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 事故、事件 报告管理规定2210
未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规定
未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规定未遂事故管理和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了准确报告、记录和统计各类人员未遂事件,形成对事件原因和预防措施的经验分享,建立公司未遂事件数据库,特制定本规定。
当人员伤害事件达到公司《事故管理制度》规定的事故级别,应严格按该制度相关要求进行上报和调查处理。
事件的报告、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必须坚持及时、准确的原则,我公司对事件的报告、安全经验分享实行奖励政策。
本规定适用于XXX的各部门、车间。
第二章事件的定义人员伤害事件是指员工在工作时发生伤害的情况,按轻重程度划分为:损工事件、限工事件、医疗事件、急救箱事件。
损工事件:因工作受伤,导致下一工作日无法工作的情况(下一工作日适逢节假日、计划性休息或休假时,应按休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能否正常工作为准)。
限工事件:因工作受伤,导致下一工作日只能做其部分工作,或不能工作一个完整班次的情况。
医疗事件: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的伤害事件,并且不影响下一班次的工作。
急救(箱)事件:仅需一般性处理,不需其他医疗治理的情况。
第三章未遂事故、事件的分级未遂事故的定义为:凡因操作不当,维护不周、设备管道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等各种原因,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事故,幸亏及时发现,得到挽救,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者,称为未遂事故。
未遂事故的处理原则,构成未遂事故的条件,必须按事故进行处理,建立未遂事故记录档案,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事故分析。
查清原因,定出防范措施。
发生未遂事故的条件时,一般按以下顺序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采用有效办法消除事故条件;预防:通过设备、操作等方面的措施,预防事故条件的发生;减弱:在无法消除的情况下,采用减少危害的措施。
按照未遂事故、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将未遂事故、事件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级,进行分级管理。
凡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关键设备等存在缺陷,如泄漏,运转设备有异常响声,振动超出设定值,转化合成汽包液位急剧下降且原因不明、重要参数严重偏离工艺指标等属于重大未遂事故事件。
未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规定
未遂事故管理和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准确报告、记录和统计各类人员未遂事件,形成对事件原因和预防措施的经验分享,建立公司未遂事件数据库,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当人员伤害事件达到公司《事故管理制度》规定的事故级别,应严格按该制度相关要求进行上报和调查处理。
第三条事件的报告、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必须坚持及时、准确的原则,我公司对事件的报告、安全经验分享实行奖励政策。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鹤壁宝发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各部门、车间。
第二章事件的定义第五条人员伤害事件是指员工在工作时发生伤害的情况。
按轻重程度划分为:损工事件、限工事件、医疗事件、急救箱事件。
损工事件:因工作受伤,导致下一工作日无法工作的情况(下一工作日适逢节假日、计划性休息或休假时,应按休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能否正常工作为准)。
限工事件:因工作受伤,导致下一工作日只能做其部分工作,或不能工作一个完整班次的情况。
医疗事件: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的伤害事件,并且不影响下一班次的工作。
急救(箱)事件:仅需一般性处理,不需其他医疗治理的情况。
三、未遂事故、事件的分级第六条未遂事故的定义为:凡因操作不当,维护不周、设备管道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等各种原因,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事故,幸亏及时发现,得到挽救,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者,称为未遂事故。
第七条未遂事故的处理原则,构成未遂事故的条件,必须按事故进行处理,建立未遂事故记录档案,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事故分析。
查清原因,定出防范措施。
第八条发生未遂事故的条件时,一般按一下顺序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采用有效办法消除事故条件;预防:通过设备、操作等方面的措施,预防事故条件的发生;减弱:在无法消除的情况下,采用减少危害的措施。
第九条按照未遂事故、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将未遂事故、事件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级,进行分级管理。
第十条凡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关键设备等存在缺陷,如泄漏,运转设备有异常响声,振动超出设定值,转化合成汽包液位急剧下降且原因不明、重要参数严重偏离工艺指标等属于重大未遂事故事件。
未遂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未遂事故上报管理制度一、未遂事故的定义未遂事故是指在事故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因及时采取措施而未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情况。
未遂事故虽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损失,但其存在仍然对企业和员工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必须高度重视和及时处理。
二、未遂事故上报管理责任1、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未遂事故上报管理工作,明确事故上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零容忍”安全意识。
2、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未遂事故上报管理责任,确保及时、准确地收集、记录、上报和处理未遂事故。
3、所有员工要积极参与未遂事故上报管理工作,发现并报告未遂事故,不隐瞒、不掩盖、不选择性上报。
三、未遂事故上报流程1、发现未遂事故:员工在工作中发现或遭遇未遂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采取措施保证自身安全,避免事故扩大,同时通知所在部门负责人。
2、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前往事发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和录像记录,同时对现场进行隔离和警示,确保不再发生事故。
3、部门负责人要及时上报未遂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详细信息,向企业安全部门负责人汇报并提交报告。
4、企业安全部门负责人收到报告后,要组织专门人员对未遂事故进行调查追溯,梳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提出改进措施和风险控制方案,并向企业领导层汇报分析。
5、企业领导层根据安全部门汇报的情况,对未遂事故进行细致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未来不再发生同类事故。
四、未遂事故上报管理制度的意义1、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建立未遂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降低事故风险。
2、加强安全意识:未遂事故上报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形成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3、促进管理优化:未遂事故上报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提升企业竞争力。
4、提高应对能力:未遂事故上报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和危机处理能力,降低应对风险的风险。
安全生产未遂事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1 目的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各级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合作单位,适用于本企业发生的安全生产未遂事件。
二、职责与分工2.1 总经理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本企业安全生产未遂事件的管理工作,对未遂事件的发生负总责。
2.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未遂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分析等工作,确保未遂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未遂事件的预防、报告、处理工作,对本部门未遂事件的发生负直接责任。
2.4 员工负责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对本岗位未遂事件的发生负直接责任。
三、未遂事件定义3.1 定义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未遂事件,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各种原因导致事故发生,但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件。
3.2 分类(1)一般未遂事件:指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轻微事故。
(2)重大未遂事件: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严重事故。
四、未遂事件处理程序4.1 报告(1)发生未遂事件的员工应立即向本部门负责人报告。
(2)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4.2 调查(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
(2)调查组应查明未遂事件的原因、过程、影响,提出处理意见。
4.3 处理(1)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对未遂事件涉及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整改落实。
4.4 统计分析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未遂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预防措施。
五、奖惩措施5.1 奖励对在安全生产未遂事件预防、报告、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5.2 惩罚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导致未遂事件发生的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事故事件管理规定(3篇)
事故事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事故事件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区)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以及其他相关管理单位。
第三条事故事件指在生产、工作、行车或其他活动中,由于违反安全规定、操作不当、设备缺陷或其他原因,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的突发事件。
第四条事故事件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责任明确、追究到位”的原则。
第五条事故事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事故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理事故事件,追究责任,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国家应建立健全事故事件管理制度,完善事故预警、事故调查、事故应急救援、事故鉴定、事故责任追究等机制。
第七条政府机关应加强对本辖区内事故事件的监管,依法组织事故调查,协助受害者维护合法权益,加强对相关单位的督查。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事件管理制度,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置机制,开展应急演练,做好事故救援工作。
第二章事故预警第九条政府机关应建立健全事故预警系统,定期发布事故预警信息。
事故预警信息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原因、可能的后果等详细内容。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的事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事故隐患。
事故预警机制应包括事故隐患排查、隐患报告、隐患处理等环节。
第十一条社会组织等相关管理单位应积极配合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事故预警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和技术支持。
第三章事故调查第十二条发生事故事件后,政府机关应立即组织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由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现场勘查、证据收集、调查记录等工作。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发生事故事件后,应及时报告政府机关,并协助政府机关进行事故调查。
企事业单位应配合政府机关的调查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
第十四条调查组应依法调取事故事件发生时的相关记录、资料,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进行现场勘查,确保调查结果准确客观。
未遂事故安全事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未遂事故的安全管理,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公司整体安全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涉及生产、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未遂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第二章未遂事故的定义及分类第四条未遂事故是指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使事故未能发生或虽发生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第五条未遂事故分类如下:(一)按事故原因分类:设备故障、人为失误、自然灾害、管理缺陷等。
(二)按事故性质分类:轻微未遂事故、一般未遂事故、重大未遂事故。
第三章未遂事故报告与处理第六条未遂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相关人员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第七条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未遂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事故分析。
第八条事故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过程;(二)事故暴露的安全隐患;(三)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四)事故预防措施及改进建议。
第九条事故处理后,安全管理部门应将事故处理结果报公司领导审批,并形成书面报告存档。
第四章未遂事故预防与改进第十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二条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安全性能,降低设备故障率。
第十三条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四条对未遂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五章奖惩与责任第十五条对在未遂事故预防和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对未遂事故隐瞒不报、谎报、迟报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七条对因未遂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规定
XX有限公司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释义1.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导致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非计划停产停工,环境破坏或有害影响的意外情况。
2.责任事故:由于在生产经营活动的中违反有关法规标准、规章制度、作业规程而导致的事故,即人为原因发生的事故。
3.非责任事故:由于自然力引发或由于当前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难以预料的事故,即人类不可预见、不可抗拒、不可避免的事故。
4.关联事故:是指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场所相关联的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非计划停产停供,环境破坏或有害影响的情况(含承包商事故)。
5.未遂事故:是指违反有关法规标准、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包括但不限于“三违”行为),但尚未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非计划停产停工,环境破坏或有害影响的事件。
第三条分级事故按后果严重程度分为5级,详见《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事故分级标准》(附件1)。
第四条原则1.分级管理原则: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施行分级管理。
2.从严处理原则:对于①敏感时期发生的;②重复发生的;③低级错误导致的;④应急不力的;⑤严重影响企业品牌形象的;⑥潜在后果严重的隐患事故,实施从严处理。
3.尽职减责、失职追责:①“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一岗双责”一一管市场、工程、技术、运营、泛能、客服、车辆等必须管安全,管人发、财运、行政、投资等必须管安全,管安全的必须履行监管职责;②“谁决策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③对尽职者予以减责,对失职者予以追责。
4.“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当事人及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未落实防范与改进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第五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XX有限公司及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分则第六条事故应急与报告(一)事故应急1.各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责》等要求制订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明确应急管理机构(设在QHSE赋能群),组建应急队伍,配置应急装备和物资,做好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未遂事故管理规定
未遂事故管理规定(试行)第一条为规范未遂事故管理,做好未遂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建立未遂事故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消除事故苗头,杜绝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未遂事故是指已出现事故苗头,但还未酿成事故的安全环保事件,包括客观(不可抗拒的自然和外力因素)和主观(操作不当、维护不周、玩忽职守等)原因,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或已出现事故苗头,由于发现及时和采取措施得当,或者其它客观因素阻止了事态的发展,而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仓储公司属下油库。
第四条本规定不适合已构成等级事故的管理,对已构成销售系统上报事故等级的,按照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第五条未遂事故现场紧急处置发现事故苗头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对事件现场进行妥善处置,采取有效措施并启动应急预案,消除事故苗头和未遂事故的危害因素。
第六条未遂事故上报未遂事故发生或发现后,油库领导应立即电话报告公司安全环保部门。
电话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部位、设备、设施),类型,性质,起因,人员受伤、损失情况和简要过程等。
油库对未遂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第七条未遂事故调查(一)调查原则:未遂事故调查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二)调查内容:及时、准确地查清未遂事故的主、客观原因,查清事件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伤害情况,查明未遂事故性质和责任,查明阻止事态扩大的因素与所采取的措施。
(三)调查小组:原则上未遂事故由油库负责组织调查小组调查,由油库主任任组长,公司可根据事件的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等,组织调查小组调查。
(四)调查报告:未遂事故发生后,油库应在2天内向公司安全环保部门和有关部门以及公司领导填报《未遂事故调查报告表》。
由公司组织的调查,原则上在未遂事故发生后5天内填报。
《未遂事故调查报告表》主要内容:人员受伤、损失情况,发生经过,原因分析,未遂事故责任人,防止事态扩大所采取的措施,事件启示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未遂事故责任处理意见。
人员伤害及未遂事件报告管理规定
人员伤害及未遂事件报告管理规定人员伤害及未遂事件报告管理规定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建立健全的人员伤害及未遂事件报告管理规定非常必要。
以下是该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内容:一、制定意义制定人员伤害及未遂事件报告管理规定,有助于加强公司的风险管理,避免人身及财产损失的发生,让员工在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同时,制定该规定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外员工、外包人员、实习生、访客等所有人员。
三、管理职责1. 公司要配备专职安全负责人,员工在遇到人员伤害及未遂事件时,可向安全负责人汇报。
安全负责人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2. 所有员工都应该有责任遵守该规定,遇到人员伤害及未遂事件要及时上报,不能掩盖和瞒报。
3. 安全培训人员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四、事件定义1. 人员伤害事件:指在工作或非工作时间内,员工因突发事件造成人身伤害。
2. 未遂事件:指在工作或非工作时间内,员工遭遇不幸事件而未受到伤害。
五、事件报告和处理1. 人员伤害事件发生后,员工应第一时间向现场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报告,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紧急处理。
2. 未遂事件发生后,员工也应及时向现场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报告,同时具体情况要详细记录。
3. 现场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要在24小时内向公安机关和公司汇报事件,同时着手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4. 公司要建立健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事件的及时、准确、全面报告,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六、处罚规定1. 对于瞒报、迟报、谎报人员的,公司将视情节轻重予以纪律处分。
2. 对于违反规定不采取防范措施、未能及时报告及处理的人员,公司将依据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
七、其他规定1. 在人员伤害及未遂事件发生前,公司应该制定紧急应变预案,提前准备响应措施。
2. 对于一些行业和岗位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问题,公司要加强监管和管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风险。
未遂事故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及外来人员。
二、未遂事故的定义未遂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事故险些发生,但最终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三、未遂事故的报告与处理1. 报告要求- 凡公司员工及外来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或发生的未遂事故,必须立即向直接上级报告,并在24小时内填写《未遂事故报告表》。
- 上级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2. 调查处理- 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责任及防范措施。
- 调查组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送公司领导审批。
3. 责任追究- 对未遂事故负有责任的个人或单位,应根据事故原因和责任大小,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 对隐瞒不报、故意拖延报告的,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四、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2. 安全检查-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 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3. 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设备维护-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维修。
五、奖惩措施1. 奖励- 对及时发现和报告未遂事故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 对在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单位给予表彰。
2. 惩罚- 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未遂事故的个人或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未遂事故安全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公司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遂事故管理规定
未遂事故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规范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未遂事故的发生和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2.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的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实习生、临时工等。
第三条定义1.未遂事故:指发生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内,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不安全事件。
2.监管部门:指负责安全监管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或公司内部指定的管理部门。
第二章未遂事故管理制度第四条预防措施1.公司将进行常规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每个岗位将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复审和更新。
3.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安全隐患清单,并及时整改。
第五条未遂事故上报1.凡发生未遂事故的员工,应立即上报直属主管,并配合主管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2.主管收到上报后,应第一时间向监管部门汇报,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3.员工上报未遂事故应如实报告,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报。
第六条未遂事故处理1.主管在收到未遂事故上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人。
2.监管部门在收到报告后,将进行相应的调查,判断是否涉及违法违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公司将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降级、停职、辞退等,情节严重者将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第七条未遂事故记录和档案管理1.公司将建立未遂事故记录和档案,详细记录每起未遂事故的经过、处理情况和责任人。
2.未遂事故档案将妥善保管,并定期进行复审和整理。
第三章考核标准第八条考核内容1.公司将结合员工的未遂事故发生情况,制定相关考核指标。
2.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未遂事故上报及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责任追究情况等。
第九条考核标准1.未遂事故上报及处理的及时性:员工应立即上报未遂事故,并参与事故处理,及时报告主管以及监管部门。
根据情况进行评定,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
未遂事件上报管理制度
未遂事件上报管理制度为了有效管理和处理未遂事件,组织应建立完善的上报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制度的目的和范围:明确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未遂事件上报管理,保护组织和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组织的正常秩序。
制度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工作人员,不论其职务等级或工作性质。
2. 未遂事件的定义和分类:明确未遂事件的定义,包括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工作纪律或发生意外事件等情况。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未遂事件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区分和处理。
3. 上报程序和途径:规定工作人员发现未遂事件应当立即上报,明确应该向哪些部门或责任人上报,包括直接上级、人事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等。
制定上报流程,确保上报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相关部门。
4. 保密原则:确保上报人员的信息保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泄密风险。
对于故意造谣诬陷的上报情况,要依法追究责任。
5. 处理程序和责任:规定未遂事件经上报后的处理程序,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处置措施。
对于不同性质的未遂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和措施,确保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6. 监督和审查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对未遂事件上报和处理情况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
制定监督检查制度,确保未遂事件上报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及时纠正问题。
7. 复查和总结:对每起未遂事件的处理结果进行复查和总结,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未遂事件上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通过建立完善的未遂事件上报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避免未遂事件对组织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促进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组织应高度重视未遂事件上报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确保其健康有效地运行。
未遂事件报告管理办法
未遂事件报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利用事故、事件资源,对事故、事件原因和预防措施形成经验分享,吸取教训,有效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当事件达到公司《事故责任追究规定》的事故级别,应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上报和调查处理。
第三条未遂事件的报告、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必须坚持及时、准确的原则。
公司对未遂事件的报告、安全经验分享实行奖励政策。
第四条未遂事件:有明确的可能性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如:对人、设备、财产、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尽管没有实际的后果产生,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下的小事故。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第二章事件报告第六条未遂事件(以下简称事件)发生后,基层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进行有效处置,必须在1小时内向本单位安全部门报告。
第七条由发生事件的基层单位在单位安全部门的协助下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形成“未遂事件报告”(附件2)和“安全经验分享”(附件3),于事件发生后7日内报公司安全环保处并存档。
第八条事件发生的原因与两个及以上单位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事件报告和安全经验分享应分别上报。
第九条承包商发生的事件,按照本办法及时报告。
对瞒报、不报事件的单位,取消其年度评先资格。
第十条各单位要对事件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应符合实际和具有可操作性,并确定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责任人和具体的完成时限,进行跟踪验证。
第十一条各单位要对报告的事件在基层单位之间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对报告事件员工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
第十二条公司将对各单位上报的事件进行经验分享,经筛选后,在安全环保处信息门户的“安全经验分享”专栏中予以公布,对员工的个人信息不予公开,实现资源共享。
第十三条公司各级安全部门要对所管辖范围内的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定期向本级HSE(安全生产)委员会通报。
第三章事件报告奖励第十四条各单位安全部门负责对报告的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报告事件的人员实施奖励。
未遂事故管理规定
未遂事故管理规定第一节概述未遂事故是指在经过了安全保障措施,并开始实施安全作业之后,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情况下提前结束或被中止的安全事件。
未遂事故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对于发现和及时消除安全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本规定旨在加强对未遂事故的统计、分析和管理,提高企业对生产作业中安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第二节未遂事故的分类和统计未遂事故可以分为计划外撤退、紧急停机、紧急撤离等不同类型,企业应当对未遂事故进行详细分类,并进行及时的统计和记录。
1.计划外撤退计划外撤退是指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未预见的事故、技术故障或是其他原因等而进行的活动中断。
2.紧急停机紧急停机是指在安全保障措施已经实施的情况下,由于发现风险等原因而不得不立即停止生产活动的情况。
3.紧急撤离紧急撤离是指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危急事件,企业应当制定人员疏散计划并进行组织,进行紧急撤离活动,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将所发生的未遂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并汇总形成事故统计表,及时反馈给管理层进行分析研究。
第三节未遂事故的分析未遂事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生产作业环节中存在安全隐患或者人为疏忽而导致的。
因此,企业必须对未遂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到事故产生的原因,以便进行改进和预防。
1.事故原因的分析企业应当对未遂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以闸门失控事故为例,可能是闸门本身质量问题或者设备操作不当导致的。
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可以查明具体成因,并给出相应的措施。
2.原因分类在对未遂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应当将原因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人为失误、技术故障、设备老化等。
第四节未遂事故管理措施为减少未遂事故的发生,企业应当形成系统完备的管理措施,并加强管理执行力度。
1.提高安全意识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作业。
2.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安全作业指导,规范安全作业流程,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未遂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外来人员以及公司承包商等所有参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
三、未遂安全事故的定义未遂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各种原因导致事故发生可能性较大,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四、未遂安全事故的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2. 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的原则;3. 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的原则;4.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五、未遂安全事故的管理职责1. 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未遂安全事故的总体管理,制定未遂安全事故管理制度,监督、指导各部门落实未遂安全事故管理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未遂安全事故的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
3.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未遂安全事故的日常管理,包括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处理和总结等工作。
4. 员工有义务遵守公司安全管理规定,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参与未遂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六、未遂安全事故的管理流程1. 事故报告:发现未遂安全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2. 事故调查: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责任和教训。
3.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4. 事故总结:安全管理部门对未遂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形成事故报告,报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批,并作为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参考。
七、未遂安全事故的奖惩措施1. 对及时发现、报告未遂安全事故,积极参与事故预防和处理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未及时报告、隐瞒未遂安全事故的,或者因管理不善导致未遂安全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未遂安全事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未遂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人员。
第三条未遂安全事件是指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后果的安全事件。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未遂安全事件管理制度,明确未遂安全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分析和预防措施,确保公司安全生产。
第二章未遂安全事件报告第五条任何员工、承包商、供应商发现未遂安全事件,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第六条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第七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按规定上报公司领导。
第三章未遂安全事件调查第八条公司应成立未遂安全事件调查组,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
第九条调查组应全面收集、分析未遂安全事件的有关资料,查明事件原因、责任和防范措施。
第十条调查组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并向公司领导提交调查报告。
第四章未遂安全事件处理第十一条未遂安全事件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第十二条对未遂安全事件责任人的处理,应根据事故原因、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等。
第十三条对未遂安全事件涉及的相关部门,应根据事故原因和责任,追究部门领导的责任。
第五章未遂安全事件分析第十四条公司应定期对未遂安全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和教训。
第十五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将未遂安全事件分析结果通报全公司,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第六章未遂安全事件预防第十六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十七条公司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八条公司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事故(含未遂)报告制度
事故(含未遂)报告制度事故报告制度是任何组织或企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制度,它有助于总结阅历教训、改善管理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各类事故频频发生,不仅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损失,还严重影响了企业或组织的运营。
因此,事故报告制度的实行与完善必将促进企业或组织持续进展。
一、事故报告的定义和意义事故报告指的是针对某一意外事件而有系统记录认真情况、分析原因的过程。
这一制度旨在实行透亮的方式记录事故,并分析事故原因,以便更好地确定防范措施。
事故报告是一种必要的通报方式,可以快速地向管理层以及其他方面报告事件,从而更有效地对事件进行掌控和管理。
对于各企业或组织来说,事故报告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识别潜在风险事故报告能够记录事故的情况和原因,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到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安全行为,从而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2. 总结阅历和教训事故报告能够清楚地记录事故的过程和原因,可以在事故事件发生后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阅历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避开同类事件的发生。
3. 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事故报告的机制,企业或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把握全局信息,适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水平。
二、事故报告制度的实施事故报告制度的实施可以由公司或组织内部部门建立,也可以由专业机构外包。
不管由内部还是外部实施,都应当建立一个规章制度,明确报告的实在程序和范围,以及实在谁来负责该制度的实现和执行。
1. 建立事故报告的流程建立事故报告的流程是特别关键的,这个过程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设定一个接受人员或部门,以负责收集、记录和归档事故报告。
其次,应当明确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如报告的起始时间、事故的实在情况、损害程度、影响范围、处理结果及后续跟进工作。
最后,要建立一个基于事故报告的分析机制,适时发觉相近事件的漏洞和管理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矫正和完善。
2. 确定事故报告的范围和目的建立事故报告制度之前,要明确报告的范围和目的,以便于为人员建立清楚的边界和责任范围。
未遂事故管理制度
未遂事故管理制度未遂事故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为保障员工工作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未遂事故是指一种潜在的事故,也就是尚未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但是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未遂事故的预防和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未遂事故的定义、危害和管理制度的制定三个方面分析未遂事故管理制度。
一、未遂事故的定义1. 未遂事故是什么未遂事故是指一个潜在的事故,即还没有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未遂事故通常是在事故发生之前被发现的,并且有效的隔离措施可以防止后果的扩大。
未遂事故多数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如员工接受的安全培训不足、操作规程不严格、安全设施缺乏或未及时维护等。
2. 未遂事故的危害未遂事故的危害比较隐蔽,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未遂事故包括机器设备的故障、管理方面的疏漏、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不当等。
这些未遂事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发生以下后果:(1)制造不良产品发现未遂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否则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如果未识别并处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会造成不良产品的制造,导致客户的投诉和风险。
(2)损毁生产设备未遂事故也有可能导致生产设备的损坏,从而导致停工甚至生产线的关闭。
如果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未遂事故,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进而导致设备的损毁和停机。
(3)造成人员伤亡未遂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危险继续存在,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
对于特别是高风险器械或操作需要非常小心的设备,未遂事故的经验教训应当得到特别的反思和整改。
二、未遂事故管理制度的制定为了防范未遂事故的发生,企业需要建立未遂事故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未遂事故的定义和分类首先要定义未遂事故,以及不同类型的未遂事故。
根据未遂事故的类型,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例如:将未发生的安全事故分为隐患控制和损失防范等,分别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2. 预防未遂事故预防未遂事故的发生是未遂事故管理的关键之一。
未遂事故管理制度
未遂事故管理制度概述未遂事故是指由于某些原因所导致的危险事件或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虽然未遂事故并未造成实际的伤害,但其存在依然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建立健全未遂事故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管理制度1. 未遂事故的定义和归类明确未遂事故的定义,同时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应急演练、应急预案调度、设备故障等,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管理和应对。
2. 未遂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对不同类型的未遂事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应急救援、事故调查、责任追究等。
3. 未遂事故上报与通报制度明确未遂事故的上报和通报程序,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和相关人员。
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未遂事故,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通知,以便迅速展开应急处置。
4. 未遂事故数据统计和分析建立完善的未遂事故数据统计和分析制度,对于发生的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预防。
5. 未遂事故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因未遂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要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人进行追究和处理,并及时对追究结果进行通报,以对外部发出警示。
实施建议1.加强员工培训实施未遂事故管理制度需要全员参与,因此需要对所有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流程,并在工作中积极参与。
2. 做好设备及设施维护设备及设施的维护对于未遂事故的发生和防范非常重要,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及时维护设备和设施等安全隐患。
3.定期演练定期进行未遂事故应急演练,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和全员协调配合。
4.强化安全宣传加强安全宣传,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扩大安全文化建设范围和深度,是预防未遂事故的有效措施。
总之,建立完善的未遂事故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做好设备及设施维护,定期演练,加强安全宣传,扩大安全文化建设,等是预防未遂事故和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遂事故管理和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准确报告、记录和统计各类人员未遂事件,形成对事件原因和预防措施的经验分享,建立公司未遂事件数据库,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当人员伤害事件达到公司《事故管理制度》规定的事故级别,应严格按该制度相关要求进行上报和调查处理。
第三条事件的报告、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必须坚持及时、准确的原则,我公司对事件的报告、安全经验分享实行奖励政策。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鹤壁宝发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各部门、车间。
第二章事件的定义第五条人员伤害事件是指员工在工作时发生伤害的情况。
按轻重程度划分为:损工事件、限工事件、医疗事件、急救箱事件。
损工事件:因工作受伤,导致下一工作日无法工作的情况(下一工作日适逢节假日、计划性休息或休假时,应按休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能否正常工作为准)。
限工事件:因工作受伤,导致下一工作日只能做其部分工作,或不能工作一个完整班次的情况。
医疗事件: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的伤害事件,并且不影响下一班次的工作。
急救(箱)事件:仅需一般性处理,不需其他医疗治理的情况。
三、未遂事故、事件的分级第六条未遂事故的定义为:凡因操作不当,维护不周、设备管道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等各种原因,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事故,幸亏及时发现,得到挽救,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者,称为未遂事故。
第七条未遂事故的处理原则,构成未遂事故的条件,必须按事故进行处理,建立未遂事故记录档案,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事故分析。
查清原因,定出防范措施。
第八条发生未遂事故的条件时,一般按一下顺序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采用有效办法消除事故条件;预防:通过设备、操作等方面的措施,预防事故条件的发生;减弱:在无法消除的情况下,采用减少危害的措施。
第九条按照未遂事故、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将未遂事故、事件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级,进行分级管理。
第十条凡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关键设备等存在缺陷,如泄漏,运转设备有异常响声,振动超出设定值,转化合成汽包液位急剧下降且原因不明、重要参数严重偏离工艺指标等属于重大未遂事故事件。
第十一条重大未遂事故、事件由公司管理控制,如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将直接威胁安全生产,岗位应立即向调度汇报,紧急情况有权先停车后报告。
当班调度收到情况报告后。
应立即命令停机、停车、停产。
并将情况向公司领导汇报。
第十二条凡可燃气体,压力管道发生泄漏,设备基础下沉、重要的自调装置失灵,联锁失灵,或因操作不当、气体成分变化引起的超温超压等属于较大未遂事故、事件。
第十三条较大未遂事故、事件由部门、车间、车间管理控制。
接到岗位的事件报告,主管部门、车间的主要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事件进行处理,采用倒机运行、隔离切断、盲板抽堵、带压密封堵漏等措施消除泄漏,调整指标、恢复正常工况。
如不能达到目的,则组织装置停产处理。
第十四条凡低压蒸汽系统、水系统、冷凝液管线、非易燃易爆介质的低压设备、管线,设计有备机的小型运转设备,发生的泄漏,运行异常、排放导淋堵塞等情况属于一般未遂事故、事件。
第十五条一般未遂事故、事件由车间管理,属于设备问题的填写检修联单,由维修工负责处理,可以倒机处理的先倒机,然后将有问题的设备经工艺处理后交出检修。
暂时无法彻底处理的应采取措施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在事件点挂牌警示,并将情况如实填写在安全事件台账上。
待装置停车一并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凡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操作不当发生的未遂事故、事件,除按规定采取措施外,应对造成事件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未遂事故、事件的报告整改第十七条发现人发现未遂事故、事件后,要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报告上报值班长、工段长、生产调度、车间。
第十八条发现人可直接向安环部、生产部、设备部、工艺部、调度室、生产副总、安环副总、直至总经理进行反映。
第十九条接收人接到未遂事故、事件报告后,立即对未遂事故、事件进行核实,能整改的要立即安排整改,不能整改的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防止未遂事故、事件进一步扩大化,并立即逐级汇报。
第二十条各单位设立未遂事故、事件台账,对职工发现的未遂事故、事件进行记录。
对于发现未遂事故、事件产生的奖励,每月的25日前将奖励汇总,列入到安全投入中。
第二十一条事故本身没有截然界线,未遂事故、事件分级管理控制的目的就是防止人身伤害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在从事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要事先多设想一些危险,把一切、所有未遂事故、事件都当做已经发生的事故来控制、来管理、来考核。
这是防止事故真正发生的最有效办法。
未遂事故、事件上报激励激励标准第二十二条对于发现一般未遂事故、事件,单位可酌情给予10-50元的奖励。
第二十三条对于发现较大未遂事故、事件,根据事故、事件的大小给予50-200元的奖励。
第二十四条根据发现的重大未遂事故、事件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大小给予200-500元的奖励,隐患重大的可给予重奖。
第二十五条明知道本岗位存在未遂事故、事件但未及时报告而由此发生的事故要对责任人严肃处理。
奖励程序第二十六条接收单位对所接收的一般未遂事故、事件进行逐一评审,经核实后进行通报表扬,并报企管科给予办理奖励手续。
第二十七条对于查出较大以上未遂事故、事件,由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评审,根据隐患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大小给予相应奖励,全厂通报表扬。
第二十八条各单位应积极发动职工查找隐患、提合理化建议并加大奖励力度,由公司安环部对开展发现未遂事故、事件突出的单位进行嘉奖。
第二十九条发现的未遂事故、事件在哪个单位,由相关职能部门对其要求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本规定自2019年6月1日起执行。
附录A人员伤害事件报告调查组成员职务单位专业特长事件发生单位或承包商名称:事件编号:事件调查部门:事件报告时间:受伤员工基本信息姓名:出生日期:性别:男女住址:联络电话:聘用日期:工种:从事目前工作年限:事件基本信息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受伤的性质:轻伤重伤受伤部位:救治医院名称:治疗情况简述:医生姓名:复诊:(是)(否)事件的性质:损工限工医疗急救(箱)住址和联络号码:目击者:1.2.3.事件经过描述:事件的原因分析: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跟踪验证结果:员工返岗日期:监督人:时间:审核意见:作业区或上级HSE部门负责人:时间:事件的附件(参考):1、现场调查材料、图纸、照片2、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3、物证、人证材料4、直接和间接的损失材料5、事件责任者的自述材料6、医疗部门对受伤人员的诊断书复印件7、发生事件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未遂事件报告调查组成员职务单位专业特长事件发生单位或承包商名称:事件编号:事件调查部门:事件报告时间:事件当事人或报告人基本信息姓名:出生日期:性别:男女住址:联络电话:聘用日期:工种:从事目前工作年限:事件基本信息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住址和联络号码:目击者:1.2.3.事件经过描述:事件的原因分析: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跟踪验证结果:员工返岗日期:监督人:时间:审核意见:作业区或上级HSE部门负责人:时间:事件的附件(参考):1、现场调查材料、图纸、照片2、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3、物证、人证材料4、直接和间接的损失材料5、事件责任者的自述材料6、发生事件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附录B《事故/事件潜在原因和纠正与预防措施列表》原因纠正与预防措施人的因素缺乏工作程序进行安全分析,制定安全工作程序不知道正确的程序提供培训,增加员工获知正确程序的渠道知道程序但未遵守找出未遵守的原因;鼓励员工报告关于程序的问题,如必须修改程序,与员工讨论程序并修改,通知到相关的人员;加强监督因心理或生理原因不能完成工作加强沟通,或必要时按规定调整岗位工作中任务难度大而不能实施重新设定工作任务指标或改变工作程序缺少个人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不知道需要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培训与员工讨论其使用方法,并进行使用练习知道需要个人防护装备,但不会使用缺乏应急设施提供必要的应急设施应急设施没有正确地发挥作用建立对应急设施的检查程序;立即修理或更换应急设施不知道如何使用应急设施提供使用应急设施的培训设备和物料质量或条件有缺陷进行检查、维护、修理、更换或者向上级报告;检查质量控制或巡检等工作程序,如有缺陷及时修订设计缺陷改变设计;评审设计管理程序或设备的采购程序;鼓励员工报告设计缺陷或设备的危害未识别出危害提供危害识别培训;加强对施工前危害识别的监督;提供检测条件以检测危害危害性条件未报告与员工讨论危害报告程序,查出原因,鼓励员工报告危害性条件识别了、报告了,但未查明原因;加强监督及时采取措施缺乏设备检查评审设备检维修程序;加强监督检查未能检测出危害评审检查程序,必要时做修改;检查现场人员是否会使用检测设施,必要时进行培训指导;检查检测条件是否满足要求使用不适当的工具或物料提供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进行使用代用品中避免危害的培训没有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提供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评审采购程序;预原因纠正与预防措施测未来的需求设计时未考虑操作因素改造设备,使之更加适应操作者的能力和局限环境的因素设备或员工的位置缺陷实施工作安全分析;改变位置、方位或设备的放置;改变员工的位置;提供护栏、路障、屏障、警示标志等危险区域评审工作程序;培训员工避免该区域的危害;提供护栏、路障、屏障、警示标志等工作空间不够评审工作场所的需求,必要时改变涉及下述的不安全状态:照明/噪音/空气污染/极端温度/通风/振动/辐射/地面和工作面必要时监测工作条件,将结果与可接受的水平进行比较;进行必要的改变以控制照明、噪声、空气质量、温度、通风、振动和辐射在可接受的范围管理的因素监督人未能发现、阻止或报告危险条件提供培训,改进监督人员在识别和报告危害方面的技能监督人未能发现、阻止或报告违章的现象评审程序;增加监督人员监测频次;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和约束管理人员没有将存在的或可能的危险通知员工加强沟通;评审危害沟通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管理人员没有使员工和监督人对安全负起责任管理人员进行检讨,并对工作场所的每个人,清楚地沟通并确定其安全责任;提供安全培训;采取安全激励措施缺乏对监督人的培训为监督人提供必要的培训管理人员没有对已知的危险状态采取纠正措施查明原因,按规定进行处理;加强培训指导附录C安全经验分享事件基本信息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受伤的性质(如果有):受伤部位(如果有):治疗情况简述:事件的性质:损工限工医疗急救(箱)未遂事件事件经过描述:事件的原因分析: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有助于经验分享的附件,包括(供参考):机具、设备、工作流程示意、化学品的样品、破损的部位或碎片等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