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己 观念必先行
教师育人应先育己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师育人应先育己”的思考。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要关注自身的成长。
因为,只有先育己,才能更好地育人。
首先,教师育己是提升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师风。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其次,教师育己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关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传统文化,掌握其精髓,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时代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再次,教师育己是培养良好师德的基石。
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能够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师德规范,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
此外,教师育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
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教师育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教师这个职业,既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
我们要以育人为己任,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点亮学生的心灵,为他们的未来铺就一条光明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引言在教育的征途上,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品德塑造的引导者。
师德培训不仅提升了我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更让我深刻体会到“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通过师德培训获得的学习和自我反思的体会。
师德培训的核心内容师德培训的核心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公正无私、诚实守信等。
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和遵守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自我修养提升:通过自我学习和反思,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育人先育己育人先育己,意味着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首先需要教育好自己。
这包括:知识更新: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学方法:掌握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情感投入:真诚地关心学生,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育己重育德育己重育德,强调了教师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能够:树立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赢得信任:高尚的品德能够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与信任。
传递价值观:将正面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影响他们的人生观。
自我反思与提升在培训过程中,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发现了自己在师德实践中的不足:课堂互动: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不够,未能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
情感关怀:我对一些学生的情感关怀不够,未能及时察觉他们的心理变化。
持续学习:我意识到自己在持续学习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改进措施与实践针对上述反思,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增加课堂互动:设计更多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和表达。
加强情感关怀: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持续自我学习: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实践中的体会在将改进措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后,我获得了以下体会: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他们的思维也更加开阔。
教师如何做到育人先育己
教师如何做到育人先育己育人,非教师的专利。
但是,育人,却是教师的职责。
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义无顾,做实、做好“育人”这一要务。
那么,怎样才能算“做实”“做好”呢?在我看来,教师育人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先育己。
1 、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职业的特殊就在于其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学生,这就得要求教师做到“身正为范”,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2 、教师的知识领域和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充电”,这不仅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是提高自身修养、内涵的途径。
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教学水平方面,教师更应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特别是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对照自己的教学,检查自己的角色是否合适。
明得失,定是非,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前进。
3 、教师的情感。
教师要具备奉献精神,对待学生要有“细心、爱心、责任心”。
要有善的灵魂和美的行为,善待、尊重每一们学生。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总之,作为“育人者”,如果能从以几个方面“先育己”,必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必能在新一轮课改过程中为优胜者。
最美教师,美在心灵!只要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够把我们的爱无私地撒播给孩子们,用我们的爱心与责任心浇灌孩子们的心灵,将我们不泯的童心常伴孩子,与家长同心,与社会同心,相信我们每个老师都是最美的教师。
说一说“以学生为本,理解、尊重、服务学生”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最信赖、最崇敬的人,也常常是最能影响学生的人。
教师的思想道德、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等,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
那么,如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理解尊重服务学生呢?一、师爱是理解尊重服务学生的前提“爱”与“被爱”就如饮水起居一样是人类的天性,对于成长中的特殊少年儿童,更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所以,教师要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
特殊教育领域里的许多老教师用拳拳爱心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
“育人”必先“育己”——新形势下教师之责任教育
“育人”必先“育己”——新形势下教师之责任教育发布时间:2022-01-14T07:22:28.281Z 来源:《教育学》2021年9月总第261期作者:刘强[导读] 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有幸在教书中度过自己的美好时光,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和许多教师一样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着,工作虽平淡,但也有很多意犹未尽的乐趣。
面对21世纪经济竞争的关键在教育,新形势下教师育人先育己势在必行。
济南市工业学校山东济南250400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有幸在教书中度过自己的美好时光,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和许多教师一样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着,工作虽平淡,但也有很多意犹未尽的乐趣。
面对21世纪经济竞争的关键在教育,新形势下教师育人先育己势在必行。
一个教师能否成为新形势下的合格教师,归根到底在于他是否能成功育人。
教师育人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两大方面,但教师成功育人的前提必须是成功育己。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
”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一个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似乎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从那些“学不会和不愿学”的中职生那里得到起码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先蹲下身子育好自己再去育学生。
如何提高中职教师对职业的自我认同,调动他们职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帮助教师在“育人”的同时必先“育己”,这是我们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应该认真思考的。
教师职业意味着什么?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自古以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师职业定位,强调的是教师对于社会的作用。
“红烛”“园丁”“春蚕”等教师形象,更是社会对教师外在社会价值的定位,看重的是教师为他人成长,对社会发展的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而同时教师职业劳动对于教师自身的现实生命质量的意义以及对于教师的内在价值问题则常常被忽略。
育人先育己,立德先立人的理解
育人先育己,立德先立人的理解
育人先育己、立德先立人,意指要先从培养自己开始,从自身品德出发,为人民树立榜样,让他们效法、向往,从而道德高尚、党性坚强,这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凡非真正在实践中模仿自己的人,不能带头树立榜样。
就拿教育领域来说,教师作为搭起师生桥梁的桥梁,时刻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多学多研究,不断引领学生进步;时刻注重自身品德修养,多深入参与、实践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积
极向上地影响学生成长。
另外,育人先育己、立德先立人,还包括全面发展自己的行为举止,以身作则、以行动言教。
社会中的一切正直公正、负责任的行为和举止,都是我们榜样的基础;所有可以增强
教育专业技能的行为,都是一种值得倡导的社会公德。
特别是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要积极乐观、欢笑之中,让学生有了良好心理素质和良好认知习惯,而节欲、宽和、体恤和谦虚等优秀品格,也可作为我们教师带头示范的行为和举止。
总而言之,育人先育己、立德先立人,其实就是要我们狠抓自身全面修养,从身边从自己做起,从言行之处巩固党性,让宣传“育人先育己、立德先立人”的理念不断影响人们,前行。
已所育人,必先育已
已所育人,必先育已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说的就是育己才能更好的育人,强化老师的操守、“三观”,才能让学生学做真人。
教学相长不仅是老师造就了孩子,而且更是孩子成就老师,帮助老师不断地完成自我,自我超越。
从学生内心行为来说,必须提高老师自律育已的意识。
一方面,俗话说得好,“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学生代表的是青春、阳光、毫无掩饰的真善美,没有世俗化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老师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的教育,让内在的社会污染,得到净化,达到“育己”的目的。
另一方面,学生对于不良教育方式的本能的抵触和逆反,会敦促我们必须自我成长。
当下的老师,在教育功利主义下,动辄实施简单主义、粗鲁作风等等。
那种方式会带来短期的繁荣,长期看容易弄出心理和情绪悲剧----像“杀母、杀师”等,所以,要想教育好学生,老师本人必须先要育己,从老师教育既定模式中走出来,让学生总有亲近感、信赖感和安全感,不要高人一等,不要强行粗暴,不要家长式作风,这促使老师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素养、良好的生活方式等等,这种教育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快乐成长和幸福发展。
从老师自身来说,提高老师自身的内在素质。
“育己”比育人更难,因为,通常的认为“育人”中的人多指“他人”,与“育己”中的“自己”是相对的。
而一旦习惯了指向“他人”的教育,会使得我们在无形中养成“好为人师”的习性,当发现学生的个性行为及语言与自己主观世界中构建的规则、原有的态度发生背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因为那种“惯性思维”去可以产生“为了改变而改变”的心理趋势,进而“努力”对那些看起来“不是那么正确”的东西进行拨乱反正。
于是出现了教学上的“强灌硬注”、管理上的“软硬兼施”、时间上的“死缠硬磨”、行为上的“整齐划一”的现象。
并总是美名其悦“为了你好”、“你们还年轻,根本不懂”名义,这种“育人”的“优越感”会油然而生,当最终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一致时,又会陡然增添一些成就感、喜悦感。
育己才能育人(王瑞)
育己才能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适应社会。
要想教好学生,必须先提高自己,正所谓“育人先育己,育己才能育人”。
一、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该来个大转变。
1.由主从向民主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主从型关系。
以前教师仅仅传授知识,照本宣科,毫无创新精神的经院式教育;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欲。
所以现代教育需要构建民主与平等,真诚与友爱,尊重与理解,信任与合作,愉悦与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2.由权威向服务转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与“独道性”。
教师给学生规定所学所思,按照固定的模式教学。
因此,我们也只有真正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才能自觉地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好地肩负起为人师表的重任。
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你这个老师,那么他们才会更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3、由经验向研究转变从一定意义上讲,那种只知默默奉献于三尺讲台,而不知“求真”,不去“创新”的教师,在当今社会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今日当教师要立足现实,不断学习、吸收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的最新成果,努力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并将此运用到教改教研的实践中去。
4、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现在,知识更新加快,专业知识过时的周期逐渐缩短。
单科教师的历史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知识技能综合化的“一专多能”型教师。
我们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有道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老师的期望、信心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它可以改善师生交往的关系,激活自己的教育对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等 + 个性”将成为如今中国教育的一种追求。
我们正在从强调由共性走向尊重个性的时代。
育儿心得:育人先育己
育儿心得:育人先育己育儿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任务,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和培养。
在我育儿的过程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育人就要先育己。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需要关注和改善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和知识水平,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的成长和进步,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思维和育儿能力。
其次,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孩子的身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全面培养才能促进他们的成长。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通过阅读、运动、音乐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此外,要注重沟通和倾听。
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给予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
通过良好的沟通,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给予他们更多的决策权和自我管理的机会。
最后,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父母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动力源泉,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温暖和支持。
无论他们取得什么成绩,我们都要真诚地鼓励和赞赏,给予他们自信和勇气。
同时,我们也要给孩子适度的自由和独立,让他们有机会体验自己的成长和成就感。
总之,育儿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
通过关注自己的成长、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倾听和支持孩子,我们能够做到更好地育人。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够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一个孩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关注和付出。
在我育儿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育儿并非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与思维能力。
以下是我积累的一些育儿心得,供大家参考。
首先,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师育人先育己_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关于教师职业的重要话题——教师育人先育己。
教师,是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使者,是塑造灵魂、塑造未来的工程师。
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
而要真正做到育人,首先我们必须先育己。
一、育人先育己的内涵“育人先育己”这句话,强调了教师个人修养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它包含两层含义:1.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独特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二、育人先育己的意义1. 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反思、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2.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育己,有利于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教师育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 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育己,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如何做到育人先育己1. 不断加强道德修养。
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关爱学生。
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2. 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技能。
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3. 坚持终身学习。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要关注教育前沿动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 注重自我反思。
教师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育人先育己心得体会
育人先育己心得体会正文: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一种深刻的道理:育人先育己。
这句话不仅是对教师职业的诠释,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感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的重任,而这份责任的前提是自我修养和提升。
在这里,我想结合我的经历,谈谈我对“育人先育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育己意味着自我修炼。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我们要具备高尚的品德。
在我任教的过程中,我始终以这句话为准则,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例如,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自己首先严格遵守;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自己首先做到。
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我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受益终身。
育己意味着不断学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师必须具有好的学问,才能教出好的学生。
”这句话提醒了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专业素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我们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
在我任教的这些年,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参加各种培训、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通过不断充实自己,我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育己意味着关爱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以便找到通往学生心灵世界的通道。
”这句话强调了教师要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
在我任教的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他们的生活。
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耐心辅导;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我给予关爱和支持。
通过关爱学生,我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更加愿意接受我的教育。
(文章字数:1067字)。
育人先育己
育人先育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唯有不会教的家长和老师。
于是,育人先育己,就成了教育中时代的迫切要求。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教师是关键。
教育教师不仅要献身教育,而且必须有正确,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学生。
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教师还要注重渗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教育,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塑造学生的人格。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把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事的道理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标准。
每个孩子的成长既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更离不开父母在生活细节方面的教导。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父母要修正自己的形象,为孩子树立人生的榜样,而不能在说一套,做一套中,给孩子觉得不够诚实的印象,大人平时怎么做,孩子也会效仿着去怎么做,往往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出父母的修养。
孩子们身上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点,要用欣赏的眼光加以看待;而对于缺点,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
然而,我们有些家长,却总是抓住孩子身上的缺点,用放大镜放大,整天喋喋不休地唠叨,老是拿自己家的孩子弱点跟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比较,让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无形中承受了太多的负面信息。
久而久之,孩子脆弱的心理就会滋生出许许多多的不自信,不管做什么事,都没有十足的底气。
相信,事与愿违的教育并不是家长们所期望的,可是由于缺少对自己平时言行的反思,才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爱,不是宣泄内心的不快;也不是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而是平心静气地给予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具体的帮助。
“天才,是夸出来的。
”唯有鼓励性的语言和行动才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一旦有了动力,暗藏的潜力也会自然喷发出来。
见到孩子们点滴的进步时,千万不能吝啬表扬,表扬犹如一股股喷涌而出的泉水,滋润着干涸的心田,给予自信,会让孩子们感觉世界更明媚。
对于孩子的犯错,假如小题大做,动不动就以居高临下的口气咄咄逼人,结果只能有两种:叛逆或者奴性。
育儿心得:育人先育己
育儿心得:育人先育己既然不需要标题,那么我就直接开始分享我的育儿心得了。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能够将孩子培养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能力的人。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成长和改进。
在我成为父母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一些关键的育儿心得,愿意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首先,育人先育己,这是我最重要的心得之一。
作为父母,我们要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做出正确的示范。
孩子是最敏感的观察者,他们会模仿我们的一举一动。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做好榜样,怎么能指望孩子做到呢?所以,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出正确的行为示范,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其次,我发现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
沟通需要花费时间和耐心,但它是建立亲密关系和加深理解的关键。
我们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并且坦诚地与他们交流。
通过沟通,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并且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支持。
另外,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并鼓励他们承担起来。
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和独立性,以及培养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可以通过给予一定的任务和义务来促进孩子的责任感的培养,例如让他们收拾玩具、帮助其他家庭成员做一些小事情等。
最后,我要强调爱的力量。
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内在品质的关键。
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意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用爱的方式进行教育,而不是过度严厉或过分宽容。
爱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重视的程度。
以上就是我在育儿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育儿方法和经验,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培养出健康、快乐和有能力的下一代吧!育儿是一项持续的责任和挑战,需要父母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心。
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同时培养他们的品德、能力和情商。
在我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育儿心得,愿意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教师先育人还是先育己讲解学习
教师先育人还是先育己教师先育人还是先育己教师先育人,还是先育己?教师身为长者,高为人师。
有老师觉得教师先育人,是天职,是本分。
有老师觉得,教师虽身为人师,可觉得自己有不足,需学习,信奉“活到老,学到老”,除了和学生在一起学习之外,就是看书,自修。
在大学校园内,大抵都有这么一句激励学子的话:“学高为范,德高为师”。
一直来,教师们埋头工作,对于教师育人为天职,为本分的看法,没有过多的思考,没有争论。
“教师的职责是育人”这种先切入的探讨,难以认同。
难道关于教育的观点总是不变的?“育人”与“育己”的观念难道不能更新?不会“育己”的人,何以“育人”?以何“育人”?中小学教师原本就是基础教育职业从职者,这是一个比“教育工作者”更精确的定位,“教师育人”原本就是从职者的职业必须活动,无论这种必须活动是从职者以个体形式进行或是以个体加入的组织形式进行。
从职者从事自己必须的职业活动,这是一个单一性的问题,不存在所谓的“辩证”。
“育人”“育己”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似乎是内外关系问题,但各自关注的对象不同、主体不同,这确定它们间不是必然的对立或统一的关系。
在郑其恭、周康年编写的《教书育人新探》一书(第248页)中提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是以整个个性和全部行为来影响学生的。
教师必须在思想、学识才能、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语言谈吐、行为举止、仪表风度等诸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表率。
在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教人者教己,律人者律己,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做出示范,树立榜样。
”可见,“教人者教己”,这确定了自教的重要,而且是“首先自己做到”。
可见“育人者先育己”。
此次,胡谊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整合观》一书的第五章“教师心理”中提及:“要胜任’教师’这一岗位,新教师在学校中习得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还要掌握大量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从个体角度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是教师个体专业素质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获取新技能,培育新能力的过程。
育人者必先育己 立己者方能立人
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在学生心中保持职业尊严?我认为: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
有人曾做过一项关于大树根系的研究——在森林里,有人完整地掘出了一株百年大树。
令人惊叹的是,这株大树蜿蜒曲折的庞大根系竟是树冠所占空间的两倍!可见,茂盛的大树,只有依靠深广的根系从广阔的大地中汲取养分,才能枝繁叶茂,傲然而立。
“立”者,即为站得住。
树之立,在于根之深。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今天,将这句话赋予时代内涵,则是对教师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
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存的生命统一体,所以作为肩负“立人”使命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立己”。
具备深厚、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科信仰、学科思维方式以及人格特征等学科素养,正是教师实现“立己”的根。
具备系统的学科知识——能够明确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科知识体系、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及学科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教师对此把握的程度,决定了其学科知识的宽度和深度。
对学科知识的把握能够做到脉络清晰、框架分明,能跳出教材看教材、用教材,则是衡量学科知识高度的一根标杆。
目前的教材知识体系,呈螺旋上升式,这要求教师必须做到统揽每个学段的教材,把握全局,如同下棋,将全盘尽收眼底,才能落好每个“子”。
比如,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良好学科专业素养的含义就是教师整体把握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把握每个学段孩子的认知、心理、审美意识发展的特点,要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
与学科素养相关的人格特征,是教师综合素养的体现,各自的教育技巧无不闪现出教师的学科气质。
一名优秀教师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能力、技巧、策略,凭借这些东西所蕴藏着的精神能量以及自然洋溢出来的由内而外的文化之美,凭借这些高贵而丰满的学科气质去征服学生,既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
试想:一名语文老师,缺乏激情,远离了诗意,他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会在学生的心灵上播下亲近母语的种子吗?一名数学老师,如果从来没有领悟过什么是理性之美,什么是严谨、简洁、和谐之美,他的数学课堂会丰富多彩吗?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薛瑞萍,正是以其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和积淀丰厚的人文底蕴,不仅征服了她的几十名学生,也震惊了小学语文界诸多教育专家,并为全国各地千千万万一线语文教师所纷纷效仿。
浅谈育人先育己
浅谈育人先育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养人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
学校要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有素质的人才是多么的不易。
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我们的感受更深。
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不仅需要苗木本身的基因,更需要阳光、空气、水等等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环境因素。
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小树生长的关键时期能否为小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一个孩子长大成才必须有遗传和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努力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
我认为作为专门培育人的学校这个因素应该是主要的作用力。
它应该是重中之重,角色中的主角。
因此,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必须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怎样才能事半功倍地发挥出来呢?我认为“育人先育己”。
为什么要想育人必须先做到育己呢?想想:我们教师每天在课堂上对学生苦口婆心地“传道授业解惑”;每天都在以书本上的要求来要求学生接受。
可课堂外呢,作为教师我们有没有首先按课本上的东西来要求自己呢?自己有没有真正在内心接受呢?在学习上我们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按时完成作业,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没有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地按时完成备批改呢?在品德上我们教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生守则》,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没有首先让自己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呢?不,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喜欢犯的错误是:对学生高要求对自己却低要求,甚至有时课堂教的是一套课外做的又是另一套。
根本难以做到“课堂课外一个样”,根本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作为教师我们都不能首先做到我们又怎能很容易地要求学生做到呢?举个司空见惯的例子吧。
我们有时一边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一边自己却肆无忌惮地搓起了麻将。
这样诸如此类的低级趣味在我们身上又怎能为学生带来好的影响呢?怎能起到育人的作用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惭愧。
育人先育己。
作为教师我认为要想培育出好学生就必须先培育好自己,做到为人师表、身先士卒,先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先自己来教育好自己才可育人。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师德培训学习体会: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暑假期间,我们又进行了师德教育,通过认真学习,使我更深的认识到:教师要教书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个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是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良好品德。
如果连这点都没法做到,那么这一辈子都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
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对这份工作负责。
要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热爱自己的工作,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予爱。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一个不爱自己学生的教师,不仅干不好自己的工作,更不是一个好的教师。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由于他们年龄小,没有形成一定的习惯,所以他们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这时,我们就要宽容的对待他们,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爱孩子,还要学会信任、鼓励、安慰孩子,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成长氛围,用自己的温暖与真心去打动每一个孩子。
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更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更要给他们更多的爱心。
二、严格自律,做学生学习的表率“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我在多年的教师岗位中发现,教师的一言一行的确能深深影响着学生。
教师的举止言谈、道德修养、处事方法、性格爱好,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没有很强的是非观念,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学习楷模。
正是在这种模仿与影响的过程中,他们的性格、爱好、品质、修养等也在逐步形成。
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甚至是终身的。
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育人先育己 观念必先行
当今社会,高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多元化,对教育的期盼达到近乎苛刻的程度。
人们将老师用神一样的标准来要求、来批判。
而社会上、网络上不时爆料出一些教育负面的东西,大量的骂师、袭师事件的发生,让许多老师都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是如履薄冰,岌岌可危,尤其是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率、流失率、技能合格率、违纪率等方面更是让人倍感心力交瘁、朝不保夕。
那么当今形势下如何当好一个合格的中职教师呢?我认为:当今形势下由于社会、家庭、学生等的复杂性,中职教师除了要具备传统的道德、精神、知识、能力等素养外,还更重要的是要秉承育人先育己观念必先行的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理性认知教育的目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并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龙永图《论道》栏目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有益于社会的虫,而不一定是龙;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打好坚实的基础,爱家庭爱学校爱地方爱国。
其实,教育就是提供一个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样子成长成最好的自己,不是把柳树变成松树,更不是把松树变成柳树,而是营造一片森林。
当然,这个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二、放下师道尊严,和学生交朋友,服务于学生传统教育观念里的“师道尊严”,显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与“独道性”。
然而,当今社会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观念必须由“权威型“向“服务型”转变。
育人必先育己
近日教育部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严禁学校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其目的就是保护学生个人隐私,减轻学生压力和负担。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让人成为人,先成人才能再成才。
如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人皆有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考入清华和北大,人与人是有差别的。
我们必须要办适合每名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考入适合自己的理想学校。
孔老先生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教学主张,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最佳发展。
作为教师和家长,必须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和差距,让学生获得最佳发展,这既是教育之目的,也是基于学生的基础实际考虑的。
教育像农业,让大豆成为大豆,让玉米长成玉米,但不能让大豆和玉米比身高。
学生的压力都是家长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而造成的,和学霸比无异于拔苗助长。
教育孩子更应如此,不可能每人都考第一。
作为家长和老师必须要给孩子合理定位,给孩子设定一个科学的目标,跳一跳摘得着。
能考80我们就定75,始终让孩子拥有成功感,不断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唯一真正的教育者是教育了自己的人,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育人必先育己。
分数是教育的副产品,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积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关心学生健康,关注学生成长,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康、阳光、向善、向上的优秀毕业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人先育己观念必先行——新形势下如何当好教师浅谈作者: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少阳中学郑象华《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指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创造精神。
”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21世纪的三大特征。
所以,有人预言,在本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由此推而广之,这一切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国兴运衰,事关教育;教育兴衰,事关教师。
育人先育己,观念必先行。
新课程实施下教师是主导者,如何改变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与教育的拓展,教师观念的转变应是重中之重。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如何做一个紧跟时代潮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人类文明的合格使者呢?下面,我将围绕此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敬请斧正。
一、教师要有跟上时代潮流的新的教育观
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该来个大转变。
1、由“主从型”向“民主型”转变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主从型关系。
一位西方哲学家将教育分为三种:一是仅仅传授知识,照本宣科,毫无创新精神的经院式教育;二是以教师为中心,具有个人色彩的师徒式教育;三是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的苏格拉底式教育。
很明显,只有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才显示出真正的教育意义。
对此,魏书生也曾说过:教学要民主化,科学化。
所以,现代教育需要构建民主与平等,真诚与友爱,尊重与理解,信任与合作,愉悦与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权威型“向“服务型”转变
传统教育观念里的“师道尊严”,显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与“独道性”。
然而,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学生。
因此,我们也只有真正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发挥服务功能,才能自觉地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好地肩负起为人师表的重任。
并且愈来愈多的事实也说明了,我们当教师的只有真正放下“师道尊严”,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你这个老师,那么他们才会更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3、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传统意义上那种只会教书而不会科研的“经验型”、“技术型”的教师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代教育家吕型伟说: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由此可见,从一定意义上讲,那种只知默默奉献于三尺讲台,而不知“求真”,不去“创新”的教师,在当今社会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今日当教
师要立足现实,前瞻未来,不断学习、吸收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的最新成果,努力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并将此运用到教改教研的实践中去。
4、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加快,专业知识过时的周期逐渐缩短。
单科教师的历史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多元化、技能综合化的“一专多能”型教师。
5、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如今,中国已加入WTO,教育的发展也将与世界接轨。
要顺应这一发展潮流,我们就要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针,确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大课本观、大课堂观、大教学观、大教育观”,实行“开放式教学和开放式办学”,
开放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教育途径。
二、教师要有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的学生观
有人说:为孩子鼓掌,让他的理想起飞。
我想说: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让他们充满自信的求知,挺起胸膛做人。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如下意识:
1、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有道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记得曾经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领着一个工作组到一所学校考查,他们找了许多的学生谈话之后,就随手在一些名单下面打了个勾,并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都是一些非常有出息,在未来会有很大发展的孩子,还要求老师一定要保密。
当工作组走后,那些被打勾的学生在无形之中都受到了老师的欣赏和重视,其中包括更多的关心、鼓励、提问和辅导。
一年后,当工作组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发现这些被打勾的学生,不管是原来学习差的还是好的,果真都成了该校非常优秀的学生。
罗森塔尔的实验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老师的期望、信心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它可以改善师生交往的关系,激活自己的教育对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说明了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学习暂时后进的学生也一样,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做工作。
另外还有像19世纪德国的老卡尔·威特,将自己的痴呆儿培养成一个天才儿的教育理论,又如当今我国的周弘将自己的聋哑女儿培养成一个大学生的“赏识教育”理论皆是最好的例证。
让我再重复一下吧,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包括那些所谓的弱智儿。
2、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