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指导:幼儿美术活动心理一

合集下载

2015上半年北京教资考试笔试科目

2015上半年北京教资考试笔试科目

2015上半年北京教资考试笔试科目

“2015上半年北京教资考试笔试科目”为您指明前进方向,且行且珍惜!小伙伴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哟,赶快行动起来啦!

2015上半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如下所示:

1、幼儿:《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

2、中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体部署,北京市将于2015年下半年启动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

2015下半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如下所示:

1、幼儿园: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2、小学: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温馨提示:2015上半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暂未发布,报名时间及笔试时间暂未确定,请大家密切关注“中公北京教师网”,届时,“中公北京教师网”将同步更新最新资讯。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简答题集锦三

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与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答:(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3、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答:(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幼儿园教资科一

幼儿园教资科一

幼儿园教资科一

简介

幼儿园教资科一是中国国家教育部对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科目之一。该科目旨在测试考生对幼儿园教育的教育学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日常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合格的幼儿园教资科一考试,可以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考试内容

一、教育学理论

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任务

2.儿童学习和教育的基本规律

3.幼儿教育的特点和任务

4.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和职责

5.教育目标和课程设计

6.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7.班级管理和师生关系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

1.儿童的身体和运动发展

2.儿童的认知发展

3.儿童的语言和沟通发展

4.儿童的社会和情感发展

5.儿童的性别和个性发展

6.儿童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发展

7.特殊儿童的教育和支持

三、幼儿园日常教育管理

1.幼儿教育经营管理的基本法律和法规

2.幼儿园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

3.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育活动

4.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和食品卫生

5.家园合作和家庭教育

6.幼儿园的环境和资源建设

7.幼儿园教研和专业发展

考试形式

幼儿园教资科一的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内容涵盖教育学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幼儿园日常教育管理三部分,考题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简答题为主。考试时长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答题形式为闭卷考试。

备考建议

1.充分理解教育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任务,掌握儿童学习和教育的基本规律,

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和职责。

2.深入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了解儿童在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情感、性

别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3.具备幼儿园日常教育管理的基本法律和法规知识,掌握幼儿园的组织管理、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总汇(教育学+心理学)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总汇(教育学+心理学)

幼儿教育基础学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

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简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简答)

●教育目的。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串讲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015年上半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2015年上半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2015年上半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教育心理学》模

拟试题

2015年上半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教育心理学》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教师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

A.相互促进关系B.平等关系C.授受关系D.教学关系

2、整合了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也是教育评价最高准则的是____

A.教育方针B.教育法规C.评价目的D.教育目的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____ A.盲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性原则

4、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

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

5、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猫的图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____

A.自我控制法B.系统脱敏法C.肯定性训练D.强化法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真善美的方法是____

A.参观法B.演示法C.情境教学法D.欣赏教学法

7、下列哪个不属于合作学习的特征____

A.分工合作B.密切配合C.团体历程D.最近发展区

8、”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____

A.强化说B.认知失调论C.从众说D.观察学习理论

9、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

映象过程,称为____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__电子教案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__电子教案

教案

课程名称:幼儿教育心理学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

教案(1)

授课时间节次

章节名称第四章幼儿学习与动机规律课时分配 2 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活动动机”的相关基本知识。

2 掌握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及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教学重

难点幼儿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课程资源教材、PPT

教学设计备注一.复习旧知识

1、幼儿游戏有哪些特点?

2、针对幼儿游戏的特点,作为教师怎样有效的指导幼儿的游戏?

二.新课内容:

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述

一、动机及其作用

1、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

机制。

2、动机的主要作用

①激活作用②指向作用③维持作用

二、需要、诱因与动机

1、需要——是指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2、诱因——是能够激起个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1)需要、诱因共同决定个体的动机

(2)在统一的动机结构中,需要与诱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三、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第二节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种类

1、学习动机的含义——是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它是一种社会性动

机。

2、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二、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概括来说有:①、内部——幼儿自身(成功的满足感)

②、外部——教师、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的趣味性等等

③、需要的满足

教学设计备注

解释:

1、学习任务的特点:A、与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有关。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试卷【2】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试卷【2】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试

卷【2】

1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1890年首先通过记忆实验来验证形式训练说。

A、詹姆士

B、桑代克

C、奥苏贝尔

D、贾德

17、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约为()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

A、30%

B、40%

C、50%

D、60%

18、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是最基本的。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19、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阶段。

A、建立问题表征

B、搜寻解法

D、执行解法

D、评价

20、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有()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21、假装游戏的根本特征是()。

A、替代性

B、戏剧性

C、虚拟性

D、假定性

22、元交际的游戏理论由()于1952年提出,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元交际过程。

A、贝特森

B、伯莱恩

C、哈特

D、埃利斯

23、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24、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聋、哑、盲儿童

25、()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6、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A、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

2015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学》各章节考试重点

2015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学》各章节考试重点

2015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学》各章

节考试重点

目录

一、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重点)

三、小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此考点易出简答题)

四、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五、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此考点易出简答题)

六、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七、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八、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此考点易出简答题)

九、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十、学习动机理论

一、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1)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一旦出现了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问题。

(2)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心理学也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正确剖析和认识社会出现的教育现象,既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现实视野,也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研究成果。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教育心理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也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助于教学工作产生更为优化的效果。来源于考试大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1)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驾驭教一学过程,更好地教导学生。

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一)

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一)

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一)

案例一: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

请结合游戏对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

【参考答案】

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1.游戏是满足儿童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

到了幼儿期,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的增强,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产生了渴望参加成人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但是幼儿年龄小,由于受到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制,不可能真正像成人一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是说,幼儿渴望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同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之间发生了矛盾,而游戏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的活动方式。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游戏中蕴涵着大量的学习。例如,儿童在搭积木、玩沙等建筑游戏中,能够认识各种建筑材料、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获得初步的物理经验,认识到只有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楼房”才能站稳。

游戏时,儿童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

游戏所表现的往往是幼儿经历过的事情,为了正确、确切地表现某些事物,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回忆以往的知识经验。特别是在规则游戏中,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去记住某些游戏规则,这就促进了有意记忆和有意注意的发展。

201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题精选一

201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题精选一

201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模拟题

一、单选题: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 )

A. 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 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 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

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 )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 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 )

A. 言语信息

B. 智力技能

C. 动作技能

D. 认知策略

6、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7、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8、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9、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1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教师资格证试题】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4】

【教师资格证试题】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4】

【教师资格证试题】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及答案(一)【4】

三、论述题

22.【答案要点】前概念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自我中心思维。(1)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现象。如幼儿看到山上有雾就说“雾爸爸抽烟”,后来看到洗澡时的水蒸气说“雾爸爸”等。(2)还没有形成一般的类的关系,只有“半个别、半一般”的关系。如幼儿认为比自己小的女孩都是妹妹,她们将来长大都会变成她自己;还表现在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之中。

(3)由于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有部分与部分的直接等同,因而他们常常运用的是“转导推理”。比如,看到湖边小浪把沙土推前推后,幼儿喊道:“这像是给小姑娘梳头!”

23.【答案要点】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开始。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其特点如下:(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是靠成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她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3)自我评价受认知水平的限制。此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的局限表现在笼统性、局部性、外部行为、没有评价的论据等方面。

四、案例分析题

24.【答案要点】儿童的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一方面,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的生物因素。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也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的程度或水平,即生理发展。在遗传的基础上,儿童从受精卵开始要经历十多年的生理成熟过程。虽然遗传素质和遗传程序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并不由遗传绝对决定。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另一方面,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205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

205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中公教师考试网编辑了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要考点,希望对您参加考试有所帮助!一、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言语的概念

言语即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语言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言语可根据表现形式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等。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个人言语活动的效能,受制于他对语言掌握的程度。同时,语言又是在人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同时,语言和言语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二)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

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幼儿的语言是为交际而产生的,也是在交际过程中发展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即是社会化的过程。

2.言语与幼儿的认识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个体言语水平影响其思维的过程。由于语言的参与,使幼儿认识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3.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

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功能,即自我调节功能,是和其概括功能——自觉的分析综合功能密切联系的。当幼儿能对自己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时,才能对认识过程进行调节。

二、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幼儿口语的发展

幼儿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表达力的发展。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引导语: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论是资优儿童或有情绪、行为问题等学童)。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欢迎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前提。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2.3岁左右的幼儿其行为很容易受自己( )。

A.想象的影响

B.思维的影响

C.语言的影响

D.情绪的影响

3.儿童主动、及时地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或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个活动中去,这是(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转移

4.“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等情境的“一点红”和“鹤”,之所以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

D.感受性

5.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一种识记是( )。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感觉记忆

D.意义记忆

6.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儿童思维

7.在整个幼儿期,( )是孩子使用的句型中最基本的句型。

A.单词句

B.电报式句子

C.简单陈述句

D.复合句

8.新生入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这是情绪的( )。 A.动机作用

B.组织作用

C.信号作用

D.感染作用

9.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与幼儿一生的个性发展( )。

A.没有关系

B.有一些关系

C.有很大的关系

D.有时有关系,有时无关系

幼儿园教资科目一讲解

幼儿园教资科目一讲解

幼儿园教资科目一讲解

幼儿园教资考试科目一主要涵盖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非常

重要。下面,我将对幼儿园教资科目一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一、幼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幼儿发展的规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

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趋势和顺序。幼儿的发展特点主

要包括生理特点、认知特点、情感特点和语言特点。

1. 生理特点:幼儿期是人体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生理特点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增长,运动功能的逐渐发展,脏器和系统的功能

不断完善。

2. 认知特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在幼儿期,幼儿逐渐形成感知、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同时,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外界干扰。

3. 情感特点:幼儿期是感受世界、认识自我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关键时期。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情感稳定性较差,情绪波

动较大。幼儿也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情感体验丰富。

4. 语言特点:幼儿语言能力在幼儿期有着显著的增长。幼儿期的语言

发展经历了从单词使用到简单句使用再到复杂句使用的过程。同时,

幼儿也需要通过亲密的社交交流来提高语言能力。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问题的科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儿

童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儿童发展具有个体差异、儿童发展在社

会情境中进行。

1. 整体性原则: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各个方面的发展相

幼儿园教资考试内容

幼儿园教资考试内容

幼儿园教资考试内容

幼儿园教资考试是一种针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资格考试,考题涉及幼儿园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心理学、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幼儿园保健与安全、幼儿园教学管理等。

具体来说,幼儿园教资考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心理学:考查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解,幼儿学习行为的规律,以及幼儿园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

2.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考查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学习活动的规划与设计能力,包括幼儿园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3. 幼儿园保健与安全:考查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健康和安全的关注和管理能力,包括幼儿营养、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 幼儿园教学管理:考查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包括班级管理、教学评估、家长沟通等方面的技能和经验。

幼儿园教资考试对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质量具

有重要意义,也是幼儿教育行业内的一个重要标志。希望广大幼儿园教师认真备考,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 1 -

内蒙古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之教学测量与评价试题

内蒙古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之教学测量与评价试题

内蒙古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之教学测

量与评价试题

第一篇:内蒙古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之教学

测量与评价试题

内蒙古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之教学

测量与评价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

2、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属于普通中学的哪一方面的要求?()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3、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具有明显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理解层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A:记忆 B:解释 C:证明 D:复述 E:推导

4、—When did the Olympic Torch Relay start in Fujian?—____ May 11th,2008. A:In B:At C:On D:From

5、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

A:人身自由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6、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__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指导:幼儿美术活动心理一

幼儿的美术活动包括绘画、粘土造型(泥工)和纸工造型(折纸和剪纸)。

美术是视觉艺术,它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同时又需充分利用双手和脑的协同活动。只有美术,才有那么多的机会让孩子充分地动手动脑,才有那么多有趣、新奇的刺激,激发着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美术活动可帮助幼儿表达情绪及感受,及时宣泄被压抑的情绪;由于所有的美术活动都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教师处理得当,幼儿就会感到自己努力的成果经常被老师和同伴接纳和欣赏,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就会充满信心,并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起对美的感受能力。

因此,正确理解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心理、能力和特征,进一步充分认识美术活动在幼儿生活中所具有的意义,并依此来大力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这对于幼儿教师和孩子的父母来说,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

1.学前儿童绘画发展可分哪几个阶段?

2.各阶段的绘画心理有哪些特点?

3.幼儿在粘土造型和纸工造型活动中表现出哪些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绘画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发展阶段不可能严格地划分出明确的界限。但在迅速变化的时期,儿童绘画中总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征,因而可以相对地划分出一定的阶段。每一阶段均以不同的速度从前一阶段中产生出来,又预示着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儿童绘画发展中有几个明显的阶段:

第二种是有控制的涂鸦。2岁左右,当孩子经过练习掌握了一定的使用纸、笔的经验后,他就开始逐步学习控制手的动作,并注意手、眼之间的联系,以至能在纸上画出上、下、寿、右有一定规则的线条,并会在纸上重复地画圆圈,且能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颜色笔。这种控制动作的经验,显示出向更复杂动作的意志行动发展的倾向。

第三种是命名涂鸦。2岁以后,在孩子的涂鸦中开始出现简单的命题。这时,孩子虽不能画出简单真实的形象,但已具有明显的表达意图,并常用圆形物代表所要表达的物体。在这当中,孩子一面画着,一面喃喃自语。虽然画得不像,却说:“这是小朋友”,“这是小汽车”,“这是妈妈”等等。这是孩子对自己涂画的注释,他很欣赏自己的动作,并把自己的动作和自己想象的经验结合起来。由此可以看出,儿童以动作为中介的直观行动思维,开始向以涂画为中介的表象思维发展,至4岁,达到新的水平。

在分析儿童涂鸦作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概括出涂鸦期儿童绘画心理的一些基本特征:

(1)涂鸦期儿童的绘画是伴随语言来完成的

这种现象是两种信号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表示幼儿的想象和情感最初是靠言语的帮助,以造型的形式表现的。

(2)涂鸦期儿童的绘画带有纯粹游戏的性质

他们只是在随便的乱涂乱画中寻找快乐,而不在乎画出的是什么。

(3)涂鸦也是幼儿把脑、眼、手动作密切结合的一种活动

孩子们从涂抹中获得动作的快感和满足,又因纸上出现的有色线条的刺激而欣喜和惊奇,在愉快情绪的作用下,幼儿经过反复练习,手、眼更好地协调,渐渐能控制画在纸上的图形,画出一些有形状的东西。由此产生了兴趣,反过来又成为练习和涂鸦发展的动力。

(4)涂鸦期的孩子不单单用手画画,而是用胳膊和整个身体来画画的

为此,提供给孩子的画纸需要大一些,并要考虑为孩子选择与画面的大小相称的绘画工具。一般的,在较大的纸上用铅笔不好画画,满足不了孩子想把整个纸面都画满的欲望,且铅笔在纸上的磨擦力大,阻碍孩子流畅地画画,所以铅笔不合适。在棒状画具中,很硬的蜡笔也不理想。虽然同是棒状,油画棒或蜡粉笔等较软的笔就好用。就粗细而言,以较粗的笔为宜。如用细的,孩子会时刻担心笔折断,因而影响绘画的情绪。水彩或水粉画具,因能较容易地涂抹出大片的色彩,画起来又很顺手,所以也很适合这个时期的孩子进行描画。

(5)涂鸦期孩子的绘画,基本上是没有空间概念的

最原始的空间表达,是不断涂抹出未封闭的或封闭的图形,其形状由不规则的曲线逐渐向较规则的几何图形发展。就色彩而言,仍属于无意识的选择。涂鸦后期,对刺激度较强的颜色比较偏好,但还谈不上与主观的情绪表达以及绘画物体的需要联系起来。而孩子的兴趣、情绪和梦想,多半是从各具形状的线条中表露出来。

2.象征期(约4~5岁)

这一时期的幼儿,有了初步的语言能力,有表达自己意识并企图和成人或同伴交流思想的意图。随着孩子接触周围事物的增多,观察、联想、想象能力在迅速增长。但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远不能表述其思想和感情,于是,幼儿便求助于象征性的图画语言。象征性绘画就是幼儿凭借主观的直觉印象,描绘出物体的粗略形象(多半是不完全的、遗漏的),用以象征物体的外形轮廓。这种象征所表现的,仅是幼儿瞬间的不明确的

感情和意图。但它基本上能达到与成人和同伴交流思想的目的。这一阶段大致与幼儿的象征性游戏同期。从思维的发展来看,这一阶段应是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初期的水平。

这一时期幼儿的绘画能力发展很快,从用符号式的“蝌蚪人”到具有情节与物体的部分细节特征的画面,其变化惊人。孩子经常边画边为自己的画命名,借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初画人物时多把手臂画得平伸,与身体呈垂直。他们对物体的大小比例、远近空间还不具备感知能力,也无意追求。他们只关心如何用直觉创造的符号,象征性地表现自己的所知、所想,并往往夸大他认为最重要的部分,而省略大部分细节。

事实上,象征性绘画本身仍未脱离涂鸦期的形式,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幼儿从涂鸦到形式概念画的过渡阶段。

3.概念画期(约5~7岁)

象征期末,幼儿便开始了有意识的造型活动。随着幼儿视敏度、精确度的提高,生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身体与思维能力的迅速发展,幼儿逐渐有了如实反映即写实的追求,但不具备写实的相应技巧。于是,幼儿开始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图画语言,即一种相对抽象的形态符号。在绘画中,幼儿使用的形态符号不断变化,有时用很多的形态符号表现同一事物,有时又用同一形态符号表现许多不同的物体。在对形态符号的积极探索中,幼儿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独特造型,即他们自己的概念,或者图式。在这里,“概念”或“图式”只是幼儿对具体的图画理解,不是物体的概念本身,它既具有典型的年龄特征,更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这时期,幼儿画出来的人、房屋、动物、太阳常常是一种模式里套出来的。人的轮廓、模样大致相似,这种概念化的绘画,需要幼儿把握物体的本质和基本特征,而这时期正是幼儿抽象化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此时幼儿对大小关系还不太关心,对空间关系还不很理解,综合能力、注意力等等发展得还不够,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和泛灵论的倾向,现实和非现实交织在一起。和这些因素相关联,在幼儿概念化的绘画中我们可以见到幼儿在认识水平和表现手法上的一些基本特征。

(1)观察:采用强调式的表现手法

这时期,幼儿观察的着眼点在有诱惑力、趣味感和功能显著的部位或个体,对整体和全局往往无心注视或顾及不到。所以在画中,幼儿总喜欢以强调式的方法,描画其内心的感受,这就是强调性的表现。如幼儿画“大象”时,最感兴趣的是“大象”的鼻子,往往把它画得又长又大,还卷着大圈圈。为了表现咪咪叫的小猫,就特别夸张它张开的大口和翘起的胡须。

(2)形态:采用透明式和展开式的表现手法

幼儿在观察上虽然很片面,但在物体的形态表现上却力求完整,即使被遮挡得无法看到的部分,他知道那些东西的存在,就要把它画出来。物体之间相互关联的部分,即使是非常不起眼的内在联系,孩子也会描绘出来,甚至将其夸大。这种画法,称之为透明式的表现法。如幼儿画房子时,总要把房子内陈设的立柜、桌椅、电视机和主人等等一一地画出来。由此我们看到,孩子的确是画他所知道的,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

在表现形态上,幼儿的另一种表现手法是展开式画法。比如画桌子,不管孩子看得到还是看不到,幼儿总要把四条腿都画出来。又比如画公共汽车,幼儿会同时把公共汽车的

侧面、正面和后面都画出来,并把马路两旁的树画在马路的两边。这种画法在概念画期十分典型。

(3)色彩:从完全主观地使用色彩到根据需要使用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