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章节复习 第4单元课题三同步优化训练
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同步练习+_答案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基础知识】1.人们把能够发生 叫做活化分子,同时把 称做活化能。
2.我们用ΔH 表示 ,其单位常用 。
放热反应的ΔH 为 (填正或负)值。
3.能表示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 。
【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D .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只表示分子的个数B .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C .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D .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3.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 l )+O 2( g ) = SO 2( g ) ΔH =-293.23kJ/mol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s)+O 2( g ) = SO 2( g ),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kJ/molB .S( g )+O 2( g ) = SO 2( g ),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kJ/molC .1mol SO 2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mol 硫和1mol 氧气的键能之和D .1mol SO 2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mol 硫和1mol 氧气的键能之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焓变是指1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 .当反应放热时ΔH >0,反应吸热时ΔH <0 C .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质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 为“—” 5.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放热最少的是( ) A .2A ( l ) + B ( l ) = 2C ( g ) ΔH 1 B .2A ( g ) + B ( g ) = 2C ( g ) ΔH 2 C .2A ( g ) + B ( g ) = 2C ( l ) ΔH 3 D .2A ( l ) + B ( l ) = 2C ( l ) ΔH 4 6.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 .分子个数 B .原子个数 C .物质的质量 D .物质的量7.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32g 硫分别在纯氧中和空气中完全燃烧,令前者热效应为ΔH 1,后者热效应为ΔH 2,则关于ΔH 1和ΔH 2的相对大小正确的是( ) A .ΔH 1=ΔH 2B .ΔH 1>ΔH 2C .ΔH 1<ΔH 2D .无法判断9.已知在1×105 Pa ,298 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 2O ( g ) = H 2 ( g ) + 21O 2 ( g ) ΔH = +242 kJ/mol B .2H 2 ( g ) + O 2 ( g ) = 2H 2O ( l ) ΔH =-484 kJ/mol C .H 2 ( g ) +21O 2 ( g ) = H 2O ( g ) ΔH =-242 kJ/mol D .2H 2 ( g ) + O 2 ( g ) = 2H 2O ( g ) ΔH =+484 kJ/mol 10.有如下三个反应方程式( ) H 2(g )+21O 2(g )=H 2O (g ) ΔH =a kJ/molH 2(g )+21O 2(g )=H 2O( l ) ΔH =b kJ/mol2H 2(g )+O 2(g )=2H 2O( l ) ΔH =c kJ/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 .a 、b 、c 均为正值C .a =bD .2b =c11.含NaOH 20.0g 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ΔH =+28.7kJ/mol B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ΔH =-28.7kJ/mol C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ΔH =+57.4kJ/molD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ΔH =-57.4kJ/mol 12.已知方程式2H 2(g )+O 2(g )=2H 2O (l )ΔH 1=-571.6kJ/mol ,则关于方程式2H 2O (l )=2H 2(g )+O 2(g ); ΔH 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 .该反应的ΔH 2大于零C .该反应ΔH 2=-571.6kJ/molD .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13.断裂以下的物质需要能量最多的是( ) A .HCl B .HBr C .HI D .HAt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实现H 2→H+H 的变化,要放出能量 B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要吸收能量 C .金刚石在一定条件变成石墨要吸收能量 D .CaO 和水反应过程中焓变大于015.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像是( )16.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06-07年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十五 第四章单元测试(A卷)(附答案)
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十五第四章单元测试(A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Mn 55 S 32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1.2006天津河西高三期末质检,7 勤洗手和经常对环境进行消毒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
某消毒液为无色液体,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则该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A.70%酒精B.NaClOC.H2O2D.KMnO4答案 B解析分析题目知该成分溶液显碱性,且具有漂白性,故选B,ClO-+H2O HClO+OH-;H2O2可显弱酸性,但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主要体现漂白性(氧化性)。
2.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德国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
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选用的防御方法是( )①人躲到低洼的地方去②人躲到较高的地方去③多饮水④用浸有肥皂水的软布蒙面A.①④B.②③C.②④D.②③④答案 C解析Cl2的密度比空气大,通常沉浮在地表和低洼的地方,躲到较高的地方能减小中毒的机会。
肥皂水显碱性(这是一个生活常识),能够吸收Cl2,用浸有肥皂水(或纯碱水)的软布蒙面能够防止Cl2中毒。
3.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AlCl3答案 D解析Cl2跟金属反应,无论Cl2是否足量,都可把金属氧化成最高价金属氯化物,故Cu 与Cl2反应生成CuCl2,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盐酸跟Cu不反应,与Fe生成FeCl3。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B.氯水C.盐酸D.漂粉精答案 A解析纯净物指只有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
液氯的成分为Cl2;氯水中含HCl、HClO、Cl2、H2O;盐酸为HCl的水溶液;漂粉精的成分为CaCl2和Ca(ClO)2。
5.(经典回放)下列对NaBr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晶体,熔点较高B.跟AgNO3溶液反应将生成白色沉淀C.跟浓硫酸反应是制取溴化氢气体的常用方法D.其工业制法之一是将金属钠跟单质溴反应答案 A解析溴化钠是一种离子晶体,可溶于水,且熔点较高;其中溴离子可与银离子结合生成浅黄色的溴化银沉淀;溴离子能被浓硫酸氧化为单质溴,所以常用浓磷酸与溴化钠反应制取溴化氢;自然界中溴以化合态存在,用单质钠与单质溴反应制溴化钠的经济成本太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配套同步练习:第四章 复习课 Word版含答案
本章复习课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B .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 .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O 2+2H 2O +4e -===4OH -D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式:2Cl --2e -===Cl 2↑答案 A解析 铁表面镀锌,铁应作阴极而锌作阳极,A 错误;锌比铁活泼,在船底镶嵌锌块,可有效防护船体被腐蚀;钢铁的吸氧腐蚀中正极上O 2得到e -被还原;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中阳极上Cl -失去e -被氧化,故B 、C 、D 均正确。
2.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 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B .b 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C .a 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D .b 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答案 B解析 依据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a 中铁钉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丝作正极,发生O 2+2H 2O +4e -===4OH -的还原反应,可知A 、C 错误;b 中铁钉作正极,发生O 2+2H 2O +4e -===4OH -的还原反应,而铝条发生氧化反应,不会冒气泡,B 正确、D 错误。
3.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式为2CH 3OH +3O 2+4OH -2CO 2-3+6H 2O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放电时CH 3OH 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B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 逐渐增大C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 3OH -6e -+8OH -===CO 2-3+6H 2O D .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 3OH 转移6 mol 电子答案 A解析 从总反应式可知:电池放电时甲醇被氧化生成碳酸根离子,而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甲醇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 3OH -6e -+8OH -===CO 2-3+6H 2O 。
高中化学 第4单元课题三同步优化训练
高中化学选修6同步训练1.下列实验中没有涉及气体压强原理的是()解析:选D。
苯和水不相溶是产生分层的原因,与压强无关。
2.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解析:选A。
选项A中NaHCO3与CO2不反应,烧瓶内的压强不变,不能形成喷泉;选项B中NH3易溶于水,形成NH3·H2O,NH3·H2O NH+4+OH-,溶液呈碱性,能形成红色喷泉;选项C中H2S+CuSO4===H2SO4+CuS↓,CuS为黑色沉淀,能形成黑色喷泉;选项D中HCl+AgNO3===HNO3+AgCl↓,AgCl为白色沉淀,能形成白色喷泉。
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双选)()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 .实验Ⅱ:酸性KMnO 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 .实验Ⅲ:微热稀HNO 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 .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BD 。
A 项苯层中的溴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而褪色;B 项中浓硫酸使蔗糖炭化,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C 项中的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在广口瓶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D 项生成了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D 。
选项A ,加盐酸酸化过程中,Fe 2+3氧化为Fe 3+3)2是否变质。
选项B ,不能用硫酸酸化,因为SO 2-4也能与Ag +反应生成白色的Ag 2SO 4沉淀,应选用HNO 3酸化。
选项C ,HNO 3也能将I -氧化为I 2,对实验产生干扰。
选项D ,利用KNO 3与NaCl 的溶解度差异,采用结晶的方法可将KNO 3除去。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化学优化方案—习题(苏教版选修4):专题3第三单元第2课时课后达标巩固提升
[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FeCl3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解达到平衡时(不饱和),加氯化铁溶液达饱和,溶液的酸性会增加B.浓度为5 mol/L和0.5 mol/L的两种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C.有50 ℃和20 ℃的同浓度的两种FeCl3稀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D.为抑制Fe3+的水解,较好地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解析:选C。
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增大FeCl3溶液的浓度,Fe3+水解程度会减弱,但因c(Fe3+)增大,溶液的酸性会增加;稀释有利于水解;因Fe3+的水解是吸热的,上升温度后会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使Fe3+的水解程度增大;Fe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3H +,要抑制Fe3+的水解,可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B.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C.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FeCl3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钠和硫酸铝解析:选C。
A项,AlCl3与Al2(SO4)3溶液的水解方程式分别为AlCl3+3H2O Al(OH)3+3HCl,Al2(SO4)3+6H2O2Al(OH)3+3H2SO4,加热促进水解,由于盐酸为挥发性酸,硫酸犯难挥发性酸,故前者最终产物为Al2O3,后者最终产物为Al2(SO4)3,不正确;B项,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会引入杂质SO2-4,应溶解在盐酸中,不正确;C项,由于Fe3+水解:Fe3++3H2O Fe(OH)3+3H+,加热会促进水解,HCl逸出,进而使其水解完全,从而除去FeCl3,正确;D项,为了加快产生CO2的速率,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NaHCO3和Al2(SO4)3,Al3+与HCO-3相互促进水解,比与Na2CO3反应产生CO2的速率快,不正确。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化学优化方案—习题(苏教版选修4):专题3第三单元第3课时课后达标巩固提升
[基础达标]1.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C.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D.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解析:选C。
做图像题首先要弄清楚横、纵坐标轴所代表的意义,本题所给图像的纵坐标为浓度,横坐标为各组分,即本图像给出的是各组分的浓度大小关系。
其中,A-浓度最大,X、Y、Z浓度依次减小,由题意知,两者反应生成0.1 mol·L-1的NaA溶液。
A.由于A-浓度小于0.1 mol·L -1,说明A-水解,即HA是弱酸,A错误。
B.由于A-水解,水解后溶液呈碱性,B错误。
C.依据物料守恒可知,c(A-)+c(HA)=c(Na+),即c(A-)+c(Y)=c(Na+),C正确。
D.混合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A-)>c(OH-)>c(HA)>c(H+),因此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D错误。
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0.1 mol/L Na2SO3溶液中:c(Na+)=2c(SO2-3)+c(HSO-3)+c(H2SO3)B.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2-3)>c(H2CO3)C.对滴有酚酞的CH3COONa溶液进行加热,溶液颜色会加深D.在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解析:选C。
若SO2-3没有水解,则c(Na+)=2c(SO2-3),由物料守恒知水解后有:c(Na+)=2c(SO2-3)+2c(HSO-3)+2c(H2SO3),A错误;HCO-3水解程度比电离程度大,故c(H2CO3)>c(CO2-3),B错误;加热能促进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使溶液的碱性增加,溶液的颜色加深,C对;D项中依电荷守恒原理得:c(Na+)+c(H+)=c(OH-)+c(CH3COO-),pH=5.6,则c(H+)>c(OH-),所以c(Na+)<c(CH3COO-),D错误。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同步测试卷(三)第三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任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反应物的瞬时速率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2.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B.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1·s-1C.2 s时物质A的浓度为0.7 mol·L-1D.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9 mol·L-13.已知反应4CO+2NO2 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CO)=1.5 mol·L-1·min-1B.v(NO2)=0.7 mol·L-1·min-1C.v(N2)=0.4 mol·L-1·min-1D.v(CO2)=1.1 mol·L-1·min-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C.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D.升高温度,只能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5.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15 mol/(L·s)②v(B)=0.6 mol/(L·s)③v(C)=0.4 mol/(L·s)④v(D)=0.45 mol/(L·s)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①>④>③>②6.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目录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节燃烧热能源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1章单元复习第1章单元测试第3节化学平衡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2章单元复习第2章单元测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章单元复习第3章单元测试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3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3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4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4章第1节原电池第4章第2节化学电源第4章第3节电解池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综合检测高二化学选修4 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二. 重点、难点1.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微观原因;3. 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三. 具体内容(一)绪言1. 选修4的基本结构和地位、与必修的关系2. 关于“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3. 举出人们利用化学反应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例子(二)焓变和反应热1. 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2. 反应热的定义3.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4. 反应热的表示5. 有效碰撞6. 活化分子7.活化能8. 催化剂(三)热化学方程式1. 定义2. 表示意义3.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的问题(四)实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典型例题】[例1 ] 已知在25℃、101kPa 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的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g ) △H=-48.40kJ ·mol-1B.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l ) △H=-5518kJ ·mol-1C.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H=+5518kJ ·mol-1D.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l ) △H=-48.40kJ ·mol-1 答案:B解析:掌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注意事项。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第四单元化学平衡高中同步测试卷(四)新人教版选修4
第四单元 化学平衡(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通常是熵增加的反应”。
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 .2O 3(g)===3O 2(g) ΔH <0B .2CO(g)===2C(s)+O 2(g) ΔH >0C .N 2(g)+3H 2(g)===2NH 3(g) ΔH <0D .CaCO 3(s)===CaO(s)+CO 2(g) ΔH >0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 2(g) 催化剂△2SO 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 、0.1 mol/L 、0.2 mol/L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 2为0.4 mol/L 、O 2为0.2 mol/LB .SO 3为0.25 mol/LC .SO 2、SO 3均为0.15 mol/LD .SO 3为0.4 mol/L3.某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g)+3Y(g) 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下列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减小压强 ⑤加入催化剂 ⑥移去ZA .①④⑥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②③⑥4.某温度下,反应SO 2(g)+12O 2(g) SO 3(g)的平衡常数K 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 3(g) 2SO 2(g)+O 2(g)的平衡常数K 2的值为( )A .2 500B .100C .4×10-4D .2×10-2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A 、B 、C 三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 1~t 4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A .在t 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B .t 1~t 4时刻,A 的转化率比B 的转化率低C .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 +B 2CD .增大压强,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6.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 2(g)+2CO(g)催化剂2CO 2(g)+S(l) ΔH <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前,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 .达到化学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S(l),正反应速率增大C .达到化学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 2的转化率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 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小了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大了D .a >b8.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 .2NO 2(g)(红棕色) N 2O 4(g)(无色) ΔH <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B .H 2(g)+I 2(g) 2HI(g) ΔH <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C .FeCl 3+3KSCN Fe(SCN)3(红色)+3KCl ,在平衡后,加少量KCl ,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D .对于N 2+3H 2 2NH 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 2,平衡左移9.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 2(g)+12X 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
优化方案高考化学总复习(苏教版江苏专用)专题8第四单元 课件
解析: 选 B。 AgCl 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后, 溶解与沉淀速率相等,但不为 0,一般来说,升 高温度,有利于固体物质的溶解,A、C 正确; AgCl 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仍电离出 Ag 和 Cl ,B 错误;向 AgCl 沉淀中加入 NaCl 固体, 增大了 Cl-浓度,促使溶解平衡向左移动,降低 了 AgCl 的溶解度,D 正确。
但Ksp不变。
(2)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
高温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KFra bibliotekp增大。(3)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难溶产物溶解
产生的离子,平衡逆向移动。
(4)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
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的离子或气体时,平
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Ksp不变。
例1
【解析】
根据题意,图中曲线为沉淀溶解平衡曲
线,曲线上的所有点对应的溶液都是达到沉淀溶解
平衡的溶液,D正确;选取曲线上的b、c两点,
当溶液中两种阳离子浓度相同时,Fe(OH)3饱和溶液 中的OH-浓度小于Cu(OH)2饱和溶液中的OH-浓度,
所以Ksp[Fe(OH)3]<Ksp[Cu(OH)2],A正确;向
- +
基础回归
1.沉淀溶解平衡
生成 的 溶解 和______ (1)概念:一定温度下,当沉淀______ 速率相等时的平衡状态。 (2)特点:逆、动、等、定、变(同化学平衡)。 2.溶度积
沉淀溶解 (1)概念: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_______
平衡的常数。 Ksp 表示。 (2)表示:用符号____
例如:AgCl(s)
Ag++Cl-
+ - c (Ag )· c (Cl ) Ksp=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4-3-2word版含解析
课后优化训练基础强化1.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共存的是()A. SO2与O2B. NO与O2C. O2与N2D. NO2与O2解析SO2与O2反应需催化剂、加热;NO和O2在常温常压下易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O2;N2和O2反应需放电或高温;NO2与O2能共存。
答案 B2.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 一氧化氮是碱性氧化物C. 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D. 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解析NO是一种无色气体,A错;NO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常温常压下NO与O2反应生成NO2,C错;NO可由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正确。
答案 D3.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
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 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可吸附性颗粒污染C.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 加大石油、煤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解析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SO2及氮的氧化物,导致空气污染。
答案 D4.下列关于SO2与NO2的说法错误的是()A.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D.工业制硫酸、硝酸时要用到它们解析S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和NaOH溶液反应,NO2与NaOH 反应生成NaNO2和NaNO3,A正确;SO2、NO2溶于水都能生成酸H2SO3、HNO3,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正确;SO2不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C错;工业制硫酸时先生产SO2,再将SO2转化为SO3,SO3再与水反应生成H2SO4,工业制硝酸时,NH3氧化为NO,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D正确。
答案 C5.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化学优化方案—习题(苏教版选修4):专题3专题综合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力量肯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力量强B.由于CH3COOH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所以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时,中和醋酸消耗的NaOH比盐酸消耗的NaOH用量少C.足量Zn分别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时,产生H2的量相同,放出H2的速率不等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钠溶液和醋酸溶液中CH3COO-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解析:选C。
电解质的强弱在于能否完全电离,与导电力量的强弱无必定联系。
强电解质稀溶液中溶质虽完全电离,但离子浓度小,导电力量也会很弱,故A错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虽不完全电离,但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能较小,但消耗离子后可通过平衡移动补充。
所以,在相同条件下供应离子力量是同等的,故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耗用NaOH的量是相同的,与Zn反应产生H2是等量的,所以B错误,C正确;D选项中醋酸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醋酸是弱酸,不完全电离,产生的CH3COO-确定比等条件下的醋酸钠少,所以D错误。
2.将0.1 mol·L-1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从常温加热到90 ℃,溶液的pH不变的是() A.氯化钠B.氢氧化钾C.硫酸D.硫酸铵解析:选C。
在NaCl和KOH的溶液中,H+的唯一来源是H2O的电离,由于H2O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升温时,H2O的电离程度增大,c(H+)增大,pH减小,A、B错误;在硫酸溶液中,H+主要来自H2SO4的电离,H2SO4是强酸,完全电离,故升温时c(H+)几乎不变,pH不变,C 正确;在硫酸铵溶液中,NH+4+H2O NH3·H2O+H+,水解是吸热过程,升温时c(H+)增大,pH减小,D错误。
3.向三份1 mol/L Na2CO3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Cl、Na2S、FeCl3固体(忽视溶液体积变化),则CO2-3浓度的变化依次为()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解析:选A。
高考化学 第4单元课题一同步优化训练
高考化学高中化学选修6同步训练1.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A.测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C.放入盐酸中D.观察外观解析:选D。
金元宝主要成分是铂、金等贵重金属,密度大于铜锌合金;铜锌合金能与硝酸、盐酸发生反应而表面被腐蚀,而铂、金不会与硝酸、盐酸发生反应;金元宝与铜锌合金外观酷似,难以用肉眼区别。
2.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充分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火焰温度太低不能使铝燃烧B.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低D.用酸处理时未能将氧化铝溶解解析:选B。
铝很快形成氧化膜,其氧化物的熔点高,相当于将熔化的铝“兜”着而使其不滴落。
3.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a g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水分后得固体(不含结晶水)b g,则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为()A.(b-a)/48 g B.(b-a)/49 gC.(b+a)/98 g D.无法计算解析:选A。
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a g最后得固体(不含结晶)b g即为相应金属的硫酸盐,(b-a) g为SO2-4的质量,综合电荷守恒“SO2-4~2H+~H2”,m(H2)=(b-a)/48 g。
4.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解析:选C。
丙实验,往瓶子中加水,会排出气体,不能说明CO2溶于水,也不能说明CO2具有酸性。
5.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据此判断:(1)固体B 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第4单元课题二同步优化训练
高中化学选修6同步训练1.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发生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B.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饮用水C.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的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解析:选A.A项淀粉水解首先生成葡萄糖,并不生成乙醇.2.商品“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作为日常饮料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你认为在制备上述商品饮用水时至少还需要添加微量的化学物质()A.钙和镁的碳酸氢盐B.含碘酸盐的食盐C.漂白粉等消毒剂D.小苏打解析:选A.本题考查化学与生物的联系以及常见与生活有关的物质的用途.青少年要补充Ca等元素,选A;食盐不是微量物质,B项错;漂白粉易生成有毒的氯化物,C项错;D项是常用的洗涤剂.3.浓盐酸与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较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①CO2②HCl③水蒸气④O2中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解析:选A.浓盐酸易挥发,故可能有HCl气体,漂白粉中含有CaCO3,故与盐酸反应产生CO2.4.湿润的KI-淀粉试纸接触某气体而显蓝色,该气体中可能有()①Cl2②NO2③H2S④SO2⑤HCl⑥溴蒸气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②⑥D.②④⑤解析:选C.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从而与淀粉溶液作用,使试纸显蓝色.5.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述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能使变红的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溶液碱性减弱或过量氯水中的HClO将变红的酚酞溶液漂白.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褪色的可能原因,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说明是由于HClO漂白作用的原因;若再出现红色,说明是由于氯水与NaOH反应,碱性减弱的原因.答案:(1)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2)①氯水与NaOH反应生成两种盐,碱性减弱②氯水过量后HClO的漂白性将溶液变成无色(3)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②;若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①1.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MnO2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B.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C.长颈漏斗不便于添加液体D.尽量避免HCl挥发到空气中解析:选C.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的区别.2.下列对氯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氯气的密度是3.17 g·L-1B.实验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l2C.液氯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氯水能导电是电解质D.湿润的氯气遇二氧化硫其漂白性减弱解析:选C.标准状况下,氯气密度为71 g·mol-1÷22.4 L·mol-1=3.17 g·L-1;氯气溶于水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液氯为单质,氯水为混合物,故二者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湿润的氯气遇二氧化硫时,SO2+Cl2+2H2O===H2SO4+2HCl,故使SO2、Cl2量均减少,从而减弱漂白作用.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是()①漂白粉②苯酚③水玻璃④硫酸钠⑤烧碱⑥亚硫酸钠⑦胆矾⑧硬化油A.除④⑦⑧外B.除④⑦外C.除⑥⑦⑧外D.全部易变质解析:选A.考查学生对有关物质性质和空气成分的知识以及对常见化学试剂主要成分的熟悉程度.理解“露置在空气中”的含意是解此题的关键.物质露置在空气中是否变质,除应考虑空气中所含氧气外,还应考虑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的作用,有时甚至需要考虑光照对物质的影响.此题中,苯酚和亚硫酸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漂白粉、水玻璃、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只有硫酸钠、胆矾和硬化油在空气中是稳定的.4.一定条件下新制的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HClO的浓度增大的是()①CaCO3(固)②AgNO3(1 mol·L-1)③蒸馏水④Na2S(固体)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A.Cl2+H2O H++Cl-+HClO加①:CaCO3+2H+===Ca2++H2O+CO2↑,酸性H2CO3>HClO;加②:Ag++Cl-===AgCl↓,平衡移动;加③:平衡移动,但HClO的浓度降低;加④:H++S2-+HClO===S↓+Cl-+H2O,消耗HClO(或H2S+HClO===S↓+Cl-+H2O+H+).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确定SO2中含有CO2B.用pH试纸确定Na2CO3溶液中含有NaOHC.用NaOH溶液来确定Na2CO3溶液中含有NaHCO3D.用KSCN来确定FeCl2溶液中含有Fe3+解析:选D.Fe3+与KSCN得到血红色溶液而Fe2+不能.A中两种气体均可产生白色沉淀;B中碳酸钠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C中反应无明显的现象.6.某溶液有漂白性,滴加AgNO3溶液后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遇石蕊试液先显红色又褪色,该溶液可能是()A.盐酸B.久置氯水C.SO2水溶液D.溶液中可能含Cl-、H+、Cl2和HClO等粒子解析:选D.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有Cl-,遇石蕊先变红后褪色,该溶液可能为新制氯水,新制氯水中含Cl-、H+、HClO、Cl2,这些粒子的性质满足题干的要求.7.如图,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试剂(足量)可能是()①浓硫酸②NaOH溶液③KI溶液④饱和食盐水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 C.右边干燥管已吸收外界水分,故甲可能为:①浓H2SO4,②NaOH(aq)耗尽Cl2,③KI(aq)吸收Cl2.而④饱和食盐水吸收Cl2能力弱,且可以湿化.8.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有相似的化学作用()A.品红溶液B.石蕊溶液C.氯水D.KI-淀粉溶液解析:选B.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洗涤液呈碱性,使黄色的咖喱汁污渍转化为红色,水漂洗后溶液的碱性减弱重新成为黄色,其化学作用原理与石蕊溶液相似.9.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由此可判断二氧化氯()A.是强氧化剂B.是强还原剂C.是离子化合物D.分子中氯元素为-1价解析:选A.ClO2中氯元素为+4价,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消毒、食品保鲜.10.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高至65 ℃以上,溶液变澄清C6H5ONa溶液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D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解析:选B.将CO2通入C6H5ONa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O2+H2O+C6H5ONaC6H5OH+NaHCO 3,生成的苯酚的溶解度在温度低于65 ℃时较小,所以观察到溶液变浑浊.当温度高于65 ℃时,苯酚能以任意比例溶于水,因此溶液又变澄清,故A 选项正确.将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O 2+2H 2O +Na 2SiO 3===H 4SiO 4↓+Na 2CO 3生成白色沉淀,CO 2过量时沉淀不会溶解,所以B 选项错误.将CO 2通入Ca(ClO)2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O 2+Ca(ClO)2+H 2O===CaCO 3↓+2HClO,生成的HClO 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再向溶液中滴加品红溶液时,红色将褪去,所以C 选项正确.将CO 2通入Ca(OH)2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O 2+Ca(OH)2===CaCO 3↓+H 2O 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 2至过量后发生反应CO 2+H 2O +CaCO 3===Ca(HCO 3)2,此时沉淀消失溶液又变澄清,若向溶液中加NaOH 溶液,又会发生反应Ca(HCO 3)2+2NaOH===CaCO 3↓+Na 2CO 3+2H 2O 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又变浑浊,所以D 选项正确.11.某品牌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8000~10000 mg·L -1.可用于各类家居用品、餐具、棉织衣物等的消毒,对彩色织物可能有褪色作用.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请完成以下填空:(1)推测该消毒液的酸碱性:________,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消毒液还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3)从该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导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次氯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 -+H 2O HClO +OH -;该消毒液还具有的化学性质从氧化性、漂白性、不稳定性中任选2项即可;根据“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结合次氯酸钠的性质可知,导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 2等酸性气体、光和热等.答案:(1)碱性 ClO -+H 2O HClO +OH -(2)氧化 漂白 不稳定(任选两项)(3)CO 2等酸性气体、光和热等12.室温下,单质A 、B 、C 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以下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 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1)A 是________、B 是________、C 是________(请填化学式).(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B 是Cl 2,因为它是黄绿色气体,从B(Cl 2)与A 作用得D,B(Cl 2)与F 作用也得到D,而A 、F 又是不同的物质,可知A 是变价金属,在中学知识范畴内,A 应为Fe.与Cl 2反应的气体C 应为H 2,因此,E 为HCl,F 为FeCl 2.答案:(1)Fe Cl 2 H 2(2)2Fe +3Cl 2=====点燃2FeCl 3(3)2HCl +Fe===FeCl 2+H 2↑(4)2FeCl2+Cl2===2FeCl313.工业纯碱主要含有NaCl和NaHCO3杂质,为了鉴定纯碱的含量,常用酸碱滴定测定总碱度,反应产物为NaCl、CO2和H2O.当盐酸与一定工业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 3.8~3.9(滴定时NaHCO3也被中和).工业纯碱的总碱度测定值通常以Na2CO3%和Na2O%表示.主要实验步骤:①准确称取工业纯碱试样2.00 g;②用适量水配制成体积一定的溶液;③准确移取一定量的所配试液,再用0.01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测其总碱度.请回答以下问题:(1)称取固体工业纯碱试样时,为什么试样取尽量多些并且力求均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准确称取纯碱试样后,为继续进行实验,除选用烧杯、玻璃棒、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之外.还需要的仪器用品(试剂除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如所称取的纯碱试样中,除含有2%的NaCl外,另外的杂质中只有NaHCO3,那么NaHCO3含量的大小对该试样总碱度的测定值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题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工业纯碱的总碱度,首先应弄清题给信息①pH为3.8~3.9时的生成物是什么,即不剩余NaHCO3,生成NaCl、CO2和水,据此可选择合适的指示剂.(3)因为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为Na2CO3+HCl===NaHCO3+NaCl(若滴入酚酞,则在此时红色褪去,若混有NaHCO3,就有较大误差);第二步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由于溶有CO2,溶液的pH在3.8~3.9之间,甲基橙由黄色变橙色pH为4.4,比较接近,故选甲基橙较好.答案:(1)固体样品杂质分布不一定均匀,因此取样时尽量把固体混合均匀,且取量多一些时,误差小,使测量结果更准确(2)容量瓶、胶头滴管、铁架台、滴定管夹(3)甲基橙(4)若试样中含NaHCO3的量较少,则试样总碱度的测定值就相对较大;若试样中NaHCO3的含量较多,则试样的总碱度的测定值较小14.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________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化学式).(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_________代替(填写物质名称).(4)若碘溶液体积为V a mL,浓度为c 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 b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 a、V 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________.(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________(选下列仪器的编号).a.烧杯b.试管c.广口瓶d.容量瓶e.量筒f.单孔塞g.双孔塞解析:(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中,其中SO2与I2发生反应:SO2+I2+2H2O===2H2SO4+2HI不产生气体,剩余的气体仅有N2和O2,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N2和O2的总体积.(2)V(SO2)%=V(SO2)V(SO2)+V(N2+O2),若溶液蓝色消失而没及时停止通气,则所测V(N2+O2)值增大,V(SO2)%偏低.答案:(1)N2、O2(2)偏低(3)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水(4)V(SO2)%=22.4c·V a22.4 c·V a+V b ×100%(其他合理也可)(5)bceg或beg或ceg。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同步测试卷(三)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C)(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由右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B +C 和B +C ―→A 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 .A ―→B +C 是放热反应C .A 具有的能量高于B 和C 具有的能量总和D .A ―→B +C 是吸热反应,则B +C ―→A 必然是放热反应2.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CO 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 3(s)的总能量B .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 .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 .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3.已知:①H 2(g)+12O 2(g)===H 2O(g) ΔH 1=a kJ ·mol -1 ②2H 2(g)+O 2(g)===2H 2O(g) ΔH 2=b kJ ·mol -1 ③H 2(g)+12O 2(g)===H 2O(l) ΔH 3=c kJ ·mol -1 ④2H 2(g)+O 2(g)===2H 2O(l) ΔH 4=d kJ ·mol -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 <c <0B .b >d >0C .2a =b <0D .2c =d >0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为N 2(g)和O 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 N 2(g)和1 mol O 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B .1 mol N 2(g)和1 mol O 2(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 .由于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常温下即可发生D .上图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O 2(g)===2NO(g) ΔH =180 kJ·mol -1 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2SO 2(g)+O 2(g)2SO 3(g)为放热反应,则SO 2的能量一定高于SO 3的能量B .已知C(s ,石墨)===C(s ,金刚石) Δ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已知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D .已知2C(s)+2O 2(g)===2CO 2(g) ΔH 1,2C(s)+O 2(g)===2CO(g) ΔH 2,则ΔH 1<ΔH 26.氯原子对O 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O 3+Cl === ClO +O 2 ΔH 1ClO +O === Cl +O 2 ΔH 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 3+O===2O 2 ΔH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O 3+O === 2O 2的ΔH =E 1-E 3B .O 3+O === 2O 2是吸热反应C .ΔH =ΔH 1+ΔH 2D .2O 2=== O 3+O 是放热反应7.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选修四:高中同步测试卷(3)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三)第三单元电解原理及其综合应用(时间:90分钟 ,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以下关于电解池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解池中的闭合回路仅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B.金属导线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阳极,从电解池的阴极流向电源的正极C.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阳离子向阳极移动D.相同时间内,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与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电子的总数相等2.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响,阴极发生复原反响B.电解池中,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C.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响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3.用铂做电极电解某种溶液,通电一段时间,溶液的pH变小, L气体, L气体(两种气体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由此可知溶液可能是()A.稀盐酸B.KNO3溶液C.CuSO4溶液D.稀硫酸4.用惰性电极进行以下电解,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电解稀硫酸②电解CuSO4溶液③电解KOH溶液④电解NaCl溶液A.电解进行一段时间后四份溶液的pH均增大B.反响②中电解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参加适量的CuO固体可使溶液恢复电解前的情况C.反响③中阳极消耗OH-,故溶液浓度变小D.反响④中阴、阳两极上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5.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 mL CuSO4(aq)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 g(设电解时无H2放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此时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A.1×10-3mol·L-1B.4×10-3mol·L-1C.2×10-3mol·L-1D.1×10-7mol·L-16.如下图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NaCl饱和溶液,C( Ⅰ )、C( Ⅱ )为多孔石墨电极.接通S后,C( Ⅱ )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C(Ⅰ)的电极名称是正极B.C(Ⅱ)的电极反响为2Cl--2e- = = =Cl2↑C.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向C(Ⅱ)D.电解过程中,C(Ⅰ)、C(Ⅱ)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7.如图装置分别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是()8.如下图在一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Na2SO4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一个倒立的三色 "彩虹〞,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A.蓝、紫、红B.红、蓝、紫C.红、紫、蓝D.紫、红、蓝9.按下左图装置实验,假设右图中x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那么y轴可表示的物理量为()①[Ag+]②[NO-3]③a棒的质量④b棒的质量⑤溶液的pHA.①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10.工业上,以K 2MnO4为原料制取KMnO4的电解装置如下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直流电源中,A为正极,B为负极B.阳极反响式为4OH--4e- = = =2H2O+O2↑C.溶液中K+移向石墨电极D.当直流电源提供mol电子时, mol KMnO411.用如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以下各组实验,那么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电源X极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通电后现象及结论A 正极Na2SO4溶液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试液后,a 管处溶液呈红色B 正极AgNO3溶液b管处电极反响式是4OH--4e-= = =2H2O+O2↑C 负极KCl和CuCl2混合溶液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D 负极Fe(OH)3胶体和电解质溶液b管处液体颜色加深12.以下图所示的电解池Ⅰ和Ⅱ中,a、b、c和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 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 .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选项X YA MgSO4CuSO4B AgNO3Pb(NO3)2C FeSO4Al2(SO4)3D CuSO4AgNO313.用阳极X和阴极Y电解Z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参加W ,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符合题意的一组是()选项X Y Z WA C Fe NaCl H2OB Pt Cu CuSO4CuSO4溶液C C C H2SO4H2OD Ag Fe AgNO3AgNO3晶体mol,并收集两极所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mol电子B.molC.gD.假设改用铜棒做电极电解该溶液,电极反响不变15.常温下,电解某溶液X只生成氢气和氧气,以下有关电解过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X溶液浓度可能增大;②X溶液浓度可能减小;③X溶液浓度可能不变;④X溶液pH可能增大;⑤X溶液pH可能减小;⑥X溶液pH可能不变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16.假设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图乙中x、y分别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某产物的物质的量.假设将甲装置中的溶液改为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溶液和NaCl溶液的混合液,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丙所示.那么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E表示反响生成Cu的物质的量B.F表示反响生成H2SO4的物质的量C.BC段阳极产物是Cl2D.CD段电解的物质是NaCl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号答案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2分)如下图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答复以下问题:(1)电源A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甲装置中电解反响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收集乙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 .(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应该是________ ,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5)电解过程,丁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O3可由如图臭氧发生器电解稀硫酸制得 .(1)图中阴极为________(填"A〞或"B〞) ,其电极反响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C处通入O2,那么A极的电极反响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C处不通入O2,D、E处分别收集到x L和y L气体(标准状况) ,那么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用x、y表示)________(忽略O3的分解) .19.(14分)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溶于水,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有K+、Ag+,阴离子有NO-3、OH-(电解质电离的离子有重复) .图1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中依次盛放足量的A溶液、足量的B溶液、足量的C溶液,电极均为铂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 g .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pH与电解时间t关系如图2所示.请答复以下问题:(1)写出三种强电解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乙烧杯c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烧杯中的总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丙烧杯e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甲烧杯中溶液体积为100 mL ,[H+]=________mol·L-1 .(4)要使甲烧杯中的A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要参加的物质是________ ,其质量为________ .20.(14分)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与NaHCO3混合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如下图.(1)在O→t1时间内,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响式为阳极: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O→t1时间内,溶液pH升高比拟缓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等物质的量的KI和CuCl2溶于水,用惰性电极电解,该电解反响可分为________个阶段(表格不一定填满) .阶段被电解物质总反响方程式①②③④⑤画出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假定生成的Cl2全部逸出) .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29160040] D2.[导学号29160041] 解析:选B .电解池中 ,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 ,B 错 . 3.[导学号29160042] 解析:选D .阳极与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错误!=错误! ,相当于电解水 ,pH 变小 ,说明电解了含氧酸 .4.[导学号29160043] 解析:选B .此题考查电解规律 .依据惰性电极电解规律 ,可知①为电解水 ,pH 减小;②为放O 2生酸型 ,pH 减小 ,参加CuO 可恢复电解前情况;③为电解水 ,pH 增大 ,溶液浓度增大;④为放H 2生碱型 ,阴、阳极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5.[导学号29160044] 解析:选B .由于最|后溶液的H +主要由电解CuSO 4溶液产生 ,所以要计算[H +] ,可依据电解的离子方程式2Cu 2++2H 2O = = = = =通电2Cu +O 2↑+4H +进行解题 .题中电极增重 g 必为阴极反响生成Cu 所致 ,即n (Cu) g÷64 g·mol -1 0 mol ,然后依据离子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求出生成的[H +] .2Cu 2++2H 2O = = = = =通电2Cu +O 2↑+4H +2 mol 4 mol 0 mol [H +]× L[H +]=4 mol × 0 mol 2 mol × L×10-3mol ·L -1 .6.[导学号29160045] 解析:选C .由题意可知接通S 后 ,C(Ⅱ)附近溶液变红 ,所以C(Ⅱ)极为阴极 ,C(Ⅰ)极为阳极;C(Ⅱ)的电极反响式是2H ++2e -= = =H 2↑;电解过程中 ,C(Ⅰ)、C(Ⅱ)两极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 ,质量不等 .7.[导学号29160046] 解析:选D .A 项 ,电解水使溶液质量减少;B 项 ,CuCl 2 = = = = =通电Cu +Cl 2↑ ,溶液质量减少;C 项为Fe 上镀铜 ,溶液质量不变;D 项2Ag +Cu 2+= = = = =通电2Ag++Cu 使溶液质量增加 .8.[导学号29160047] 解析:选C .此题考查电解池的有关知识 .电解Na 2SO 4溶液的实质是电解H 2O ,在左端阳极是OH -失电子 ,促进水的电离 ,使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所以阳极溶液显酸性 ,在右端阴极是H +得电子 ,促进水的电离 ,使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的浓度 ,所以阴极显碱性 ,试剂是紫色石蕊 ,所以从左到右颜色次序是红、紫、蓝 .9.[导学号29160048] 解析:选D .左图是电镀装置 ,溶液中[Ag +]、[NO -3]、溶液的pH 均不变;Ag 是阳极 ,质量减小 ,Fe 是阴极 ,质量增加 .10.[导学号29160049] 解析:选D .K 2MnO 4―→KMnO 4是失电子过程 ,通过电解实现 ,只能在阳极上完成 ,所以铁片只能为阴极 ,否那么就会发生Fe -2e -= = =Fe 2+的电极反响 ,达不到K 2MnO 4―→KMnO 4的目的 ,那么A 为负极 ,B 为正极 ,A 选项错;阳极反响式为MnO 2-4-e -= = =MnO -4 ,B 选项错;K +移向阴极铁片 ,C 选项错;通过石墨上的电极反响可知 , mol 电子 ,生成 mol KMnO 4 ,D 选项正确 .11.[导学号29160050] 解析:选C .X 为正极 ,电解Na 2SO 4溶液时 ,实质是电解水 ,a 管处电极为阳极 ,OH -放电 ,[H +]>[OH -] ,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A 错;X 为正极 ,电解AgNO 3 溶液时 ,b 管处电极为阴极 ,电极反响式为Ag ++e -= = =Ag ,B 错;Fe(OH)3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 ,X 为负极时 ,Fe(OH)3胶体粒子向a 管移动 ,a 管处液体颜色加深 ,D 错 .C 项电解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电解CuCl 2溶液 ,阳极产生Cl 2 ,阴极产生Cu ;第二阶段电解KCl 溶液 ,阳极产生Cl 2 ,阴极产生H 2 ,且此阶段两极产生气体体积相等;第三阶段电解H 2O ,阳极产生O 2 ,阴极产生H 2 ,阴极气体体积大于阳极 .由电解方程式可知第三阶段电解H 2O 的物质的量为第|一阶段电解CuCl 2的物质的量的2倍时 ,两极产生的气体总体积相等 .12.[导学号29160051] 解析:选D .由b 、d(阴极)电极上均无气体逸出 ,判断所电解的盐溶液中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 以后 ,且增重质量b<d ,只有D 符合题意 .13.[导学号29160052] 解析:选C .2NaCl +2H 2O = = = = =通电2NaOH +H 2↑+Cl 2↑ ,显然加H 2O 不能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 ,应通入适量HCl 气体 .电解CuSO 4溶液时 ,n (SO 2-4)没变 ,加CuSO 4溶液也不能复原 .电解H 2SO 4溶液实质是电解水 ,再加适量水 ,可使H 2SO 4溶液复原 .Ag 做阳极、Fe 做阴极电解AgNO 3溶液 ,实质是Fe 上镀Ag ,AgNO 3溶液浓度不变 ,不需加AgNO 3晶体 .14.[导学号29160053] 解析:选A .阳极反响可能有2Cl --2e -= = =Cl 2↑、2H 2O -4e-= = =4H ++O 2↑;阴极反响可能有Cu 2++2e - = = =Cu 、2H ++2e - = = =H 2↑、2H 2O +2e -== =H 2↑+2OH -.假设阳极只生成氯气、阴极只有H +得电子生成氢气 ,设生成氯气和氢气均为x mol ,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得2x =2×0.1+2x ,x 无解 ,不合题意 .所以阳极除了生成氯气 ,还生成氧气 .设生成氧气x mol ,阴极上硫酸电离出的H +mol ,那么由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相同得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的氢气为(0.15+x )mol ,由阴、阳极得失电子相等得0.5+4x =0.2++2(0.15+x ) ,解得x mol 电子 ,A mol ,B g ,C 错误;假设改用铜棒做电极 ,阳极反响为Cu -2e -= = =Cu 2+,D 错误 .15.[导学号29160054] 解析:选B .电解硫酸溶液生成氢气和氧气 ,电解后溶液浓度增大 ,pH 减小 ,①、⑤正确;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气和氧气 ,电解后溶液浓度增大 ,pH 增大 ,④正确;电解硫酸钠溶液生成氢气和氧气 ,电解后溶液浓度增大 ,pH 不变 ,⑥正确;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 ,浓度不变 ,③正确 .16.[导学号29160055] 解析:选B .电解CuSO 4溶液时电极反响为C 极:4OH --4e -= = =2H 2O +O 2↑ ,Cu 极:Cu 2++2e -= = =Cu ,故F 表示生成的Cu 或H 2SO 4的物质的量;当电解质溶液改为CuSO 4与NaCl 的混合液时 ,电极反响分别为C 极:2Cl --2e -= = =Cl 2↑、4OH --4e -= = =2H 2O +O 2↑ ,Cu 极:Cu 2++2e -= = =Cu 、2H ++2e -= = =H 2↑ ,故电解分为三阶段 ,分别相当于电解CuCl 2、CuSO 4、Na 2SO 4溶液 ,BC 段的阳极产物是O 2 ,CD 段电解的物质是水 .17.[导学号29160056] 解析:(1)由题意知乙中的电解质溶液为饱和NaCl 溶液 ,又由F 极附近显红色可得知 ,F 极附近呈碱性 ,有OH -生成 ,那么进一步得知F 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响为2H ++2e -= = =H 2↑ ,F 极为阴极 ,所以B 为电源的负极 ,A 为电源的正极 .(2)甲池为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 ,其电解总方程式为2CuSO 4+2H 2O = = = = =通电2Cu +O 2↑+2H 2SO 4 .(3)乙池为惰性电极电解NaCl 溶液 ,其电解总方程式为2NaCl +2H 2O = = = = =通电Cl 2↑+H 2↑+2NaOH ,所以两电极上产生的Cl 2和H 2的体积相同 ,体积比为1∶1 .(4)由前面的解析可得知丙池中电极G 为阳极 ,电极H 为阴极 ,由题意得知电极G 为镀层金属Ag ,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AgNO 3溶液 .(5)由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 ,而Y 极为阴极 ,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 ,氢氧化铁胶粒发生电泳至|Y 极附近使Y 极附近红褐色变深 .答案:(1)正极(2)2CuSO 4+2H 2O = = = = =通电2Cu +O 2↑+2H 2SO 4 (3)1∶1 (4)Ag AgNO 3(5)Y 极附近红褐色变深 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 ,在电场的作用下 ,氢氧化铁胶粒发生电泳至|Y 极附近使Y 极附近红褐色变深18.[导学号29160057] 解析:(1)E 口产生O 2、O 3 ,是因为OH -失电子 ,发生了氧化反响 ,那么B 为阳极 ,与电源正极相连;A 为阴极 ,电极反响式为2H ++2e -= = =H 2↑;(2)因O 2参与反响 ,电极反响式为4H ++O 2+4e -= = =2H 2O ;(3)D 处为H 2 ,E 处为O 2、O 3 ,设生成O 3的体积为n 1 L ,那么O 2体积为(y -n 1) L ,依据得失电子相等:2x =6n 1+4(y -n 1) ,那么2x -4y =2n 1 ,解得:n 1=x -2y ,得O 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x -2yy.答案:(1)A 2H ++2e -= = =H 2↑ (2)O 2+4H ++4e - = = =2H 2O (3)x -2y y19.[导学号29160058] 解析:(1)甲中有电极质量的增重 ,那么含有Ag +,溶液为硝酸银 .乙中pH 不变 ,为硝酸钾 ,丙中电解后pH 增大 ,碱性增强 ,为氢氧化钾 .(3)串联电路中电子转移相同 ,b 电极:Ag ++e -= = =Ag ,b 为阴极 , g , mol , mol ,丙烧杯e 电极为阳极:4OH--4e -= = =2H 2O +O 2↑ ,当转移 mol 电子时 , mol .甲中反响总方程式为4AgNO 3+2H 2O = = = = =通电4Ag +O 2↑+4HNO 3 ,那么同时生成HNO 3 mol ,浓度为4 mol·L -1 .(4) mol mol O2 ,那么相当于 mol Ag 2O .答案:(1)AgNO 3 KNO 3 KOH (2)4OH --4e -= = =O 2↑+2H 2O4AgNO 3+2H 2O = = = = =通电4Ag +O 2↑+4HNO 3 (3) L 4 (4)Ag 2O g20.[导学号29160059] 解析:(1)由于HCO -3、Na +均不易放电 ,故阳极反响式为2Cl --2e -= = =Cl 2↑;阴极反响式为2H ++2e -= = =H 2↑ .(2)随着反响的进行[OH -]增大 ,HCO -3+OH -= = =CO 2-3+H 2O ,故而开始pH 变化缓慢 ,当HCO -3完全反响后 ,pH 增幅加大 .(3)开始电解时阳极是I -失电子 ,阴极是Cu 2+得电子;当I -完全反响时 ,Cu 2+有1/2被复原 ,此时阳极变成Cl -失电子 ,相当于电解CuCl 2溶液;当Cu 2+完全反响时 ,Cl -有 1/2 被氧化 ,以后阴极是H 2O 电离的H +得电子 ,此段相当于电解KCl 溶液;当Cl -完全反响后 ,最|后相当于电解KOH 溶液 .答案:(1)2Cl --2e -= = =Cl 2↑ 2H ++2e -= = =H 2↑ (2)HCO -3+OH -= = =CO 2-3+H 2O (3)4阶段 被电解 物质 总反响方程式 ① CuI 2 Cu 2++2I -= = = = =通电Cu +I 2 ② CuCl 2 Cu 2++2Cl - = = = = =通电Cu +Cl 2↑ ③ KCl 2Cl -+2H 2O = = = = =通电Cl 2↑+H 2↑+2OH -④H 2O2H 2O = = = = =通电2H 2↑+O 2↑。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4-4-2word版含解析
课后优化训练基 础 强 化1.(2011·上海)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 酸性B. 脱水性C. 强氧化性D. 吸水性解析 浓硫酸具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会显示酸性。
答案 A2.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 2NaCl +H 2SO 4(浓)=====△Na 2SO 4+2HCl ↑B. 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C.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D. 2FeO +4H 2SO 4(浓)=====△Fe 2(SO 4)3+SO 2↑+4H 2O解析 判断某些酸在化学反应中是否表现了酸性,只要看该酸是否提供酸根离子生成了盐,如果生成了该酸对应的盐,则表现了酸性。
而判断是否表现了强氧化性则需从中心原子的化合价是否降低的角度加以分析。
A 、B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浓硫酸只表现出酸性;C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浓硫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而D 中有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浓硫酸在反应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
答案 D3.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二者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 常温下二者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 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D. 浓HNO3与浓H2SO4都具有强氧化性解析常温下Fe与浓HNO3和浓H2SO4均发生钝化,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A正确;Cu与浓HNO3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Cu与浓H2SO4需加热才能反应,B错;二者露置在空气中,浓HNO3易挥发,溶质减少浓度降低,浓H2SO4吸收空气中水分,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浓度降低,C正确;浓HNO3、浓H2SO4都是强氧化性酸,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选修6同步训练1.下列实验中没有涉及气体压强原理的是()解析:选D。
苯和水不相溶是产生分层的原因,与压强无关。
2.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解析:选A。
选项A中NaHCO3与CO2不反应,烧瓶内的压强不变,不能形成喷泉;选项B中NH3易溶于水,形成NH3·H2O,NH3·H2+4+OH-,溶液呈碱性,能形成红色喷泉;选项C中H2S+CuSO4===H2SO4+CuS↓,CuS为黑色沉淀,能形成黑色喷泉;选项D中HCl+AgNO3===HNO3+AgCl↓,AgCl为白色沉淀,能形成白色喷泉。
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双选)()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选BD。
A项苯层中的溴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而褪色;B项中浓硫酸使蔗糖炭化,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C 项中的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在广口瓶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D项生成了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332是否变质。
选项B,不能用硫酸酸化,因为SO2-4也能与Ag+反应生成白色的Ag2SO4沉淀,应选用HNO3酸化。
选项C,HNO3也能将I-氧化为I2,对实验产生干扰。
选项D,利用KNO3与NaCl的溶解度差异,采用结晶的方法可将KNO3除去。
5.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时,教师给了同学们一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者是这两种的混合物,让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
某同学探究过程如下:(1)提出假设:假设1:黑色粉末是炭粉;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他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则实(3)(4)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下实验,将此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炭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请完成下列各题:①烧杯中__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炭粉不溶于稀硫酸,氧化铜溶于稀硫酸,发生反应CuO+H2SO4===CuSO4+H2O,根据不同的现象可确定黑色粉末的可能组成。
炭粉在隔绝空气和氧化铜反应后的固体物质可能是Cu或Cu和CuO的混合物。
答案:(1)黑色粉末是氧化铜黑色粉末是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①无变化②溶液变蓝色,黑色粉末完全溶解③溶液变蓝色,仍有部分黑色不溶物(4)①有②H2SO4③CuO+H2SO4===CuSO4+H2O1.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B错;为避免试剂污染,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部滴加试剂,故C错;为避免失火,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火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D错。
2.下列是摘取学生实验报告单中的语句,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日常生活中不能用粥汤检验碘盐中是否含有KIO3B.将铁屑、浓溴水、苯混合可制得溴苯C.用蒸馏方法除去乙醇中的水D.洗涤沉淀时,应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得沉淀表面上的杂质溶于水中解析:选A。
粥汤只能检验碘单质的存在,而不能检验KIO3的存在,故A项正确;B 项,制溴苯需要液溴而不是浓溴水;C项,须加入氧化钙后,再进行蒸馏方可除去水,否则会形成乙醇、水二元恒沸体系;洗涤沉淀不能搅拌,否则会捅破滤纸,故D项错误,正确操作是向沉淀中加蒸馏水,使水没过沉淀,等水流完后再重复操作几次。
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选C。
A中由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是正确的,但集气瓶口不能密封(塞橡皮塞),可塞一团疏松的棉花,目的是防止气体对流,以便收集到较纯的氨气。
B中左边烧杯中电解质溶液硫酸铜将与Zn电极直接反应,无法形成原电池;要构成铜锌原电池,在两个烧杯中电解质溶液不变的情况下应将两个电极交换。
装置C中,通过观察长颈漏斗中液面是否下降,可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中收集比空气重的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为长管进,短管出。
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提纯或除杂,可采用相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是()A.除去苏打中混有的小苏打杂质;分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碘单质B.除去粗食盐中的泥沙;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C.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解析:选B。
除去苏打中混有的小苏打杂质是利用小苏打易分解为苏打的性质;分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碘单质是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A项不正确。
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用重结晶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用渗析法,C项不正确。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则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项不正确。
5.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
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准备的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①食盐水②KNO3溶液③适量硫酸铜稀溶液④Na2CO3溶液⑤CCl4⑥浓氨水A.①③⑤B.②⑥C.③⑤D.①②④解析:选A。
原装置是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不能消耗硫酸,不能引发产生其他气体的副反应。
Na2CO3溶液、浓氨水会消耗稀硫酸,KNO3溶液会与锌粒、稀硫酸共同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气体。
可以选用的是食盐水、适量硫酸铜稀溶液、CCl4,适量硫酸铜稀溶液还会加快反应生成H2的速率。
6.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连接。
合理的是()A.a-a′→d-d′→eB.b-b′→d-d′→gC.c-c′→d-d′→gD.d-d′→c-c′→f解析:选C。
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中会含有杂质H2O(g)和HCl,除去的试剂分别为浓硫酸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应先让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HCl,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比空气29大,因此收集CO2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
所以正确的答案应为C选项。
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气和溴的非金属性的强弱,即能达到预期目的;B项,氯气、硫与铁反应,可根据反应产物氯化铁和硫化亚铁,判断出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C项,测定碳酸钠和硫酸钠两溶液的pH,只能比较硫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而不能比较它们的稳定性强弱,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D 项,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由于盐酸是强酸,能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故盐酸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则导电能力强。
8.某同学仿照“喷泉”实验的原理,在实验室中做了一个“喷烟”实验,如图所示。
他在甲、乙两个烧瓶中分别充入X、Y两种无色气体,在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OH 溶液,实验时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甲烧瓶内,然后打开止水夹,便可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口喷出白色的烟,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若已知X、Y是HCl、NH3、Cl2、O2、CH4、SO2、NO七种气体中的两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X是NH3,Y是HCl B.X是Cl2,Y是CH4C.X是SO2,Y是O2D.X是NO,Y是O2解析:选A。
X必须是一种易溶于NaOH溶液的气体,才能使甲内气压减小导致乙中的气体进入甲,可排除D;乙中的气体进入甲后反应产生白烟,可排除B、C,因Cl2与CH4光照能反应但无白烟现象,SO2与O2在通常情况下不反应。
9.比较MnO2和CuO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能力大小的实验中,若催化剂的质量均控制在0.1 g,6%的H2O2溶液(密度按1 g·cm-3计算)均取2 mL,可选择的实验装置是()解析:选D。
A、B两装置中使用的长颈漏斗没有形成液封,无法收集气体;根据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粗略计算可知,2 mL 6%的H2O2溶液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39.5 mL,故答案选D。
10.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的较少的H+和OH-)Na+、NH+4、SO2-4、CO2-3、NO-3。
取200 mL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做下列实验。
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mL。
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a+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H+4、SO2-4、CO2-3、NO-3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D.该溶液中一定含Na+且c(Na+)≥0.1 mol/L解析:选D。
由实验1知NH+4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由实验2 “加入盐酸无现象”知无CO2-3,加入BaCl2产生沉淀为2.33 g,知SO2-4为0.01 mol,由溶液显电中性知肯定还有Na+,无法确定是否存在NO-3。
11.试回答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常见仪器的有关问题:(1)在仪器①分液漏斗、②试剂瓶、③集气瓶、④滴瓶、⑤滴定管、⑥容量瓶、⑦量筒、⑧托盘天平中,标有“0”刻度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标有使用温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
在仪器①试管、②分液漏斗、③细口试剂瓶、④广口试剂瓶、⑤集气瓶、⑥滴瓶、⑦酸式滴定管、⑧碱式滴定管中,用到“磨砂”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分液漏斗、⑤烧杯、⑥蒸发皿中,可用于粗盐提纯实验的有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分离两种沸点接近且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实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