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劳技课上
三年级上册劳技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劳技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33501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a.png)
三年级上册劳技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培养劳技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劳技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劳技的认识和理解。
2.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4. 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课程一:手工制作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内容安排:- 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剪剪纸等。
- 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动物形象、植物造型等。
- 学习使用工具,如剪刀、胶水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 课程二:家政实践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务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内容安排:- 学习简单的家务技能,如清洁、整理、烹饪等。
- 实践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脱衣物、整理书包、洗手等。
- 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讲解日常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 课程三:木工制作目标:培养学生的木工技能和工艺创作能力。
内容安排:- 学习基本的木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 制作简单的木工手工作品,如小木屋、木质模型等。
- 培养学生对木材的认识,讲解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4. 课程四:科学实验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内容安排:-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沸腾、物体的浮沉等。
- 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
-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推理和总结实验结果。
三、课外活动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我们还将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劳技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1. 参观工作坊: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工艺品工作坊,了解真实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技术。
2. 制作展览: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展览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学习。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a8c13fbfad6195f302ba667.png)
第二课整理书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收拾、整理书包的方法,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就良好的品行。
教学重点:整理书包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教具准备:两个书包、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一些作业本、文具盒、卫生巾、一些课外书等。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法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1.游戏:比赛找书。
(1)•同学们每天都背着书包来上学,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书包,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请两位同学上來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找书比赛,看谁找书的速度快。
你们能猜岀他们谁可能找到得快一些吗?(2)•按要求找出语文书和数学书。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按照要求开始找书。
2.让学生体会整理书包的必要性。
(1)想一想:XX同学为什么找得慢一些?(两人小组讨论后发言)(2)X X同学,刚才你为什么找得那么慢?(3)老师展示两个书包(一个整洁,一个乱七八糟)小结:我们每节课拿书和本子,如果书包里乱七八糟的,容易拿得到吗?(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呢?生: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來学习整理书包。
(板书:整理书包)二、学习新课书包是我们携带学习用品的容器,如果能够合理安排空间并经常整理,使用起来就会更加方便。
【观察思考】观察自己书包里面的结构,想一想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交流:1・书包里分成几个区?2.它们的结构适合放着哪些物品?3.哪个区域取放最方便?小结:我们大多数人的书包是由大、中、小三层夹包组成的,可以分类放书本,旁边还有两个小袋子,可以放水壶和雨伞等,特别方便。
书包的背面有两条又宽又软的背带,可以让我们轻轻松松的把心爱的书包背在肩膀上。
【设计方案】怎样合理施用书包内的空间(一)、学生交流:1.同学们检查一下自己的书包,干净吗?里面有序吗?2.每天整理书包,把不需要的物品拿出来。
3.常用的物品应放在容易取放的地方。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67741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2.png)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教学内容】: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学会运用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教材:《劳技课上册》教具: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几个手工作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谈谈自己小时候也做过什么手工作品。
二、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设计→选择材料→制作→加工→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手工作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3.教师给学生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让学生观察。
三、制作手工作品(30分钟)1.教师提供各种手工材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手工作品。
2.教师逐个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时要小心。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制作心得和经验。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教师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利用手工制作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手工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手工制作,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也注重了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小心使用工具。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c724b49ec3d5bbfc0a7430.png)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篇一:人教版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时包书第一单元开学准备 1 、包书、裁纸、装订本子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图形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书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
3.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作品,提高学生进行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观察—演示)1、教师讲解“为什么要包书,包书的意义”。
2、讲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二、发展阶段(探究—交流)1.欣赏作品。
2.小组讨论交流。
纸作品是怎样做成的?用了什么材料?。
3.教师用图解法讲解说明。
三、创作阶段(自主—合作)小组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包书的造型最多、最新颖,可以合作或独立完成。
1.学生开始创作。
2.摆放作品。
四、作品展示(指优一评差)1.作品一一放到展台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给优秀作品以奖励头饰,并指生说出作品的制作过程。
3.总结小组作品的优点,并奖励“聪明花”“智慧星”头饰。
五、总结六、收拾和整理第二课时裁纸、装订本子教学目标:学会使用裁纸工具(直尺、美工刀和剪刀等),并学会裁纸和装订本子。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二、交流体会1、如何载纸2、如何装订三、学做1、学习要领参考教材p3中的四点2、教师讲解3、强调学生掌握四、实践创新五、调查和研究1小组讨论2小组交流3全班订正六、总结2、削铅笔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用品是学习必须用的。
2. 知道要爱惜学习用品,懂得应该怎样爱惜学习用品。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爱惜学习用品。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爱惜学习用品。
教育过程:一、谜语导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学习用品)猜谜语,看谁猜得快。
1.师:身子细又长,黑心长衣裳,走路爱拐弯,脚印老变样。
生猜。
(铅笔)师出示铅笔卡片,贴在黑板上。
2.师:身子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多种知识肚里装。
生猜。
(书包)师出示书包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科技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科技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386529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d.png)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科技教学计划目标本学年,三年级学生将通过劳动与科技课程实践,达到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惯。
2. 培养学生的科技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课程内容劳动课程- 研究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 探索不同的劳动技能,例如种植、手工制作等。
- 研究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劳动时间。
科技课程- 研究基本的计算机操作。
- 研究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和互联网搜索。
- 了解科技对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的劳动和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劳动和科技任务,培养其合作与沟通能力。
- 激发兴趣:通过趣味的劳动和科技项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劳动和科技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 作业评定:评估学生完成的劳动和科技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 小测验:定期进行简单的劳动和科技知识测试。
时间安排本学期,我们将根据以下时间安排进行劳动与科技教学:- 每周一节劳动课程,共计12节课。
- 每周一节科技课程,共计12节课。
资源和设备为了支持劳动与科技教学,我们将需要以下资源和设备:- 种植材料和工具:用于学生的种植活动。
- 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用于学生的手工制作活动。
- 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科技课程的演示和实践。
总结通过本学期的劳动与科技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培养劳动意识和习惯,提升科技应用能力,同时发展其合作与沟通能力。
我们将通过实践教学、合作学习和激发兴趣的方法来达到这些目标,并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和小测验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们需要种植材料和工具、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以及计算机和投影仪等资源和设备来支持教学。
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个充满劳动和科技乐趣的学年吧!。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e20fc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7.png)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教案标题: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教案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劳技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学生将能够熟悉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劳技技能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学生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劳技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劳技技能。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将所学的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2. 学生如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展示劳技课程视频或图片进行介绍。
2. 教师准备劳技课程的实际应用案例。
3. 准备三年级学生需要使用的相关工具、材料和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通过展示劳技课程的视频或图片介绍劳技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对劳技课程的认识和了解。
探究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个简单的劳技应用案例,并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原理和技能。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如何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例如制作一个简单的纸飞机。
实践应用: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根据指导进行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艺品,例如一个纸质书签。
2. 学生将制作完成的手工艺品展示给全班,并分享制作时的心得体会。
总结回顾: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通过实践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
2.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劳技技能和培养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尝试制作其他简单的手工艺品,并分享给全班。
2. 学生可以向家长、亲戚或其他教师展示他们所制作的手工艺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探究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专注度。
2. 评价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的质量和完成度。
3. 听取学生的自我总结和分享,评价学生对劳技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份教案是基于三年级劳技课教学的教案建议,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劳技课程、掌握一些简单的劳技技能,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三上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上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73306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3.png)
三上劳动与技术教案教案:三上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和技术的基本概念。
2.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关系,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劳动和技术的基本概念。
2.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3.劳动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理解。
2.劳动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分析。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学生教材。
3.劳动与技术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劳动吗?请简要阐述。
-你认为技术对社会有什么影响?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他们的答案。
3.教师进一步解释劳动和技术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了解劳动和技术的关系。
二、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材,讲解劳动和技术的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和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技术对劳动方式的影响。
3.分析技术革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举例说明。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选择一个实际案例,如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业发展或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等。
2.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向学生展示案例中劳动和技术的关系。
3.引导学生分析该案例中技术对劳动方式、劳动效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技术的发展如何改变劳动的方式?举例说明。
-技术对劳动效率的提高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技术的发展如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举例说明。
2.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并进行讨论和互动。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回答,并强调劳动和技术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和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和挑战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劳动和技术的概念,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对劳动方式、劳动效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年级上劳技教案
![三年级上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67b8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8.png)
三年级上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技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掌握基本的劳技技能,如剪纸、折纸、编织等;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劳技教育概述1.1 劳技教育的定义和意义1.2 劳技教育的发展历程1.3 劳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2. 剪纸技能2.1 剪纸的起源和发展2.2 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2.3 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4 剪纸作品的欣赏和评价3. 折纸技能3.1 折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2 折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3 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4 折纸作品的欣赏和评价4. 编织技能4.1 编织的起源和发展4.2 编织的基本工具和材料4.3 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4 编织作品的欣赏和评价5. 劳技教育的实践活动5.1 剪纸、折纸、编织的实践活动5.2 制作简单手工艺品5.3 团队合作与交流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劳技教育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劳技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知识讲解2.1 介绍劳技教育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劳技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2 分别介绍剪纸、折纸和编织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技巧,让学生对这些技能有初步的了解。
3. 技能实践3.1 剪纸技能实践:教师示范剪纸技巧,让学生尾随操作,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剪纸作品。
3.2 折纸技能实践:教师示范折纸技巧,让学生尾随操作,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折纸作品。
3.3 编织技能实践:教师示范编织技巧,让学生尾随操作,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编织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剪纸、折纸和编织作品,教师和同学们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味。
5. 团队合作与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制作一个大型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回顾整个劳技教育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的技能和体味,以及对劳技教育的认识和感悟。
小学三年级上人教版劳动技术第二单元第4课中秋月饼我会做
![小学三年级上人教版劳动技术第二单元第4课中秋月饼我会做](https://img.taocdn.com/s3/m/ef77a66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9.png)
学习目标
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珍惜
制作月饼是一种劳动,通过亲手制作月饼,我们可以更加深刻 地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价值。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 一定的努力和耐心,才能制作出美味的月饼。通过这样的体验, 我们可以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珍惜,明白劳动的重要性,懂得 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学习目标
了解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
PART · 2
新课讲授
Hale Waihona Puke 月饼的起源月饼的种类月饼的制作材料
新课讲授
月饼的起源
介绍月饼的起源和传统意义,让学生了解中秋节和月饼的文化 背景。
新课讲授
月饼的种类
分类介绍各种不同口味的月饼,如豆沙、蛋黄、五仁等,让学 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月饼特色。
新课讲授
月饼的制作材料
列举制作月饼所需的主要材料,如面粉、油、糖、果蓉等,让 学生了解月饼的基本原料。
提醒学生在制作月饼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面团的松软度、馅 料的分量、烤制的时间等,让学生掌握制作月饼的技巧。
新课讲授
制作月饼的实际操作
月饼的保存和食用
月饼的文化意义
新课讲授
制作月饼的实际操作
给学生提供制作月饼的实际操作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月 饼,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新课讲授
月饼的保存和食用
学习目标
了解月饼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食品之一,它的制作需要一些特定的材料 和工具。月饼的主要材料包括面粉、糖、油脂等,而工具则包 括擀面杖、模具等。通过学习月饼的制作材料和工具,我们可 以了解到制作月饼的基本要素,为后续的实际操作做好准备。
学习目标
掌握月饼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制作月饼的步骤和技巧对于制作出美味可口的月饼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将面粉、糖、油脂等材料混合搅拌成面团,然 后将面团分割成小块,再将馅料包入面团中,并用模具压制出 形状。最后,将制作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烘烤即可。在制作的 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擀面杖的使用技巧、馅料的搭配等方面的 问题。通过掌握这些制作步骤和技巧,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 出美味的月饼。
2022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上册
![2022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7a1d70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e.png)
2022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上册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劳动课设计,主题为“环境整洁,健康成长”。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正确进行环境清洁工作。
本教案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入活动、重点讲解和实践活动。
一、引入活动:1. 教师张贴一些环境脏乱的图片,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问题。
2.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环境整洁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的重要性。
3. 教师提问学生,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为保持学校环境整洁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重点讲解:1. 教师向学生介绍环境清洁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例如减少细菌滋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
2. 教师讲解环境清洁的基本步骤,包括收拾垃圾、擦拭桌椅、清洗地面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正确使用清洁工具和清洁剂的方法,并强调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定区域的环境清洁工作。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按照学习到的环境清洁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3.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学生正确完成任务。
扩展和深入分析:在引入活动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更多环境脏乱的图片或现场参观脏乱的场所,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环境整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结合讨论,让学生们分析污染环境的原因,并共同探讨如何防止环境污染。
在重点讲解阶段,教师可以详细介绍环境清洁工作的各个步骤,并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清洁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并与学生一起制定环境清洁的规范和标准,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在实践活动阶段,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分角色负责不同的任务,例如有的学生负责收拾垃圾,有的学生负责擦拭桌椅等。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制定一份个人和班级的环境保护计划,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如垃圾分类、关灯节水等。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程《梳头》教学设计方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程《梳头》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828c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e.png)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程《梳头》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梳子的基本结构和材质。
2. 研究正确使用梳子梳头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二、教学内容1. 梳子的结构和材质。
2. 梳头的基本方法。
3.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有关个人卫生的知识,为本节课做铺垫。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梳子的基本结构和材质,让学生了解梳子的作用和种类。
- 强调梳子应选用安全、环保的材质,并提醒学生不要共用梳子以避免传播疾病。
3. 梳头方法演示(15分钟)- 老师现场演示正确的梳头方法,包括梳发顺序、梳子的使用角度等。
- 强调梳头时要轻柔,避免拉扯头发,保护头发健康。
4. 学生练(15分钟)-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梳理头发,帮助彼此纠正错误动作。
-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肯定正确的梳头方法。
5. 梳子的清洁与个人卫生(10分钟)- 介绍梳子的清洁方法,包括用清水冲洗、定期消毒等。
-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每天保持头发整洁,减少头皮病的发生。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正确使用梳子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 展望下节课将研究如何正确洗头。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梳子结构和材质的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正确使用梳子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对个人卫生的认识和态度。
五、教学资源1. 梳子模型、实物梳子。
2.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程《梳头》教学设计方案。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了解梳子的基本结构和材质,研究正确使用梳子梳头的方法,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辅材料免费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辅材料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ef33d1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e.png)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辅材料免费
为了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更好地研究劳动与技术课程,我们提供了一份免费的教辅材料。
本教辅材料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并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
教辅材料内容:
1. 劳动与技术基本概念:本教辅材料将详细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劳动和技术,它们的关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实践活动指导:教辅材料将提供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索。
这些活动将涵盖不同的主题,例如简单机械、手工制作和组装等。
3. 评估和反馈:为了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研究进展,教辅材料将包含问题和练题,以及答案和解析。
这将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研究成果。
使用方法:
2. 教师引导:教师可以根据教辅材料的指导,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辅导。
教师的引导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并获得更好的研究效果。
3. 学生自主研究:学生可以根据教辅材料进行自主研究和实践活动。
他们可以在课堂上或在家中进行研究,根据自己的进展进行反馈和答疑。
我们希望通过提供这份免费的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辅材料,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研究环境,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劳动与技术知识。
如果您对此教辅材料有任何问题或反馈,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
注:本文档中所提到的教辅材料免费,但请注意,内容可能会有更新或变化。
建议您在使用前确认是否为最新版本。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学策略:《梳头》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学策略:《梳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5b2e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b.png)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学策略:《梳头》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了解梳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会正确使用梳子梳头;-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2.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一把梳子;- 实物或图片展示梳子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个人卫生的图片或实物展示。
- 学生准备:- 学生无需任何准备。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梳子的外观和功能,并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
步骤二:观察与探究(1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梳子的结构,并让学生观察和探究不同部分的功能和用途。
-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梳子结构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步骤三:梳头示范(1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梳头方法和步骤,包括持梳的正确姿势、梳头的顺序等。
- 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解释,同时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忆。
步骤四:学生练(15分钟)-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梳头练。
- 教师可以逐个检查学生的梳头姿势和操作是否正确,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步骤五: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正确使用梳子的重要性和个人卫生的意义。
4. 教学扩展-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梳子模型,加深对梳子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 学生可以自愿展示自己的梳头技巧,鼓励其他同学研究和分享。
5.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练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梳头方法和步骤。
- 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个人卫生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他们对个人卫生的理解。
6. 参考资料- 无以上为《梳头》教案的教学策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14c8b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b.png)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上册劳动课是学生培养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三年级的劳动课上册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践活动,匡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主题介绍本学期的劳动课主题是“动手创造,快乐劳动”。
我们将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积极参预的态度。
二、实践活动一:种植小菜园通过种植小菜园,我们可以让学生亲手感受到种植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学会挖土、撒种、浇水、除草等基本的种植技能。
同时,他们还会学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养护方法。
三、实践活动二: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学会使用剪刀、胶水、彩纸等工具,制作各种简单的手工作品,如纸风车、纸花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四、实践活动三:绘画创作绘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学会使用各种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等,创作出自己的绘画作品。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五、实践活动四: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劳动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一系列的团队合作活动,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小菜园的养护,每一个组负责一部份的工作,通过合作完成整个菜园的养护工作。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实践活动五:劳动技能展示在学期末,我们将组织一次劳动技能展示活动。
学生将有机会展示他们在劳动课上所学到的技能和成果。
例如,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种植的小菜园,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展示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七、总结通过这一学期的劳动课上册,学生将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他们还能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并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积极参预的态度。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劳技)教案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劳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7aecc8fab069dc50220143.png)
第一单元纸工初步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教学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了解纸的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了解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教学过程:一、导入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
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二、学生自主学习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教学内容: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
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二、认识纸工工具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1、山线 -------------------2、谷线—-—-—-—-3、剪切线4、粘贴面5、挖切四、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小学劳动技术课件
![小学劳动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5b7084caaedd3382c4d3c1.png)
本学期学习内容:
1纸工:折纸、剪纸、做纸模 2泥工:泥塑、彩塑、泥条盘筑法 3手工缝纫:基本缝纫技巧 4绣制 5小种植和小养殖
纸工所用材料有哪些?
1软 纸(如:报纸、卫生纸、皱纹 纸 挂历纸等)
2硬纸(如:卡纸、纸板、药盒、牙 膏盒等)
纸工艺术欣赏
纸工艺术欣赏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劳动技术 (三年级)
本课程要求
不许说与课堂无关的话,不许做与课堂 无关的事情,有问题举手
劳动技术是什么样的课程?
脑体结合,自己动手做出实物作品。 学习农民干活也叫劳技。 学习做纸飞机也叫劳技。
三年级劳技课剪刀与裁剪
![三年级劳技课剪刀与裁剪](https://img.taocdn.com/s3/m/41b07b7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d.png)
三年级劳技课剪刀与裁剪一、教学要求: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剪刀技术,在手工制作中的运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运用裁剪手法制作“课程表”。
二、教学难点:通过剪裁使人物活动起来。
三、教学准备:制作件“课程表”成品一份。
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次,调动起学生制作活动课程表的浓厚兴趣和迫切要求。
二、制作“课程表”。
1、展示“课程表”作品。
2、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折叠,制作课程表外壳,将抽拉板与外壳粘贴。
(2)将课程表粘贴在外壳里面。
(3)粘贴好外壳,完成。
3、学生小组内自行研究制作中的难点。
(1)怎样粘贴一下底板,让课程表动起来。
(2)怎样使课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来?4、全班交流反馈。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课程表”作品做得更漂亮、更巧妙、更有用。
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说自己制作中的体会。
四、延伸。
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并初步掌握了让纸玩具动起来的小窍门。
介绍抽拉连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通过操纵杆体现简单抽拉连动的现象。
想一想:我们还能制作什么抽拉纸玩具。
教学反思: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我认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美国儿童博物馆墙上就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抓住一个“精”字,突出一个“动”字,由灌输性教学变为趣味性教学。
不论什么学科都要讲究美感,写诗歌,要讲究音韵美,节奏美,下棋,要讲究棋形美。
当然,劳技课教学也应遵循审美规律。
例如,学习刺绣、编织、配菜、缝纫等,学生不仅要学习工艺技能,而且要学习合理地选择色彩,安排线条布局,设计花色式样等艺术技巧。
学生的作品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梳头》教学方案设计 -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
![《梳头》教学方案设计 -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d7631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9.png)
《梳头》教学方案设计 -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梳头教学方案设计 -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背景介绍梳头是一项基本的个人卫生技能,对于学生的形象和健康很重要。
因此,在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程中,我们将介绍梳头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梳头方法。
教学目标- 理解梳头的目的和重要性。
- 掌握正确的梳头姿势和技巧。
- 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梳头任务。
教学内容1. 梳子的种类和用途介绍。
2. 梳头前的准备工作,如洗净头发和梳通打结。
3. 正确的梳头姿势和步骤,包括:- 握紧梳子的正确方式。
- 从头皮开始,逐渐向发梢梳理。
- 避免用力过猛,以免伤到头皮或头发。
- 针对不同发型和发质的梳理技巧。
4. 常见的梳头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头皮屑和打结处理等。
5. 学生之间互相梳头的练习,以加强技巧和团队合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梳头的目的和重要性。
2. 介绍不同种类的梳子和它们的用途。
3. 演示正确的梳头姿势和步骤,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4. 学生进行自我梳头练习,教师提供指导和纠正错误动作。
5. 学生之间互相梳头,配对练习,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和交流。
6.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就常见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7. 结束时,复习并总结梳头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自我梳头练习和互相梳头练习中的表现。
2.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于梳头的理解和知识掌握。
3. 对学生的梳头技巧和步骤进行评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的梳子是干净的,避免传播头虱等问题。
- 强调梳头时要轻柔,避免伤害头皮和头发。
- 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经常梳头、洗头等。
参考资源- 梳子图片和说明。
- 梳头技巧和步骤的图示或视频。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和适应。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制作手工花》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制作手工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d00b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1.png)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制作手工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手工花及其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的手工技巧,如剪、折、粘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的良好惯,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美版三年级上册《制作手工花》,通过不同类型的手工花,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劳动技能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对制作手工花充满兴趣。
但在动手操作和创意设计方面,还需加强指导和鼓励。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1. 展示各种手工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手工花的认识和制作经验。
教学环节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手工花的基本类型,如纸花、布花、泥花等。
2. 示范制作纸花的过程,强调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引导学生关注手工花的造型、色彩和材质搭配。
教学环节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种手工花类型进行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设计。
教学环节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制作好的手工花进行展示,分享制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
3. 引导学生互评、自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环节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手工制作,发挥潜能。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作品展示和评价,以及对课后实践的跟踪了解,评估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手工花实物或图片。
2. 制作手工花所需的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3. 教学视频或课件。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不要过分强调作品的完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能力:学会自己包书皮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习几种包书皮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怎样压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新发了很多书,大家都很高兴,怎样才能使新书用的时间更长些,不坏那,老师有个好办法,那就是包书皮,包书皮的方法很多,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基本的方法。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包书皮的用纸画报纸,牛皮纸,挂历纸等。
2、纸的大小:根据书的大小而定3、怎样包书皮将纸对折,书脊与折先对齐将边留出4厘米左右然后压痕最后整理三、教师演示,学生边看边记过程四、学生自己练一练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即使解决,包书皮的方法很多,你们可以自己在设计更美的方法。
五、请同学们记住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六、总结 2 通过本节可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包书皮的方法,希望你们在课后的时间里自己设计出更没的方法,为其他人包书皮。
板书设计怎样选纸对折,压痕,剪口。
包边,理平教学目标:能正确使用闹钟,学用闹钟。
教学准备:小闹钟一个。
教学过程:1、师:上班、上学要按时,赶乘火车要准时,生活中很多事情就不用依赖爸爸妈妈提醒了。
2、认识闹钟各部位的名称。
3、了解闹钟各部位的用途。
4、在表格中填写闹钟各部件的用途。
5、学习使用闹钟。
6、想一想,在()里标出正确的使用顺序。
拓展活动:学用电子表定时第三课:讲究个人卫生教学目标:知道注意个人卫生应有的要求和措施。
逐步养成注意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收集学生中重视个人卫生和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典型事例。
教学重点:掌握注意个人卫生的要求和措施。
教学难点:培养讲究个人卫生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教师首先提出为什么要注意个人卫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搞好个人卫生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没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社交活动,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师按课文逐条讲述注意个人卫生的措施,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卫生习惯进行指正。
(可组织学生自己讲)(1)要求冬季一般一周或者半月洗澡、洗头一次;夏季每天洗澡一至二次,每周洗头二次。
(2)要求每天早晚要刷牙、洗脸,饭后漱口。
(3)要求指甲每周剪一次,趾甲每周剪一次。
(4)衣裤脏了要及时换洗,女孩子衬裤一周至少换两次。
(5)理发要求一般冬季每月理一次,其他时间可根据季节而定。
(6)要求每天晚上洗屁股、洗脚。
三、教师除了按课文对学生提出个人卫生的要求外,还可补充其他方面的一些要求,如盖的被褥、用的手帕要勤洗勤晒;洗脸和洗脚毛巾要定期搓洗、消毒等。
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注意个人卫生的几点要求,鼓励学生学会洗漱一类的劳动。
诸如洗红领巾、小黄帽、手帕、袜子等。
逐渐学会洗衣裤等。
第四课:洗手的学问一、主题的提出俗话说“病从口入。
”坚持科学洗手,不仅能让我们美观大方,心情舒畅,还是防止病从口入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这里面还有许多的学问。
有的人没有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不知道如何科学地洗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向生活,去调查研究身边的洗手现象,了解洗手的学问,养成科学洗手的习惯。
二、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洗手也是有学问的,激发学生关注洗手的问题。
2、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洗手的习惯,形成科学健康、科学的生活意识,从生活的细节做起,精心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3、通过活动能够,培养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提高我们沟通、表达、合作、互爱的态度与能力。
三、活动课时:10课时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主题研究兴趣:1.同学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会让我们终生受益,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常常容易被我们忽视。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小片段,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生活中常见的不洗手吃东西的现象)2.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习惯吗?4.那吃东西之前为什么要洗手呢?5.是呀,洗手能保持手的清洁,这可是个良好的习惯,在这个平常的行为中还蕴涵着不少的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小研究员,来探讨一下“洗手的学问”。
(板书课题)(二)讨论研究内容:1.那关于洗手,我们可以了解些什么呢?2.学生讨论。
3.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小主题:(1)洗手的现状调查(2)正确的洗手方法(3)洗手与节约用水的关系(4)怎样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4.看来关于洗手,可研究的内容还真不少!那你们对哪个内容感兴趣呢?(学生自由结合,分组)5.每一小组选出组长,给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并提出口号。
(三)小组制定活动方案:1.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刚才选定的内容,就怎样开展研究制订一个计划。
在这里,老师有个小提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每个同学要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做到吗?那就快快行动起来吧!(四)交流活动方案,提出修改建议。
1、各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实施方案,其他人提出修改建议。
2、活动交流。
3、刚才同学们提了那么多宝贵的建议,相信大家一定又有了不少的收获。
老师再给你们一些时间,把活动方案再完善一下,尤其是刚才同学们提出适当建议的地方。
(五)评价总结:同学们,我们的活动方案已经制定好啦,常言道:说说容易做做难,我相信各个小组能够相互合作,齐心协力,把各自的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第五课:学会钉纽扣一、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与实践,使学生们了解纽扣的有关知识,宏扬传统文化。
2.通过本课实践了解纫针、打线结、钉纽扣的方法,学会利用合适的针和线钉纽扣。
二、能力目标:1.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老师要求收集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3.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三、德育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 通过学生收集和汇报资料使学生理解纽扣中的文化。
2.学会纫针、打结、钉纽扣的方法。
难点:掌握不同纽扣的不同钉法。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式各样的扣子、针、录相带、电化教具等。
学生准备:各种针、线、纽扣、卡纸、剪刀等。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师: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1)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找出不同的地方?看看谁的观察能力强?(自由答)师:那就让我们帮他把扣子钉上。
(学生操作)(出示课题)2、2、激发学生探究师:同学们你们准备了什么样的扣子?(自由答)师:哪一组汇报一下你们都收集到了多少种类的扣子?师:好,老师这还有这样的一些扣子,请同学们看一看。
师:你能说出衣服上为什么钉扣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出示实物)师:纽扣有这么多的作用,谁来说一说钉扣子需要什么工具?(出示板书)工具:针、线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针,哪位同学到前面汇报一下你们收集到的针。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同学们准备好的线,请大家把它举起来。
(学生展示)师:钉扣子选择线时要注意线不能太粗,线的颜色也要与扣子搭配好。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中是如何教我们钉扣子的,大家边看边想钉扣子需要哪几步?(录像演示)(1)纫针:(2)打线结:(3)钉纽扣师:谁来汇报一下钉纽扣一共分几步完成?都是什么?(出示板书)师:同学们今天带来了很多种纽扣,可在录像中只示范了两个眼儿纽扣的钉法,如果给你一个不是两个眼的扣子,你能钉好吗?(生答)师:为了保证同学们在钉纽扣比赛中能安全操作,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课件演示)3、学生研究实践:师:希望同学在分组实践时先一起研究一下你带来的纽扣该怎样钉?(学生研究实践,老师辅助指导)4、师生共评: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看一下。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钉了几个纽扣?都是几个眼的?(学生汇报展示)师:谁能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5、师生共结: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
今天我们学会了钉纽扣的步骤,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6、板书设计:学会钉纽扣工具:针、线等步骤:纫针、打线结、钉纽扣第六课:安全第一教学目的:学会沉着、冷静、及时、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保证人身安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谈注意安全的必要性。
二、学学做做1、防灾的安全地震、玩火、雷雨、煤气泄露、电起火时的安全。
2、外出的安全3、门户的安全4、受伤后的自救手指破了、被烧伤、流鼻血的自救、护理。
三、想想练练1、讨论图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确。
(见书)。
2、同学们一起讨论,还有哪些方面应注意安全,怎样才安全?3、进行安全知识游戏。
第七课:打扫校园教学目的:学习打扫校园,创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工具、材料:扫帚、撮箕、水桶、铁铲、竹竿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学学做做卫生委员分派清扫任务(一)打扫操场(二)清扫水沟(三)清扫墙壁注意不要让灰尘落入自己的眼睛。
三、想想练练参加清扫校园的劳动,比一比,看谁的清扫任务完成得最好。
第八课:整理房间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整理房间。
重点、难点:学会整理房间。
教学过程:一、基本活动:说一说:1、你整理过自己的房间吗?2、你是怎么整理的?二、拓展活动自己整理房间:早晨起床先开窗、整理床铺、把物品摆放整齐、洁净窗台、墙壁,擦桌椅、扫地、拖地。
二、探究活动想一想:早晨起床后为什么要先开窗通风?怎样才能保持房间的整洁?设计房间物品摆放。
第九课:洗衣服常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衣服洗涤标志,了解洗衣服常识,学会洗衣服.重点、难点:学会洗衣服.教学过程:一、基本活动:1、认识洗涤标志,了解含义。
2、你知道洗衣服的常识吗?深浅分开、洗涤剂适量、羊毛衫要用专用洗涤剂3、学洗衣。
清水浸湿、洗涤剂溶解、浸泡、揉搓、漂洗、挂晒二、拓展活动:判断正误,说出为什么。
三、探究活动:尝试洗小件衣物。
第十课缝布袋一、教学目标:⒈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缝制小布袋的方法。
⒉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
⒊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小主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2、教学难点:(1)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
(2)收针时的打结也是很难把握的。
三、教学设计:1、技术要点分析:在小学阶段,关于手缝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首先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
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光,然后进行穿线。
打结: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能达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
平针,虽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需要强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