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的建立与革命形势的发展 - 广西苍梧中学-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时间: 1905年——1907年 2、双方: 革命派 保皇派
3、内容: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政府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4、实质: 是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5、评价:进步性: 进一步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局限性: 在民族问题上回避了帝国主义必然 干涉,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1)1906年
(2)浙皖起义 (3)1911年
萍浏醴起义
(首次大规模)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影响最大)
失败原因:
主观——同盟会领导上的软弱性 客观——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意义
(1)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2)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3)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和武昌起义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⑴从其成员看:
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⑵从其组织机构看: 建立了从中央本部到各地支部再 到各省分会的组织系统 ⑶从其领导看: 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国内:上海、重庆、香港、烟台、汉口 16字纲领后阐发为三民主义,是一 支部 ⑷从其政治纲领看: 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 国外: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 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和 要求。
满洲贵族完全成为列强侵 华的工具,对内专制、实 行民族压迫
是为了铲除封建君主专 制政体,实行民主共和
政治革命 是推翻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 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土地 私有制
社会革命 是变封建土地 为了反对富人专制,实
际上是建立有利于资本 主义发展的土地制度
为什么说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 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暴露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 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 因此他提出了 ( ) 2019年广东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2、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 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导致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 2019年东北 B、致使革命阵营内部成分复杂 C、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D、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本部
东京
分会
各省
如何理解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⑴有了统一的正规政党领导

⑵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⑶有了公认的民主革命领袖
如 何 评 价 三 民 主 义
进步性: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
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题多,为了防止欧美局面的出现,所以“举政治 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的内容,指出孙中山主张这三种革命的原因是 什么?
(2)结合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为什么要“举政治革命、社会革 命毕其功于一役”?




民族革命 是推翻帝
国主义支持下的清朝 统治
必要性Βιβλιοθήκη 2、建立及其政治纲领⑴时间、地点: ⑵领导人:
1905年8月
孙中山 黄兴
东京
⑶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前提 核心
民生主义 补充和发展
⑷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⑸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中山装各部分的含义?
一、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
1、条件: ⑴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⑵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⑶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⑷组织基础: 一系列革命团体的建立
可 能 性
⑸革命形势: 资产阶级及人民反帝反封建动动发展 ⑹ 孙中山个人的作用
⑺时代需求:
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从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 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 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 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人专制, 孙中山认为欧美在这个问题上积重难返,导致剧 故要社会革命。 烈的社会动荡;中国经济还不够发达,积累的问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