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策略论文导读:本文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发现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方都很低。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以宝山钢铁公司为例,提出了有关钢铁企业的集成优化策略。关键词:宝钢产业集中度,产业优化1 引言钢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加快实现工业化的先导产业。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几乎都优先发展了包括钢铁工业在内的基础产业。欧美等国家曾经采用政府支持甚至补贴的办法,使本国的钢铁工业迅速成长,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同时钢铁工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样的技术特点决定了规模经济在钢铁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的钢产量虽然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产业结构矛盾问题,比如产业集中度低和产能布局不合理等。前者使得企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而后者则导致了各地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不符合产业效率的原则。中国钢铁产业的新增产量在最近几年得到迅速放大,并已经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限制,市场也呈现出较为严重的结构问题。一方面,低档次的普通建筑用材因占总量的70%以上而显出过剩倾向;另一方面,高档次、高技术含量的板管类工业用材却因产量、质量、价格等原因约1/ 3需进口。如2002年,我国钢铁产品的板管带比仅为40%,而发达国家却达60%以上,而该年我国净进口钢材1904万吨。2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现状及其原因一般来说,在产业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条件下,竞争和规模经济

会促使产业渐进式重组,部分企业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此时,若没有产业政策的限制,产业集中度就会提高。但是,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我国的钢铁产业并没有呈现出集中化的态势。从1992-2004年中国钢铁产业四大厂商生产集中度(CR4)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行业分析报告-钢铁工业,2005),钢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总体不高,CR4这两个指标值在1992-2000年期间基本保持稳定,大致在30%和50%上下徘徊。虽然在20世纪末,宝钢公司并购了几家大型国有企业,使产量集中度出现过一次较显著的提高,但从2001年开始又呈现急剧下滑的趋势,到2004年,CR4值已经跌至18%,比1992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按照贝恩分类法,显然,中国钢铁产业远远小于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寡占型”市场结构(即前4名最大公司产量占全行业产量的比率CR4〈30%,则该行业为竞争型;CR4〉30%,则该行业为寡头垄断;65%〈CR4〈75%为高度集中型;CR4〉75%为极高寡头垄断型)。对于钢铁、汽车、造船这样的规模经济优先的产业而言,“寡头型”的市场结构具有更高的效率。从国际上钢铁业市场结构的演变趋势看,受技术进步因素和市场竞争限制减弱的影响作用,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是其基本方向。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的钢铁工业集中度CR4分别为:巴西99%、韩国88%、日本73%、印度67%、美国61%、俄罗斯69%、国际钢铁市场几乎都是寡头市场,有的甚至达到极高寡头垄断。论文参考网。中国钢铁业较低的集中度不仅限制了该产业的效率,而且削弱了钢铁企业作为买力方在购买所需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时的谈判能力,加剧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势,从而增大钢铁产品

的价格波动幅度,不利于我国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从2006年中国钢铁企业跟国际铁矿石企业谈判铁矿石价格时的被动局面就可以看得出来。论文参考网。以上所述是从整体上分析我国的钢铁产业,即使我们从单个企业来看,中国钢铁企业也远远落后。根据英国《金属时报》统计的2004年世界钢铁企业粗钢产业排序,中国众多钢铁企业只有宝钢入围前十名,位列第六。在我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产能分散的弊端更具有代表性。河北省钢产量突破了5000万吨大关的同时,全省钢铁企业却多达202家,厂均产量只有25万吨。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变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钢铁工业对本地的产业结构变化有重要影响,税业贡献大,地力政府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往往有积极性上新的钢铁项目或扩大钢铁生产能力,这在无形中对小规模企业也起到了保护作用。“九五”和“十五”期间,大部分省份都在加快钢铁工业的发展,共有19个省、区、市把钢铁产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其结果是中国的钢铁产业高居世界第一,但产量的集中度却在世界上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二是市场准入壁垒低,企业进入过量。由于国内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钢铁业的投入产出见效快,在没有产业进入限制的情况下,短期内就出现大业产业新进入者的状况。3 我国钢铁企业布局不合理中国钢铁企业属于资源内陆型和城市型布局。在全国现有74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有18家建在省会城市。论文参考网。有34家建在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这给城市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也制约了城市自身的发展。年产800万吨的首钢公司。因北京的环境、运输、水资源等压力,不得不搬迁到河北省唐山市曹

妃甸地区。而国外的钢铁公司在区域分布上却很集中,比如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中北部地区、日本的京滨、大阪和九州三大工业区等地区都是该国的钢铁产业聚集区。从上面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钢铁产业并没有像国外那样演化出区域性的集聚态势,相反,我国的钢铁产业在空间上更加离散了,呈现出地区间的逐渐均匀状态。其背后的真实情况是:基本上每个省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钢铁生产基地,生产要素受行政约束难以进行自由的流动和配置,空间距离的疏远增加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钢铁产业的集聚经济和资源合理配置难以实现。地区间产能的均匀化,从表面上看,减少了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但由于产品差异性和竞争的存在,在总体上实际增加了产品的运输成本。4 产业优化的措施从国际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钢铁企业的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是发挥专业化生产,实现钢铁产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与此同时,在一定的经济地理条件约束下,钢铁业的发展也有一个产能布局不断合理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4.1 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2005年7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这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第一个产业政策。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新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要通过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出“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还规定:“到20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