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
Ab t a t T e p r d o h wef ie—Ye rGu d l e i t e srt gc tr e o f te se l id sr fChn . sr c : h e o ft e T l h F v i t a i ei s h tae i u n p r d o h t e n u t o i a n i y B s d o h xsi g d v lp n t t ge f C i a a d t e sau u ft e p l i s t a h v e n i lme t d a e n t e e i n e eo me tsr e i s o h n n h tt s q o o h oi e h t a e b e mp e n e t a c
是相应的战略内容及引导措施缺乏周密和完善。 具体问题有 : 第一, 只是简单地依赖数据指标来体 现技术创新 战略意 图, 而在应采取 的技术适用程 度、 应遵循的技术创新规律 、 相应技术创新政策体
方阻力。但是, 战略规划的效力需要充分结合战略 内容本身及战略执行过程两个方面来进行考量。审
钢铁工业是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 在国
却是更多的困惑和迷茫。近些年来 , 由于受人 民 币不断升值、 次贷危机扩大以及原材料价格 上涨 等综合 因素的影响 , 中国钢铁生产行业 已陷人 低
利润困局 , 行业销售收入利润率一直在 3 %上下徘
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 的战略地位。中国是世界 钢铁生产大 国, 钢产量 已连续 1 7年居世界第一。 2 1 年 , 国钢产量再创新高 , 01 我 达到了 68 .3亿吨, 又一次实现 了在大基数上 的高速增长。但是 , 这
(.Sho o u a ie a dL w, otes U i rt, hnag10 1 ,C i ; 1 colfH m n i n a N r at n e i Seyn 189 hn ts h v sy a 2 o hatn U i rt R s r et frh o o c nea e nl y Seyn 189 hn ) .N r es r n esy e ac C n ro e尸 f fSi c n Tc o g , hnag10 1 ,C i t e v i e h e t e d h o a
2023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产品产销率逐年上升 区域集中度较高
然而,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挑战。过度的产能和低效的生产导致市场过度依赖这几个地区, 这可能会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政府正在采取措施,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 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钢铁行业现状:产销率逐年上升
钢铁行业 产销率
"钢铁行业产销 率逐年上升,需 求前景看好。"
区域集中度
竞争力 集中度 稳定性
03
钢铁行业产销率上升的应对策略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ising Production and Sales Rate in the Steel Industry
钢铁行业产销率持续增长
钢铁行业产销率持续上升
产品产销率逐年上升
钢铁行业产销率上升,行业活力显现
根据最新的数据,我国钢铁行业的产销率持续上升,显示出行业的发展活力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尽管全球市场 波动不定,但我国的钢铁企业仍然能够通过创新和优化生产流程,保持了较高的产品产出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
我国钢铁行业区域集中度高,面临集中带来的挑战
THANK YOU !
Form:Patton
2023/9/27
TEAM
LEARN MORE
05
钢铁行业产销率上升的挑战与风险
Challenges and Risks of the Rising Production and Sales Rate in the Steel Industry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与风险
钢铁工业转型升级专题系列之二:钢铁行业:高性能工模具钢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DONGXING SE CURITIE S 行业研究钢铁行业:高性能工模具钢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钢铁工业转型升级专题系列之二投资摘要: 工具钢行业的竞争壁垒高,我国在中高端市场已有突破。
工具钢是用以制造切削刀具、量具、模具和耐磨工具的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在高温下能保持高硬度、红硬性、高的耐磨性和适当的韧性。
工具钢在生产上采用各种不同的冶金成份、变形和热处理工艺以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同时以模具钢为代表的工具钢产品的资质认证周期长、替换代价高,对优质客户的粘性较强。
面对工具钢行业的高竞争壁垒,国产工具钢在中高端市场已形成突破。
后疫情时代的工具钢市场回暖在即,高性能工具钢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受汽车行业周期和疫情的影响,我国模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7年创下历史新高后有所收缩。
疫情冲击后的需求修复叠加5G 渗透后的电子设备更新需求的到来,预计国内模具钢的需求将逐渐回暖,同时模具制造业升级对模具钢的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切削工具以普通高速钢刀具为主,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工材料的机械性能提升,高性能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等先进切削材料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工具钢国产替代的市场容量大,国产工具钢具有性价比优势。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产工具钢在品种、质量、尺寸规格及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有差距,高端产品的进口单价是国产的几倍。
我国模具进口的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每年约有10万吨的高端模具钢依赖进口,占模具钢高端市场的80%以上。
我国进口刀具的市场份额升至30%,高端刀具产品的国产替代市场容量达上百亿。
国产工具钢具有性价比优势,将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发展需要共同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
国内市场的竞争层次分明,高端化和专业化是成长主线。
传统的国营特钢厂凭借着先进的特冶装备和技术优势在国内高端市场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和市场基础,以天工国际、广大特材为代表的民营钢厂凭借着灵活、高效的经营体制和专业化、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在中低端市场快速成长。
我国钢结构产业现状以及发展策略探究
我国钢结构产业现状以及发展策略探究摘要: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抵抗变形能力强,故在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中得到广泛应用。
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钢结构产业迎来了历史上新的发展机遇,不论是国家政策倾向还是科学信息技术发展,都为钢结构行业未来规划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本文首先阐述我国钢结构产业现状,然后分析我国刚接产业发展策略,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产业现状;发展策略钢结构是指用钢板、钢管、型钢等,通过焊接、螺栓、铆钉、粘接等连接方式组成房屋、桥梁、塔桅、采油平台、容器管道、装备、家具等结构。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的显著优点,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与抗震性,而且可以创造更大的建筑使用空间,同时能够实现钢材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以及碳排放量,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节能环保型社会的创建。
现阶段钢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预计未来几年钢结构行业将快速扩张。
由此可见,对我国钢结构产业现状以及发展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钢结构产业现状我国虽然早期在铁结构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但长期停留于铁制建筑物的水平。
直到19世纪末,我国才开始采用现代化钢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钢结构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过去。
轻钢结构的楼面由冷弯薄壁型钢架或组合梁、楼面OSB结构板,支撑、连接件等组成,所用的材料是定向刨花板,水泥纤维板,以及胶合板。
在这些轻质楼面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公斤的荷载。
钢结构建筑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达程度。
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显著增长,国力明显增强,钢产量成为世界大国,在建筑中提出了要“积极、合理地用钢”,从此甩掉了“限制用钢”的束缚,钢结构建筑在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增多。
特别是2008年前后,在奥运会的推动下,出现了钢结构建筑热潮,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动钢结构建筑迅猛发展,建成了一大批钢结构场馆、机场、车站和高层建筑,其中,有的钢结构建筑在制作安装技术方面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如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等建筑。
我国钢铁工业基于“五力”模型分析的绿色发展
电力供 应 紧张 , 资源 、 能源 、 环境 矛盾 日益显 现 。当 前 , 国钢铁 工业 面 I 我 临的形 势是 : 全球经 济下 滑 ; 国 际铁矿石涨 价 , 企业增支减 利 因素不 断增 加 ; 节能 减 排压力加 大 ; 全球钢铁并 购愈演愈 烈 , 竞争加剧 。面 对 日益严 峻的行 业环 境 , 国钢 铁工业 应该 如何 发 我 展 已成 为急待解决 的重要课题 。
第3卷 第5 O 期
20 年 l 0 8 0月
山 东 冶 金
S a d n Meal r y hnog tl g u
Vo . 0. . 1 3 No 5 Oco e oo tb r 2 8
2 专论与综述2
、 、 、 护、 、础 、 、 、 、
我 国钢铁工业基 于“ 五力" 模型分析 的绿色发展
表现 为产业集 中度 日益 提高 , 市场 控制 能力逐 渐增 强 , 钢铁业 的谈 判话语 权 日益加 大 。以铁矿 开采 对
个行 业 的发展 , 了受到宏 观环境影 响外 , 除 更
重要 的是还要受到 自身行业竞争 环境 的影 响。哈佛 商 学 院迈 克尔 ・ 波特 教授 提 出了影 响行业 竞争状 况 和吸 收力大小 的“ 五力 ” 型 , 模 即现有 竞争 者 的竞 争 能力 、 应商 讨价还 价能 力 、 方讨 价还 价能力 、 供 买 潜 在 加 入者 的威 胁 、 代 品 的威胁 等构 成行 业 的 5 替 种 竞 争力 量 。行 业性 质不 同 , 所处 的行 业 寿命周期 不
邹 红
( 山东钢铁集团有 限公 司 规划部 , 山东 济南 2 0 1 ) 50 4
摘
要: 运用迈克尔 ・ 波特的“ 五力” 模型 , 重点剖析 了我国钢铁工业 的行业竞争力量 , 即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用户的讨 价还价
中国钢铁工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数学建模
中国钢铁工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优化研究数学建模摘要:一、引言二、中国钢铁工业的现状与挑战1.钢铁工业的重要性2.钢铁工业的碳排放问题3.低碳转型的必要性三、数学建模在钢铁工业低碳转型中的应用1.数学建模的定义与优势2.数学建模在钢铁工业中的具体应用四、高质量发展路径的优化建议1.政策层面的优化2.技术层面的优化3.产业结构调整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趋势。
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钢铁工业同时也是碳排放量大户,面临着碳减排的巨大压力。
因此,研究中国钢铁工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数学建模的角度,探讨钢铁工业如何实现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钢铁工业的现状与挑战1.钢铁工业的重要性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钢铁工业同时也是碳排放量大户,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
2.钢铁工业的碳排放问题钢铁工业是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之一。
据统计,我国钢铁工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近20%。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钢铁工业的碳减排问题愈发紧迫。
3.低碳转型的必要性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各国纷纷提出低碳发展目标,我国也明确提出了2030 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在这个背景下,钢铁工业必须进行低碳转型,降低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数学建模在钢铁工业低碳转型中的应用1.数学建模的定义与优势数学建模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
它具有抽象、简洁、直观等优点,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2.数学建模在钢铁工业中的具体应用数学建模可以应用于钢铁工业的各个环节,例如生产过程优化、能源管理、排放控制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找出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瓶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碳排放。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罗兰贝格
罗兰·贝格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钢铁行业全球决策者的杂志||| Which industries will be the next engines to driv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another 30 years? We tell you what to watch out for and provide key recommendations从粗放到精耕,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与契机一、前言1,中国钢铁行业的机遇钢铁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整体产业链约占中国GDP总值的8.8%,行业上下游关联产业多,在整个经济振兴的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体而言,中国钢铁行业上游牵涉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铁合金等行业,下游覆盖房地产、建筑、汽车、造船、家电、轻工、石油与化工。
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
中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十几年居世界第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超过20%。
2008年,粗钢产量达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消费量为4.5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
但是,中国钢铁行业一直面临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控制力弱等一系列问题。
尤其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波及中国,不但钢铁出口前景不佳,内部需求也形势堪忧。
罗兰·贝格研究认为,危机之下,中国钢铁行业仍有巨大的潜在机遇。
一方面,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四万亿投资集中在基建领域及机械制造、汽车等行业,将间接放大用钢量,改善行业现状;另一方面,研究显示,国内钢铁产能是一种“相对过剩”的供需矛盾,高品质钢材产品供应不足,还需大量进口。
配合政府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将加强发展特钢产品,因此高端产品领域潜在需求巨大。
钢铁行业市场在残酷我该怎么办感想
钢铁行业市场在残酷,我该怎么办?引言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残酷,产能过剩、环境压力增大、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不断困扰着行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当前钢铁行业市场的严峻形势,以及面对这一现实,我应该如何应对及适应。
钢铁行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分析1.产能过剩:经过多年的快速扩张,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
由于过剩产能的存在,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2.环境压力增大:钢铁行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和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环境压力对行业的影响日益显现。
3.国际贸易摩擦:世界各国钢铁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对出口钢铁产品的关税和限制措施不断增加,给国内钢铁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挑战。
应对策略及适应之道1.优化产业结构:钢铁行业需求日益趋于多样化,对高端特种钢需求增加。
我需转变观念,调整产品结构,向高端市场靠拢。
例如,发展高强度钢、特种钢、耐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
2.提高技术水平:通过研发与创新,提升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投资加大科技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3.加强环境治理:加大环境保护投入,采取减少污染排放、节能降耗措施,提高整体环境标准。
推动绿色生产,确保符合环保要求,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
4.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加强与国外重要市场的合作与交流,增加出口量并拓展海外投资,以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5.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同相关行业的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链整合,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例如,与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链畅通。
我该如何应对及适应1.学习与提升:准确了解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革新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国外同比优势及差距,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国外同比优势及差距,未来发展方向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完善国民经济产业支撑,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大而不强”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明显特征:钢铁工业中存在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原料供给制约;产业服务化意识薄弱”等影响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问题,严重制约着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章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遇到诸如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等制约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等关键问题。
第一,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钢铁产量的持续攀升,导致铁矿石需求增加,进一步导致铁矿石资源亏大,进而导致铁矿石进口依赖度增加。
第二,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
钢铁产业是产业规模大、资源能耗高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产业。
随着经济效益的增长,环境载荷约束加大。
尽管各项环保指标有所改善,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比较落后,焦炭和水资源将相应趋紧,废物排放量不断增大。
对推行清洁生产、高效利用自然资源、降低污染排放等现代工业生产技术提出了迫切要求。
第三,钢铁企业布局不合理。
中国钢铁企业属于资源内陆型和生产城市型布局。
产业集中度低,呈现广而散,多而小的结构态势。
在我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产能分散的弊端更具有代表性。
第四,产能过剩日趋严重,供大于求矛盾凸显,总量上严重过剩。
第五,产品结构失衡,高端产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低。
1.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2.部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依靠进口解决。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钢铁行业发展的长期规划,旨在推动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的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即2011年至2015年,实现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发展目标1. 提高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发展先进的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
2. 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加大高端产品和特种钢材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3. 提高钢铁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4. 加强钢铁产业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钢铁企业走向世界。
二、主要任务1. 加强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
推动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并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装备。
2. 优化钢铁产业结构。
加大高端产品和特种钢材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推动钢铁企业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4. 加强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拓。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中国钢铁企业走向世界,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政策支持1. 完善产业政策。
制定和实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装备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2. 加大财税支持。
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减轻钢铁企业的负担,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
3. 加强金融支持。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提供贷款和融资担保服务。
4. 强化环保监管。
加大对钢铁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加强环境执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四、预期效果1. 钢铁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得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2. 高端产品和特种钢材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明显提高。
3. 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优化中国钢铁产业结构所应关注的几个基本产业问题
的一 段 时期 ,提 高 中国钢铁 产业
集 中度 .优化 中国钢铁 产业 结构 将是 中国钢铁 产业 的一 个重 要发
内部交 易 费用 的增 长 ,如果 这种 内部费 用 的增加 额度 高 于企 业扩
张 后 收入 的增加 ,那 么这 种 兼并 重 组有 可能 是失 败 的 。 因此 , 团 集 内部交 易 费用 、 生产 成本 、 术进 技 步、 资源 禀 赋 、 理 创 新 、 业 战 管 企
模 效益 、 争性 、 司 治 理 、 会 竞 公 社 有效 购买 力 、在 国际经 济体 系 中
点 ,任何偏离核心竞争力的努力 都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和竞争
优 势 的削 弱 。鉴 于 中 国多数 钢铁 企 业 自主创 新 能力弱 ,技术 开发
以引进 吸收 为 主 .拥 有 自主知 识
而且 也 意味着 企业 内部 管理 幅度
的扩张 及管理 层次 的延 伸 。 由于 人 的有 限理 性 、集 团内部 信息 的
动予以删除、分离 ,或者外包出 去 ,最 大 限度地 控 制好 企业 内部
费用 的增 长 , 免企 业 内部 冲突 . 避
不完全性 、集团总部与各分子公
2 0 . 船 舶 物 资 与 市场 0 8 1・
提 高 企 业 集 团 的 整体 管 理 效 能 , 增强 企业 对 市场 的反应 能力 和控 制能 力 。 衡量 流程 重 力 、 业效益 ) 企 的关 键 性 指 标 ( 如 产 品质量 、 市场 的 反应速 度 、 对 成 本 、员工 工 作效 率 和顾 客满 意 度
没 有 定论 。考 虑到 中国经济 正处
提高 产 业 集 中度 的角 度 出发 . 中 国优势 钢铁 企业 通过 兼并 重组 的 方式将 会产 生 3到 4个年 产 钢达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国钢铁工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钢铁工业不断探索、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及未来展望。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开始起步。
在国家的扶持下,一批国有钢铁企业逐步发展起来,如鞍山钢铁、宝钢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钢铁企业在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不断升级,逐步壮大。
到20世纪末,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成为世界钢铁大国之一。
进入21世纪,中国钢铁工业继续发展壮大,同时面临着国际竞争和环保压力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创新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关键。
各大钢铁企业纷纷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进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如高炉炼铁、氧气转炉炼钢等,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二是研发新型钢铁材料,如高速列车用钢、高层建筑用钢等,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三是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经济发展和政策支持,中国钢铁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同时,环保和能源消耗将成为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此,中国钢铁工业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全球钢铁工业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全球钢铁需求将继续增长。
环保和能源消耗问题也将成为全球钢铁工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钢铁企业将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钢铁工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中国钢铁产业发展
在钢铁行业 内部 , 不同产 品的生产企业 在进入 和退 出壁垒上 也有一定 的差异 , 另外钢铁行业 生产 过程 中会 消耗大量 的能源 , 对环境 造成较 大 的压 力。
我国钢铁行业结构特征及其调整优化战略
中图 分 类号 :4 7 文 献 标 识码 : F0 3 A
钢铁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 , 也
产业集中度低会导致以下问题 : , 首先 使得我国钢铁 行业的工艺装备小型化、 科技水平低 , 造成产品缺乏竞争
是反映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和发展实力的重要指标。 作 产品结构不合理, 档次低。主要表现在 : 一方面, 高附 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钢铁行业,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工 力 , 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高低。 在未来 2 年左右的时间里, 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产品生产能力不足, 0 中 需要大量进 口。 国内钢铁企业的主导产品 、 长线产品生产能力 国将进入工业化中 期发展阶段, 作为制造业与建筑行业 另一方面,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5期
文章 编 号 :0 2 17 20 ) 5 0 3 — 3 10 — 79( 6 0 -0 2 0 0
我国钢铁行业结构特征及其调整优化战略
口 黎 玉柱 陈 锶
摘要 : 分析 了我国钢铁行业 目前 的结构状况 , 从钢铁产业集中度 、 进入壁垒 、 结构调 整 、 质量品牌差异 化几方面提 出了政策调整和战略思考 , 力图促进我国钢铁行业走向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
、
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现状
1组织结构不合理, . 产业集中 度偏低, 缺乏规模经济
优势。 钢铁行业上连矿产资源业, 中连煤炭 、 运输、 电力行 业, 下接机械、 汽车、 房地产等行业 , 对产业的集中度要求 很高,可以说集中度的高低从一个方面反映一个国家钢
铁行业的强弱。 我国钢铁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比较低, 虽然
较高, 而且不少地方政府从地方利益出 为了 发, 维持一个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第2009年第5期(总第326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5,2009Total No.326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陈美希(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着成本高、产量增速快、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不足等问题,环保及钢铁物流业也制约着钢铁工业的发展,使行业利润明显下降,钢铁行业面临困难期。
我国的钢铁工业要走一条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完成三个转变: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注重价格效益向注重降低成本转变。
[关键词]钢铁工业;钢铁成本;产业结构;环保;钢铁物流业[中图分类号]F41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43(2009)05-0004-03[收稿日期]2009-04-01[作者简介]陈美希(1979-),女,福建长乐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钢铁工业一直是支持与推动工农业、交通、建筑、军工等其它各行业进行产业革命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始终把钢铁工业当作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战略工业,其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钢铁工业的现状(一)钢铁产量增长速度快1978年我国钢产量只有3178万吨,居世界第5位;1996年突破1亿吨,钢产量为10124万吨,列世界第一位;之后钢产量逐年增长,特别是从2002年的1.8237亿吨提高到2007年的4.8924亿吨,年均增长21.8%。
2008年钢铁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新的生产能力不断建成投产。
1~11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完成投资2859亿元,增长27.1%。
2008年年底,粗钢生产能力达到6.1亿吨,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
(二)钢铁行业的利润明显下降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保经济增长,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4万亿元投资等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计划,更加刺激钢铁行业的扩张,而钢铁的消费却由于房地产业的萧条产生滞销,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
钢铁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
钢铁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钢铁工业必须进行调整和振兴。
以下是钢铁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总体要求1. 以创新引领发展,积极适应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产业趋势。
2.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式增强钢铁工业竞争力。
3.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资源、环境、区域产业结构等因素,指导合理规划区域经济发展。
二、产业结构优化1. 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加快市场化退役;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联席会议,制定更加严格的落后产能淘汰标准,解决过多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
2. 调整行业布局在原有行业的基础上,引导钢铁企业挖掘和开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等高附加值钢材,并逐步将发展重心向西部地区转移。
3. 优化企业结构强化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加强对不宜发展的企业进行淘汰;整合资源,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行业竞争力。
三、科技创新1. 增强核心技术能力加大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形成一批“芯片”工程研究和示范项目;引导企业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现代化。
2. 聚焦适用技术在适用、发展较快的新型和再制造、节能、环保、安全等领域,加快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
四、市场化改革1. 加强产销衔接深化“钢铁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等政策,有效防范社会资金进入钢铁行业损害市场秩序。
2. 促进国际化发展加强与有关国家、地区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区域贸易、开展技术转让等方式,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五、绿色发展1. 推进绿色制造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加速推进绿色制造优化升级和转型,逐步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钢铁生产方式。
2. 强化环保意识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严格限制污染排放;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社会监管等方式,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钢铁企业的现状与向“服务型钢铁”转型的对策
钢铁企业的现状与向“服务型钢铁”转型的对策【摘要】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钢铁企业面临生产过剩、环保压力等挑战,急需转型升级。
服务型钢铁的定义是以服务为核心,从单一产品向提供全方位服务转变。
其发展必要性在于增加附加值,提升竞争力。
推动钢铁企业向服务型转型应注重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转型可能面临的困难包括资金不足、员工思想观念难以改变。
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是关键,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未来钢铁企业发展趋势是向智能化、环保化、高附加值化发展。
服务型转型的重要性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转型,需制定长远战略,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关键词】钢铁企业, 服务型钢铁, 转型, 技术创新, 人才培养, 发展趋势, 长远战略, 挑战, 重要性.1. 引言1.1 钢铁产业的重要性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钢铁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船舶、桥梁等领域。
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国防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钢铁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钢铁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创造、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钢铁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原材料、设备、研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钢铁产业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国家工业结构、国家安全和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钢铁产业的繁荣发展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加强钢铁产业的发展,促进钢铁企业向“服务型钢铁”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2 现状与挑战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年来钢铁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全球钢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钢铁价格持续低迷,使得国内钢铁企业面临着生存压力。
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
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摘要】194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工业重组,重点发展了煤炭、钢铁、机械、电子等工业领域,并加强对这些重点工业的支持。
各地工业布局逐渐优化,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国家工业实力不断提升,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些措施,新中国成功改变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实现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重组、重点工业领域、加强支持、优化工业布局、工业结构优化、国家工业实力、经济发展基础1. 引言1.1 引言在旧中国时期,工业布局存在着不合理的状况,制约了工业发展的步伐。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对工业布局进行了重组和调整,致力于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状。
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新中国工业布局逐渐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变化不仅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提升国家工业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重组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重组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原来的工业布局不合理,许多工厂和企业被迫停工或转产。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政府积极进行工业重组,重新规划工业布局,推动工业的持续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工业基础薄弱和生产设施损毁的挑战。
为了加快工业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集中资源扶持重点工业领域,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工业重组,中国逐步建立了以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等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加快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这些重点工业,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加大对重点工业的投资支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这些举措有效地推动了工业布局的转型和优化,改变了原有的不合理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重组,不仅解决了原有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还为中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策略论文导读:本文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发现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方都很低。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以宝山钢铁公司为例,提出了有关钢铁企业的集成优化策略。
关键词:宝钢产业集中度,产业优化1 引言钢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加快实现工业化的先导产业。
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几乎都优先发展了包括钢铁工业在内的基础产业。
欧美等国家曾经采用政府支持甚至补贴的办法,使本国的钢铁工业迅速成长,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
同时钢铁工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样的技术特点决定了规模经济在钢铁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钢产量虽然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产业结构矛盾问题,比如产业集中度低和产能布局不合理等。
前者使得企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而后者则导致了各地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不符合产业效率的原则。
中国钢铁产业的新增产量在最近几年得到迅速放大,并已经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限制,市场也呈现出较为严重的结构问题。
一方面,低档次的普通建筑用材因占总量的70%以上而显出过剩倾向;另一方面,高档次、高技术含量的板管类工业用材却因产量、质量、价格等原因约1/ 3需进口。
如2002年,我国钢铁产品的板管带比仅为40%,而发达国家却达60%以上,而该年我国净进口钢材1904万吨。
2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现状及其原因一般来说,在产业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条件下,竞争和规模经济会促使产业渐进式重组,部分企业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此时,若没有产业政策的限制,产业集中度就会提高。
但是,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我国的钢铁产业并没有呈现出集中化的态势。
从1992-2004年中国钢铁产业四大厂商生产集中度(CR4)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行业分析报告-钢铁工业,2005),钢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总体不高,CR4这两个指标值在1992-2000年期间基本保持稳定,大致在30%和50%上下徘徊。
虽然在20世纪末,宝钢公司并购了几家大型国有企业,使产量集中度出现过一次较显著的提高,但从2001年开始又呈现急剧下滑的趋势,到2004年,CR4值已经跌至18%,比1992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按照贝恩分类法,显然,中国钢铁产业远远小于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寡占型”市场结构(即前4名最大公司产量占全行业产量的比率CR4〈30%,则该行业为竞争型;CR4〉30%,则该行业为寡头垄断;65%〈CR4〈75%为高度集中型;CR4〉75%为极高寡头垄断型)。
对于钢铁、汽车、造船这样的规模经济优先的产业而言,“寡头型”的市场结构具有更高的效率。
从国际上钢铁业市场结构的演变趋势看,受技术进步因素和市场竞争限制减弱的影响作用,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是其基本方向。
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的钢铁工业集中度CR4分别为:巴西99%、韩国88%、日本73%、印度67%、美国61%、俄罗斯69%、国际钢铁市场几乎都是寡头市场,有的甚至达到极高寡头垄断。
论文参考网。
中国钢铁业较低的集中度不仅限制了该产业的效率,而且削弱了钢铁企业作为买力方在购买所需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时的谈判能力,加剧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势,从而增大钢铁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不利于我国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从2006年中国钢铁企业跟国际铁矿石企业谈判铁矿石价格时的被动局面就可以看得出来。
论文参考网。
以上所述是从整体上分析我国的钢铁产业,即使我们从单个企业来看,中国钢铁企业也远远落后。
根据英国《金属时报》统计的2004年世界钢铁企业粗钢产业排序,中国众多钢铁企业只有宝钢入围前十名,位列第六。
在我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产能分散的弊端更具有代表性。
河北省钢产量突破了5000万吨大关的同时,全省钢铁企业却多达202家,厂均产量只有25万吨。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变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钢铁工业对本地的产业结构变化有重要影响,税业贡献大,地力政府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往往有积极性上新的钢铁项目或扩大钢铁生产能力,这在无形中对小规模企业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九五”和“十五”期间,大部分省份都在加快钢铁工业的发展,共有19个省、区、市把钢铁产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其结果是中国的钢铁产业高居世界第一,但产量的集中度却在世界上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
二是市场准入壁垒低,企业进入过量。
由于国内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钢铁业的投入产出见效快,在没有产业进入限制的情况下,短期内就出现大业产业新进入者的状况。
3 我国钢铁企业布局不合理中国钢铁企业属于资源内陆型和城市型布局。
在全国现有74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有18家建在省会城市。
论文参考网。
有34家建在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
这给城市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也制约了城市自身的发展。
年产800万吨的首钢公司。
因北京的环境、运输、水资源等压力,不得不搬迁到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地区。
而国外的钢铁公司在区域分布上却很集中,比如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中北部地区、日本的京滨、大阪和九州三大工业区等地区都是该国的钢铁产业聚集区。
从上面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钢铁产业并没有像国外那样演化出区域性的集聚态势,相反,我国的钢铁产业在空间上更加离散了,呈现出地区间的逐渐均匀状态。
其背后的真实情况是:基本上每个省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钢铁生产基地,生产要素受行政约束难以进行自由的流动和配置,空间距离的疏远增加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钢铁产业的集聚经济和资源合理配置难以实现。
地区间产能的均匀化,从表面上看,减少了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但由于产品差异性和竞争的存在,在总体上实际增加了产品的运输成本。
4 产业优化的措施从国际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钢铁企业的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是发挥专业化生产,实现钢铁产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与此同时,在一定的经济地理条件约束下,钢铁业的发展也有一个产能布局不断合理的发展过程。
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4.1 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2005年7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这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第一个产业政策。
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新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要通过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
提出“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还规定:“到2010年,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十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为了具体执行这些目标,《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一方面“支持具备有条件的联合重组的大型钢铁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度,井在主辅分离、人员分流、社会保障等力一面给予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又规定:“钢铁企业跨地区投资建设钢铁联合企业项日,普钢企业上年钢产量必须达到500万吨及以上,特钢企业产量达到50万吨及以上。
非钢铁企业投资钢铁联合企业项目的,必须具有资金实力和较高的公信度,必须对企业注册资本进行验资,提供银行、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和企业的业绩证明”。
这种规定实际上是杜绝了现在规模较小的企业对市场现有的大企业展开竞争,大企业自然是产业政策的最大利益既得者。
4.2企业要开展产业内贸易根据格鲁贝尔(H. G. Gruel)和洛依德(P. J.LLoyd)于1975年出版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产业内贸易理论存在“三大支柱”:一是规模经济效应;二是产品异质性;三是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
基于上述条件,只有那些资本-劳动比例、技术水平等方面区别比较大的企业才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产品差异是增加产品出口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也是产业内贸易得以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它能够促成垄断竞争这种市场经济中的有效竞争格局的出现。
根据产业内贸易原理,钢铁产品的多样性使得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在所有的钢铁品种上保持生产和出口优势。
这就意味着一个公司如果着眼于动态比较利益进行产业内分工和集中化生产,就可能营造出自己在某些钢材品种上的比较优势。
并且产业内贸易能促进组织结构的优化。
产业内贸易以规模经济为基础,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能诱使企业进行组织扩张,驱使产业的存量资产有效流动以及增量资产的投向更趋科学,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在生产要素方而的特定区位优势进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规模经营。
我国钢铁产业将有望在市场的导向下,通过各种资产重组方式形成一批达到最佳经济规模的钢铁集团。
5 以宝山钢铁公司为例宝钢公司的目标是:到2010年,形成3000万吨级产量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它也是我国政府重点扶持企业。
所以在一系列的政策优惠的鼓励下,它开始以合资控股、参股等实质性的资本运作方式,向其下游的汽车产业寻求产业增值机会。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启动了一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宝钢已与上汽和东风等国内主要汽车商结成了战略联盟,优先确保战略用户的汽车板供应。
在宝钢的战略规划中,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是其提升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据宝钢人士说,宝钢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将以车轮、车体、动力传动系统和汽车底盘系统的生产和供应为核心,计划至2010年,汽车零部件的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届时,宝钢将成为一个居国内同行业前列、拥有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及规模化制造体系、国际化营销网络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供应商。
产业链的扩展,一方面可以加大其与上下游之间的产业紧密程度,确保其主业产销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在与主业保持合理相关度的情况下找到高回报的投资空间。
宝钢将其产业链延伸至汽车外围产业,不仅可以确保其在中国汽车业内的强势供应商地位,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汽车和零部件产业高速发展的难得机会,承接整车企业不断推出的外包业务,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巨大整合空间中获利。
由于贸易附加值与钢材档次呈正相关,所以,发展产业内贸易不仅可驱使国内钢铁企业在专业化生产少数种类产品时集中力量提高原普通钢材的质量档次,而且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大钢铁企业在据国际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时,必将致力于研发和投产一些附加值更大的高端产品。
随着一批特大型钢铁企业“贸易精品工程”的确立,我国钢铁产业将以板管比的提高为标志,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
目前宝钢已着手与意大利、目本、加拿大、美国的厂商开展技术和商务交流,并开始筹划在芜湖、重庆等地建立钢制车轮生产基地。
与江淮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华晨金杯等汽车制造企业的车体合作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与外商合资建立的底盘系统生产基地──广州万宝井项目已投入试运营,与加拿大方家公司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生产上的合作项目正在进行商务和技术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