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拉德师范教育伙伴关系发展观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必考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必考知识点整理

考点一: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出题类型:单选题】(一)教育观察法1.概念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2.类型(1)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包括自然行为的偶然现象观察和系统的现象观察,能搜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但材料往往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

实验室观察是在对观察对象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或改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这种观察有严密的计划,有利于探讨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

(2)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的感知和描述,因此直观具体。

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考察。

(3)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是研究人员以“旁观者”身份观察,非参与性观察结论可能比较客观,但易限于表面化,难于获得深层次的材料。

(4)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可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非结构式观察则是没有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

其方法比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多用于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二)教育调查法1.概念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2.教育调查法的类型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幼儿园课程论综合练习题

幼儿园课程论综合练习题

幼儿园课程论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它们主要解决了幼儿园课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问题。

3.游戏和教学可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4 .幼儿园课程编制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惠勒对泰勒模式的课程编制程序的罗列方式予以改造,将___________的目标模式改为_____________的目标模式。

6.光谱方案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幼儿园学科 ( 领域 ) 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需用一个词来概括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教育方案的区别,那末这个词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

9.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们认为, _____________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

10.自发冲动、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五个层次:古德拉德的课程概念分析

五个层次:古德拉德的课程概念分析
为一 个研 究 层 次 进行 反 思 。l 程 方 面 的著 述 主 I 课
理 想 的谍 程 来 自于理 想 的 计 划过 程 。 除 了试 验性 检 测 外 ,不 做 具 体 实施 , 因此 ,一 些 理想 的
课程 要 素 很 少 能 以它 们 最初 的形 态 贯彻 给 学 生 ,
即使课 程 内容 是 完整 无 缺 的 , 冈 为教 学法 的使用
Cur uu 18 ) ,网其 在 教 育上 的 贡献 , 18 rc lm.9 3等 i 93 年 , 美 国 教 育 研 究 协 会 ( mei n E uain l A r a d ct a c o R sac so i in课 程 与 教 学 分会 授 予 古 德 拉 ee r A sca o ) h t
摘要 :古德拉 德认 为存 在五种 不同的课程 :理 想的课程 、正 式的课 程 、领悟 的课 程 、运 作 的课 程 和 经验 的课 程 。本文 通过探 讨这 些课 程层 次 的概念 ,以 期对课 程 的规 划 、制定 、实施 、领悟 有 更进一 步的
了解 。
关键词 :古德拉德 ;课 程层 次 :概念
可 所 采 用 的 部 分 。 ”【为 了获 得 或 被授 予官 方 的 2 】
课 程 。于 是 ,古 德 拉 德 、 克 莱 因( M.Fa cs rn e K en和 肯尼 思 ・ ・ 伊( e n t T e一 起 , li) A 泰 K n eh A. V ) 对 课程 的概 念 体 系进 行 了划 分 ,得 出五 种不 同类
的课 程 :理 想 的课 程( e lgc l rc l 、正 I oo i r ua d a Cu i )
同意 ,势 Βιβλιοθήκη 需 要一 些 书 面 文件 :课 程指 南 、州或

谈谈课程实施的层次观论述题

谈谈课程实施的层次观论述题

谈谈课程实施的层次观论述题
古德莱德课程实施理论五个层次:一是理想的课程,二是正式的课程,三是领悟的课程,四是运作的课程,五是经验的课程。

这五个层次的课程概念在人们日常对课程概念的讨论中出现频繁且具有一定层级性,并且可以视为是课程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体现形式。

古德莱德课程实施理论五个层次:1、古德莱德课程实施理论五个层次:一是理想的课程,二是正式的课程,三是领悟的课程,四是运作的课程,五是经验的课程。

2、古德莱德教育思想:古德莱德指出,美国的师范教育源于师范学校,因为师范学校不是高等教育机构,师范教育从诞生起就有先天缺陷。

"即使大门关闭,也是可从后门进入,对想从教的人没有什么品德和义务的要求"
3、古德莱德改革设想:(一)改变传统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

(二)制定师范教育教学计划。

(三)改变教师职业的"平坦性"。

(四)建立中小学与大学的伙伴关系和教育更在主张大学和中小学合作的同时,古德莱德向有关教育机构推荐6条经验教训。

(五)建立学校教育的生态模式。

而在各个阶段,这些不同层级的课程的又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其进行探讨以期望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有更多的理解与反思。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B. 环境C. 个性差异D. 个人努力【答案】B。

2. 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 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 夸美纽斯和杜威C. 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 赫尔巴特和杜威【答案】D。

3. 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中公教师网提供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答案】C。

4. 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B。

5.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答案】A。

6.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答案】C。

7. 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 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A。

中公讲师解析: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

中公教师网提供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答案】B。

9.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中外教育家及教育思想感悟1500字作文

中外教育家及教育思想感悟1500字作文

中外教育家及教育思想感悟1500字作文1. 引言1.1 概述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基石,对于每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

通过深入研究中外教育家的思想和理念,可以为我们指引当代教育的方向,并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就中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以及当前国内外优秀的教育实践案例进行详细探讨。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学校案例以及探讨师资培训机制,旨在寻找现代社会中人才培养的关键性作用,并提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良的教育传统。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介绍中外教育家及其主要思想,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探讨这些思想对当代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同时,通过国内外优秀的教育实践案例,我们将深入了解各地教育的经验和成功之处。

最终目的在于为当前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2. 中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2.1 中外教育家介绍:中外教育家是指在中外历史上对于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许多独到而有影响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孔子被誉为伟大的教育家兼文化传承者,他提出了“仁爱”、“礼仪”等重要观念,并倡导以“诗、书、礼、乐”为基础的全面人才培养模式。

还有儒家学派代表性人物如孟子、荀子等也提供了丰富而重要的教育思想。

在西方,苏格拉底是希腊古代哲学家和广受尊崇的伟大智者,他的主要思想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柏拉图则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公民,并建议将知识分类进行递进性学习。

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因循守旧”、“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强调实践与经验的重要性。

2.2 中外教育家教育思想概述:中外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并且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他们的思想观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外教育家普遍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山东聊城东阿县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

山东聊城东阿县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

山东聊城东阿县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一、单选题1.明确出教学就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绘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卢梭的《爱弥儿》C.夸父纽斯的《大教学论》D.洛克的《教育漫话》答案::C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所以C项正确。

2.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答案::C解析::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故选C。

3.()更为客观真实,更容易看到成绩与问题所在。

A.相对评价B.自我评价C.他人评价D.绝对评价答案::C解析::与自我评价相比,他人评价更为客观真实,更容易看到成绩与问题所在。

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反映的是()。

A.学习观摩B.长善救失C.课内外结合D.启发性答案::C解析::此句出自《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这句话意思是大学教学,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

课上课下都要学习。

故选C。

5.“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指的是小学教育的( )。

A.义务性B.全面性C.全民性D.法制性答案::B解析::小学教育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现的是小学教育全面性的特点,故选B。

6.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殷周时代B.秦代C.汉代D.宋代答案::A解析::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7.(2021年上半年真题)某小学有计划地将当地民谣融入语文课程,这属于( )。

A.国家课程校本化B.校本课程开发C.国家课程地方化D.地方课程开发答案::A解析::国家课程校本化不是简单的校本课程它主要是指学校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课程空间内的完全自主的课程开发,这主要是以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开发出的特色课程,如时事论坛、活动课程、专题讲座等。

中外教育史的心得

中外教育史的心得

中外教育史的心得(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外教育史的心得中外教育史的心得优秀5篇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想着快点做完一件事,而且做另一件事。

美国教师《专业学习标准》体系重构的研究

美国教师《专业学习标准》体系重构的研究

美国教师《专业学习标准》体系重构的研究魏晓宇程晋宽摘要教师的协作和专业学习状况已经被证明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量,不仅是学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成就的关键要素,且经过精心设计和支持的高质量教师专业学习,也是所有教育改革得以成功的核心。

美国“引领学习”协会发布的第四代教师《专业学习标准》,以促进学生取得“公平且卓越”的学习成果为核心目标,与我国追求“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从严谨的内容、转型过程、成功条件三个层面提出11项教师专业学习标准。

《专业学习标准》注重实效主义追求,以谋求高质量教育公平与卓越作为教师专业学习有效性的首要原则,高质量的课程和教学材料作为教师专业学习有效性的基础和保障,从数据到证据的观念转变作为教师专业学习有效性的实证途径,基于协作专业主义的团队学习作为教师专业学习的有效方式。

《专业学习标准》对我国构建教师专业学习标准、促进我国教师高质量专业学习系统的建立、提高教师专业学习的有效性具有启示和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教师专业学习专业学习标准教师专业学习有效性作者简介魏晓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 210097);程晋宽,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21009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96(2023)05-0104-17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正在向教师专业学习的理念转变,许多关于学校改善和教育改革的研究都将教师专业学习列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倡导者彼得 •圣吉指出:“有些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之所以能够不断精进,往往是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同伴学习网络。

”①大量研究证实,教师专业学习不仅对教师教学实践有积极影响,教师专业学习的质量与学生成就之间也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②①丁瑞常, 顾明远, 彼得·圣吉, 赵实. 面向未来的教育如何定位教师角色与价值−−顾明远与彼得·圣吉凝聚东西方智慧的再次跨界对话[J]. 比较教育研究, 2017, 39(2): 3-8.②NEA, Learning Forward, CORWIN. 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survey: The state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EB/OL]. (2017-08-25)[2022-05-22]. https:///wp-content/uploads/2019/10/professional_learning_teacher_survey_2017.pdf. 104美国教师《专业学习标准》体系重构的研究教师专业学习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学习的理论、模型、影响因素、有效专业学习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电大《幼儿园课程论》(本科补修)网上形考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电大《幼儿园课程论》(本科补修)网上形考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幼儿园课程论(本科补修)》网上形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电大《幼儿园课程论》(本科补修)网上形考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1.根据成熟理论,教师应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当儿童尚未达成“准备状态”时,应耐心地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地去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师的作用是为儿童提供支持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气氛,让其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2.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被视为欧洲教育改革的典范,是一种理想的学前教育系统,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实行。

×3.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主张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及儿童实际的活动过程的课程设计模式。

√4.斯坦豪斯认为,教育主要包括“训练”、“教学”和“引导”三个过程,教育的本质是“引导”。

他的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5.为了克服文化偏见,将所有的文化纳入课程,将会使各种文化间相互沟通和共存,保证各文化群体之间的凝聚力。

×6.在较低结构化的综合性课程中,也存在着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教师在课程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从儿童的反馈中调整自己的原定计划。

这种倾向在单元教学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7.游戏与教学结合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分别是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其中整合式是最佳结合方式,应尽可能采用这种方式。

×8.各种幼儿园课程在课程所持有的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是“相对更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还是“相对更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9.与单元教学相比较,瑞吉欧的方案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以主题为综合方式的网络更具动态性,整个教育活动计划的弹性也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种教育倾向的有机结合。

×10.生成性目标关注儿童学习的过程,这一取向可以追溯到杜威的“教育即生长”这个命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儿童的生长。

苏格拉底教化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发展的启示

苏格拉底教化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发展的启示

苏格拉底教化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发展的启示【摘要】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其教化思想对当今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苏格拉底教化思想的基本理念包括探求真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教化提升个人品德。

在个人品德的培养方面,苏格拉底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倡导人格修养。

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苏格拉底提倡启发式教学,通过对话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师生关系上,苏格拉底主张平等和互动,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信任。

在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上,苏格拉底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学习动力,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

苏格拉底的教化思想对当今教育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和注重道德教育。

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可以借鉴苏格拉底的教化思想,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苏格拉底、教化思想、个人品德、自主学习、师生关系、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当今教育发展、现代教育实践。

1. 引言1.1 苏格拉底教化思想的来源苏格拉底教化思想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雅典的公共场所——市场。

在那里,苏格拉底常常与他的学生们进行公开讨论和辩论,从而揭示真理和推动思想的发展。

他相信通过问答的方式,人们可以互相启发,自发地探索问题的本质。

苏格拉底的探究精神和对话方法,成为了后世哲学和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

苏格拉底认为,人们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反思,才能真正理解自己和世界。

他的教化思想强调了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立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省能力。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后来的教育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苏格拉底的教化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方教育传统,无论是在个人品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关系、教育目标设定还是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对当今教育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苏格拉底教化思想的基本理念苏格拉底教化思想的基本理念包括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德育的重视。

国外学前教育改革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国外学前教育改革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国外学前教育改革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1. 注重儿童个性化发展
国外学前教育注重儿童个性化发展,重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鼓励儿童参与学习和探索,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这启示我们应该注重儿童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

2. 鼓励家庭参与教育
国外学前教育鼓励家庭积极参与教育,家长和教师之间形成了紧密的教育合作网络,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

这启示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家庭参与学前教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3. 强调幼儿园教育素质
国外学前教育强调幼儿园教育的素质,认为幼儿园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因此,国外国家大力投入幼儿园建设和教育,加强幼儿园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

这启示我们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幼儿园的教育素质和管理水平,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服务。

4. 推崇开放式和探究式教学
国外学前教育推崇开放式和探究式教学,鼓励儿童通过探索、实践和发现的方式来学习和理解知识。

这启示我们应该在学前教育中推广探究式和开放式教学模式,并加强相关教师培训,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应对未来教育改革的需求。

约翰·古德莱德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

约翰·古德莱德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

五、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23)(一)职前培养模式 (23)(二)教师职后发展 (25)六、保障措施 (27)(一)组织机构 (27)(二)专业地位 (28)第三章古德莱德教师教育的策略及实践 (29)一、建立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 (29)(一)伙伴关系的涵义 (29)(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可能性 (29)(三)建立伙伴关系的必要性 (30)二、推进教师教育的具体实践 (30)(一)创建“全国教育更新网” (31)(二)设立“教育研究所” (32)(三)建立“教育学中心” (33)三、古德莱德教师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4)(一)大学—中小学传承文化使命冲突问题 (34)(二)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认同度低 (34)(三)大学-中小学合作关系缺乏稳定的组织领导机构 (35)第四章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36)一、对我国教师教育理论方面的启示 (36)(一)拓宽教师教育研究视角,丰富教师教育理论研究 (36)(二)加强教师教育示范性研究,提升教师教育内涵 (36)(三)完善教师教育对象的研究,全面把握教师教育现状 (37)(四)突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导向,提高理论推广度 (38)二、对我国教师教育实践方面的启示 (39)(一)更新教师教育课程 (39)(二)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联系 (39)(三)构建大学与中小学教师互聘制度 (40)(四)建立大学—中小学合作领导组织 (41)结语 (42)参考文献 (43)引言一、问题提出有句话说“教育取决于教师”。

即教育质量的高低由担任文化传承者的教师决定。

随着教育普及工作越来越深入,人们对教师教育也愈加重视。

各国政府普遍意识到,不管学校制度多么完美,教学内容多么丰富,学校教育的最终成功与否取决于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教学能力如何。

因此,教育要想得以长足而有成效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大量优秀的教师。

当下,针对如何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优秀教师等相关问题,引发大众的广泛讨论。

简述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简述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基本观点
一、教学促进发展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对发展有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促进学生智力、品德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此外,教学还能为学生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文化因素和中介的发展
维果茨基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文化因素和中介的发展。

中介的发展是实现从外部灌输到内部转化的关键,包括语言、符号等工具的运用。

通过这些中介,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

同时,维果茨基也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三、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教学的作用在于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向更高的潜在水平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通过设计适合学生水平的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发展。

总之,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基本观点突出了教学对发展的促进作用,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和中介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这些观点对于深化我们对教学与发展
关系的理解,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生涯发展理论综述

教师生涯发展理论综述

教师生涯发展理论综述展开全文从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兰斯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开始,师范教育走上了专业化,班级授课的培养模式,今天这一制度在许多国家已经发展成为大学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300多年的师范教育的历史上,教师的培养长期以教师的职前培养和教育为主,直到1972英国的詹姆斯在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培养、任用、进修”三个连续的教师培训阶段,即著名的“三阶段理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重新构建了师范教育的计划,而且报告把重点放在第三阶段即在职培训上。

这一理论迅速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根本原因是终身教育思潮在师范教育上的反映,此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终身教育理论的视阈下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和诠释。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伴随职业生涯始终的过程。

其中教师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对专业的反思。

成为反思型教师的过程在本质上是没有终点的,它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致力于成长、改变、发展与进步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本身就是目标。

研究和分析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地给教师以激励与支持将会更加有利于反思型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生涯有关系统的研究始于傅乐(F.Fuller)所进行教师关注(teacher concerns)探究,他曾于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进行师资课程的研究,利用广泛的谈话、文献探讨和编制教师关注问卷(Teacher Concerns Questionaire),对于研究教师生涯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其后,又有卡茨(L.G.Katz)、伯顿(P.Burden)、费斯勒(R.Fessler)、司德菲(B.E.Steffy)、伯林纳(D C Berliner)等许多学者也都相继提出不同的生涯发展理论。

[128][129](一)傅乐教师生涯关注阶段论傅乐认为在成为教师之前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事物可分为四个阶段:(Fuller & Bown,1975)1.教学前关注(preteachering concerns)——此阶段是师资养成时期,学生仍是扮演学生角色,对于教师角色仅处于想像,因为未曾经历教学角色,可以说无教学经验,所以只关注自己。

教育学、教学法复习资料

教育学、教学法复习资料
16、记述孔子教育思想及言论的著作是(《论语》)。
1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18、战国后期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儒家教育理论和经验的著作是(《学记》)。
19、“精神助产术”的创立者是(苏格拉底)。
20、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也成为(产婆术)。
21、柏拉图的代表作是(《理想国》)。
22、古代西方第一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的作者是(昆体良)。
11、斯巴达学校(军事)、雅典学校(文人、商人)。
12、欧洲封建社会的两大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3、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14、德国是颁布义务教育法令最早的国家。
1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教育规律。
16、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10、人能够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称为(自由发展)。
11、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创立者是(布鲁姆)。
12、加涅在1992年修订出版的《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了其著名的(学生素质构理论)。
13、我国在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称为(“三育两有”)。
14、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是(智育)。
57、(小班教学)是我国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中的一种尝试,从1997年9月起率先在上海市的10所小学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试点。
5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
59、(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60、1882年,法国率先以法令的形式将“道德课”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
32、个人本位论,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和英国的(洛克)等人。

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论文

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论文

由多层课程概念理论讨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注意事项摘要:古德拉德认为有着五种不同层次的课程概念: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

这五个层次的课程概念在人们日常对课程概念的讨论中出现频繁且具有一定层级性,并且可以视为是课程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体现形式。

而在各个阶段,这些不同层级的课程的又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其进行探讨以期望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有更多的理解与反思。

关键词:古德拉德;课程层次;课程制定与实施一.古德拉德及其课程层及理论古德拉德(John I. Goodlad,1920-)是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其对课程理论做了大量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为课程层次建立了概念框架。

在对课程概念框架的研究过程中古德拉德发现人们对课程的探讨实际上涉及了多个层次的不同涵的课程概念。

在此基础上古德拉德对课程概念体系进行了划分得出了不同类型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

(一)理想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除了一些一些以操作验证目的的实验之外一般并不作具体实施,多以观念及理念的形式存在并表达,且极少能够以最初的形式呈递给学生。

理想的课程的设计建立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原理基础之上,从理论以及实践的角度论证课程的必要性。

其体现了人们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期望,而为了能够具有实践价值并发挥作用,在制定的时候须有一定的活动与过程的指导的相关容。

(二)正式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也即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包含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等相关容。

与理想的课程相比,正式的课程在容上并没有作多少修改,只是获得了官方的批准、认可与推广实施而已。

正式的课程只是理想的课程中的那些被官方认可与授权的部分。

(三)领悟的课程领悟的课程指的是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

由于不同教师对于正式的课程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释的方式,所以他们对课程的领会与正式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就会影响课程所预期的结果的获得。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教育改革的概念以及与教育革新教育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教育改革的概念以及与教育革新教育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教育改革的概念以及与教育革新、教育革命、教育变革、教育政策之间的异同;熟练掌握教育改革的特征和策略;了解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和特征。

本章重点:教育改革的概念、特征及各特征的具体含义;当代教育改革主题和特征;教育改革的策略;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具体内涵。

本章难点:教育改革的特征及策略;教育改革和教育革命、教育革新、教育变革、教育政策的关系;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策略。

第一章绪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名著《学会生存》认为,“当代教育体系的特征是,它们正在经历一个连续不断的适应、改进、变革的过程”①,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潮流。

世界各国为什么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它们经历了怎样的变革历程?怎样让教育教育改革产生期望的效果?人类对以上问题的追问导致了一门新兴学科――《教育改革学》的兴起。

实际上,关于教育改革的研究文献可分两大类:一是关于教育改革问题的文献,它是对教育改革内容的研究,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等;二是关于教育改革学问题的文献,它是对教育改革行为的研究,如教育改革的概念、类型、模式、方法、功能、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本章作为此门课程的绪论,重点探讨教育改革学的基本问题,接下来的九章重点探讨在我国广为关注的教育改革问题。

第一节教育改革的概念辨识一、与教育改革相关的术语阐释在教育改革的研究文献中,有许多术语是交替使用的。

我们经常见到的有:变革(change)、改革(reform)、革新(innovation)、改进(improvement)、革命(revolution)等.②1、教育变革国际著名教育变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R. G. Havelock)教授曾对“教育变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变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

从这一界定中,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教育变革是以“教育现状的变化”为判定标准的,无论我们在理论上、思想上有多么美好的构想,如果不引起教育实际现状的变化,都不能称之为教育变革;其次,教育变革是以“有意义的转变”为标志的,也就是说,教育变革有着显见的具体效应或结果,意味着教育的最初状态与以后状态的明显不同;再次,教育变革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所表达的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变化与改变,而不必然地是一种进步或改进。

心理学人名大汇总(1)

心理学人名大汇总(1)

P91 P25:241 P112 P55:39 基础心理学 P54 P7:42,43 P20 基础心理学 P54
荣格 (Jung,C,G) 布洛卡 Broca,P
罗杰斯。佩里 Spery,R,W 威尔尼克 P15,140,P16:143,144Weinicke,C P25:242,243 P47:457
12版 页码 (11 版往 后退5 页左 学科 右) 12版习题册题目页码 人名 艾宾浩斯 基础心理学 7 P14:120-121 Ebbinghuaus,H 希波克拉底 基础心理学 7 P23:225 Hippocrates 盖伦 基础心理学 7 Galen 基础心理学 7 基础心理学 7 韦伯 Weber 费希纳 Fechiner
基础心理学 P10 基础心理学 66
P4:14 P19:180,181 P40:397-400
罗杰斯,马斯洛 Rogers,C,R Maslow,A,H 马斯洛
人本主义: 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 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 实现。所以,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 美国 潜能。 在1968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 美国 我实现 1.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 2.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和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的对应 关系: 兴奋型-胆汁质,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粘液质,抑制型-抑 郁质; 3.巴甫洛夫指出,两种基本神经过程(兴奋、抑制)的三个特 性(强度,平衡,灵活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活动的不 同类型。
P52,10
霍兰德 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E.P.Hollander, 三个阶段。也就是启蒙期、形成期、确立期; 1976) 美国 2.社会心理学之父 班杜拉 A Bandura ? 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463期2019年第7期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师范院校纷纷调整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但是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师教育以适应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其中,如何通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精准扶贫”、如何更好地支持教师教育的开展,成为我国教育学科面临的重要课题。

笔者回顾美国教师教育文献发现,美国教育家约翰·古德拉德(John I.Goodlad)提出了建构师范教育伙伴关系的观点,以此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的开展。

本文通过对师范教育伙伴关系进行研究,希望为我国师范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二、古德拉德师范教育伙伴关系建构的理念基础古德拉德提出建构师范教育伙伴关系的观点与自身的执教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1967-1983年,古德拉德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院院长,同时任该校附属小学校长。

在这长达16年的执教经历中,古德拉德深刻认识到,大学与中小学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领域息息相关。

基于这种经历与背景,古德拉德高度重视大学与中小学的共建关系。

古德拉德是美国现代课程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Ralph W.Tyler)的弟子,而泰勒又是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学生。

杜威在1896年建立“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即杜威学校),对教育问题进行实验研究[1],这种大学和实验学校的研究对杜威的教育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实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也影响到古德拉德,让他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师范学院和中小学的关系。

除了受杜威教育思想影响外,古德拉德的教育思想也受到比较教育领域研究成果的古德拉德师范教育伙伴关系发展观及其启示文/王永春摘要:面对城市化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变化,美国教育家约翰·古德拉德在生态观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对大学与中小学的研究,指出师范院校应与中小学建立长期互生共赢的伙伴关系。

他提出建立这种伙伴关系应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师范教育中心、建立“全国教育革新网”、积极减少师范学院和中小学的组织文化差异、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建立师范院校与社区的公共关系。

古德拉德生态视阈下的师范教育伙伴关系的建构,可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古德拉德;师范教育;伙伴关系作者简介:王永春,天津师范大学副研究员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美国城市学校董事会起源和发展研究”(编号: 16YJC880027)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总第463期2019年第7期影响。

英国中等教育家迈克尔·欧内斯特·萨德勒(Michael Ernest Sadler)指出,在进行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校外的事情要比校内的事情更加重要。

在此基础上,萨德勒的学生,美国比较教育家艾萨克·坎德尔(Isaac Kandel)提出了分析教育研究中的“因素和影响力”(factorsand powers)[2]。

萨德勒和坎德尔的教育观点使古德拉德认识到校外力量,如社区资源、社区机构等因素在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古德拉德提出的师范教育伙伴关系的基础有两个部分,一是古德拉德自己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

古德拉德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同时又在该校的附属小学任教,通过自身双重身份的教学实践,古德拉德认识到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相互共存的教育关系。

二是受杜威、萨德勒、坎德尔等人的教育理念的影响。

杜威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在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付诸于实验,进一步检验和推广“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的理论。

萨德勒和坎德尔主张在研究教育问题时,把目光放到校外,看到校外因素对教育制度产生的影响。

这种理论融入实践的理念影响着古德拉德对大学和中小学关系的看法。

在这些理念的基础上,古德拉德在师范教育领域,首次提出构建师范教育伙伴关系的理念。

这种教师教育伙伴关系的思想在古德拉德的3本专著里体现的尤其明显:1984年出版的《称为学校的地方:未来的展望》(A Place Called School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1990年出版的《美国的学校教师》(Teachers for Our Nation ’s Schools )以及1994年出版的《教育革新:更好的教师、更好的学校》(Education Renewal:Better Teachers,Better Schools )。

三、古德拉德师范教育伙伴关系的发展措施(一)建立师范教育中心古德拉德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提出师范院校、中小学、社区资源和机构合作建立师范教育中心。

师范教育中心融合了普通教育、教学实践和指导性训练,同时研制系统性的师范教育项目,以促进师范教育的发展。

古德拉德指出,在师范教育中心,师范院校应该与中小学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

[3]古德拉德指出,在师范教育伙伴关系中,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共享教育资源。

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合作发展方案,为师范教育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提供理论上的研究和指导,让中小学了解和掌握教育前沿性研究和动态。

中小学主要为师范院校的实习生提供实习基地和场所,提高未来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能,让实习生掌握的教育理论和自身的教育实践融为一体。

在这个师范教育生态系统中,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携手解决师范生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建立“全国教育革新网”“全国教育革新网”(National Network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是古德拉德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

“全国教育革新网”是由学区、师范院校、中小学联盟组成的一个全国性质的教育变革组织。

建立这种组织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师范学院和中小学的同步发展。

经过30年的发展,“全国教育革新网”已经连接了众多伙伴合作关系。

师范教育伙伴关系成为师范教育的窗口和载体。

通过这个窗口,师范教育获得更多的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支持。

为了进一步促进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在21世纪初,古德拉德又设立了“教育调查所”(Institute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总第463期2019年第7期for Educational Inquiry)。

“全国教育革新网”和“教育调查所”合作制定研究计划、支持社区教育项目,监督项目的实施过程并精选出当代美国学校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改革成果,利用两者的研究成果促使各学校更好地发展。

(三)积极减少中小学和师范院校的组织文化差异在建立师范教育伙伴关系的时候,古德拉德提出,既要看到师范院校和中小学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也要看到二者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异。

师范院校和中小学在校园文化、任务沟通、组织能力、管理结构、工作实施、行动规范、领导才能、领导技巧、领导素质等方面都有所区别,而个人文化、组织文化是师范教育伙伴关系建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4]。

组织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古德拉德深刻认识到在师范教育伙伴关系中,积极减少师范院校和中小学的文化冲突,注重加强两者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为师范教育伙伴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舒适的文化氛围。

(四)改革师范生的课程设置在发展师范教育伙伴关系时,古德拉德还提到改革师范生的课程设置。

作为新进步主义的代表人物,古德拉德把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和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融为一体。

因此,古德拉德的课程思想中既有传统教育理论的积极成分,也有现代教育理论的积极因素。

古德拉德把传统教育理论主张的“学科课程”和现代教育理论主张的“活动课程”或者“儿童课程”组合成一个课程体系。

把课程分为“意识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s)、“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s)、“理解的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s)、“实施的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s)和“体验的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s)五个领域。

通过这五个课程领域,古德拉德重新看待课程实践。

他既强调教师的“师定课程”①“认知课程”②,也强调学生的“体验的课程”。

具体来讲,古德拉德主张师范生的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实践。

这其实就是现代教师所必备的合理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其中,教学实践这个环节主要在中小学完成。

对于从事师范教育领域的教授,古德拉德建议,他们需要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参与政策的制订和评价[5]。

这无形之中,也强化了师范教育伙伴关系的发展。

(五)与社区建立公共关系古德拉德在改进师范教育的发展时,并不是一味地把眼光锁定在学校之内,根据萨德勒和坎德尔的观点,他也把目光放到学校之外,思考如何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以更好地促使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

正如《学校的目的》(What Schools Are For)所指,从宏观角度看,古德拉德利用一种生态观念,重新反思教育作为一种系统而存在[6]。

古德拉德利用生态观这种理论模式来重新考虑和进一步地改善学校教育的条件[7]。

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认为,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应该包括家庭、同伴、工作区域、广播与电视媒介等与教育相关的内容[8]。

在克雷明的大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古德拉德认为社区是促使师范教育伙伴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师范教育伙伴关系的持久发展离不开社区支持和参与。

古德拉德进一步提出,社区参与有利于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进一步提高教育生态系统的有效性。

[9]四、对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启示(一)构建师范教育发展生态系统在我国有关城镇化发展的讨论中,教师教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育仍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农村教育扶贫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对农村教育进行精准扶贫。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资质量和水平,留住优秀师资,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农村教育扶贫工程中,政府需要让师范生走进农村,了解农村文化和农村习俗,融入农村环境,走进农村中小学教学的第一线。

同时,在政策层面制定上,政府应向向农村教育倾斜,在经济上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和大众传媒的交流,把社区参加教育列为改革的目标”[10]。

总之,在文化层面、政策层面、财政投入等方面构建一个师范教育生态发展系统。

(二)加大师范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经济领域、人口领域和生产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文化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些农村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渐渐式微,为了保存和传承农村文化中的精髓,师范院校需要在教育课程中设置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课程、技艺课程。

立足于我国雄厚的文化底蕴,师范教育需要进一步传承我国的民族特性,传播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信仰和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