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领会各组织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本文脉络文明、记叙有序的方法。
2、学习采用白描手法,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三)智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本文,体会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鲁迅先生资料。
2、编列课文结构提纲,找出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语言、行动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学习精选若干片段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2、通过语言行动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先生的语言、行动的语句。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结合背景介绍,壹阅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解决本课的难点”、“疑点”。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作了解性阅读,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线索;进行理解性阅读,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层。
(二)整体感知课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留学日本生活的散文。
事隔20多年,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那一段生活最值得回忆的,是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足见藤野先生师德的感人。
藤野先生少年时期学过汉语,对中国怀有崇高的敬意。
尽管时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是蘑野先生丝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6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6篇)【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字词,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脉络。
2.透过典型事例,掌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精神品质,了解回忆性散文的结构特点。
3.分析“鲁迅风”的语言特点,学习鲁迅独特的写作方式。
(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其表达效果)【课时】2-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鲁迅的人生中,有几位老师让他终身难忘。
上学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就了解到一位,大家还记得是谁吗?(寿镜吾老先生)大家还记得鲁迅先生是怎样描写寿镜吾老先生的吗?今天,我们再来了解鲁迅先生的另一位恩师,学习一下语言大师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自己的老师的。
板书:《藤野先生》。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略)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一)点明文体,回忆性散文。
主要是围绕藤野先生回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所见所闻。
预设:共十件事。
1.离开东京之原由(1-3)2.仙台求学受优待(4-5)3.初识藤野先生(6-10)4.添改讲义(11-15)5.先生纠正解剖图(16-19)6.关心解剖实习(20-22)7.了解女人裹脚(23)8.匿名信事件(24-28)9.看电影事件(29-31)10.离别事件(32-35)(三)本文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应该紧紧围绕藤野先生来写,然而这十件事都和刻画藤野先生有关吗?哪些和刻画藤野先生有直接的关系呢?预设:3.4.5.6.7.8.10和刻画藤野先生有直接的关系。
这些事件直接展现了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一、研读赏析(一)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现在文章的哪里?以“从(事件)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的形式回答。
2.对学生关心,对工作认真负责,添改讲义3.对学生严格要求,纠正“我”的解剖图4.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关心“我”的解剖实习5.严谨求实的精神,了解中国女人裹脚2.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藤野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篇
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藤野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篇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藤野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1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藤野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引言:《藤野先生》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二单元,属于有关幸福、快乐的话题。
文章讲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教师因为班级问题而迷失自我,最终领悟到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育者。
本次课程设计将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主旨,加深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思考能力。
一、教学目标1.认识文章的主旨思想,并理解藤野先生这个形象。
(认知目标)2.运用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探讨情感教育和情感价值观。
(情感目标)3.培养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和创作,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
(能力目标)二、教学过程1.热身——“我是谁”让每位同学在班级板报上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照片和一幅代表自己的图画,学生在展示时可以加上自己的口号。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为后面探讨主题做好铺垫。
2.语文阅读——“藤野先生”对本文进行初步阅读,让学生读完文章后铅笔圈出重点,在听讲老师分析和梳理。
随后,以小组形式讨论板书的问题:藤野先生是怎样一个老师?她如何关心学生?学生是否有该多方面提供支持?讨论的结果,要求所有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再次简单概括并发表观点。
3.师生互动——“悄悄话”以课本末尾的“悄悄话”部分为基础,引发师生互动。
先由教师随机口述一个问题,由学生自由回答。
然后,几个学生间相互对话,也可以选择刚刚在热身中说到的口号来搭话。
最后由教师让学生投票,选出最佳问题和回答。
4.情感教育——“如果我是藤野先生”通过回答问题和交流,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勾勒出自己理想的教育者形象。
教师在学生的思考中适时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增强学生情感与认知之间的互动。
学生最后以一个小故事或一篇短文来描述自己的理想教育者形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感价值观。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反思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速读课文,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产生在那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速读课文,思考: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
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3、小组交流:
从描写藤野先生的部分,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教学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学生根据所学的阅读方法,学习任务描写。
2.学生课堂上,合作探究积极深入,发言积极,展示很充分,自主评讲比较到位,
【主要问题反思】
1.课时安排不紧凑,导致课堂重点没有完全展现。
2.关于白描的写作手法没有操练。
【改进的方向与措施】
1.布置作业时,可以给学生再布置学生练习白描手法。
2.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详略得当。
【课例研究的主要结论】
单元教学是否成功,取决于集体备课是对课文交叉互补的前瞻设计,不仅要对单元内每篇课文进行学习探究,更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提炼教学主题,更深入、更精准的提升教学效果。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一【创意说明】采用层进式教学思路──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细节品读体会感情,研读探究明确主旨,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步骤】一、导读激趣,藤野先生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引用《呐喊》中的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请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见藤野前,在东京──与藤野在仙台,相识相处──离别回国后,深切怀念(明确:从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
)三、跳读课文,分析人物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
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思考: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目睹印象──治学严谨耳闻亲见──生活俭朴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设疑:鲁迅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国。
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播放电影资料)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
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五篇
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五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五篇《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1、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2、理解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的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最敬重的老师;回忆性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
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
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
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
这篇回忆性散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
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
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
《藤野先生》名师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藤野先生》名师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藤野先生》名师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藤野先生》名师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是一篇外国小说,写了一个来日本教书的外籍教师和学生们的故事。
这篇小说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出现了,并且被选入了阅读课文。
如何教授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提升其阅读能力,是我们这篇名师教学设计要探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分析他们的言行;2.理解小说中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3.看懂由名词短语构成的句子,并能正确运用;4.能够翻译小说中的一些生词和长难句并讲述其中的文化内涵;5.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写作特色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教学过程1.预热环节教师出示一张照片,让学生猜测这张照片与文本有何关系。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中的人物穿着、表情、场景等方面来猜测。
2.阅读环节学生首先通过阅读的方式,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以及他们的言行。
在进行此部分的课堂讲解时,老师可以以翻译的方式呈现文章,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其中的文化差异,比如一些日本式的社交礼仪,敬语等等。
学生也可以根据所了解到的文化内容回答一些问题,比如:(1)为什么“黑眼睛的学生”不高兴?(2)“藤野先生”和“黑眼睛的学生”的言谈中有哪些文化差异?(3)藤野先生在日本以外的国家教授时会遇到哪些困难?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所传达的信息,以及人物之间的交流。
3.语法专项本部分环节希望学生可以掌握如何处理由名词短语构成的句子此类问题,在具体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由名词短语构成的句子,并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亲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语言感觉。
例如:(1)解读句子“An English lesson which he taught in Japan.”(2)让学生进行“运动化”操作,造句练习,提高其熟练程度。
比如:用类似的结构造一个句子:An art class taught in Canada.4.文化探究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告诉他们这些信息所揭示的故事之外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到小说中一些字词背后的文化意蕴。
语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
语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藤野先生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段落结构。
2、着重分析藤野的形象,以及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即本文的明线及暗线。
一、导入新课(在课题封面上,单击任意处进入菜单,然后单击“导入新课”按钮进入,注意一定要单击蓝色的按钮处,以下均同)1、由学生介绍作者及作品。
2、教师总结(单击任意处进入)。
另外,每页下面有两个按钮,绿色表示“回主菜单”,蓝色表示“回上一张”。
3、教师讲解时可以进入下三张,均为已学过的。
鲁迅作品。
二、写作背景1、本文写作背景。
2、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3、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图。
三、段落结构1、阅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三大部分。
四、人物形象1、出示藤野先生图片。
2、通过“目睹印象”和“耳闻亲见”的分析,概括出藤野先生的学者形象。
3、讨论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件事,并由此概括出藤野先生高尚品质。
教师作小结。
五、课文暗线1、学生分组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2、分“在东京”、“去仙台”、“弃医从文”、“怀念先生”四个部分分析爱国主义感情。
六、小结退出1、教师小结本课。
2、退出。
鲁迅《藤野先生》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品析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2、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语言。
3、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程序设计:一、检查作业采用小组自改互查的方式,组长点评完成情况。
二、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1、指名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2、集体诵渎第5语段,思考:(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
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如何理解“大慨”?(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3、自读课文第24至31语段,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3)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页下注解,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通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落,分清课文中变换的几个地点,了解全文记叙的几件主要事情,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教师开场白: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
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出示文题、作者)(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检查预习1、组织学生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明确: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2、读准加点字的字音,并会解释词义。
绯红宛如驿站解剖油光可鉴畸形不逊匿名杳无消息诘责凄然教诲瞥见抑扬顿挫深恶痛疾(先请学生读并解释,老师引导学生评价、判断、补充。
)整体感知教师指导语:通过检查预习,可以感知到大家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5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5一.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教学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
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
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
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2.明确:(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
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藤野先生》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作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以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选择了《藤野先生》这篇文章。
本文基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从教案教学设计的角度,对该文章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
一、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的一篇阅读材料,主要讲述了李明的班主任藤野先生是一位非常负责任而严格的老师,他经常让学生深刻地反思自己的错误,以此来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叙述方式生动,篇幅适中,适合选择作为中考阅读理解材料。
同时,文章还涉及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材大纲,本次教案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例如: strict, responsible, deep reflection, etc.(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情节,并回答相关问题。
(3)分析文章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分析和评估能力。
(2)激发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感悟和心得。
(3)增强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思想品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赋予他们更多的智力、生理和心理支持,带领他们面对未来的挑战。
三、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理解、课堂演讲、小组合作等。
2.教学过程(1)预习环节首先,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关文献或视频的探究,了解日本文化中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严格要求的教育模式。
然后,通过老师和学生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探讨相同和不同的教育模式,引入《藤野先生》的故事情节。
最新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4篇
最新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4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一、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二、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一、讲清课文以时间为顺序和“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抓住物征写人的方法,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风格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二、弄懂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含义深刻难懂的句子。
三、充分运用课后的练习进行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横线处内容让学生回答)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同学们讨论、回忆。
教师归纳、明确。
)现在我们再学习鲁迅的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
“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
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3、介绍时代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评价藤野先生的品质和贡献。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伟大事迹,激发学生对国家英雄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引导学生从藤野先生的精神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整体理解和分析。
2. 藤野先生的品质和贡献的评价。
3. 课文中的描写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对藤野先生的伟大事迹和精神的深入理解。
2. 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藤野先生的品质和贡献。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藤野先生的背景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敬仰之情。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3. 讲解分析: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藤野先生的品质和贡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和看法。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2.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与藤野先生相关的其他资料和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段。
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藤野先生》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教学目标】1.理解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教学创意】1.让对话在“伟大”中穿行。
抓住“伟大”一词展开教学,以此为纵线贯穿全课,使课堂结构紧凑,板块清晰;主线分明,不蔓不枝;层层剥笋,循序渐进。
2.引读。
在教师引领下反复诵读课文第37段,不但使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渐入佳境,而且使课堂呈现一种重章复沓的音乐之美。
【教学设计】一、聚焦“伟大”: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写自己老师的一篇散文藤野先生。
(板书标题,强调“藤”字。
)从小学到现在,你们一定也有自己难忘的老师。
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评价他。
(屏显藤野先生图片)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老师,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屏显第37段并齐读: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针对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鲁迅先生?什么是“伟大”?(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
)是啊,一个普通的医学教授,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况且鲁迅后来也弃医从文,二十多年后为什么说在“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呢?(板书:伟大?)二、品味“伟大”:1.先看两人的相识相处。
指名读第6-23段。
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
全班讨论,教师点拨(提示:在学生容易忽略处着力):①第一节课:工作中规中矩,生活不拘小节。
诵读:让学生模仿“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自我介绍:“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②添改讲义:诲人不倦,一丝不苟。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线索,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最难忘的老师,并说说原因,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散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是对零散的散文语言材料加以整合,加工,使之更加有序,情感或观点更加鲜明的语言组织方式。
)朗读全文,独立思考,本文详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明确:改讲义、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送别)同桌讨论,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是哪几件?另外两件如何归类?(明确:改讲义、送别是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间的互动,次两件是照应了标题《藤野先生》,是文章的明线;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是与作者的爱国情感相关,属于暗线。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通读全文,学生独立思考:关于藤野先生,本文写了几件事?几件详写?几件略写?(明确:详写的有改讲义和送别;略写的有被当做扒手、询问裹小脚、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
)同桌讨论,改讲义这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其它几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送别——没有民族间的偏见;询问裹小脚——治学严谨,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知识盲点非常感兴趣;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信仰,没有民族偏见;被当做扒手——不拘小节。
)独立思考: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中不拘小节,工作中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人格上非常尊重他人,没有民族偏见的教师。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将讲述藤野先生的故事,该故事展示了先生为学生对外文化传播的热心付出和勇于挑战的精神,以及他在外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的故事内容,了解先生对外文化传播的热心付出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2.学生能够总结出先生在外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3.让学生了解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1.重点13理解先生在外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关注先生传播外国文化的过程以及他在外国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3.引导学生总结出实践中运用英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1.读及辩论法:学生通过阅读《藤野先生》,了解先生传播外国文化的热心付出以及他在外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就此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学生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彼此成长。
3.案例分析法:可以通过对先生传播外国文化的过程以及他在外国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综合分析,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实践中运用英语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1.预习:教师准备新的课文《藤野先生》,让学生预习。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9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9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1、体会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鲁迅先生“我以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习本文抓隹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领会各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两教时。
今天学习鲁迅先生散文《藤野先生》。
这篇文章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试解。
《从百划园到三味书屋》是回忆儿童时期的生活。
这一篇回忆青年时候东渡日本留学生活片断,写于一九二六年,写的是青年时候的事(一九○四年)。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照片和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任教的照片,使学生加深对“朝花夕拾”的理解。
这篇文章如作者自己说,“记忆中抄出来”的。
1、请同学预习。
2、这篇散文以什么为顺序记叙的?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不记叙的?以藤野先生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放在十九世纪初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写人、叙事,把对藤野先生的深沉怀念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紧密交织在一起,写作手法很出色。
3、以藤野先生为记叙中心,全文可划分为几大部分?按地点来说,第一部分写哪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1至3自然段)既然文章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为什么要写东京留学生的情况?“清国留学生”是怎样的情况呢?作者对此充满了怎样的感情。
1、朗读。
2、清国留学生腐败堕落,对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置若罔闻。
白天迷恋于观景看花,精心摆弄征民族压迫与封建统治的辫子;晚上醉心于学跳舞。
3、语言的感情色彩:“无非”,作者满怀寻找救国救民道理的希望,离开自己的国土,但东京所见与国内一样,他感到愤懑、厌恶。
“油光可鉴”、“实在标致极了”:鉴,镜子、照、借鉴。
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要求学生找出“标致”的同义词,体会“实在”、“极”的作用。
4、对东京的失望,对新鲜环境的追求。
文章从清国留学生的情况入笔,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为下文的展开在思想和结构上作了铺垫。
(第4至第35自然段)1、第干部分是文章的主体,着重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可是又未立刻下笔,而是先写赴仙台途中见闻和初至仙台的情况,这是为什么?⑴朗读第二部分中第4、5自然段。
初中语文八上6《藤野先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上6《藤野先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八上《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细读典型事件,透过细节描写感受藤野先生的品格,感知藤野先生人物形象。
2.结合背景及作者的遭遇,进一步体会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伟大之处。
3.学习藤野先生高尚、伟大的品格,体会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结合背景及作者的遭遇,进一步体会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伟大之处。
【教学难点】结合背景及作者的遭遇,进一步体会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伟大。
【教学方法】矛盾分析法、背景联系法、词句译法【教学过程】0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文本,认识到了这样一位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的藤野先生。
梳理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几件事。
它们分别是(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女人裹脚)。
二十余年后,作者再度回想起藤野先生来,这样评价他: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的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一个普通的医学教授,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为何作者会说“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呢?今天,我们就再度走近藤野先生,探究他的伟大之处。
02品味“伟大”(生自由说)我们先走近藤野先生其人。
请同学们细读11-23段,品析关键语句,试着用上这样的句子说说:从(句子/关键词),我看出藤野先生是个的人?(生讲,师板书)添改讲义事件(“添改"能否改为“修改”?)添改表明既有添加又有修改,体现出藤野先生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细致认真。
(细心)纠正解剖图(“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画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vs 你看,我将你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画。
)藤野先生对我耐心指导关心实习(听说中国人是很迷信鬼的。
vs听说中国人是很相信鬼的。
vs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教学创意】1.让对话在“伟大”中穿行。
抓住“伟大”一词展开教学,以此为纵线贯穿全课,使课堂结构紧凑,板块清晰;主线分明,不蔓不枝;层层剥笋,循序渐进。
2.引读。
在教师引领下反复诵读课文第37段,不但使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渐入佳境,而且使课堂呈现一种重章复沓的音乐之美。
【教学设计】一、聚焦“伟大”: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写自己老师的一篇散文——藤野先生。
(板书标题,强调“藤”字。
)从小学到现在,你们一定也有自己难忘的老师。
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评价他。
(屏显藤野先生图片)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老师,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屏显第37段并齐读: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针对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鲁迅先生?什么是“伟大”?(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
)是啊,一个普通的医学教授,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况且鲁迅后来也弃医从文,二十多年后为什么说在“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呢?(板书:伟大?)二、品味“伟大”:1.先看两人的相识相处。
指名读第6-23段。
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
全班讨论,教师点拨(提示:在学生容易忽略处着力):①第一节课:工作中规中矩,生活不拘小节。
诵读:让学生模仿“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自我介绍:“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②添改讲义:诲人不倦,一丝不苟。
诵读:“你能抄下来么?”是商量询问的口吻;“拿来我看!”为学生可以抄下来讲义而兴奋。
比较:“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添改”,改为“修改”或“订正”行不行?(“添改”,即增加和订正。
如果说增加讲义中脱漏的地方还是一位医学老师的职责的话,订正文法的错误就不是他份内的事了。
)③纠正解剖图:既严格又耐心。
比较:“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和原文比较,想想能不能这样改。
(原文是委婉的批评,耐心的指导,怕“我”难堪。
)④关心实习:无微不至,充满尊重。
比较:体会下列三句话的表达效果:(屏显)·“听说中国人是很迷信鬼的。
”·“听说中国人是很相信鬼的。
”·“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作为一个医学教授,本可以坦言,没有鬼,不必迷信之类的话,但是怕伤了“我”的自尊,故意委婉地说“敬重”,而不是“迷信”或是“相信”,这是对“我”的尊重,也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即使它可能是落后的、愚昧的。
)⑤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善良心地。
比较:(屏显)·原稿:总要看一看才好。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定稿: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定稿更强调了一种郑重的态度、求实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妇女遭受摧残的同情,为自己不能亲见的遗憾。
“好”字,还容易引起误解。
)小结: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比如“叫我”“将我叫到”,三次都是老师主动喊学生。
写人,一定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把人放在具体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中去表现。
2.引读:与这位治学严谨、以诚待人的老师离别二十多年后,鲁迅还深沉地感叹:“但不知怎地——”(齐读)课文读到这儿,你觉得“伟大”这个词有着落了吗?小结:如果孤立地去看这几件事,就说藤野先生是“伟大”的,还有些单薄,还不足以让鲁迅、让我们感动,因为这更多的是一个教师,至多是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本能。
那么,到底还有什么原因呢?三、感受“伟大”:1.据你的经验,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感动于别人的帮助呢?(第一,这个人非常需要帮助,甚至走投无路;第二,你给了这个人最需要的东西。
)教师补充举例两篇赞美老师“伟大”的文章。
一篇是张九韶的《太阳味儿》。
文章写到“我”小时候很优秀,自尊心也特强,可是一天晚上突然尿了床,为了不让同学知道,就每天大义赴难般的钻湿被窝,可是有一天被子却被人偷偷晒过了。
谁晒的呢?是班主任。
班主任后来告诉“我”,尿床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被子是晒在他自家的小院里,没人知道。
所以“我”由衷地说班主任有一颗“伟大”的爱心。
还有一篇是魏巍的《我的老师》。
作者小时候,父亲在军阀部队里几年没回来,于是很多孩子就说:“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作者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
这时候蔡老师批评了那些孩子,还写了一封信劝慰作者,说作者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于是作者感激地说蔡老师“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结论: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孤立地看很平常,但是如果有了不平常的发生背景,这件事就变得不平常了。
2.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藤野先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和鲁迅相识、交往的。
①在《藤野先生》的前一篇《琐记》中,鲁迅这样写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
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他在《<呐喊>自序》中也写道:“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屏显楷体字部分)②从材料可以看出,鲁迅去日本是因为在国内已毫无出路,到日本寻求学问。
那么抱定希望远涉重洋到了日本又怎样呢?默读第1-3段,思考:鲁迅到日本的第一站是首都东京,后来他为什么又选择去一个不大的市镇——仙台呢?(通过在东京的两件事:赏樱花、学跳舞,他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附庸风雅,到处乌烟瘴气,没有自己想要的学问。
)哪句话概括地表达了他对东京的态度?(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反复朗读。
对比(屏显):·东京也是这样。
·东京无非是这样。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无非,只不过。
“也”字,有照应上一篇的意思,表明作者的失望和焦虑并没有因为到了东京而改变。
这句仅仅八个字,先声夺人,一下子道尽了鲁迅内心的极大愤慨、失望、厌恶等复杂而沉重的感情。
)③“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岂不就是在极度失望之后再碰碰运气的侥幸和无奈吗?自己读读第4段,你感觉去仙台的路上,鲁迅的心情怎样?(“日暮里”,让人想到“日暮途穷”或“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水户”,是他的浙江老乡客死的地方。
这两个地方会让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渺茫的前途。
从这两个地名来看,他很颓唐、很失落,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味道。
)④读第5段,想一想:初到仙台的鲁迅,受到了怎样的优待?鲁迅的心情怎样?(“不但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鲁迅最需要的是学问和振兴祖国的良方,不收学费、操心食宿都不是他需要的,所以他才把这些关心幽默地统归为——“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可见鲁迅对这种优待的态度是——感谢但并不感动。
)⑤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的鲁迅,真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
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下,藤野先生雪中送炭般地闯入了鲁迅的生活——这又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暗示我们:第一,他的境遇很糟,需要帮助;第二,他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而这时,是藤野先生给了鲁迅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去朗读第37段。
(齐读)现在,“伟大”这个词有着落了吗?我们可能觉得已经够了,但鲁迅先生并没有止笔。
3.再看第24-31段,写了两件事: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边默读边思考:这两件事给了鲁迅怎样的刺激?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合作探究。
全班讨论,教师点拨:·“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鲁迅是不是对对方的言行表示理解?“意见却变化了”什么意思?(这两件事不仅是鲁迅弃医从文和藤野先生分别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给藤野先生做了反面的衬托: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发生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不但是在失望中苦苦追求,而且在追求中常常受辱;是发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日本举国都在歧视中国人;中国人自己也麻木不仁。
)4.藤野先生这种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已经是常人所不及的大爱、大善、大美!这样的人格才是“伟大”的,这样的老师才是“伟大”的!所以鲁迅感激地说——(齐读第37段)四、升华“伟大”:1.二十年后,在寂寞中战斗的鲁迅,从这段温馨的回忆中汲取到无穷的力量。
所以他感慨地说——(再读第37段)2.如果说,我们最初提到“伟大”,是模糊的,在解读了两人的交往之后,“伟大”一词开始变得清晰,那么,在弄懂了他们交往的背景之后,“伟大”这个词就是立体的,动人的。
它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曾经怎样的鲁迅,在一个怎样的境遇之下,遇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
所以鲁迅真诚地说——(再读第37段)3.鲁迅离开仙台后就与藤野先生失去了联系,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异国的恩师。
1935年,日本一家出版社打算出版《鲁迅选集》,专门去征求鲁迅先生的意见。
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选录进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已偏居乡下的藤野先生看到了别人推荐来的《鲁迅全集》。
得知昔日的学生已成为中国的大文豪,他异常惊喜。
但没过多久,鲁迅先生就与世长辞了,师生再也没能见上一面。
当藤野先生听到鲁迅逝世的噩耗后,他正襟而坐,默哀良久,徐徐抬起头来,用颤抖的双手把鲁迅的照片高高举起,然后饱蘸浓墨,提笔写下“谨忆周树人君”。
后来当有人问及他当年教鲁迅的心情时,藤野先生说:“少年时期,有一位先生教过我汉文,我尊敬中国,也就觉得对那个国家的人也应该高看的……前后外国留学生只有周先生一人。
因此我帮他寻找住处,学习日语,虽我能力有限,却要尽力关心……我是为了对道德的先进国家表示敬意,而不单为周先生一人。
……”(屏显)最后,让我们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屏显并齐读)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教学反思】分析,从矛盾开始。
这篇文章是教材里的经典篇目,过去我执教过多次,但总感觉文本千头万绪,教学设计更是拖沓芜杂,似乎教了很多东西,又似乎什么也没教——找不出隐藏在文本中的矛盾,分析就变成了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
那样的文本分析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