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事崛起与民族心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印度的发展轨迹与经验解析
印度的发展轨迹与经验解析内容提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
从总体上讲,印度的未来发展是充满希望的。
印度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模式和经验,对于印度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必须从应对工业危机和积极开拓新工业化的视角去分析和把握,才能真正审视到其精髓。
认真研究和借鉴印度的发展经验,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印度,发展轨迹,发展模式印度的发展现状和成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成为迅速崛起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大国。
印度在80年代经济增长率为%,在1980~2002年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2002~2006年间达到%,印度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之一。
2005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达7750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
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人均收入已从1980年的1178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3051美元,成为继美国、中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O。
印度有号称世界第二的铁路网,总长达万多公里,有居世界第三的公路网,达330多万公里,有10多个大海港和庞大船队,民用机场超过100个。
印度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电子工业、机器制造业、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等各个门类。
印度服务业在发展中国家表现特别突出,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62%。
印度的科技不断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
从科技人员的数量、科研质量、论文发表等方面统计看,印度都相当突出。
印度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在技术方面,除了信息技术外,印度在核技术、生物制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也有较强实力。
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制药业及精密机械制造业四个产业约占印度出口额的30%。
印度信息产业已成为国际名牌,印度生产的疫苗公认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印度还是转基因种子的全球供应商。
此外,印度还十分重视核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世界第四风电开发大国。
印度民族精神及其成因
印度民族精神及其成因印度民族精神及其成因印度民族精神及其成因熊坤新严庆王兴玉一,印度民族精神的内容和特质印度的民族精神是指印度各民族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共性和主导意义的维系各民族存在和推动各民族发展的共同心理素质.(一)虔诚自信,不畏磨难,强而不暴,崇尚和谐是印度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1,虔诚自信.虔诚,是指虔敬,诚敬,恭敬而富有诚意,它可以具体化为对信仰的笃信与敬肃,对事业的忠诚与执着,对人的真诚与谦恭.自信体现人类对自我的认知态度,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是自信心,自豪感,自强精神,自立意识产生的条件,自信反映实践主体征服和改造自然,改变现实,改造社会,创造未来的主动态度和行为取向.对事业的忠诚与执着融会自信的态度就会推动事业的进步,对目标的笃信并融会自信精神就会激励发展,对人的真诚与谦恭并融会自信就会赢得尊重,提升亲和力,密切人际关系.虔诚与自信是印度社会发展推动力的源泉,是印度社会所共同认可的聚合力的源泉.2,不畏磨难.印度民族经历了诸多磨难,表现出十足的韧性.在历史上,印度比中国更多次地被游牧民族所统治,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靼人和奠卧儿人都曾经相继侵入印度,在饱受侵略的苦楚后,印度民族用自己高于征服者的文明征服了"外来者",印度传统文化得以沿袭.在经历英国近200年的殖民统治之后,即使在英语几乎替代母语的情况下,印度的文化传统仍然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在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印度人不畏磨难的民族精神.不畏磨难的民族精神源于印度浓郁的宗教文化,源于重精神轻物质的价值观,源于磨砺性的苦感修行等体验.不畏磨难是印度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源泉.3,强而不暴.强而不暴,是印度民族对自己发30展方式的选择.强国情结贯穿于印度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的辉煌使印度民族生成了自己的大国情结和强国情结.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印度国民大会党以甘地主义为印度民族的精神武器,领导各族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大大提高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建国意识以及长期蛰伏的强国情结被激活.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印度的强国情结进一步发展,尼赫鲁提出印度不仅是独立的,完整的,而且要走到世界的前列,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决不做二流的国家,尤其要成为亚洲的中心国家.②为了跻身世界事务,争当一流大国,实现自己的大国战略,印度还首先在外交上提出了不结盟战略.不结盟政策,就是印度想游离于美苏两大集团之外,目的在于建立第三种力量,为其大国战略服务.@时至今日,印度军事力量,核威慑力量的提高,乃至软件业的异军突起,无不伴随着强国情结和强国发展的需要.在实现强国目标的过程中,选择"非暴力"的和平方式与途径无疑是正确的.这里所说的"非暴力",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甘地主义中的非暴力学说,而是特指非暴力学说所体现出来的和平主旨,意指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与争端,引导国家走和平崛起之路.甘地主义中的非暴力学说是为印度民族解放斗争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大的应用价值.当时的印度宗教极为盛行,而民众缺乏政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民族精神比较研究"的子课题《中印民族精神比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民族政策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韩国岭南大学兼职教授),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副教授,讲师).①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第57页.②尚劝余:《尼赫鲁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06页.③卞秀瑜:"朝鲜战争期间印度对华政策与其大国战略",《临沂师范学院》,2005年第2期,第87页.《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第l2期治斗争觉悟,民族意识低迷,社会格局四分五裂,甘地及其领导的国民大会党只有化真理为神,把印度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众神归一",把宗教的神与现实中的理想揉和在一起,用人民大众熟悉,了解的语言和形式,才能唤起人们在真理的旗帜下不分种族,宗教,教派,种姓团结起来.在实现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力量的聚合之后,便发动了广泛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学说不仅适应了当时印度人民被剥夺了武装,并一直受宗教成见麻痹的现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披着议会民主制外衣的殖民者所接受.非暴力学说达到了发动群众,同时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目的,在印度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剔除非暴力学说中的宗教精神和革命消极性的一面,其蕴含的和平理念和反对暴力的宗旨便是印度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4,崇尚和谐.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印度各族人民一直崇尚的社会发展状态.从主流来看,印度各民族都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崇尚和谐的动机更多地源自于印度人"万物有灵,万物平等,万物轮回"的信仰."印度人强调个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对于他们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伟大的事实".①宗教是绝大多数印度人精神生活的中心,宗教信仰中所主张的仁爱,平和与超脱已经内化为引导印度人行为的主导意识,已经世俗化为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准则.绝大多数印度人善待动物,奉行人与自然的和谐;绝大多数印度人平和待人,践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绝大多数印度人宽容处世,追求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是维系印度社会成为整体的粘合剂. (二)印度民族精神的特质表现为浓厚的主体性和显着的稳定性.主体性是指认识和行为的自我性和自主性.主体性强调的是"自我作主",而非"他人作主",往往表现为很强的个体性.很多印度人在精神世界感到自足而骄傲,他们注重个人的修行和精神体验;他们注重主观感受,相信经历苦难能够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相信自己的忍耐和宽容不仅能够化解与他人的矛盾,甚至能够战胜敌人; 他们认为善待动物和弱者就是善待自己;他们认为自己如何做很重要,强调自我,强调个体.这种主体性还表现在行为约束上的自觉,自愿,自律,而非服从,被迫,他律.从这个意义上看,印度民族精神更像是多个民族成员相同个体精神的累加,是一种民众精神.印度民族精神具有显着的稳定性,在民族精神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没有大的跳跃和内容上的明显变动.这是因为:一方面,重精神体验轻物质追求的价值观使个人和社会变得传统与保守,即使是今天的印度也是"开放的社会,封闭的心态";②另一方面,"文化自足观"令印度人坚信自己的文化遗产,历史传统,人生哲学乃至行为方式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唯继承足矣,印度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彻底革新的文化运动.可以断言,没有民族文化的自觉,没有印度民族精神存在和发展条件的变化,印度民族精神的稳定性就会保持下去.二,印度民族精神及其特质成因印度民族精神及其特质的形成主要是由印度的哲学,文化传统和政治整合等因素所决定的. (一)哲学对印度民族精神的规约.理解印度的民族精神首先必须要理解印度的哲学,是哲学所决定的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了印度人的彼此认同.印度的哲学是一个既不同于希腊哲学也不同于中国哲学的相对独立的体系.被称之为"见"的印度哲学主要是指证悟或直觉宇宙最高"实在"——探求有关"实在"的真理,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人的生活态度,解决人生道路的问题.换言之,是为了给人寻求一条摆脱痛苦,获得常乐,以达解脱的道路.③"梵我同一",是印度教哲学理论的核心.④"梵我同一"理论认为:宇宙最高本体——"梵"是一种超自然的,永恒的精神实体,它是宇宙存在的基础,世界万物皆是它的显现;人也是"梵"的显现,"梵"显现为无数个"自我",隐居于人的内中,而作为人的本质;作为宇宙最高本质的"梵"和作为人的本质的"自我"同源同体,同属一种"精神",两者在性质上是同一不二的,人与人之间,甚至人与整个世①泰戈尔:《人生的亲证》,商务印书馆,1993年出版,第4—6 页.②张静宇:"今日印度什么样:矛盾而和谐的混合体",《环球时报》,2003年6月23日,第7版.③朱明忠:"现代印度人生哲学",《南亚研究》,1986年2期.④郑清典:"印度文化范畴所带来的民族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印度使馆供稿./chn/wjb/ wjly/t214775.htm3J印度民族精神及其成因界之间,在精神本质上都是同一的,有一种天然的和谐和统一.按照这一理论,人生的最终理想就是证悟自己内在的精神本性,实现自己与他人,以至与整个世界的统一.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强调"爱"的作用,强调爱人,爱自然,爱世界;在实现人生理想的方法上,强调修行和体验,甚至是自我折磨的"苦行";在实现人生理想时,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对现实社会规则的服从.印度主流哲学中的世界观在本质上是宗教世界观.也就是说,印度哲学中的世界观和由其所决定的人生哲学带有先天的局限性,但其对印度民族精神的规约作用却是客观存在的.1,对印度民族精神的规约.对于人生目标的坚信与执着,对于实现人生理想的"解脱"(主要是瑜伽和苦行)手段与途径的认可,决定了印度民族精神中必然包含"虔诚自信"和"不畏磨难"的内容; "爱"是印度哲学中的一项原则,也是印度人的一个信条,提倡忍耐,提倡感化,提倡平和与诚挚,归纳为民族精神中的内容就是"强而不暴";"梵我同一"以及不止不休的"轮回"意味着人和动植物,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同一和流转,印度民族精神必然"崇尚和谐".2,对印度民族精神主体性和稳定性特质的规约.为了实现"解脱"的人生目标,印度人虔诚自信,不畏磨难,坚信精神的力量可以引导人们达到一切真理,注重主观体验,使印度民族精神体现出浓厚的主体性.在精神与物质这个哲学根本问题上,印度人表现为重精神轻物质的倾向,它同时也决定了绝大多数印度人最基本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已得到绝大多数印度人的认可,这种普遍性,持久性的价值观,在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印度民族精神凸现出稳定性的内在原因.(二)传统文化是印度民族精神生成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印度文化是以印度教文化为主体,以宗教思想和哲学思想交织为内容,以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生活方式为体现的多种文化的综合体,它自古以来就引导着印度人民的生活理想,道德操守,规定着印度社会的基本结构和风俗习惯,并影响和渗透到印度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中,是印度民族精神32生成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印度文化体现出多元复杂性,浓重宗教性,极大包容性三个特征.①多元复杂性一方面说明印度文化是由多民族文化构成的整体,包含了多种成分,体现了印度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说明印度文化在历史上吸纳了外来文化,体现了印度文化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个性存在产生矛盾,矛盾存在诉求和谐,印度文化的多元复杂性要求印度民族精神中应当包含"崇尚和谐"的内容.浓重的宗教性表明宗教文化在纷繁复杂的印度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印度99%以上的人都是宗教信徒,无神论者极少.可以说,印度文化基本上属于宗教文化."在印度,宗教生活形成了中心,它是民族生活整个乐章的主要基调."②宗教文化贯穿于现有的印度文明发展史.印度社会的现实结构是以分散的村社自治结构为基础的,在社会分层上是种姓制度所框定的贫富分化和阶层樊篱,那么社会一体的粘合力量来自哪里?唯有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信缘文化"才具有这种功能.任何民族精神都需要有一种共性的族际聚合力,印度民族精神的聚合力恰恰就是来自于浓重的宗教文化.极大的包容性是指主体文化对非主体文化的态度.在印度文化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印度教文化.即使是在佛教的鼎盛时期以及穆斯林和英国人统治时期,印度教信徒始终占多数.印度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体,它既是一种信仰,又是一种生活方式.③印度教囊括一神论,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印度教自身体系的包容性表现为对其他宗教的不同程度的接纳和包容.因此,在印度,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都能够与之并存,并受到它的影响.任何民族精神都必须具有普适性,这种普适性必须有一定的依托,印度教作为主体文化就是印度民族精神普适性的依托.主体文化的存在弥补了主体民族的缺失(在印度众多的民族中,没有一个民族的人口数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而信仰印度教的人数则达到了全国总人口的82%).①姜玉洪,王志军:"印度传统文化特征论略",《北方论丛》, 2004年第4期,第73—74页.②黄心川:《印度近代哲学辨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出版,第9l页.③薛克翘:"印度民族凝聚力问题浅说",《南亚研究》,2002年第2期.《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第12期印度文化是这个国家和各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土壤,也是印度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尽管印度文化中包含有与现代文明存在巨大差异和冲突的种姓制度,狂热的偶像崇拜和宗教迷信等成分,但印度文化中尊重生命,讲求仁爱,崇尚和谐,抵制暴力等合理成分却是印度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三)政治整合对印度民族精神生成和发展的影响.印度民族精神萌芽于英殖民主义统治时期之前,发轫于印度的独立,在独立以后经历了初步发展.在这个萌芽,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没有离开政治整合的力量和印度政治文化的影响.印度政治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传统的政治文化对现代印度民族国家的构建,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等方面影响很小.q)在英殖民者未进入南亚次大陆之前,古印度没有形成一个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国家,政治单元的分散,不统一,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从18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对印度长达近200年的殖民统治,将四分五裂的印度连结成为一体,印度人的整体意识,一体化意识开始形成.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新兴阶级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成并且迅速高涨,甘地主义作为印度农民和民族主义运动的"中介",②把历代不关心政治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吸引到民族主义运动中来,反对外来殖民统治的运动进入全民性时期,民族精神进入生成阶段.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印度正式建国,真正现代国家意义上的印度民族精神开始形成.印度建国后,在国家合法性政权的引导下,印度民族精神在尼赫鲁时期(1947--1965年)获得了初步发展.在此期间,一方面,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的甘地主义影响仍然存在,甘地所倡导的宗教平等,和睦相处,种姓平等思想影响到印度的宪法制定和社会改革措施, 经济方针的制定;另一方面,尼赫鲁的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思想在印度思想界发挥主导作用.尼赫鲁的民族主义思想基本主张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自由平等.独立以后,他的这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在他的治国理念当中首先激发的是一种"大印度"的理想和目标.它包含两个方面:⑧第一,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统一体,是一个领土完整和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第二,印度不仅是独立的,完整的,而且要走到世界的前列.尼赫鲁的这一思想在印度独立初期对于克服传统上小国寡民,一盘散沙,我行我素的思想意识和凝聚民心,树立民族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也为维护印度的统一和民族向心力的形成确立了理论根基.按照尼赫鲁的世俗主义思想,应把印度建成一个世俗的国家,信仰自由,各宗教平等,不给任何教团以特权.他还批判教派主义,认为教派主义的危害在于破坏国家的统一, 破坏民主,反对社会和经济改革,并煽动暴力制造冲突.甘地和尼赫鲁两位开国英雄正确的思想通过国家权力向全社会的渗透,建国初期实现的初步政治整合,有力地推动了印度民族精神的发展.1964年尼赫鲁逝世后,甘地主义,尼赫鲁思想的影响虽然继续存在,但不久就爆发了印度教主义的大举回潮,印度民族精神的发展受到挑战.20世纪6o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尼赫鲁去世造成的印度政治界和思想界权威的丧失,1965年印巴战争引发的国内宗教对立,是引发印度教主义回潮的主要原因.而其主要表现是以印度教为中心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锡克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冲突.接连不断的冲突违背了印度民族精神的实质:破坏了印度国内的和谐.尤其是近20多年来,印度教有两种主要发展趋势:一是教派与政党相结合,即教派政党化,教派社团力图参与政治,夺取政权;二是教派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教派民族主义的思潮重新抬头并泛滥.④印度教民族主义作为宗教民族主义是对印度民族精神普适性的挑战,阻碍了印度民族精神的健康发展.因为印度民族精神不是狭隘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是信奉宗教的和不信奉宗教的印度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印度有着灿烂的文化和久远的文明,印度民族精神是印度文化与文明中最为璀璨的部分.印度的发展需要民族精神,印度的民族精神也需要发展,印度的崛起将和其民族精神的发展同时,同步.◎①亢升,李延长:"印度政治文化发展综述及研究意义",《理论导刊》.2003年第7期,第56页.②王立新:"印度农民政治文化变迁和现代民族运动的兴起".《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第68页.③薛克翘:"印度独立后思想文化的发展特点",《当代亚太》, 2004年第4期,第5O页.④朱明忠:"印度教与当代印度政治",《中国宗教学》第1期,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33。
大国崛起每集知识点概括
大国崛起每集知识点概括本文将就《大国崛起》这一系列纪录片的每集内容进行概括。
该系列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世界各个大国的崛起过程以及影响力的扩张,旨在揭示当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以下将逐集概括其中的知识点。
第一集:中国的角色本集主要讲述了中国近年来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
首先,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以及其对全球经济的重要贡献。
其次,探讨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增强和与其他大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此外,还讨论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第二集:美国的崛起与衰落本集主要探讨了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国家之一,其崛起与衰落的历程。
首先,回顾了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过程。
然后,讨论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以及其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此外,还分析了近年来美国国内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对全球影响的变化。
第三集:俄罗斯的崛起与挑战本集主要关注俄罗斯作为一个重要大国的崛起与对世界格局带来的挑战。
首先,回顾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困境以及近年来的复兴努力。
其次,讨论了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扩大和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此外,还探索了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行动,例如其对乌克兰和叙利亚等地的干预。
第四集:印度的崛起与挑战本集主要讲述印度作为亚洲次大陆上崛起的重要国家。
首先,探讨了印度长期以来的文化传统和经济潜力,以及其在信息技术和服务行业上的崛起。
其次,讨论了印度在南亚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重要性,以及与中国的经济和军事竞争。
此外,还分析了印度面临的内部问题和全球挑战。
第五集:欧洲的崛起与分裂本集主要关注欧洲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和政治联盟的崛起与分裂。
首先,回顾了欧盟的成立和扩张过程,并讨论了其对欧洲大陆整体的经济和政治影响。
其次,探讨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和协调,例如脱欧和难民危机等问题。
此外,还分析了欧洲作为一个独特区域的全球影响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试析印度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反应
一
,
口头 上 说 中 国和 印 度 不 是竞 争 关 系 ,可在 实
苏 联 的依 赖 符合 印度 的 利益 ,这 将有 利 于减 轻 际生 活 中又 竭 力炫 耀 印度 的 光 彩点 ,口头 说 不 要 来 自莫 斯 科~ 北 京 集 团 巨大 军 事 力 量 和 8亿 人 把 他 们 与 中 国相 比较 。但 实 际 上他 们 在 暗地 里 不 对 印度包 围 的压 力 。【 q 随后 爆发 的边 界 战争 深刻 知 比较 过多 少 回了 。 【 ” 3 】当然 ,对 中 印进 行 比较 地影 响着 印度对 中 国崛 起 的看 法 。 印度 学 者认 的不 乏 一 些西 方 学者 。有 的是 比较 客观 的 ,但 也
一
个 “ 忌讳 ” ,导致 的一个 结 果是 印 度 的中 国政 的不 少 公 司 在 印度 吃 的苦 头 足 以证 明这 一 判 断之
策 主 要依 赖西 方 对 中 国 的解 释 和 分 析 。这 种 视 谬 。正如 印度 前商 务部 长 杰伦 ・ 密施 所说 : “ 兰 外
角 导 致 印度 当代 中国认 识 仍 然有 两种 较 为 极 端 国投 资使 得 中 国在 十 多 年 时 间里 成 为世 界第 六 大 的看法 :一 个极 端 是把 中 国视作 侵 略和 扩张 者 , 贸 易 国 。在 外 国直 接 投 资 的 推 动下 , 中 国的外 贸 另 一 个 是 把 中 国看 做 善 良的邻 国 ,一个 与 印度 在 迅 速增 长 。正 是 这 些 外 国 投 资改 变 了 中 国。 黄
杨 思灵 : 试析 印度对 中国崛起 的认知 与反 应
两 国不 存在 文 明冲突 ,比如马 德拉斯 印度信 息技 持有 疑虑 ,宣 称 中 国要 “ 霸 南 亚 ,包 围 印度 ” 称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优秀教案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史实,了解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
【过程与方法】能够简要复述甘地、扎格鲁尔及卡德纳斯的主要事迹;比较一战后亚洲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埃及独立的相同点,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这些国家在政治上未赢得完全独立,在经济上仍依赖于西方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任务没有完成;通过对印度的甘地、埃及的扎格鲁尔和墨西哥改革的领导者卡德纳斯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
【教学难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材料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支持英国,同英国合作,幻想以此换取战后印度自治。
但1919年3月,殖民政府颁布了法令。
法令规定:政府可以随时宣布戒严;可以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就逮捕、搜查和监视任何一个印度人;可以不加审讯就判刑;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等等。
法令使印度民族主义者大失所望。
教师引导:假如你是当时印度民族主义者的领导人,你该如何解决印度的危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新课讲授(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材料展示:教师讲解:它们从地理位置上看,“亚非拉国家”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西方国家还有较大差距,20世纪初亚洲的印度、非洲的埃及等国家仍然处在英国的殖民地统治之下。
2.教师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作为协约国的核心国,忙于战争。
为了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英国在印度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对印度有何影响?学生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0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几亿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
微考点: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考点: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背景、经过和意义1.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背景:(1)19世纪中期,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高潮,印度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2)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英国侵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
(3)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经过:1857年~1859年印度终于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
这场起义席卷了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一些封建王公也加入到起义队伍之中,成为起义的领导者。
章西女王是这次印度民族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
3.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意义: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4.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迹及其精神:(拓展点)1858年,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
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誓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
易错微析1.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易错: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是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2.印度大起义的领导者易错:印度大起义的领导者是封建王公,章西女王是这次印度民族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
例题1 下列关于19世纪中期的印度,叙述不正确的是()A.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已被英国侵占B.美国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C.一些地方在封建王公统治之下D.印度人民反英情绪高涨答案:B解析: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英国侵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故选B。
例题2 “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造成印度“这种悲惨境况”的原因是()A.西班牙的殖民掠夺B.英国的疯狂掠夺和剥削C.葡萄牙的殖民压迫D.印度资源的匮乏和落后答案:B解析:为了满足英国国内工业的需要,英国殖民当局要求印度农民多种棉花少种粮食。
英国把印度的棉花加工成布匹再返销印度,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被挤垮,故选B。
印度独立运动民族解放的斗争
印度独立运动民族解放的斗争印度独立运动:民族解放的斗争印度独立运动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呈现了印度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艰苦斗争。
百年来,印度独立运动经历了多次高潮和低谷,但最终在1947年获得了胜利,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印度独立运动的起源、过程和影响。
一、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在19世纪早期,英国帝国逐渐将其殖民统治扩展到印度。
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崛起,印度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
英国通过强制征收重税、剥夺印度人民的土地和工业资源等手段,剥夺了印度人民的权利和尊严,使他们沦为被压迫和剥削的对象。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19世纪末,印度社会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
印度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和独立解放的重要性。
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开始组织民族团体,提倡印度本土文化的复兴和印度人民的团结。
其中,印度国民大会党是最具代表性的组织之一,他们通过和平示威、非合作运动等方式表达了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和抵抗。
三、领导者的崛起印度独立运动的成功与众多杰出的领导者分不开。
戈斯与塔吉、尼赫鲁、甘地等人是其中的代表。
这些领导者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魅力,他们以非暴力和和平抗议作为主要手段,号召印度人民团结起来,为民族解放而奋斗。
他们的领导使得印度独立运动更加的团结、有序和有效。
四、非暴力抵抗的力量甘地提出并坚持非暴力哲学,使得印度独立运动独具特色。
通过和平示威、抵制英国商品、纺织品自给自足等方式,印度人民向世界展示了非暴力抵抗的力量。
这种方式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也使得印度独立运动得以持久发展,并在1947年取得胜利。
五、印度独立运动的影响印度独立运动不仅带来了政治独立,也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印度国内的种姓制度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印度人民的社会地位和人权得到了提升。
此外,印度民族主义激发了其他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意识,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印度独立运动的启示印度独立运动告诉我们,坚持非暴力、争取平等权利、团结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
第1题“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A.后天的饮食因素B.居住条件因素C.后天的环境因素D.教育因素【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加入错题集收藏该试题试题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
查看网友解析∙做题笔记∙我来写解析∙讨论此题∙我需要解析我有疑惑,去提问第2题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形式存储。
A.视象代码B.声象代码C.语义代码D.图式【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加入错题集收藏该试题试题解析:感觉记忆以视象和声象形式存储,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以语义代码为主,也有视觉代码。
长时记忆的模型有语义网络和图式。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象代码的形式储存。
查看网友解析∙做题笔记∙我来写解析∙讨论此题∙我需要解析我有疑惑,去提问第3题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A.能力(*^__^*) 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B.努力C.任务D.运气【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加入错题集收藏该试题试题解析: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查看网友解析∙做题笔记∙我来写解析∙讨论此题∙我需要解析我有疑惑,去提问第4题关于人的学习工作中精神状态和注意力的变化模式,说法错误的一种是()。
A.先高后低B.中间高两头低C.先低后高D.中间低两头高【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加入错题集收藏该试题试题解析:一般存在三种模式: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和先低后高。
查看网友解析∙做题笔记∙我来写解析∙讨论此题∙我需要解析我有疑惑,去提问第5题班杜拉把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倾向叫做();A.替代性强化B.直接强化C.外在强化D.自我强化【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加入错题集收藏该试题试题解析:【解析】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三种:①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②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③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苏哈托与新秩序的崛起
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苏哈托与新秩序的崛起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多民族特征的国家之一。
在20世纪,印度尼西亚经历了一系列的独立运动和政治动荡,其中苏哈托的崛起对于印度尼西亚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苏哈托以及新秩序的崛起。
一、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印度尼西亚处于荷兰殖民统治下。
尽管荷兰殖民当局试图维持其殖民统治,但印尼人民对于独立的追求从未停止。
1928年,一场名为“印度尼西亚运动”的示威活动在雅加达爆发,这标志着印尼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二、苏哈托的崛起苏哈托是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在二战期间积极参与了抗击日本侵略和推翻荷兰殖民统治的战斗。
随着印度尼西亚于1945年宣布独立,苏哈托逐渐崭露头角。
然而,印度尼西亚独立后,政治局势依然不稳定,苏哈托试图通过政变夺取政权。
1965年,苏哈托发动政变成功,他宣布建立军队领导的新秩序政权,并成为印度尼西亚总统。
苏哈托总统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他的统治地位,包括镇压政治反对派,实行经济改革等。
三、新秩序的崛起苏哈托执政期间,实行了一套被称为“新秩序”的国家治理理念。
这一理念旨在实现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统一。
新秩序政权的核心思想是反共产主义和政治稳定。
苏哈托以其军事背景,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引入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推动印度尼西亚向前发展。
在经济方面,苏哈托推行了一项名为“工农总动员”的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他通过国有化企业和外资限制等措施,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然而,这一政策也导致了贪腐问题的加剧,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在政治方面,苏哈托实行了一党制,并通过选举和军事控制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政治反对派被严厉镇压,言论自由受到限制。
这种政治控制为苏哈托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人权问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秩序政权的弊端渐渐显现。
印度独立运动与民族主义领袖甘地的影响
印度独立运动与民族主义领袖甘地的影响印度独立运动是20世纪初印度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而进行的一系列自由斗争。
这场历时几十年的斗争中,有一个人的影响尤为深远,他就是民族主义领袖甘地。
甘地在印度独立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他的领导才能和非暴力抵抗哲学与策略,成功地激发了印度民众的爱国热情,带领他们走向独立。
甘地出生于1869年,他早年在英国接受教育,并成为一名律师。
1906年,他在南非亲身经历了殖民主义的歧视,这激发了他的民族主义情感,也成为他投身于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开始。
回到印度后,甘地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重要领导人。
甘地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理念,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政治思想。
他认为,通过和平、无害、无暴力的行动来抵抗殖民统治,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良知,打动国际社会的良心,从而达到争取独立的目的。
甘地以理性和平的方式领导了一系列抵制运动和抗议活动,如盐税抵制运动和服从不合法法律等。
在印度独立运动中,甘地的非暴力抵抗哲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种方法,他成功地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民众关注,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这种革命性的非暴力斗争方式不仅让印度人民更加团结,以坚定的信念追求独立,还对其他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甘地的理念激励了世界各地争取自由的运动,如美国的民权运动和南非的反种族隔离运动。
甘地的独特领导风格也为印度独立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坚定地信仰和践行非暴力抵抗,以身作则,成为了千千万万印度人民的榜样。
他以自己的行动展示了无私、奉献和和平,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他的领导风格也在他周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领袖,如尼赫鲁和玛丽亚·邓萨蒂等人,他们继承了甘地的理念和政治智慧,继续推动着印度的独立事业。
甘地的影响在印度独立后依然存在。
他坚持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成为了印度国家建设的基石。
印度宪法中的很多原则和价值观都与甘地的思想相契合,如非暴力、民主、社会公正等。
甘地对于印度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塑造也是无可替代的。
试述印度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试述印度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
什么?
印度独立运动是20世纪最重要的民族运动之一,对印度和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历史意义
1. 民族主义的崛起:印度独立运动是印度民族主义的崛起的象征。
它激发了广大印度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意识,促进了印度的统一和认同。
2. 非暴力抵抗的典范:印度独立运动以非暴力抵抗为特点,这在当时是一种新颖和激进的策略。
这种非暴力运动后来成为其他反殖民主义运动的典范,如马丁·路德·金的。
3. 反殖民主义的浪潮:印度独立运动对世界范围内的反殖民主义运动起到了启示和推动作用。
它启发了其他被殖民地统治下的国家与帝国主义斗争,如非洲、亚洲和拉美国家。
局限性
1. 宗派冲突:印度独立运动时期,印度社会存在着宗派冲突和
宗教分裂的问题。
这种分歧在独立后的印度仍然存在,导致了印度
的社会紧张局势以及宗教冲突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2. 领导层之间的分歧:印度独立运动中,存在不同领导层之间
的分歧和争斗,如甘地和卡西米尔·杜凯。
这种分歧在独立后的印
度政治中继续存在,导致政治不稳定和。
3. 社会经济问题:印度独立运动解决不了印度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贫困、不平等和不发达地区等。
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并对印度的
发展和稳定构成挑战。
因此,虽然印度独立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它也有一些
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仍然影响着印度的现实情况。
对于印度以及其
他国家的独立运动,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更
好的发展道路。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名词解释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名词解释印度民族大起义,又被称为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是19世纪中叶印度爆发的一次大规模武装反抗行动。
这场起义发生于1857年至1858年之间,由印度各地的民族主义组织和抗英武装领导。
该起义的目标是反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的独立和自主。
背景19世纪中叶,英国殖民者残酷剥削和压迫印度人民。
他们实行殖民统治,将印度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大量掠夺印度的资源,压榨印度人民劳动力。
英国殖民者还强迫印度人接受英国文化和价值观,并严格限制印度人的言论、组织和宗教信仰自由。
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剥削压迫,印度人民的不满情绪不断积聚。
而在1857年,一系列因素造成了爆发这场反抗行动的火药桶。
触发事件起义的导火线可以追溯至在印度境内服役的英军士兵。
当时,英军向士兵发放新的步枪,但子弹膛线带有动物脂肪。
这对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来说,是对他们宗教信仰的冒犯,因为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亵渎神圣动物。
这一事件在藩王国中引发了抗议和不满的浪潮,最终引发起义的爆发。
起义爆发1857年5月,起义在北方的默多克起家,迅速向印度其他地区蔓延。
起义军由各地的藩王、士兵和民众组成,共同对抗英国政权。
起义军的目标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恢复印度的自主和繁荣。
他们攻占了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德里和卡纳普尔,并建立了临时政权。
这一时期标志着起义军占领北方地区的顶峰,短时间内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
镇压与后果然而,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
英国军队向起义军发动了猛烈的反击,他们利用军事优势和狡猾的策略,逐渐收复失地。
最终,英军在1858年重新控制了整个印度。
起义的镇压过程极为血腥和残酷,英军对起义军和无辜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处决。
许多起义领导者和参与者被判处死刑或流放。
然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它在爆发时并未取得最终胜利,但印度人民的抵抗精神和对自主的渴望被激发和加强。
起义促使了后来的抗殖民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民族主义与独立运动
民族主义与独立运动民族主义是指一个民族追求自身利益、追求自身民族文化、追求自身独立的意识和行为,而独立运动则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在世界各地的历史上,民族主义与独立运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探讨民族主义与独立运动的关系。
一、历史背景在历史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历过殖民统治或外来压迫。
在这种背景下,民族主义的兴起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人们追求自身利益和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而独立运动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以印度为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
在英国殖民统治的压迫下,印度人民逐渐觉醒并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识。
著名的印度民族主义领袖甘地,通过非暴力抵抗运动和民族团结,成功地推翻了英国的统治,使印度获得了独立。
二、现实意义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仍然存在民族主义与独立运动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到民族认同、民族压迫和民族矛盾等等。
例如,科西嘉岛是法国的一个海外领地,由于法国的统治政策和经济剥削,科西嘉岛的民众开始出现分离主义情绪。
他们认为只有实现独立,才能摆脱法国的控制,捍卫本民族的利益。
在现实意义上,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有着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民族主义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让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国家,保障自身的权益。
另一方面,独立运动往往因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因素而变得困难和复杂。
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寻求和平、公正的解决办法。
三、平衡要平衡民族主义与独立运动,需要有意识地避免极端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
毕竟,一个国家的独立不应该是建立在对其他民族的歧视和排斥之上,而是应该基于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
此外,国际社会也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推动对话和和解的方式,帮助解决民族冲突和独立运动。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民族主义与独立运动的平衡和和谐。
结论民族主义与独立运动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它们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兴起(年)反思帝国统一和宗教容忍的挑战
古代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兴起(年)反思帝国统一和宗教容忍的挑战古代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兴起及其对帝国统一和宗教容忍的挑战在古代,印度莫卧儿帝国是一个卓越的帝国,它的兴起标志着印度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莫卧儿帝国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帝国统一和繁荣,同时也面临着帝国统一和宗教容忍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莫卧儿帝国兴起的背景、其对帝国统一的努力以及宗教容忍方面所面临的难题。
一、背景莫卧儿帝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当时印度次大陆被许多分裂的地方政权所统治。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巴布尔·沙阿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
巴布尔·沙阿将波斯和中亚的军事和行政制度引入印度,使其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征服了北印度。
莫卧儿帝国不仅继承了波斯和中亚的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这为其未来的帝国统一和宗教容忍奠定了基础。
二、帝国统一的努力莫卧儿帝国的统一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巴布尔·沙阿的儿子阿克巴尔·沙阿在位期间,继续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他采取了一系列智慧而灵活的政策,旨在使人们更加团结和相互容忍。
阿克巴尔推行了“沙里亚法”——伊斯兰教的法律体系,并将其作为整个帝国的统一法律。
通过这一措施,他试图消除地区之间的法律分歧,加强帝国的统一。
此外,阿克巴尔还制定了各种政策,以促进不同种族和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处。
他允许各种宗教团体自由表达自己的信仰,并为各宗教团体建立了一个中立的政府机构,以协调他们之间的争议。
这种宗教包容政策对于维护帝国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莫卧儿帝国的帝国统一远非易事。
帝国宽广的疆域和多样的民族、宗教背景导致了许多挑战。
例如,在南印度,许多地方政权并不愿意接受莫卧儿帝国的统治。
为了征服这些地区,莫卧儿帝国不得不采取各种军事手段。
然而,这些征服行动往往引发了不同宗教团体之间的冲突,从而给帝国统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宗教容忍的挑战尽管莫卧儿帝国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宗教容忍的精神,但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印度独立运动(世纪初)
印度独立运动(世纪初)印度独立运动是20世纪初印度国内爆发的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
这场运动的目标是争取政治独立和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
下面将从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觉醒、领导人和运动策略、反殖民斗争的胜利和建立印度共和国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场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民族主义觉醒20世纪初,印度国内逐渐崛起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思潮。
当时,印度社会中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工人纷纷觉醒,开始反思并呼吁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
他们通过出版刊物、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发出声音,呼吁印度人民团结起来,争取政治独立。
二、领导人和运动策略印度独立运动中有许多重要的领导人,他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莫罗季·甘地是这场运动中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他倡导非暴力抵抗的策略,通过和平示威、抵制英国货物、发起罢工等方式来表达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
此外,苏巴斯·钱德拉·博斯等民族主义者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通过组织政治团体,发动组织起义等方式,努力争取印度的独立。
三、反殖民斗争的胜利印度独立运动取得了一系列反殖民斗争的胜利。
首先,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内外交困,加上印度国内民族主义运动的压力,不得不做出让步,承诺将给予印度更大的自治权。
随后,甘地领导的盐法运动成为了一次具有象征意义的抗英斗争。
该运动呼吁印度人不再购买英国的盐,并自己制取盐。
这一行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最终,英国政府被迫做出妥协,开始与印度民族主义领袖进行对话。
四、建立印度共和国印度独立运动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印度共和国。
1947年,英国政府通过《印度独立法案》,同意将印度的主权交还给印度人民。
印度共和国宣布成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之一。
印度独立运动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运动,它标志着印度结束了长达几个世纪的被殖民统治的历史,实现了政治独立。
这场运动不仅影响了印度国内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也对其他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迷失:基于尼赫鲁性格与中印边界冲突的分析
迷失:基于尼赫鲁性格与中印边界冲突的分析作者:梁忠翠来源:《理论导刊》 2017年第11期摘要:印度人挑起的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对中印两国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方战败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其战略方向,印度领导人尼赫鲁也将自己的政治生涯乃至生命带进了深渊。
细究起来,这一切均与尼赫鲁高傲自负的个性有很大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尼赫鲁对印度真实实力和地位的认知欠妥,战略定力不足,全球视野狭隘;尼赫鲁对于中国的认知傲慢,对中国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思想认识不深入;所谓民主制下的印度政坛威权领导致使其内部管理系统混乱。
反思尼赫鲁性格与中印边界冲突,对于维护区域战略秩序具有一定现实启示。
关键词:尼赫鲁性格;边界冲突;中印关系;现实启示中图分类号:D82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11-0036-0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国侵藏急进派对中印关系的影响研究(1888—1949)”16CZS044。
作者简介:梁忠翠(1983-),女,山东菏泽人,博士,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及欧美国家边界争端与化解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中印关系、英国侵藏史研究。
1962年在中国西藏南部边境发生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of Walong),战争持续一个月,伤亡人口较少。
这场短促的战争在战火纷纭的20世纪显得不那么激烈,也不甚著名,甚至在中国近现代战争史中都显得不那么突出,但它却是中印两大文明古国间的第一次正式军事冲突,也是地球上两个超级人口大国间的第一次交锋。
这场战争与印度领导人尼赫鲁个人关系巨大,也深刻影响了中印两国间的关系。
一、尼赫鲁对华政策的认知直接挑起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的就是在印度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首任总理尼赫鲁。
1962年6月起,印度不断挑衅中国,印军进入中国境内新建哨所,10月向中国发动武装进犯,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反击,印军遭受重击,战败。
印度军事崛起与民族心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作者: 周菊云 王平 毛安定 邓小林 李益强
作者机构: 77538部队,西藏拉萨 85000
出版物刊名: 决策与信息
页码: 54-5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0期
主题词: 印度 军事崛起 大国 战略
摘要: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也曾经悲惨的沦为英国殖民地。
自独立以来,印度一直苦苦追求世界大国地位。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印度立足南亚、称雄印度洋、争当世界军事强国的野心也越来越迫切。
历史文化、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文章试从这个的角度来分析印度的军事发展动向。
印度军事思想
印度军事思想印度官方和军事理论界关于战争、战略、国防、建军和作战等问题的系统理性认识。
是印度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印度进行战争和军队建设等军事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简史1947年8月,印度宣告独立。
其军事思想是根据国家战略目标的总要求并随着形势变化和军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按演进过程,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初创时期(独立之初至50年代末)这一时期,印度的战略思想是以文武两手统一全国,抢占边境争议地区,实现英国统治时期的所谓喜马拉雅山"理想边界";作战思想沿袭了英印殖民军传统的攻防战术;建军思想强调文官治军,改革军制,收编土邦部队,成立国防部,陆海空三军分立,全军实现"印度化";国防发展思想强调优先发展经济,适当兼顾国防。
转折时期(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50年代末,在美国和苏联的援助下,印度在南亚推行"西攻北进"战略,准备两线同时作战。
1962年,印度在中印边境战争中失败后,军事思想发生转折。
在战略思想方面,由两线出击转为"西攻北防";在作战思想方面,由陆军单一军种的攻防作战,改为侧重陆空协同的诸军种、兵种联合作战;在军队建设思想方面,由偏重发展陆军,转为以陆军为主相应发展空军和海军;在国防发展思想方面,由短时期的紧急备战、国防压倒一切,转为国防与经济并重,执行国防五年计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之中,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发展国防。
60年代中、后期,印度在苏联援助下建立起新的国防工业体系,大力更新三军武器装备,形成新的武装力量结构和作战体制,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时,印度占领了东巴基斯坦首府达卡,支持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独立,从而加强了在南亚的地位。
趋向定型时期(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70年代,印度把战略视野转向印度洋。
其国防发展战略实行国防与经济并重、二者同步发展的方针,国防工业通过特许仿制,逐步实现武器装备国产化和现代化;军队建设强调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巩固陆军,提高空军,重点发展海军。
印度尼西亚概论
第六节政党与 大选
第二节当前经济发 展概况
第一节经济发展简 史
第三节经济发展前 景
第一节军队简史
第二节国防体制与军 事制度
第三节当前军情概述 第四节对外军事关系
第一节与中国 的关系
第二节与东盟 其他国家的关 系
第三节与世界 主要国家和组
织的关系
第四节与东帝 汶、巴布亚新 几内亚及南太 平洋国家的关 系
第三节传统节会
第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巴厘印度教
第一节原始宗教
第三节佛教
第四节伊斯兰 教
第五节天主教 和基督教
第二节音乐舞蹈
第一节语言文学
第三节电影戏剧
第四节建筑艺 术
第五节传统工 艺
第二节文化事业
第一节科学技术
第三节教育事业
第一节国旗、国徽、 国歌
第二节宪法
第三节代议机构 第四节行政机构
第五节司法机 构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人口2.4亿,号称万岛之国。 真是文章一抄啊,大段大段的的雷同,不过正好复苏下我的记忆,东南亚各国刚好不了解,这样相当于二刷 了,纵横线也更明了了。
目录分析
第二节自然资源
第一节地理状况
第三节人口与行政 区划
第二节近代部分
第一节古代部分
第三节现代部分
第二节风俗习惯
第一节民族
第二节近代中印尼 友好关系
第一节古代中印尼 友好往来
第三节现当代中印 尼友好关系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印度尼西亚概论》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印度尼西亚概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如图反映了不同年份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变化。
据此可知()A.世贸组织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在贸易中占比猛增C.20世纪后期新兴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上升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2.从20世纪30年代起,拉美各国采取保护性关税、许可证制度、扶持民族工业、兴建国有企业等措施发展经济。
到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已初步成为西方“核心地区”(北美、欧洲、日本工业带)之外的第一个新兴工业带。
拉美这一时期的成功主要得益于()A.摆脱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借鉴了不同经济模式的优势D.完善了国际经济秩序3.如图是某学者著作中一个章节的子目录。
据此判断,该章节的主题足()A.发展中国家独立运动的浪潮B.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C.二战后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D.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4.印度取得独立后,尼赫鲁政府始终把军事力量发展置于次要地位,其国防开支占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左右的低水平。
这一做法()A.深受民族独立斗争方式影响B.冲击美苏两极格局C.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D.反映第三世界需求5.1957年3月,加纳宣布脱离英国统治独立,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为首的代表团参加了加纳的独立庆典。
1960年刚果独立时,美国控制的联合国军拒绝与刚果合法政府合作并软禁了刚果总理卢蒙巴。
这反映出美国政府()C.维护全球霸主地位的野心D.玩弄门罗主义的伎俩6.1962年,学者利别尔曼向苏共中央建议,国家只按品种下达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企业有权自行编制本企业的计划,并按照盈利情况提取奖励基金,为赫鲁晓夫等领导人所采纳。
利别尔曼建议及其实施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调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C.适度扩大了企业自主经营权D.探索了多种所有制经济道路7.东非肯尼亚从百年前开始种植茶叶,1963年独立后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悲惨的沦为英国殖民地 。自 独立 以来 , 印度一直苦苦 追求世 界大国地位。 所 以, 在 辉煌 伟大的 历史文化 、 得天 独厚 的地 缘 战略地位 面前 , 无 论是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 长, 印 度立足 南亚、 称雄 印 度 洋、 争当 世界 军事强国的野 印度的领导人 , 还是 广大的印度百姓 , 又有着天生 的 自信, 认为 印度必 将 心也越 来越迫切。历史文化 、 地域 环境 造就了不 同的民族 心理特征 , 文章 是 亚洲乃至世界的 中心 。 试从这个 的角度来分析 陵 的军事发展动向。 ( 二) 殖 民历史 的影 响 【 关键词 l印 度; 军事崛起 ; 大国; 战略 印度是 虽然是 有着 5 0 0 0 多年文 明的历史古 国, 但 同时也 是一 个 长
社 橼 l S O C t A L S E C U R V T Y
印度军事崛起与民族心理特征 的关系分析
周菊云 王平 毛安定 邓小林 李益强 7 7 5 3 8  ̄ B 队 西藏拉萨 8 5 0 0 0
【 摘 要I印 度是四大文明古国 之- , 拥有着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 也曾
一
印度 军 事发 展概 况 “ 蒙 巴顿 方案” 实现印 巴分治 。 1 9 4 7 年8 l f 1 5 日 印度宣布独立 , 1 9 5 0 年1 月 ( 一) 战略方向及兵力部署 2 6 日 宣布成 立印度共和 国, 但仍 为 “ 英联 邦” 成 员国。 2 0 0 多年苦 难 的殖 印度 主要 将中国和巴基斯坦作为作战对 象。 对 中国目前仍坚持防御 民历史, 在 印度 国民的心灵上 留下 了刻 骨铭心 的惨痛 教 训 , 也使 印度要 的方针, 而 对巴基 斯坦 , 将重兵 集结在 印巴边境地 区 , 以战略上 的进攻 成 为世界 一流军事强 国的愿 望表现 得尤 为迫切强烈 j 。 态势获 得战略上的主动地位 。 此外 , 南下 印度洋 的海洋战 略与陆上战略 三. 1 9 6 2 年战 争的 失败 意 义 深远
同步实 施。目 前, 印度 陆军总兵力约 1 0 3 . 5 万人, 海军 总兵 力约7 万人 , 空
1 9 6 2 年, 中印边界 战争爆发 。 在 战争爆 发前, 印度 认为 中国惧 怕其 军兵力约 1 7 万人 。 印度平时把 2 5 %左右 的兵力部署在北 部边境 ; 把4 5 % 强大 的军 事实 力。 他们也认为 即使开战 , 强大的 印度军 队也 能够在 短时 左 右的 陆、 空兵 力部 署在 西部 边境 ; 把3 0 %左右 的兵 力部 署在 纵 深地 间内给 中国军 队以重创 。 印度在 战争 中的惨 败 , 不仅使印度 意识 到了 自 区。 海 军在沿 海部 署东、 西两支舰 队 , 活跃 于孟加拉 湾和 阿拉伯海 。 空 身军事力量与 中国的差距 , 更造成 了印度 民族的心理 恐慌 , 甚 至认为 中 军 则重 点部署在西部 和首都附近 。 国会 攻 占新德 里 。 战争的失 败 , 使印度 的 “ 中 国威 胁论”有了现 实的依
( 二) 武器装备建设情况 据, 而 “ 中国威 胁论 ” 也成为 印度扩 充军事力量的最好借 口 。 印度 不断 强化各军 种武 器装备 水平 : 陆军 目前装 备3 0 0 0 多辆主 战 从1 9 5 0 年 中国解放西 藏时起 , 印度就深 感不安, 认为统 一强大 的中 坦克、 近2 万 门火 炮 、 5 0 0 枚巡航导 弹 、 1 . 9 万多枚 地空导 弹¥ n 2 0 0 多架各 国对印度的安 全是 最大 隐患 , 由此引发两 国间的 “ 西藏 问题 ” 以及中印 型直升机 以及少量无 人机 ; 海 军方面现有 1 5 0 多艘各 型战舰 , 包括2 艘 航 边 界冲突 。 1 9 6 2 年 中印边界战争 的失利给印度人的 民族自尊心以极 大打 母、 l 艘 大型两栖 战舰 、 8 艘导 弹驱逐 舰 、 约4 0 艘 大小护 卫舰 、 l 6 艘潜 艇 击 , 使 印度 其后一直以 敌对 的心理 对待 中国, 视 中国为 “ 北方最 大 的威
立道 义和政治 上的大 国形象 , 带 有厚重的理想主 义色彩 ; 半个多世纪过 度原 有的社 会结 构, 给 印度人 民带来了深 重的灾难 。 马克思讲 道 : 英国 去了, 在实 现这一 目标 的战略思 想和 策略方 法上 , 印度 已发 生了重 大变 在 印度殖 民地兴 办教 育、 改革管 理 、 修建 工程 , 客观 上促 进了印度经济 化一 一 依靠 强劲 军事 实力实现 大 国地 位的 现实主 义行为 , 已成 为印度 社会 的发展 , 但实 际上这只是 为了更好 地统治 它。 贵 族只是 想降服 它, 国家战 略的主流u 。 财 阀只是想掠 夺它 , 工业 巨头 只是想用低 廉商品压倒 它。 二战结 束后,
期受西方殖 民者 奴役的国家。 1 6 世 纪欧 洲殖 民主 义开始进 入印度。 1 6 0 0 印度开国总 理尼赫鲁 曾豪言道 :“ 印度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
年英 国建 立 东印度公司, 对 印度 进行经济掠 夺。 1 8 4 9 年英 国占领 印度全 在 当时, 印度对 大国地位 的追 求主要表现在 政治 和外交 方面, 更注 重树 境 , 开始了残酷 的殖 民统 治。 英国在 印度 确立 新 量辅 助战舰 。 海 军航空兵 目 前拥有 “ 鹞” 式战 斗机 、 米格~ 2 9 k 舰 胁” 。 中印边界 战争 给使印度民族深 刻认识到 : 没有实力, 尤 其是军事 实 载攻击机等 , 还将采 购E ' I 2 C 预警 机、 F - 1 8 E /F 战斗机 、“ 宙斯 盾” 防空 力支撑 的国家并不能 成为真 正的大 国。 由此, 印度 走上了 一 条极度 膨胀 系统等先 进作战 装备。 空军方面包括苏一 3 0 、 幻影- 2 0 0 0 、 米 格- 2 9  ̄ n 米 的国防道 路, 试图以军 事实力显示其 大国地位 。 1 9 9 8 年印度不顾 国际社 格一 2 7 等, 直升机包括米 一 8 、 米- 1 7 、 米- 2 6 和米一 3 5 等, 此 外还有安3 2 、 会的反对坚决进行 “ 核试 验” 就 是一个 证明。