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app工具社区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工具到社区到电商

“工具+社区+电商”的三位一体化模式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模式,工具如同一道锐利的刀锋,它能够满足用户的痛点需求。

社区就成为了沉淀用户的必需品,而电商化则是衍生盈利点的有效方式。

2015年口袋故事通过“工具+ 电商+ 社区”的模式完成了整个商业闭环

2015年行业内也有几家知名企业采用这种商业模式,宝宝树是“社区+工具+电商”模式,美柚和大姨吗是“工具+ 社区+ 电商”的模式。

通过工具来绑定用户的硬需求,社区则用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打开频次,同时降低获客成本,提高电商转化率

凡是垂直电商引入社区和pgc和ugc的功能,背后一定有这几方面的考虑,第一,增加app 打开频率和用户活跃度;第二,增加商品的订单转化率和复购率;第三,app开发者有意探索一条意见领袖达人推荐制的模式。

而社区之于电商,一方面,社区可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黏性,保证电商业务有足够基础用户和流量;另一方面,用户在社区内的互动行为会产生数据,这些数据组成了用户肖像,电商团队可以根据用户数据来给用户进行精准化的推荐,能极大地提高电商业务的效率和转化率。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关于工具类产品社区化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为什么社区化

1 、增加用户粘性:

工具产品一般都非常受场景制约,要想用户在非使用场景下打开产品,最好的途径就是满足它「理性」之外的「感性」需求,让用户为了社交关系、为了归属感、为了虚荣心、为了社区里的内容而在更多的碎片化场景下打开产品。

2 、构建用户壁垒:

一般而言,工具产品在技术上很容易被复制,而从资源上又抵不住巨头的冲击。因此需要构建壁垒防止用户迁徙、防止巨头抄底。

3 、提升运营数据:

各位自己脑补一下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吧…

4 、缩短变现路径:

在国内互联网「收费免谈」的环境下,一些工具产品很难通过工具本身的增值模式盈利,因此需要求诸别的途径来缩短变现路径。而社区则可以沉淀用户,并将转化链条做深。

5 、收集用户反馈:

产品可以更直接的与用户接触,收集用户的想法和建议,同时还能起到积累口碑的作用。在初期,社区功能宜轻不宜重,还是要以工具为主。

看看你的用户愿不愿意分享,愿不愿意理睬他人的分享,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尝试。

同时原来的工具部分还是最主要的,产品不优秀,用户不会单纯因为你的社区而来用你。不管是由工具走向社区化,还是由社区走向工具化,都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更直接的是为好的实现商业价值。

在工具上不能被满足的东西必须通过文字和互动来解决,而在社区不能系统、流程化解决的问题就要通过工具来解决,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工具自然衍生社区,社区也是工具。

关于从工具到社区到电商,以下这个逻辑应该是容易理解的:

1、在互联网时代,靠工具本身赚钱的格局是有限的;

2、要做出盈利模式必须要有海量的用户外加较高的转化率;

3、要有海量的用户和较高的转化率必须有很高的用户粘性;

4、要有高的用户粘性必须要有尖叫的用户体验和人人互动;

5、要有人人互动则必须从工具延伸到社区而不是简单的人机互动或者人专互动;

6、要有高的转化率则必须要有很好的活跃度和在线时长(很多产品很活跃但就是没有在线时长)

工具,如日历、名片工具、手电筒等,我们暂且定义这种模式为MGC(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

专业内容,如新闻、育儿、娱乐等专业内容推送,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之为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

社交及社区互动,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之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商品,虚拟商品或实物商品,为方便表述,我们暂且把这种模式定义为GGC(Goods Generated Content)

无论是MGC,UGC,还是PGC,都是产品产生内源性流量的方式。但这种流量最终能形成一个“大漏斗”、“中漏斗”还是“小漏斗”,完全取决于产品本身的需求切中程度以及运营水平。

如果APP一上来就是GGC,意味着直接从垂直电商的角度切入,其流量机制前期是靠外部引流,而后期则是靠服务口碑上来之后的品牌性流量(内源性流量)。

任何平台,从0到1都容易,1到10会比较难,至于从10到100,100到1000,符合了投资逻辑,能够拿到资本才有实现的可能。这里的核心逻辑在于,任何工具或平台,在需求层面必须要满足用户的普遍刚需,并且最好是高频,否则平台的用户最后能够达到的高度肯定是有天花板的;

在产品层面必须为用户提供最低可接受的价值宽度(功能宽度)、价值厚度(体验强度)和价值密度(价值在时间轴上的沉淀),这样才能越过用户的替代性拐点(为什么要放弃其他而用你),也才具备了从1到10和10到100的可能,否则,即便拿到了天使轮,A轮融资估计也会很纠结。

电商的本质是目的性消费模式,而社区的本质是诱导性消费模式,前者是品牌和搜索驱动,用户主动Pull(拉)商品或服务信息,因而转化率较高,而后者是权威或社交驱动,用户是软性地被Push(推)商品或服务信息,转化率偏低,另外,还有一部分用户可能在你的社区里讨论,但却直接去天猫下单了。总之,社区如果没有很强的诱导作用,转化率就可能上不去。

电商一上来就是要把东西卖给用户,而社区则是把用户给卖掉,这在用户心中植入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社区转电商的过程中,社区本身可能已经高举高打了,但是电商却只能是中举中打或者低举低打,这是漏斗原理决定的。从用户积累的角度来看,电商只要做好了服务,其用户耗损并不严重,因为购物的需求一直会存在,而对于媒体或者社区类工具来说,用户对它们的需求可能会逐步衰减(成功导入社交且用户活跃除外)。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媒体类工具或社区类工具最后会转型为垂直电商的原因

就线上转线上而言,其实拼的是转化率和客单价。如果用户转化率太低,均摊到有效的电商流量的综合成本必然不低,如果此时客单价(用户质量)不能越过某个临界点,那么社区平台是不可以持续发展的。换句话来说,只有你的社区有很强的用户流程成本优势或者客单价优势,你对电商才有实质性的意义,否则你就只能赚点小钱。那么,投资人在看待你的后续发展时,就无法接受鸡生蛋和蛋生鸡两个假设同时成立,那么你的A轮或者B轮融资就会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