定麻醉方案,麻醉方案包括麻醉方法,用药途径、监测项目、管理措施以及对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作出估计。
(2)麻醉前谈话和签字: 为完善管理措施,必须实行麻醉前谈话,将麻醉全过程及其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清楚,并办理麻醉协议书签字手续,谈话由责任麻醉医师施行,也一并签字,作为病案必备项目。
(3)麻醉前病人的准备:术前禁食 6 小时,婴幼儿禁食 4 小时,拟全麻患者及剖腹产患者行术前留置导尿,余患者入手术室前先行排尿,并给术前用药,胃肠道手术放置胃管等。
(详见附录二)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2mg/kg、东莨菪硷0.006mg/kg 或阿托品0.1mg/kg,剧痛病人术前可给哌替啶1mg/kg,心血管手术病人术前给吗啡0.2mg/kg ,均在术前30min 肌注。
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减:①病情差、年老、体弱、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应减量;②年轻、体壮、激动、甲亢病人,应酌情增加剂量;③呼吸功能欠佳,颅内压增高等禁用麻醉性镇痛药;④小儿全麻前,抗胆碱药剂量应稍大;⑤心动过速、甲亢、高热、暑天,不用阿托品,以用东莨菪碱为宜。
麻醉用具和药品的准备:麻醉机、插管用具、吸引器、麻醉药和抢救用药等。
3 .麻醉医师于麻醉开始前再一次检查麻醉器械, 常规配制抢救药物(麻黄碱,阿托品),准备麻醉药物,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麻醉意外,并做好预防和抢救准备工作,严格按麻醉原则选择麻醉方法,并按计划方案施行麻醉,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损伤。
麻醉期间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各项生理指标,详细填写麻醉记录,负责输血、补液和有关药物应用。
遇有意外情况及时处理,并请示上级医师。
术毕病人完全苏醒和生命体征稳定后护送病人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护送途中要确保生命体征平稳,与值班医师或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并予以记录。
大手术、危重疑难病人或特殊麻醉应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
4. 术后48h 内随访病人,记录麻醉结束时情况,如苏醒程度、呼吸道通畅否、循环功能、神经反射、神经阻滞平面和足趾活动等,记录病人去向(病房、PACU或ICU),检查术后镇痛效果、有无并发症、后遗症,如有应作相应处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其随访情况记录在术后随访单上。
二麻醉方法与选择原则上应根据医师的技术水平(包括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病人的病理及生理状态和医院的手术条件来选择,务必注意安全、舒适、平衡地选择药物和方案,但也应注意麻醉质量和学科发展趋势。
(一)全麻3.全身麻醉按麻醉药作用方式,可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肌肉注射全麻等。
临床上全身麻醉多是几种药物的复合应用,取长补短、协同作用,以减少药物用量,减轻副反应,使麻醉更加安全、平稳。
按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静脉复合麻醉、静吸复合麻醉。
近年又发展了不同麻醉方法的复合,如复合后以全麻为主,也可归于全身麻醉的范畴,如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4.全身麻醉的实施原则(1) 除门诊短小手术等实施单纯静脉麻醉外,全身麻醉均需在气管插管,辅助或控制呼吸下实施。
(2) 复合麻醉时,要注意药物的协同作用,根据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特点,病情和手术要求,合理选择麻醉药物。
(3) 准确判断麻醉深度根据所用药物性质、作用时间、剂量,综合循环系统(血压、脉搏)的变化和病人对手术的反应综合判定麻醉深度。
(4) 在满足全麻的基本要求前提下,优化复合用药,原则上应尽量减少用药种类。
(5) 保持气道通畅和氧供,维持正常的氧合和通气(6) 麻醉器械用品准备:麻醉机、监护仪、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各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把,听诊器一个,吸痰吸引设备。
(7) 全麻监测1) 基本监测项目: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等。
2) 特殊病人,如有条件可监测直接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糖和血气分析血生化。
3) 全麻监测还应包括:尿量、呼吸、体温、肌松监测,吸入氧浓度、麻醉气体浓度和呼吸末CO2 监测。
(8) 特殊病人的全麻用药选择:1) 颅脑外科手术麻醉选择对颅内压影响小的静脉麻醉药如异丙酚等,吸入麻醉药宜选择异氟醚或七氟醚。
2) 肝肾功能受损病人的麻醉宜选择依赖肝肾代谢少,不影响肝肾功能的短效麻醉药如异丙酚、咪唑安定、异氟醚、七氟醚等。
3. 基础麻醉:利用某些药物使病人进入一类似睡眠(但非麻醉)的状态,称为基础麻醉。
主要用于不合作小儿,为全麻、局麻或神经阻滞麻醉建立良好的基础。
一般常用氯胺酮、咪唑安定、异丙酚。
注意:术前已有呼吸道部分梗阻或抑制,饱胃、肠梗阻患儿,基础麻醉可不用,一般情况差者减量。
基础麻醉主要用于不合作的小儿,常用氯胺酮4~6mg/kg 肌注,如果在基础麻醉加局麻下完成短小手术,可复合咪唑安定肌注。
如已开放静脉者,应以静脉用药如异丙酚为首选。
常用药:(1)氯胺酮4~6mg/kg肌注,2~5min入睡,维持20~30min,主要用于不合作小儿,进入手术室,为开放静脉和其它麻醉建立基础。
(2)如果静脉开放后,为辅助局麻和阻滞麻醉,可用异丙酚2~4mg/kg/h持续静注,或氯胺酮1~2mg/kg静注,但要注意给氧,监测呼吸和SpO2的变化。
5.静脉麻醉:指不作气管插管而进行的静脉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
对于一些非俯卧位小浅表手术、灼伤换药、诊断性检查等可在不进行气管插管的静脉麻醉下进行。
常用的静脉麻醉有:(1)氯胺酮静脉麻醉:氯胺酮2mg/kg静注,维持10~15min,也可配制成0.1%溶液静滴维持。
必要时辅用咪唑安定、异丙酚等,可减少氯胺酮用量。
(2)异丙酚静脉麻醉:氯胺酮1~2mg/kg静注后,以异丙酚2~4mg/kg/h持续静注,可减少氯胺酮的副作用。
需常规给氧,监测SpO2。
注意:实施静脉麻醉期间,必备氧气、吸引器、麻醉机和气管插管抢救设备。
5.气管插管全麻:是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之一,便于控制呼吸道,利于呼吸管理及肌松药应用,尤其对胸心手术、头颈、口腔手术、腹部大手术、危重病儿手术,侧卧位、俯卧位、坐位手术等。
(1)常用药物1)吸入全麻药:目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异氟醚、七氟醚等。
2)静脉全麻药:咪唑安定0.1 ~0.2mg/kg 、异丙酚 1.5 ~2mg/kg, 依托咪酯0.2 ~0.3mg/kg, 单独应用剂量宜偏大, 两药合用时应减量。
3)肌松药:琥珀胆碱、罗库溴铵等。
(2)麻醉诱导诱导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情和预期的气道管理问题( 如误吸危险、插管困难或气道不畅) 。
一般常采用静脉全麻药- 麻醉镇痛药- 肌松药复合诱导。
A 静脉全麻药:异丙酚1.0 ~2mg/kg,咪唑安定0.1 ~0.2mg/kg, 依托咪酯0.2 ~0.3mg/kg 等。
单独应用时剂量稍偏大,两药合用时,均应减量。
B肌松剂:罗库溴铵0.6mg/kg,琥珀胆碱 1.5 ~2mg/kg。
C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2~4ug/kg,( 心血管手术麻醉时8~10ug /kg) 。
(3)麻醉维持当病人处于足够的麻醉深度时就进入维持期,重点是维持病人内环境稳定和调控麻醉深度。
采取三类药物复合应用,如:1)异丙酚2~6(mg/kg/h) ,芬太尼(2ug/kg/h ),间断追加罗库溴铵等肌松剂;2) 咪唑安定0.1 ~0.2(mg/kg/h) 。
2) 方案中芬太尼和肌松剂用量同方案1) 。
(4) 麻醉机和气管插管:1)全麻器械:①麻醉环路:体重<10kg儿童,选用半紧闭麻醉机或T型管系统(我院暂无);体重>10kg儿童可应用循环紧闭麻醉机,但须改用小儿贮气囊和小儿呼吸回路。
②贮气囊容量:1岁以内用500ml,1岁以上用1000ml贮气囊。
③面罩:选择有最小无效腔的面罩,最好用透明的塑料或硅胶面罩。
④口腔通气道。
⑤喉镜:新生儿可选用直镜片。
⑥气管导管选择。
2)气管插管注意事项①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②婴幼儿呼吸道最狭窄处在环状软骨水平,喉腔呈现漏斗型,插管如遇阻力,应选择小一号导管。
③插管后检查两肺呼吸音是否均等,当给予15~20cmH2O正压通气时,无套囊导管周围允许有轻度气体漏出。
④导管应牢固固定,体位变动后,应再作两肺听诊,以防导管滑出、扭曲或误入一侧支气管。
3)呼吸管理(控制呼吸及机械通气)①呼吸频率:婴儿及新生儿36次/分;1~5岁:25~30次/分;6~9岁:20~25次/分;10~12岁:18~20次/分。
②潮气量:新生儿6ml/kg,婴儿8~10ml/kg,小儿10ml/kg。
③吸/ 呼比:1∶ 1.5 或1∶2。
④吸气压:7~15cmH2O。
⑤长时间机械通气需监测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参数。
4) 麻醉苏醒期处理①拔管指征:肌力基本恢复:自主呼吸正常,呼吸交换量满意,潮气量>8ml/kg ,吸入空气时SaO2>90%,PaO2>80mmH,g PaCO2<45mmH。
g 下列情况必须完全清醒后拔管: 插管困难病人;急症手术病例避免呕吐返流;新生儿。
②拔管时须充分清理口咽分泌物。
拔管后体位取侧俯卧或肩下垫薄枕、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舌后坠者,置口咽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区域阻滞麻醉:6.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麻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产生相应脊神经根阻滞,其支配区域麻。
感觉运动功能暂时消失,又称脊椎麻醉,简称腰(1) 适应证与禁忌证1) 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
2) 禁忌证:休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压、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凝、高血压、心血机制障碍和不合作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
老年及高龄脏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2) 麻醉前准备1)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
2)人室前肌注苯巴比妥钠2mg/kg、东莨菪硷0.006mg/kg或阿托品7.mg/kg。
3)准备好急救器具及药品。
(3)操作方法1)体位:取侧卧位,头前屈垫枕、背部贴近手术台边缘并与手术台平面垂直,双手抱膝,膝部贴腹和胸壁。
若患肢不能屈曲,可取被动体位,健肢屈曲。
2)穿刺点:一般选择腰3~4或腰2~3,最高不得超过腰2~3,以免损伤脊髓。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与脊柱相交处相当于腰3~4棘突间隙或腰4棘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